•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2018年威远县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2-10-17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111   评论:0
内容摘要: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定力,用心、认真、尽责,敢挺、苦干、实拼,突出抓好市委“八项重点工作”和经济工作“十项重点任务”,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8亿元,增长7.0%;农业增加值增长3.6%;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亿元,同口径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3亿元,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78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61元,增长9.5%。
  一年来,我们全力稳定增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实体经济企稳回升。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争取到扶持资金6042万元、应急转贷6021万元;协调落实直购电、直供气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1.3亿元。对川威、威玻实施金融帮扶,川威集团钢铁产量创历史新高,威玻集团玻纤新材料远销国外。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新增私营企业611户,增长13.1%;新增个体工商户3716户,增长45.7%。
  项目投资稳步增长。扎实开展“项目年”活动,大力推进80个省、市、县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6.1亿元。穹窿旅游(一期)项目收益债12亿元全部发行到位。新入库PPP项目2个,投资总额10亿元。签约返乡创业“回家工程”项目34个,完成投资6亿元。招商引资签约并开工项目57个,到位市外资金134.5亿元,增长12.5%。
  创新改革系统推进。帮助川威集团争取到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奖补资金2.5亿元,职工安置分流有序开展。关闭煤矿7个,化解煤炭产能55万吨。推行集体土地全征全转、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启动罗家坝棚改(一期)工程。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基本完成,首笔100万元林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发放到位。签约产学研用合作项目31个,成功申请国家专利91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
  一年来,我们着力转型升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完成工业技改投资64亿元,新进规模工业企业7户,工业用电量增长23.0%;实现工业入库税金5.8亿元,增长56.1%。钢铁产业明显复苏,实现总产值404.7亿元,增长16.1%。新食品产业持续壮大,无花果系列产品加工生产线等项目竣工投产。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新建页岩气开发平台8个,日产气量达370万立方米。先进制造强市“三百行动”(1)成效明显,发展先进制造企业6户,技改传统制造企业6户,培育名优品牌9个。
  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1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7户,“个转企”34户。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启动“一园三区”(2)建设。完善提升石板河等景区规划,船石湖特色运动小镇商业步行街开街,康桥恬园、凤栖谷等乡村旅游项目快速推进,建成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7家。成功申报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示范县,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网上销售额达7.3亿元,增长21.5%。
  现代农业巩固提升。划定万亩无花果产业示范片核心区,新发展无花果4770亩,成功举办第三届无花果采摘节。发展“内江黑猪”规模养殖户24户,创建新店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户、专合社30个、家庭农场40个。创建“三品一标”(3)6个,威宝、川老妈等12户企业获批使用“甜城味”区域品牌。成功创建全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一年来,我们致力改善民生,幸福指数稳步上升
  脱贫攻坚再战再捷。整合项目资金2.6亿元,强力推进22个专项扶贫计划,完成21个贫困村退出、3963名贫困群众脱贫任务。593户1419人易地扶贫搬迁全面完成。投入1230万元实施财政投资收益扶贫项目,帮助18个贫困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共73.8万元。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4)等帮扶政策,发放教育扶贫救助金457.8万元,4020名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贫困户主动脱贫的信心更加坚定。
  城乡面貌日益提升。清溪湿地公园拦坝蓄水,成为市民休闲游玩好去处。渠化改造重点路段,开展“礼让斑马线”和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行动,大力整治“五乱”现象,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完成连界车站改扩建、广场整治、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场镇面貌明显改观。建成幸福美丽新村41个,创建市级“四好村”63个、省级“四好村”12个;民富村被评为全省百强名村,大冲村被收录《四川省“四好村”创建百例》。深入开展“五清”(5)专项行动,清理各类渠道2956公里、水沟1246公里、公路2876公里,治理居民院坝2万余个。
  民生工程全面完成。优先保障民生支出,69项民生工程、51项民生实事全部提前完成。发放大学生创业补贴18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1916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2297人。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3个,县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实施棚户区改造1557户,福康小区基本建成,威达煤业东风花苑、花塘片区安置房等有序入住。建成威双路(二期)工程,新建县乡道71公里、村社道路195公里。完成生育保险与职工医保合并试点,有序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7.0%。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凤翔中学项目快速推进,完成“全面改薄”(6)31个;高考本科上线率达52.2%,创历史新高。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县人民医院通过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省级评审;成功处置H7N9流感疫情。静宁寺排危抢救维修全面完成,县图书馆达国家二级标准,威远籍运动员方淋获世界青少年锦标赛女子举重金牌3枚。“践行十爱·德耀甜城”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四方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一年来,我们大力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强力推进威远河综合治理,实施生态补水1464万立方米,廖家堰出境断面水质达Ⅳ类标准。11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10个,长葫水库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51天,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60.5微克/立方米,下降2.4个百分点。规范地面矿山开采秩序,开展大规模绿化威远行动,人工造林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22%。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全力整改中央环保督察组、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省环保督察组督察发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成渝钒钛、博威新宇和煤焦化突出环境问题成功摘牌。全面剖析川威、威玻、煤焦化、西南水泥等重点企业,排查出环保问题135个,整改完成93个。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立案环境违法行为122起,罚款1289万元。扎实推进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城南总排污口整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技改扩容等项目按期竣工,县第二污水处理厂、连界镇污水处理厂等项目顺利推进。

“河长制”扎实推进。出台全面落实河(库)长制工作方案和六项制度,设立县镇村三级河(库)长515名,设立河(库)警长94名。与眉山、自贡签订《跨地区共同推进河长制工作框架协议》,编制完成15条河流、61座水库的“一河一库一策”保护管理方案。大力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常态化打捞河库垃圾,清理核查排污口157个,关闭禁养区内养殖场29户。
  一年来,我们努力创新治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坚决整改国务院安委会及其办公室、省政府安委会督察发现的问题,挂牌督办重大安全隐患13个,依法关闭地面矿山16个,曝光违法违规企业19户,立案查处违法违规企业25户。狠抓煤矿安全“体检”和金属非金属矿山攻坚克难,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开展防汛减灾和地灾防治专项督导,整改地灾隐患3处、防汛隐患107处,完成避险搬迁安置100户,实现平安度汛“三零”(7)目标。
  食药安全保障有力。开展“四品一械”(8)、食品“三小”(9)等专项整治,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570件,连续7年无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完成食品生产企业风险等级评定,实行餐饮生产经营单位量化分级动态管理,群体聚餐监管备案率达100%。在20个镇设立标准化食品快检室,实现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重点项目常态化监测。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威远模式”(10)获得省、市肯定。
  社会治理持续加强。推进维稳信息平台建设,定期开展社会稳定形势分析研判,落实领导主动接访下访、包案调处等制度,成功调处矛盾纠纷6742件,化解省市挂牌督办件5件、信访积案25件。加强网络宣传和舆论引导,依法办理网上诉求1752件。开展农村警务改革试点,建成“雪亮”工程三级平台,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政府效能稳定提升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市、县人大代表建议90件、政协委员提案77件。动态调整县级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开行权事项5196项;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11)监管,行政综合执法有力推进;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建立法制辅导站20个、法律服务小分队20支,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加快形成。
  政务服务持续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动态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取消7项、调整2项。实行标准化政务服务,各类行政审批、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提前办结率、按时办结率、现场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保留村(社区)证明11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和企业简易注销全面实施。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一窗综合受理”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有力提振了政府系统干部职工精气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发挥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职能作用,加强民生项目、公共资金、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开展扶贫、环保、涉农惠民等专项督查,政纪立案48件,政纪处分48人。
  同时,气象、邮政、通信、保险、烟草、盐业等事业实现了新发展,人民武装、档案、粮食、供销、史志、保密、民宗、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加强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辛勤工作、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全县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威远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
  成绩固然可喜,问题不容忽视。我们清醒地看到,威远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3项未能完成预期目标;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成为瓶颈制约,工业园区发展后劲不足;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不高,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机制有待完善;财政刚性支出大幅增加,发展建设资金接续困难,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存在的问题隐患较多,维护和谐稳定的压力较大;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群众观念不牢、服务意识不强、担当作为不够。对此,我们高度重视,正在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暨全市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一个总体取向、三大发展战略、五个主动融入、五项重点工程、五个重大支撑”(12)战略谋划,认真落实县委经济工作暨全县金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牢牢锁定“建设幸福美丽威远”战略目标,坚持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综合考虑当前经济形势,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农业增加值增长3.6%;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1%;建筑业增加值增长9.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0%。
  围绕预期目标,我们将坚定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聚焦发展第一要务,加快建设全省经济强县。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抢抓机遇、融入全局、加速转型,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抢抓加速发展机遇。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四项重点工程”(13)的战略机遇,主动融入、谋得先机、加快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平台、做强创新主体、汇聚创新人才,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充分发挥威远紧邻天府新区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配套发展旅游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融入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建设,规划建设蓉昆高铁威远站,拓展发展空间。借助成自泸高速直通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优势,引导川威、威玻等企业发展外贸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主动置身全市“两个率先”(14)“三个基本建成”(15)大局,全面落实市委经济工作十项重点任务,积极融入成渝、配套成渝,推进产业、城市、交通加快发展。
 强化项目投资拉动。深入实施“项目年”活动,全力推进110个省、市、县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亿元。实行项目推进“责任制+清单制”,挂图作战、按图验收,加快穹窿旅游(一期)、连界独立工矿区改造、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项目建设。精准对接中央、省重点投资方向,积极争取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领域的项目资金。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加快推进威远河综合治理、两园一区(16)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包装充实PPP项目库,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主动融入“一带一轴一区”(17)发展格局,用好投资促进“1+N”(18)优惠政策,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方式,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深入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引导更多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发展“归雁”经济。积极参加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招商活动,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争取更多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威远,确保到位市外资金增长9.0%。
  (二)坚定全面创新改革,汇聚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全面推进创新改革“一号工程”,破解发展瓶颈,激发发展活力,增强发展动能,努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县。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以安全、环保为杠杆,持续化解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用好国开行、农发行棚改贷款资金,加大城市棚户区改造、城中村征地拆迁货币化安置力度。充分发挥应急转贷、助保贷资金作用,落实直购电、直供气、减税降费等优惠措施,降低实体经济生产经营成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壮大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落实全面创新改革试验“9张清单”(19),强化县校(院)合作,筹建创新创业示范中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户,新建一批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质量。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措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导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成国有企业“三供一业”(20)分离移交工作。统筹推进商事制度、事业单位、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重点,全力打造两个千亿产业,形成总量持续扩张、质量全面提升、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局面。
  夯实工业支撑地位。坚持一手优存量,一手扩增量,建设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支持川威集团稳定钢铁产能,开发钒钛新产品,做大装配式建筑产业,推动钢铁物流、科技研发等关联产业快速发展,努力培育1000亿钢铁产业。借助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产业示范区建设机遇,配合中石油、中石化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支持海山宇光、德源、瑞丰等企业配套发展装备制造、环保等关联产业,延伸壮大产业链条,努力培育1000亿新能源产业。深入实施先进制造强市“三百行动”,支持威玻、法拉特、金镭重工、东工股份等企业实施智能化、自动化、低碳化发展改造,努力迈向制造业高精尖端。坚持集中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完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加快道路、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土地等要素保障,提升两园一区承载能力,引进更多企业项目入驻发展。
  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落实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八条措施”(21),推动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推动现代物流业一体化、信息化、标准化发展,加快建设连界冶金建材专业物流园区、严陵综合物流园区、镇西食品冷链专业物流园区。深入实施全域旅游“1336”(22)发展规划,打好穹窿牌、走好特色路、建好引爆点,集中力量打造石板河、船石湖特色运动小镇、无花果主题公园、康桥恬园4个4A级景区。实施“九大重点工程”(23),推动电子商务集群网状发展,促进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荣威商贸城、威远汽贸城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集传统商贸、电商中心、专业市场为一体的城西现代商贸中心。深化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确保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0.0%。
  推进现代农业分区发展。编制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分区和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园规划,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在北部穹窿山区,突出生态涵养,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扩大茶叶、中药材种植规模,发展樱桃、花椒、青脆李等特色经济林果,壮大黑山羊等特色养殖产业。在南部丘陵地区,突出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巩固扩大无花果、大头菜、七星椒、早仔姜、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规模,改造提升四方新村、十里荷塘、静宁寺等景点,大力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
  (四)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12345”(24)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和“351”(25)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案,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向农业农村流动。完善镇西食品集中发展区的冷链加工、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推进食品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川南绿色食品基地、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强农业品牌创建,申报“三品一标”6个。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户、专合社4个、家庭农场10个。推进药王山中医药健康旅游、狮子山休闲观光农业园等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进度,完善“三权分置”(26)办法措施。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盘活农村各类要素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探索开展林权抵押融资等贷款模式,激活农村金融市场。落实财政支农补贴政策,完善农村金融保险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鼓励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四好村”和幸福美丽新村。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留住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探索建设四方村、桥凼村等田园综合体。打捆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室、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成幸福美丽新村35个。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力争创建省级“四好村”30个、市级“四好村”60个。
  (五)坚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做到规划精描细绘、建设精雕细刻、管理精耕细作,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
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推进“多规合一”,加强城乡规划与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等专项规划的衔接,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按照“东控、西进、南隔、北优、中改”的思路,启动城市总规修编,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调整城西片区控规,启动蓉昆高铁威远站规划编制;编制实施县城绿地系统、地下综合管廊等专项规划。实施连界镇总规修编,完成镇西、龙会等18个镇的控规编制。
  建设丘陵宜居城镇。统筹推进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控制县城东部开发界限,预留城市生态空间;实施“十里清溪绿色生态廊道”、狮子山公园等项目,沿川威大道、威远河加快开发县城西部片区;调整县城南部严陵工业园区企业布局,规划建设园区与县城之间的隔离绿化廊道;推进城北生态绿化,打造城市“绿肺”;实施城市“双修”(27),逐步黑化旧城道路,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改善中心城区基础设施。深入实施“百镇建设行动”,加快建设连界、镇西等国家、省级重点镇,打造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特色小镇。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探索“互联网+城市管理”新模式,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实施道路交通、广场公园、集贸市场常态化管理,持续开展占道经营、户外广告、违法违章建设等专项整治,切实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指导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依法依规开展工作,推动社区治理法治化、规范化。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井乐高速、成宜高速、资威快速通道、内威快速通道、内荣路改建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连乐铁路、威双路(三期)、资威路大修、威连路改造等项目,构建内畅外联的道路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川威大道二期、二环路北段改造、杨家坝渡改桥等项目,完善县城道路体系。加强“四好农村路”(28)建设,新建县乡道47公里、村社道路166公里。加快黎家堰水库、大石包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县城备用水源调整。加大农村电网、老旧小区供配电设施改造,不断完善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
  (六)坚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攻坚克难,全面摸排、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坚决防控债务和金融风险。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做好存量债务置换,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深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强化风险监测排查,健全金融失信惩戒机制,做好困难企业金融帮扶,防范化解企业债务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加大跨区域非法集资案件协调处理力度,防范化解民间金融风险。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资金监管,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坚决把风险隐患当成事故对待,压紧压实乡镇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督促企业落实危害源头治理、防护保障、健康体检等措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设立片区执法中队,实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加强矿山、消防、危化品、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坚决守住食品药品安全底线。落实“四个最严”(29)要求,巩固提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成果。开展“地沟油”、保健品等专项整治,持续推进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工程建设。推进基层监管平台标准化建设,整合检验检测资源,健全追溯体系,确保食品药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
  坚决守住社会稳定底线。实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坚持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依法依规解决房地产开发、征地拆迁等领域的合法诉求,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加强森林防火、防汛减灾等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深化公安、司法行政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推进“平安威远”建设。
  (七)坚定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群众如期脱贫。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下足“绣花”功夫抓好脱贫攻坚“头等大事”,确保11个贫困村退出、3650名贫困人口脱贫。
  聚焦脱贫攻坚力量。完善“五个一”(30)“三个一”(31)精准扶贫推进机制,配强“第一书记”、农技员等帮扶力量,增强驻村帮扶工作实效。扎实开展“扶贫日”“万企帮万村”等活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工作格局。深入开展感恩奋进等扶志教育,持续开展“农村家庭能人”等扶智培训,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突出抓好专项扶贫。管好用好五项基金,围绕22个专项扶贫规划开展集中攻坚。完善产业扶贫规划,每个贫困村发展1项主导产业。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向贫困村,加快村组道路、饮水安全、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和农村书屋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雨露计划”“栋梁工程”,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无一人因贫辍学。加大农村土坯房和C、D级危房改造力度,完善易地扶贫搬迁配套基础设施,改善贫困户居住环境。
  切实巩固脱贫成效。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脱贫不脱帮扶”,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确保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同步奔康。切实整改省级脱贫攻坚成效交叉考核组指出的问题,精准补差补短。加大扶贫政策、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八)坚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环境质量水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加强工业废弃物综合治理,发展废气废渣综合回收利用等环保产业,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和重点耗能行业技术改造,推动传统制造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种养废弃物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督促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
  坚决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强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组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转交办环保信访件办理,确保按期完成整改任务。严格落实县城和严陵工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加快推进建业、白塔等企业转型或搬迁。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建成城南雨污分流升级改造、连界镇污水处理厂、达木河截污干管等重点治污项目,加快推进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城乡垃圾处理3个PPP项目,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扎实抓好秸秆禁烧、扬尘治理等专项行动,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处置,确保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3.0%以上;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整治,保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坚决保护生态环境。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定并严格管控县域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保护好绿水青山。持续开展大规模绿化威远行动,实施城乡生态绿化、天然林保护、矿山创面植被恢复等工程,加大名木古树保护力度,积极创建省级绿化模范县。推进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督促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深入落实“河长制”。扎实推进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世代工程”,切实抓好“六大任务”(32),持续开展“四项行动”(33),确保“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以沱江流域(内江段)综合治理纳入全国试点为契机,开展威远河流域综合治理三年攻坚,抓好企业排放治理、治污设施及能力建设等重点工作,确保廖家堰出境断面保持Ⅳ类水质。严格落实15条河流、61座水库的“一河一库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巩固提升护河治水成效。加强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保持长葫水库水质达标率100%。
  (九)坚定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县人民。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启动文化体育中心规划,完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建好文化阵地。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开展“文化四季风、百姓大舞台、威远大讲堂”等群众文化活动,支持乡土文化人才创作文艺精品,打造婆城文化品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力备战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持续开展“践行十爱·德耀甜城”主题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创省级文明城市。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去产能职工、贫困家庭劳动力等就业创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建设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县,全面落实“六统一”(34)城乡医保政策,实现城乡养老保险精准扩面参保。严厉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逐步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城南小学、二幼迁建等项目,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坚持中西医并重,巩固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康威远。实施农村公办养老机构适老化床位改造300张,建设日间照料中心2个。扎实做好国防动员、民族宗教、档案、史志等工作,大力发展妇女、儿童、红十字和慈善等事业。
  (十)坚定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弘扬“红船精神”,恪尽职守、清廉务实、勇于担当,不断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坚持依法全面履职。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完善法律援助制度,落实“两法衔接”(35),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实行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建设法治政府。
  持续提升行政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建成新政务服务中心,改善服务环境。规范“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行为,坚决整治“中梗阻”“微梗阻”,提升服务能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健全干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为大胆创新探索撑腰鼓劲。坚决落实《共同遵守“四个不”(36),进一步“抓班子、带队伍、正风气”的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提振精气神,锤炼过硬本领,确保政令畅通、落地见效。
  始终保持廉洁本色。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政府工作全过程,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县相关规定,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为契机,持续抓好惩防体系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加强项目建设、公共资源交易、脱贫攻坚等领域的审计督查,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中央大政方针,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用心、认真、尽责,敢挺、苦干、实拼,加快建设幸福美丽威远,为推动治蜀兴川内江实践贡献威远力量!
  附注:
  1.先进制造强市“三百行动”:发展100个先进制造企业,技改100个传统制造企业,培育100个制造业名优品牌。
  2.“一园三区”:努力把威远打造成“立足川南、配套成渝、辐射西部”的县域现代物流园;加快建设连界冶金建材专业物流园区、严陵综合物流园区、镇西食品冷链专业物流园区。
  3.“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4.“十免四补助”:十免:对贫困人口就诊免收一般诊疗费、免收院内会诊费、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免费提供基本医保个人缴费、免费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免费提供巡回医疗服务、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和抗结核一线药物治疗、免费药物治疗包虫病患者、免费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免费实施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四补助:对手术治疗包虫病患者按2.5万元/人给予补助,符合治疗救助条件的晚期血吸虫病人按5000元/人给予补助,重症大骨节病贫困患者按700元/人给予补助,对0-6岁贫困残疾儿童进行手术、康复训练和辅具适配按3万元/人给予补助。
  5.“五清”:清河、清渠、清沟、清路、清院。
  6.“全面改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7.“三零”:汛期零受伤、零死亡、零失踪。
  8.“四品一械”:药品、餐饮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
  9.食品“三小”:食品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
  10.“威远模式”:党政主要领导共同担任食药安委主任、一镇一所设立监管机构、镇分管领导兼任监管所所长、实施合理分权、推行交叉集中执法。
 11.“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2.“一个总体取向、三大发展战略、五个主动融入、五项重点工程、五个重大支撑”: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丽威远的总体取向;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建设、主动融入天府新区建设、主动融入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建设、主动融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主动融入“两个率先”“三个基本建成”五个主动融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五项重点工程;重大动力、重大基础、重大生态、重大产业、重大民生五个重大支撑。
  13.“四项重点工程”: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天府新区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14.“两个率先”: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15.“三个基本建成”:基本建成“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基本建成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
  16.两园一区:严陵工业园区、连界工业园区,镇西食品集中发展区。
  17.“一带一轴一区”:一带:打造成渝城市群发展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一轴:构建云贵—陕甘南北大通道发展轴路网通道;一区:引领川南经济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示范。
  18.“1+N”:《内江市外来投资企业优惠扶持办法(试行)》加上《内江市先进制造业招商引资扶持办法》、《内江市现代农业招商引资扶持办法》、《内江市返乡创业扶持办法》、《内江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八条措施》等政策,共同组成内江市系列招商政策规定。
  19.“9张清单”:改革试点清单,技术攻关清单,成果转化清单,“军转民”“民参军”清单,重大项目清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清单,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储备清单,金融对接清单,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清单。
  20.“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在威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和市属及以下国有企业家属区的供水、供电、供气及物业管理分离移交给专业化企业或机构实行社会化管理。
  21.“八条措施”: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引导服务业集聚发展、支持总部经济发展、支持重大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企业拓展市场、做实发展保障、附则。
  22.全域旅游“1336”发展规划:打造一个世界级旅游品牌,即国际知名的穹窿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构建三大特色产品,即山水游乐产品、山地运动产品、休闲康养产品;打造三大拳头景区,即石板河景区、俩母山穹窿古寨群景区、慈菇塘森林公园景区;发展六个旅游培育区,即长葫峡谷旅游培育区、无花果国家农业公园旅游培育区、中华感恩园乡村旅游培育区、工业旅游培育区、凤凰砦旅游培育区、韦家沟旅游培育区。
  23.“九大重点工程”:电子商务集中发展区培育工程、电商平台培育工程、农村电商网状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工程、农产品溯源体系工程、“全企入网”工程、跨境电商培育工程、创新创业孵化工程、电子商务人才引进培养工程。
  24.“12345”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一个市域公用品牌、两个园区、三条产业带、四个功能区、五个万亩产业示范片。
  25.“351”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案:建设30个重点乡镇和515个重点村、发挥1049名第一书记作用。
  26.“三权分置”: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
  27.城市“双修”:城市修补、生态修复。
  28.“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29.“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30.“五个一”:每个贫困村有1名联系领导、1个帮扶单位、1个驻村帮扶工作组、1名第一书记、1名驻村农技员。
  31.“三个一”:每个非贫困村选派1名第一书记、1支农技巡回小组,每户贫困户落实一名责任人。
  32.“六大任务”: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行政执法监管。
  33.“四项行动”:清河、护岸、净水、保水行动。
  34.“六统一”:统一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政策、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医保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
  35.“两法衔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36.“四个不”:工作不在我这里耽搁、不在我这里出差错、不在我这里失误、不在我这里降质。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