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2018年清水县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2-10-18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197   评论:0
内容摘要:2017年12月24日在清水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清水县人民政府县长 马越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
2017年12月24日在清水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清水县人民政府县长 马越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按照全县总体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新挑战,努力实现新作为,全县经济稳步增长、改革有序推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圆满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本届政府的良好开局。预计实现生产总值44.6亿元,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7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5.1亿元,下降2.8%;第三产业增加值26.8亿元,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00万元,下降49%;固定资产投资67.2亿元,增长0.6%;大口径财政收入4.08亿元,增长8.6%,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亿元,增长0.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10元,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6元,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指标均在控制目标以内。
  ——坚持精准施策,脱贫攻坚有效推进。整合涉农资金5.88亿元,县财政安排扶贫资金1亿元,全面落实“六个精准”要求,不断拓宽“七个一批”脱贫路径,扎实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全年净减贫1.22万人,22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9.4%。全面发展富民产业,为贫困户扶持建园3.39万亩,户均面积达7.83亩;新建养殖小区11个,发展规模养殖户121户;种植全膜玉米6万亩、脱毒马铃薯1万亩、中药材0.65万亩、蔬菜0.47万亩;栽植连翘8.3万亩,户均5.7亩,受益贫困户3661户;在金集曹沟、杨郝连片栽植构树2600亩;建成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617户,户均收益3000元,基本实现贫困村特色产业全覆盖。大力改善基础条件,新修通村硬化路262.45公里,建成精准扶贫桥梁5座399.32延米、自然村砂砾路60条123.5公里;建设堤防2.71公里;新修梯田4.59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00亩;治理水土流失57.7平方公里;实施远门等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5处;改造农村D级危房880户、C级危房822户;建成安置新村14个,搬迁贫困人口1453户7091人,全市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新建贫困村幼儿园27 所、标准化村卫生室23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59个,实现贫困村4G互联网、快递服务网点、电子商务站点全覆盖。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兜底,全员实施“三户一孤”大病救助保险,为贫困人口发放低保7195万元,报销基本医疗费1159万元。国家能源局定点帮扶和天津河北区对口帮扶成效明显,秦亭麦池村提升改造工程启动实施,王河林沟流域5000亩东西协作帮扶核桃示范园全面建成。
  ——扩大投资规模,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争取国家和省上投资项目145个,落实资金7.5亿元。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72个,完成投资47.54亿元,其中:宝兰客专330 千伏供电工程、西灵山5万亩核桃产业示范区等96个项目全面建成;一级客运汽车站、华博智源光伏电站、东关小学分校等76个项目有序推进;向社会推出上邽水镇等PPP项目2个,总投资35.6亿元。引进重点产业招商项目22个,到位资金42.4亿元,续建招商引资项目14个,到位资金4.8亿元。
  ——加快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坚持“一产调结构、二产扩总量、三产强基础”,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8.5:11.4:60.1。积极实施科技增粮措施,粮食总产16.06万吨,增长3.35%;全县新建干鲜果基地8.14万亩,全面落实“园长制”,果园管理全面加强;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5个;输转农村劳动力7万人,劳务收入达到13.1亿元,增长9.9%;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户,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66户、家庭农场58户;深入推进工业扩量提质工程,天河酒业活力系列产品覆盖全省44个市县,华盛农业沙棘汁、核桃露等10多款产品畅销省内外,轩辕纸业、煜兴建材等16户重点企业运行良好,国家电投30兆瓦光伏电站等能源项目有序推进,以酒饮食品、环保建材、清洁能源、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产业初具规模。积极推进黄门承接产业转移园区、红堡工业园区和光伏产业园建设,园区规划编制、土地储备等工作稳步实施。抢抓宝兰高铁开通机遇,着力做大文化旅游产业,轩辕文化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陇东谢沟村等2个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全面竣工,建成牛头河峡谷旅游长廊节点景观绿化工程12处,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0.54亿元,增长41.5%。新建村级电商服务点95个,发展电商企业8户,举办3000干部助力电商扶“苹”行动、央视财经频道“厉害了我的国·中国电商扶贫”清水专场直播等系列活动,“微信直销+全媒体推广”等立体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全年电商交易额达1.1亿元,销售额7000万元。
  ——改善基础条件,城乡面貌日益改观。县城总体规划备案审批,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展顺利,乡镇村庄规划编制稳步推进。组织实施重点城建项目26个,完成年度投资2.9亿元,泰山路酒厂段街景改造、经十三路、红堡垃圾无害化处理站等12个项目全面竣工,全民健身公园、人防指挥中心等13个项目进展良好,城区主干道亮化及中兴街等路灯节能改造全面完成,永盛路等临街商铺牌匾统一制作更换;改造城区人行道5.6万平方米,完成马路隔离护栏安装5.9公里,新建停车场4个,新增停车位600个;王河、贾川等特色小镇建设积极推进,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2.2%。建成“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3个、市级示范村3个、县级整洁村35个;实施村容村貌整治项目205个,硬化巷道40.38万平方米,乡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治理。S529县城至社棠公路、红崖观至方湾村扶贫公路基本建成,建成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119条232.45公里、县乡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6条72.7公里,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全省交通扶贫攻坚“四好农村路”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先后被命名为全省第一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突出绿色发展,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全力开展全域无垃圾县创建,积极推行“三筐一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全市全域无垃圾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深入开展“六城联创”活动,大力整治城市“八乱一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淘汰天赐实业、甘草水泥等落后产能企业4家,关闭“土小企业”20家、改造提升10家。巩固提升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成果,健全完善环境保护“九项机制”,深入实施污染治理“十大工程”,认真落实“河长制”,扎实开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突破行动,实施城区改炕600户,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初见成效,各类环境质量全部达标,燃煤锅炉改造279.5蒸吨,黑臭水体得到治理,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行,生活垃圾填埋场通过无害化认证。实施退耕还林等重点项目造林2.9万亩,完成行道树绿化200公里,重点绿化工程1.73万亩,生态建设全面加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接放管服”改革,取消调整承接行政审批事项9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1121户。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开展,县级公务用车平台建成运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进展良好。公证改革、不动产登记改革、城乡医疗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国有林场改革、律师制度改革顺利推进。“营改增”全面推行,企业整体减税面达到98.72%。松树、远门、土门、陇东和草川铺撤乡设镇全面完成。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成功举办第七届轩辕文化旅游节、“轩辕杯”全国象棋公开赛、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甘肃省分会场暨首届全民健步走比赛。组织参加“兰洽会”等重大节会活动,加强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的交流合作,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深入开展。
  ——保障改善民生,群众福祉持续增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东关小学分校、县第一幼儿园等新改扩建项目37个,教育基础设施日益优化;2017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大幅度提升,位居全市第一,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天水农校103人参加对口升学高考,本科上线率达44.66%。开展各类技术骨干培训5600多人(次)、普及型培训2.86万人(次)。建成各级科技示范点16处,引进新品种21个,推广新技术26项,完成专利申请81件。新建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68个、“历史再现”博物馆2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医保实现异地就医结算,县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即将竣工,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80个;完成重点人群健康体检12万人(次),新农合参合率达98.34%;认真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县创建工作进展顺利。省列10件、市列12件、县列35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全县新增城镇就业4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5%。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五险合一”上线运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6.2%。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市低保标准提高8%。积极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生活救助,认真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68套,建成棚户区改造住房和公租房300套。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妥善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县信访局被评为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平安清水”建设扎实推进。强化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严格实行食品药品监管,食品行业“明厨亮灶”实现全覆盖。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统计、气象、人防、消防、邮政、老龄、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防震减灾、档案管理、地方志、妇女儿童、残疾人和红十字会事业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加强自身建设,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坚持依法治县,全面启动“七五”普法,深化法律“八进”活动,积极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法治清水建设成效明显。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109件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31件政协提案全部办结。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明查暗访督查年”活动,大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现象,工作作风不断改进。积极发展电子政务,大力推行“网上晒权”、“网上行权”,行政效能不断提升。认真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加大审计监督,强化政府督查和行政监察,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件20人,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41件67人。
  各位代表,一年的锐意进取,为今后厚积薄发夯实了牢固根基;一年的探索实践,为今后攻坚克难积累了宝贵经验;一年的辉煌成就,为今后砥砺前行鼓舞了必胜士气。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倾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衷共济、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清水籍在外人士,向驻县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和驻县单位,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贫困面依然较大,贫困人口多。目前,我县还有2.85万贫困人口,分布在全县260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121个、省上纳入的深度贫困村64个,部分自然村饮水、道路、C级危房等补短板的任务较为繁重,脱贫攻坚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行业部门谋划争取项目主动性不够,影响项目建设的采砂等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加之受区域因素制约,“招商难、难招商、落地难、难落地”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干鲜果基地后续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带动效应还不明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少,实体经济发展不足;财政收入结构性矛盾突出,一般预算收入渠道单一,金融机构服务脱贫攻坚的力度不大;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面临较大压力;城区供暖、房地产开发、小区物业管理等民生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个别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还不强,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回避、不掩饰、不推诿,将通过创新发展思路、培育发展动能、激发发展活力、提升工作效率认真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2018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政府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突出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努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树立正确政绩观,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环境保护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市上下达指标。
  围绕上述目标,县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十一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脱贫攻坚为统揽,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定不移用脱贫攻坚统揽全县工作全局,紧盯贫困村20项脱贫指标和贫困户11项脱贫指标,县财政投资1亿元以上,整合涉农项目资金3.5亿元以上,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力争全面完成年度减贫1.1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降至6.5%以下。
 聚焦七个一批抓重点。围绕产业发展脱贫一批,在贫困村新栽植干鲜果2.5万亩,种植露地蔬菜1万亩,新建标准化养殖场10个,发展养殖大户120户,实施“万箱蜜蜂扶千户”精准脱贫工程,扶持贫困户200户,养蜂2000箱;种植全膜玉米7万亩,脱毒马铃薯1万亩;建设村级光伏电站27个10.87兆瓦,覆盖45个贫困村;巩固提升电商服务点100个;建成旅游示范村1个、农家乐5个。充分发挥贫困村175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提升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精准对接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脱贫,最大限度增加贫困户收入。指导260个村级互助资金协会规范运行,确保资金安全,效益良好。创新思路,探索光伏能源型、“三变”改革型、服务创收型新模式,不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多措并举,确保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28元,增长13%。围绕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大力开展牛肉拉面师、电焊工、汽车驾驶员、家政服务等劳动技能培训,积极开展果园综合管理、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培训贫困户1.01万人(次)。输转贫困人口劳动力1.2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21亿元。围绕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严守“四条红线”,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182户812人,实现有搬迁条件和意愿的贫困群众应搬尽搬。围绕教育扶贫脱贫一批,新建贫困村幼儿园9所,落实国家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各项资助政策,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加大控辍保学力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无辍学学生。围绕健康扶贫脱贫一批,切实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确保“小病不出村”;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二次医疗救助、门诊慢性病补偿、“三户一孤”大病救助保险等多重医疗保障,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报销住院费用,让每一个贫困群众都能更便捷地看得起病。县财政继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补助10元参保费,确保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巩固提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效,补齐完善表演戏台、篮球场、农家书屋、多功能活动室等各类设施。围绕生态保护脱贫一批,落实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大力发展兼顾脱贫与生态效益的经济林、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实施退耕还林6000亩,新增贫困户护林员40名。围绕兜底保障脱贫一批,加大应急救助、临时救助等帮扶力度,运用好社保兜底政策,把握好标准,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加大养老保险政策宣传,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确保贫困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聚焦基础建设补短板。围绕路、水、电、房、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投资8000万元建成自然村通硬化路200公里;投资2925万元实施远门等3处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解决7乡镇17村3547户15981人供水不稳定的问题;新修梯田1.6万亩、堤防5公里;治理水土流失50平方公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900亩。加大贫困村电网提升改造力度,确保村级光伏电站正常并网;继续采取县财政补助等系列扶持政策,全面完成贫困户C级危房改造 214户,确保年内全部消除C级危房;持续推进光网清水建设,力争85%以上自然村实现4G网络全覆盖。
  聚焦深度贫困强弱项。把深度贫困乡村脱贫攻坚作为“硬仗中的硬仗”,紧盯3510户1.65万深度贫困人口,围绕村户脱贫指标明显短板和突出弱项,倾斜投入财政扶贫资金,全力推进整流域差异化扶贫工程,抓实到户到人帮扶措施,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因地制宜培育致富产业,尽快改变贫困面貌。
  聚焦村容整洁促提升。用足用好省上1000亿元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贷款,投资5.2亿元,实施村组道路、巷道硬化、村容村貌整治、文化广场等项目,促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全域无垃圾治理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创建工作,全面推行“两点三场”建设,引导群众实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省市级示范村6个、县级示范村5个、整洁村35个,实施乡镇农村垃圾无害化焚烧站建设工程,持续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
  聚焦精准帮扶聚合力。严格落实督查考核,进一步密切与贫困户联系,确保对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帮扶方式、帮扶成效四个满意度达到100%。对弄虚作假、失职失责的严肃问责,确保驻村帮扶工作队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充分发挥扶贫对象主体作用,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引导群众愿脱贫、能脱贫、敢脱贫、会脱贫,实现可持续、有质量的脱贫。继续加强与国家能源局、天津市河北区的衔接对接,深化产业帮扶、村镇建设、人才培训、劳务协作、教科文卫等方面的帮扶。纵深推进“百企帮百村”等活动,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参与脱贫攻坚,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二、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力促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认真落实“三重”、“三一”要求,坚持续建项目抓进度、新建项目抓开工、储备项目抓前期、招商项目抓落地、所有项目抓投资,充分发挥项目在扩投资、稳增长、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中的关键作用。
  重投资抓建设。实施新续建项目191项,其中:“一峡两梁三流域”5万亩优质干鲜果基地、城区供水工程、县五中分校、清水绿动新能源30兆瓦光伏电站等亿元以上项目37个;自然村通硬化路、牛头河山门大集至永清柳湾段堤防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27个;金集至贾川县乡道改造、黄门王店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白沙110千伏变电站建设等500万元以上项目127个,以项目建设力促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重前期抓谋划。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和我县发展需求,着力在基础设施、大健康产业、现代农业、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论证筛选一批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投资规模大的好项目。全年储备500万元以上项目156项,全力争取各类项目148项,落实项目建设无偿资金7.8亿元以上。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积极吸纳社会资本投入我县建设与发展,强力推动一批PPP项目落地实施。
  重监管抓落实。坚持和完善重大项目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加强重点项目管理,全面落实重点项目建设“五个六”推进机制,抓好项目招投标、工程施工、安全监管、项目验收、投资审计、廉政风险防控等重点环节的管理,提高立项、土地、规划、环评、征地拆迁等关键环节保障效率,确保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重招商抓落地。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挖掘和用好“开放”红利,对标国家的新政策新举措,紧盯行业龙头企业,主动出击,内引外联,深入推进产业招商,积极开展行业招商,力争浙江商城、滴水崖九龙泉休闲娱乐中心、郭川科源果品加工贸易中心等20个招商项目落地实施。全面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狠抓签约项目跟踪落实和协调服务,提高招商引资的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建成投产率,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52亿元,增长12%以上。
  三、以乡村振兴为突破,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认真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构建产业深度融合、资源对流互动、面貌同步变化、活力全面迸发的城乡一体新格局,让农民富起来、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按照“核桃抓覆盖、适地抓苹果、高山抓夏菜、川区抓半夏、互补抓连翘、配套抓沙棘、养殖抓小区、普遍抓劳务”的“八抓”思路,持续壮大林果、畜牧、蔬菜、药材、劳务五大富民产业。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实施科技增粮工程,种植全膜玉米12万亩,完成套种5万亩,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7万吨以上。扩大林果、蔬菜等农特产品种植面积,加快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让农产品供给品种和质量更契合市场需要。新建干鲜果基地6万亩,全面推行干鲜果园管理“园长制”,着力落实各项后续管理措施。新增蔬菜基地0.2万亩,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7万人,创劳务收入13.3亿元。大力发展半夏、连翘、柴胡等中药材种植业和养蜂等特色养殖业,加快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拓展延长富民产业链条。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加快培育以果品贮藏保鲜、冷链物流销售、果汁饮料为主的果品产业链,以中药材深加工为主的中药材产业链。引导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等方式,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用足用活土地资源,统筹抓好县、乡两级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进一步完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三权”分置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农民合作社50个、家庭农场20个、种植大户100户以上。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产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启动实施白驼河流域、玉屏梁、太坪梁“一域两梁”乡村振兴工程示范区建设,确保该区域乡村活力不断激发、乡村魅力全面展现。
  四、以扩量提质为主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坚持做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齐抓,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推进园区扩区增容。坚持把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进一步调整优化园区总体规划和功能定位,加快园区开发建设,大力发展工业实体经济,促进产业聚集,推进黄门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建设。加大园区土地收储力度,为引入企业发展提供要素保障。继续加强东关等工业园区建设,持续扩大工业经济总量。
  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实施重点工业项目8个,完成投资4.2亿元,重点抓好天河酒业技改等项目建设,做好工业招商项目的跟踪落地,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大力扶持天河酒业、华盛农业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酒饮食品产业;培育提升大元铸造等骨干企业,深度开发矿产资源,延伸循环产业链条;科学引导煜兴建材等企业研发新型建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扶持优势骨干企业。深化“一企一策”服务机制,着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用地、用工、融资等难题,引导天河酒业、华盛农业、轩辕纸业等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扩大市场销售。支持小微企业通过项目、技术、融资、转产等途径加快发展,促进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个转企60户以上。深入推进质量发展和标准化引领工程,力争将华盛农业、天河酒业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将大元铸造建成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不断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五、以文化旅游为引擎,构建多元消费格局,推动第三产业提速发展。坚持把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文化旅游为引擎,以拓展新兴服务业为重点,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做靓文化旅游品牌。抓好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申报轩辕湖AAA级旅游景区、石洞山AA级旅游景区,加快上邽水镇、温泉大景区等项目建设进度,凸显龙头项目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轩辕文化、温泉养生、生态休闲”三大文化旅游品牌。持续抓好生态清水园、花舞北山园建设管理,让北山一带的花舞起来、景靓起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农家乐客栈、田园综合体建设,促进旅游与农业、体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全域旅游新体系。加快“智慧旅游”三大平台建设,积极开发系列旅游产品,不断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格局,年接待游客1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亿元,增长25%。
  推动商贸物流发展。加快县级果品批发市场、远门镇果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市场建设,改造提升乡镇农贸市场2个,建设社区便民市场2个。加强煤炭市场监管,健全一、二级煤炭市场体系。积极推进整合全县物流运输、公共信息、存储配送三大平台,鼓励和支持快递物流企业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构建县乡村一体化现代物流网络。大力发展会计、咨询、拍卖等商务服务业和社会消费、健康养老、快递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建设,鼓励全民开展创新创业,培育限额以上企业8户,繁荣城乡商贸经济。
  扩大电子商务规模。积极申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深化与天水师范学院、天水在线合作,继续推广微信直销活动,建设清水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组建清水电商人才服务团队,加大与“一亩田”等知名电商平台的对接,举办好电商扶贫论坛,大力培育“轩辕贡品”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力争网络销售额达到全县农产品销售额的20%以上。
  六、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着力增强承载能力,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县城。围绕提升县城服务功能和百姓获得感、幸福感,着力补齐城区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短板,提升县城能级、品质,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匹配、与群众期盼相契合的精致之城,努力让群众生活得更便捷、更舒心、更美好。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严格执行三版县城总体规划,完成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园区和村镇规划,启动编制综合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建立定位清晰、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的规划体系。严格城市主要节点和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强化规划落实力和刚性约束力。
  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坚持“东西延伸、南北拓展、旧城改造、功能完善”的发展思路,全力加快城市扩容提质。以省级园林城市创建为契机,大力开展城区绿化提升工程。实施博物馆迁建、人防指挥中心、污水厂扩容提标改造、城区污水管网延伸、地下管网探测、城区路灯节能改造工程,引领城市向功能复合、多元共生方向发展。加快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以“六城联创”为目标,进一步理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事权范围,形成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相互协同、合力推进的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切实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集中力量整治城市“八乱一差”等突出问题。加强城区市场和公共停车场建设,做好背街小巷整修硬化、人行道铺装改造、公厕改造提升、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健全物业服务企业约束和激励机制,不断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力争80%的小区实现物业管理规范化。加大供热企业监管力度,确保供暖期正常供暖。按照《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坚持劲头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突出抓好12项特色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构建区域交通枢纽。积极争取静宁至天水高速公路清水段、陇县至榜罗公路清水段、麦积区社棠镇至县城国防战备公路开工建设;建成县城至社棠三级公路、红崖观至方湾村扶贫公路、县客运汽车站和远门、白驼2个乡镇汽车站;实施金集至贾川17公里、金集至南河川11.5公里县乡道改造,窄路基路面加宽改造24条62.8公里,县乡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条101.6公里。以“路长制”为抓手,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养护责任落实,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水平。
 推进新型城镇建设。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按照“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要求,高起点规划和建设红堡、山门、贾川等一批农业产业型、商贸物流型、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倡导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生态环境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全面加强生态建设。认真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小泉峡长廊绿化等各类造林工程3.2万亩,森林抚育8000亩,公路行道树绿化100公里。启动国土绿化行动,引导企业、集体、个人、社会组织等各方面资金投入,培育一批专门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业化企业。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清水,创建“全国国土绿化模范县”。
  有效治理环境污染。以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为契机,继续落实环境保护“九项机制”和污染治理“十大工程”。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认真落实管煤、改炉、降尘、控烟、冬防等污染防治措施,打好蓝天保卫战,确保空气质量达到控制性指标。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水污染防治,重点抓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水源地保护、河道综合整治、重点流域整治等工作,确保断面水质和饮用水水质达标。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常态化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逐步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中转、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体系。落实最严格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行为,加强土地出让供应,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与城乡发展用地需要。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循环发展计划,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实施好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项目和农村垃圾处理规划。延伸秸秆转化产业链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持续推进工业、建筑业、燃煤锅炉改造等领域节能降耗,全面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八、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释放体制机制活力,让更多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成果不断向民生领域倾斜,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进一步满足。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接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期限。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促进新动能持续快速成长。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广泛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持续深化“营改增”改革,清理整顿涉企收费,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全面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试点,6月底前完成金集镇及34个村试点改革任务,下半年在全县全面推开。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做足做深宝兰高铁带动开发文章,主动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和高铁经济带建设,办好2018年第八届轩辕文化旅游节。举办第二届中国·清水·“轩辕杯”象棋公开赛、2018徒步中国·全国徒步大会·甘肃清水站活动,密切与“一带一路”等沿线城市交流协作,全方位提升清水知名度和影响力。
  持续推进品牌建设。持续开展“全国质量强县示范城市”创建活动,抓好22个“质量强县”示范点建设,年内争创甘肃省名牌产品 2 个。扶持引导企业培育注册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及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年内新增注册商标50件以上。引导我县企业主动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用标准助力质量提升,用商标引领产业集聚,用品牌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九、以财税管理为重点,构建公共财政体系,提升财税金融保障能力。应对财政收入渠道单一、税源乏力的不利局面,大力培育财源,加强税收征管,全面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持续抓好税源培植。在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突出税源培育和管理,建立动态数据库,提高税收征管效能。加强与县内跨区域施工、建筑企业的沟通衔接,强化注册管理,实现税收就地缴纳。推进综合治税,建立奖惩措施,进一步强化各部门协税护税工作的意识,确保实现税款应收尽收。
  科学使用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好政府各级各类资金,确保收支平衡。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优先保障脱贫攻坚、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民生实事等重点支出需要,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惠民生、促发展上。
  切实加强债务管理。坚决化解地方政府债务,严控新增债务增量,制定债务偿还计划,稳妥有序做好现有债务化解工作。加快区域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提高预防管控金融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有效激发金融活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金融机构加大投融资和信贷力度,推动现有金融机构便民服务网点向基层延伸,引导金融机构用好贷款增量,盘活贷款存量,加大对非公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加快发展,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贷款互助担保基金运行机制、非公企业参与PPP项目建设双向沟通机制,建立稳定紧密、良性互动的政银企关系。
  十、以统筹城乡为根本,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协调推进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努力让全县人民享有更优质更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
  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步伐。继续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深入推进科技示范户培育提升,引进新品种15个,推广新技术20项,创建科技示范乡(镇)3个、科技示范村3个,转化科技成果2项以上,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实施项目和人才带动战略,争取省、市级科技项目4项,完成科技骨干培训5000人(次)、普及培训群众2万人(次)。
  着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施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解决好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加快东关小学分校和县五中分校两个全面改薄项目建设进度,完成西关小学等4个操场提升改造项目,新建县五幼、白沙汤浴幼儿园等行政村幼儿园10所,启动建设白驼中心小学等全面改薄项目6个,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确保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顺利通过国家级评估验收。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狠抓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完善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学校和师生安全。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着力抓好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广播影视传播手段建设创新,切实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着力净化文化市场环境。继续抓好“历史再现”工程,在有条件的行政村建成村史馆或乡村记忆博物馆。统筹抓好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全民健身公园建设进度,实施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中心等体育惠民工程,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特色体育产业发展。
  切实提升卫计服务水平。积极实施健康清水战略,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继续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抓好国家14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和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加快县妇幼保健站建设等项目进度,建成行政村卫生室23个。全力提升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实施好多点执业、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群众科学就医。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做好妇幼保健、儿童免疫规划、防止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扎实做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工作,持续优化计生服务。
  十一、以人民为中心,大力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牢牢抓住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保证全县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千方百计推动创业就业。全面落实创业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困难大学生就业援助,解决好性别歧视、身份歧视和结构性就业矛盾等问题。深入开展就业专项援助活动,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促进残疾人就业。积极推进农民工、复转军人返乡创业,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做好社会保险费率下调工作,全面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认真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完成“五险合一”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和医保异地就医结算联网。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认真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残疾人和特困群体关爱服务工作。启动运营老年养护院,完成永清镇中心敬老院、县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及殡仪馆建设。
  综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认真执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全力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深化法律“八进”活动,持续推进“法治清水”、“平安清水”建设,全力争创“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加强防暴处突和反恐维稳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村霸”、宗族恶势力,着力解决好网上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个人信息等问题,维护网络安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四个最严”要求,落实党政同责,努力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加强市场监管,巩固“无传销县”创建成果,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加强气象、地震等自然灾害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水平。建立“失信黑名单”,加快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靠实政府领导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坚决遏制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和有效防范职业病的发生。抓好档案、地方志、外事侨务、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红十字会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
  各位代表,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8年,我们在全面完成省、市列民生实事的同时,县政府将投资9亿元,继续为群众办好十个方面28项民生实事,努力把更多的发展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1.脱贫攻坚方面。①县财政投资1亿元,全面落实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实现贫困人口减贫1.1万人;②投资1620万元,建设村级光伏电站27个10.87兆瓦;③投资800万元,实施C级危房改造544户;④投资150万元,举办贫困户电焊工、汽车驾驶员等技能培训40期1500人(次)。
  2.乡村振兴方面。①投资100万元,在秦亭镇建设架豆基地1000亩;②投资921万元,新建干鲜果基地6万亩;③投资1219万元,建成石沟河流域等6个5万亩干鲜果综合管理示范点;④投资460万元,新建标准化养殖场10个,发展规模养殖户120户;⑤投资3765万元,建成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县级示范村5个、整洁村35个,深度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治64个。
  3.住房安居方面。①投资1.8亿元,实施县医院家属楼、上邽家属楼、农技站家属院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600套;②投资5368万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16户970人。
  4.交通道路方面。①投资8373万元,建成S529清水县城至社棠三级公路34.3公里;②投资8000万元,实施自然村通硬化路200公里;③投资3660万元,实施47个行政村99个自然村小巷道硬化122公里30.5万平方米。
  5.城市建设方面。投资2600万元,建成牛头河北岸全民健身公园,新建人行桥3座。
  6.生态保护方面。①投资1600万元,在白沙等8乡镇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1万亩以上;②投资200万元,栽植公路行道树100公里。
  7.安全饮水方面。投资2925万元,实施远门、王店、黄门3处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解决7乡镇17村39个自然村3547户15981人(贫困户814户3703人)供水不稳定问题。
  8.医疗卫生方面。①投资330万元,为89996人(贫困户54875人、农村低保户33766人、五保户1289人、城乡孤儿66人)办理大病救助保险;②投资270万元,为全县男50周岁以上、女40周岁以上的农业人口免费体检;③投资1500万元,建成妇幼保健站业务综合楼。
  9.教育文化方面。①投资1.2亿元,新建县五中分校、第五幼儿园;②投资960万元,新建白沙汤峪等行政村幼儿园10所;③投资1100万元,落实学前教育幼儿免保教费政策,实现建档立卡户学生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资助政策全覆盖,对考上天水农校的清水籍学生每人给予一次性补助2000元,并对继续深造高职、二本以上院校和研究生的学生每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元、3000元、5000元;④投资70万元,继续落实教职工免费体检。⑤投资2800万元,启动博物馆迁建工程。
  10.厕所革命方面。①投资400万元,大力推进“厕所革命”,重新规划建设城市厕所,新建8个,改造5个,使城市厕所满足需要,城市功能更加完善;②投资2000万元,在每个行政村、乡镇建设公共厕所1处,在深度贫困乡村所在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公共厕所1处。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全新课题和更高要求。县政府将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廉洁从政,切实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使命扛在肩上,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放在心上,始终同全县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百姓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坚持理论武装,建设学习型政府。认真落实县政府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加强调查研究,深化县情认识,创造性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及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重视加强政府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学习新政策、掌握新知识、增强新本领,不断提升做好各项工作的能力。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全面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落实县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坚持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
  坚持履职为民,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的期盼作为政府工作的目标,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力求政府做出的工作部署、出台的政策措施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牢固树立“人民政府为人民”的理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财力向民生集中、工作向民生倾斜、项目向民生聚焦、服务向民生覆盖,千方百计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促公平,尽力把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坚持务实高效,建设效能型政府。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干好事业作为第一追求,对照重点工作部署和主要指标任务,一项一项分解细化,一项一项盯紧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督促检查,严肃问责追责,确保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坚持勤政廉政,建设廉洁型政府。县政府一班人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健全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土地出让、矿产开发、工程招投标、企业改革、财政资金管理等工作,加强财政监管和审计监督,实行“一案双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厉行勤俭节约,“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健全农村“三资”管理制度,持续深入开展“三纠三促”、“两查两保”专项行动,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推动政风持续好转。
  各位代表,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征程承载新梦想。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强化四个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扎实做好政府各项工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