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2017年芒市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2-10-20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98   评论:0
内容摘要:2017年1月19日在芒市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市长毛晓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二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及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济社......
2017年1月19日在芒市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市长毛晓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二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及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果
  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是芒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四年,也是综合实力提升较快、城乡面貌变化较大、改革空间延伸较广、人民群众受益较多的四年。四年来,市二届人民政府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开启实施“十三·五”规划,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宜居宜业生态田园城市迈出坚实的步伐。2016年与2012年相比,全市实现生产总值增长35.9%,年均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57.6%,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6.7%,年均增长13.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6.5%,年均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6.7%,年均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3%,年均增长7.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2倍,年均增长19.2%;三次产业比重由25:24.1:50.9调整为23.9:21.1:55。
  刚刚过去的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3.72亿元,同比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92.97亿元,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4亿元,增长12.6%;外贸进出口总额4.32亿美元,增长0.1%;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1亿元,增长0.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27元,增长8.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56元,增长11.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1%;万元GDP能耗下降2.2%。全年通过争取省级债券、上级专款、预算安排等方式,置换和化解存量债务26.17亿元,新增省级发行债券1.47亿元。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增势稳健、活力增强、后劲提升、社会稳定的良好态势。
  四年来,我们抓实扶贫开发,力求共享发展,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整合各类扶贫资金17.36亿元,实施整乡推进项目2个、整村推进项目93个,易地扶贫搬迁49个村组4337户15693人。2016年,芒市作为全省首批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市,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共派驻挂钩帮扶单位130个、驻村工作队员348名,6200余名干部参与了“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整合各类资金9.72亿元,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肉牛、生猪养殖、新桑园建设等产业发展,受益群众4624户17290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11588户,其中易地扶贫搬迁3910户,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扎实推进社会扶贫和行业扶贫工作,积极争取省烟草公司对口帮扶阿昌族、中国三峡集团对口帮扶景颇族精准脱贫项目,项目区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市1个贫困乡、12个贫困村、1117户4162人的脱贫摘帽考核指标已全部达标,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2.33万人下降到2016年末的6828人,贫困发生率从7.3%下降到2.13%。
  四年来,我们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综合实力明显提高。2016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2.76亿元,较2012年增长35.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35家。投入资金10亿元,加快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标准厂房3.05万平方米,入园企业达44家,天佑辣木、凤祥纸业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北汽专用汽车改装厂、苍龙冷链物流等项目快速推进。后谷咖啡被认定为全国一二三产融合式发展领军企业和中国驰名商标、2万吨速溶咖啡生产线被评为2016年全省唯一一家智能化示范项目,“遮放贡米”“德凤茶业”等品牌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芒市食品产业园被确定为全省两个省级食品产业园之一。2016年,园区总产值达33.37亿元,较2012年增长2.8倍。
  2016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71亿元,较2012年增长27.5%。粮食生产实现14年连增,连续三年荣获全国产粮大县称号,遮放贡米荣获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甘蔗、茶叶、橡胶等传统产业持续巩固。咖啡、核桃、坚果、蚕桑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种植面积达37万亩,实现总产值5.16亿元,较2012年增长4.5倍。冬农总产值达10.78亿元,较2012年增长54.2%。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实现产值9.5亿元,较2012年增长90.4%。兑付各类惠农资金2.36亿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92个、家庭农场64个。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等规划编制,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83.68万亩。实施退耕还林巩固成果项目10.3万亩,新增造林面积3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75%,连续17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
  2016年,累计接待中外游客379.3万人次,年均增长17.3%。旅游社会总收入从22.42亿元增加到70.78亿元,年均增长33.3%。珠宝小镇、黑河老坡、孔雀湖等景区景点成为旅游亮点,后谷咖啡庄园、现代贡米农业庄园建设初具规模,银塔、孔雀谷森林公园、黑河老坡至平河旅游环线等项目稳步实施。沙子坡、龙江湿地等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培育“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305户,新增外贸出口企业和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2户。蚂蚁全球购等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芒市金融广场投入运营,富滇银行、长江村镇银行入驻芒市。三棵树旺角商业广场、国际驾考中心、总部经济园等大型综合体项目动工建设,服务业持续提档升级。
  四年来,我们突出城乡统筹,改善人居环境,生态田园城市初见雏形。《芒市城乡总体规划(多规合一)》通过省规委会审议。完成三台山、遮放、芒海3个特色小镇和807个村庄规划,集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实现全覆盖。风平镇弄么村等6个村寨被列入中国传统村名录。启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和宜居宜业生态田园城市建设工作。投入1.53亿元,实施板过河等城区河道治理和城区污水管网、自来水厂改扩建、环卫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投入资金6.4亿元,修建阔时路、人保路、白象街等12条城市道路,建成金孔雀大街、环城东路、环城南路、河东路上段等市政道路14条17.2公里。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及公路沿线村庄改造提升工程,建立了“户收集、村中转、市乡处理”的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管理运行模式。深入开展以“一禁、二拆、三治、四提升”为主线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城市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率从37.75%提高到46.45%,城市供水率达82.77%,垃圾处理率达95%,污水处理率达87.57%。生态市创建工作全面推进,66个行政村被命名为州级生态文明村,省级生态乡镇创建率达100%。整合各类资金3.64亿元,实施798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投入2925万元,实施10个农村环境整治项目,8个乡镇8万人受益。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83个,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村寨搬迁项目53个,完成中小型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98个。投入4031万元,实施第一批移民避险项目。2015年全国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为先进县(市)。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完成糖厂、水泥厂等企业污染减排项目33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四年来,我们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石,五网建设稳步推进。全面实施综合交通五年大会战,共完成投资46.4亿元,龙瑞高速公路建成使用,国道320线芒瑞段改造完成。大瑞铁路芒市段、芒瑞大道一期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开通公交线路19条,发展城市公共交通106辆,城乡公交30辆。改扩建农村公路828.4公里,全市纳入统计的通车里程达2686公里。乡镇、建制村公路通畅率、通班车率均达100%。航线网络不断拓展,完成芒市至缅甸曼德勒包机试飞工作,实现与北京、上海、广州等9个国内大中型城市通航,航空旅客年吞吐量达153万人次,芒市机场成功获批口岸机场,成为全省第三大支线机场。建成中缅输油气管道84.9公里,天然气利用项目输气管道18.7公里,中压管道21.2公里,帕底调压站和高达化工加气母站投产运行,芒赛门站及管线建设稳步推进。实施农田水利工程1472个,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2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4.14万亩,解决农村6.1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兴地睦边、中低产田改造等土地整治项目33个,新增耕地2.7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治理河道8.86公里,加固堤防13.72公里,清塘河水库建设基本完成,农田水利化程度从41.3%提高到44.6%。通讯网络快速发展,移动、联通、电信无线信号基本实现全覆盖,4G网络已覆盖所有行政村及人口较多的自然村。互联网(宽带)设备容量40万线,光纤宽带覆盖所有乡镇,宽带用户突破8万户。

 四年来,我们立足创新驱动,抢抓政策机遇,改革开放活力彰显。全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化供需关系。严控小宗地开发建设,加大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商品房库存得到逐步消化。积极引导现有硅、水泥等行业企业有序转变发展方向,稳步推进三象水泥厂等企业关停去产能工作。加快普惠金融发展,扎实推进金融服务“三农”改革试点和“三权三证”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32.1亿元,流转农村家庭承包耕地7.77万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两证整合等工作顺利推进。成立芒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贯彻落实“营改增”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税赋。新组建金宏、铭城、育智、水务4家政府性平台公司,争取国家、省专项建设基金及其他融资项目12个,到位资金28.11亿元。建立滇西边境县市区域合作机制,与韩国江陵市、缅甸曼德勒市建立友好交流关系。芒海通道联检大楼建设完工。成功举办26届世界咖啡科学大会暨首届亚洲咖啡年会。参与海峡两岸中华一家亲、中国光彩事业德宏行等重大经贸洽谈活动,累计签约项目89个,实际使用市外资金211.3亿元。
  四年来,我们致力普惠共享,改善民生福祉,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累计投入民生资金77.14亿元,实施了一大批民生保障工程。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成功创建为云南省德育示范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市,并被中国教科院确定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新建市幼儿园主园、第五小学、第六小学、国际中学等8所学校,完成第一中学等71所学校改扩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6.3%,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初中毛入学率105.4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2.35%。成立芒市捐资助学基金,资助学生66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范围稳步扩大,参合率达98.72%。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有序推进,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护康医院建成运营,友谊医院建设顺利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落实。原计生局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完成589个村级文化活动室、5个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被认定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0个、传统文化保护区2个、传承人52人。申报成功省州市文物点36处。成功承办云南省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芒市代表团取得团体第一的优异成绩。芒市广播电台成功开播,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0%。养老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五大保险合计参保36.4万人。发放“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3.1亿元,扶持创业人数366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3万余人次,城镇新增就业46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发放低保金1.08亿元,救助困难群众3.67万人次。成功申报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创建县,全市享受生活补贴、护理补贴残疾人达1565人。建成公共租赁住房21162套,分配12906户。芒海“7·21”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完成,户那村28户受灾群众顺利迁入新居。深入实施引智工程,选优引进人才234人,与中国教科院、中国热科院建立院市人才合作机制。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建立院士、博士专家工作站4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6个,获得专利授权166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创新型、科技型企业21家。科技支撑作用日益突显。
  四年来,我们创新管理体系,强化综合治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健全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破获查处各类刑事、治安案件23494件,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深入推进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市禁毒委被命名为全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示范单位,胶林社区“五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全国交流推广。艾滋病疫情抗病毒治疗覆盖率达93%,毒品和艾滋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圆满完成“六·五”普法工作,基层知法守法意识不断提高,顺利启动“七·五”普法。坚持和完善重大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制度,“三级联动”视频接访系统建成使用,“法治信访、阳光信访、责任信访”建设成效明显,信访事项连续4年下降。全面推广运用“三·三”制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调解纠纷6230件,成功率达98.8%。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三下降”,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优秀县市。双拥工作持续巩固,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启动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试点工作,有效应对“11·20”缅北冲突事件,确保边境安宁。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分裂破坏和暴力恐怖活动,社会大局保持安全稳定。人防事业长足发展,2016年被评为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顺利通过州级“质量兴市”5年收关考核验收,创建为云南省食品安全市。
  四年来,我们加快职能转变,提升服务水平,施政能力明显提高。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风”有了明显转变。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承办市人大代表建议2418件、政协委员提案1014件,办复率为100%,拨付办理专项资金1883.7万元。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废止规范性文件21份,完成工商、质监、食药监和卫生、计生等部门机构整合和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落实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对涉及价格调整、服务收费等重大决策组织听证会21场。26个行政审批部门集中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清理市乡两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77项,“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深化政务公开,推进电子政务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强化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执法力量较2012年增加145人。加强执纪问效,开展明察暗访和专项纪律检查259次,立案查处政纪案件19件,处理干部21人,对29名违反工作纪律、不正确履职的干部进行了问责。
  与此同时,审计、档案、外事、侨务、供销、气象、工青妇、老龄、红十字、保密、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四年的成绩,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这是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全体干部职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驻芒市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中央、省、州驻芒市各单位以及所有为芒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创新能力、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化解债务压力较大;全面脱贫任务依然艰巨,民生保障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管水平不高,城乡基础薄弱,城镇化发展任重道远;群众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复杂,禁毒防艾、边境维稳形势依然严峻;少数干部担当精神不足、进取意识不强,庸懒散慢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部分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
 本届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继承和发扬“芒市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充实完善“12345”的发展举措,打好“精准脱贫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提升”四大攻坚战,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城市、宜居宜业生态田园城市、沿边区域性中心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城市”四张城市名片,努力夺取宜居宜业生态田园城市建设阶段性胜利,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预期主要目标任务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5%;万元GDP能耗完成州下达指标。实现全市经济总量翻一番,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19︰39︰42,主要经济指标进位争先,在全州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一)努力在宜居宜业生态田园城市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坚决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芒市独特的生态、基础、人文、空间“四大优势”,正确处理好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城市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护、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融合发展、民族元素和山水格局共生的“五大关系”,重点实施好规划引领、田园保护、产城融合、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素质提升、文化外宣“六大工程”。打造一批旅游度假、休闲养生、民族文化、生态田园小城镇。构建科学现代的城市交通体系,有效解决城市道路拥堵问题。全面推进“多规合一”工作。深入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五年计划,着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承载功能、居住条件,打造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美丽宜居乡村,形成“一廊、两心、三城、七镇”的绿色城市空间布局结构。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机制,实行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坚守生态发展底线。围绕“城在田中、园在城中、人在园里、产城融合、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目标,全力推进宜居宜业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努力在产业培育提升上实现新突破
  产业是强市之基、兴市之本、富民之源。必须紧紧围绕食品产业园建设,深入实施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食品深加工,努力把芒市食品产业园建设成为全省的品牌园区。坚决打好“三大战役”,推动航空产业园、临空经济园、天然气产业园、国际物流园建设,努力构建“两型三化”的现代产业新体系。突出抓好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构建以农特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电子信息、现代物流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到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翻一番,年均增长15%。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巩固提升粮、糖、茶、畜等传统产业,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万亩以上。做强以烟叶、蔬菜、瓜果为主的冬农产业,大力发展咖啡、核桃、坚果、蚕桑等高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以养老养生、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为重点的旅游文化产业,将芒市打造成为国际性的知名旅游度假集散地,力争接待海内外旅客人数突破550万人次,总收入达95亿元。全市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规模层次得到优化,创新能力、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三)努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围绕五大基础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大瑞铁路芒市段建设工程,争取芒市至梁河、芒市至孟连高速公路、芒市至猴桥、芒市至临沧铁路尽早开工建设。全面抓好城乡道路改造提升,新改扩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构建覆盖全市的大容量骨干交通网络。大力推进机场改扩建工程,启动实施临空经济园。加大以输电线路改造为重点的城镇电网建设力度,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提高能源利用和供应能力,力争到2021年城市居民用气普及率达50%。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强化水资源保护和监管。全面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光网城市、无线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建设德宏移动第二通讯中心,配套安装国际互联出口局、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心,全面满足面向孟中印缅信息化需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
  (四)努力在提高人民福祉上实现新突破
  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新一届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牢固树立以发展抓扶贫、以发展带脱贫的理念。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投入力度,每年按不低于10%增列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筑牢贫困地区产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社会保障、提升贫困群众能力素质。大力推进“万企帮万村”和少数民族帮扶行动。实施棚户区改造1700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1.9万户。确保完成682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贫任务,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与全省全国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争创滇西片区教育改革示范市。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升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快构建现代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积极促进就业创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加大五大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补齐民生短板,让各族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更满意的工作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五)努力在提升改革开放水平上实现新突破
  深入推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的各项领域改革,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释放政策红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加快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打造沿边跨境金融合作交流平台。加强金融市场风险防范,强化日常监管和风险排查。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加快芒市口岸机场及芒海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辐射南亚、东南亚的航空陆港。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积极培育大数据云服务等信息产业体系。加大项目前期投入,以民生、产业、基础设施等项目为重点,进行策划包装,强化项目库建设,尽最大努力向上争取支持。紧扣补短板、兴产业、增后劲的目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优化投资环境,确保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芒市,投产达效,将芒市打造成为沿边区域性中心城市。
  (六)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实现新突破
  全力推进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试点工作,推动边境地区军民融合发展,持续巩固双拥成果,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加快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和“数字边防”建设,提高社会治理和边境地区信息化管控水平,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分裂、破坏、暴力恐怖活动。全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引导教育群众依法有序维权、合理表达诉求。强化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以“零容忍”的态度,保持对“两抢一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严格执行禁毒防艾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目标考核制,有效控制毒品和艾滋病蔓延势头。全面推进“七·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严厉打击“以闹取利”、肆意践踏契约精神等行为,营造全社会崇尚法制、信仰法治的良好氛围。加大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知识产权、劳动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执法力度,重拳整治非法买卖土地、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私挖滥采、私搭乱建、非法捕捞等行为,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七)努力在建设法治政府上实现新突破
  深入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持续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机制,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创新行政执法方式,落实案卷评查制度,坚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保障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加强政务督查工作,确保政令畅通。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制度,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公平。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进一步夯实基础、积蓄能量、提升优势、跨越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决战时期。我们将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放眼未来,更加敏锐的思维开拓创新,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推动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人民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我们坚信,只要全市上下咬定目标不放松,坚持发展不动摇,未来五年,芒市必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宜居宜业的生态田园城市。
  三、抢抓机遇,乘势而为,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也是各项改革的深化之年,更是狠抓项目落地见效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继续保持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胆识与智慧,继续保持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决心与勇气,顽强拼搏,扎实工作,奋力谱写芒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新篇章。
  建议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5%,万元GDP能耗完成州下达指标。
  为实现全年经济高开稳走的目标,我们要提前谋划、多点发力,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为主线,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田园城市
  围绕“三线、三片”工作重点,加快推进国际生态田园民族文化产业园、生态田园农田观光核心区、芒市大河滨河公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风平特色小镇、松树寨民族旅游特色村寨改造提升等一批重点项目,借助“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全面启动芒市综合交通、给水工程、城市排水防涝等专项规划编制和城乡规划馆项目建设。加大城市重点线路、重要片区“两违”建筑拆除力度。实施城市“五化”工程,对田园大道、金孔雀大街、机场大道延长线和南北入城口等重要城市节点进行特色化改造;实施城区河道截污治理及部分河道景观打造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绿化率、亮化率,让城市更加靓丽。加快城市路网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军分区至天龙街道路,完成团结大街延长线等6条市政道路改扩建。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设施,推进西部客运站和益民公共汽车站建设,新开通芒核至松树寨、芒满至田头公交线路,加快新能源公交车推广使用,进一步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实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及城市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泊位600个,逐步解决市民出行难、停车难问题。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南片区污水处理工程。加快推进建筑垃圾处理场、集镇供水、污水处理及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程建设。继续实施第二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试点项目,新建10座农村生活垃圾热解站,确保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80%。实施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农村“七改三清”和美丽宜居乡村“五新”工程,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启动勐板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确保城市集中式饮用水安全。实施第三批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项目。加快推进6702套城镇棚户区改造及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切实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严控秸秆焚烧行为,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开发利用,有效改善空气质量。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禁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落实天然林补偿政策。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惩处破坏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宜居宜业生态田园城市建设初见成效,力争年内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市。
  (二)以推进食品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加快推进食品产业园建设。加大园区土地收储工作力度,实施帕底大道、1号道路延长线、污水处理厂等园区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推进天佑辣木二期、苍龙冷链物流、园区投资管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厂房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态食品深加工,力促坚果、柠檬、低聚木糖、肉牛等一批精深加工项目入园。强化服务,确保2万吨速溶咖啡生产线、北汽专用汽车改装厂、3000吨精制茶生产线等项目一季度投产达效。加大产业招商力度,改善投资环境,确保园区新入驻企业数量有大的增加、工业投资有大的增长。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实施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粮大县和科技增粮等项目。加快发展咖啡、坚果、核桃、辣木、蚕桑等特色产业。稳定提升烟叶、冬早蔬菜、鲜食玉米等冬农产业,精心筹办好南方(芒市)鲜食玉米大会暨芒市鲜食玉米文化节。大力发展肉牛、生猪等生态牧业养殖。加大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力争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以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史迪威湿地公园、孔雀湖片区、傣族文化园、后谷咖啡庄园等旅游项目建设。抓好三仙洞、菩提寺、勐巴娜西珍奇园等老景区改造提升。启动东部勐戛至中山至风平生态探险旅游大环线、西部象滚塘至河心场菲氏叶猴观光环线项目建设。加大田头、芒晃、松树寨等乡村旅游市场培育。积极做好轩岗硫磺塘、遮放瑶池旅游养生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临空经济园、国际物流园建设,促进现代智能物流发展。重点布局一批大型超市和专业市场,做好升规纳限和小微企业培育扶持工作。积极引进第三方服务商,培育大数据及服务外包产业。依托芝麻电子商务、邮政邮乐购,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战略行动,打通农村电商物流网络,推动农产品“触网”进城。
  (三)以实施五网工程为支撑,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围绕综合交通建设5年大会战计划目标,完成大瑞铁路芒市段征迁工作,推进火车客运站建设。芒瑞大道一期、军分区至芒里公路年内建成通车,开工建设遮放至芒海公路。积极配合做好芒市至孟连高速公路等重点公路、铁路建设前期工作。新改扩建农村公路175.2公里。全力配合做好芒市机场改扩建建设,争取芒市机场年内正式开放为口岸机场,积极开辟连接东南亚国家主要城市新航线。加快推进放马桥水库工程、芒市大河遮放段治理和芒市中型灌区建设,启动等簿、先午等水库建设。完成印金变电站、遮放输变电和易地搬迁安置点通电工程,加大小水电资源整合力度,扩大电力外送。推进天然气综合利用园项目建设,加快天然气民用进程,新增铺设城区燃气管道10公里,不断增强能源供应输送能力。加快提升网络通信能力,稳步推进“宽带乡村”建设,实现农村光宽带覆盖率达85%以上。
  (四)以推进改革创新为核心,拓展对外交流发展空间
  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清理整顿“僵尸企业”,优化蔗糖产业布局,确保糖业健康稳定发展。积极引导农村居民进城购房,全面落实金融购房政策,加快房地产去库存。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落实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继续深化农垦改革工作。巩固和扩大“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成果,放宽市场主体登记条件,降低开办企业制度成本。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导更多民间和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全年计划融资20亿元。继续做好债务化解工作,计划争取省级债券置换存量债务资金15亿元,减轻财政还款压力。深入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加快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抓好后谷咖啡、新正公司等重点外贸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鼓励企业自主就地报关出口。芒海通道联检楼投入使用。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加强项目设计,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项目资金到位率。围绕中国光彩事业德宏行等系列招商引资活动签约的项目,采取“七个一”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抓好项目落地建设。
 (五)以决战脱贫攻坚为目标,全力改善和保障民生
  继续抓实脱贫攻坚。紧扣年度脱贫目标,做到态度不变、要求不降、力度不减,按照“六个精准”要求,落实“八个一批”举措,抓好“基础设施、居民住房、群众收入、素质提升”四件大事,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继续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管理,深化“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加大产业扶持,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继续抓好省烟草公司、三峡集团对口精准帮扶和“万企帮万村”行动。完成12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计划减少贫困人口3800人,贫困发生率控制在0.95%以内。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巩固和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新建轩岗和谐小学、风平中心小学,推进市职教中心、民族小学改扩建工程。实现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0.3%,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国家规定标准、巩固率达9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5.35%。抓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启动分级诊疗制度,促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完成风平、遮放、勐戛三个乡镇卫生院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搬迁重建,建成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面落实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快文体广电事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市文化馆、图书馆、全民健身运动中心项目,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勐戛极边中原文化保护中心建设。启动遮放中央节目补点台站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实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5.3万人,基本养老保险23.5万人。加大就业创业力度,强化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居民技能培训和素质提升工作,引导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关心关爱空巢老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保障。加快殡葬制度改革,推进移风易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扎实开展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做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
  (六)以创新社会治理为抓手,巩固和谐稳定社会大局
  深入推进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试点工作,推动边境地区军民融合发展,力争每个沿边乡镇打造2个示范村寨。完成全市1000个高清视频探头和160个“数字边防”视频监控点建设,加强边境管控,创新外籍人员服务和管理,形成强边固防“云南经验、德宏模式、芒市做法”。继续保持对违法犯罪和暴恐行为的高压态势,坚持民意导向,打造民生警务,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全面开展“七·五”普法工作。深入推进第四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遏制毒品、艾滋病蔓延势头。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风险评估机制,继续落实领导干部包案制度,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强化安全监管和打非治违工作,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严格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
  (七)以强化自身建设为根本,打造高效廉洁政府形象
  围绕“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模式,健全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全面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现政府及政府部门法律顾问全覆盖。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审批,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做好规范性文件的清理、修改、制定和备案,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推行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强化政务督查和行政问责,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推进政府惩防体系和党风廉政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任何艰难险阻都改变不了芒市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望;展望未来,任何困难挑战都阻挡不了芒市人民阔步前行的步伐。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不辱使命,顽强拼搏,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为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生态田园城市而努力奋斗!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