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2016年镇坪县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2-09-03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154   评论:0
内容摘要:2016年3月9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县长 李 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及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顾 &e......
2016年3月9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县长  李  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及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七届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生产总值13.6亿元,增长1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151万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4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88元,分别增长8.4%、9.9%,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项目推进有力,投资拉动成效明显。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亿元,增长17.1%,增速在同区域县区考核中位居第一。交通、市政、水利、电力、通讯、生态环保等33个基础项目快速推进,园区建设、富硒特色农产品加工生产线等35个产业项目进展顺利,保障房、避灾扶贫搬迁、社会事业等37个民生项目加快建设。平镇二级路、岚镇路、曙双路三条主干线扩改工程全面竣工。白土岭电站蓄水发电,县幼儿园建成投用。
 
  ——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产量2.75万吨,发展特色种养殖基地35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业园区3个、龙头企业4个,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3个,镇坪黄连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黄连和独活基地得到国家工信部项目支持,林麝养殖和五味子种植标准通过市级认定。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24.9%,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壮大经济增长点55个,新增小微企业27户,培育“四上企业”8户,增幅全市第一。旅游发展取得突破,飞渡峡•黄安坝景区通过“国家AAAA级景区”和“省级水利风景区”两项命名。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快速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3%。
 
  ——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品位不断提升。县城总规和城乡一体化规划获得市政府批复。集中精力解决县城规划建设管理难题,过境路瓶颈彻底突破,栈道长廊拆迁全面完成,城管联合执法逐步规范,环卫市场化改革初显成效。县城应急水源、文彩水厂、供水工程改造、党校保障房小区、文化中心、文彩一期路网等项目加快推进,县城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县域副中心滨河路网、棚户区改造等16个项目全面竣工。集镇和新型社区建设进度加快。完成生态建设投资5000万元,省级生态县通过验收。
 
  ——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8个贫困村脱贫摘帽,330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避灾扶贫搬迁700户2240人。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入学率分别达95.6%、96%。与西电集团医院、省中医研究院等4家知名医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搭建了共享省市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的有效平台。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餐饮示范店创建扎实开展。国家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县和省级双拥模范县、食品安全示范县、平安建设示范县先后通过验收或命名。“两率两度”持续在全省领先。信访案件办理、敬老院规范化管理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农村环保基金管理、司法模式创新、审计全覆盖等典型经验在省市反响良好。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零死亡”,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改革纵深推进,内生动力有效激发。镇村综合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年度任务全面完成,简政放权、“一照一码”等制度全面落实,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0项,取消和停止行政事业性收费27项,有效激活了市场主体活力,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98户、增长55%。公立医院改革、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改革、公车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扎实有效,财政管理绩效明显增强,金融支持发展力度不断加大。代安河旅游开发、振兴现代中药城、乌鸡产业城等投资过亿元大项目签约落地,招商到位资金9亿元。
 
  ——作风持续改进,行政效能大幅提高。推行“三单制”,政府系统各级领导班子每月公布重点工作清单,累计公布重点工作1342件、按期办结率达99.2%。政务服务中心规范高效运行,办件3.46万件、满意率达99.8%。落实人大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60余条,推进政协民主协商事项11项;办复人大代表建议76件、政协委员提案83件,办复率100%。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重点工作督查、行政效能监察、为政不为曝光等有效措施,工作作风持续好转、廉政建设不断加强,执行能力明显提升。其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2015年目标任务的实现,标志着“十二五”圆满收官。回顾过去的五年,全县上下砥砺前行,共同谱写了美丽富裕新镇坪建设的奋进篇章。最突出的是,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番。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010年的1.9倍、1.9倍和2.1倍。最难得的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8.4:30.4:41.2调整为22.9:35.7:41.4。一产开始由低产低效的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迈进。二产开始从煤炭经济,向新型循环工业转型。三产开始从零散商贸服务,向旅游带动型服务业过渡。最直观的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抢抓交通、陕南避灾扶贫搬迁、保障房和生态建设等政策机遇,累计完成基础建设投资11.2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1倍。县通二级路、镇通柏油路、村通水泥路、户通连户路,村村通客运、县城通公交,群众出行不再困难。城镇化率由26.1%提高到37.5%,2494户农村群众进城入镇,3855户群众乔迁新居。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获得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称号。最可喜的是,民生保障持续增强。财政支出7.87亿元,在2010年基础上增长2.9倍。累计民生支出22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3倍。减少贫困村12个、脱贫1.23万人。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大学生资助政策,累计受益学生4.5万人次。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覆盖,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应保尽保。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一年比一年多,生活条件一年比一年好!
 
  各位代表,奋斗的历程充满艰辛,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通力合作、鼎力支持的结果,凝聚着镇坪历任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驻镇官兵、公安民警,向各人民团体,向所有支持、关心镇坪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既收获了丰硕的发展成果,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启示,这就是:必须把齐心大干作为重要基石。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贯彻中省市和县委的决策部署,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尽力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才能在干事创业中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机遇,主动而为,才能在追赶超越中提质增效、补齐短板。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不竭动力。只有冲破不合时宜的观念束缚,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才能在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脱颖而出。必须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只有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尊重民意、维护民利,才能在为民服务中赢得民心、树好形象。必须把担当落实作为工作准则。只有敢于直面发展中的矛盾和挑战,奋发进取、干在实处,才能在追赶超越中走在前列、创出一流。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欠发达仍然是基本县情,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交通瓶颈尚未根本打破,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市场主体活力不足,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渠道不畅;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与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少数干部群众思想不够解放,满足于小富即安、得过且过,缺乏拼搏进取、勇争一流的意识;个别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抓落实的标准和效率不高,与新形势的新要求不相适应。这些,我们将认真对待,逐一破解,用智慧和坚毅,聚力谱写镇坪发展新篇章!
 
  “十三五”规划目标和任务
 
  各位代表,“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奋力建设美丽富裕新镇坪的关键期、黄金期。未来五年,国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支持川陕革命老区发展,特别是把精准脱贫确定为全面小康的基本方略,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将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省委、省政府实施陕南绿色循环发展战略,从生态、产业、搬迁等各方面支持陕南发展;市委、市政府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市建设、“飞地经济”等战略部署,为我们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今年,平镇高速路开工,打通镇坪与外部大市场的阻隔,接受“两大经济带”、“三大经济区”的辐射带动,镇坪将成为江汉经济圈的桥头堡。这些机遇叠加,必将激发巨大发展潜能,推动镇坪实现后发赶超!
 
  县委十六届七次全会,明确了“十三五”规划的新坐标。我们将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脱贫攻坚为统领,以“脱贫攻坚、加快发展,奋力建设美丽富裕新镇坪”为主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着力打好脱贫攻坚决胜仗、经济增长翻身仗、平镇高速漂亮仗、生态旅游整体仗“四大硬仗”,确保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发展目标是: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经济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3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赶超全市平均水平。建成中国西部高山富硒有机食品基地、川陕老区旅游扶贫示范县、秦巴片区休闲养生目的地、陕渝鄂区域协作金三角、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围绕上述目标,“十三五”主要任务是: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打破发展瓶颈制约,筑牢发展基础,拓宽发展路径,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立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机制,确保脱贫一户、致富一户。加快避灾扶贫搬迁力度,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综合运用创业就业、生态补偿、健康保障、教育扶持和兜底政策,确保2018年底4254户、1.08万贫困人口全部越线脱贫,摘掉“贫困县”帽子。
 
  二、提升基础保障能力。统筹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支撑保障和引领发展能力。打通高速大通道,提升出境干线路,改造县内循环路,建设直升机起降场,构建“一小时登机、两小时到港、三小时达城” 的综合交通大网络。加快推进“五小水利工程”,提升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构建“全领域、全覆盖”的配套基础设施大网络。实施电网升级改造,建设“宽带镇坪”,推进“三网融合”,推进“光进铜退”、“宽带提速”和村村通宽带工程,构建“智慧镇坪”大网络。
 
  三、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战略,创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推动富硒养生、医药健康、绿色能源产业与休闲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打响“自然国心、巴山药乡、养生天堂”品牌。
 
  四、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强化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镇承载能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建设花卉园林县城、精美特色集镇、生态宜居乡村。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市政功能设施。推进一批市政和商业综合体项目,强化城市经营功能。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文明内涵品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为引领,注重生态资源保护,发挥“森林碳汇”效益,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行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完成节能降耗市定目标。加强生态建设,弘扬生态文化,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建设生态文明高地。
 
  六、全面强化民生保障。把共享作为本质要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实施农民收入倍增工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健康镇坪建设,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保险和救助体系。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建成和谐安定、富裕文明的全面小康,努力让全县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展望今后五年,我们充满必胜信心。有县委的坚强领导,有齐心大干的发展氛围,有全县人民的勤劳智慧,只要我们上下一心、砥砺奋进,就一定能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人民生活将会更加美好,镇坪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2016年工作重点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1%。
 
  根据上述目标,县政府紧扣脱贫攻坚、加快发展主线,全力抓项目扩投资、抓产业促转型、抓民生保稳定,奋力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打造基础设施升级版
 
  以“项目建设年”为抓手,突出打好平镇高速漂亮仗,统筹完善城镇、社区、园区、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支撑保障和引领发展能力。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实施128个重点项目,投资增速保持在20%以上。
 
  聚力推动平镇高速建设,落实项目援建责任,加快征地拆迁进度,强力保障建设环境,确保尽早开工、顺利推进。启动大(河)华(坪)路改造,打通竹叶至泉溪路,竣工小河沟、茶店、友谊、胜利、干洲河、渝龙、浪河7个桥涵配套工程,维修加固便民桥15座,建成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30公里;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国家小型水利重点县、“丹治”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等水利项目;新建4G基站100个,启动城乡光网提速工程,完成镇坪35KV变电站增容改造,新建和改造农村中低压配网100公里。建设产业基础配套工程,加快推进16条加工生产线、4座南江河干支流在建电站、3个景区、30个现代农业园区、钟宝烟站等重点项目。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南江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集镇和社区垃圾污水处理、绿化造林等16个重点项目。推动民生工程建设,实施县城、县域副中心31个市政项目,启动建设县城、曾家、钟宝3个“千户搬迁安置社区”,加快推进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项目。

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实行项目联审联办制度,下决心解决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推行重点项目包抓责任制,挂图作战、台账督查、跟踪问效,提高项目建设效率。优化项目建设环境,设立经济“110”,依法严肃查处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和事。
 
  积极扩大招商引资。全年策划包装项目100个以上,完成招商引资20亿元、到位资金11亿元以上。出台招商引资政策,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强选商选资,引龙头、招配套、育产业,招大引强、招财引税。建好招商资源库、项目库、人脉库、信息库。严格项目考评,强化对投资强度、技术水平、税收贡献、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实行保证金制度,提高招商实效。建立招商企业跟踪服务机制,定期梳理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确保招一个、成一个,树立开放文明的良好形象。
 
  二、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实现减贫脱贫目标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举全县之力,全面打好脱贫攻坚决胜仗,确保10个贫困村、3600贫困人口脱贫。
 
  精准落实脱贫措施。按照“六精准”要求,锁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分类施策,推进16类163个扶贫项目,实施“七个一批”脱贫计划。
 
  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坚持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全力做好产业扶贫大文章。探索推行“政府+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实施“十企带千户”产业扶贫工程。建立企业联农带农脱贫考核激励机制。鼓励生态旅游、富硒食品、绿色能源、中药材、烤烟、电商等领域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建立利益共同体。引导贫困户以劳动力或林地、土地资源参与企业经营,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企业带动贫困户3000户以上,当年产业脱贫2000人以上。
 
  避灾扶贫搬迁脱贫一批。支持产业园区带动“夹心层”贫困户搬迁,启动欣陕、泰亨产业园+兜底院建设试点。落实“三个优先”措施,全面完成213户地灾户、99户洪灾户搬迁,确保“两灾户”安置划句号。
 
  劳务创业脱贫一批。实施技能扶贫专项行动,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多行业、多层次技术培训,鼓励贫困户自力更生脱贫致富。支持“青创协会”、“义工协会”、民间商会等协会组织参与扶贫,引导贫困群众就地或外出就业创业。建立扶贫贷款担保贴息基金1000万元,破解“联农带农企业”和贫困户创业贷款难题。
 
  生态建设脱贫一批。用好用活生态补偿、新一轮退耕还林和山林经济发展政策,鼓励贫困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林地,通过股份合作、联合经营或托管获得收益。
 
  教育扶贫脱贫一批。对贫困户家庭子女,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就业“一条龙”帮扶,实现教育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举办中国药科大学镇坪扶贫专项培训班。
 
  健康扶贫脱贫一批。完善医疗救助机制,将因病致贫人口全部纳入健康扶贫救助范围。统筹大病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疾病补助、社会救助等措施,使贫困人口医疗救治得到有效保障,确保不再发生因病致贫或返贫现象。
 
  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农村残疾人,统筹农村低保、五保、残疾人生活补贴等政策,全部予以兜底帮扶。
 
  完善脱贫工作机制。坚持扶贫与扶志结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落实党政脱贫攻坚责任,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动员社会协同参与,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创新企业带动、社会参与、金融支持扶贫工作机制和考评体系。推动项目资金、干部帮扶、协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集。健全抓落实工作机制,层层夯实责任、传导压力,确保扶贫工作求实、见效。
 
  三、发展特色循环农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坚持立足资源优势,举品牌旗,打特色牌,走标准路,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培育特色品牌体系,推动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做优做强特色高效富硒产业。
 
  壮大循环产业基地。制定镇坪高山有机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规划。支持特色种养基地扩规模、拓功能、提效益,打造一批“一三相融、接二连三”的循环农业综合体。
 
  做大富硒生猪产业基地。围绕生猪、野猪、香猪肉系列食品开发,支持加工企业与良繁场、万头场、千头场、养殖大户建立产业联盟。推行“猪-沼-菜”、“猪-沼-园”循环模式,建设循环产业示范园10个以上。推动商品猪标准化生产,提升万头场、千头场、养殖大户发展质效,出栏生猪21.5万头。
 
  做强地道中药材基地。出台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依托中国药科大学定点帮扶,搭建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种植基地“三方”合作平台。推行药材“订单”生产模式,支持制药企业扩大黄连、玄参等标准化种植基地和示范点建设规模,确保药材留存面积6万亩以上。竣工三道门林麝生态养殖场,完成逢春养麝场搬迁。发展壮大药研所。支持化保局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实施镇坪地道药材资源保护工程。建成中国药科大学镇坪植物园、药材博物馆镇坪专区。
 
  打造富硒洋芋生产基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4万亩,确保粮食产量达2.7万吨以上。出台加快洋芋产业化发展配套政策,支持鲜芋销售、洋芋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建立洋芋良繁体系,发展原种良繁基地2000亩以上。加快洋芋良种良法推广,标准化种植洋芋5万亩以上。
 
  建设山林经济产业基地。以山林经济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在山上下功夫,在林中创效益,在水上做文章,变青山绿水为致富宝库。以林下养殖、林间种植为重点,加快推进万羽林下乌鸡养殖、千亩林果和林下药材种植、百亩高山大棚蔬菜等基地建设。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出台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破解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难题,鼓励土地、林地适度向龙头企业、种养能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各类园区集中。支持江源、欣陕、振兴、永康、宏枫等8个现代农业园区扩规模、拓功能、创品牌、增效益。培育市级以上园区3个、龙头企业3户,发展农业经营主体100个以上。
 
  强化科技、品牌支撑。全面实施中国药科大学结对帮扶项目。积极与西农大、西南农大、安康学院等科研院校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科研单位、科技人员帮助企业发展有效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或离岗创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富硒系列食品、中药养生药膳等特色产品研发。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出台配套政策。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化肥减量使用。引导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构建镇坪富硒有机农产品标准体系,打造“镇坪高山有机富硒”品牌。力争镇坪洋芋、乌鸡、玄参、高山富硒蔬菜、高山淡水鱼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力争高山茶、五味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验收,积极申报野猪、高山洋芋等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制定盐道菜系、镇坪野猪肉、镇坪马铃薯粉条标准。加大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培育力度。

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规划启动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实施“互联网+”战略,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积极与京东、淘宝等电商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带动发展一批网商、微商企业。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加大农产品促销扶持力度,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培训,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促进物流配送、冷链设施发展,提升农户营销能力。
 
  四、壮大新型循环工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围绕打好经济增长翻身仗,在加快发展中推动转型升级,壮大“富硒食品、生物医药、新型建材、绿色能源”四大工业集群,引导产业链向高端攀升,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培育四大支柱工业。实施“四上企业”、小微企业培育计划,支持小企业壮大、大企业做强,培育产值过亿元企业2户、5000万元以上企业3户、规上企业2户、成长型企业10户,确保实现工业产值8.5亿元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
 
  做强富硒食品工业。帮扶美味佳、草堂春、农林食品、渝康等重点企业扩大产能、达产达效。推动津元春山野菜、深山来客野猪、腾展乌鸡、硒源洋芋粉条、莲花苦荞食品、欣陕茶叶、永康香菇酱等加工生产线建成投产。支持秦香园、天生桥等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依托基地发展加工业。
 
  做大生物医药工业。支持镇坪制药厂招商重组,力促做大做强。加快振兴中药饮片、莲花苦荞保健枕、安德中药饮片等加工生产线建设,力促尽早投产。
 
  培育新型建材工业。支持鸿利板石企业对外招商合作、拓展外贸市场。推动渝秦砂石料、渝隆石煤洗选、江源有机肥生产线技改扩能。深入推进金红石、铅锌矿、花岗岩、钒钛磁铁等优势矿种的勘查开发,力争在新矿种开发上取得突破。
 
  提升清洁能源工业。推进煤炭企业生产技改,力促扩产增效。推动佰佳能源公司达产达效,进入规上工业盘子。帮扶三大峡、樟树潭、安宁渡等水电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支持电力公司优化供电网络、开拓供电市场,确保达产达效。积极协调解决双河口电站建设问题,力促尽早复工建设。
 
  狠抓“两园”建设。实施园区提升工程,推进飞地经济工业园区和县域循环产业园区管理模式、投融资机制创新,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立创新创业支持平台。
 
  打造飞地经济增长极。加快飞地经济工业园区路、水、电、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振兴现代中药产业园仓储物流中心、莲花苦荞食品生产线、腾展乌鸡产业综合楼等项目,新引进企业2户以上。
 
  做强县域循环工业集中区。围绕新型城镇化,优化县域循环产业园规划布局,完善功能配套设施。规划启动中药产业孵化园、富硒农产品集散中心,引进特产加工、仓储物流、电商孵化、创业企业10户以上。
 
  激活发展动力。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以开放活跃全局,积极落实中省市各项改革政策,稳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释放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降低企业成本行动,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推进流通体制、电价市场、营改增等改革,减轻企业负担,促进达产增效。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下决心解决审批服务与企业办事需求不同步、不协调的问题。深化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金融信贷产品、优化信贷结构、扩大信贷投放,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农村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实施开放战略。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主动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引进更多竞争力强、带动力大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推动地方特色产品更广泛、更深入地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实施人才强县工程,坚持培养、培训、激励并举,以更优惠的政策、更优越的条件,培养乡土人才,引进专技人才,建立引领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队伍。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出台加快发展中小企业的决定,研究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依法严格履行合同,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严肃查处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合法权益的行为,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
 
  五、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围绕打赢生态旅游总体仗,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全域发挥旅游功能,着力打造旅游要素完备、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型、开放式旅游目的地。
 
  完善旅游规划体系。按照大景区理念,推行多规合一,编制镇坪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完成曙河生态旅游示范带、南江湖旅游扶贫示范区等重点景区规划设计。编制化龙山、浪河、宁河、天生桥等旅游资源发展规划。强化县城、集镇、社区以及田、园、路、桥、堤、厕等基础设施的景观规划管控,确保所有建设行为符合全域旅游建设标准。
 
  强力推进景区景点建设。突出核心景区带动,统筹推进飞渡峡、南江湖、代安河、化龙山、自然国心等优势旅游资源开发,带动发展旅游村、休闲山庄和农家客栈,培育产值过5亿元的旅游经济综合体。
 
  打造核心景区。以创建飞渡峡•黄安坝AAAAA级景区为目标,统筹推进曙河沿线生态旅游开发,建设曙河生态旅游示范带。支持飞渡峡•黄安坝启动国家水利风景区创建,实施飞渡峡三期工程,开工建设曙河源湿地公园,推进麦渣坪巴山古村落生态观光园、亲水湾露营基地、森林小木屋别墅区、拓展训练中心、巴山农家大院等重点项目。加快代安河景区开发,完成景区入口水景广场、主干道、游步道和实景演艺中心等节点性工程。力促巴山会客厅、曙河漂流等旅游项目落地开工。加快联合盐道旅游村、阳安国家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进度。
 
  推进景点建设。建立“龙头企业+休闲农庄+农户”的休闲经济发展模式,培育核心企业引领、小微企业支撑、新型农民参与的休闲经济综合体。着力打造南江湖旅游扶贫示范区,规划建设教授村和精品示范农庄,推进高山茶、油用牡丹观赏园、库区坡面景观绿化工程。支持以茶叶、冷水鱼、大鲵、野猪、林麝、香猪、五味子、猕猴桃、高山蔬菜、中药养生为主题的十大休闲农庄做大做强,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化龙山旅游资源开发。加大“自然国心”宣传推介力度。
 
  完善旅游服务配套。出台加快旅游配套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支持发展旅游开发公司、旅行社、乡村旅游合作社和旅游服务协会组织。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景区交通、停车场、厕所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为迎接高速路通车后的旅游井喷做好准备。力促盐道大酒店、镇坪大酒店通过“三星级”宾馆评定;建立农家乐、农家宾馆等旅游服务业标准体系,提升安康“镇坪农家乐”品味,发展民宿客栈、星级农家乐20户以上;推动农林土特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进景区、进超市;开通县城至飞渡峡旅游大巴。实施繁荣城市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健康养生、夜间经济、家政服务和品牌店加快发展,支持银行、通讯、烟草、保险、石油、天然气等国企做大做强,培育限上商贸流通企业3户以上。
加强旅游宣传营销。组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整体规划、经营全县旅游资源。加强与周边景区合作,积极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强化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策划媒体走进镇坪系列活动。鼓励景区开展各类宣传推介,支持文化艺术精品创作。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项目,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实施优秀文化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乡村记忆等民间民俗文化工程,推动古盐道、巴山药乡、五句子歌、历史遗迹、传统农耕、特色饮食、民俗民居等地域文化与旅游融合,以文化活动为载体,聚集人气,扩大影响。
 
  六、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按照全域大公园理念,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在城镇规模上做大,在服务功能上做全,在人居环境上做优,在整体形象上做美,建设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美丽家园。
 
  坚持规划引领。围绕 “五个统筹”,完善城镇规划体系,明晰城镇功能布局、层级结构、职能划分和发展策略,构建片区发展、轴线带动、功能清晰的城镇空间结构。完成县城、曾家县域副中心、钟宝盐道古镇、曙坪旅游名镇控规及重点区域修建性详规编制。完善公共服务、绿地系统、专业市场、滨河景观、城市夜景、栈道沿线风貌改造等专项规划体系。启动全县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农村建房图集。划定城乡生态、道路、用地、建筑控制红线,实行最严格的城乡建设管控措施。
 
  加快城乡一体建设。坚持扩容与提质并重,用足用活棚户区改造和避灾扶贫搬迁政策,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城镇特色,提升内涵品质。
 
  打造花卉园林县城。按照“限高、减密、留空、增绿、添花”的要求,拓展公共空间,完善市政功能,塑造融山融水融自然的城市精神特质。围绕拓展县城发展空间,完成党校路拓宽改造、党校保障房小区基础配套等重点工程,激活小河片区发展要素;加快文彩供水厂建设,完善文彩路、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推动县教育园区、中医院等公共服务项目加快落地,下决心破解文彩片区建设难题,统筹解决征地、拆迁、建设遗留问题。围绕完善市政功能,建成安运司、小河口立体停车场,推行车辆定点编号停放管理,着力破解交通拥堵难题;竣工县城应急水源,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建成文化中心商业综合体、老街“好吃一条街”;规划建设镇坪宾馆、体育场、仓储物流中心、步道休闲商业长廊、夜市街区;落实购房补贴、信贷支持等激励政策,打通陕南避灾扶贫安置房、商品房、保障房转换渠道,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围绕塑造城市形象,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和森林城市创建,推进县城重点区域风貌改造,实施南江河县城段景观化治理,加强街区、楼宇、崖体、坡面的立体绿化,扩大特色花卉种植规模,丰富县城绿化、美化、亮化景观层次,形成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的花卉园林城市景观。
 
  建设精美特色集镇。按照“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特色浓郁、舒适方便”的要求,突出城关镇的产城融合优势,强化曾家、钟宝、曙坪“三镇”聚居功能,彰显牛头店、华坪、上竹“三镇”地域特色,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全面提升集镇建设水平。城关镇紧扣城镇一体定位,推进特色休闲产业与城市经济融合,壮大服务业实体,实现率先发展,打造经济强镇。曾家镇围绕千户搬迁安置小区建设项目,强力推进市政基础配套、滨河长廊、花卉园林绿化等15个重点工程,建设花卉园林县域副中心,打造生态宜居之城。钟宝镇依托古盐道资源优势,挖掘盐道文化传承,结合避灾搬迁安置,启动古镇风貌改造和特色民居建设,打造盐道古镇。曙坪镇围绕壮大县域旅游龙头,全域统筹资源要素,大力发展旅游配套服务业,构建旅游经济综合体,打造旅游名镇。牛头店镇依托茶叶产业优势,加快发展以茶文化为重点的农庄经济,打造茶韵风情镇。华坪镇发挥药材产业优势,建设药材科研、基地、加工、体验综合体,打造中药名镇。上竹镇立足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依托化龙山、天书峡等旅游客源市场,配套建设“十大民宿客栈”,打造县域特色美食体验区。
 
  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以规范农村建房、“三清四改五化” 为重点,突出“村容村貌、乡风乡韵”主题,开展美丽乡村、精品社区和重要景观沿线、节点设计。加快绿化亮化、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集中打造特色明显、品位高雅的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精品示范社区5个。
 
  切实规范城镇管理。出台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强化监管工作统筹,明确监管职能职责。加强城乡规划宣传,严格规划执法。实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专项监察,严肃查处对违法违规行为“视而不见、查而不处、处而不严”等“为政不为”问题。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建立举报受理、查处和反馈工作机制,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对于未经审批擅自建设、不按审批要求建设的,依法从严处罚并予以公开曝光。持续强化环卫管理,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与小区物业综合联动管理,提高业主委员会覆盖率、物业公司入驻率,开展街区、社区、小区综合整治。不断加强文明素质教育,共塑文明和谐城市形象。
 
  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中发展经济,让城乡因生态而美,让群众因生态而富。建立生态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开展“白色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净化城乡环境。推进林业生态修复工程,做好186万亩天然林管护,完成2.3万亩精品绿化造林。严格林地征、占用审批,规范用地、矿产审批管理,鼓励节约集约使用土地资源。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强化并完善“河长制”和网格化、流程化监管,夯实水源地和重点流域水质保护主体责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自觉行动起来,为建设美丽镇坪贡献力量。
 
  七、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心系群众冷暖,顺应群众期盼,提高保障能力,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更加幸福、更感自豪、更有尊严。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财政保障能力,积极培植财源,加强税收征管;强化预算刚性约束,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绩效,集中财力办大事。积极协调银企关系,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加大对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和企业成长的扶持,有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健全引导扶持政策,培育和发展一批“众创空间”,加大创业贷款发放力度,鼓励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群众创家业。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确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95%、98%以上。全面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大病商业保险。养老保险待遇全面发放,城镇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完善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大病救助、救灾救济等社会救助体系,竣工投用县中心敬老院。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按照“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设施一流”的标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扎实推进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优化学校布局,推进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启动钟宝小学迁建工程,建成白家、华坪幼儿园和革命小学教学楼,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落实教育经费和教师待遇提高政策,建立教育绩效和质量考核奖惩机制,充分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热情,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条件,竣工县医院住院综合楼,建成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计生服务站和城关、曙坪、华坪卫生院业务用房和20个国家级标准化村卫生室。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建立符合镇坪实际和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支持县医院申创二级甲等医院,推行“三医联动”医改模式,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建立省市专家驻县医院接诊、义诊和网络门诊常态化服务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省市大医院诊疗服务。加强中医药传统技术挖掘,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旅游产业等融合发展,力促启动中医院、健康养老中心建设。扎实稳妥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深入开展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文化基础设施,推进县文化馆、图书馆、数字影院建设。鼓励开展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启动“长寿之乡”申报工作。推进殡葬制度改革,建成县城公益性公墓、殡仪馆和2个村级公墓。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和第二轮县志编撰工作。加强民族宗教、人民防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全面发展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老龄事业。重视做好统计、移民、档案、保密、外事、侨务、对台、盐务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文联、慈善、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发挥更大作用。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改善镇村工作条件,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开展“社区建设提升年”活动,启动省级和谐社区示范县创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和群众工作方法,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完善信访依法处置机制,夯实信访案件包抓责任,一案一个工作班子,一抓到底解决问题。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监测预警应急机制,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做好地震、消防等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责任体系,严格监管执法,坚决杜绝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办好十个方面民生实事。
 
  1.市政功能完善工程。新增停车位500个以上。改造县高中至二桥路。新建曾家加油站。建设县城二级客运站。完成滨河景观栈道续建。启动竹溪河口、县初中滑坡治理。
 
  2.城乡群众安居工程。建成公租房80套、教师和医生周转房130套。发放租赁补贴300户。分配保障房300套。建设棚户区改造1000户。新建避灾扶贫搬迁安置房800套、搬迁2560人。实施19个社区路、水、电、绿化、亮化基础配套项目。
 
  3.“健康镇坪”建设工程。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营养补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免费政策,实现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推进全民健康体检。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配广场健身器材15套。加强执业医师和基层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选派一批优秀青年医务工作者到知名院校、医院参加培训、实训。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启动生态健康养老试点。
 
  4.饮食安全保障工程。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建成县农产品检验检测站和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定期公布检验检测结果。启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试点推行农村饮水工程市场化管理,巩固提升饮水工程13处,解决4000人安全饮水问题。推动100户餐饮示范店提档升级。建设放心粮油示范店10户。建立全县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和主要农业生产资料追溯体系。
 
  5.特殊群体关爱工程。办好残疾人十件实事。做好空巢老人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的关爱工作。建设1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5个农村幸福院。
 
  6.创业就业帮扶工程。推进就业服务中心和创业示范镇、示范村、示范街建设。做好大学生、复退军人、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开展免费技能培训1000人次。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50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200个。设立欠薪保障应急基金,坚决打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
 
  7.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十个一工程”。实施骨干教师三年轮训计划,创造条件选派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全国一流高校或同类知名学校培训、深造。建立环卫工人、养路工人关爱机制,营造崇德尚礼、尊重劳动的浓厚氛围,让所有劳动者更有尊严。
 
  8.社会治安防控工程。加快视频监控体系建设,实现县城、集镇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推进“平安出租房”建设。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无理阻工、“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扎实开展“打五霸”和“破小案、暖民心”活动,营造安宁和谐发展环境。
 
  9.智慧城市建设工程。推进“互联网+”基础网络建设,启动智慧政务、智慧旅游、智慧农业工程。建成数字城管中心。推进光纤提速,实现全县行政村光网、4G无线宽带网络全覆盖。实施县城重点区域公共免费WiFi工程。
 
  10.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开展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依法整治南江河沿线乱挖、乱倒、乱建行为。完成县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定期向社会公布空气质量信息。实施曙河旅游路精品绿化工程。推进平镇路沿线绿化建设。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农村环保基金标准提高到30元/人•年。提升集镇垃圾填埋场3个。建成4个微动力污水处理工程。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面对新形势,担当新使命,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革除作风痼疾,炼就过硬本领,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把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全面推行行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依法处理行政事务,依法化解社会矛盾。推进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实施分级授权定责、分事行权履责、分岗设权担责。建立分级决策机制,完善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制度,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行政综合执法改革,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打造阳光政务。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制定政务公开模块,全面公开县、镇、村三级政务信息,全面公布部门权责清单和运行流程,对行政决策、行政过程、行政结果全过程公开,让一切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县政府常务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团代表旁听制度。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作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使群众了解政府做什么,怎么做,把全县人民的关注点引导到发展上,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创造心齐、风正、劲足的发展环境,依靠全县人民的热情参与加快改革发展。
 
  提高执行能力。理念靠制度落实,目标靠行动完成。深化“三单制”,推行重点工作公开承诺制度,强化责任、担当、落实,说了算、定了干。严格执行重点工作督查考核问责制度,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开展“为政不为”专项整治,通过督查通报、考核惩戒、效能监察、公开曝光,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营造鼓励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既理直气壮地支持担当者、鼓励担当者、保护担当者,为真心干事、创业的人鼓劲撑腰;又旗帜鲜明地与不作为、乱作为等违纪违法行为较真碰硬,使那些庸者、自毁者受到惩处,真正让有为者有舞台、无为者无市场。
 
  推进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县作风纪律禁令规定,始终保持反对“四风”的高压态势,不断增加群众对正风肃纪的获得感。认真落实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干净干事,以身正求公正、以公心换人心、以政风带民风。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完善工程招投标管理等办法,健全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开展土地管理、工程建设、资源开发、政府采购等领域的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对重点工作和干部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重点项目实施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加强行政监察,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
聚力干事创业。广大干部群众是发展的根本力量。我们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扎实推进“爱岗敬业、爱我家园”实践活动,坚定保护干部群众、市场主体和媒体工作者的干事创业激情,依法打击一切有损镇坪形象的人和事,弘扬社会正气,凝聚各方力量,汇聚各方智慧,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一切创造活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建设好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
 
  各位代表!胜景就在眼前,实干方能圆梦。只要我们人人去落实,层层抓落实,事事能落实,加快发展的合力就会越聚越强大,追赶超越的伟业就会越干越红火。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立下愚公志,以舍我其谁的担当、雷厉风行的作风、拼搏奋进的气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为奋力建设美丽富裕新镇坪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