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2015年白玉县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2-09-04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142   评论:0
内容摘要:2016年3月6日在白玉县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白玉县人民政府县长 阿央邓珠各位代表:首先,感谢各位,在届中选举我任,白玉县第十三届人民政府县长!下面,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
2016年3月6日在白玉县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白玉县人民政府县长  阿央邓珠
 
各位代表:
首先,感谢各位,在届中选举我任,白玉县第十三届人民政府县长!下面,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十三届县人民政府按照既定工作思路,紧扣稳中求进总基调,深入分析经济形势、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努力开创白玉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一、五年来,我们始终保持经济快速发展,项目建设有力推进、支柱产业稳步提升
(一)基本完成规划内各项经济指标。在面临投资收缩、市场需求不足,特别是矿产品价格严重下滑的形势下,我们自加压力、负重爬坡,基本完成规划内的各项经济指标。完成规划数的有五项:一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投资44.9亿元,完成规划数38.6亿元的116%;2015年完成10.21亿元,较“十一五”末年均增速达20%;二是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完成5.58亿元,是“十一五”1.67亿元的3.3倍;2015年完成1.44亿元,完成规划数1亿元的144%,较“十一五”末年均增速达19.51%;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5年完成2.39亿元,完成规划数2亿元的120%,较“十一五”末年均增速达16.3%;四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年完成22851元,完成规划数22400元的102%,较“十一五”末年均增速达11.4%;五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5年完成8219元,完成规划数6320元的130%,较“十一五”末年均增速达26.5%。未完成规划数的有一项: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2亿元,完成规划数11亿元的93%。
(二)项目建设推进有力。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投资就是抓发展”理念,强力推进以水、电、路等城乡基础设施为重点的项目建设。累计投入64.14亿元,实施项目428个。其中:政府类项目421个,投资25.05亿元;市场类(企业投资类)项目7个,投资39.09亿元。过去五年,是历届以来,项目投资最大、建设内容最多、城乡提升最快的五年。
一是全力破除交通瓶颈。把握全州“交通三年攻坚”机遇,累计投入21.5亿元,大力实施甘白、岗白、巴白三条主要出境干线和农村公路建设。截至目前,升级改造国省干线290余公里,建成通乡油路106公里,通村公路1435公里,通村水泥路316公里;建成乡级客运站9个、村级招呼站44个,完成安保工程建设69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056公里,与2000年相比,净增1635公里,增加率达388%。全县交通“瓶颈”制约得到极大缓解。
二是着力强化电力保障。投入5.2亿元,大力实施“电力天路”①工程,建成甘孜至白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实现与国家电网的成功联接,彻底结束我县孤网运行的历史;实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及表后工程,“点亮”95个村4300户,安装独立光伏设备1253套,有效解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用电难问题。
三是倾力推动城乡提升。全面实施城乡提升战略,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抓规划——投入400多万元,编制完成4个总规及5个子规划,启动乡村规划工作,确保做到“规划先行、蓝图引领”。抓投资——通过招商引资、项目投资等渠道,筹资5.5亿元,完成原电影院、农机供应站等四个棚户区改造,建设滨河花园等10幢高层建筑,建成廉租住房、干部周转房等保障性住房1924套。抓配套——投入近1.2亿元,强力推进县城过境公路,地下管网,河东、河西道路改扩建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抓统筹——完成阿察乡撤乡建镇,完成22个民族传统村落规划申报,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和藏区新居建设2489户。与2012年相比,城区面积拓展近1倍,达到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12%提升至18%,城镇常驻人口达1.2万人。
四是大力推进水利建设。投入8655万元,有效解决5.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投入9278万元,实施城区防洪等6个堤防建设项目,新建堤防11.7公里;投入1415万元,实施玉桑沟等4个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治理面积达26平方公里;投入839万元,实施灯龙牧区节水灌溉等项目,新增改善草原灌溉面积2500亩,全县水利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产业培育推进有力。立足资源优势,破解难题、多措并举,推动产业不断壮大。
    一是稳固农牧业基础。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切实保障农牧民群众收益。种植业上:主粮播面每年稳定在5.5万亩,实施农灌水渠建设58公里,建设青稞高产稳产地1万亩,五年粮食总产量达5.4万吨;建设蔬菜基地1100亩,蔬菜大棚380余座,马铃薯基地200亩,群众年均增收达850元。养殖业上: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和畜草平衡等政策,完成人工种草、鼠虫害防治、草地围栏130万亩;投入3306万元,完成580座暖棚建设和阿察镇牲畜草料、河坡乡救灾物质储备库建设,成幼畜冻死、病死率控制在3%左右;全力促进牲畜出栏,2015年牲畜出栏总增率达19.94%、商品率达16.63%、出栏率达20.39%。农业科技上:配套良种推广,实现粮食产量持续增长;深入开展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产地检疫面和定点屠宰检疫率达100%;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2000余场次,培训7万余人次;“送科技”下乡1000余场次,累计教育宣讲2万余人次。开展大规模科技巡展20次,帮助2000余户群众实现科技助农增收。
二是打牢全域旅游基础。按照全域旅游理念和旅游富县战略,紧紧围绕“三化联动”,确立规划引领、品牌打造和基础设施改善三大主线,编制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昌台、河坡、盖玉三个片区控制性规划;推介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线路9条,并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州旅游宣传活动;进一步完善旅游标识标牌、旅游观光点和接待服务点等基础设施,建成旅游观光点8个,民居接待2家;以河坡民族手工艺为载体,建立完善手工技艺传承机制,着力开发旅游纪念品,提升旅游人群满意度和吸引力。目前,民族手工艺从业人数已达408人,年均经营收入达800余万元。全县五年累计接待游客53.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亿元。
三是夯实支柱产业基础。按照产业强县战略和“一优先二有序三加快”思路,依托优势资源,培育支柱产业。
——推进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坚持“保护生态环境优先,有序开发矿产资源”原则,大力推进呷村矿58万吨原矿处理和30万吨技改扩容工程,累计生产原矿23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2.4亿元,实现地方税收2.7亿元,当地群众利润分成达3556万元。以此为基础,稳步推进胜莫隆、嘎依穷矿山开发,以及坚隆沟、夏囊沟、连隆西沟等全州“三个一批”②重点矿产开发前期工作。
——推进生态能源产业开发。大力推进金沙江上游水电资源开发。叶巴滩水电站优化总装机达228.5万千瓦,静态总投资400.52亿元,目前《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已通过国家水规总院评审,电站“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力争2016年取得核准;波罗电站(初设总装机96万千瓦)取得国家发改委“路条”,积极开展赠曲、偶曲两河流域和光伏等新能源开发前期工作。
——推进中藏药产业开发。围绕“五化标准”③,大力培育中藏药特色产业。完成绒盖乡仲学村326亩中藏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配备标准化制剂室浓缩提取设备,“元根含片”特色食品完成QS认证,县藏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医院评审,县、乡、村三级藏医药体系初步形成,中藏药产业服务民生、助推发展的成效初步显现。

二、五年来,我们始终着眼民生民计改善,群众利益有效保障、扶贫脱贫成效明显
    (一)着力解决群众“上学难”问题。牢固树立“立足长远抓教育”理念,突出校园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和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抓好“控辍保学”,切实巩固“两基”成果,努力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投入2.76亿元,改扩建中小学寄宿制学校21所,新建校舍8.9万平方米,投入1523万元,完成盖玉、赠科等8所幼儿园建设;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选送374名学生就读“9 3”免费中职学校,定向培养“3 3”学生74名,委托州职校培养本土人才150名;打造县中学、一完小等5所学校校园文化,2013年成功承办全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落实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和村校“一把手”责任,强力抓好控辍保学,2015年较2010年入学率提高25%,升学率提高16%,确保了全县96%以上适龄儿童“有学上、能上学、上好学”。
(二)着力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全面落实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和“健康白玉2020”④实施意见,投入7829万元,完成县医院、藏医院、15个乡镇卫生院和42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初步建立起覆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开展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并大力开展送医药下乡活动;全面启动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工作;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81.6%,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4‰。
(三)着力解决群众“保障难”问题。健全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低保金社会化管理发放工作,实现动态下的应保尽保。将全县12989人纳入低保范畴,规范清退“人情保”“错保”、死亡五保对象4466人,440名五保对象基本实现“五统一”供养,集中供养率达23%;完善覆盖城乡居民基本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参保达17292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达1834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46545人;城市医疗累计救助3935人次,农村医疗累计救助37633人次,资助参合率达100%;建成县中心养老院和2个日间照料中心,新增床位80个,落实每人每月1130元供养标准,集中供养61名失能、高龄老人。
(四)着力解决群众“脱贫难”问题。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千方百计带领全县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加大投入力度——借助各方扶贫之力,累计投入1.36亿元,全面推进21个整村推进、特困群众生活救助补助、五大扶贫工程和12项重点工作,共实施扶贫项目100余个。增强“造血”功能——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有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城镇低收入家庭、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创业问题,全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2015年较2010年,全县减少贫困人口9500余人,贫困人口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五)着力解决民生“筹资难”问题。借助对口支援平台,全方位、多渠道筹措民生资金,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将武侯区援藏资金1.2亿元,全部用于民生项目建设,目前已到位9639万元,完成10个项目建设;将浙江“东西援建”资金600万元,用于章都边坝新村和部分藏区新居建设。此外,通过整合历年结余结转资金共2.87亿元,统筹用于全县重大民生项目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确保解民所急、办民所需。
(六)着力解决群众“文化需求”问题。投入2173万元,完成县文化中心大楼、5个牧民定居点和18个村级农牧民体育设施建设;完成17个乡镇文化站和34个寺庙书屋建设,建成2个省级综合文化示范站;安装“村村通”1.05万套,发放太阳能电视机1300套;申报各级文保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06个,完成《灯龙卓钦》等3个专题片制作,并成功举办首届康巴原生态锅庄节等系列活动,有力丰富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开展扫黄打非、文化出版市场整治,收缴盗版光碟2600余张,不断优化群众文化娱乐环境。
三、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依法治县管寺,总体局势平稳可控、安全形势不断向好
(一)依法规范寺庙管理。全面贯彻宗教事务管理政策,全力落实惠寺惠僧政策,有序推进寺庙“五通”工程,不断推动寺庙管理17项重点工作和寺庙分类达标升级工作落地落实。从严佛事活动、教职人员和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完成35座寺庙“四至”界限划定和银行账户开设,完成3153名本县籍僧尼登记颁证工作,完成15座寺庙达标升级任务;强力推进亚青寺综合整治,完成“丰”字形消防通道、防洪堤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清退僧尼317人,拆除僧房177间;全面加强宗教领域反分维稳,依法打击取缔非法民间组织,圆满完成白玉寺第四世白玛罗布活佛坐床仪式,宗教领域持续和谐稳定。
(二)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管理。依托“六五”普法、社会面防控、网格化管理、矛盾纠纷调处和十大集中整治专项行动⑤等载体,有力化解矛盾纠纷,不断促进平安白玉、法治白玉建设。五年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63起;破获各类刑事治安案件270起、收缴枪支150支、子弹1902发;整治大中型改拼装货运车347辆,清理无牌无证机动车279台;举办农牧民法律知识培训220余期,僧尼法制宣讲180余场次,法律“七进”4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6万余份,发送普法短信10万余条,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得到提升,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
(三)切实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成立县、乡、村三级安全监管机构,重点加强加油站、非煤矿山等领域安全生产监管,确保各项指标均在州下达的控制范围内,2014年,我县被评为全州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县;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加强,立案查处29起食品药品违法案件,罚款27.8万元;认真落实防灾减灾责任制,加快建设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和应急避险广场,应急处理好以“1.18”地震为主的各类自然灾害90余次,群众避险避灾能力得到增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双拥”、“人防”工作成效明显。
四、五年来,我们始终秉承规范高效理念,深化改革主动发力、自身建设持续加力
(一)全面深化改革。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州、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有序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和创新管理服务,全面完成县林业局与环保局、工商管理局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机构整合,统筹抓好职能合并、班子组建、资产移交、人员归并等工作;清理行政审批等10类权力事项6190项,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更加规范高效;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等机制,大力推进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和公务卡制度改革,着力促进财政预算编制更科学、预算执行更优化、财政管理更完善;全面推进“先照后证”⑥、企业信息公示及“三证合一”系列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有药品实现零差额销售;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草原确权承包、土地确权登记和经营流转稳步推进。
(二)打造“阳光政府”。更加民主——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自觉依法接受人大、政协、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主动听取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每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答复率达100%。更加务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决纠正“四风”和“不严不实”等问题,政府系统文、会数量和“三公”⑦经费等,实现了只减不增,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更加规范——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不断加强简政放权,创新审批机制,对192个县级行政审批(许可)事项,进行集中办理;充分发挥行政监察、审计监督作用,累计开展项目审计178个,查出管理不规范资金1721万元,应上缴款109万元,增收节支2458万元。更加廉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责任”和中央八项规定,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对不廉洁行为零容忍、严查处。五年来,接受信访举报40件(次),立案13件,结案13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人。
各位代表:“十二五”取得的成绩弥足珍贵。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的全面监督和鼎力支持,更离不开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关心和支持白玉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2015年工作回顾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开启之年。一年来,我们坚定信念、自加压力,切实找准发展差距、把握发展重点、凝聚发展合力,推动“十二五”圆满收官,并为“十三五”再谱新篇奠定坚实基础。
——在项目推进上,更加注重程序规范和落地落实。一是强化项目落地。全年总投资达27.37亿元,实施项目13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73个、续建项目50个、未开工项目14个),完成投资10.21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95亿元,完成鑫源公司扩规工程、金御花园等6个项目建设(其中,新建项目1个,续建项目5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9.75%。二是强化项目申报。积极编制完成白玉县“十三五”规划,申报各类项目112个,总投资155.54亿元;申报“十三五”储备项目750个,总投资115.21亿元;申请对口援助项目28个,总投资2.605亿元。三是强化项目审批。全年审批政府性投资项目114个、企业投资备案项目3个,总投资72.28亿元。四是强化项目(结)决算。按照“三清”“三跨”⑧要求,强力推进项目(结)决算工作,确保竣工项目审计一个决算一个,全年办理决算项目241个(其中:“十一五”项目30个),批复投资6.69亿元。
——在交通改善上,更加注重县乡村三级统筹推进。紧抓全州农村公路建设“三年集中攻坚”机遇,加快推进农村公路通村通畅工程,完成投资1.35亿元,建成村通畅公路316公里;建成2个农村客运站、14个村级招呼站,完成2座危桥改造。投入1767万元,完成溜索改桥3座,建成安保工程5公里,养护农村公路183.4公里。加力推进巴白公路绒盖至盖玉段(G215线)、格学桥至格萨尔机场(S458线)、昌台区至新龙县友谊乡(S314线)三条国省干道前期工作。
——在城乡提升上,更加注重功能完善。一是城乡规划上,紧扣全州城乡建设“七大提升”战略,完成城市总规、控制性详规等5个规划评审,加快乡(镇)村规划编制。二是城区建设上,投入4680余万元,完成河东、河西街道路改扩建、白玉桥续建等项目;建成干部周转房、廉租住房82套,实施邮政电信改造工程,并通过招商引资实施滨河花园二期项目;投入9798万元,实施欧曲河综合治理,完成县城区、博美山森林公园配套设施建设;投入3378万元,开工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三是集镇建设上,投入2990万元,完成昌台集镇道路改造扩建工程;投入1780万元,完成阿察干部周转房、昌台公安分局、阿察派出所、阿察法庭及阿察综合农贸市场建设,同时,设立金融服务网点和通讯服务网点,为阿察藏族风情旅游小镇的打造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是市政管理上,组建城市保洁、城管执法等管理队伍,扎实推进城镇“乱搭乱建”和土地“乱圈乱占”等“九子一线”⑨乱象整治,治理“乱搭乱建”79处。圆满承办全州实施城乡提升战略北路片区现场会,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提升。
——在水利建设上,更加注重建管并举。累计投入6189万元,新建人口安全饮水工程152处,另筹集660余万元,投入木工沟和沟沟村等安全饮水水源点建设,解决4.2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投入1200万元,完成15口包虫病区地下水调查与打井工程。同时,落实六级质量监管责任制及后期管护责任制,由县财政按每村3000元标准,预算安全饮水工程维护基金45.6万元,切实做到“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定人员”,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
——在脱贫攻坚上,更加注重精准识别和超前谋划。一是组织600多名干部的驻村工作组,全面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集中利用3个月时间开展摸底调查,走访征求意见589条,并通过倒排序、民主评议、集中投票等方式,精准识别出贫困村81个、贫困户2511户、贫困人口10791人。二是依托“十个着力”,制定致富产业培育、乡村道路畅通等十个专项方案⑩;按照“四好”要求,对81个贫困村逐一制定“脱贫”规划,并制定农村危房改造、自给蔬菜大棚建设等措施,切实做到通盘考虑、谋划在先。
——在全域旅游上,更加注重品牌打造。紧紧围绕“宁玛祖地、父系之遗”旅游形象定位,以灯龙锅庄、河坡民族手工艺等文化传承为底蕴,举办“白玉旅游”推介会、“康巴户外天堂察青松多摄影大赛”“中国·白玉康巴原生态锅庄节”、成立康藏文化研究中心白玉研究基地等系列活动,深挖旅游资源,提高白玉旅游知名度。在积极申报完成拉龙措国家级湿地公园基础上,投入361万元,建成旅游厕所17个和旅游沿线观景台7个,培训旅游从业人员50人次,不断提升旅游吸引力和接待能力。去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78亿元。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成绩固然可喜,问题依然存在:
一是发展生态经济的产业结构单一。受白玉特殊的历史、地理、自然等因素制约,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培育壮大难度依然较大。目前,除优势矿产业这一拉动投资的“引擎”外,基础农牧业处于粗放型和自给自足阶段,生态能源业处于起步阶段,生态旅游业处于打基础、树品牌阶段,中藏药业助民增收效果还未彰显,产业结构“独木难支”现象仍未有效改观。
二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薄弱。民生基础薄弱,住房难、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通讯难、就医难、上学难、增收难等民生问题还未得到彻底解决。截至2015年底,全县仍有6个乡不通油路,121个村不通硬化路,3个村不通公路;16个村465户用电困难,9个乡镇共78个村和17座寺庙未通通讯信号;2个乡卫生院、65个村卫生室未达到标准化建设;156个村未建设标准文化活动室,154个村看不到州县电视节目;6个乡镇中心校未达到标准化建设,10个学校未通宽带网络(占全县学校总数的48%),114个教室未通班班通(占全县总班数的55%);3000多户农牧户急需危房改造。
三是法治政府建设仍需加力。依法行政思维还未有效形成,依法行政观念依然不强,依法行政力度还需加大;不懂法、不知法,学法不深、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普法不广现象普遍存在;群众法制观念淡薄,遵法守法意识欠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尚未全面形成。
四是执行落实力仍待提升。有的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习惯用老观念、老办法应对新情况、处理新问题;有的激情不足、自甘落后,遇到矛盾往上交、遇到困难绕道走、遇到过失往外推;有的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工作不在状态,精神萎靡不振,心中无数、肩上无责,只求不出事,不求有突破。
 古语云:“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我们只有正视问题、找准短板、不断整改,才能确保工作方向不偏、力度不减,才能使政府工作立信于民、取信于民。
“十三五”期间主要工作
“十三五”时期,是贯彻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省委关于推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总体部署,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的关键期。省委要求: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着力推进转型发展,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实现“两个跨越”,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州委提出:要紧紧围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突出扶贫攻坚和长治久安两个关键,统筹抓好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精心组织实施扶贫攻坚、依法治州、产业富民、交通先行、城乡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六大战略”,加快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县委决定: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州委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州委“1236”总体部署,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脱贫稳县、科教兴县、旅游富县和依法治县“六县”战略,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因此,“十三五”时期,要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州、县委系列决策部署,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以优势资源为支撑,全力打造甘孜州生态经济示范县
坚持以《十三五规划》为引领,立足资源优势,依托投资拉动、招商引资、对口支援等平台,做大做强生态旅游、生态能源、优势矿产、特色农牧、中藏药和民族文化六大产业,全力推动生态经济示范县建设。通过五年努力,经济奋斗目标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力争达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3万元左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力争达9%,达到2.1亿元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90亿元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达到3.5亿元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9%,达到38400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8%,达到15800元左右。产业发展目标力争实现:旅游收入和人次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水电在建装机容量达到228.5万千瓦,原矿采选能力达到90万吨,矿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民族文化产业、现代农牧业、中藏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生态产业体系。
二、以共享成果为目标,全力打造甘孜州脱贫攻坚示范县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委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前提,把实现脱贫任务作为目标,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路、水、电、通讯等制约群众生产生活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电力输出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县域骨干电网和全县网架结构进一步优化;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用水质量有效提升;信息网络全覆盖,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加速融合,乡乡通光缆,信息服务质量有效提高,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实现。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81个贫困村全部“摘帽”,2511户1079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280元以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乡乡有油路、标准中心校、达标卫生院、便民服务中心,村村有硬化路、卫生室、文化室、宽带网,户户有安全饮水、生活用电、广播电视。现代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医疗卫生服务人人享有,人居环境舒适优美,社会安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
    三、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全力创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示范县
围绕“建设全省生态示范县,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总体目标,始终坚持“绿色生态”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力争通过五年努力,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成效明显,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稳步提高,湿地面积保持稳定;土地退化、草原“三化”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地质灾害得到有效防治,森林和草地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江河水质达到国家水功能区划标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明显提高;资源和能源消耗总量有效控制,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实现退耕还林、森林管护等资金使用的生态效益最大化。
    四、以稳定和谐为保障,全力创建全省民族团结示范县
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依法治县战略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力度不断加大,基层政权更加牢固,法治政府运行规范,群众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主动创稳能力不断加强,社会面防控能力有效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明显增强,软乡弱村集中整治成效显著,依法管理、社会管理、民主管理相结合的寺庙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健全;抵御分裂渗透、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政治和物质基础更加牢固,实现80%以上的乡(镇)及县级机关各部门、70%以上的村(社区)及寺庙,创建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或示范单位,安定团结局面更加稳固,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首战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州委“1236”发展思路和县委“六县”发展战略,紧扣“四个示范县”目标,通过“七个不放松”,全力打造规范高效、为民务实、创先争优、清正廉洁政府,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环境,不断推动民生民计改善,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达到11.02亿元,力争增长9%,达到11.1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达到11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达到1.56亿元,力争增长9%,达到1.57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达到2.6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达到2434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达到9287元。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强力推进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2016年,我们将狠抓脱贫攻坚这一根本不放松
    精心编制好“十三五”脱贫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实施“七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认真抓好“六个精准发力”,全面实现12个贫困村“摘帽”、409户1892名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一要住上好房子。决定用五年时间,筹措2.5亿元,用于脱贫建房。今年,要整合异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各类资金8000万元,以每户8万元的标准,完成本年度建卡贫困户危房新建和改造任务。二要过上好日子。通过优先发展教育、全力解决就业问题、持续转移劳动力等方式,不断提高贫困户生产生活质量;设立爱心助学基金,落实助学金80万元,扶持和资助农牧民学生200名;力争实现200人就业,劳务转移农牧民群众2000人;新建1500个自给蔬菜棚,确保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提升;以发展特色农牧产业、旅游富民产业和扶持运输增收产业等方式,通过建立各类种植基地、民居接待示范点和物流运输等举措,切实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整合各类项目和资金,完成12个贫困村通村公路、联户路硬化建设,完成12个贫困村(漏户缺水)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成12个贫困村涉及漏村漏户电力建设,完成12个贫困村通讯全覆盖建设。三要养成好习惯。大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通过脏乱差治理、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和乡规民约制定等措施,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培养、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四要形成好风气。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制定法治脱贫攻坚实施细则,将扶贫项目和民生工程投放,适度向遵纪守法村、爱国守法寺庙倾斜,引导农牧民群众自觉遵规守纪,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
 二、2016年,我们将狠抓优势产业培育这一支撑不放松
(一)大力推进优势资源开发。在优势矿产业上:完成呷村银多金属矿30万吨技改扩容和尾矿库建设并投产;有效破解嘎依穷、胜莫隆矿山投产运营障碍;加快推进夏囊沟等矿源点探矿工作;有序推进章都金矿、有热银矿、坚隆沟多金属矿详查工作。在生态能源业上:加快推进“一江三河”流域水电资源开发,在加力推进叶巴滩水电站续建项目的基础上,力争尽快取得核准,并全面推进“三通一平”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波罗电站通过预可研审查;完成拉哇电站实物指标调查工作;有序推进赠曲河流域4库8级和偶曲河流域1库5级水电资源开发前期工作,力争在取得环评审批的基础上,各核准一个电站。在中藏药产业上:加大与西南交大医学院合作力度,争取通过“院校 企业 基地”合作模式,进一步扩大中藏药业种植规模,力争启动中藏药产业园区建设,确保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1000亩、产量达120吨;加大对药品制剂再注册力度,切实提高制剂能力。
(二)精心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围绕“宁玛祖地、父系之遗”形象定位,以察青松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拉龙措国家级湿地公园和河坡民族手工艺等优势资源为依托,着力培育生态文化旅游业。一抓硬件,积极打造阿察藏族风情旅游小镇和“一水中流、两园对峙”的县城特色;完成甘白、巴白、岗白过境公路沿线观景台、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标牌建设;完成10户民居接待示范点建设,启动帐篷城民居接待项目,大幅提升旅游吸引和接待能力。二抓软件,依托格萨尔文化旅游圈,积极融入旅游大环线,深挖特色旅游线路,开发旅游纪念品,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完成《白玉县路线产品简介》等四个宣传册,全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全年力争完成旅游接待18.5万人次,旅游收入1.8亿元的目标。
(三)继续巩固农牧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确保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6.12万亩,主粮播面稳定在5.51万亩,完成粮食总产量1.18万吨;强化科技推广,配套良种推广、良法跟进、化学除草、农机普及等措施,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5.05万亩,在金沙乡种植紫皮马铃薯725亩,在麻绒乡、沙马乡种植芫根200亩,在建设镇等地种植蔬菜大棚1100亩,确保良种覆盖率达91%。完成175个新型牲畜暖棚建设,新建养殖小区1个,完成牲畜改良1000头(只、匹),品种选育3000头(只);完成动物重大疫病免疫55.8万头(只、羽),抗体合格率达到100%;加大牲畜出栏出售力度,总增、出栏、商品率分别完成州下达指标。
三、2016年,我们将狠抓基础设施改善这一重点不放松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抓住全州第三轮“三年交通大会战”契机,大力推进绒南路(G215)、河坡格学桥至格萨尔机场(S458)和昌台区至新龙县友谊乡公路(S314)三条国省干线公路前期工作,力争全面纳入省州“十三五”规划。重点推进卓达拉山、欧帕拉山和阿色隧道建设,完成甘白、岗白、巴白公路后续工作;全力抓好灯龙、河坡、热加、赠科、盖玉通乡油路和沙马乡通畅工程建设,完成14个乡(镇)62个村550公里通村硬化路、728公里通组路建设;完成县城区盛德桥建设,加快推进河坡、盖玉加油站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客运体系,着力组建投运出租车公司,规范城乡客运秩序。加强公路管理和养护,不断提高路面通达通畅能力。电网建设——全面启动城网升级改造工程,力争6月份前完成总投资达3292万元的改造任务,确保城网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大力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进一步提高农村低电压及老旧网络供电质量,着力解决无电地区电力建设漏村漏户问题。水利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分散式)供水工程120处,改造配套供水工程14处,划定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12处;大力推进包虫病防控安全饮水工程,完成牧区30口水井建设任务;加快推进赠科乡翻身渠水利灌溉工程,完成政法街、麻绒乡如当沟等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通信建设——加快推进电信23个点位4G基站建设和升级改造,完成盖玉乡洞中村通村基站勘查,完成灯龙乡定戈、赠科乡扎马等7个村太阳能基站改造,完成赠科乡安卡等3个无信号村通讯建设,加快推进15个行政村乡村宽带建设,完成河坡乡先锋、盖玉乡德来等11个村移动“光网宽带”建设。
(二)强化城乡改造提升。在城市建设上,围绕做强县城目标,按照“南进北扩”思路,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完成河东后街道路改扩建和森工局桥至老炸药库防洪堤建设,完成塔瓦呷姆步行街、政法街以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城市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序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力争建成干部周转房300套,开工建设危旧房棚户区改造240套,完成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邮政电信片区和信用社、交通局片区改造;在现有城市建设基础上,强化内涵打造,提升城市品位,着力完成城市营销口号征集和Logo设计制作,完成县城区和避险广场文化墙打造,抓好县城风貌改造和店招店牌规范提升,做美城市景观;加强市政管理,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完成县城区“五线”入地工程,着力解决“九子一线”乱象。在乡镇建设上,围绕做优乡镇目标,完成部分乡(镇)村规划编制,大力推进阿察藏族风情旅游小镇打造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盖玉、河坡撤乡建镇;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镇基本功能。在村寨建设上,围绕做美村寨目标,按照“弄干净、搞整齐、有文化、出品味”要求,完成麻绒乡格它村民居改造、基础设施、风貌打造等项目,持续推进乡村治理和环境美化,大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和藏区新居建设。
四、2016年,我们将狠抓生态保护这一核心不放松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大国家主体功能区示范点和川西藏区生态项目建设力度,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发展实力。
    (一)抓好国土空间管控。加大国土、砂石等资源保护力度,全面开展土地整治专项行动,切实管住、管好宅基地、承包地和未利用地;强化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强土地执法监管,严查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确保全县耕地不低于3190公顷;加强地质勘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严密监测149个地质隐患监测点,完成地质灾害避险搬迁100户,启动实施盖玉乡曲突沟、章都乡翁修沟泥石流治理和热加乡下牛沙村边坡治理项目,加力推进建设镇达洪沟、亚通村和麻绒乡如当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二)抓好森林草原保护。加强178.48万亩国有林和集体林的常年管护,巩固4.73万亩退耕还林成果;严格执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强化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完成城区花箱建设任务,推动拉龙措国家级湿地公园和博美山省级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完成草原禁牧380万亩、畜草平衡418万亩、人工种草17.6万亩、草原灭鼠治虫10万亩,实现生态平衡,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省级生态乡(镇)、村申报工作,启动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
五、2016年,我们将狠抓社会事业发展这一基础不放松
(一)促进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实施教育振兴计划,全面落实15年免费教育,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开工建设城区第二幼儿园和城区二完小B区,新建7个乡镇幼儿园和4个村级幼儿园,加快河坡民族手工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中小学校体育场建设,推广民族竞技体育项目;围绕“123”甘孜智慧教育架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师德师风和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三名”工程建设;落实“五长”?负责制,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面完成纳塔等5乡卫生院业务用房和生活用房建设,新建、巩固12个村卫生室;完成县医院手术室、ICU病房标准化改造和亚青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强队伍建设,抓好“送卫生”下乡,完善居民健康电子档案数据库;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强力推进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大力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六大专项行动”,确保按时保质完成阶段任务;加大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预防力度,强化免疫规划及计划生育管理,落实各项计生惠民政策。
(三)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抓好“察青松多摄影大赛”评选及后续工作,创新举办第二届“康巴原生态锅庄节”。完成送文化下乡活动52场次;完成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和嘎拖寺国保单位“四有”?工作;力争将戈弩、宫庭乐舞、嘎拖寺藏香制作技艺申报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和广播村村响工程,完成乡级电影设备配备和河坡、昌台、盖玉3个固定放映点建设。加大非法出版物、盗版音像制品、非法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清理整治,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强力遏制反宣渗透。全面推进县志、档案、全民健身等工作。
(四)促进就业创业。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城镇低收入家庭、返乡农民工等群众就业问题,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对大中专院校、“9 3”学校和州职校应(往)届毕业未就业学生,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通过招录大学生村官,公益性岗位安排,工勤、事业人员招聘等方式,力争实现200人就业,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1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扩大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全面治理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加强劳动执法监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五)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严格落实各类社会保障政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300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1700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4300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达45500人,生育保险参保达252人,工伤保险参保达1590人,失业保险参保达1630人。做好流动人员养老和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工作,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推动精准扶贫低保兜底落地落实。以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加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
六、2016年,我们将狠抓深化改革这一关键不放松
    (一)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在市场改革上,大力探索应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简称PPP),依托专项建设基金政策,将项目争取和实施向国家规定的5大领域33个专项倾斜,由政府通过投资补助、基金注资、融资贴息、股权投资、资本金注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白玉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项目建设。在财政金融改革上,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以财政管理“三化”?建设为契机,以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为中心,依法加强财政管理,着手建立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制度;深入推进金融支持扶贫惠农工程,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对接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在行政商事改革上,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先照后证”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执行农村产权制度、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推动草原确权颁证工作。
(二)大力推进开放合作。坚持把开放合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全面深化地区合作,强化对口支援工作,不断拓展开放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围绕生态能源、旅游产业、中藏药业和民族文化等优势产业,创新招商思路,改善引资方式,主动争取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不断探索“企业投资 政府协调 群众参股”的旅游开发新模式,加快推进河坡民族手工艺园区打造,力争完成征地工作并启动建设;着力推进巴巴沟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黑青稞、马铃薯、元根等特色农产品和中藏药种植基地建设。同时,依托武侯、崇州对口支援和广东省中山市对口援助等平台,主动加强沟通衔接,确保各类援助政策和项目落地落实。
七、2016年,我们将狠抓法治政府建设这一主线不放松
(一)深入实施依法治县战略。围绕长治久安目标,大力推进“法治白玉”“平安白玉”“和谐白玉”建设,强化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开展打非治违、打黑除恶、“非法民间调解”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人员管理,拓宽法律援助覆盖面,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创新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三级信访网络,依法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坚持法治引领,创新推动“七五”普法,继续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提升全民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进一步规范流动人口管理,以“一标三实”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为载体,建立健全信息更新维护机制,切实加强流动人口动态管理。
(二)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强化寺庙依法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按照“五个决不允许”?要求,进一步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抓好宗教人士培养和教育,强化寺庙法制宣传,大力推进寺庙分类升级和文明和谐寺院建设,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强化重点寺庙综合整治,加强宗教领域反分裂斗争,切实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落实各类惠寺惠僧政策,加大寺庙“五通”工程建设力度,持续增进僧尼幸福感,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不断强化公共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生产法》的宣传贯彻,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和“责任追究”制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快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健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完善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加力推进避险广场建设,广泛开展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完善县、乡、村三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络,着力建设昌台、河坡、盖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切实保障广大群众食品药品安全。
(四)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一抓依法行政。坚持崇尚法治、厉行法治,严格遵循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不断完善重大决策法律咨询、法律支持、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机制,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法治示范创建活动。二抓高效规范。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坚决整治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执行力;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管理,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依法规范和深化政务公开,继续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等领域政府信息公开。三抓为民务实。着力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以群众满意为最高追求,健全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常态化制度,建立基层调研长效机制,深化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社会评价,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赢取群众信任。四抓清正廉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制度,加强对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开采权出让、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严肃查办各类腐败案件和侵害群众利益案件。五抓创先争优。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始终恪守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探索建立政府工作激励机制和执行清单公开销号制度,切实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对职责分工不清、责任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分管领导及单位负责人,以此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同志们:“十三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已绘就,开局之年的号角已吹响!2016年,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奋发有为,顺势而上,以更强劲的势头、更务实的态度、更创新的举措,确保打赢“十三五”开局之战,圆满完成本届政府既定目标,给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新白玉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电力天路”:指根据全州生态能源和电网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通过四年(2012-2015年)努力,投资约170亿元,实施一批500伏、110千伏、35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项目,实现全州、全县“一张网”目标,切实解决我县农牧区生产生活用电问题,提升电力外送和能源保障能力。
2.“三个一批”:指矿业重点开发一批,重点勘察一批和规范整合一批。
3.“五化标准”:指种植基地化、生产规范化、制药现代化、药品标准化、产品品牌化。
4.“健康白玉2020”:指到2020年,我县将建立健全覆盖全县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稳定并逐年递增的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建设一支“医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卫生人才队伍,彰显藏区一流卫生发展势头和发展格局。
5.“十大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指群众普法教育、取缔防范非法民间组织、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反宣渗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专案攻坚、整治违法改拼装货车、查缴大批非法悬挂达赖画像、切断内外沟联、整顿基层组织。
6.“先照后证”:指公民注册企业或公司时,先颁发营业执照,再续办其他各种法定证书的工商注册改革机制。
7.“三公经费”: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
8.“三清、三跨”:指清项目、清资金、清存量;跨时间、跨区域、跨行业。
9.“九子一线”:指房子、车子、渣子、摊子、桶子、牌子、杆子、旗子、树子及供电通信线路。
10.“十个专项方案”:指产业扶贫专项方案、教育与就业扶贫专项方案、新村扶贫专项方案、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生态建设扶贫专项方案、卫生计生扶贫专项方案、社会保障扶贫专项方案、文化惠民专项方案、社会扶贫专项方案、财政金融扶贫专项方案。
11.“三名”:指名校、名校长、名师。
12.“五长”:指县长、乡长、村长、校长、家长。
13.“四有”:指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管机构。
14.“三化”:指财政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
15.“五个决不允许”:指决不允许寺庙大兴土木搞摊派建设;决不允许除常规佛事活动外新增大规模和跨区域佛事活动;决不允许僧尼在念经、超度时随意增加农牧民经济负担;决不允许寺庙和僧尼消极宣传、抵制脱贫攻坚工作;决不允许寺庙和僧尼阻扰包虫病防治工作。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