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县地处晋西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临汾市西北边缘。县境东西宽41公里,南北长46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212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其中农业人口4.95万,县域常住人口49946人,辖2镇4乡,65个行政村,295个自然村,经过多年的持续攻坚作战,2020年2月27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综合评价位列2019年17个摘帽县第一方阵。
永和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永和县自西汉置县,隋改名“永和”沿用至今,历史悠久,素有“千年古县”之称,出土了新石器时期的石斧和陶片、商周的青铜器、唐代的石佛头像、宋代的瓷枕等多件高规格文物,元代建筑龙王庙、文庙大成殿全国罕见。持续实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誉为“教科书”工程,享誉国内外;精心打造的芝河源头“永和梯田”,保存了最完整的北方梯田农耕文化,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最为壮观的梯田景观;76万亩生态防护林和60万亩的红枣、核桃、苹果、野生槐花经济林,形成巨大的天然“氧吧”,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净土”。
黄河乾坤,独具魅力。黄河对永和情有独钟,流径永和68公里,形成了7个优美的“S”型大湾,定格为龙的图腾,成为黄河上最神奇壮美、最富有内涵的景区——乾坤湾。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经典代表,一幅以“黄河龙”命名的乾坤湾航拍照片,被作为国礼画册第一幅图片赠送给俄罗斯。央视《大国崛起》《将改革进行到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等系列专题片和纪录片《国家相册》《厉害了,我的国》,以及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会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大会节目中都把乾坤湾作为国家标志性景观展示在世人面前。黄河一号旅游公路“0km”标志文化驿站于2020年9月23日经省委楼书记亲自宣布正式启用。永和乾坤湾已经成为国家的文化标识、祖国壮美山河标志性品牌。
红色热土,精神家园。1936年,毛泽东主席率领东征红军两次进驻永和,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日日夜夜,将“渡河东征、抗日反蒋”的战略,转变为“回师西渡,联蒋抗日”的战略,关键时刻扭转了中国革命的乾坤,最终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毛主席旧居是官方认定临汾市唯一的主席路居地。
厚积薄发,潜力巨大。永和自古就是秦晋交通要道。328省道横贯东西,省级沿黄干线二级公路纵接南北,境内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不仅是临汾市通往延安的便捷通道,也是连接华北与西北地区物流的重要门户。特别是沿黄旅游公路、霍永高速、乾坤湾互通,打通了永和发展路径、打开了发展空间,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永和县天然气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约1100亿立方米,可开采量500-800亿立方米,是山西省天然气勘探开发重点矿区、中油煤公司重点打造的“样板气田基地”,县域天然气勘探开发、管道输送、转化利用全产业链初步形成。
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01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5亿元,同比下降1.5%;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3.37亿元,同比增长5.27%;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0亿元,同比增长42.58%;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68元,同比增长14.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34元,同比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15元,同比增长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