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2021年元江县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2-06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368   评论:0
内容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21年1月14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各位代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连同《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0年和“十三五”......

2021年元江县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月14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连同《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元江工作的新要求和县委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企稳回升,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预计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8.4亿元、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下降17.9%,规上工业增加值13.6亿元、下降1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6亿元、下降14.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81亿元、下降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3%,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9.1%。我们重点做了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采取坚决果断措施,迅速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指挥部,建立县乡村组四级联防联控机制,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启动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及时出台应对疫情稳增长措施,认真落实无还本续贷、援企稳岗等政策,投入抗疫资金1623.16万元,统筹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复学,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双胜利”。主动服务国家和省市疫情防控大局,驰援武汉和勐腊、孟连疫情防控救治战。

(二)全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坚持不懈抓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特色农业稳步增长。建成高标准农田2.15万亩,种植粮食、烤烟等传统产业40万亩,实现烟农收入2.2亿元;水果总产量达38万吨,新建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34个单元,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5亿元、增长8.1%。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家庭农场11个,新认证“三品一标”9个,“万绿”牌芦荟粉荣获2020年云南省“10大名药材”称号,甘庄社区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5%。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工业园区(二期)标准化厂房完成建设,年产5万立方建筑木模板、普洱茶精深加工(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申报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账款年度清偿目标。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预计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依江风庄园等项目加速推进,文化旅游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成功举办金芒果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实现旅游业社会总收入23.79亿元。完成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建成5G基站60个、充电桩66个,被确定为2021-2025年省级科普示范县创建单位。物流、康养等新型服务业加快发展。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9%。

(三)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成立县促投资稳增长指挥调度中心,加大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力度,通用机场、那诺云海变等39个前期项目顺利推进,S45永金高速新平(戛洒)至元江(红光)段、县自来水厂新源水(二期)等19个项目开工,元蔓高速、绿色廊道等4个项目竣工,建成农村公路项目27个。强化土地、资金要素保障,入库耕地数量指标1282亩、水田规模指标1220亩,实现耕地占补指标流转收益1.4亿元。成功争取4个专项债和1个抗疫特别国债共4.3亿元,3个PPP项目获银行授信4.51亿元。成功与中广核、伟光汇通等国内知名企业合作签约,实际引进县外国内资金增长27.13%。

(四)全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县城”,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坚持规划引领,全力推进60个“美丽县城”项目建设,完成滨江路北段、淇水路和规划2号路西延线等市政道路建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国道213线县城过境段改扩建等项目有序推进,改造老旧小区48个2323户,“美丽县城”创建69项指标达标64项、达标率92.75%。“城市基层党建+三创一行动”网格化管理常态化施行,城市精细化管理有力提升。乡村振兴成效彰显。编制完成村庄规划696个,启动东峨村省级“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打造打炭、泰兴等1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成市级美丽村庄6个,红侨社区创建成为省级美丽村庄,走出了一条具有元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项目31个,新改建公厕73座、洗手设施405座,改造农村户厕4748座,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治理率均达100%,765个村(居)民小组全部达到人居环境1档标准。

(五)全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化调整预案完成编制和审查,3个“千吨万人”和5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通过省级批复,各级环保督察反馈的49个问题全部整改完成,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完成26座小水电站清理整改,治理水土流失31平方公里,清理河道20条395公里,国考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落地率达100%。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异地造林稳步实施,完成营造林4.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67%。

(六)全力加快民生福祉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脱贫质量巩固提升。实施产业扶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72个,建档立卡户家庭人均收入比2019年增加2450元、增长24.2%,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全部消除致贫返贫风险。历次中央和省委市委巡视巡察、督查考核反馈及“回头看补短板强弱项抓提升”行动发现的问题全部整改“清零”,顺利完成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医保、养老等保障措施进一步完善,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330万元、兜底保障701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530万元,培训农村劳动力19273人,城镇新增就业265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237人。民生事业显著改善。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工作,“一村一幼”校舍改造有序实施,建成足球场地24块。医共体运行步入正轨,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有力加强,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社会治理显著加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平安元江、法治元江建设成效明显,2020年上半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全省排名从第88位提升到第7位。全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呈现新气象,表彰命名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示范单位(家庭)。启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持续加强,全年无较大以上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七)科学谋划“十四五”蓝图。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主动对接省、市发展规划思路。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坚持开门纳谏,充分听取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和离退休老干部及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谋划储备项目831个、总投资1557.3亿元,为争取一批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盘子打下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回顾“十三五”,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更为复杂,经受的考验比预料的更为艰巨,取得的成绩比以往更为不易。五年来,我们勇于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创新强县、开放兴县、共享和县”发展战略,突出抓实五大产业,大力发展热区经济、绿色经济、通道经济,“十三五”目标基本实现,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在全省排名实现争先进位;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翻番;粮食生产“十二”连增,水果、芦荟等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拥有量排在全省前列、全市第一。羊岔街风电场、干坝光伏发电等20个骨干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22.4万千瓦。金芒果文化旅游节被评为云南省“最具潜力的旅游节庆”。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5.6%、16.2%、8.5%,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从2015年末的26.2:23.7:50.1优化为2020年的24:27.7:48.3。先后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县”、“云南省民营经济争先进位10强县”。

基础设施短板加速补齐。累计投入项目前期工作经费5644万元,开工建设重点项目57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2.95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195.8%。建成农村公路1396公里,是“十二五”时期的3.5倍,行政村道路硬化实现全覆盖。实施重点水利项目94个,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100%。自然村动力电和宽带网络实现“村村通”。

城乡融合发展成效突出。高标准推进滨江片区棚户区改造,老城区居民实现上楼居住。建成市政道路17条12175米,县城道路面积率达26.7%。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42.16%,荣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完成推进乡村振兴统筹城乡发展专项行动目标任务,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97个、农村公厕496座。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投入资金12.4亿元,建成1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完成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4894户,30户及贫困人口占比35%以上的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聚焦产业发展短板,投入资金2.6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0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主体带动率达100%,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强化政策落实,高标准抓好教育、就业、健康救助、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合规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90%以上,按预期目标实现2个贫困乡镇、33个贫困村、2426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减排和省级重点减排项目圆满完成。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实施绿化造林24.78万亩,万元GDP能耗下降11.36%。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

改革开放活力加速释放。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圆满完成,党政机关办企业实现“清零”,“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调整行政权力事项528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实际利用县外国内资金342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165.84%。

民生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认定。省级卫生乡镇、卫生村覆盖率达100%,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和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被列为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县、省级健康扶贫示范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村(社区)儿童之家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小镇)和省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连续3年获国家级信访工作“三无”县称号,连续8年获“无邪教县”称号。退役军人服务、机关事务、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气象、人防、双拥等各项工作得到新发展。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强化。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推动元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三公”经费年均下降19.5%。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05件、政协委员提案439件。扎实抓好中央和省委市委巡视巡察以及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坚决肃清白恩培、仇和余毒和秦光荣流毒影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五年来,我们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出了新的一大步,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生动实践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克难奋进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加强监督、有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医护人员、驻元军警、消防救援指战员,向关心和支持元江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时光荏苒,岁月留香。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历经40年的光辉历程,走过了风雨兼程的2020年。一路走来,我们充分认识到,要实现元江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为安全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必须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脚踏实地、狠抓落实、久久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奋力谱写元江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篇章。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是经济稳增长动力不足。新兴产业支撑力不强、传统产业主导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财政收入结构不优,政府债务高企,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大项目和产业类项目落地较少,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支撑不力。二是城乡基础设施欠账较大。农村基础设施仍较薄弱,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医疗、养老、食品安全等公共服务供给有待优化。三是加快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加快发展时不我待,保护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四是社会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形势复杂,部门间信息孤岛尚未打破,基层社会治理与人民群众期盼仍有差距。五是狠抓工作落实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少数领导干部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强,不敢为、不想为、不会为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刀刃向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们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找准新定位,采取新举措,培育新优势,全力推动元江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落实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安排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发展热区经济、绿色经济、通道经济,全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内陆港、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时期预期发展目标:一是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省、全市的差距逐渐缩小。二是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4+4”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高。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特色生物资源加工、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三是现代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广覆盖、内畅外通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全域现代化水网体系初步构建,水安全有效保障;能源供应格局进一步优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四是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有力提升。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初步建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五是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六是对内对外开放全面扩大。甘庄区域性物流节点基本建成,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内陆港。七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就业创业良性机制逐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保障能力明显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建成全国美丽热区、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内陆港;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元江、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县、教育强县、人才强县、体育强县、健康元江,群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显成效,各族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为完成以上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新突破。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向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方向转型发展。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发挥区域、产业、资源、环境比较优势,构建“一核、一圈、两带、三区”生产力空间新格局。高质量打好工业经济攻坚战。提速发展芒果、芦荟、茉莉花等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业,延伸产品产业链供应链,打造优势特色生物资源加工产业集群。推动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向精、特、高转型。全力打好“绿色能源牌”,提升风电、水电、光电发展水平,加快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发展,推动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园区发展软硬环境,力争培育规上工业企业不少于40户。高品质打造旅游目的地。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着力构建全域旅游供给体系,推进梯田、温泉等半山酒店建设。深度挖掘传统村落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设。加快建设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奋力实现元江旅游过境地向目的地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旅游+”新模式,持续办好金芒果文化旅游节和民族特色节庆活动,力争接待国内外游客年均递增8%以上。高标准培育发展新业态。全力推进与工业园区干坝片区功能互补、优势互补的红河谷农产品物流与交易园区建设,推动物流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着力把甘庄建设成为昆曼物流带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物流节点,打造“产业+”枢纽经济发展高地。全力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深入实施“康养+产业”行动,着力打造一批热区特色康养小镇;提升低海拔体育训练基地品牌吸引力,提速发展健身休闲产业。找准玉溪打造云南数字经济第一城元江定位,加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实现行政村5G网络全覆盖。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智能+”升级,推动产业数字化。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争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以上。

(二)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新网络。抢抓云南“交通强国”试点省份建设和玉溪构建全域现代化水网体系机遇,加速构筑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铁路、通用机场建设,扎实推进元江县城绕城(干坝至县城南)、元江因远至红河迤萨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新开工G8511昆磨高速公路玉溪至墨江段扩容改造项目,实施普通国省道提级改造工程,建成高速公路18.54公里,实现村组道路硬化全覆盖,基本建成快速转换和无缝衔接的路网结构。推进全域现代化水网建设。以全域、全流程、全生命周期“三全”理念为统领,加快建设寒及冲、孟禹水库等42件重点水源工程,实施159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13件抗旱应急提水工程,全力推进西拉河、南掌等6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积极申报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和新元大型灌区项目建设,构建覆盖全县水安全保障体系。打造安全能源保障网。实施10千伏及以下中低压配电网建设,启动35千伏一线多T网架优化等项目建设,加速构建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体系,实现乡镇变电站布点和配电自动化全覆盖。加快太阳能、风能资源开发,补齐县城天然气管网短板,实现乡镇加油站全覆盖。

(三)打造新型城镇化新颜值。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群发展,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优化城镇发展体系。提升县域中心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协调推进县城与曼来、因远互补发展,因地制宜加快一般乡镇发展,推动形成以县域中心为核心、重点城镇为带动、一般乡镇为支撑的城镇体系。提质发展甘庄侨乡芒果、团山休闲康养等特色小镇。推进县城提质扩容。优化市政交通设施,加快完善“一环五纵六横”路网体系。全力提升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推进社区公园、市民广场建设,完善应急救援、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推动城市更新,全面改造老旧市政基础设施,加快老旧小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各类架空管线入廊入地。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落实街道、社区管理责任,健全住宅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构建多元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格局。加快推进“数字元江+智慧城市”,推动城市管理向“精准管理”、“智慧管理”转变。

(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把“精准”方略贯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全过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提升相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就业帮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政策保障水平和能力。积极盘活“三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扎实推进3个产业带建设,稳定粮食、烤烟等种植面积。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推进交易场地、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拓宽产业链和销售渠道,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水果进出口交易集散中心,到2025年水果产业总产值达28亿元以上。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以上。全力打好“绿色食品牌”,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成绿色示范基地10万亩,认证“三品一标”60个以上。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和田园综合体建设。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现村庄环境整洁有序,村民环境卫生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

(五)续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市打造全国绿色创新发展示范区战略布局,在绿色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加强国土生态空间保护规划。优先确定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河道采砂区等生态重要和敏感地区,构建连续、完整、系统的生态保护格局。严格执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硬约束制度,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加强生态修复治理。持续加强县城区空气质量监测,推进以颗粒物为重点的污染减排。深入推进“河长制”,积极开展“一江两河”水生态修复治理和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抓好土壤及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大规模开展“三沿”绿化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推行化肥农药减量。全力推进绿色发展。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快企业清洁生产、循环化改造,推进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发放力度,加速生态势能转换为经济动能。深入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

(六)推动社会建设新跨越。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实事,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更加充分的就业。突出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带动作用,全力拓展就业空间。鼓励引导自主创业,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推进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改善5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基础设施,推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探索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县乡村三级健康管理服务网络,成功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着力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守住困难群众生活底线。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落实社会矛盾风险防控协同机制,构建以社会信用体系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能力,深化军民融合发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大力推动更有质量的投资和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落实县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责任制,全面推广“红黑榜”经验,聚集项目建设合力,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建设。安排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2000万元,整体提升项目谋划水平,力争包装入库项目70个,计划投资6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G8511昆磨高速公路玉溪至墨江段扩容改造、孟禹水库和铜厂冲水库等28个前期项目,力争通用机场等一批项目获批立项,开工建设丽景苑、元江悦府、寒及冲水库和那诺一库扩建等25个新建项目,全力推进S45永金高速新平(戛洒)至元江(红光)段、陆家店水库等15个在建项目,完成玉磨铁路、滨江明珠、鲁布水库等8个续建项目建设,确保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以上。实施大规模造地计划,加快推进澧江街道南昏村、曼来镇团田村等土地整治项目,力争完成土地整治1万亩、实现水田入库指标2000亩以上。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确保争取专项债项目资金不少于2亿元。

(二)做优做强工业实体。突出工业经济“顶梁柱”作用,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着力补齐工业短板。推进元江工业园区优化提升改革,完成片区及产业详细控制性规划,不断提高园区吸引力和综合承载力,力争年产15万吨燃料乙醇、年产15万吨硅锰合金及尾气废渣资源综合利用、云南老寿星豆制品加工、元江水果品牌孵化园区和沃森生物实验动物中心等项目落地建设,开工建设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个,实现工业投资增长3%。紧紧围绕“负增长企业扭负为正”目标,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畅通企业纾困渠道,大力推广应用区块链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家。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成功申报2家省级科技型企业。加快培育工业经济新动能,继续抓好石材开采加工、金矿综合技改(二期)、茉莉花精深加工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取省级指标,力争风电资源投资开发项目落地建设,推动风能发电、光伏发电达产达标,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3.9亿元以上。

(三)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深入推进旅游革命,完成全域旅游策划编制,开工建设元江府·文化旅游产业小镇等项目,高标准打造菠萝山、坡垤谷等田园综合体,着力抓好伙头田、红河谷热海半山酒店建设,确保果香四季国际旅游度假区一期首开区投入运营,不断提升元江旅游品质。深入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加快推进元江·冬日恋曲等项目建设,打响“避寒养生地”品牌。把握元江进入高铁时代契机,加快完善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力争8月底前完成火车站站前广场和进站道路建设。高质量推进红河谷农产品物流与交易园区建设,着力引进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商贸、生产服务型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打造市级“产业+”枢纽经济发展典范。落实加快建筑业发展措施,实现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紧跟数字经济时代步伐,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运用,建成5G基站200座以上。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发展夜间经济,提档升级节日经济,推动消费稳定增长,促进进出口贸易健康发展,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300万美元以上,新增限上企业6户以上。

(四)高标建设“美丽县城”。围绕“干净、宜居、特色、智慧”,高标准推进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建设,创建“美丽县城”。聚焦“干净”,提升环卫路灯一体化管理水平,建成污水管网3公里,县城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3%以上。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深入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制定出台《元江县全面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加强“城市基层党建+两创一行动”网格化管理,推动城市管理法治化、精细化、常态化。聚焦“宜居”,加快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启动兴元路南延线等项目,推进城南路等项目建设,完成跨江大桥、西环路、天宝路北延线建设。大力提升城市景观,力争完成县城迎宾大道、元蔓高速北互通连接线和滨江带景观提升(一期)项目。提升城市绿化品质,着力打造花果飘香、生态宜居的“滨江花果城”。聚焦“特色”,加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力度,积极开展历史建筑认定,全力推进惠隆佳园·元江街子和滨江明珠·三国城主题街区、甘庄侨乡芒果特色小镇等项目建设。聚焦“智慧”,加快智慧停车场、智慧灯联网等新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使用智慧电梯。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完成县城区老旧小区和曼来镇集镇棚户区改造。

(五)加快发展农业农村。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组织领导、责任落实、要素配置、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落实,着力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提高农业发展效益。种植粮食面积28万亩以上,巩固提升烤烟、甘蔗等传统产业,力争收购烟叶达800万公斤。大力提升水果种植品质,高质量推进以芒果为主的“一县一业”发展,力争申报“一村一品”专业村2个。加快芦荟、茉莉花、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推动以牛肝菌、青头菌为主的食用菌保育及供应基地县和以香菇、天麻为主的高原特色栽培食用菌基地县建设。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快元江干热河谷热带作物试验站建设,争取成功申报国家级干热河谷区林木种质资源库。持续抓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快建设万象“云岭牛”牛肉产品加工项目,力争建成生猪规模养殖场16个单元以上,确保肉蛋总产在1.6万吨以上。组织申报“三品一标”认证5个以上,推动农业产业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热区产业经济带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2.71万亩。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产业,深化“互联网+农业”行动,推动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全力推进产业、就业等扶贫提升项目建设,持续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完成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全面推进农村房地一体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坚决清理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高标准建设精品乡村振兴示范村5个、美丽乡村8个以上。深入实施“厕所革命”,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高质量完成村级换届选举,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折不扣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推进绿色发展,厚植生态核心竞争优势。夯实绿色发展基石。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立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和激励约束机制。坚持以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方式防范环境风险,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业污染减排。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绿色出行,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力打好三大保卫战。加强重点排污企业达标排放现场监察,严格施工扬尘、餐饮油烟监管,完成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持续推进“河长制”,深入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和“河长”清河行动,加快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规范县域10条河流采砂区域,确保国控、省控监测断面达标率达100%。加强土壤污染源管控,加大矿山地质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力度,完成地质灾害治理项目5个以上。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加大国土绿化力度,完成营造林1万亩、“美丽农村公路”20公里以上,推动“林长制”取得新实效。加强水源林、陡坡地和小流域生态综合整治,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强化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管,配合做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工作。

(七)扎实抓好财税工作。全力抓实财源建设,持续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坚决破解财政收支难题。加大财源培植力度。重点培植税收贡献大、成长空间好、就业带动强的新兴产业,持续抓好烟草、电力、房地产等税源集中度较高的产业发展。用足用好财源增收奖励政策,充分调动乡镇税收增收积极性。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坚决堵住漏洞,确保应收尽收。提高财政治理能力。加强财政预算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零基预算”制度,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压实部门向上争取责任,力争一般转移支付增长10%以上。加大国有资产盘活力度,加快土地治理和指标入库工作,力争实现指标流转收益1亿元以上。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严控新增债务,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有序化解存量债务。加快县属投融资平台实体化改革步伐,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提高债务化解能力。推行专项债券全周期管理,抓实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工作,力争全县综合债务率降至200%以下,风险等级降为黄色。严守金融风险底线,有效维护全县金融稳定。

(八)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以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开放,释放内需潜力、激发市场活力,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聚焦经济发展堵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需求侧管理,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广“一业一证”、“一企一证”、“证照联办”等创新举措,催生更多新市场主体,推进政府项目招投标市场化改革,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聚焦农村弱点,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加速释放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聚焦疫情防控暴露出的短板漏洞,推动大健康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应急保障机制。统筹推进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改革,消除各领域体制机制障碍。开展精准招商。牢固树立招商引资工作“一号工程”理念,着力构建大招商格局。聚焦热区特色资源、行业龙头企业、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采取战略合作、委托代理等方式精准选商,由向外推介转变为选定目标产业、目标企业、目标投资人和目标区域招商,切实提高招商效率。建立完善招商项目闭环管理机制,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力争引进县外国内资金增长8%。

(九)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保持现有指挥体系、运行机制、工作力度“三不变”,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并重,加大重点场所整治管控力度,找准补齐防控短板,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着力构建平战结合的应急医疗救治资源保障体系。扎实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坚决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决不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抓好就业稳岗工作。认真落实稳就业保就业各项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000万元,促进农村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大力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加快推进瓦纳小学提质扩容、甘庄中心小学整体迁建等16个项目,完成因远中学教学楼、浦贵小学综合楼等9个项目建设。开展基层医疗机构达标工作,力争完成县人民医院迁建主体工程,建成3家卫生院慢病管理中心和2家卫生院哨点诊室,全力提升县乡村医疗服务能力。织密社会保障网。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96%以上。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做到应保尽保。补齐养老短板,启动中心敬老院、老茶己村等3个农村敬老院和南溪村、安龙社区等5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和新型网络犯罪,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全力推进“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和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及“双百工程”,成功争创全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积极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县。全面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着力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全力办好十件惠民实事,统筹推进人防、保密、气象、外事侨务等工作,全面抓实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事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十)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持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强化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做到执行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强化法治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制定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启动“八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努力提高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加强行政、审计监督,强化政府内部权力制约。深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全面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切实抓好政府信息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作风建设。始终把“马上办、踏实干”作为政府工作主旋律,用好“三查三评三运用”督查考评一体化工作机制,督促领导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用铁的肩膀负起该负的责任。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时刻防范“四风”问题隐形变异新动向,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强化能力建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本领不够的危机感,大兴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七种能力”。及时跟进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打造“四懂”型干部队伍,切实提高从政策中寻机遇、找项目、谋发展的能力,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元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强化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从严从实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坚持把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加强政府投资、公共资源等重点领域监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持续深化以案促改,全力营造奋发有为、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各位代表,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难越向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奋发图强的意志、奋勇争先的壮志、奋起直追的斗志,奋力开启元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