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月11日在北辰区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上
北辰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宝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北辰高质量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干实事、抓重点,打基础、利长远,加快产业向高端转型、城郊向都市转型,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预计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20亿元、同比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24亿元、同比下降5%,固定资产投资344.5亿元、同比增长10.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万元,基本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协同发展深度融合。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在借重用好首都资源上狠下功夫,组建北京招商工作部,加强与央企国企、品牌民企深度合作,累计引进首都项目547个,协议投资额超过1200亿元。稳步推进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5.9平方公里核心区,示范区内聚集企业329家,其中规上企业100家,成功进入全市京津冀产业转移重点平台行列,努力建设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微中心”。积极融入京津冀大交通体系,外环东北部调整线、杨北公路拓宽改造和九园公路西延东扩全线通车,京滨高铁及北辰站建设全面开工,京津塘高速与九园公路、外环东北部调整线与津蓟高速互通立交工程加快推进,地铁5号线开通运行,4号线进场施工,形成连接京津冀、辐射华北、通达全国的路网骨架。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联防联控联治,积极推进北运河、永定河等重点河道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密切与京冀两地文体、教育、医疗合作交流,加入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组织开展京津冀足球、跆拳道、游泳等体育赛事,与大兴、廊坊组建“京津冀三区市教育联盟”,与中日友好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建立远程医疗协作。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把招商引资作为战略之举,围绕我区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和先进地区,全力以赴招大引强选优。大力开展规划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制定出台项目引进联审暂行办法,严把项目准入关,提高招商精准度。成功引进绿地全球贸易港、中兴跨境电商、精雕数控、海特生物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SMC气动元器件、大族激光、博瑞展3D打印等189个高端项目开工建设,爱旭科技、朝亚大数据、江铜华北二期等122个优质项目竣工投产。目前全区“三个一批”重大项目299个、总投资2976亿元,为北辰发展备足后劲。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工业支撑作用强劲,2020年规上工业产值达到1073亿元,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7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73.3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34.8%。开发区引擎作用日益凸显,在全国218家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考核中位列第23名。持续推动“园区围城”“钢铁围城”治理,取缔铁锅店、胡园、飞龙等16个工业园区,江天重工全面停产,压减钢铁产能320万吨,保持打击“地条钢”高压态势,坚决防止死灰复燃。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出清出让低效企业193家。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30亿元,天物大厦、信誉楼百货、大通商贸广场投入运营,淮东路商业综合体、宜兴埠特色街区等项目加快建设,研发设计、质量检测、仓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区运营及在建楼宇39座,培育亿元楼宇5座,累计实现税收70亿元。
创新动能加速集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完成中小企业转型升级1060家,现有高新技术企业44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38家,“雏鹰”企业232家,“瞪羚”企业33家,科技领军企业28家,国家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0家,专精特新企业39家,“杀手锏”产品48个。投入扶持资金2.88亿元,支持企业增产扩能和技术革新。建立智能制造项目培育库,入库企业180家。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孵化链条,全区现有市级以上众创空间9家,聚集创业团队193个,“星谷创业工场”、河工大“创E空间”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河北工业大学合作建成北辰智能装备研究院,在全市率先建成“科技成果超市”,累计持有科技成果1511项,与天津市技术转移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全区现有有效专利19549件,有效注册商标16659件,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培育城市、国家级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区。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和“北极星”人才发展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364人,专业技术人才2999人,评定2批次拔尖人才20名,建设高层次人才工作室25个,组建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充分发挥“融资超市”服务功能,在全市率先推出“辰智贷”,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鼓励企业上市直融,全区上市挂牌企业达到80家,其中沪深两市上市企业8家,位居全市前列。特别是疫情期间,我区两家企业先后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建科机械成为2020年全市首家上市公司,捷强装备成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首批18家上市企业之一。
(二)城市发展谱写新篇章
高起点规划日趋完善。对全区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基础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成综合交通、水电气暖、停车设施、过街天桥、道路及人行系统、环外非建设用地等专项规划34项,新编北部活力区、航空学校、江天重工等重点片区控规12项,修编中储、常赵等重点地块控规26项,为科学指导城镇开发和项目建设提供法定遵循。
高标准建设日渐显现。扎实推进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累计收储土地1.2万亩,完成供地5636.37亩。金侨宸公馆、金地艺城华府、恒大御景湾等一批高端居住区拔地而起,中储城邦、大运河府、星河国际等一批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全区目前建设项目开工面积超过1600万平米,在建商品房面积达到632万平米。同步引进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星河COCOPARK等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城市形象品质大幅提升。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中村改造13个村拆迁基本“清零”,宜兴埠旧村改造实现闭合,双街、大张庄、北仓、青光、小淀示范镇建设稳步推进,双口示范镇正式启动。累计完成拆迁309.7万平米,建成安置房324.4万平米,还迁入住227.3万平米。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及远年住房改造,完成宏园东里、瀛台里等138个片区、474万平米改造任务和新村街城市双修工程,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6.8万户居民直接受益。按照“建设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多层次、全方位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核心区1号能源站、龙兴桥等10个重点工程,朝阳路、淮东路、辽河南道等22条道路竣工通车,天允道、尚辰路、新峰路等11个项目具备通车条件,北辰东道PPP项目进展顺利,龙门东道、姚江路等6个项目加紧施工,天重道、辰永路等10个项目具备进场条件,商河道、唐河道等50个项目启动前期工作。结合道路工程建设,同步实施路灯、绿化和水电气暖等配套设施。加快推进“1001”工程,投资33.7亿元,新建500KV变电站1座、100KV变电站5座、35KV以上输变电线路130公里,电力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高效能管理日益提升。以决战决胜姿态,举全区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国家卫生区,一次性通过国家验收,双双入选全国文明城区和国家卫生区,双街、天穆、北仓、大张庄4个镇获评国家卫生镇,其他5个镇全部通过国家验收。大力开展“双违”治理和“大棚房”、违建别墅整治,持续加大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拆除违法建设278万平米,治理违法占地5000亩,清整“大棚房”14处,整治违建别墅360栋,打造无违建社区81个,创建美丽社区43个、精品美丽社区2个。加快停车设施建设,合理施划停车泊位,新建北医道、辰盛路、科峰路等5个公共停车场。完成延吉道、天马道等7条道路海绵化改造,维修破损路面40万平米,更新果皮箱、垃圾桶等城市家具4万余个,新建和提升改造二类以上公厕37座。强化垃圾源头治理,建成渣土处置场和中心城区首个大件垃圾处置场,新建和提升改造垃圾转运站9座,垃圾分类走在全市前列,光大国际垃圾协同处理项目投入使用,实现全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加快建设“15分钟”便民商圈,苏宁易购、物美、华润、便利蜂等便民网点达到800多家。新建高峰路、春泽苑等11座菜市场,完成佳宁道、瑞军等13座农贸市场提质升级。建成双青、辰锦、高峰等8座生态景观公园,新建和提升改造城市绿地217.9万平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6%,全区植树造林5.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7.8%。
(三)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产业兴旺成效明显。制定《北辰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分片区、组团式编制保留村村庄规划,描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培育市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建成鱼菜共生、蚯蚓养殖、稻蟹立体种养等一批特色农业项目,打造冬冠蔬菜、耕耘种业、益多利来水产等一批优质种源基地,培育金亚麻鸡蛋、奶油草莓、妙众堂黑豆茸等一批品牌农产品,东赵庄村、韩家墅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建成65个村级益农信息社,“果梦源”电商平台投入运营,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逐步成型。坚持市场化运作、项目化推动,谋划建设乡村产业项目,曙光水镇、墅外桃源开园纳客,梦得奶业小镇稳步推进,庞嘴艺术民宿初见成效,都市绿谷、林海果缘入选全市田园综合体培育名单,双街镇获得“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称号。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2.8万亩,新增节水面积6100亩,改善农田灌溉面积3万亩。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前完成126个村改革任务,走在全市前列。
美丽乡村成绩突出。深入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和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全面实施农村“环卫一体化”工作机制,优化“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垃圾收运体系。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新建改造户厕2.3万余座、公厕262座。完成双街示范镇和首批7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东赵庄村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荣誉称号,赵圈村、郝堡村、徐堡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脱贫攻坚成果丰厚。扎实开展困难村帮扶工作,采取“1+N”模式,发展乡村产业,增强“造血”功能,为23个市区级困难村购置长远生计用房,实施李辛庄千亩稻田、李家房子果树观赏、刘家码头休闲观光等一批产业项目,困难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15个市级困难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224万元。扎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大力开展“万企帮万村”和结对认亲活动,实施帮扶项目254个,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54亿元,完成消费扶贫2.84亿元,捐款捐物6574.43万元,帮助8989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带动6.4万名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助推兴隆、丁青、华池、正宁4个受援县全部脱贫摘帽。
(四)生态环境实现新突破
蓝天保卫战有力推动。深入开展建筑工地施工扬尘、企业违规排放、机动车尾气超标、餐饮油烟外溢等专项治理,完成7.3万户散煤治理和218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任务,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730家,提前完成华北、城邦2个物流园区搬迁工作,在全市率先实施“环保管家”服务模式,建成“天眼”系统,科技治污能力有效提升。全面落实“万企节能低碳行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20.7%,PM2.5指数由2016年7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底49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由38天减少到9天。
碧水保卫战有序推进。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活动,清理“四乱”点位477个,治理黑臭水体117条。实施农村给排水及水环境综合改善PPP项目,基本完成规划保留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实现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全覆盖。实施雨污分流及混接点位切改工程,建设排水主干管网618公里。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由2015年的每日24万吨提高到目前的37万吨,处理率达到96%,污水处理水量水质得到双提升。
净土保卫战有效推开。加强区域土壤环境规范化管理,开展污染地块土壤状况调查评审,为科学治污提供依据。加快重点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农药厂地块污染土壤152万方,完成总量的96%。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80%。加强区域危险废弃物管理,对危险废弃物转移处置实施全程监管,坚决防止二次污染。
(五)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75%以上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每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累计新增就业9.8万人;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全区4710户低保、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5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6万人。加大托底保障力度,累计救助困难群众9516户、17663人,发放救助金3.3亿元。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建养老院4家、日间照料中心13个、老人家食堂140个,新增养老床位700张,累计达到2382张。
社会事业更加进步。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新增义务教育学位8940个、学前教育学位6930个,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获批“全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验区”,南仓中学荣获“国家级文明校园”称号。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有序发展,获批“全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示范区”,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市第二儿童医院、朱宪彝纪念医院落户北辰,北辰医院、北辰中医院双双进入三甲医院行列,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标准,大张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入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列。创新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全市率先实现村级医疗机构医保联网刷卡全覆盖,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50个,签约群众24.1万人,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区。扎实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薪酬制度改革,成为全市唯一受到国务院表彰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先进区;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设置率达到100%,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举办“天穆杯”全国小品展演、“北辰杯”青年歌手大赛和区综合运动会、全民健身运动会,承办全国国际象棋大师赛和全国射箭公开赛,在全国第二届青运会上获得1金、3银、4铜好成绩。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扎实推进“双安双创”和“明厨亮灶”工程,培育食品安全示范店66家。新增12条、优化56条公交线路,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双拥共建成果显著,连续两届荣获“双拥模范城”称号,军队停偿工作获评全市唯一全国先进单位。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和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红十字、残疾人、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社会治理更加高效。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动“双百行动”,着重抓好“两节”“两会”、国庆等重大节日和重要节点安保维稳任务,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组建网格化管理中心,创新“1+3+N”综治警务网格融合长效机制,划定“全科网格”1792个。深入开展“两打两清”“打盗窃、防电诈、控阵地”等专项行动,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摧毁黑恶势力团伙11个,破获涉恶案件1042起,全区治安状况持续改善,刑事警情较2016年下降52%。扎实开展“飞地”治理,全区62处“飞地”全部达到“双覆盖”和“六清楚、六到位”标准。我区获评2017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城市、2019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区,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扎实推进法治北辰建设,大力开展“七五”普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坚决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应急处置能力稳步提升。
(六)行政效能达到新水平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一岗双责,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审计监督,确保政府系统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外人士参政议政作用,加大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办理力度,391件建议提案全部办复。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和科协等人民团体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7245件。认真履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深入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贯彻落实“津八条”“辰十条”,持续深化“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无人审批”,实现“一网通办”,服务效能大幅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力化解政府性债务,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四战”机制统领北辰战“疫”,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独特优势,构筑疫情防控钢铁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我们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果断处置区内7名确诊病例,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链条。我们率先恢复抗疫物资生产,千方百计扩大产能,为全市疫情防控做出重要贡献。我们在全市率先建成核酸检测基地,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打下坚实基础。我们派出5批35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保卫战,派出582名医务人员增援滨海“大筛查”,体现了和衷共济、共赴时艰的大局意识。我们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课,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赢”。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风云变幻的外部复杂环境和前所未有的经济下行压力,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严峻挑战,我们不犹豫、不懈怠、不畏难,担当作为、负重前行,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成绩来之不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区部队和驻区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北辰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开阔,应对新问题新挑战缺乏有效招法;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体制机制活力不足,营商环境对标一流仍有差距;公共服务设施欠帐较多,生态环境保护用力不均;社会治理存在薄弱环节,影响社会稳定因素不容忽视。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按照区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总体部署,到2035年,北辰要成为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基本建成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宜居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理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全面形成,经济综合实力和居民人均收入跃上新的大台阶。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宜居美丽新北辰的重要五年。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创新竞进、闯关夺隘,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肩负起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和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的双重任务,加快产业向高端转型、城郊向都市转型,成为具有较强综合实力、浓郁现代化气息和体现天津都市形象、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区域,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宜居美丽的新北辰。
“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努力创建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行区、社会治理创新先行区、生态环境保护先行区。
(一)着力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天津国家中心城市重要功能承载区,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
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主动加强与首都优质资源集聚区对接,建立招商引资顾问团制度,深化与国家部委、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产学研用合作,推进“北京研发”向“北辰转化”集聚。通过名医院建分院、名学校办分校多种方式,加强与京津冀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对接。大力推进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完成5.9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北辰京津医药谷。加快重点领域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京滨高铁及北辰站、通武廊轻轨和地铁建设,全力推进京津塘高速九园路出入口、双海道下穿京津城际等重点工程,加快“四网融合”,打造京津冀“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交通圈”。加快提升陆路港服务能级,为雄安新区货物进出口提供保障。加强京津冀生态环境联防联建联治,推动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二)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大项目开发建设力度,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龙头项目,引导存量企业增资扩产,推动“三个一批”项目滚动开发、接续推进。提升巩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不断强链补链延链,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壮大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建设“现代中药创新中心”。巩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风电、光伏、氢能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大力发展高端物流、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成陆路港铁路物流基地,打造现代冷链仓储物流体系,争取设立多式联运综合试验区,努力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培育壮大楼宇经济,吸引更多总部型企业和功能性机构落户。完善“辰智贷”政策,建设“网络融资超市”,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线上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提升夜间经济活力,打造高品质商业综合体和特色街区。大力培育特色旅游品牌,加快建设北运河和永定新河文化旅游生态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强化研发、销售、结算等功能,迈向价值链高端。加强创新型和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培育,打造“雏鹰—瞪羚—领军”高成长企业接续发展梯队。充分发挥“科技超市”服务功能,提升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扩大军民融合产业开放合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落实“海河英才”升级版,发展壮大“双创联盟”,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让各类人才创业在北辰、圆梦在北辰。
(三)着力完善城市综合功能,不断提升城区形象和品质,塑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区
按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双枢纽联动、多片区发展”的城市格局,全面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推进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加强重点片区城市设计,构建现代化、多层次、有活力的城市空间布局。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全力以赴快拆快建快还,推进城中村改造,实现示范镇建设阶段性闭合,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加快经营性公建和配套工程建设,统筹谋划长远生计用房。强化土地集约利用,鼓励现有企业提高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利用率,适当提容混合转型发展,最大限度减少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探索弹性可控的混合用地供给机制,提倡用地功能兼容、业态复合开发,提高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加力推进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加快土地收储出让,结合成熟地块连片开发,推动项目建设与高端业态同步导入,重点做好京津公路和淮东路两侧建设管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快建设长租房,实行租购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强化“四横六纵”骨干道路架构支撑,完善结构合理的城市路网,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加快布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基建,努力建设智慧城市。推动轨道交通站点TOD模式开发,建设集住宅、商业、办公于一体的地铁上盖综合体。强化特色片区带动作用,着力打造由京滨高铁北辰站与陆路港构成的“双枢纽”,重点推进宜兴埠未来城、中东欧特色小镇、北仓运河文化村、天穆民族风情村、双口青光片区和西堤头片区等重点区域建设,形成各具特色、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四)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城乡深度融合
提升都市型农业发展品质,加快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完善农产品销售网络。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节水农业。坚持农地农用,全面实施“田长制”,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红线,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清查整治,培育壮大种源农业,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完善保留村村庄规划,加快城乡一体发展,推动教育、医疗、文化、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健全村集体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破除制约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制度障碍,提高农村要素市场配置效率。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健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建立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多元保障机制,完善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整治,健全农村困难群体常态化主动发现机制,逐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保持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深化产业、就业、劳务等措施,持续增强受援地“造血”功能。
(五)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建设全市改革开放新高地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深化“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实施审批流程深度再造,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突出实体经济,尊重爱护企业家,强化领导包联、政企沟通常态化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落实包容审慎监管要求,提高新经济领域监管效能。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服务体系,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良好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管资本为改革方向,推进区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健全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大力推进“智慧国资”建设,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区属国企竞争力。加强财税收入组织,积极涵养税源,完善征管机制,用好债券资金,发挥基金引导作用,探索多元化投入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范,严控政府举债规模,完善“借用管还”闭合机制。支持企业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产能合作,发展壮大欧盟产业园,加快建设中东欧特色小镇,依托绿地全球贸易港探索建立进口商品直销网点,落实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外贸优先优出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六)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大气污染防控网络建设,严控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深化道路扬尘执法监管,加强生活面源污染治理。深化河(湖)长制,坚持河岸共治,抓好大运河、永定河等河道综合治理,加快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开展水源保护区整治,依法管理使用地下水资源。强化污染地块管控修复,严防新增土壤污染。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依法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完善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加强对企业排污行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推进大型城市公园建设,打造“绿廊绕城、绿带漫城、绿点缀城”的绿地系统。持续创建“精品美丽社区”和无违建村居、镇街,形成“双违”治理长效机制。实施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构建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
(七)着力提高民生服务水平,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创造更加美好新生活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75%以上财力用于民生领域,持续办好20项民心工程。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逐步提高保障标准,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加快补齐养老设施短板。做优做强北辰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度推进集团化办学,高水平发展各类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快建设健康北辰,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高水平建设各层次医疗机构,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发展文体事业,优化文化设施布局,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五馆一场”建设,完善镇街综合文化站、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进一步打响北辰特色文化品牌,巩固传统优势体育项目,健全三级健身设施网络,建设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力度,推进大运河保护开发。
(八)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市安全运行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优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化基层自治、德治、法治实践,推动形成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改善公安机关基层所队办公环境,优化“雪亮工程”建设应用,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突出问题。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加强网格化管理,全面优化管理内容、标准和流程,推进智慧城管平台和智慧社区建设,构建“一网兜起大小事”治理格局。
三、努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北辰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的开局之年。区政府要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区委十一届十三次、十四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全年工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2021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完成市下达节能减排降碳指标,生态环境关键指标达到市规定标准。
(一)全面融入协同发展战略
紧紧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北京招商工作部作用,精准对接优质资源,有效承接符合北辰定位的功能和产业,全年引进首都项目100个。加快推进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5.9平方公里核心区,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能级,推动北辰京津医药谷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与全国科创中心协调联动,积极承接高端创新项目。主动对接教育、医疗优质资源,深化办学办医合作。加强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强化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实施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全力推动京滨高铁及北辰站、地铁4号线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融入京津冀大交通体系。
(二)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我区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招大引强选优,采取规划招商、产业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加强与IDG资本、海河基金、中南高科、谷川联行等平台机构深度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招商机制。加强项目跟踪服务,力促芯瑞达、爱琴海、京东线下超级体验店等一批在谈项目落地,推动爱旭科技二期、雅迪二期等30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确保SMC气动元器件、大族激光等20个在建项目竣工投产。加快园区提升改造,持续推动铁东路等7个工业园区治理,加快迪信通、伟星等产业园建设,提升园区建设管理水平。全力做好钢铁产能退出后续工作,推动江天重工转型发展大数据产业。持续完善“地条钢”常态化监管机制,杜绝回潮反弹。大力引育创新型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雏鹰”企业240家、“瞪羚”企业2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80家。切实发挥“双创联盟”作用,建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推进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赋能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协调推进绿地全球贸易港、星河COCOPARK、宜兴埠商业街等重点载体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和线上经济,着力打造特色街区和夜间经济,培育新型消费,提升传统消费,合理引导消费,挖掘区域消费潜力。加快推进陆路港铁路物流基地建设,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持续壮大楼宇经济,打造“一楼一业”特色楼宇,盘活闲置楼宇2万平米。建设“网络融资超市”,发挥国家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区政策优势,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培育支持企业上市融资。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一企一策”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建立国资监管三层架构,加快区属国企改革重组,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成“智慧国资”平台建设,出清出让低效企业20家。强化债务监控,统筹谋划、精准施策,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三)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形成多规合一、上下贯通的“一张底图”。完成北辰京津医药谷、天士力周边等重点片区控规编制和常赵、刘房子地块等重点区域控规修改。加快土地整理出让进度,完成中储四B、二建二期等1650亩土地出让,完成改革试点区域土地收储1000亩,完成拆迁20万平米。强力推动城中村改造,加快安置房建设,实现47万平米还迁入住。大力推进示范镇建设,实现30万平米安置房开工建设、40万平米还迁入住,推动双口示范镇开工建设。加快配套工程建设,推动经营性公建尽快产生效益。结合天津中心城区空间拓展和“北辰活力区”开发建设,逐步完善主干路网及配套设施,实现外环东北部调整线与津蓟高速、铁东路上跨龙门东道立交工程和北辰东道PPP项目主体竣工,高峰路、龙门东道、天宁道等11个在建项目全线贯通,辽河道、龙湖道等9个项目启动建设,武静公路拓宽改造进场施工。
(四)全面加快农业农村发展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深化完善保留村村庄规划,合理安排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为乡村振兴提供引领保障。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提升曙光水镇、都市绿谷和林海果缘发展品质,加快建设梦得奶业小镇,推广庞嘴民宿建设试点经验和韩家墅“林田”资源整合模式,做大乡村旅游品牌。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冬冠蔬菜、耕耘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基地,建设华园种猪养殖场,扩大金亚麻蛋鸡养殖规模,推进稻蟹立体种养辐射发展。拓展农产品电商平台功能,设立农产品展示中心,整合推出一批农业品牌,打造永不落幕的“农民丰收节”。完成双口镇高标准农田建设1.3万亩。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改造乡村公路10公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成第二批示范村建设。建立健全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体制机制,积极创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试点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结对帮扶困难村、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后半篇文章”。
(五)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决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紧盯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例、水质优良断面比例等重要指标,推进节污减排持续向好。严格落实工业污染、燃煤燃气锅炉、挥发性有机物等治理措施,推动VOCs企业建档立卡更新,优化完善“天眼”系统监管平台,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加强饮用水与水源保护,扎实做好水质监测分析,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完成新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切改工程。加快土壤治理修复步伐,完成农药厂地块治理修复,加快推动海豚橡胶等地块治理修复和江天重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大绿大美工程,加快推进园林绿化及配套设施PPP项目,完成朝阳路、淮东路道路绿化。开展街景布置,点亮城市景观,营造建党100周年喜庆氛围。巩固扩大“双创”成果,严格执行《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引导群众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环境。加大城市管理整治力度,推动停车管理市场化运营,严查车辆扬尘撒漏,规范共享单车秩序,整治占路经营、乱摆乱卖行为。强化建成区环卫一体化,不断提升道路扫保和垃圾分类水平。
(六)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绷紧疫情防控之弦,落实“四早”措施和“铁桶般无缝管道式”管控要求,坚持人物同防、严防死守,慎终如始持续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继续实施20项民心工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创业,全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新增就业1.95万人。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进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新增养老床位300张。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优化低保、低收入、特困和临救审核审批流程,积极推进北辰救助站建设,完成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改造。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启动试点小区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双青新家园配套公建建设,完善片区居住功能。新建瑞恒、郡德花园菜市场,规范提升20个标准化菜市场管理运营水平。推进沁河北道、顺义道、远洋未来3座公交场站建设,打造绿色低碳高效交通。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扩大集团化办学规模,积极对接天津师大教育集团、北京十一学校、上海山峰教育等优质教育资源,推进项目尽快落地。完成北仓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启动中储小学建设和92中学改扩建,接收9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增学位6420个。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动城市医联体和紧密型区域医共体试点建设,强化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扩大家庭医生签约覆盖面。大力推进全域科普,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精心组织建党100周年文艺展演,举办“北运河之夏”和谐文化大舞台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建设小淀文化体育公园。加强大运河北辰段保护,做好重点文物保护修缮,促进非遗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协调并进。做好档案、地方志和红十字会工作。
(七)全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全面深化“一核一网多元共治”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优化“两网”融合,落实“四合四联”,打造平安建设共同体。充分发挥区和镇街两级矛调中心作用,优化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落实领导包案,强化源头治理,推动化解一批“骨头案”“钉子案”。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持续推进“六进六全”和农村警务“六个一”建设,整合群防群治力量,挤压违法犯罪空间。建立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创建“无黑”城区。加强“飞地”治理,做好行政区划勘界和双环邨街隶属关系变更后续工作。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雪亮工程”,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智能化、科技化水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加大食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努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强化自然灾害防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区域治超联动,增加科技治超投入。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用好普查成果。
(八)全面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切实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市委、市政府和区委部署要求落实落地。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坚决惩治腐败,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切实把法治建设推向纵深,严格落实依法行政,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实施“八五”普法,加强公共法律服务。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悉心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办好建议提案。加强审计监督和政务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更好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新时期港澳、对台和侨务工作。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切实把能力建设落到实处,优化行政决策、执行、组织、监督体制,正确处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聚焦提高干部“七种能力”,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加速思想解放和知识更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切实把作风建设贯穿始终,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树立真过紧日子思想,节俭办一切事业。发扬斗争精神,旗帜鲜明反对“好人主义”。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高效便捷。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作为不担当,大力营造“讲担当、促作为、抓落实”的浓厚氛围,提振干事创业的士气、胆气、志气,铆足迎难而上的闯劲、干劲、韧劲,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重事功、练事功、善事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打头阵、当先锋、做表率,以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成效,践行初心使命。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宏伟蓝图催人奋进,继往开来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加快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宜居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