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3日在重庆市荣昌区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区长高洪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发展成就及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各项事业从单项先进迈向整体先进,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质量跻身全市第一方阵,两次被国务院表彰为“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践行“两个维护”,政治站位得到大提升的五年。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从总书记讲话中找方向、找目标、找定位。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持续巩固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丰硕,党建深化年、干部实干年、质量提升年、制度执行年扎实开展,“十指连心”密切联系群众六项制度常态化实施。市委、市政府多次肯定荣昌发展思路好、工作干劲好、发展势头好、发展效果好。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服务国家战略,改革开放形成大格局的五年。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成为重庆主城都市新区,担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实现“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的战略提升。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农牧特色国家高新区,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落地建设,规划建设荣昌货运机场写入市委全会《决定》。成渝客专开启“高铁经济”时代,潼荣高速打通南北大动脉。“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国际物流“金三角”加快共建,荣昌无水港、候机厅、海关点正式运行。西部陆海新通道荣昌货运班列成功开行。入选全国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成功大跨越的五年。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创新第一动力,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荣膺“最具增长潜力的新兴城市”。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9.8亿元,增速跃至全市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近1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37.7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收35.3亿元;市场主体6.8万户,是2015年的1.73倍。创新发展水平大幅提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2%,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3家、是“十二五”末的8倍。产业聚集力大幅提升,招商总额2982亿元,是“十二五”的5倍,一批百亿级、十亿级重大项目入驻建设。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全面转型升级,经济结构加速大调整的五年。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从重庆西部传统农业县跃升为成渝地区新兴工业区,入选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荣获中国西部陶瓷之都、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等称号。三次产业结构比优化为9.1︰54︰36.9,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9%,工业固投占比年均超过50%,每年实施工业项目100个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900亿元。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21.3%、26%,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21亿元。华森制药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昌元化工成为全市首个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唯美陶瓷建成全球一流生产线。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注重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实现大变样的五年。获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荣昌猪上榜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成“四好农村路”1572公里、人行便道2850公里,荣获“中国十大民生决策奖”。黄金坡新区“两横三纵”道路骨架全面构建,城市建成区拓展至“四河八岸”,达到42平方公里。八景园、百竹园、人大文化生态园等一批高品质公园落成开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焕然一新”。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大改善的五年。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扎实开展环境治理“雷霆”“铁拳”行动,污染防治从“治标”转向“治本”,濑溪河、清流河、马鞍河、渔箭河水质稳定达标,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93天。在全市率先推行河长制并成为全国典型。关闭淘汰煤矿、砖厂等落后产能111家,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濑溪河获评国家湿地公园,荣峰河入选全国“最美家乡河”,森林覆盖率较“十二五”末提高6.7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44.4%,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社会事业迈上大台阶的五年。做到“五个尽锐出战”,压茬推进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清仓见底大行动、收官大决战,高质量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国务院第三方建档立卡数据质量专项评估,8806户28433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投入93.5亿元办好106件民生实事。黄金坡初高中、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迁建顺利推进,区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三大非遗走出国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效突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获得中央督导组通报表扬,安全稳定态势持续向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国家级试点,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徐前凯、全国劳动模范郭平等一批先进人物。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加强自身建设,政府职能得到大转变的五年。坚持把提高执行力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做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连续两年获评“中国营商环境十佳示范城市”“中国营商环境十佳高新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高质量办好人大议案建议1224件、政协提案1107件。坚决抓好市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推进“基层减负”,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入。
过去五年,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稳步推进,双拥工作和军民共建深入开展,民族宗教、机关事务、统计、审计、外事、档案、保密、修志、物价、气象、人防、消防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妇女、儿童、青年、残疾人、科协、老龄、计生协、红十字、文联、社科联、侨务、对台和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实现新进步。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0年,我们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在攻坚克难中展现担当作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
(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从严从紧从快织密防控网络,坚持疑似从有、一例一案,半个月实现新增确诊病例“归零”,一个半月实现确诊病例、住院病例“双清零”,9例均为输入型病例,无一起区内扩散疫情。创新推行“三三制”精准防控,建立“三员制”助力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在全市率先实现经济“由负转正”。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坚持人、物同防,扎实做好秋冬季防控工作。
(二)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有为。33项涉及荣昌重大事项写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4个荣昌重大项目纳入川渝共同实施。与泸州、内江、自贡、资阳签订一体化发展协议,大内高速有序推进,南环线高速开工建设,荣昌省际公交正式开行,市畜科院自贡、内江分院授牌成立。荣昌高新区获批国家级科技资源支撑型特色载体,工业集中度达到78.5%。国家畜牧科技城总体方案通过院士专家论证,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通过科技部部长办公会审定,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在四川等地建成5个分中心。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7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
(三)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10名区领导分别担任消费品(食品、医药、陶瓷、服饰)、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大数据区块链、新材料、运动健康和农牧高新产业链链长。每季度分别举办一次集中签约、集中开工活动,新引进项目191个,合同金额510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5家、专精特新企业6家、隐形冠军企业1家。出台《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汽车消费节、美食消费季、体育消费季、文旅推介“双晒”等活动蓬勃开展,入选全国首批、全市唯一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获评全市十佳范例。减税降费和减免社保费15.8亿元,降低要素成本5080万元。全程网办事项达到85%。出台国企转型做实改革计划等制度8项,新增融资利率下降1.31个百分点、节约近1.2亿元,置换高成本存量债务节约2亿元。政府综合债务风险等级由“橙”转“黄”。政府投资审计审减1800万元。争取政府债券25.8亿元、抗疫特别国债2.3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2.4亿元。推出抗疫贷、复工贷、生猪活体贷,建立15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
(五)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乡村复兴论坛·荣昌峰会。获批全市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市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琪金、温氏、天兆、日泉等项目加快建设,生猪出栏52.8万头。全面消除“空壳村”,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7000万元。完成卫生改厕3万户,打造“新风小院”113个,新增市级美丽乡村30个。村规编制实现“全覆盖”,村规入库率全市第一。
(六)城市更新成效明显。投资5亿元,实施321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城区5个出入口综合整治。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建成5G基站694个、进度全市第一,数字化城管覆盖率超过95%。改造普通干线公路163公里,升级改造人行道20万平方米、道桥护栏15公里。如期完成金联矸砖厂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安陶小镇入选全国精品特色小镇典型案例。
(七)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建成投用渝西首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落实稳岗补贴1902万元、稳岗3.5万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获批全市陶艺技能鉴定中心,荣昌手工夏布织造技艺成为全国规范。征收社保基金7.4亿元,发放社会救助金2.8亿元、残疾人两项补贴5076万元。投资40多亿元,建设医院、学校等一批民生工程,区内就诊率达到90.3%,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650个。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新建养老服务中心9个、养老服务站18个。
(八)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入选全市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区。一站式便民纠纷化解得到最高人民法院调研组充分肯定。“9·8”非法捕捞水产品专案获评公安部十大典型案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信访积案“清仓见底”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喻茂坚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市首批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广顺高瓷村顺利通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复评。万灵镇、安富通安村获评市级乡村治理示范镇、示范村。“小院讲堂”工作荣获中央宣传部表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高质高效推进。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十三五”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历届老领导、老同志关心帮助的结果,更是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荣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回首“十三五”奋斗历程,我们更加深切感受到:党有核心才能万众一心。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一切行动听党中央指挥、向总书记看齐,工作就有底气,发展就有希望,事业就能顺利。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胸怀大局才能开创新局。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跳出荣昌看荣昌”,找准荣昌发展的契合点,才能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我们更加深切认识到:人民至上才能乘势而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就能汇聚攻坚克难、加快发展的磅礴力量。我们更加深切领悟到:风正劲足才能信心十足。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改革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必须把良好的政治生态转化为良好的发展状态和精神状态。
我们也清醒看到,荣昌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一是产业能级不强、链条不完善,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偏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薄弱;二是基础设施有短板,交通、水利等重大设施相对不足,内畅外联水平不高;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综合承载力还不够强,农村发展活力释放不足;四是生态环保压力较大,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优质资源聚集不足;五是政府治理效能还需提升,有的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主动担当作为不够。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荣昌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关键五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当下,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党中央作出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大决策,国家应对疫情冲击、恢复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提升荣昌特色化功能,建设与成都相向发展的“桥头堡”,荣昌迎来诸多政策利好、投资利好、项目利好。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奋力谱写“十四五”荣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在持续推进国家高新区、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荣昌货运机场“三件大事”的基础上,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西部样板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先行区,着力打造创新发展新平台、产业经济新高地、开放融合新格局、绿色宜居新家园,全面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
——创新发展新平台实现重大突破。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以国家畜牧科技城为平台,促使创新驱动深入推进,科技资源加快汇聚,科研成果转化水平明显提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初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畜牧科技中心、具有国内影响力的陶瓷创新中心、具有西部影响力的电子电路研发中心。
——产业经济新高地取得重大进展。围绕“6+1”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数个百亿级支柱产业、一批十亿级龙头企业。一头猪、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四篇文章”特色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生猪产业数字经济在全国形成示范。荣昌高新区跻身国家高新区百强行列,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经济发展稳居全市前列。
——开放融合新格局展现更大作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现代化多层次交通网络初步建成,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更加顺畅。高水平建好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先行区,深度融入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开放平台影响力更大、竞争力更强。
——绿色宜居新家园变得更加美丽。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濑溪河、清流河生态屏障更加巩固。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西部样板区,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脱贫攻坚成果更加巩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一城多星”城市格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区达到60平方公里、60万人口。
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区将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区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科技强区、工业强区、文化强区、教育强区、人才强区、体育强区和健康荣昌,建成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以上的现代化城市。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重点推进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发展新平台。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强化科技战略支撑,建设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特色科技强区。建设国家畜牧科技城。做强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助推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畜禽种业创新中心,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提升华系种猪竞争力。支持市畜科院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畜牧科研强院,支持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建设畜牧特色多学科、多学院,万人以上规模的双一流高校特色校区。引进培育特色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争取中国科学院等在荣布局科研平台,设立中国农科院西部兽医研究所。推动荣昌高新区提质扩容,建设国家畜牧人才培训基地、成渝地区农牧高新技术一体化交易市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建设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健全初创型企业培育机制,实施科技型企业成长工程。“十四五”末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超过8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市级科技型企业1000家以上,专利总量1500件以上。建设人才强区。完善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实施“棠城英才”“棠城工匠”品牌提升、行业领军人才引进、产业人才攻坚三大行动,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智工作站、荣昌智库建设。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体系,建设“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十四五”末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能人才分别达到4.3万人、13万人。
(二)围绕“6+1”产业体系,构建现代产业经济新高地。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建设产业升级引领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先行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加快推动企业“上云上规上市”。以荣昌高新区为主战场,在双河、吴家、盘龙、河包、仁义等镇街集中打造一批中小企业集聚区。“十四五”末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形成以食品、医药、陶瓷、服饰为主的千亿级消费品工业集群,新材料、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农牧高新产业产值分别达到200亿元、450亿元、100亿元、3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达到700亿元,培育50亿级企业1家、10亿级企业15家以上,新增上市企业1家以上。推动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以大健康、文体旅消费为重点,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健全多功能检验检测服务体系,建立产业引导基金体系。推进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农畜产品冷链配送基地等物流体系建设,打造成渝腹心物流枢纽节点。搭建基于区块链的猪肉溯源平台,打造畜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十四五”末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0%。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保障粮食安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打造黄桷滩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奇湖优质粮油产业园等一批市区级农业产业园。构建以粮油为基础,生猪为主导,荣昌血橙、河包粉条、夏布、笋竹为优势,白鹅、肉兔、茶叶等为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和育种供种高地、西部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十四五”末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430亿元。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打造全市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加快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智慧荣昌建设,挖掘数据资源政用、商用、民用价值。培育大数据区块链产业。“十四五”末数字经济增加值比重达到10%。
(三)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形成开放融合新格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全面促进消费。深入推进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建设多元化现代消费型城市。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假日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打造乡村旅游消费目的地。建设巴蜀非遗文化产业园、巴蜀特色消费城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十四五”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50亿元。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提高投资精准度和有效性。以“两新一重”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为重点,强化项目储备建设,让更多基础设施投资形成优质资产、产业投资形成实体企业、民生投资形成消费潜力。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围绕“四向通道”建设,推动构建“四横三纵一环一支”铁路网、“一环十射一联络”高速公路网、“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快速路通道。积极推进荣昌货运机场建设。做实荣昌内陆无水港,畅通与天府机场、内江铁路枢纽、泸州港的衔接。规划建设临空产业园、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以数据、金融、运输、人才开放为重点,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培育特色出口产业示范集群。“十四五”末进出口总值达到23亿元,年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
(四)强化区域协作,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树牢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当好“桥头堡”“主战场”,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先行区。共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成东接主城、西连泸内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加快渝荣自、泸大汉等铁路入规建设,提速推进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铁路扩能改造,推动市域铁路、城市轨道、城市干道在荣昌设站汇集,促成开行联通重庆中心城区的公交化列车,形成周边市区县“45分钟通勤圈”。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长征渠引水、濑溪河灌区续建配套等工程建设。加强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发挥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作用,设立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创新“飞地经济”等建园方式,推动建设“双昌”产业经济带,协作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国家级荣昌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名优茶产业带、血橙出口示范带、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带,协同共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川渝农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强化生态环保联建联治。联合毗邻市区县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完善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濑溪河、清流河、马鞍河、渔箭河等跨界河流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完善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引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落户荣昌,打造成渝双城(荣昌)国际教育小镇。推进区内医疗机构与成渝地区知名三甲医院合作,建设川南渝西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推动川渝两地就医直接结算、人力社保信息数据共享共用。
(五)统筹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西部样板区。构建“一城多星”开发格局。坚持城市人口集聚、空间拓展与功能完善并重,以中心城区为发展主要支撑,强化六个街道、荣昌高新区、黄金坡新区城市建设,推进万灵、直升、荣隆同城化,建好吴家、仁义、盘龙、河包等卫星城镇。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做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有序推进老旧小区、老旧街区、商圈改造和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加强社区建设。深化“大城三管”,深入实施城市综合管理“七大工程”,建设一批城市公园、城区绿地。推动城区至吴家快速通道,至荣隆、双河、万灵市政干道建设。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建设巴蜀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带。实施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三变”改革,推动“三社”融合发展,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打造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区管校聘”、乡村医生“镇管村用”。
(六)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国有企业实体化转型,推动国农生猪大数据公司等区属国企上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搭建川商、渝商服务平台,创建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优化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入实施“云长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设立企业经营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深化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
(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发挥“小院讲堂”作用,加强“四史”教育,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全媒体传播工程,建设“书香荣昌”,打造“棠城研学”品牌,建设综合文化艺术中心、特色主题儿童公园,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唱响中国西部陶瓷之都、非遗体验之城、运动健康之城和美食休闲之城“一都三城”文旅品牌。建好荣昌陶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名城。建设濑溪河体育文化公园,发展城郊经济、乡村旅游、高端民宿,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周末休闲旅游目的地。
(八)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绿色宜居新家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荣昌建设成为成渝中部绿色宜居新家园。筑牢濑溪河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推进河长制,实施“清水绿岸”水生态修复扩容,高标准打造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推行林长制,确保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复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协同防治,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8%以上,水环境质量系统改善。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推进濑溪河流域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九)提升社会事业水平,创造高品质生活。把坚持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十四五”末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99︰1。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健全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职业保障制度,稳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前教育更加普惠,特殊教育更有保障,义务教育更加均衡,高中教育更加优质,职业教育更加优化。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十四五”末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稳定在97%以上。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完善社会救助、残疾人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荣昌行动。建立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打造西部基层医疗服务示范中心。推动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十四五”末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9.3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国家生育政策,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医养产业集群发展。
(十)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打造安全稳定发展环境。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区,平安荣昌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强化国家安全和政治安全能力建设。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坚决维护政治安全,增强国防动员能力,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突出抓好经济安全。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坚决维护金融、能源、数据、网络等安全,确保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安全可控。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落实“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十项行动,深化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只跑一地”机制,打造智能化治理新模式。切实保障公共安全。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社会治安立体化信息化防控体系。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三、2021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工业增加值增长9.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8.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
(一)着力建设国家畜牧科技城。优化功能布局和平台建设。编制国家畜牧科技城核心区空间规划、九峰山畜牧科技园规划,建设中试转化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实践培训中心。新设立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区域中心10个,启动畜牧数字经济孵化园建设,推动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期现结合,创建生猪大数据·荣昌指数公共品牌。获批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建成西南中兽药评价中心、医用动物转化应用系统、国家重点区域级畜禽基因库。推进西南大学扩建校区项目。建成投用进口种猪指定隔离检疫场。办好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推动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编制荣昌高新区50平方公里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及2035年远景规划。坚持产城融合、集约节约用地,按照企业厂房、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三个三分之一”规划建设。建设标准厂房(含楼宇式厂房)15万平方米,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工程,启动配套服务提升工程和“智慧园区”建设,完成高新区实验小学扩建工程。开工西部水暖卫浴基地、汽摩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等项目100个以上,投产华兴玻璃、惠达卫浴、金标实业等项目50个以上。推动建设荣隆园至荣隆场镇快速通道。规划建设吴家产业园。举办“一带一路”陶瓷论坛、首届RCEP电子电路产业高峰论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健全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制度,建设第二批人才长租公寓。启动建设陶瓷科技成果孵化中心、畜禽用抗菌肽工程研究中心、白鹅产业创新中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有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40家,新认定创新平台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企业60家。设立2200万元农牧高新专项,支持科技成果在荣转化。
(二)着力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西部样板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壮大扶贫产业。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启动黄桷滩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川渝血橙出口示范带,编制三奇湖优质粮油产业园规划。建设西部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生猪出栏70万头,粮食产量稳定在29万吨左右。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开工黄桷滩中型灌区,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00公里。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宜机化改造5000亩。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旧房5000户,卫生改厕3.5万户,创建一批卫生镇村,在每个镇街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深化河中村市级“三变”改革试点,新增“三变”改革试点村10个,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河包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加快提升城市能级。统筹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镇村规划。高标准打造黄金坡新区,建成投用棠香尔雅小学、玉带路西段、云蓬坡路,加快建设黄金坡初高中、黄金坡城市休闲公园、玉带路小学,启动建设黄金大道跨濑溪河大桥、代家坡路下穿成渝客专市政道路、站前广场升级改造项目。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开展场镇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新启动老旧小区改造100万平方米,实施安置小区品质提升工程,推动老城区商圈升级。绿化美化城区闲置土地284亩。实施城区人行道、车行道改造工程。提速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综合运营服务中心。完成虹桥客运枢纽站主体工程。申报创建市级历史文化名城。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出台集体收益分配权益退出、农村承包地流转管理办法和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实施方案。积极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改革。推进小蓝村城乡融合示范项目和通安村农旅文融合发展产业园建设。
(三)着力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先行区。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争取荣昌货运机场纳入国家和市级相关规划。加快渝荣自城际铁路、泸大汉铁路、主城至荣昌市域快轨、成渝铁路扩能改造、重庆铁路二环线前期工作。争取永荣自高速、安荣合高速、货运机场至天府机场高速、主城至荣昌快速通道等项目入规。确保大内高速、南环线高速路基工程分别完成80%、30%。加快建设G348广顺至安富、安富至四川界国道,启动建设城区至双河一级公路。加快推动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争取龙王湖水库作为长征渠引水工程调蓄水库。建成泸207脱水站和集输管道,打造页岩气区域中心脱水站。推动产业发展互利共赢。建好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携手打造生物医药、健康食品、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川渝生猪数据交换共享中心。共建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建设双昌4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带。推进古佛山·道林沟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常态化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深化与泸州港、内江物流港合作。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辐射成渝,积极共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推动与周边城市开展教育一体化试点。深化与华西二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合作。深入推进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深化三级警务合作,加强社会治安执法司法联动。全力打造川南渝西一流车管所。
(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确保工业投资增长15%,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加速壮大消费品工业集群,大力发展智能农牧机械、汽车关键零部件等智能装备产业,电子电路、计算机外围设备等电子信息产业,新型净水、纳米材料、洁净板材等新材料产业。建设河包粉条生产基地。加快筹建精细化工产业园,提档升级电镀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启用永荣城乡共同配送中心,引进大型多式联运物流企业,打造区域物流集散枢纽中心,实现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升级畜牧交易市场,建设电商快递产业园。积极引进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启动黄金坡商业综合体前期工作。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联合华为公司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支持华森制药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推动1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50个,新培育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3个,新认定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家。新建5G基站360个,大力发展智慧医疗、智能物流。加快“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推动5G技术在农业领域融合应用,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到30%以上。
(五)着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编制10大产业链发展规划和招商布局,深化“链长”招商、驻外招商、平台招商、资本招商。新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用好富荣股权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发挥产业基金杠杆作用,推进招商重大项目扶持方式由“以补为主”转向“以投为主、投补结合”。坚持“周周有签约、月月有开工、季季有投产”,重点跟踪九牧厨卫、九牧王、新明珠陶瓷、德力西、中膳健康科技等重大项目。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抢抓战略机遇期,用好政策窗口期,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不低于35亿元。健全政府科学投资决策机制。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50个以上,年度投资210亿元以上。完工投用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百年献礼工程。确保高升桥水库扩建主体完工,加快建设东方红水库至清升河水系连通工程。建成大成110千伏安变电站,建设页岩气平台井1座、井站2口。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体完工。加快推动消费升级。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出台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濑溪河体育小镇。举办巴蜀美食文化节、七夕河灯文化节、马拉松等活动20场以上。创新陶器、夏布、折扇、眼镜、美食等特色旅游产品供给。完成荣昌大酒店改造工程。完善古佛山景区基础设施。完成三矿井陶艺产业园一期工程。全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0亿元。
(六)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财政金融改革。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上级专项资金统筹整合管理,强化集体经济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探索投融资新模式,推行PPP、EPC等建设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深化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大力支持企业上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聚焦主责主业转型做实,筹建涉农项目产业投资集团。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区域内资产资源向国企集聚。加快推进国企重组整合,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国企投融资路径,降低融资成本、控制债务规模。加快推进以管资本为主的职能转变。培育兴荣公司AA+资信评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市场主体8000家。坚持一网通办、一窗综办,推行“容缺后补”“告知承诺制”,建设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完善民营企业反映问题“直通车”、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持续开展“双评双促”“百名干部进企业”活动。
(七)着力抓好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坚决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启动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厂网一体”项目,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荣隆园污水处理厂提标。完成城镇雨污管网改造20公里。确保濑溪河、清流河、马鞍河、渔箭河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强化露天焚烧巡查处置,建设集中喷涂工程中心,完成新兴建材厂等3家企业搬迁,推进永荣发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切实保障生态安全。启动濑溪河西南大学至广富园段河道综合治理,实施“清水绿岸”治理提升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严格落实长江上游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加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落实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快促进绿色转型。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控。发展绿色经济,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完成现有煤矿关闭退出工作。加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扎实推进垃圾分类,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主体工程完成50%。
(八)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扎实办好20件重点民生实事。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00万元以上,开展职业培训1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推进城乡低保、医疗救助、残疾人保障、社会福利等工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启动黄金坡失能人员集中照护中心建设。新建养老服务中心4个、村级互助养老点8个。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所。完成桂花园小学新校区主体工程。加强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完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和千名教师访万家工作。推进健康荣昌建设。力争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加快区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完成区中医院迁建、区妇幼保健院二期、昌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第二人民医院及盘龙、河包卫生院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创建工作。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村史馆、院史馆、“新风小院”建设。提档升级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完成荣昌陶博物馆升级改造。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严密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开展信访“治重化积”专项行动。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加快“雪亮工程”、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启动智能化规范化监所建设前期工作。改造提升仁义、河包、远觉等基层派出所。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强力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开工建设消防救援指挥中心和应急保障中心。
(九)着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做好中高风险地区来荣返荣人员健康管理,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核酸定期检测和预防性全面消毒,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风险。持续抓好“内防反弹”。加强医疗机构、隔离场所、学校、养老机构、监所、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防控,加大重点人群健康筛查和核酸检测频次,坚决防止聚集交叉感染。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筑牢社会防线。持续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加强疾控体系建设,确保区疾控中心迁建项目主体完工、区人民医院卫生应急中心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备足集中隔离场所,强化物资储备,增强核酸检测能力,做好疫情监测和信息发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彻底干净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始终让政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政情。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诚信建设。
提高政府治理效能。深化对“五个根本”规律性的认识,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自觉赶上时代潮流,提升专业化能力,努力成为领导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坚持系统观念,发扬斗争精神,善于用改革创新办法破解难题、化解风险,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勇于担当作为。坚持“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政府抓落实是本职,不抓落实是失职,抓不好落实是不称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打造廉洁政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着力发现和纠正损害营商环境的作风问题。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抓发展。建设公共资源交易智能化服务平台,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深化拓展“以案四说”,全面推进“以案四改”,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和制度防线。
各位代表!新蓝图振奋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领导下,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