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4-11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144   评论:0
内容摘要:2020年5月22日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赛罕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 冰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2019年工作回顾2019年,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5月22日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赛罕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  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迈出新步伐,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760元,增长5.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500元,增长10.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9.5亿元,超收4.5亿元,其中税收占比达到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3亿元,增长2.6%。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5万户,市场主体总量突破6.4万户。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精准施策,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全年投入扶贫资金1193.6万元。完成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实现十项“清零达标”。改造农村危房313户。健康、教育、产业等各项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稳步提高。完成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数据采集核查等工作。

污染防治扎实有效。全力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禁燃区推广洁净煤炭使用,依法整治“散乱污”企业543家。实现秸秆回收利用26万亩。严格落实河长制,开展河道清“五乱”专项整治,清理各类垃圾2.9万立方米。整治集中饮用水水源地42处。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完成自治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

风险防控不断加强。抓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管控,超额完成政府隐性债务和民营企业拖欠账款年度化解任务。深入排查整治金融领域风险隐患,严厉打击各类涉众型经济犯罪,立案查处95起。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产业支撑更加有力  

主导产业持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03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光伏产业完成产值124亿元,高效N型硅片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中晶复合材料一期建成,中环协鑫五期、中环领先半导体项目加快建设。中石油硫磺回收装置技改、蒙联二期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

现代服务业活力增强。沙良公铁物流园年吞吐量达到245万吨,实现营业收入5.4亿元。金桥电子商务产业园荣获“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荣誉称号,年交易额突破60亿元。中海、金地等房地产项目加快建设。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着力提升设施农业基地发展质量,形成规模化特色蔬果种植基地28个。推广示范新品种40种,新技术16项。培育专业合作社国家级2家、自治区级8家、新型职业农民441名。农民“丰收节”活动广泛开展。

三、聚焦发展改革,经济活力持续激发

项目招商添薪蓄力。参加各类招商推介会16次。浙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开业运营,新加坡丰树物流和中环氩气提纯项目签约落地,中农批冷链国际农牧副食品物流港等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广发银行内蒙古分行等项目积极对接。

全面改革扎实推进。推进“放管服”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一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确权40.3万亩、村集体清产核资124个,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和股权量化有序推进。

四、聚焦固本强基,城乡品位稳步提升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积极配合推进金盛快速路、昭乌达路、金海路高架、地铁一二号线等重大市政工程建设。启动东瓦窑—双树、保全庄改造安置工作。持续改善农村路网,启动“四好农村路”等道路改造提升工程。ETC发行安装率达到85%。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改造农村水冲户厕6253户,水冲公厕70座;镇村垃圾集中处置率达到100%;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精细化管理继续提升。全面开展“三城同创”工作,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通过国家暗访。新增环卫作业面积184万平方米,城市道路机扫率、机洗率均达到90%以上。垃圾分类工作扎实推进。受理各类民生热线反映问题18.7万余件,处置率达到98.2%。新成立金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永泰等14个社区,改扩建高院社区等7个社区服务场所,社区基层治理和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实施东干丈、石人湾生态建设项目,绿化造林2万余亩,全区森林面积达到27.8万亩,东部绿色生态屏障初具规模。完成82条道路、112处单位庭院、42处公园游园的绿化改造提升,新增道路、绿地、街景绿化美化18处(条),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等方式栽植各类苗木150万株(丛),全区绿化率18.8%,人均绿地面积19平方米。

五、聚焦共建共享,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全年累计投入改善民生资金12.3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45万元,就业创业培训1555人。发放社会保障资金8900万元。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3所新建学校投入使用。招聘教师128名。组织各类培训8693人(次)。小学、初高中班主任津贴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800元、1200元;发放乡村教师补贴每人每年1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配餐试点工作稳步开展。民族教育政策有效落实,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清理违规校外培训机构23家,取缔无证幼儿园35家,规范管理“小饭桌”709家。校园安防建设得到加强,校舍消防整改逐步推进。

文体事业更加惠民。区图书馆、文化馆完成数字化升级改造。乌兰牧骑编演节目36部,演出98场。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267场,送影下乡1467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112次,参与人数3万余人。丰州故城遗址、白塔火车站旧址获批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卫健水平稳步提高。完成赛罕区人民医院项目各项前期工作。金桥、如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运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区级公办基层医疗机构与自治区级重点医院,实现组建医联体全覆盖。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10个。鼠疫防控工作扎实开展。

行业整治有力有效。违建别墅、违法搅拌站清查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常态化推进“两违”整治,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66件,拆除违法建筑2.1万平方米。下大力气解决房地产遗留项目“办证难”“回迁难”“入住难”问题,完成不动产初始登记86个,涉及78802套、922.8万平方米;交付回迁房1134户、40.4万平方米。

六、聚焦综合治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投入扫黑除恶专项资金1022万元。认真整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反馈问题,中央督导组移交的396件“三类线索”全部办结。打掉涉黑性质组织1个,认定恶势力犯罪8件24人,“打伞破网”立案16件67人。

着力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圆满完成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整改各类问题5285个,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为674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690.3万元。加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16件。

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2019年赛罕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全面落实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七五”普法、审计、档案、人民武装、民兵预备役、双拥、消防、防震减灾、粮食安全、妇女儿童、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七、聚焦转变作风,政府建设持续加强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群众反馈问题得到有效整改。行政单位机构改革顺利实施,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0件、政协委员提案203件。“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3.5%。重大项目、财政预算等政务信息公开力度不断加大。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始终保持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

各位代表!年初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迅速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令,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坚决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硬”,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疫情防控初期,我们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策略,全面筑牢疫情防线,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切实抓好病例救治和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加强交通卡点设防、村庄社区和重点地区来呼人员管控,做好医疗防护物资、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等工作。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向好后,我们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措施,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策略,全力做好首都机场分流国际航班人员集中隔离工作,全面推动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复学复课工作,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关键性指标逆势增长,赛罕人民是平安的健康的幸福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和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努力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赛罕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及各条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首府核心区,按照“走在前、作表率”的要求,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受疫情影响,部分经济发展指标大幅下滑。二是整体产业发展层次仍然偏低,存在农业结构单一、工业附加值不高、服务业体量不大等问题。三是民生短板依然突出,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方面,服务群众的能力亟待提升。四是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高,营商环境亟待优化和改善。五是一些干部作风不实、担当不够、能力不强、激情不足。对这些问题,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积极应对,切实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我们要以闯关夺隘的气魄、舍我其谁的担当,把挑战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现实机遇转化为发展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高质量发展中迎头赶上、实现赶超。

2020年主要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攻坚克难的奋斗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2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四届十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首府“走在前、作表率”贡献赛罕力量,展现赛罕风貌。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9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于经济增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对照“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要求,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等反馈问题整改。健全精准帮扶和防返贫长效机制,加强边缘人群监测,加大对贫困人群和低收入群体的综合帮扶力度,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强化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兜底保障;强化就业扶贫,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技能培训,支持困难群体精准就业;强化产业扶贫,完善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增收能力,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做好国家脱贫攻坚全面普查工作。

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加强污染源管控。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替换工作,实施禁燃区内燃煤散烧治理,采取集中供热、“煤改电”等方式,解决好燃煤散烧问题。完善施工扬尘、餐饮油烟、挥发性有机物等领域联防联控机制。整治秸秆焚烧,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坚持源头治理、全面截污、集中处理,持续开展好河道清“五乱”专项整治,巩固大黑河、小黑河治理成效。开展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固体废物源头管控,确保新建金桥热电厂粉煤灰场投入使用。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开展农业“四控行动”,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餐厨垃圾协同处置项目,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加大交叉执法、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坚决守护好蓝天、碧水、青山。

坚决打好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打好财政预算安排、土地出让、资产盘活“组合拳”,确保完成年度政府化债任务。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等行为,从源头管控债务。强化民间投融资、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风险防控,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净化金融生态环境。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提质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种植结构,发挥城郊优势,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在每个镇(涉农街道)“打造一个特色产品基地,打造一个地域品牌,打造一个民宿旅游休闲带,打造一个电商平台,打造一支科技特派员队伍”。实施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新增蔬菜种植面积4300亩,推进蔬菜产业链建设,力争冬春、夏秋季地产菜占全市供应量达到25%、30%,提升“菜篮子”品质效益。在完成500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再实施1万亩建设任务。推广农业新技术20项、新品种45个,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开发。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50家。加快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推动“三品一标”认证。打造区级电商销售平台,实现电商销售占比20%以上。延伸休闲农业产业链,培育农旅融合新业态。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多措并举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做好非洲猪瘟、布鲁氏菌病及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进硅产业集聚发展,支持中环等龙头企业依托自身优势,向下游延伸,向系列化发展,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推动中环协鑫五期项目投产,加快中环领先半导体项目、中晶复合材料二期项目建设,启动实施欧晶高品质石英生产线改扩建、欧通循环利用工业硅技改等项目,加快神舟硅业重组,补齐建强光伏新材料产业链。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蒙昆卷烟技术研发,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推进中石油“减油增化”,启动投资2.5亿元的5万吨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助推企业提质增效。

繁荣活跃现代服务业。强化现代物流功能,依托沙良公铁物流园,发展公铁联运、多式联运,增强市区及周边物流配送和辐射能力,打通物流“微循环”。推进新华文化物流项目建成投用。培育冷链物流、仓储物流等业态,落地实施中农批冷链国际农牧副食品物流港、新加坡丰树物流和九州通医药物流四期项目。提升电子商务质效,促进金桥电子商务产业园整合提升,打造园区品牌和企业品牌,助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建成“爱上内蒙古”正能量网红孵化基地,运营好京东商城中国特产呼和浩特馆。发挥好孵化器作用,促进小微企业成长壮大。增强商贸服务活力,推进北航综合楼等项目建设,金宇SKP旗舰店购物中心签约落地;实施重点商业街区、商贸综合体改造提升,丰富夜间和假日消费供给。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智慧旅游,促进文化旅游与设施农业、休闲观光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三、着力改善民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推进劳有所得、老有所养。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支持、就业需求对接等工作力度,力争城镇新增就业9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人。严格执行“两金四制”等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探索医养结合等新模式,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年内完成试点项目6个。

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加强职业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入学、同步招生、阳光分班政策。启用颐和家园等小区配套幼儿园,确保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提高编制外聘用教师工资待遇。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继续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快推进南门外小学南校区、三十九中学金地校区等教育项目。持续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无证幼儿园专项治理。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平安校园。

推进文化惠民、体育健民。构建高标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标准化文化阵地建设。推进乌兰牧骑“七个一”建设,推出新时代精品力作,打造赛罕文化品牌。加强文物安全保护工作。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满足新时代群众文化体育需求。

推进病有所医、弱有所扶。开工建设赛罕区人民医院,年内完成主体建设。实施健康赛罕行动,推进蒙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充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强化服务保障能力。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及服务质量。提升妇幼保健水平。加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促进优质资源互联共享。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让群众享受更多普惠性政策。加强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等社会救助,加大困难群众脱困解困力度。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做好迎接国家综合技术评估工作。

四、聚力建管并重,提升城乡宜居品质

做好片区综合开发。坚持规划引领、产城融合,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启动东、西古楼、喇嘛营、帅家营等区域规划建设;实施东瓦窑—双树、保全庄等区块征收改造,加快安置房建设;推进第二砖瓦厂棚户区改造。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带动创业就业,实现城市、产业、生态等功能多元复合共享。

完善城乡功能配套。配合完成昭乌达路、金盛快速路、地铁一二号线等重大市政工程建设。完成小街巷改造提升工程。实施52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7个老旧小区改造等工程。做好公厕驿站、道路管网运行维护。完善社区文娱、便民市场等服务设施,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工程。

加强城乡精细化治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施“互联网+城市治理”行动,发挥社区服务网格化管理优势,加大背街小巷、违法建筑、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等城市顽疾整治力度。加强静态停车管理。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分类体系建设,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全力打造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区,续建公厕17所、改造户厕4500户,户厕普及率高于全市二十个百分点;强化垃圾污水治理,不断完善城乡市容环卫管理运行一体化等长效管护机制。

提升城乡绿化品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加强耕地保护,确保总量动态平衡、质量不降低。强化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管理,加强林地保护,实现有效管理、合理利用。持续推进首府东部生态屏障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增效”经济林和“增色”景观林,提升东干丈、石人湾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区绿化成效,完成绿化造林2万亩。丰富全民义务植树形式,提高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建成200亩以上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做好呼张高铁沿线、哈拉更沟等景观绿化改造工作。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坚持适地适树、疏密有致、协调相映原则,推进公园游园、庭院小区、道路水系绿化,新增道路绿地2万平方米。开展全域全民绿化,打造一批公益绿地、主题林廊和美化景观。

五、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深入贯彻市委“转作风、优环境、勇担当”要求,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实施“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改革,执行“三减一增”政策,优化服务流程,搭建“绿色通道”。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落实产业扶持政策,争取上级更多改革试点、项目资金、专项债券等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强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多渠道破解资金短缺难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诚信体系建设。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营商环境。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抓住进入“高铁时代”的有利契机,紧盯京津冀等重点区域产业转移承接,开展定点招商;紧盯中环产业园优势产业采购端、供应端、研发端等延伸项目,开展配套招商;紧盯智能制造、商贸物流、健康养生、休闲文娱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商会招商、资本招商,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带动强的优质项目,力争年内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3至5个。深化区级领导包联服务,加强全程盯办和服务保障,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精准对标学习提升。在高效农业、招商引资、政务服务、智慧城区、园林绿化、社会治理等方面,对标先进地区,积极走出去,开拓视野、拓展思路,学习经验做法,推动创新、优化环境、提升服务,清除阻碍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助力高质量发展。

六、加强社会治理,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持续深化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紧紧围绕“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践行守望相助理念,结合民族团结进步“七进”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正常宗教信仰,支持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共建美好家园。

大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从严从实抓好中央扫黑除恶督导“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开展“六清”行动,加强重点行业领域乱象整治,做好违建别墅、煤炭(矿产)资源领域违法问题专项整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为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进一步织密织牢防控网络,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全力推动产业链复工复产,稳妥有序推进复学复课,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努力把疫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筑现代化社会治理网络,着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完成乡镇街道改革,实现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整合。持续推进解决“办证难”“入住难”“回迁难”等房地产遗留问题。开展“解决信访问题年”专项行动,推动“案结事了”向“群众满意”转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持续深化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智慧公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开展退役军人安置、双拥、优抚等工作,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统筹抓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五”普法、审计、档案、粮食安全、妇女儿童、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七、强化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依法履职善作为。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和群众来信来访。依法接受区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监察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持续推进“三务公开”,提高基层治理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勤政务实敢担当。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展“作风改进提升年”活动,大兴实干之风,落实“一线工作法”“闭环工作法”“四不两直调研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持续精文简会,改进文风会风,减轻基层负担。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压减一般性支出。坚决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廉洁从政守底线。始终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深入抓好以案促改。筑牢思想防线,保持清醒头脑,始终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自觉划清边线、不碰红线、守住底线,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唯有只争朝夕、团结奋斗,方能不负韶华、不辱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担重任、奋力争先,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首府“走在前、作表率”贡献赛罕力量,展现赛罕风貌!

名  词  解  释

1.十项“清零达标”:即自治区提出的六“清零”、四“达标”:脱贫攻坚到户政策未落实或执行有偏差的进行清零; 对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扶贫产业项目未覆盖和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兜底政策未覆盖的实现清零;实现集体经济薄弱贫困嘎查村清零;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清零;实现贫困嘎查村未通动力用电、贫困户生活用电未达标清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清零。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平台数据系统建设达标; 贫困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两级卫生院(室)设备、人员、药物等基本医疗服务达标; 自治区还将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达标;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子女控辍保学达标。

2.“五乱”:即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乱排。

3.“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即将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实行统一权籍调查、统一确权登记、统一颁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书。

4.“四好农村路”:即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5.“两违”整治:即整治违法用地、违规建设。

6.“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即全县(区、旗)、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宗教工作网络和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责任制。

7.“六稳”、“六保”: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8.“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即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精准;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

9.“七进”活动:即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部队。

10.“六清”行动:即线索清仓、逃犯清零、案件清结、伞网清除、黑财清底、行业清源。

11.“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2.“一网、一门、一窗、一次”:即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大厅“一窗办多事”;办结“最多跑一次”。

13.“三减一增”:即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增加政务服务透明度。

14.“七个一”:即每支乌兰牧骑要有一个经典剧(节)目;每年至少新推出一个自编自演的剧(节)目;每年要创作推出一个反映当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改革发展现实题材剧(节)目;每年为基层群众演出100场以上;各地都要有一套推动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每年组织一批乌兰牧骑队员进行专业培训;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乌兰牧骑技能比赛、剧(节)目展演和巡演活动。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