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7日在衢州市衢江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贵丽青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 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 2022 年,是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疫情反复等多重压力,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区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和“五城”建设迈出新步伐。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91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4.76 亿元、增长 10.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5%和 6.6%。
这一年,我们众志成城、精准施策,疫情防控有力有效。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快响激活、精密智控,经受住了多轮疫情的重大考验。特别是面对“3·13”突发疫情,3 万余名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昼夜奋战、不惧疲劳,实现“7 天社区清零,12 天集中隔离点清零”。因时因势动态优化防控举措,累计投入抗疫资金 7 亿多元,改造隔离点 12 个、新增隔离床位 2260 张,超前谋划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床位 1100 张,重症床位 78 张,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实现有序转段、平稳渡峰。及时出台复工复产 40 条,“一企一策”解决复工复产难题,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一年,我们克难攻坚、实干争先,经济发展稳进提质。
放心农业提质增效。出台“3+X”扶持政策,实施产业项目 59 个,新增家庭农场 193 家、省市农业龙头企业 10 家。提升富里、上方等万亩产业平台,未来农业园区一期建成,新建高标准农田 1.56 万亩,完成“两非”整治 2.6 万亩,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衢州玉露茶纳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高家镇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衢江山农”放心农产品直供北京冬奥会,创成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实施“工业强区”七大专项行动,谋划建设光电产业园,总投资 100 亿元的吉利“三电”、30 亿元的鹏辉新能源等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华金新材料、一道新能源二期等项目顺利投产。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 100 亿元,技改投资、制造业投资、出口分别增长 109.3%、156.1%、23.2%,稳居全市前列。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3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72 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 2.65%,连续 4 年全市第一;科技创新指数排名跻身全省第二梯队。“腾笼换鸟”成效显著,整治低效企业 25 家,腾退非化企业 30 家,盘活工业用地 487 亩,省级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完成征迁 374 户,拓展空间 1200 余亩,廿里化工园区实现“较高风险 B 类”摘帽。宝丰、智能装备小微园建设顺利推进。
现代服务业厚积薄发。启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出台“1+2”扶持政策,发放汽车、餐饮等消费券 3950 万元,带动消费 9.47 亿元,有效促进经济回暖。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 7 家,限上商贸企业 41 家。召开服务业发展大会,引进总投资 35 亿元的衢州龙之梦·龙之谷、34 亿元的国风溯唐、20 亿元的衢州银泰城等服务业龙头项目。商贸物流服务业获省“一县一策”专项支持,四省边际枢纽港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省级综合性战略平台;新农都冷链物流园入选省级冷链物流基地,获评全省首批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
这一年,我们比学赶超、大干快上,项目双进成果丰硕。
招商引资鼓舞人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31 个,其中 10亿元以上项目 11 个,20 亿元以上项目 9 个,分别增长 267%、800%。中显光电、鸿邦源等重大项目实现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入库出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26 亿元,增长 12.8%。结对协作项目不断深化,实施东西部协作项目 20 个;启迪衢州科技园签约落地,鄞衢“产业飞地”在全省率先投产。
大干项目卓有成效。开展项目比拼投资赛马“134”专项行动,智慧冷链物流基地、芝溪整治二期开工建设,衢江抽蓄、霞飞跨江大桥、纤纳二期顺利推进,351 国道衢江段、防疫综合体建成投用,乌溪江混合抽蓄通过核准,罗樟源水库、蛟垄抽蓄、北跨西周古墓等项目前期有序推进。省“4+1”重大项目、省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均超 100%;256 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87.4 亿元,荣获 2022 年全省投资“赛马”激励。
要素保障坚实有力。争取“十四五”重大工程国家库项目 12 个、省级“三区三线”清单项目 25 个、专项债项目 35 个、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 3 个。整治土地 1.57 万亩,完成批而未供处置 1858 亩,存量盘活 849 亩,供地 2707 亩。获得政策贷款授信 717.2 亿元、专项债券 29.5 亿元、“共同富裕”专项资金 20.8 亿元。区农投集团通过 AA 信用评级。
这一年,我们全域统筹、重点突破,城乡建设齐头并进。
城市功能优化升级。完成城市发展三年行动首年任务,开工项目 57 个,总投资 223.8 亿元。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茶苑路、兴丰路、信安东路延伸段建成通车,完成道路管线“上改下”11条,建设雨污主管网 100 公里,改造老旧小区 11 个,新增停车位 865 个,沈家苑、新屋里二期等高品质安置小区竣工交付,文化艺术中心、体育馆基本建成,打造“15 分钟品质生活圈”134 个。天泽、天募等总部大楼落地开工,樟潭古埠未来社区加快建设,望江苑、新屋里成为省级未来社区。成功举办中国帆船城市超级联赛、中国桨板公开赛等重大赛事。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入选“新时代浙江考古十大发现”,浙西考古工作站挂牌成立。
乡村风貌绽放新颜。“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全面贯通,创成美丽城镇省级样板乡镇 5 个、达标乡镇 7 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2 个、特色精品村 4 个,廿里镇荣膺省级小城镇培育试点优秀等次,贺邵溪、盈川、泉井边、西山下创成省级未来乡村。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县、全省第二批大花园示范县、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县。改善提升农村公路 347 公里,美丽沿江公路入选全省首批“十大最美农村路”,成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推进旅游业“百千万”工程,完成投资 24.4 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 123 亿元,入选全省“微改造、精提升”综合实践案例。
强村富民蹚出新路。打好“市场化改革+集体经济”组合拳,组建强村公司 33 家,打造示范型共富工坊 22 家,带动就业 3 万余人,全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50 万元以上行政村达到 123 个,入选全省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试点。依托“两山经济合作社”等平台开展整村经营试点,带动 20 个村集体增收 6000 余万元。加大农民工就业、职业培训力度,打造高质量就业村 36 个,帮助 4690 名重点人员实现创业就业。统筹下山脱贫、生态移民等政策,启动“共富大搬迁”。
这一年,我们普及普惠、共建共享,民生福祉节节攀升。
教育医疗更加优质。新增公办幼儿园 15 所,覆盖面从 27% 跃升至 52.6%。完成乡镇中小学改扩建 6 所,新增公办学位 3540 个。中考两区前 100 名人数翻番,区实验中学考生夺取两区裸分第一,衢州三中高考特殊控制线上线率达 39.7%。市二医院创成“三乙”,心血管、智能骨科两个国家级诊疗示范中心基本完成。建成“行走的医院”71 家、规范化村卫生室 15 家,健康浙江考核连续三年获评优秀。
民生保障更加完善。高质量完成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聚焦“一老一小”,新增婴幼儿照护托位 466 个、养老机构床位 370 张,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 26 人;新建幸福大院 10 家,建成区失能照护中心,区福利中心开工建设,峡川镇下叶村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户籍人口医保参保率全市第一,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免费服药政策惠及 3.9 万人,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 1 万余人,“实施低收入农户基本同步现代化行动”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发展环境更加安全。实施农污“强基增效双提标”工程,改造农污设施 100 处,农民饮用水达标提标 18 个村 2.3 万人,三夺“五水共治”最高荣誉“大禹鼎”。莲花镇、后溪镇泉井边村等“一镇八村”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低(零)碳试点单位,入选全省第二批低碳试点县。开展除险保安“百日攻坚”,排查整治出租房消防安全隐患 2.5 万个,399 件信访积案实现化解清零。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维稳安保任务,平安建设实现“十七连冠”。
这一年,我们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发展活力加速迸发。
重点领域改革亮点纷呈。“急线烽”“浙里民宗快响”全省推广,3 项应用纳入全省重大改革“一本账 S2”,争取省级数字化改革试点 23 个,“完善自然灾害风险防控体系改革”荣获全省改革突破奖铜奖,“数智赋能”森林火灾扑救案例入选省委七张问题清单示范总榜,基层智治系统建设入选全省首批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获评首届浙江数字乡村“金翼奖”十佳县。“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获省标准创新重大贡献奖,入选省级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承办全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进现场会。
营商环境建设迈向纵深。企业开办登记压缩至一个环节,线下窗口实现“跑一次一小时零成本”,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平均用时压缩至 50 天,办事时限缩减 30%,连续 4 年获评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开展助企纾困活动,58 条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为企业减负 5.61 亿元、增长 43.58%。“一网通办”网点覆盖全部镇村,通办率达 97.8%。“社银通”工作列入人社部试点,工作经验被《竞跑者》宣传报道。
行政效能稳步提升。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 165 件、政协委员提案 203 件,办结率、满意率分别达到 100%和 99.5%。法治政府、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挑战远超预期、结果令人欣慰。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在于全区干群的团结奋斗,在于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群,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干部,向所有关心支持衢江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奋斗蕴含艰辛,经验启迪未来。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凝聚强大合力。我们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党政同心、上下同欲,衢江涉及面最广、影响人数最多的“3.13”疫情仅用 7 天社区全面清零,线路最长、体量最大的东迹大道国有土地征迁仅用 20 天 100%签约,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大战役,跑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新速度。必须坚持市区一体,抢抓发展机遇。我们始终跳出衢江看衢江,站稳立场、放大格局,主动呼应“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积极融入智造新城,中显光电、鸿邦源等 9 个 20 亿元以上项目落地落户衢江,四省边际枢纽港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四港联动、通江达海正逐步变成现实。只要我们在全市大局中扛起自己的“责”与“位”,就能更好共享全市发展的“势”与“机”。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摆脱路径依赖。我们始终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把改革创新作为破除思维定势、加快弯道超车的第一选择,农村供水保障工作从被上级督查通报到举一反三全面提标改造,再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森林防火工作从困扰衢江多年到探索“急线烽”场景应用,再到入选省委七张问题清单示范总榜。只要我们敢想敢试、敢闯敢拼,就能不断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改善民生。我们始终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用心办好教育、卫生、“一老一小”等事业,用情办好扶危济困兜底等工作,用力推进出租房整治等除险保安攻坚,只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就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和真诚拥护,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必须坚持跳起摘桃,全面争先创优。我们始终树立“不进则退、小进慢进也是退”的进取意识,锚定“保三争二拼第一”的目标,全力去拼去抢去争,“流动红旗”排名逐季进位。只要我们坚持高目标引领、高标准推进,就一切皆有可能,将劣势变为优势,优势变为胜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诸多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发展基础还不牢固,融合带动能力仍有不足,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还有差距。二是平台空间不足,“大好高”项目支撑不够,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需要进一步破除。三是城乡发展不协调、不充分的短板依然存在,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优质服务供给与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四是少数干部担当不够、激情不足、创新不强。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不回避、不遮掩,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3 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衢江实践的起步之年。当前,衢江的经济发展既面临着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多、风险隐患交织叠加、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等多重挑战,也正在迎来国内经济复苏、各级利好政策密集出台、自身发展全面起势等诸多机遇。我们必须以“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迈好第一步、跑好第一棒。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以共同富裕示范区、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十个“桥头堡”重大战略为牵引,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三个三”为重要抓手,全力攻坚“八大任务”,奋力谱写“五城”建设新篇章,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衢江实践。
主要预期目标为: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工作在全市“保三争二拼第一”,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300 亿元、增长 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9%左右。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必须聚焦重点、攻坚突破,切实抓好“八大任务”:
一、聚焦工业强区,重塑产业发展新优势。深入实施“工业强区”七大专项行动,市区一体推动“五链”融合,形成衢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凝心聚力强产业。围绕全市六大标志性产业链,紧盯时代锂电、吉利“三电”等“链主”型项目,主动承接智造新城产业延伸,推进研发中心、总部经济、商业综合体等一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项目落地;重点培育通用有机高分子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特色产业链;配套发展新能源、特种纸两大标志性产业链,打造若干个新兴产业链;引进“链主”型企业 2 家,招引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 8 个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 15%、8%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 23%以上。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省级企业研发机构 1 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8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80 家,规上企业研发投入达到 3.3%以上。
千方百计拓平台。启动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配合推进 1.3 万亩的东港北片区工业全域土地整治工作,启动廿里工业用地二期收储,持续深化“358”低效企业整治,滚动储备千亩以上工业用地,实现亩均税收增长 15%以上。全力打造省级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加快构建生态工业体系,力争廿里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降到D类。按照“一园一特色”,新增布局小微园 3个以上。探索新型产业用地(M0)发展新模式。深化山海协作,加快“三飞地一平台”建设,落地产业协作项目 10 个以上,投资10 亿元以上。
全心全意优服务。落实企业社区网格化服务,优化“亲清茶叙”等政企沟通平台,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推动衢发瑞新能源材料、先导微电子、鹏辉新能源二期等项目落地开工,中显光电、鸿邦源、纤纳二期等建成投产。扎实推进“凤凰行动”,助推志高机械、海力股份等企业加快上市。
二、聚焦商贸物流,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以四省边际枢纽港为载体,以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为契机,用足用好“一县一策”,加快构建“公铁水空”四港联动体系,打造四省边际交通物流桥头堡。
建设“外联、内畅、互通”综合交通体系。围绕畅通外部,加快 320 国道南移、311 省道、305 省道、东迹大道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推动杭金衢高速衢江连接线建成通车。围绕循环内部,推进霞飞跨江大桥、高安大桥建设,信安东路、梅林路等道路延伸工程建成投用,改善提升农村公路 150 公里,形成“15-30-60”交通圈。围绕互联互通,市区一体建设杭衢铁路、衢丽铁路、甬金衢上高速、铁路专用线等重大线性工程,聚焦机场迁建、两站融合,加快港区疏港铁路、机场快速通道等项目前期,打造四省边际综合交通枢纽新门户。
优化“提质、降本、增效”现代物流体系。全力推进港区二期、保税仓、智慧冷链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港区年吞吐量达到 330 万吨。启动衢江航道等级提升“四改三”工程,拓宽太仓、常熟等集装箱航线,打造“重进重出”示范同船模式,集装箱吞吐量 1 万标箱以上。谋划建设纸浆期货交割库、浙江纸浆交易中心项目,拓展水泥、钢材等业务和集装箱拼拆、中转联运等服务,提升元立、巨化、华友、仙鹤等重点企业集疏运能力,将港区打造成百亿级产业服务平台。
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体系。坚持以港兴产,加快建设智能制造、商贸物流、现代农业等重大产业集群,搭建城东物流产业平台。坚持以港兴贸,加快培育临港产业,与物产、省交投等企业合作成立区域商贸平台,谋划建设大宗商品仓储交易中心,支持衢州新农都提升农产品供应辐射力。坚持以港兴城,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加快衢州银泰城、数字文体产业园、君悦总部等项目建设,引进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企业 2 家。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改造提升农村(社区)商业网点 100 家。办好系列促消费主题活动,新增年营收 5 亿元以上企业 1 家,在扩大消费中不断改善城乡群众生活品质。
三、聚焦有效投资,积蓄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力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把一个个项目从“纸面”落到“地面”,为追赶跨越、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力招大引强。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驻外招商、基金招商、国资招商,推动园区招商向都市招商、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办好“天南地北衢江人”等招商推介活动,提高招商精准度。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紧盯商贸物流、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聚焦产业前沿、头部企业和项目孵化,招引 50 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1 个,10 亿元以上项目 5 个。
加快项目推进。持续完善“134”扩大投资工作体系,强化动态监测、月度晾晒、季度赛马、年度考核、督办约谈等工作机制。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双百”工程,按照“谋划一批、推进一批、开工一批、加快一批、招引一批”要求,推进 208 个区级重点项目,新建项目一季度开工率达到 50%以上,完成年度投资 122 亿元。紧盯国家、省政策导向,加强向上对接,力争 20 个以上项目列入“千项万亿”工程等省级重点盘子,年度投资完成率超 100%。加快推进长三角商业新零售创业创新中心、天泽总部等重点项目,推动乌溪江混合抽蓄、文体健康产业园二期项目尽快开工,确保结构性指标增速高于固投增速。
强化要素保障。聚焦省“8+4”政策体系,做好特别国债、地方专项债券项目储备、申报,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力争债券额度达到 8 亿元以上,设立总额不低于 1.5 亿元的 5 大产业专项基金,争取政策性贷款 10 亿元以上,用地指标 500 亩以上。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做到基本民生和重大项目两项支出“只增不减”。优化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继续打好“供地、净地、整地”用地保障组合拳,实施土地整治 1.5 万亩,其中垦造耕地 5000 亩以上,处置批而未供土地 1200 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300 亩,确保千亩以上净地滚动储备。
四、聚焦新型城镇化,彰显城市建设新品位。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六大专项”,全面提升城镇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
提升城市能级。坚持精心规划,高标准编制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空港新城战略规划及重点片区规划研究,统筹推动衢江城区、江北片区与空港新城整体布局、联动开发。坚持精致建设,滚动推进十大专项、百个项目、千亿投资,开工建设城建项目 24 个,完成投资 27.68 亿元,引进五星级酒店、高端商业街等重点项目 15 个以上。加快城市配套,完善东迹大道、仙岩路片区和老城区路网、管网、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开工建设樟潭古埠二期,未来社区创建覆盖率达50%。坚持精细治理,以文明城市创建复评为统领,加快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推动城市运管“一网统管”,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促进人口集聚。打好征地拆迁攻坚战,启动城东片区、江北片区(浮石片)、老机场片(下张片)、空港新城片城中村(机场本场)、东港片区园中村征迁,力争吸引 2 万人到城区集聚。积极推动“共富大搬迁”,编制全区“万人集聚”共富安置区、百亩农民搬迁城镇集聚点规划,加快打造“1+1+5”安置格局,完成自然村搬迁萎缩 41 个、5000 人。有序引导山区群众梯度集聚、进城入镇、转产转业,确保集聚人口“留得下、稳得住、能致富”。全力推进首批 81 个城镇化重点项目建设,商品房销售面积 15 万平方米、增长 50%以上,新增保障性住房 200 套,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做好全域旅游。围绕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十大工程,加快推进衢州龙之梦·龙之谷、姑蔑古国考古遗址公园一期等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 30 亿元。以“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95 联盟大道为主链,将药王山、天脊龙门、盈川现代旅游根据地等串点成线、串珠成链,系统打造衢北运动康养度假圈、衢南生态康养慢游圈、中部特色康养风光圈。抢抓文旅产业复苏“风口”,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康养+体育”等度假旅游新业态,持续开展杜泽老街非遗体验、东坪柿子节等品牌旅游节庆活动,旅游总收入、接待游客数分别增长 8%、10%以上。
五、聚焦乡村振兴,打造共同富裕新样板。坚持创新赋能、产业先行,努力在推进共同富裕上走前列、作表率,为一域增光、全局添彩。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强区”建设,启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聚焦稳产保供、提质增效、品牌赋能,全方位提升衢江农业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农业平台,不断释放上方、新田铺、富里、富西等平台规模效应,引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1 家。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推动柑桔、中药材、渔业、油茶等品改升级,推广稻虾、稻蟹等综合种养模式,开展“1+N”柑桔全产业链融合示范建设,打造 10 亿级产业链 1 条。做大做强农业基础,巩固“两非”整治成果,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粮食总产量达到 13 万吨以上;狠抓“双强”行动,加快高标准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 3500 亩、改造提升 5000 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73%以上。做大做强“衢江山农”品牌,实现销售额 1 亿元以上,打造长三角放心农业基地。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以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为主线,推进“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示范段建设,打造城乡风貌样板区。深化“三大革命”,大力推进乡村杆线规范整治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两最”评选,开工农污处理设施 100 个,实施乡镇水厂提质提标改造工程,打造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县域样板区,争创省级特色精品村 4 个、美丽宜居示范村 3 个。加快推进未来乡村组团连片发展,提升贺邵溪、盈川、泉井边、西山下等未来乡村运营水平,打造更多共富单元试点标志性成果。
加快推进富民强村。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倍增计划”,依托“两山合作社”,深化产业联营、整村经营等模式,培育片区化强村公司 3 家、共富工坊 40 家,力争 45%以上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 50 万元。用好“龙头企业+小农户”富民联结机制,吸引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和高质量农民培训 1500 人次、农创客 300 人以上。
六、聚焦改革创新,激发体制机制新活力。坚定不移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攻坚、开放再提升,全力打造改革攻坚示范区、营商环境最优区。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深化以承诺制为核心的极简审批,推进政府履职核心业务数字化。扩大跨省通办“朋友圈”,向“跨省通服、跨省通游、跨省通管”延伸扩面。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清障”行动,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迭代政企通等平台载体,坚持“第一时间+顶格优惠+政策直达”,为企业减负 5.5 亿元以上,让市场主体切实感受到政策落实有力度、政府帮服有温度。
全面深化重大改革。实施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力争资产总额突破 450 亿元、营收 25 亿元、融资 50 亿元以上。探索砂石、矿山等国有资源有偿使用,力争实现再增资 100 亿元以上。深入推进农村“三块地”、集体林权制度等改革,探索多形式村级集体经济合作模式,力争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 500 宗以上,承包地流转率达到 60%以上。以碳账户体系建设为重点,推进全省低碳县试点,锚定装配式建筑、枢纽港建设,推动建筑领域全生命周期碳实践、交通领域节能减排。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数字化改革,打造一批具有衢江辨识度、全省先行示范的标志性成果。
积极争取改革试点。坚持脑勤腿勤,加大“跑部进厅”力度,做到“一月一对接”,及时掌握上级新政策、新动态、新要求,围绕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数字化改革等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包装等工作,全力争取更多试点布局、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推进试点深化、落地、见效。
七、聚焦民生提质,书写幸福生活新答卷。立足共同富裕目标,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努力让全区人民享受更多的优质公共服务。
加大基本民生保障。深化社保业务一站式服务,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低收入群体医疗补充政策性保险全覆盖。加大就业创业帮扶力度,城镇新增就业 7000 人以上。持续推进“扩中提低”行动,低收入农户可支配收入增长 15%以上。健全关爱帮扶服务体系,提升救助管理服务水平,兜住困难群体生活底线。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聚焦“保健康、防重症”,稳妥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擦亮“健康衢江”品牌,加快市二医院三期、廿里分院和高家分院迁建项目建设,两个国家级诊疗中心建成投用,推动衢州市眼科医院高质量发展,完成区妇保院整体搬迁,力争区中医院创成“二甲”;“行走的医院”覆盖 30 个村,新增政府办村卫生室 10 家,力争区域就诊率达到 90%以上。擦亮“优学衢江”品牌,建成投用大桥、仙岩幼儿园,加快建设兴丰幼儿园,公办幼儿园覆盖面达到 60%以上,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加快建设城东学校、廿里二小,改扩建乡镇中小学 12 所,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县中崛起”工程,推动衢州三中与省内名校结对共建,促进高中教育稳步提升。强化“一老一小”照护服务,新增家庭养老床位 200 张、持证养老护理员 28 人;加快“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新增婴幼儿照护托位 200 张以上。
促进文体事业繁荣。保护传承剪纸、陶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农村文化礼堂 10 家。加强姑蔑文化研究和保护,推进石角山城址考古发掘,开工建设姑蔑古国考古博物馆,打造具有衢江特色的历史文化 IP。加快全省体育现代化区创建步伐,高标准推进“一场两馆”建设,高品质办好中国帆船城市超级联赛等赛事活动,举办群众体育赛事 50 场以上,以赛事活力提升城市魅力。
八、聚焦除险保安,展示平安和谐新气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标准的平安衢江。
从严保护生态环境。严格落实各类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加快整改销号、举一反三。持续打好治气、治水、治土、治废、治塑五大攻坚战,力争 PM2.5 平均浓度控制在 26 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 94%以上。打造“河长制”“林长制”升级版,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安委办实体化运行,持续开展除险保安专项行动,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安全、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确保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双下降”。强化应急救援设施和队伍建设,完成区级避灾安置中心整体搬迁。深化网络餐饮治理,完善药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全民防诈等工作,完善“大数据+网格化”机制,增强社会治理防控能力。常态化开展信访“双清双治双查”行动,加快全市挂牌乡镇和信访矛盾重点村“摘帽”。全力做好全国“两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维稳安保工作,争创平安建设“十九连冠”、法治浙江示范区、省无信访积案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生态。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继续按照民生实事“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理念,筛选出教育均衡发展、医疗保障服务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 12 方面候选项目,由代表票决选取 10 方面作为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征程要有新担当、新发展要有新作为。政府系统将全力打造人民放心、人民满意、人民点赞的现代政府。
做对党忠诚的“模范生”。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的忠实拥护者、“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市有要求,衢江率先见行动”。
做依法行政的“排头兵”。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抓好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扎实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动行政诉讼案件数和败诉率“双下降”。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做担当尽责的“实干家”。大道至简,实干为先。要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钉钉子”精神坚韧不拔抓部署、抓落实,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要敢于斗争、迎难而上,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千方百计稳经济、保民生、促发展。要闻令而行、雷厉风行,浓厚比学赶超、竞相奋进的氛围,推动各项工作追赶跨越。
做团结奋斗的“开拓者”。力量生于团结,事业成于奋斗。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不利于衢江的话不说,不利于衢江的事不做。完善政府班子与部门、乡镇的沟通协调机制,注重听取和采纳人大、政协及各方面意见,注重加强同各方面的沟通和配合。切实增强“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进取意识,不断积蓄优势、放大优势,打造一批“全市领先、全省出彩”的标志性成果。
做清正廉洁的“引领者”。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整治隐形变异“四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有效防范重大工程、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廉政风险,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资产。落实“公务餐”一件事改革,从严控制“三公”经费,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不低于 10%,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真正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
各位代表!奋斗是衢江最亮的底色,实干是衢江最强的音符。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实干争先,为奋力谱写“五城”建设新篇章、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衢江实践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五城”:指四省边际物流中心、枢纽之城;华东生态福地、康养之城;浙西产业新区、活力之城;26 县共富示范、幸福之城;全省改革样板、智治之城。
“3+X”:“3”指柑桔、中药材、蔬菜三大特色优势产业;“X”指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
“工业强区”七大专项行动:指招大引强、培大育强、科技创新、亩均论英雄、数字化转型、企业上市、外贸创强行动。
项目比拼投资赛马“134”专项行动:“1”指围绕 1 个“开门红”目标;“3”指制定谋划项目抓落地、前期项目抓转化、实施项目抓推进 3 张任务清单;“4”指开展谋划招引大攻坚、专班运作大推动、政策处理大清零、督查考核大比拼 4 大专项行动。
省“4+1”重大项目:“4”指交通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与产业投资、民间投资项目,“1”指省市县长项目工程。
三区三线:“三区”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分别对应在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两个先行: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
十个“桥头堡”:指打造四省边际“现代产业”“人才科创”“数字变革”“开放开发”“交通物流”“全域旅游”“文化文明”“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绿色生态”等十个方面桥头堡。
“三个三”:指第一个“三”指聚焦产业转型、城市提能、乡村振兴“三大领域”;第二个“三”指强化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土地综合整治“三项攻坚”;第三个“三”指提升改革创新、民生服务、县域治理“三种能力”。
五链:指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服务链。
六大标志性产业链:指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特种纸产业链。
三飞地一平台:指产业飞地、科创飞地、消薄飞地和特色生态产业平台。
“15-30-60”交通圈:指 15 分钟上国省干线、市域“30 分钟交通圈”、省域“1 小时交通圈”。
两站融合:指衢州机场迁建工程机场航站楼和莲花高铁站两站融合。
“双百”工程:指全年谋划推进 100 个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 100 亿元以上。
“千项万亿”工程:指浙江每年滚动推进 1000 个左右重大项目、完成投资 1 万亿元以上,五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 7 万亿元以上。
“8+4”政策体系:“8”指“扩投资、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综合交通、现代服务业、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乡村振兴和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民生保障”等 8 大政策包,“4”指“财政、自然资源、金融、能源”4 张要素清单。
5 大产业专项基金:指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政策包中,设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 4 支产业集群专项基金和 1 支“专精特新”母基金。
“六大专项”:指城市能级提档、人口集聚提速、主导产业提能、公共服务提质、人居品质提升、综合改革提效行动。
“1+1+5”安置格局:指 1 个城区,1 个万人集聚共富安置区(廿里)和 5 个百亩农民搬迁集聚点(高家、大洲、莲花、杜泽、上方)。
“双强”行动:指科技强农、机械强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