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2月6日在衢州市衢江区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衢州市衢江区代区长 徐惠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主要工作和“十三五”发展成就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战疫情、促发展的双重任务,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区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四省边际枢纽港决策部署,以“三年”活动为抓手,全力打好“八大会战”,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4%;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3%和7.5%,8项指标增幅位列全市前三,实现“两战赢”“双胜利”。 一是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大会战。我们闻令而动、向疫而行,打出“八个全市最早”组合拳,2700余名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包区清—3— 楼,33个网格、89个小区、4131户出租房实现应管尽管;做实做细“三联工程”,村社干部、网格员、志愿者24小时值守卡口、守好“小门”,拉网式完成返衢人员健康监测10万余人次,重点人员核酸检测7万余人次;落实“一图一码一指数”,精密智控、闭环管控,牢牢守住“五大关口”,构建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我们监地同心、共抗疫情,堵住了风险敞口,获得时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区政府荣立市集体二等功。我们早谋划、早部署,全市率先启动包企帮办和区领导挂联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复市复学走在前列,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在全省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作经验交流。 二是全力打好决胜小康大会战。全面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593户、异地下山搬迁356户,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4.7万人,低收入农户人均年收入13454元、增长15.3%,高质量实现脱贫攻坚“三个清零”。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完成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转办信访件下降53%,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致力教育均衡发展,公办幼儿园在全市率先实现乡镇全覆盖,高家初中、大洲中学顺利撤并,区职业中专完成迁建投用,成功创建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区妇保院迁建项目动工,市二医院启动三乙医院创建,健康浙江考核优秀,荣获全省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示范区。 三是全力打好争先创优大会战。紧盯“一图一表一指数”,MEI指数得分进入全省“优+”序列,成功实现“半年正、三季进、全年—4— 红”。着力稳定“米袋子”“菜篮子”,生猪、粮食增产保供任务超额完成。抓实落细“六稳”“六保”,制定“暖企10条”“稳企12条”,政银企携手共克时艰,压减政府一般性支出6.08亿元,为企业减负8.78亿元。针对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服务业,及时出台大商贸、总部经济等激励政策,新增限上贸易企业40家,入选全省首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四是全力打好城市提能大会战。开展“城市提能年”专项行动,十里运动休闲长廊建成使用,成为网红打卡点;衢江美食城开张营业,点亮城市夜生活;“拆墙透绿”走在全市前列,新增口袋公园9个,提升城区通透性。廿里镇列入省第四批小城市培育试点,与莲花镇一同获评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镇。决战决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落地落实“八个一”有礼系列行动,以三年国测不失一分的成绩,助力衢州“一轮创成、高位创成”,以全省第一创成省级示范文明城区。 五是全力打好乡村振兴大会战。推进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衢江段成为全市样板,莲花乡村国际未来社区开园迎客,国庆期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评选“最具投资价值村庄”10个,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培育,获评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成功创建全省唯一的第九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田铺跻身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荷鹭牧场获评国家级休闲观光牧场;衢州玉露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国内最大盒马村落户衢江,数字农业示范区加快打造;铜山源休闲度假旅游区、六春湖景区等项目加快建设,莲—5— 花镇、黄坛口乡成为4A级景区镇。 六是全力打好项目攻坚大会战。创新项目管理机制,省市县长工程项目连续两年100%落地,衢江港区集装箱航线首航,浙西重大交通产业配套设施生产基地项目“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上规”,总投资180亿元的华东(衢州)数字经济示范区项目落地建设,25亿元的永创铝业项目顺利推进,纤纳新能源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获评全省扩大有效投资优秀单位。向上争取再创佳绩,大花园建设由省级培育类转为示范类;获得三年4.5亿元区域协调财政专项激励政策支持;四省边际枢纽港和华东(衢州)数字经济示范区,列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西延行动15个重大标志性项目。 七是全力打好改革落地大会战。“区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领跑全省,编制全国首张属地管理事项清单,梳理农民建房等16个“一件事”,“云智衢江”入选省“观星台”优秀应用。市区一体做好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聚力打造空港新城、枢纽港新平台。实施优化营商环境2.0行动,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100%,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压缩至80天内。重点领域改革多点突破,“信用衢江”建设经验做法全省推广,国资改革稳步推进,衢江控股、建投、交投获AA主体信用评级。 八是全力打好治理提效大会战。开展“治理提效年”活动,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高标准建成区社会治理中心,推动部门集合、服务集成、数据集中、治理集效,矛盾纠纷一次性处置率达91.2%。探索“区乡一体、条抓块统”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推进廿里镇“一支—6— 队伍管执法”试点,下沉省级执法类事项749项,为基层减负赋能。圆满完成村级组织换届。完成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平安建设实现十五连冠。 各位代表!疫情百年罕见,压力前所未有,困难超出想象,但我们防控了疫情、顶住了压力、战胜了困难,赢得了发展。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奋斗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所有抗疫工作者,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干部,向所有关心支持衢江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20年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发展胜利收官。五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全面贯彻市委“1433”、区委“1136”发展战略体系,“提振精气神、全力争上游”,持续推进“活力新衢江、康养大花园”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成就。 五年来,我们凝心聚力谋发展,克难攻坚抓落实,综合实力大幅攀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3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3.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0.12亿元增长到18.12亿元,增幅位居全市第一;消费、出口年均分别增长7.7%、7.3%。连续两年获得市综合考核第一名,26县发展实绩考核位次前移8名,先后荣获省级以上荣誉、试点261项。 五年来,我们多措并举调结构,精准发力促转型,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放心农业走在前列,创成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7— 安全县,成为G20杭州峰会农产品主供地,入选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县。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规上工业总产值188.4亿元,年均增长7%,亩均税收从6万元增加到15万元。“3+3”产业集群基本成型,仙鹤股份、五洲特纸成功上市。累计引进入库亿元以上项目103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三产动能加速集聚,文化旅游加快融合,成为全省首个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示范区,列入全省首批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县创建名单。R&D经费占比从0.79%提升至2%。创成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高性能纸及纤维复合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列入省级创建名单。 五年来,我们轰轰烈烈抓整治,全力以赴补短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发展由“拉框架、强基础”向“提功能、塑形象”转变,城区人口实现翻番,由6万人增长到12万人。功能配套和公共服务加快完善,城中村搬迁改造全面完成,8条城区断头路全部打通,“三纵三横”主干路网通达全城,排水难、停车难、如厕难有效破解。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三大革命”惠及千家万户,全域消灭“赤膊墙”,拆除违法建(构)筑物800余万平方米,创成基本无违建区。美丽乡村串点成线,乡村产业蓬勃发展,获评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单位、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区。高质量完成首轮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水源地、钙产业整治全面完成,获评全省淘汰落后产能和“腾笼换鸟”工作先进区。 五年来,我们刀刃向内抓改革,齐心协力优环境,发展活力—8— 持续迸发。组建“三大办一中心”,完善“系统谋划、专班运作、比学赶超、政策激励”工作机制,通过电视问政、红黑榜、军规通报等形式,强化闭环督查,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快速推进。抢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机遇,打造富里、上方、新田铺三大万亩平台,实现荒山变良田、村庄变景区、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民。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成立市场化运营国有企业5家,国资总规模突破200亿元,国企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最多跑一次”改革纵深推进,部门间非涉密事项“掌上办”实现率达90%以上,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指标全国领先,入选中国十佳营商环境示范城市。 五年来,我们千方百计惠民生,倾力倾情办实事,民生福祉显著改善。每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支出。新增就业4.5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1733元、23532元,年均增长8%和9.2%。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由570元提高到840元,医保政策范围内综合报销比例提高到66.7%,被征地人员实现应保尽保。“四好农村路”、农民饮用水等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实现行政村客车“村村通”、路灯全点亮,获评省农村文化礼堂示范区。打赢教育翻身仗,实现“两年三提升”,杭州育才、温州知临等一流名校入驻衢江。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全面推进,“编组共建、分级联动”医共体模式全国推广。 五年来的实践,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党建统领是坚强后盾。无论是阻击新冠疫情,还是应对“利奇马”台风;无论是浮石违建整治,还是出租房消防安全隐患治理,每逢大事难事,区—9— 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四套班子合力合拍、同频共振,部门乡镇联动联合、齐抓共管,形成势不可挡、势如破竹的气势,各项工作有力推进。人民至上是力量源泉。无论是城中村改造,还是牛头湾整体搬迁;无论是打赢教育翻身仗,还是推进医共体建设,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紧紧围绕群众关心关注关切,努力贴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以一件件小事、实事,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大力支持,凝聚起众志成城、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改革创新是破题法宝。无论是“最多跑一次”,还是“最多跑一地”;无论是“一支队伍管执法”,还是“一个事项抓到底”,面对转型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我们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敢想敢试、敢闯敢拼,探索推进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担当实干是成事保障。无论是违规砂场整治,还是“低散乱”企业整治;无论是衢江抽水蓄能电站十五年磨一剑,还是杭衢丽山海协作大通道一年进规划入计划,这一件件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敢想敢干、先行先试,上下联动、协同作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堡垒。加快发展是根本出路。无论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还是群众生活日新月异;无论是社会事业快速提升,还是民生保障提质增效,我们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全力推动更快速度、更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分好蛋糕,为问题解决创造有利条件,为民生改善打下坚实基础,为群众利益提供最强保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空港新城和四省边际枢纽港建设新定位、新要求,我们仍面临着扩张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双—10— 重任务,肩负着创造竞争优势与补齐发展短板的双重压力。平台建设还要再加强,产业转型还要再发力;科技创新能力还不足,改革力度仍需加大;城乡基础设施还有欠账,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还需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领域还存在风险隐患,平安稳定不容松懈;少数干部仍存在能力不足、效率不快、作风不实的问题。我们将直面问题、正视不足,用创新的思维、攻坚的举措、持久的韧劲,努力加以解决。 “十四五”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衢江动能转换的机遇期、产业转型的关键期、优势转化的黄金期,我们将全面开启四省边际枢纽港建设新征程。根据区委建议,区政府编制了《衢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〇请大会审议。经本次大会批准后,区政府将认真组织实施。 “十四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定扛起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政治使命,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市委争创四省边际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决策部署,—11— 以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聚焦聚力四省边际枢纽港建设,开放放开创造衢江发展新优势。 “十四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GDP和人均GDP年均增速保持在7%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相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收入农户收入等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5年,GDP达到400亿元左右,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5%;枢纽港实现公铁水联运,综合实力走在全市前列,力争全省排位前移10位左右、进入26个加快发展县第一方阵。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聚力打造物流中心枢纽城。以大路章作业区和衢州铁路货场搬迁、枢纽港铁路专用线为核心,基本建成公水、公铁两大物流基地,信安北·华东(衢州)数字经济示范区项目基本建成投用,初步形成“聚浙西、通四省、联全国”的区域物流集散中心,港产城融合深入推进,成为引领四省边际发展的枢纽经济高地。 聚力打造产业新区活力城。产业转型变革加快,新经济、新动能步伐明显提速,特种纸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实现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电子信息、军民融合等新兴产业渐成规模,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总部经济加快培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55%左右。现代农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成为全国数字农业高地。 聚力打造生态福地康养城。聚焦“两山”转化和文旅融合,高标准推进生态保护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拓展生态产品价值—12— 转化渠道,主要污染物指标达到国家要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9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优势,集聚康养高端要素,持续擦亮“康养衢江”品牌。 聚力打造美丽大花园先行示范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有序推进,全面形成“一港一心两带两翼”空间发展格局,小城镇实现特色差异化发展,全部乡镇达到美丽城镇要求,创成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90个。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乡村未来社区建设有效推进,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中心城区有机更新不断加快,服务功能显著强化,城市品质和文化底色不断彰显。 聚力打造社会治理先行示范区。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的系统化改革攻坚、社会治理“最多跑一地”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形成“互联网+政务服务”格局,“区乡一体、条抓块统”高效协同治理持续深化。政府制度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实现平安创建二十连冠。 聚力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园。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公共服务均衡化和优质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佳居、弱有众扶。教育现代化水平挺进全省前30名,市二医院达到三乙,区妇保院、中医院达到二甲水平,成为县域教育健康高地。 —13— 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建区20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五年看头年,起步最关键。当前,衢江正处于“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冠疫情和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国内国际双循环、长三角一体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义甬舟大通道西延多重叠加的重大战略机遇,我们要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状态,鼓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劲头,冲锋冲刺、决战决胜,奋力迈好第一步、展现新气象! 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10%。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要按照“三个争先”要求,聚焦聚力、开放放开,重点实施“七大工程”,全力确保“十四五”精彩开局。 (一)实施枢纽建设工程,构建内联外畅新格局。 综合交通再完善。加强“公、铁、水、空”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着力构建“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集疏运系统。市区一体推动衢州机场迁建、铁路货场搬迁、杭衢铁路莲花站、320国道南移等项目。稳步推进杭金衢高速拓宽、衢江互通连接线、351国道、跨上山溪大桥、霞飞跨江大桥等交通项目。加快衢江港区开发和二期项目建设,年吞吐量突破200万吨。抓好农村公路改建提升三年行动,建成杜泽至灰坪、举村至汉都公路,实现县乡道—14— 全部白改黑。调整优化公交线网,6月底前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多式联运再加强。以四省边际枢纽港建设为依托,着力推进海河联运、公水联运、公铁联运。充分利用航运直通的优势,不断加强与宁波舟山港合作;依托钱塘江、杭甬运河、浙北集装箱运输通道等内河航道,大力发展集装箱中转体系,打造沿海港口集装箱喂给港、货运分拨港。全力融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加强与浙中公铁联运港、义乌陆港等合作,提高“公、铁、水”联运比例,增强区域物流竞争力。 枢纽经济再发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高标准谋划布局临港产业、生鲜商贸等枢纽偏好型产业,着力推动规模物流企业在港区设立快递物流园区。积极发展港口服务业,着力培引专业化船务公司,发展船代、货代等中介咨询机构。谋划建设国家纸浆储备库,推进精深加工企业临港集聚发展,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效应,打造华东物流分拨中心、电商配送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 (二)实施平台建设工程,擂响再次创业进军鼓。 贸易平台开新篇。聚力打造信安北·华东(衢州)数字经济示范区,加快推进卓尔专业市场建设,确保年内76万方专业市场满铺开业,举办首届中国•衢州国际商品交易会。聚焦卓尔智联、卓尔智城、卓尔智造三大重点领域,贯通物业、物流、仓储、金融、数据等服务链,打造集展示、交易、仓储、物流、电商、加工、孵化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商贸物流中心。引导衢州新农都、粮食产业园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鼓励专业市场同步发展线—15— 上市场。推进智慧物流大数据平台和枢纽仓项目。以浙江省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创建为抓手,高标准谋划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启动保税物流中心前期工作,促进商贸物流加快集聚。 城市平台拓新局。以省级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县创建为契机,加强衢江东方商圈建设,鼓励传统批发零售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大力发展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打造新零售标杆城市。加大总部经济、科技金融等政策力度,鼓励仙鹤、五洲等龙头制造企业试行“总部+基地”模式,加快建设衢江供应链总部、中石化衢州总部等,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产业平台育新机。深化与智造新城的产业配套、产业服务、产业互动,持续强化“专班+涉企部门”产业服务机制,坚持组团联企不动摇,做好招商落地、政策兑现、园区提升等服务保障,力争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10亿元。加强创新载体建设,依托“两区两体”平台,创建省级标杆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各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做优做特乡镇工业功能区,加快廿里功能区数字园区建设,积极布局乡镇小微园。 (三)实施扩大投资工程,积蓄转型发展源动力。 坚定不移抓招商。依托港区平台,谋划招引一批现代智慧物流、金融电商、港口服务、船务航运等临港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依托山水资源优势,谋划招引一批生态旅游、康体养生、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充分发挥驻外招商组作用,紧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世界500强、央企、名企和行业龙头企业,—16— 招引一批税源型、科技型和外溢型项目。深化东西协作,探索甬衢产业合作“总部+基地”山海协作新模式。新引进2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数字经济项目20个。 全力以赴抓项目。坚持项目为王,充分发挥“三大办”作用,实行“一图、一表、一清单”闭环管理,确保“项目能批、土地能供、资金能保、房屋能拆”,实现快开工、快投产、快见效。坚持脑勤腿勤,力争一批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和省重大产业项目,华东(衢州)数字经济示范区智能供应链产业园、衢江供应链总部等项目列入省市县长工程。强化“月比季赛年评”考评机制,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永创铝业等一批产业项目,区妇保院迁建、芝溪流域综合治理等一批民生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省市县长工程落地率全市领先。 千方百计抓要素。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做好“供地、净地、整地”三篇文章,力争批地800亩、供地2000亩,全域整治2万亩,确保千亩以上净地滚动储备。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理念,探索推行“标准地”出让方式,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统筹“五大专项”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做好“四资”转化文章,探索矿产砂石特许经营,争取衢江控股集团AA+主体信用评级,完成融资发债20亿元。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创成业。 (四)实施城市赋能工程,打造品质生活新高地。 优化空间布局。完成空港新城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做好市区—17—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对接,加快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动“东部新城、衢江新区;空港新城、莲花新区”落地落实。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理念,合理确定空间布局和开发秩序,完善整体城市设计,力求形态最好、功能最强、环境最优。强化“规划是法”理念,发挥规委会作用,健全重大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机制,所有城建项目一律实行“红线”控制和“绿线”管制,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提升城市品质。聚焦强功能、聚人气,优化城市功能配套,完善提升道路系统、城区管网等基础设施,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打造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全面启动城东片区建设,谋划推进城市未来社区、人防主题公园、十里运动休闲长廊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缪家安置小区二期、信安大道东延伸等项目,沈家苑商业综合体、中悦大厦建成开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高品质建设科教产业园区、体育中心等项目,谋划新建城区小学,建成育才小学、育才中学二期、乐成寄宿中学,增加优质资源供给。加快等级医院建设,启动区妇保院、中医院二甲创建,完成市二医院三乙创建,建成市二医院二期。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开展老旧小区提标改造,推进绿化提升、夜景亮化、口袋公园等建设,“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新增公园绿地5公顷。 加强城市治理。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以“城市体检”为抓手,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做实背街小巷整治、垃圾精细分类、公厕养护升级等民生小事。健全城市管理动态数据库,提升智慧环卫、智慧市政、智慧园林等功能,推动城市治理—18— 智能化、精细化。以社区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依托“红色物业联盟”,探索街道路长制、公园园长制,实现城市细管、重心下移。深化“八个一”有礼系列行动,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区和新时代文明生活示范区。 (五)实施乡村振兴工程,打开“两山”转化大通道。 开展宜居建设行动。深入推进“三大革命”,开展农村公厕和生活污水治理提质提标行动,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机制,提高资源化利用率。深化“千万工程”,推进莲花乡村国际未来社区试点扩面,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5个。对照“五美”标准和“十个一”要求,高水平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创建省级样板镇3个,争取第二批省级“千年古城”复兴试点。 开展产业提质行动。以数字农业示范区、“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等为重点,推动莲花、全旺园区转型升级,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 家。加快柑桔、茶叶、中药材、油茶等特色产业发展,新增绿色食品2个,创建“杜泽茭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动“衢江山农”品牌共建共享,力争成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农产品直供地。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4000亩,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3万吨以上,生猪年出栏32万头以上。 开展强村富民行动。抢抓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实施一批区域协调发展项目,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0%以上。做大做强村播、电商等新业态,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生态农业等富民经济,加快推进铜山源休闲—19— 度假旅游区、六春湖景区等项目,创新旅游节事活动,办好中国户外极限运动公开赛总决赛等重大赛事,争创灰坪攀岩运动休闲小镇,创建3A级以上景区镇3个、景区村5个。加快民宿产业发展,打造市级民宿集聚区1个,创成金宿1家、银宿3家以上。 (六)实施改革创新工程,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智能秒办”,完成首批100项民生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实现全流程“最多跑一次”乃至“一次都不用跑”。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完成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乡村振兴讲堂便民服务代办点2.0信息化提升。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压减至70天内。建立健全信用评价、监管和奖惩体系,争创省“信用示范区”。 全力推动重点改革。深化“区乡一体、条抓块统”综合改革试点,以事项为切入口,推动改革由个人、企业、项目 “一件事”,向基层治理全生命周期拓展。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实施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健全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化教育改革,持续优化教育布局,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组建衢江杭州育才教育集团,打造共同体2.0版。推进医共体改革,完善“四位一体”运行模式,加快数字化医共体建设,创成全国健康促进区。 —20—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启动“两山”银行改革试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成生态资源数据平台,力争通过省级大花园典型示范区验收。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出境水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92%以上。深化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全面推行林长制,新增造林面积4000亩,抓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七)实施平安托底工程,提升民生和谐安全感。 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强化“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机制,完善“人物并防”工作体系,确保冷链食品、物流快递“全受控、无遗漏”。用“薪”用“情”,鼓励外来人员留衢过年,落实测温亮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提升核酸检测、疫苗接种能力,做到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守护人民健康。 不断加大保障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两不愁三保障”长效机制,提高城乡低保、医疗救助水平,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落实减税降费、援企稳岗政策,新增就业岗位6000个。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巩固在99%以上。加大保障性租赁房供给,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节地生态殡葬改革。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大力发展红十字、残疾人和慈善事业,让城市更有温度。 扎实推进平安创建。牢记“一失万无”,开展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强化超限超载、化工园区整治,坚决打赢道—21— 路交通安全翻身仗,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7处。发挥区社会治理中心、“三通一智(治)”、全科网格作用,高效化解处置矛盾纠纷。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争创平安建设十六连冠。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继续按照民生实事“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理念,筛选出教育卫生、道路交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12件候选项目,由代表票决选取10件作为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关于政府自身建设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要坚持“整体、智治”理念,全方位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以改革发展的成果说话,以干事创业的实绩交卷,唯实惟先、善作善成。 着力强化政治建设。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始终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努力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着力强化法治建设。健全政府系统学法制度,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制定和执行。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充分发挥咨询委智囊团作用,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全面推广“互联网+电子政务”,主动—22— 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监督,保障群众知情权,增强政府公信力。扎实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争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着力强化作风建设。强化大局意识、担当意识,落实担当作为激励机制,争做攻坚克难的战士、冲锋陷阵的勇士,用铁肩膀挑起硬担子。运用系统观念、系统方法,完善“项目化实施+专班化推进”运作方式,健全清单式闭环管理,确保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全面打造“三服务”2.0版,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以政府的高效运转推动发展的奔跑跨越。 着力强化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自觉履行“一岗双责”,高标准做好巡视、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资金使用、资源配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坚决惩处各类腐败行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持政府过紧日子,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10%,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梦想、幸福源于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衢江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重整行装再出发,逐梦新征程、展现新担当,奋力书写四省边际枢纽港建设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23—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八个全市最早:指全市最早召开区乡村三级疫情防控视频会;全市最早从区领导到村干部层层签订责任状;全市最早实行领导联系网格、部门包干小区;全市最早落实小区硬隔离管控;全市最早成立数据整理组;全市最早在每个乡镇设置集中医学观察点;全市最早在居家隔离户门口张贴暖心封条;全市最早研究企业帮扶政策。 一图一码一指数:指五色疫情图、健康码、管控和通畅指数。 五大关口:指返乡摸排、入境管控、通道管控、社区管控、隔离管控。 三个清零:指“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家庭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下情况和集体经济薄弱村“三个清零”。 一图一表一指数:指经济运行综合评价五色图、各市县区月评比表、经济运行月度综合评价指数。 “3+3”产业集群:指高档特种纸及新材料、智能制造、再生资源循环三大战略产业,健康时尚、新能源、钙产业三大特色产业。 R&D经费: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三大办一中心:指大项目统筹办、大财政金融办、大监管服务办、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服务中心。 两年三提升:指省基础教育重点县“脱帽”、创成省教育基本—24— 现代化区、启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 一港一心两带两翼:“一港”指四省边际枢纽港,“一心”指中心城区,“两带”指“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衢江段)和农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带,“两翼”指衢南生态涵养区、衢北生态涵养区。 三个争先:指改革突破争先、服务提质争先、风险防控争先。 两区两体:指衢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业高新区、省级高性能纸及纤维复合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市级放心农产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一图、一表、一清单:指项目布局图、作战表、问题清单。 五大专项:指大科创、大三农、大文旅、大商贸、大治理。 三通一智(治):指村情通、邻礼通、政企通,智慧治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