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22年2月17日在台州市椒江区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马 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和2021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我们把奋斗的足迹镌刻在时光里。这五年,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在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凝心聚力,实干苦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届政府工作圆满收官。
这五年我们稳健前行,始终以赶超者的勇气追逐梦想,擎起高质量发展大旗,加速奔跑的步伐更加矫健。入选全国综合实力、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突破750亿元大关。人均生产总值9.1万元,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由67.4亿元、40.7亿元增长到84.2亿元、50.9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9.7亿元和1485.3亿元。人民币存贷款余额从2787.4亿元增长到4917.2亿元,年均增速12%。十年净增常住人口172309人,这是椒江发展最可宝贵的资源。
这五年我们实干前行,始终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打造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提档升级的路径更加明晰、态势更加坚实。一二三产比例由3.9:41.2:54.9发展为2.5:37.3:60.2,都市经济点亮城市新未来。现代农业稳步增效,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5.1万亩,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6家,椒子农心、大陈黄鱼品牌越擦越亮。工业经济提质发展,方远力鑫、前进化工、长鹰信质、四维医药等37个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海正药业、水晶光电入选省“雄鹰企业”,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李克强总理亲临椒江视察,盛赞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数字经济领跑全市,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6%,入选省首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增加值突破400亿元,新增税收“亿元楼”6幢。台州创谷基金港建成投用。达达集团等72家知名企业竞相落户。入选省首批数字生活新服务标杆创建区、夜间经济培育城市。
这五年我们开拓前行,始终以内外兼修的追求塑造城市,既大开大合,又精雕细琢,宜居宜业的气质更加彰显。吹响“二次城市化”集结号,一江两岸、高铁新区、商贸核心区、行政中心区等重点区块形象日益丰满,葭沚水城、江岸尚城成为城市新图景,拥江发展、南北联动的框架全面拉开。“小康的大陈”如期实现,垦荒精神升华为台州城市精神。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达到75.9%,改造城中村53个,建成美丽乡村17个,拆除违建1611万平方米,被评为省基本无违建区。心海社区、城隍浦社区列入省级未来社区,引领智慧人居新期待。城市功能加快补短提升,内环快速路、沿海高速、路泽太一期、金台铁路、杭台高铁相继通车,打通市区断头路28条,全面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椒江大桥、二桥结束收费历史。城乡电网不断完善,投用1个220千伏和3个110千伏变电站。建成5G基站1234个,基本实现5G信号全覆盖。新铺设供水管网272公里,实现全域同质供水一体化。新建绿道71.6公里。扎实推进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全面剿灭县控以上断面劣V类水,夺取五水共治“大禹鼎”。下好城市管理“绣花”功夫,垃圾、公厕、物业“三大革命”齐头并进,助力台州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创”。
这五年我们争先前行,始终以逢山开路的闯劲激发活力,改革步履铿锵有力,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创新驱动心无旁骛,蓬勃向前的姿态更加昂扬。落实落细“放管服”改革,推动“最多跑一次”走向纵深,实现民生高频事项“零次跑”,工业用地100%“标准地”出让,一般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创成“无证明”城市。全力以赴争取上级资金、专项债等152.8亿元,优化整合“1+5”国资平台,提升2家国企主体信用评级等次。殡葬改革经验全国推广。十七证合一、业主承诺制等一批椒江首创不断演绎“春天的故事”。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全社会R&D支出比重从2.22%提高到2.71%,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9.5%,发明专利授权量、每万人拥有量均居全市第一,获省科技进步优秀奖,连续四年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人才引育结出硕果,新引进高校毕业生3.7万余名、省级以上高端人才32名。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获评国家家用电器、医药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引进外资4.8亿美元。
这五年我们携手前行,始终以人民为中心,驰而不息办实事惠民生,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幸福生活的图景更加灿烂。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85.8亿元,高质量办成民生实事260项,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食品安全区、放心消费城市、无欠薪城市。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52563元、24419元提高到75477元、37093元,增速跑赢经济增长。新增城镇就业9.8万人,城乡低保、特困保障、高龄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稳步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坚持内提质量与外引名校相结合,华东师大附属台州学校、镇海中学台州分校相继建成开学,打响“学府椒江”品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覆盖率100%,省级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镇街全覆盖,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工作成为全国试点。新建农村文化礼堂107家,台州乱弹《我的大陈岛》荣登国家大剧院,一江山岛战役遗址、戚继光祠晋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送大暑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保障百姓安居,建成安置房9513套。助力四川峨边脱贫摘帽。
这五年我们守望前行,始终以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形势,平安稳定的根基更加牢固。慎终如始打好疫情防控遭遇战、总体战,交出“两战两赢”高分答卷。扎实开展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专项行动,圆满完成重要节点维稳安保工作,消防、道路交通、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平稳向好,全面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信访超市”入选国家级标准化试点,成功捧回“平安金鼎”。“七五”普法顺利完成,连续四年蝉联全国法治先进区。防汛防台、科学减灾能力不断提升。村社组织换届平稳有序。第七次人口普查圆满完成。
这五年我们笃定前行,始终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决心狠抓自身建设,打造“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现代政府,为民服务的情怀更加深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落实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扎实开展“两强三提高”,市区体制机制调整平稳有序,顺利完成新一轮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数字政府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拉开序幕,一批重大应用落地落实。深化“三服务”,减轻企业负担90余亿元,解决问题近2000个。贯彻执行重大事项向区委、区人大报告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代表建议687件、委员提案708件,努力把“金点子”变成“金钥匙”。全省首创行政机关法治体检。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干部作风进一步优化,“三公”经费支出较五年前下降9.2%,政府隐性债务有效化解。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科协、老龄、关心下一代、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成绩,民族宗教、审计、统计、外事侨务、台湾事务、人民武装、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防、双拥、史志档案、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五年风雨兼程、接续奋斗,给予我们很多启示,也为续写新篇章积累了宝贵经验。唯有把好方向,才能蹄疾奋进、行稳致远;唯有放大格局,才能站位高远、精准发力;唯有抢抓机遇,才能找准跑道、突围制胜;唯有真抓实干,才能进而有为、赢得精彩。
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们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年、环境高品质提升年”行动为引领,锚定目标、砥砺奋进,实现生产总值752.1亿元,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338.4亿元,增长4.5%,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2%和11.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3%和9.5%,“十四五”开局良好。
一是全力以赴稳增长提效益。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927亿元,增长20.8%,星星冷链等6个智能制造项目成功落地。杰克股份入选省“未来工厂”。完成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70家,新增工业机器人161台。引进京东电器、巨量引擎等知名服务业企业11家,入选省首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创新主体加速培育。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11家、创新型领军企业1家、企业研究院4家,创成全市首个省级外国专家工作站。质量推进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产业平台建设拉开新序幕。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台州湾数字经济产业园完成一期土地收储,绿色药都、智能卫浴小镇提速建设。
二是尽心竭力攻项目强保障。重兵攻坚“月月盯”“百日大会战”,破难销号152个重点项目、1368个任务节点,7个省市县长项目开工建设。在全市率先探索“产业+基金+园区”招商新模式,首批30亿元产业基金落地运行。向存量要空间,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500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000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026亩,获得省节约集约模范区奖励用地指标300亩。精准实施企业信贷“增氧计划”和金融服务“滴灌工程”,新增企业贷款92亿元。
三是持之以恒拓空间优环境。区块开发按下“快进键”。葭沚老街样板段盛大开街,滨江公共空间先行段成为网红打卡地,桥东、学院路安置房即将交付,滨江次地标动工建设。高铁新区核心区块征迁基本清零,三梅中学新校区政策处理签约100%。台州中华美食一条街示范段基本完工,台州国际博览中心、心海数字贸易产业创新基地顺利开工。大陈岛垦荒纪念碑广场修葺一新,陆岛海底通讯光缆建成投用,入选省首批低碳乡镇试点。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高铁台州站正式投用,椒江迈入“高铁时代”。一江山大道建成通车,市域铁路S1线、太和山隧道加快推进。白云山云中绿道北段、太和山绿道一期、永宁河绿道基本建成,凤凰公园焕然一新,改造老旧小区4个。环境整治跑出“加速度”。高标准创建“无废城市”,全速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率先开展全域垃圾分类“两定四分”,投运大型垃圾分拣中心,启动医化园区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创成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四是多措并举促改革增优势。数字化改革初显成效。全力抢跑改革新赛道,56个省级部门以上改革试点落户椒江,“渔省心”入选全省“最佳应用”,跻身中国数字治理百佳区。政务改革大刀阔斧。深化行政服务中心“去中心化”改革,新增“浙政钉”“浙里办”两端应用25个,实现镇街政务服务2.0全覆盖,全面推进掌上政府、指尖服务、刷脸办事。创新“标准地”交地即领证服务。重点改革奋勇争先。实施亩均效益领跑者行动,工业企业亩均增加值提高13.7%。国有企业实体化、市场化改革成效明显,总资产增加82.2亿元。
五是千方百计惠民生保平安。打好公共事业创新牌、暖心牌。新投用公办幼儿园5所,新增学位1260个。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75家。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入选国家试点。加装既有住宅电梯8部,“一键”到家。民辉综合市场建成落地,万济池菜场完成改造提升。建成怡家社区老年食堂4家,广受社会赞誉。大隐书局靓丽登场,钟书阁签约落地。启动章安故城考古。实现奥运参赛零突破。安全生产九大专委会实体化运行,安全生产事故数、火灾起数分别下降29.4%、17.6%,“安全阀”持续拧紧。
各位代表!奋斗充满艰辛,实干结出硕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和区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政府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共同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对政府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和帮助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无私奉献的驻椒部队,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椒江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受宏观形势、要素保障等因素影响,去年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绿色药都命名省级特色小镇、完成葭沚水城和江岸尚城二期征迁、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区、再夺五水共治“大禹鼎”、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再降20%等5个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具体任务没有完成。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全区人民表示歉意。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椒江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城区的首位度、显示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在产业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的同时,转型升级、“腾笼换鸟”的步伐不够快;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与绿色低碳的要求存在差距;优质公共服务均衡供给还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安全生产和社会治理领域还有不少风险点;部分干部的能力、作风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以强有力的措施逐步推动解决。
二、今后五年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贯彻落实好区十届一次党代会精神,履行好新一届政府职责,需要我们以更强烈的使命担当,抓机遇、找方位、谋未来。
要从百年回望中汲取奋进力量。党波澜壮阔、筚路蓝缕的百年历程,蕴含着“我是谁”“从哪里来”的基因密码,也标定我们“要干什么”“走向何方”的方向路径。新一届政府要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要从中汲取初心的力量,坚持人民至上。要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胸怀“国之大者”,在披坚执锐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要在新赶考路上答好时代课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跨过“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正在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要求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必须突出共同富裕,必须畅通双循环,必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这些时代课题,赋予我们探路先行的使命。新一届政府要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来一场深刻变革,找准牵一发动全身的突破性抓手,形成标志性成果破题开局。
要在百舸争流中放大比较优势。不管内外环境如何变化,城市竞争如何激烈,椒江都有底气、实力,走好新赶考路。作为台州主城区,人口在加速集聚,城市能级在不断跃升,为我们插上新翅膀。作为湾区城市,拥江向海、江海联动、向海图强,为我们打开新天地。作为制造之都,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正在崛起的现代服务业和优秀的民营企业家队伍,为我们创造新动能。新一届政府要把这些优势发挥好、拓展好,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创造新的辉煌。
按照区十届一次党代会部署,我区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砥砺垦荒之志、凝聚垦荒之力,大力实施拥江向海发展战略,协调推进海洋强区、创新活区、数字兴区、服务优区、法治立区,坚定走好“五图十景”共富之路,奋力实现全域蝶变,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湾区新府城。
未来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6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050亿元,R&D投入强度达到3.58%,城镇化率达到79%,打造“一城五区”,实现综合实力、城市建设、数字变革、绿色发展、民生福祉、区域治理新跨越。我们将从六方面努力:
(一)聚力美丽新府城,全力打造城市赋能高地。全面开展新一轮城市主轴、城市形态规划系统性、重构性研究,加快推进“二次城市化”。以更大力度,吸引以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年轻人落户,基本建成百万人口规模主城区。坚持区块大开发和公共空间大优化一体推进,把高铁新区作为城市之核,集聚高端、活力、时尚要素,打造年轻态、国际化社区。把江北新区作为未来主战场,全面启动开发,先行启动沿江片区。打造环市民广场“城市客厅”、滨江公共空间“城市阳台”。统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分步实施老城区、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市场。推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系统提升城市免疫能力,打造安全城市、韧性城市。着力构建内畅外联的现代综合交通格局,加快建设和合大道、过江隧道、市域铁路S2线,完成市府大道快速化改造,积极推进中环快速路和沿海高铁项目前期。健全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成“七环六轴”的绿道网络,让市民出门见绿、四时赏景。
(二)聚力海洋强区,全力打造产业升级高地。主动承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红利,深度融入甬台温区域协同发展格局,推动理念下海、空间下海、项目下海、产业下海。依托河口资源,把椒江河口水利枢纽工程作为拥江向海的战略支点,科学论证,做深前期,争取进入国家盘子,让青绿与蔚蓝交相辉映。依托港口岸线资源,加快提升港航物流产业,发展航运总部经济。依托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力做强临港先进制造业,壮大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努力构建高质量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依托红色岛链,加快做优近岸文旅产业。依托都市渔港,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渔业。依托风电潮汐、滩涂光伏,积极布局海洋零碳、低碳产业,探索构建海洋“蓝碳”生态系统。到2026年,大陈岛再添国家级海岛现代化示范区、5A景区、滨海旅游度假区三张金名片,全区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9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8%以上。
(三)聚力创新活区,全力打造区域科创高地。以系统观念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力争成为全省科创大走廊重要节点、产业创新首选区、人才引育集聚区、创新生态最优区。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力,依托椒江科创谷,在城市中点状布局科创服务业,促进科创服务业与城市融合发展,力争五年再引10万人才,成为区域性创新策源地。显著增强产业创新力,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培育一批链主型、创新型企业。显著增强金融创新力,大力引进金融机构、保险基金、风投基金,用好资本市场,力争五年内新上市报会10家以上,以海正为龙头提高国有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基本实现千亿“海正系”。同时,依法加强对资本有效监管。显著增强体制机制创新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和高效率服务政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现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000件以上,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区。
(四)聚力数字兴区,全力打造数字变革高地。以数字化牵引现代化,抓好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和群众“牵肠挂肚”民生实事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全方位、系统性重塑,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成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标杆城市、全域智慧治理样板城市。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机制和场景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实现数字经济总量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双倍增”。推广“城市大脑+未来社区”核心业务场景,实现区域治理由经验判断向数据分析、由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转变,让城市运行更聪慧。迭代升级“数智椒江”,推动从“事”到“制度”“治理”“智慧”转变,形成“滚雪球效应”。
(五)聚力服务优区,全力打造民生幸福高地。稳妥推进社会变革,找准共富型跑道,积极担负为共同富裕探路的职责。实施“扩中”“提低”行动,聚焦产业工人、专业技术人员、高校毕业生、小微创业者、低收入农户等重点人群,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全面拓宽增收渠道,创新完善分配调节、困难帮扶机制,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持续缩小,逐步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坚持人民至上,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建设可感知可触摸的幸福椒江。加快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社保待遇持续、有序、合理增长。持续擦亮“学府椒江”金字招牌,加快打造与千亿城市、百万人口相匹配的高水平、高质量现代化教育,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高地试点区,成为全市教育链条最完善、教育资源最优质之区。加快提升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健全重大疾病防控机制。深化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供给侧改革,打造康养联合体。全面构建15分钟公共服务圈,提升家门口的品质生活水平。
(六)聚力法治立区,全力打造社会治理高地。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提升司法公信力。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加快推进“1612”与“141”体系衔接贯通,形成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基层治理格局。充分调动群众主体积极性,加强信用建设,注重道德教化。加快完善“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建成现代应急机制,迭代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持续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三、2022年重点工作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必须首战当决战,决战要决胜。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R&D投入强度达到2.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上级下达的能源和环境指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按照区委“两年三行动”总体部署,以“六赛争先”为抓手,谋新篇、出新招、开新局。
(一)致力产业提质提档,推动实体经济再添新动能
聚焦实体经济振兴,坚持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并举,做大做强服务业,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存量变革、增量崛起,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制造为基。培育产业集群。对标工业4.0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区,着力强健“2+4+N”产业体系,做强医药健康、缝制设备两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布局光电、新能源、生物新材料等未来“新星”产业。塔式培育“121”工业企业梯队,旗帜鲜明帮扶本地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壮大做强,在土地要素保障、政策优惠上与招引企业一视同仁。新增产值超10亿元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4家、“小升规”企业30家。打造数字经济高地。推广应用缝制设备产业大脑,力争培育“未来工厂”1家,新增省级智能工厂2个,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以上,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建强平台载体。力争台州湾数字经济产业园列入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加快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完成绿色药都小镇命名验收,推动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开工。新增省级四星小微园1个以上。
拥抱海洋经济。做大临港产业。优化港口岸线布局,推动形成“港口+贸易+园区”的互动发展模式。修订完善航运业发展政策,谋划建设台州航运大楼,建设浙东南一流航运服务总部集聚区。做强现代渔业。谋划国家级渔港经济区,高标准建设渔都小镇,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新建人工鱼礁6.7万方,推广应用“渔省心”,实现海洋渔业智治。做精文旅产业。发挥大陈岛桥头堡作用,立足红色本底,以旅游思维统筹全岛全景式开发,加快推进梅花湾整体改造、军事文化公园、大小浦民宿、甲午岩度假村改造等项目建设,实现景观风貌、陆岛连通、产业业态大提升。积极承接台州综合保税区溢出效应,探索免税购物,打造现代化海岛经济示范样板。
深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技术驱动型、知识密集型、智慧赋能型服务业企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扩张、质态提升。挂牌成立知识产权局,力争获批国家时尚用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支持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加快推进医药企业MAH落地发展。做强台州金属电商园,加快一批物流、金融客服中心项目落地。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以楼均论英雄,招引落地头部企业、总部企业5家以上,打造星级楼宇、特色楼宇各4幢,新增税收“亿元楼”8幢。
(二)致力品质精美精致,提升城市能级再上新台阶
聚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推动内涵式发展、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建设富有活力独具魅力的现代化都市核心区。
强壮都市“骨架”。力争大变样。一江两岸葭沚水城征迁清零,加快建设滨江总部集聚区、葭沚老街二期,开工建设台州大剧院、滨江公共空间西延段,建成开业宝龙城市综合体。锚定一体化。加快推进过江隧道,谋深椒江大桥改扩建、203省道项目前期,优先提升路网体系,加速实现南北联动、跨江融合。对标出形象。提速建设高铁新区“四横两纵”主路网、东山湖区块,开工建设“台州云谷”“山水客厅”。着眼高品质。精心勾画行政中心区街景立面、景观公园,优化提升都市功能核心,争创全省首批城市风貌样板区。致力高能级。破局中央商务区,尽最大努力解决天盛中心、刚泰中心等历史遗留问题,导入总部经济项目,把一幢楼变成一个园区。开放运营台州中华美食一条街,打造美食新高地,加快建设心海未来社区,引领美好生活新场景。
畅通都市“脉络”。建设连环通达路网。建成通车市域铁路S1线,开建S2线,贯通太和山隧道,打通双水路、中山西路等6条断头路,加快推进葭沚大转盘改造、和合大道、路泽太二期、台州机场进场道路等项目,启动台州海上客运中心外迁。开展道路“平坦行动”。专项整治桥梁跳、窨井跳,提升改造市府大道、云西路等12条主次干道,新增公交候车亭30座、公共停车位1000个。深入实施城市体检。推进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运行监控能力数字化、智能化提升,启动城市污水一二级管网修复,加快建设海塘安澜工程,提升城市韧性。
更新都市“肌理”。最高档次规划城市整体形象视觉标识,提升城市美学品味。精致留存城市韵味。点状更新海门卫城、白云悦城,启动屋基里、枫山新村综合改造,留住街巷老味道、烟火气,让传统与现代在碰撞中融为一体。精心去除城市“锈带”。加快城区村留地高品质开发,启动葭山头区块搬迁改造,变城市“锈带”为风景“秀带”。精雕细琢城市风景。建设白云台,串珠成链公园广场,匠心打造45°最靓城市时空轴。加快入城口、主干道绿化改造,新建绿道10公里。精耕细作城市管理。深化环卫一体化改革,争创省垃圾分类标准化区,开展“城市五乱”、道路扬尘专项整治,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持续彰显城市美的追求、高的颜值、暖的色调。
焕发都市“活力”。着眼时尚范、体验感,以微度假思维培育首店经济、国潮经济、夜间经济、网红经济,打造“乐活椒江”新招牌。倾心布局高流量商业街区、综合体。提升传统消费品质,打造新型消费中心,启动耀达路步行街改造,谋划中山西路业态更新,引进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概念店5个以上。倾力聚焦潮经济。点燃葭沚老街、腾达中心等爆点,做火品牌秀场、主题市集、潮玩派对等活动,推进传统文化时尚化,汇集一批宝藏书店、新式茶馆、精品咖啡屋,让书香、茶香、咖啡香满城飘香。倾情开展“百县千碗·海味椒江”美食之旅。构筑“四路一区”夜生活高地,启动“大隐渔市”建设,绽放江海味蕾,奋力打造吃能回味、购能回首、娱能回流的C位椒江。
(三)致力投资增速增效,融入新发展格局再作新贡献
聚焦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住“适度超前”政策机遇期,全力以赴招强引优,千方百计扩大投资,以更大手笔谋划、更高效率攻坚、更强力度保障,为发展蓄势积能。
以大招商盯引大投资。完善产业链招商、专业小分队招商,紧盯主导产业、新兴产业,聚焦链主型、群主型龙头企业,精准绘制产业地区布局、目标企业分布、产业技术路线三张图,按图索骥开展补链、延链、强链招商,全力招引一批带动型、支撑型、税源型优质项目。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5个,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个,力争在50亿元、100亿元、海洋经济项目引育上有新突破。
以大项目展现大担当。开展“六赛争先”擂台比拼,不等不拖、大干快干、压茬推进,做到月月有对标、季季有对照、左右有对比,力保“全年红”。抢抓政策窗口期,抓好重大项目谋划和储备,争取政府债券资金50亿元以上。全力以赴攻坚项目,出让经营性用地1000亩以上,开工32个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竣工投产12个2亿元以上项目,2021年、2022年招引的项目开工率要达到60%、40%,完成年度固定资产投资370亿元。
以大服务聚引大合力。深入开展企业“三服务”,用好“企业码”,清单化、闭环式解决企业困难,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消化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1000亩以上,争取占补平衡指标500亩。实施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把低效用地整治作为破局的关键来抓,下大功夫,专班攻坚,力争盘活1000亩以上。试点工业用地先租后售模式。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鼓励金融机构拓展应收账款质押、订单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新型贷款业务,贷款总额增长15%以上。完善国资领投、社会资本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组建4家总规模15亿元产业子基金,以国有资本撬动社会资本。专班服务“凤凰行动”升级版,助推优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确保上市1家以上、报会2家,支持上市企业通过股权、债券等形式进行再融资,争取直接融资超50亿元。
(四)致力发展加速加持,深化改革开放再绘新蓝图
聚焦创新引领未来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激活蛰伏潜能,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聚焦关键领域改革。深化数字变革。以数字化撬动各领域改革,绘好“1+7+N”全景图,推出“未来相缝”“水省心”“畅身心·云守护”等一批企业叫好、群众点赞的应用场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速贯通“1612”与“141”体系,全面完成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厘清职能部门、国企平台权责清单。全面系统改革涉渔管理体制。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上线运行“标准地”数字化地图。全面推进极简审批许可、便利开办登记,加快实现商事注册登记零干预、零费用、零跑动。推进国企目标绩效和薪酬制度改革,优化拓展主营业务,增强自身造血能力。
铸造科创硬核动能。加快打造“一中心四分区”科创平台,利用城市“留白”多点布局科创服务业,把科创因子植入城市基因。实施R&D提升专项行动,确保规上企业R&D投入增长20%以上。深化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94家、“品字标”企业3家,制修订各类标准5项。鼓励企业瞄准“硬核”,着力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力争列入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2项。夯实人才智力支撑,积极发挥椒江(上海)国际创新港、浙工大人才“飞地”、台州人才城等平台作用,新增省级以上高端人才5人,吸纳高校毕业生、高技能人才2万人,力争实现省“鲲鹏行动”零突破。
拓展全域开放格局。抢抓RCEP实施等重大机遇,做大外贸“朋友圈”,落实好出口退税、出口信贷、信用保险等外贸支持政策,推进省级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工作。新培育跨境电商龙头企业2家、自主品牌10个,外综服平台服务中小型外贸企业500家,全年外贸出口额增长15%以上。完善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力争实际利用外资4400万美元以上。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携手四川色达走好共同富裕路。
(五)致力环境宜居宜业,建设美丽椒江再展新形象
聚焦将秀美生态转化为发展优势,走深走实绿色低碳道路,用心用情建设富美乡村,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频共振。
呈现未来乡村新风景。立足农业本质。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新建高标农田1600亩,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3000亩,争创水稻“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突出人本导向。启动智慧乡村、未来邻里等10大场景建设,基本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开展新一轮农村危旧房排查整治,新增农村宅基地指标不少于200亩。盘活闲置农房,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农地入市”,力争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村达到120个以上。培塑乡村格调。深化“五美联创”行动,高质量完成洪家、下陈、章安美丽城镇创建,培育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乡村夜经济等融合业态,新增美丽庭院2500户、美丽乡村4个,把乡村打造成为村里人的美好家园、城里人的向往乐园。
创建低碳减碳新样板。明晰达标路径。制定“6+1”领域碳达峰时间表、路径图,严控“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精准落实能耗双控,全年总能耗增长不超过4.5万吨标煤,万元增加值能耗再降3.5%,力争海岛碳汇核算方法列入国家样点。提高碳汇水平。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增加绿植面积,做大海洋牧场。探索开源试新。启动建设滩涂光伏和柔性低频输电项目,开展学院社区、心海社区等低碳社区试点,建成光伏零碳污水处理厂、全国首个海岛“绿氢”综合能源系统示范工程。
绘就美丽生态新画卷。持续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守护椒江口。打赢治水翻身仗,新建工业污水处理厂和3个分散式净水厂,实施11条重要河道水质提升工程,全面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巩固清新空气示范区建设成果,持续开展PM2.5和臭氧“双减双控”。实施绿色治理集成改革,深化“环保管家”数字化应用,全域创成“无废城市”。加强生态岸线管护,抓好蓝色海湾整治,完成大陈岛砂质岸线修复、生态廊道建设。
(六)致力优享普及普惠,增进民生福祉再交新答卷
聚焦民生幸福底色,把人民群众的“表情包”当作工作的“风向标”,让服务延伸到角角落落、方方面面。
提高社会保障温度。开展“社银通”公共服务标准化全国试点,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即征即保。健全完善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安薪工程”,做好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加快安居工程建设,新建、续建安置房3168套、保障性住房4669套。实体化运作“助联体”,扩大低保边缘户覆盖范围。改造提升区社会福利院,启动怡和康养院建设,深化“长情在线”智慧养老服务。
提档社会事业质量。推进教育共同体建设,巩固扩大“双减”成果,实施薄弱初中提质、学前教育扩面工程,新建中小学4所、改扩建2所,建成投用公办幼儿园8所、新开工6所。迁建区疾控中心、白云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前所、章安卫生服务中心,创建2家省级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怡家社区老年食堂3家以上,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深入实施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优工程,强化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争取“五个一”工程奖。实施非遗记录工程,打造省级非遗主题小镇。保护好章安故城,深化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投用台州乱弹剧团新基地,新建和合书吧3个、城乡公共体育设施12处,培育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2个。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人物并防,确保疫情防控七大机制高效运转。以人员大整合、网格大比武提升民情感知能力,做精做细基层最小单元,实现网格事务装得进、管得了、见成效。防范化解各类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亚运会等重要节点维稳安保。保持打击电诈、跨境赌博等涉网犯罪高压态势,以最强决心、最大力度打好“遏事故”攻坚战,从源头入手,全面整治涉海涉渔、道路交通、消防、危化品、民转刑等重点领域,确保安全生产事故数、死亡人数再降20%以上。
各位代表!区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实事项目,按照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的理念,遴选形成13件候选项目,提请大会票决。我们将把民生实事项目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坚持群众普遍有感,能快则快、能早则早、能多则多,确保办实办好。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对标对表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区政府将倍加珍惜时代机遇,倍加珍惜干事舞台,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锤炼一以贯之、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不移把“四个意识”融入血脉,把“四个自信”植入灵魂,坚决当好“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坚决推动上级政策有力执行、区委部署落到实处,多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不搞劳民伤财、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诠释政府忠诚之心。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个“国之大者”,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砥砺一往无前、勇毅奋进的实干定力。要心无旁骛加油干!始终保持归零心态、赶考状态、奋斗姿态,时刻做到眼里有事、心中想事、手上干事,干出新境界,干出精气神。要攻坚克难大胆干!“新官必须理旧账”,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推动解决一批棘手难题和遗留问题。要勇当标兵比拼干!必须敢抢试点、敢创亮点,用尽全力跳起来摘桃子,在没有先例的方面率先探索,在普遍在做的地方形成特色,在具有优势的领域作出示范。
恪守一身正气、廉洁奉公的作风定力。花好每一分钱。集中财力办大事,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该花的钱一分不少,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确保新增财政支出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发展。用好每一分权。坚持法定职责必有为,进一步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让“政府之手”在可为的地方大有作为,在不能为的地方坚决不为,让执政、执法既有力度也有温度。守好每一份责。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群众身边腐败问题“零容忍”,努力构建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梦想铺纸,实干落笔!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向东是大海”的奋斗激情,唯实惟先、善作善成,一起向未来,为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湾区新府城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