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市区要闻

漳平市职业中专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3-07-03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49   评论:0
内容摘要:漳平职业中专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年6月目录1.漳平职业中专学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2.漳平职业中专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23.漳平职业中专学校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34.漳平职业中专学校药剂专业人才培......
漳平职业中专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年6月目录1.漳平职业中专学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2.漳平职业中专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23.漳平职业中专学校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34.漳平职业中专学校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75.漳平职业中专学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16.漳平职业中专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637.漳平职业中专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788.漳平职业中专会计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019.漳平职业中专学校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151漳平职业中专学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口腔修复工艺(720504)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全日制3年四、职业面向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口腔技师口腔椅旁技师口腔医学技术士(师)口腔修复体制作工口腔固定工艺专项能力固定修复可摘修复种植修复全口修复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医疗卫生机构口腔科、口腔专科医院(门诊)、义齿加工企业、口腔医疗设备与材料销售企业等,培养从事义齿修复、加工及矫治器制作、相关产品销售与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具有医学伦理观念。22.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能与口腔医师和同行进行专业交流、协作。3.具有较强的专业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能与服务对象进行有效沟通。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熟悉企业文化与管理,能较好地适应不同类型口腔修复体的工作。5.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口腔修复工艺技术知识及相关的口腔医学技术知识,能进行口腔修复体制作,并解决一般性技术问题,完成口腔修复体制作的综合性任务。2.掌握口腔修复体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学知识,具有口腔工艺材料选择与应用的能力。3.熟悉口腔工艺设备知识,具有正确使用口腔工艺设备和器械的能力,并能进行简单养护与常见故障的排除。4.具有一定的美学素养,具有从事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工作的审美能力。5.掌握口腔修复工艺所需的雕刻与色彩学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美术雕刻与色彩表现能力,能制作满足服务对象审美要求的口腔修复体。6.熟悉口腔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具有开展口腔常见病、多发病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的能力。7.具有口腔各类矫治器制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能力。8.初步具有口腔修复体及相关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的能力。9.初步具有口腔修复产品质量检验和管理的能力。六、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历史、化学。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训实习是专业技能课3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毕业实习等多种教学形式。(一)公共基础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3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4职业道德与法治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5语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986数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447英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448信息技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089体育与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14410艺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11历史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7212化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814(二)专业技能课1.专业核心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掌握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牙冠表面解剖标志,恒牙牙体外形;熟悉口腔颌面部的形态结构特点,牙的分类、组成及牙位记录法、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了;了解髓腔形态及牙的变异。学会恒牙雕刻(石膏牙和蜡牙)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应用滴蜡技术塑造恒牙牙合面形态,恢复正常牙合曲线1922口腔生理学基础掌握牙排列的规律、牙合与颌位的关系;熟悉牙列的基本形状、牙合与咬合的关系、下颌运动功能和咀嚼功能;了解牙合的发育过程及口腔的其他功能。能初步运用上述有关知识对牙列及牙合型与颌位的关系进行识别与辨认,并能指导口腔修复工艺技术的临床实践183口腔组织及病理学基础熟悉口腔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及发育过程,了解口腔常见病的病理变化。初步具备基本的口腔组织及病理学知识184口腔疾病概要熟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具有初步的口腔临床医学知识,具有开展口腔常见病、多发病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的能力725口腔工艺材料应用掌握口腔修复工艺常用材料的种类、性能、用途和用法,能合理选择并正确使用各种修复材料进行口腔修复体和矫治器的制作366口腔工艺设备使用与养护了解口腔工艺设备的发展与现状,熟悉口腔工艺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常用口腔工艺设备的操作常规、维护保养、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设备的管理等知识,能熟练使用常用口腔工艺设备,并能进行简单养护,初步学会常见故障的排除1857口腔医学美学基础了解美学、医学美学、口腔医学美学的相关概念,熟悉人体口腔中的美学参数、美学基本原则,掌握美学在口腔修复工艺中的应用特点,提高审美能力,具有初步的色彩表现能力368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了解口腔固定修复的临床诊疗内容,熟悉口腔固定修复的基本理论及其相关知识,掌握常用固定修复体的制作流程和工艺技术,能进行口腔固定修复体制作,完成口腔固定修复体制作实践中的常见问题,能读懂义齿制作单,能按照规定标准检测固定修复体制作质量,初步具有医技沟通、仓储管理及产品销售能力2529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了解口腔可摘义齿修复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可摘义齿修复的类型和基本组成,掌握各类可摘义齿修复的基本原则、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方法,能进行口腔可摘修复体制作,完成口腔可摘修复体制作的综合性任务,能初步分析和解决口腔可摘修复体制作实践中的常见问题,能读懂义齿制作单,能按照规定标准检测可摘修复体制作质量23410口腔正畸工艺技术了解牙颌的正常和异常表现,熟悉错牙合畸形的病因、分类及早期预防矫治原则,掌握常用矫治器和保持器的制作技术。会阅读矫治器设计图,能制作常见可摘和固定矫治器及保持器3611解剖学基础主要内容是人体胚胎发育概要,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基本功能,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等,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解剖学基础知识。14412生理学基础主要内容是生理学概述、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内分泌、生殖、衰老等,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生理学基础知识。10862.专业选修课(1)口腔疾病预防保健。(2)CAD/CAM应用技术。(3)管理学基础。(4)市场营销基础。(5)美术与雕塑基础。(6)卫生法律法规。(7)人际沟通。(8)其他。3.综合实训综合实训是为强化技能训练、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等而开设的综合性实训项目。既可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模拟实训、临床模型病例和制作计划分析,又可在综合医院或口腔专科医院(门诊)、义齿加工企业、口腔医疗设备与材料销售企业等进行义齿制作、加工及矫治器制作、相关产品销售与管理等综合实习。综合实训可集中或分散进行,时间不少于8周。4.毕业实习第三学年的毕业实习时间为32周,在能满足实习要求的义齿加工企业进行。学校应有符合要求的实习基地,有实习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有专人负责实习工作,带教教师具有5年以上的实践经验或技师以上技术职称。实习大纲规定项目的完成率应达到90%以上。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基本要求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入学教育、复习考试和教学见习等),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学时左右。第3学年综合实训8周,毕业实习32周。毕业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000-3300学时。7实行学分制,以16-18学时计1学分,入学教育、军训、社会实践、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计,共5学分;三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公共基础课学时应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学时及主要选修课内容。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对医疗机构及就业岗位的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二)教学安排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期123456公共基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36√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236√哲学与人生236√职业道德与法治236√语文11198√√√√数学8144√√√英语8144√√√信息技术6108√√体育与健康8144√√√√艺术236√√历史472√√化学4.581√√小计59.510718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12192√√口腔生理学基础118√解剖学基础12144√√生理学基础12108√√口腔组织及病理学基础1181口腔疾病概要472√口腔工艺材料应用236√口腔工艺设备使用与养护118√口腔医学美学基础236√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15252√√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14234√√口腔正畸工艺技术236√小计781164综合实训12240√毕业实习50960√√专业技能课小计1162112合计1923220说明:(1)“√”表示建议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2)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及选修课教学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保障我校教师队伍雄厚,经验丰富,业务扎实,素质良好,知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卫生专业方面,原漳平卫校已办学44年,有专任教师28名,(其中口腔专业教师11名,高级职称1名,中级8名,9本科学历5名,大专6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完全能满足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教学要求。(二)教学设施教学设施设备完善,拥有300平方米口腔实训室3间、342平米漳平卫校口腔门诊实训基地,可以完成解剖、生理、药理、口腔解剖学、口腔修复工艺学等医学基础及专业实训教学任务。1.校内实训基地情况校内实训室情况序号实验实训室名称现有建筑面积(㎡)现有设备价值(万元)现有主要设备主要实训项目名称单价(万元)台套数1口腔技工操作室60.0031.5石膏修整机(AXMTA)22台灌注各类模型,模型修整,上牙合架,包埋型盒,去蜡、填胶、热处理,可卸代型的制作舌侧模型修整机(AX-MTB)1.52台种钉机(AX-88)22台3D打印机261台2口腔烤瓷室、铸造室60.0055.976烤瓷炉41台熔模的铸造,PFM金属基底瓷结合面的处理,遮色瓷的涂塑与熔附,颈瓷涂塑与熔附铸造机(AX-ZL3)41台喷砂机(AX-B5)22台3口腔技工综合实训室1120.0045.400多媒体教学系统101套牙体雕刻,牙冠滴蜡塑形,可摘常用器械认识,间隙卡环的弯制,三臂卡环的弯制,可卸代型的制作,固定义齿各类熔模制作,可摘矫治器常用固位装置制作,活动矫治器功能附件制作技工灯10100套雕刻工具5100套技工桌2048套4口腔技工综合实训室2120.0073.5颌架5030套牙体雕刻,牙冠滴蜡塑形,可摘常用器械认识,间隙卡环的弯制,三臂卡环的弯制,可卸代型的制作,固定义齿各类熔模制作,可摘矫治器常用固位装置制作,活动矫治器功能附件制作技工桌2048套打磨机3.5100套102.校外实习基地有厦门鑫达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市仿真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漳平美尔口腔门诊部,泉州超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泉州新致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能够很好完成实习实践任务。(三)教学资源学校实现“班班通”,每间教室及实训室配备电子白板,拥有4间电脑室、1间电子阅览室和校园网。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率与质量得到了提高,同时,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加了知识面。聘用型企业骨干技师到校承担实践课教学任务,定期开展讲座,交流活动等。从岗位角度分析学情、因材施教。学校通过第六批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积极筹备相关课程的搭建,争取做到对学生及行企业员工开放,促进自主学习。建设教学资源库,将课程内容,岗位工作,考证要求,比赛规则等方面知识分区域搭建,更方便学生快速了解相关知识点。(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生动理论教学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片、彩色图谱、实训模型、病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采用引导法、案例法、提问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力求课堂气氛轻松活跃。2.情境教学模式实训教学时采用适合口腔修复工艺技术的“项目情境式”的教学方法,示范、指导、实物训练、讲评、交流等多种形式相结合。3.考核评价方式课程考核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的技能考核和职业素质考核,且考核的方式应灵活多样。(五)学习评价学习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的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11握,更要关注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评价内容要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三个方面。理论知识评价以笔试为主,结合课堂提问、作业综合评价;操作技能评价可采用操作技能考试、技能竞赛等方法;职业素养评价可运用观察、问卷、访谈等方法。(六)质量管理为强化级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学校统一组织对《可摘义齿》和《固定义齿》等课程,及牙体雕刻、卡环弯制、全口义齿等三项技能进行考核,合格方可安排实习上岗;通过福建省中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认定学业合格率。九、毕业要求(1)成绩要求实施学分制教学方案,修满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全部课程,经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成绩合格,岗位实习合格。(2)技能要求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计划中,获取专门化方向技能证书。(3)技能证书要求取得下列证书或其中一种的职业技能证书。口腔固定工艺专项能力证书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口腔修复体制作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十、职业技能等级成绩认定根据文件精神,本校学生中级工认定理论考试成绩将使用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核心课程《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的结课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成绩。实操成绩,通过委托命题、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具备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运行管理资质的机构申请认定考试。以考试成绩为准。12漳平职业中专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械加工技术(660102)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三、基本学制全日制3年四、职业面向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1车工车工、数控车工、装配钳工、机修钳工车削加工2数控车工3铣工铣工、数控铣工、装配钳工、机修钳工铣削加工4数控铣工五、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各类机械制造企业,培养在机械加工生产、服务一线工作及从事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与营销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二)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2.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3.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4.具备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135.初步具备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7.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8.具备清晰表述机械设备结构、性能及参数的能力。(三)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具备识读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和测绘简单机械零件的能力。2.掌握工程材料、金属切削加工、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基本知识。3.了解主要机械加工设备结构、性能及使用方法等基本知识。4.掌握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5.具备选用、使用工艺装备的能力。6.了解电工、数控等技术在机械加工中应用的基本知识。7.具备车工、铣工、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能较熟练操作1或2种机械工设备。8.具备应用一种CAD/CAM软件的基本能力。9.具备常用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维护的能力。10.具备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的基本能力。11.初步具备机械产品质最检测的能力。专业(技能)方向车削加工1.具备车削设备、刀具、夹具、量具选用的能力。2.具备典型零件铣削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能力。3.具备数控铣床编程的能力。4.具备典型零件铣削加工的能力。5.具备典型零件质量检验与评价的能力。6.具备铣床维护与调整的能力。六、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14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历史、物理。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岗位实习等多种形式。(一)公共基础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3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4职业道德与法治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5语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986数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447英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448信息技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089体育与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配合14410艺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配合3611历史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配合7212物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配合8115(二)专业技能课1.专业核心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682机械制图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1603机械CAD/CAM学习计算机绘图的初步知识,能够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324机械基础依据《中等职业学校金属加工与实训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1245金属加工与实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金属加工与实训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966机械加工技术掌握主要机械加工设备的结构及调整方法,掌握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会使用机床夹具,会选用及刃磨刀具,会操作和维护一般加工设备,能分析排除设备常见故障,能按照机械加工工艺进行加工1047钳工工艺与实训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工具、量具,能进行钳工的基本操作,会使用钳工常用设备,会刃磨刀具,能制作简单配合件562.专业(技能)方向课(1)车削加工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车削加工技术了解车削加工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普通车床的基本操作方法,能读识一般零件加工工艺文件,会编制车削加工工艺规程,会选用及刃磨刀具,会选用合适的夹具,会选用合适的切削用量,会利用量具检测零件,能完成一般零件的车削加工120162铣削加工技术了解铣削加工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普通铣床的基本操作方法,能读识一般零件加工工艺文件,会编制铣削加工工艺规程,会选用及刃磨刀具,会选用合适的夹具,会选用合适的切削用量,会利用量具检测零件,能完成一般零件的铣削加工403数控车削编程及加工了解数控车削加工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数控编制的方法和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方法,能进行简单零件的程序编制、输入调试、零件装夹、刀具选择及装夹,能完成简单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160(2)铣削加工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铣削加工技术熟练掌握普通铣床的基本操作方法,能读识零件加工工艺文件,会编制铣削加工工艺规程,会选用及刃磨刀具,会选用合适的夹具,会选用分度头,会选用合适的切削用量,会操作铣床对典型零件进行加工,会使用量具检测零件1282车削加工技术了解车削加工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普通车床的基本操作方法,能读识一般零件加工工艺文件,会编制车削加工工艺规程,会选用及刃磨刀具,会选用合适的夹具,会选用合适的切削用量,会利用量具检测零件,能完成一般零件的车削加工403数控铣削编程及加工了解数控铣削加工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数控编程的方法和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方法,能进行简单零件的程序编制、输入调试、零件装夹、刀具选择及装夹,能完成简单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1043.专业选修课(1)机械CAD/CAM。(2)设备控制基础。(3)特种加工。(4)机械设备与维护。17(5)质量控制及检测技术。(6)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7)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4.综合实训综合实训是本专业专门化方向课程,是学生从事机械加工岗位工作的演练,通过综合实训,使学生了解机械加工过程,掌握机械零件加工的相关知识和各项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规范化操作机械加工设备对机械零件进行加工的职业能力,并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学校要选定综合实训项目,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进行项目实训。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钳工综合实训能在鐵工加工过程中灵活应用相关知识,提高操作技能ce达到规范化钳工加工的职业能力,并具备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能力562车工综合实训能在各类典型零件车削加工过程中灵活应用相关知识,提高操作技能ce达到规范化操作车床对机械零件进行车削加工的职业能力,并具备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能力1683数控车工综合实训能在各类典型零件数控车削加工过程中灵活应用相关知识,提高操作技能;能达到规范化操作数控车床对机械零件进行车削加工的职业能力,并具备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能力1404铣工综合实训能在各类典型零件铣削加工过程中灵活应用相关知识,提高操作能力;能达到规范化操作铣床对机械零件进行铣削加工的职业能力,并具备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能力1685数控铣工综合实训能在各类典型零件铣削加工过程中灵活应用相关知识、提高操作技能,能达到规范化操作数控铣床对机械零件进行铣削加工的职业能力,并具备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能力140185.岗位实习岗位实习是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七,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岗位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交替、多学期、分阶段安排学生实习。七、教学安排及教学进程(一)基本要求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学时,岗位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2800-3300。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行学分制,16-18学时为1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少于170。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行业企业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二)教学进程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期123456公共基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36√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236√哲学与人生236√职业道德与法治236√语文11196√√√√19公共基础课数学8144√√√英语8144√√√信息技术6108√√体育与健康8144√√√√公共艺术236√√历史472√√物理4.581√√公共基础课小计59.51071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6112√机械制图10160√√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232√机械基础580√金属加工与实训696√机械加工技术6104√√钳工工艺与实训696√小计39640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方向课车削加工车削加工技术8128√√铣削加工技术240√数控车削编程及加工6104√√小计16272铣削加工铣削加工技术8128√√车削加工技术240√数控铣削编程及加工6104√√小计16272综合实训车削加工钳工综合实训6112√车工综合实训10168√√数控车工综合实训10140√√小计22364铣削加工钳工综合实训356√铣工综合实训10168√√数控铣工综合实训9140√√小计22364岗位实习30540√专业技能课小计1071816合计166.5288720说明:(1)“√”表示建议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2)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及选修课教学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达到了30%;有一个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二)教学设施本专业配备校内实训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1)校内实训实验室校内实训实习有车加工实训室、数控实训室、钳工实训室等实训场所,以满足学生实训实习的需要,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的名称及数量见下表。序号实训室名称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名称数量(台/套)1车加工实训室车床20铣床102数控实训室数控车床20数控铣床10加工中心23钳工实训室台虎钳40台钻8钳工工作台204机械基础实训室机械传动实训台6装配工艺实训台821说明: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的数量按照标准班40人/班配置。(2)校外实训基地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学校加强校企合作,现有福建溢泰科技有限公司、漳平市和兴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三)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教学资源等。教材选用国家规定优质教材。建立了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加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择教材。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对于数字资源配备,学校主要建设、配备与本专业相关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虚拟仿真软件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四)教学方法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提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组织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动手训练时间,有意识地强化企业工作规范及安全生22产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物团队合作精神及成本控制和环境保护意识。3.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学校要在教学、实训实习过程中加强信息化建设,要广泛应用多媒体、三维模型、、实物展示等进行直观教学,要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注重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建立开放式的教学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学水平整体提高。(五)学习评价由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实施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双证”的获取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作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一)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笔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出勤、上机操作考核以及参加各类型专业技能竞赛的成绩等。(二)实训实习效果评价方式1.实训实习评价采取实习报告与实践操作水平相结合等形式,如实反映学生各项实训实习项目的技能水平。2.岗位实习评价岗位实习考核方面包括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综合评价鉴定等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方式。九、毕业要求需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所有课程以及在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成绩合格,岗位实习合格,同时还必须取得车工、数控车工、装配钳工、机修钳工等其中一种或以上资格证书,才能准予毕业。23漳平职业中专学校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中医康复技术(720408)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全日制3年四、职业面向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1中医康复师保健推拿专项能力证书中医体质评估与应用初级中医康复保健推拿2保健按摩师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掌握中医康复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毕业后能在各类医院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和管理等工作的实用型、技能型中医康复人才。(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I.基本知识要求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2.具有必要的中医药、经络腧穴、针灸、推拿、康复基本理论知识。3.具有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的一般理论知识。244.掌握中医康复知识与技能,能进行中医康复服务,能解决康复对象的相关问题。II.职业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2.具有遵纪守法和医疗安全的意识。3.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4.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英语会话和计算机应用能力。5.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III.核心技能要求1.具有必要的中医药、康复等基本理论知识。2.具有必要的针灸、推拿、康复等基本理论知识。3.具有运用针灸、推拿、康复等方法进行服务的能力。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一)公共基础课程表3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3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4职业道德与法治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5语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9825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6数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447英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448信息技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089体育与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14410艺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11历史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7212化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81(二)专业(技能)课程1.专业核心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课时1正常人体解剖学(解剖学基础)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正常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及其各器官的名称、形态结构、位置等内容,使学生获得中医康复专业必须具备的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中医康复其他课程奠定理论基础。1082中医学基础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专业所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正确理解阴阳五行学说,掌握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学会病因病机分析,确立中医的防治原则,为学习中药、方剂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72263中医诊断学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包括四诊、辨证、病例书写等,学会四诊的运用,病因、病机分析,熟练掌握中医诊断和辨证论治的基本技能,为学习中医康复其他课程奠定理论基础。724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免疫学基础知识,掌握常见病原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防治原则等,初步建立无菌观念,使学生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学习有关中医康复各科打下基础。725生理学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与体温、肾脏的排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生殖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中医康复专业知识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726经络腧穴学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经络学基础和腧穴学基础两部分。经络学基础的主要内容是十二经、奇经八脉、经络的分布关系和应用;腧穴学基础的主要内容是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腧穴的概念、分类、主治规律、特定穴的含义、名称及临床应用。旨在使学生掌握经络和腧穴的概念、分类及主治,为临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727药物学基础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药物的分类、药物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事项等。使学生能掌握药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72278中药学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中药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中药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功效、主治病证,了解常用中药的配伍禁忌及煎服方法,为学习中医康复其他课程打下坚实基础。729方剂学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方剂学的基础理论和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方解、组方特点和临床应用,方剂的使用,煎服法,处方的书写等知识,为学习中医康复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7210针法灸法学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专业基础技能课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刺法灸法学的概念,起源与发展,毫针刺法,灸法,拔罐法与刮痧法,特种针具刺法,特定部位刺法,其他刺灸方法,针灸技能实训等,为学习《针灸治疗学》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7211推拿手法学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专业基础技能课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推拿手法基础知识,推拿基本功,成人推拿基本手法,复合手法和其他类手法,人体各部位常用推拿操作法,为学习《推拿治疗学》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7212针灸治疗学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专业临床应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针灸治疗原则与治疗作用,针灸治病特点与临床诊治规律,针灸处方与特定穴的临床应用,主要介绍运用针灸治疗各种常见病症具体的操作技术,包括伤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具体疾病的针灸治疗,为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7213推拿治疗学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专业临床应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推拿在临床治疗中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伤科疾病、内伤病症、其他病症以及康复病症的具体诊治内容和预防保健推拿的知识,为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722814康复医学本课程是中医康复专业临床应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技术和常见疾病的康复,使学生能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中医康复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7215临床医学概要(或中医内科学)本课程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722.综合实训课程以能力为重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线,设立基础教学实训(基础技能训练、专业单项技能训练)及综合技能实训,加强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例,满足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需求。(1)基础教学实训:基础技能训练,在学生进行理论教学过程中,根据理论课程合理安排推拿手法训练、刺法灸法训练、针灸治疗实训见习、推拿治疗实训见习、针推功法训练、医学康复临床见习、实习、针灸推拿实习等。(2)综合技能实训:针灸推拿实训、康复评定实训、物理治疗实训、言语治疗技术实训、作业治疗实训、运动治疗实训。3.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同时,保证实习岗位与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一致,并覆盖执业(职业)准入标准的内容。在医院康复科、针灸科、推拿科、中药房、中医内科等岗位进行轮流毕业实习,通过毕业实习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29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教学安排1.基本要求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学时,临床实习按照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000~3300。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行学分制,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学时及主要选修课内容。专业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行业企业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二)教学进度1.教学活动时间分配(周)教学环节学期教学考核入学教育军训见习毕业实习合计1172221218220318212141621195、64848总计6982248129注:毕业实习52周包括实习48周、就业3周及寒假1周。302.教学进程表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学时数按学年及学期分配学分课时总计比例理论实践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12345618周18周18周18周18周1820周公共基础课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63242毕业实习岗前培训4周康复科10周针灸科10周推拿科10周中医内科10周中药房6周合计50周226.7%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36324223哲学与人生36324224职业道德与法治36306225语文1981984322116数学144144222287英语14412024222288信息技术10860483389体育与健康1442412022228100化学8162192.524.511艺术362212历史72224小计86460026448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1正常人体解剖学10880284426.7%2中医学基础725220443中医诊断学72522044生理学725220445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725220446经络腧穴学725220447中药7252204318方剂72522049药物学基础7260124210针法灸法学7236364411推拿手法学7236364812临床医学概要7260124413针灸治疗学7252204414推拿治疗学725220415医学康复7260124小计75652822842专业方向课1保健按摩36181842中医体质辨证3618182小计10854546毕业实习临床实习1080010806033.3%选修课课素养拓展课1人际沟通36324222.2%2心理健康361818(2)小计7260124专业拓展课1医学伦理学36306222中医药膳学3624122211.1%336201622小计36026010020合计32401508173230303030180100%32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保障项目类别人数学历情况职称情况研究生本科专科其他高级中级初级无理论课教师人数1014519比例10%40%50%10%90%实习指导教师人数2211合计12人(二)教学设施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场所面积70m2实训室数1间实训设备总值20万元生均实训设备值4000元校内实训室情况名称建筑面积(m2)主要设备及数量总值(万元)主要实训内容中医康复实训室701.高级按摩床:规格190*80*60,1560元/台,共20台总计3.12万元;2.多媒体按摩点穴电子人体模型:规格MAW170A,3万/台,共1台总计3万元;3.智能推拿手法参数测定考评仪:规格ZTC-III,31200元/套,共一套20针灸、推拿康复33校外实训基地情况名称/合作企业主要实训内容漳平市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内、中药龙岩市第二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内、中药龙岩市中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内、中药龙岩慈爱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内、中药龙岩博爱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内、中药(三)校内实训基地学校应按照中医康复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实践教学课时数应达到总教学课时数的50%及以上),设置与中医康复专业所开设课程相适应的教学实训室,购置必要的实训教学仪器设备,实训教学仪器设备的总量应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根据职业教育要求,按照中医康复专业的社会需求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基地设备应能满足本专业实训教学的需要。(四)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学校应按照中医康复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建立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应有专人负责实习工作,各实习岗位均有带教指导教师,带教指导教师应具有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以上学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学校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消化课堂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的主要渠道,通过校外基地的实训实习可以提高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具体措施有:341.强化现有实训、实习基地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漳平市总医院、龙岩市中医院等的合作办学,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吸引临床一线富有实践经验的医生来校授课。对来校授课的教师加强培训与管理,大大提高了兼职教师上课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2.加快实习基地建设为进一步拓宽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漳平中医康复资源,加强与漳平优抚医院、漳平市中山医院的合作办学,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学校已选择一批条件较好的民营中医康复医疗保健机构,如漳平优抚医院为我校中医康复专业的实训实习基地。3.成立中医康复专业“实训实习专家指导委员会”学校成立由教务处牵头,以专业学科带头人、任课教师代表及临床带教老师代表为主体的“实训实习专家指导委员会”。学校定期举行“实训实习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交流带教经验,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协调学校与各实习医院、实训基地的关系,为学生实训、实习创造良好的环境。4.加强实习带教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每年举行至少一次实训实习教师座谈会,给实习带教教师提供交流经验、互相学习的机会,及时加强和完善实习带教的管理,保证学生实训实习的教学质量。(五)教学资源1.建设中医康复核心课程的课程网页和精品课程将中医康复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简介、教学方法、实训要求、课件、练习题等内容及时放到课程网页中,使学生提前获取课堂所学内容,课后复习有明确的目的,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效率。2.建设社会资源库积极收集基层医院、中医康复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和行业动态,主35要包括基层医院、社区医院康复科、中医康复机构、人员招聘的信息内容,帮助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相关信息,获取学习资源。3.建设虚拟中医康复实训软件以工作任务为基础的3D虚拟实训平台,具有仿真性和过程操作性,主要包括虚拟传统康复室和现代康复以及实训项目等网络训练平台,学生通过平台所提供的角色选择功能,完成虚拟环境下的技能训练。(六)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生动理论教学应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片、彩色图谱、实训模型、病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采用引导法、案例法、提问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力求课堂气氛轻松活跃。2.情境教学模式针灸、推拿、康复实训教学采用“项目情境式”的教学方法,示范、指导、实物训练、讲评、交流等多种形式相结合。3.考核评价方式课程考核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的技能考核和职业素质考核,且考核的方式应灵活多样。(七)学习评价学习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的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评价内容要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三个方面。理论知识评价以笔试为主,结合课堂提问、作业综合评价;操作技能评价可采用操作技能考试、技能竞赛等方法;职业素养评价可运用观察、问卷、访谈等方法。(八)质量管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围绕中医康复专业建设,制定教学质量管36理标准,构建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的质量保障体系;重视过程监控,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考评体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校注重对各类教学文件的收集、整理、教学档案完备,规范,与此同时学校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定期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九、毕业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针灸、推拿和康复预防与评价和康复治疗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常见疾病的中医康复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基本技能;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中医康复基础理论、医学基本知识及其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掌握较扎实的针灸、推拿和康复治疗学技术,融康复、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中医康复治疗师。通过技能考核可获得保健推拿专项能力证书、中医体质评估与应用初级证书。37漳平职业中专学校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药剂(720301)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全日制3年四、职业面向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1医药商品购销员药学士西药药剂员医药商品购销员医药商品储运员药品营销药品物流2医药商品储运员3药房辅助员4药物检验工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医药商业和药品生产企业,培养从事药品采购、储存、物流管理、销售、咨询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与技能型人才。(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医药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2.热爱医药事业,具有为大众健康服务的精神和安全用药的责任感。383.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医药企业文化素养。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就药品信息与客户交流。(2)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必备的医药基础知识和医药商品知识。2.熟悉药事法规,具有明确的质量意识。3.能初步应用计算机系统处理日常药品营销、物流和调剂工作中的信息。4.熟悉药用微生物知识、储存医药商品知识。5.能鉴别药品的外包装相关信息,发现问题能正确处理。6.掌握药物、药剂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分别解决处方调剂和药品采购、销售、仓储、物流管理等工作中常见问题。专业(技能)方向——药品营销方向1.能按规程进行药品售前准备、药品陈列、顾客接待、药品介绍、处方药与非处方药销售、柜组核算等药品零售岗位操作。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相关的药品商务信息发布、能使用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电子钱包等现代电子结算方式,能进行软件系统的常规维护并记录。3.能按规程进行药品验收入库、保管养护、出库运输、药品配送等医药储运岗位操作。4.能掌握并遵循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按照GSP规范和企业岗位规程完成药品采购作业。5.具有安全意识,能查找药库、药店环境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会使用常见的消防和防盗器材。6.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具有一定的日常工作沟通交流能力,能简单听说日常用语,掌握常用基本用药的英文药名及处方中的常用英文缩写。397.能对顾客进行基础的用药安全指导,能正确解释临床血液、尿液等常规化验单的数值含义。专业(技能)方向——药品物流方向1.具备药品物流管理的应用程序操作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药品物流信息系统的管理。2.能根据入库药品或医疗器械的理化性质等合理安排仓位,分类存放。3.能掌握并遵循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合理进行药品储存及出入库管理。4.能正确使用药品、医疗器械库房温湿度调节设施,具有控制和调节库房温湿度的能力。5.能准确计算、清楚填制医药商品的出入库凭证;能正确填报在库医药商品质量报表和相关台账。6.具有计算仓库医药商品进出量、仓库有效使用率等经济指标的能力。7.能进行医药商品在储运和养护方面的作业与管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六、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一)公共基础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403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4职业道德与法治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5语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986数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447英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448信息技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089体育与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配合14410艺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配合3611历史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配合7212药用化学基础掌握洗涤和使用普通玻璃仪器,取样,称量,溶解、配制和稀释溶液,测定溶液酸碱性,使用容量分析仪器进行物质含量的测定等的操作技能;熟悉有关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主要化学反应等知识;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81(二)专业技能课1.专业核心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课时1解剖学基础了解人体胚胎发育概况,熟悉正常人体的组织结构,掌握正常人体的组成、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和位置,能识别各系统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能规范地进行基本实践操作,会运用解剖学基本知识分析、解释临床问题72412生理学基础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掌握人体及其各器官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能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各种生理现象,为学习药剂专业知识奠定理论基础543微生物基础了解微生物的相关知识,常见药学微生物的种类、形态,病原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及对药品质量的影响364中医药基础熟悉中医的基本特点和哲学基础、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与发病机制;初步掌握疾病的诊察方法和疾病的防治措施以及有关中药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基本知识;学会常用中药的分类、药物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使用方法;学会某些特殊炮制的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725药事法规熟悉我国药事与药事管理、药品管理、药品监督管理、药事组织管理、药名价格管理等基本内容;掌握我国医药行业的法律、法规,重点掌握药品管理法、GMP、GSP、GLP等内容;了解国际和国内药事法规的颁布情况366医药商品基础掌握医药商品的分类、剂型特点、质量要求、中成药的一般特点;熟悉医药商品(药品、医疗器械)的各项属性、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管理要求、药理学基础知识;知道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用药的重要性108422.专业(技能)方向课(1)药品营销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课时1医药电子商务技术熟悉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增值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医药商品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活动;能将采购订单和发票类等商业文档通过电子数据的方式发送提交722药店零售与服务技术按照药店规程独立完成药店各项常规操作,协助完成药店常规管理;能对常见病进行基本的鉴别和判断,正确介绍医药商品并对顾客进行基础的用药安全指导723医药企业经济核算掌握各类非现金支付结算的方式,清点及管理现金,正确填写药店常用的凭证、账簿和报表;独立进行商品盘点、对账和结账工作,会分析药店的经营现状724医药市场营销技术了解医药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医药市场信息采集、医药产品组合与价格管理、医药分销渠道、医药市场促销等知识;能进行消费者购买心理分析、医药市场的调查及基本分析725商法实务理解涉及药店经营的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能运用相关商业法律对药店实行有效运营366药物制剂基础掌握药剂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药品常见剂型的概念、特点和质量标准;能够在药品营销中有针对性地保证各类剂型药物的质量72(2)药品物流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课时1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熟悉从事医药商品工作的技能,包括药品的仓储管理,药品的入库与发放,药品的保管养护,不同剂型的药品保管养护等技能;掌握药库药品保管的方法,具备从事药库管理、药品保管养护工作的能力722医药配送中心管理实务掌握医药配送中心的基本特征及功能要素,对配送中心进行规划和选址,对医药商品进行备货和配货;熟知医药商品的分类及编码,熟练对医药商品进行分拣、配送、包装和储运,对特殊管理药品进行配送、储存、包装和运输108433医药商品经营与管理掌握药品经营与管理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药品经营管理的原理与方法,了解现代医药企业的发展状况,了解药品经营与管理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进展;具备实用技能和职业素质,具备相关岗位的工作能力724药物制剂基础掌握药剂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药品常见剂型的概念、特点和质量标准;能够在药品营销中有针对性地保证各类剂型药物的质量725医药市场营销技术掌握医药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医药市场信息采集、医药产品组合与价格管理、医药分销渠道、医药市场促销等知识;能进行消费者购买心理分析和医药市场的调查及基本分析723.专业选修课(1)商务礼仪与沟通;(2)药店公共事务管理;(3)药店顾客服务;(4)临床合理用药;(5)营养与疾病;(6)药膳基础知识;(7)其他。4.综合实训以能力为重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线,设立基础教学实训(基础技能训练、专业单项技能训练)及综合技能实训,加强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例,满足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需求。(1)基础教学实训。基础技能训练,在学生进行理论教学过程中,根据理论课程合理安排药用化学基础实训、微生物基础实训、中药辨识、医学基础技能等基础实训内容,使学生具备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专业单项技能训练中开展药物制剂技能实训、药物分析技能实训、药品调剂技能实训、仓储设备操作实训等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44(2)综合技能实训①药品营销方向。训练学生在医药商品商业营销活动中的技能。使学生能运用所掌握的营销基础知识,分析消费者的需要、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训练学生药品储存、药品养护,识别常用各种剂型的质量变异和养护等技能。②药品物流方向。训练学生从事药品物流活动中的技能。对学生进行药品的验收、养护、上架、分拣、包装、配送等专项实训,使学生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正确储运。对学生进行物流运输软件操作专项实训。设计车辆的类型及种类,根据医药商品的性质设定合适的方案、任务单维护等技能。5.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同时,保证实习岗位与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一致,并覆盖执业准入标准的内容。在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各岗位进行轮流毕业实习,通过毕业实习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基本要求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学时,毕业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000-3300。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行学分制,16-18学时为1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少于170。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45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行业企业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二)教学安排建议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期123456公共基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36√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236√哲学与人生236√职业道德与法治236√语文11198√√√√数学8144√√√英语8144√√√信息技术6108√√体育与健康8144√√√√公共艺术236√历史236√√药用化学基础4.581√√小计59.51071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解剖学基础472√微生物基础236√生理学基础354√中医药基础472√药事法规236√医药商品基础6108√小计2137846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期123456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方向课药品营销方向医药电子商务技术472√药店零售与服务技术472√医药企业经济核算472√医药市场营销技术472√商法实务236√药物制剂基础472√小计22396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472√医药配送中心管理实务6108√医药商品经营与管理472√药物制剂基础472√医药市场营销技术472√小计22396综合实训30540√毕业实习30540√小计1061908总计165.52979说明:(1)“√”表示建议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2)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及选修课教学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47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保障类别项目人数学历情况职称情况研究生本科专科其他高级中级初级无理论课教师人数715125比例14.3%71.4%14.3%28.6%71.4%实习指导教师人数2211合计9人(二)教学设施实训场所面积210平方米实训室数2个实训设备总值50万元生均实训设备值2667元/生校内实训场所(室)情况名称建筑面积(m2)主要设备及数量总值(万元)主要实训内容营销情景室90展示柜2个,电脑1台,投影仪及投影屏幕1套,茶水立柜1个,茶几1个,谈判桌椅1个等15药品营销实践模拟药房120药品陈列柜16个、玻璃灯箱16个,玻璃柜台12个,收款柜2个,人体身高体重电子秤1台,药品样本1500个,空调1.5匹3台等25取药实践48校外实训基地情况名称/合作企业主要实训内容龙岩市吉康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药品营销与管理及药学服务龙岩市百信大药房药品营销与管理及药学服务龙岩市力菲克药业有限公司药物生产(三)教学资源按照专业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原则,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依据本专业教学标准和岗位标准,建设核心课程的案例、素材在内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强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建立健全一线教师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机制。(四)教学方法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公共基础课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授、课堂提问与班级讨论或分组讨论的方法,同时辅以角色扮演等实践方法,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以幻灯、投影、计算机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门基础课。德育、语文、英语教学中可以采取提出探究主题、目标,让学生通过图书、报刊、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教师给予点拨和归纳的方式,侧重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数学教学中多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自主地动手动脑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体育为手段增进学生健康,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手段则以游戏、竞赛为主;公共艺术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教学中则可以大量采用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个人表现力,让学生自然49地进入审美期待和冲动。总之,公共基础课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专业技能课实习“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研究性教学,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过程,强调学生的实践、发现和探索过程,建立符合职业教育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技能学习贯穿始终,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学习,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机会,增加学生在学习期间职业体验和职业能力训练。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体现职业技能培养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螺旋式上升的认知规律,突显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特点。(五)学习评价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并把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态度、人际沟通能力和进取精神等纳入评价内容。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从学生情感态度、岗位能力、职业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性评价主要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完成任务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积极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方式,探索学校、行业部门、用人单位共同参与评价的教学质量多主体评价模式,吸纳行业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组织参与考核评价。在综合实训与毕业实习环节上,以企业评价为主,学校指导教师评价为辅,突出对学生实践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的评价。(六)质量管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围绕重点专业建设,制定教学质量管理标50准,构建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的质量保障体系;重视过程监控,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考评体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校注重对各类教学文件的收集、整理,教学档案完备、规范,与此同时学校教务处、实训中心等与职能部门定期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九、毕业要求(1)成绩要求实施学分制教学方案,修满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全部课程,经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成绩合格,岗位实习合格。(2)技能要求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计划中,获取专门化方向技能证书。(3)技能证书要求取得药品购销员等至少一种的职业技能证书。51漳平职业中专学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电子与信息技术(710101)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三、基本学制全日制3年四、职业面向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1电子设备安装工电子设备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工电子测量技术安防与监控技术汽车电子设备检测与维修2无线电调试工3有线通信传输设备调试工4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维修电工飞行器电子设备维护船舶电子设备操作与维护5电子元器件工程技术人员6电子材料工程技术人员7电子仪器与测量工程技术人员五、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主要面向电子测量技术应用、安防与监控技术应用以及汽车、船舶、航空器等广泛应用电子产品的行业企业,培养从事电子设备操作、检测、调试、维护和维修,以及电子信息产品的销52售、服务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二)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2.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表达能力和适应能力。3.具有良好保密意识和对企业的忠诚度。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优质服务意识。5.具备安全、环保、节能意识和规范操作意识。6.具有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7.具备良好的执行能力、职业竞争和创新意识。(2)专业知识和技能1.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2.具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3.能熟练使用常用工具。4.能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5.具有识别、检测、焊接电子元器件的能力。6.能识读电子线路的原理图、印制电路板图,具有对电子线路板进行检测、故障诊断和排除的能力。7.能阅读电子信息产品的说明书,具有按电子信息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维护和维修产品的能力。8.具有通信网络、通信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9.具有从事一般电子信息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能力。10.具有初步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交流能力。11.具有搜集、记录和整理技术资料的能力。12.能读懂用英文标识的仪器设备面板和铭牌,具有借助工作阅读53英文资料的能力。专业(技能)方向——电子测量技术1.能制订电子产品测量方案并正确使用电子测量仪器与仪表。2.能进行仪器与仪表调试、检测、检验电子产品并处理测量数据。3.能维护、维修电子仪器与仪表。六、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历史、物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岗位实习等多种形式。(一)公共基础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3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4职业道德与法治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5语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986数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44547英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448信息技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089体育与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配合14410艺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配合3611历史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配合7212物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配合81(二)专业技能课1.专业核心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紧密结合722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紧密结合1443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紧密结合664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了解测量的原理、方法和误差;会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了解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示波器、电子电压表、电子计数器的种类和结构,熟悉上述仪器仪表的功能和基本原理,能熟练使用上述仪器仪表对电路参数进行测试;掌握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注意事项72555电子CAD了解电子线路板设计软件的各类和功能特点,熟悉电子线路板设计软件界面及基本命令;会绘制典型电路原理图;了解对典型电路进行仿真、测试的方法;熟悉元器件库,并能制作与修改元器件;能绘制SCH图;能绘制PCB图726数字通信技术及应用了解数字通信的概念,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特点;熟悉数字终端技术、信号的编码和传输;了解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特点和工作频率;了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特点和相关技术;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特点和发展727电子产品结构及工艺了解电子设备制造基础知识;熟悉电子元器件的布局与配装;熟悉印制电路板的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熟悉电子设备整机装配的原则、工艺和质量管理;熟悉表面组装技术与微组装技术;熟悉电子产品工艺文件的种类和作用,掌握电子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方法、填写方法728单片机技术及应用了解单片机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能编写、调试简单应用程序;了解输入信号、输出信号;了解仿真软件的功能特点,能绘制基本单片机电路;能对电路进行仿真、测试;能制作和调试实用单片机控制电路722.专业(技能)方向课(1)电子测量技术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电子产品测试与检验了解质量管理、质量检验的概念和基本知识;熟悉抽样检验的定义、分类、适用范围;了解测试工装的概念、作用,掌握典型测试工装的电路原理和使用方法,能使用和维护测试工装;掌握电子产品检验各项质量记录的填写规则,会撰写电子产品检验报告90562常用电子仪器维修了解影响电子测量仪器仪表正常使用的因素,熟悉温度、湿度、静电等对仪器仪表的影响;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原理、参数和使用方法;能对仪器表进行日常维护和常见故障的检修903专业综合产训与考证掌握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五级/四级)职业资格要求的应知、应会内容,达到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五级/四级)职业技能鉴定要求120(2)汽车电子设备检测与维修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汽车电子电器设备检测与维修了解汽车电源、发动机电控、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点火控制、仪表板、照明、空调控制及辅助控制等系统电子电器设备的结构及组成,掌握汽车电子电器设备的原理,能对汽车电子电器设备进行检测与维修902汽车导航技术及应用了解卫星定位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汽车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不同汽车卫星导航设备的特点,会安装常见的汽车卫星导航设备,会操作汽车卫星导航系统,会操作车辆监控系统软件903专业综合实训与考证掌握汽车维修电工(五级/四级)职业资格所要求的应知、应会内容,达到汽车维修电工(五级/四级)职业技能鉴定要求1203.专业选修课(1)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英语。(2)传感器技术及应用。(3)低压电气控制设备。(4)典型电子整机与电子产品营销。(5)移动通信终端设备。57(6)智能仪器应用。4.岗位实习岗位实习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岗位实习的岗位应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岗位实习的任务主要是感受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生产环境、生产组织与管理,熟悉企业主要产品的性能、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熟悉所在车间及班组的生产任务,在企业带教师傅的指导下进行生产活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了解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知识。学校应加强对岗位实习的管理,与实习企业共同制订学生岗位实习协议和实习计划,落实企业带教师傅和学校管理指导教师,制订并实施相关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岗位实习形式灵活多样,可采取毕业前集中实习或工学交替等多种方式。岗位实习成绩应根据企业带教师傅评价、学校管理指导教师评价、学生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等进行综合评定。岗位实习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能获取岗位实习所对应的学分,需延长岗位实习时间直至获取学分达到毕业需获得的学分为止。七、教学安排及教学进程(一)基本要求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学时,岗位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000-3300。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行学分制,16-18学时为1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少于170。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58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行业企业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二)教学安排建议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期123456公共基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36√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236√哲学与人生236√职业道德与法治236√语文11198√√√√数学8144√√√英语8144√√√信息技术6108√√体育与健康8144√√√√√艺术236√历史472√√物理4.581√√公共基础课小计59.51071专业核心课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472√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8144√√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466√√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472√59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电子CAD472√数字通信技术及应用472√电子产品结构及工艺472√单片机技术及应用472√小计36642专业(技能)方向课专业(技能)方向课电子测量技术电子产品测试与检验590√常用电子仪器维修590√专业综合实训与考证7120√小计17300小计17300岗位实习30540专业技能课小计831482合计142.52553说明:(1)“√”表示建议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2)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及选修课教学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达到了30%;有一个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60(二)教学设施本专业配备了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实习场所按核心课的要求配备,包括电工技能实训室、电子技能实训室、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实训室等实训室。序号实训室名称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名称数量(台/套)1电工技能实训室电工技能实训台20万用表20电压表20电流表20单相电能表20功率表20电流互流感20电桥20兆欧表20钳形电流表202电工技能实训室三相异步电动机10常用电工工具403电子技能实训室电子技能实训台20低频信号发生器20双踪示波器20晶体管毫伏表20频率计20万用表20元器件测试盒20常用电子工具40常用钳工工具、量具40常用防护用具40台钻5砂轮机54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实训室单片机技术实训装置20万用表20校外实训基地有福建省汇创新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新佳鑫实业有限公司等。(三)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教学资源等。61对于教材选用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教材流入课堂。学校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加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择教材。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对于数字资源配备,学校主要建设、配备与本专业相关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虚拟仿真软件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四)教学方法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公共课程应着重人格修养、文化陶冶及艺术鉴赏,并应注意与专业知识相配合,尤应兼顾核心课程的融入,以期培养学生基本核心能力。2.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专业技能课教学应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专业核心课教学应以实践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以配合就业与继续进修的要求,并兼顾培养学生创造思考、问题解决、适应变迁及自我发展能力,必须使学生具有就业或继续进修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以及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学校和实习单位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专业教学标准的62安排,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和实习评价标准,组织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并保证学生岗位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重视校内教学实习和实训,特别是生产性实训。要在加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完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五)学习评价1.学生成绩评价(1)理论内容笔试与实践技能操作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成绩占60%,技能考核成绩占40%;(2)过程评价与考试相结合。技能成绩:实践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占70%,平时表现占30%;理论成绩:平时作业20%,半期考30%,期未考50%。2.教学效果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督导评价、职业技能通过率、用人单位的反馈。质量管理对学生采取操行分考核,百分制,把各项指标量化。学生必须取得维修电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要求学生考取计算机一级等级证书。九、毕业要求需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所有课程以及在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成绩合格,岗位实习合格,同时还必须取得电工等级认定资格证书,才能准予毕业。十、职业技能等级成绩认定根据文件精神,本校学生中级工认定理论考试成绩将使用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的结课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成绩。实操成绩,通过委托命题、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具备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运行管理资质的机构申请认定考试。以考试成绩为准。63漳平职业中专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计算机应用(710201)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三、基本学制全日制3年四、职业面向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1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操作员办公自动化、计算机专业排版2打字员计算机操作员办公自动化3电子计算机(微机)装配调试员、计算机检验员、计算机硬件技术人员、计算机设备营销人员电子计算机(微机)装配调试员、计算机检验员、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4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应用系统维护员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信息管理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培养从事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软件与硬件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和信息处理等操作或产品销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二)培养规格(1)职业素养64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和客户服务意识。3.具有计算机应用相关的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规范意识。4.具有获取前沿技术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5.具有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专业知识和技能1.具有熟练的中英文录入能力,掌握文字排版技能。2.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应用办公软件的能力。3.具有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技能。4.具有计算机应用领域常用工具软件的应用能力。5.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具有开发计算机简单功能应用的能力。6.具有多媒体素材处理、简单的动画设计能力。7.具有使用数据库工具开发计算机简单功能应用的基本能力。8.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知识和规范要求,具有建立网站、制作网页的能力。9.具有计算机的硬件拆装、系统组装和简单故障排除及维护的能力。专业(技能)方向——办公自动化1.具有熟练的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能力。2.掌握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具有办公设备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的能力。3.掌握文书与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方向——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1.具有常用数码产品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2.掌握信息技术领域的营销方法与技巧。653.掌握电子商务流程,具有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数码产品等产品销售的能力。专业(技能)方向——计算机专业排版1.掌握专业排版的工艺流程,具有专业的编辑、排版、印刷操作的能力。2.掌握图形绘制、图像处理等操作,具有较强的专业图文混排及设计能力。专业(技能)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1.掌握大中型数据库的基本应用,具有设计和实现简单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的能力。2.掌握信息化管理与运作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进行信息化过程的规划、管理、控制、评价等工作能力。3.掌握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知识,具有计算机单机、局域网、广域网安全防护的相关能力。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一)课程结构专业技能课岗位实习综合实训专业(技能)方向课办公自动化方向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方向计算机专业排版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方向专业选修课1.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2.网页动画制作3.云计算应用4.移动终端5.其他1.办公软件应用2.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3.文书与档案管理1.数码产品使用与维护2.市场营销3.电子商务应用1.排版技术基础与应用2.美术设计基础3.图文排版1.数据库高级应用2.信息化管理与运作3.信息安全专业核心课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录入技术计算机编程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制作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公共基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职业道德与法治哲学与人生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历史物理66(二)公共基础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3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4职业道德与法治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5语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986数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447英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448信息技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089体育与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配合14410艺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配合3611历史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配合7212物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配合8167(三)专业技能课1.专业核心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常用工具软件掌握计算机系统管理与维护、虚拟机、特殊文档编辑与格式转换、翻译工具、网络管理与数据传输、即时通信、信息安全、云办公、数码产品及移动设备连接和数据传输、多媒体信息处理等常用工具类软件的应用技能322计算机录入技术了解计算机信息领域进行办公、信息处理的基本录入方法,掌握准确、快速的中、英文盲打、听打录入技能,并根据就业岗位需要熟悉语音、手写和其他外国语言文字的录入方法963计算机编程基础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类型、表达式、逻辑关系、流程控制等知识,熟悉计算机编程从需求分析到软件发布的业务流程,掌握可视化程序界面设计、数据库连接、多媒体与网络应用等编程方法,能使用编程工具开发计算机简单功能应用程序1284数据应用基础了解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掌握主流数据库系统安装、数据库创建、数据访问及修改、设计窗体、备份与还原、安全管理、数据连接等相关技能,熟悉SQL查询语言的基本语法与应用,能使用数据库工具进行简单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645图形图像处理了解图形图像处理及相关的美学基础知识,理解平面设计与创意的基本要求,熟悉不同类型图形图像处理业务的规范要求与表现手法,掌握应用平面设计主流软件进行图形图像处理的相关技能,能使用相应软件进行图形绘制、图文编辑、图像处理等业务应用646多媒体制作了解多媒体制作的基础知识,理解动画形成原理与多媒体制作的基本要求,掌握二维动画元素绘制、动画编辑、多媒体素材处理、打包集成等相关技能,能应用二维动画设计和多媒体制作主流软件进行简单的动画设计和多媒体素材合成96687计算机网络基础了解计算机网线的类型、组成、应用等基础知识,熟悉网络工作原理、网络协议和网络规划相关知识,掌握简单局域网搭建及应用、网络设备的基础配置、网络服务器安装与调试等基本技能648网页设计与制作了解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知识和规范要求,熟悉HTML和脚本语言相关知识,掌握站点创建、网页元素编辑、表格应用、层和框架布局、网页行为添加、样式与模板应用、表单元素使用等相关技能,能应用主流网页设计软件进行不同风格的简单网页设计以及简单网页代码和脚本编写649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配装计算机,安装计算机系统软件、常用应用软件及简单网络应用工作流程,掌握个人计算机的硬件拆装、软件安装、外设连接与配置,能诊断与排除计算机硬件简单故障962.专业(技能)方向课(1)办公自动化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办公软件应用了解不同平台计算机办公常用软件的应用,掌握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等不同的设备上进行文字编辑、数据分析、幻灯片制作、数据库应用等办公软件的应用技能,能使用主流办公自动化软件进行办公处理642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了解办公信息领域中常用设备的性能、产品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主流办公设备产品(如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复印机、光盘刻录机、数据照相机、投影机、碎纸机、装订机等)的选用、安装、使用及维护技能,能运用办公设备从事业务工作并进行简单维护483文书与档案管理了解文书与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概念与一般知识,熟悉常见办公文书的各类、体式与稿本、形成与处理、整理与归档和档案收集、整理、保管、检索、电子档案存储与管理等知识,具备办公文字与档案管理等基础能力6469(2)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数码产品使用与维护了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和摄像机、掌上媒体播放设备等主流数码产品的功能、系统结构及一般故障现象,掌握其使用及维护方法642市场营销了解市场营销基本理论知识,熟悉不同类型信息技术产品的整体功能、使用特点、应用方案及维护的设计主流地,具备相应领域的市场营销策划和产品销售技能643电子商务应用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行方式,熟悉商务活动中的网络营销与物流管理等业务规范和电子商务流程,掌握网上购物、网上交易、在线电子支付等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技能,能应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信息技术类产品营销48(3)计算机专业排版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排版技术基础与应用了解计算机排版种类、印刷用字和符合、排版工艺流程,熟悉图书、期刊、报纸、公文、商标、广告、表格等出版物和印刷品的版式特点、排版规则、排版注意事项、版面设计等知识,掌握版式设计、创意及处理的基础技能以及相关应用642美术设计基础了解美术常识、图形基础、字体风格美化、色彩表现、美术的表现形式等基础知识,掌握宣传画册、报纸、杂志、图书等各种排版中字体、图形、色彩的运用和修饰等操作要领483图文排版了解专业图文排版的工艺流程、排版规则、版式设计等基础知识,掌握专业图、文混排软件,掌握图形绘制、对象填充、文本编排、特效设备、对象组织、位图的修饰等操作,能进行较专业的图、文混排与版式设计4870(4)计算机信息管理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参考学时1数据库高级应用熟悉中、大型数据库的设计、创建数据库、创建表、更新和查询记录、SQL查询语言、视图和索引、用户自定义函数、存储过程、触发器、管理数据库安全、备份和还原数据库、导入和导出数据等相关技能,掌握数据库应用管理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技能642信息化管理与运作了解信息化与组织信息化管理的内涵,理解信息化的规划、组织、管理、控制与评价管理机制,掌握相应的信息化管理与运作的知识和技能483信息安全了解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理解信息安全规范及构成信息安全威胁的原理与防御机制,掌握单机和网络病毒防范、安全漏洞修复、数据保护、攻击防御、安全策略编制、计算机主流设备日常维护和信息安全的相关技能643.专业选修课(1)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2)网页动画制作。(3)云计算应用。(4)移动终端。(5)其他。4.综合实训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要求灵活安排综合实训,建议以计算机应用的综合项目或采用企业真实工作项目等方式进行,也可以和学生技能证书考核要求结合进行。时间安排上可以结合课程的进度,安排在每个学期,也可以统一安排在第5学期。技能考证要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下完成,证书要求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为准,可以是国家相关部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的职业技能证书,也可以是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统一认71可的职业资格证书。5.岗位实习岗位实习是本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岗位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交替、多学期、分阶段安排学生实习。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教学安排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学时,岗位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为3000-3300。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行学分制,16-18学时为1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少于170。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地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行业企业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二)教学进度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期123456公共基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36√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236√哲学与人生236√72公共基础课职业道德与法治236√语文11198√√√√数学8144√√√√英语8144√√√√信息技术6108√√体育与健康8144√√√√√艺术236√历史472√√物理4.581√√公共基础课小计59.51071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常用工具软件232√计算机录入技术696√√√计算机编程基础8128√√数据库应用基础464√图形图像处理464√多媒体制作696√计算机网络基础464√网页设计与制作464√计算机组装与维护696√小计44704专业(技能)方向课办公自动化办公软件应用464√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348√文书与档案管理464√小计11176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数码产品使用与维护464√市场营销464√电子商务应用348√小计11176专业(技能)方向课计算机专业排版排版技术基础与应用464√美术设计基础348√图文排版464√小计11176√73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计算机信息管理数据库高级应用464√信息化管理与运作348√信息安全464√小计11176综合实训15240岗位实习38600专业技能课小计1081720合计167.52791说明:(1)“√”表示建议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2)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及选修课教学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保障对专兼职教师的数量、结构、素质等提出有关要求。1.从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备本专业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规定学历,并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具有中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2.从事理论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各本专业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规定学历,并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具有中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3.从事实践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各本专业相应资格;(二)教学设施本校教学功能室主要由计算机基础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网络搭建实训室等组成。74校内实训场所(室)情况名称建筑面积(m2)主要设备及数量主要实训内容机房3间300液晶台式电脑(153台)、交换机6台、路由器3台等1.办公软件应用2.平面设计3.其他专业上机课网络搭建实训室1间100液晶台式电脑(17台)网络搭建实训设备(3套)移动大屏(2架)等1.网络搭建2.网络搭建技能大赛校外实训基地情况名称/合作企业主要实训内容漳平市新腾飞电脑办公设备有限公司计算机维护、营销等龙岩市精恒广告传媒有限公司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等(三)教学资源1.教材专业课选用教材如下表根据学校关于教材选用有关文件精神和专业教学大纲,我们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选用高质量的教材。制定选用原则为:(1)中职中专规划教材,以及有特色的教材和自编讲义、实验指导书;(2)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近年出版的、反映主流技术应用的、水平较高的中职中专教材;(3)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精选内容、深度适中,注意教材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图书与网络资源学校具有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拥有多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可以供广大教师学生在线学习,同时拥有各种制图软件、虚拟仿真软件、工75程算量等的机房,供学生学习使用。(四)教学方法1.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融“教、学、做”于一体,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岗位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按照项目的开发规律和管理方式,师生共同组成若干个项目开发小组,让学生以技术人员的身份在实训中发挥独立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潜能,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改革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把终结评价变为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把学校评价变为学校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把偏重理论考核变为以实践技能为主的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把试卷考核变为项目考核、作品考核、动手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等。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课程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将基于工作岗位的项目、任务贯穿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学的载体是真实的项目,以项目中的任务驱动教学和实训。该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法:在每个教学情景的授课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首先展示案例作品,然后对案例进行分析,讲授案例中用到的知识点,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该方法直观、生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在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中,借助了多媒体教76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教师可以进行示范教学,还可以对指定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也可对指定的学生进行演示,也可以分组讨论。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扩大校园网建设覆盖区域,为开展网上教学创造条件。在课堂教学网站上开展教学论坛,利用各种交互、共享软件,增强了师生之间交流和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学效率。为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建设课程网站,开辟网络课堂,此外,利用电子邮件、QQ、微信、手机等通讯途径为学生提供辅导、答疑。(五)学习评价(1)专业基础课的考核专业基础课的考核采用口试、笔试、操作、答辩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2)专业核心课的考核专业核心课的考核采用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以实践技能为主的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过程评价和期终考试成绩的比例是4:6。即各项目的平均成绩占总成绩的40%。课程综合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60%。(3)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采用项目考核、作品考核、动手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4)岗位实习评价岗位实习考核方面包括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综合评价鉴定等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方式(六)质量管理教学管理要以人为本,科学规范,要适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要求,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建立健全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过程77中及时总结反馈,不断改进。通过教学管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通过教学管理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开放系统理念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只有掌握本专业发展的最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技能,并不断地与外界环境互动,才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生存。九、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达到以下条件可以毕业:(一)成绩要求实施学年制教学方案的,修满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全部课程,需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成绩合格,岗位实习合格,准予毕业,从而获得“1+X证书制度”中的“1”。(“1”是学历证书)(二)技能要求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计划中,获取专门化方向技能证书。(三)技能证书要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网络设备调试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等,从而获得“1+X证书制度”中的“X”。(“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78漳平职业中专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1.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施工2.专业代码:640301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三、修业年限全日制3年五、职业面向毕业生就业面向区域建筑工程施工行业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及相关领域的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等技能型专门人才或测量放线工、钢筋工、砌筑工、抹灰工、试验工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面向领域见表1-1。表1-1:就业面向领域就业领域专门化方向人才定位就业岗位施工工艺与安全管理方向技能型人才高素质人才砌筑工、钢筋工、抹灰工、测量放线工、施工员、制图员、安全员、资料员等为主工程质量与材料检测质检员、材料员、材料实验员1.能力要求能力要求包括关键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表达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和岗位能力,关键能力要求和岗位能力要求分别见表1—2、表1—3。79表1-2:关键能力要求表序号关键能力具体要求1获取知识能力具有独立学习知识和更新知识能力;在具有一定学科基础知识后,能够通过自学、检索相关文献,掌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知识,国家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操作规程。2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书面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采集信息技术知识和收集数据资料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具有初步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3应用知识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力,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工程实践;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领域较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4创新能力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和探索能力,能开展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各项工作;对建筑专业国内外发展现状,最新发展方法有一定了解;能尝试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设计、组织、管理和施工等各项工作。5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合理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表1-3:岗位能力要求表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质检员1.质量管理体系制订;2.质量控制;3.质量检测;4.质量评定;5.质量验收;6.质量事故调查、处理;7.质量缺陷备案。1.能读懂施工图、并根据相关信息能说出设计意图;2.会使用各种常用检测工具;3.能对质量要求进行交底;4.能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协助项目部及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控制、检测、评定和验收;5.能对常见质量事故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整改;6.能填写各种验收表格,能对质量缺陷进行备案。80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技能型人才施工员1.资讯;2.计划;3.协调决策;4.实施;5.检查;6.评估;7.验收。1.熟悉图纸,参加图纸会审;2.熟悉职场卫生与健康;3.能灵活应用相关的规范、标准;4.能编制施工方案、协助技术交底;5.能分析施工成本,熟悉工程预算和工程进度计划;6.能分析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7.熟悉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及分工;8.会布置施工场地,解决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的关系;9.现场监督,测量,编写施工日志,上报施工进度,质量、现场处理问题;10.检查质量、安全等资料;11.参与评定工程质量、验收和评定。资料员1.资料体系编制;2.工程资料的审查、.收集;3.材料资料的保管、归档;4.资料收发登记;5.资料归档移交;6.施工过程资料形成、整理。1.能说出当地资料归档的要求;2.能读懂施工图,参加图纸会审,领会设计意图;3.会用电脑进行文档整理;4.能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全面、准确地收集、整理施工技术资料;5.具备资料收发登记意识;6.能安全保管资料;7.能配合建设单位完成竣工验收备案资料和建设单位送档的档案资料。8.能按目录编制完整的审查资料;9.能及时办理档案移交手续。安全员1.安全技术管理;2.安全教育、培训;3.安全检查;4.安全事故处理;5.文明施工管理;6.安全资料管理。1.能编制和实施安全技术方案;2.能对班组进行安全生产交底和安全考核;3.能对新工人、新岗位进行安全知识培训;4.能对照施工方案检查现场安全;5.能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并写出事故报告;6.对说出有关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要求;7.能对安全资料进行收集、汇编、存档。81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高素质人才测量放线工1.识读施工图纸;2.测量仪器的检核、校正、保养、维修、保管;3.建筑场地的控制测量;4.房屋的定位放线;5.各层的标高测设和轴线引测;6.房屋的沉降、倾斜观测;7.测量结果的整理,测量图的绘制,资料汇总、整理、递交、保管工作。1.具有施工图识图能力;2.具有测量仪器设备的检查、校正、保养、保管的能力;3.掌握各测量仪器的操作使用;4.具有编制测量施工方案的能力;5.具有建筑施工测量放线能力;6.具有房屋变形观测的能力。钢筋工1.识读结构施工图;2.编制钢筋工程的施工方案;3.根据钢筋图进行钢筋下料和代换计算,并编制钢筋配料单;4.对钢筋外观质量检查;5.钢筋加工;6.钢筋绑扎和安装;7.对钢筋工程进行质量检测和成品保护。1.具有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2.具有钢筋下料和钢筋代换的能力;能放钢筋大样图,会编制钢筋配料单;3.具有基本的钢筋外观检查能力;4.熟悉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施工操作程序,掌握各种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配置与绑扎;5.了解一般预应力作业的操作方法及其锚、夹具、张拉设备的维护;6.熟悉钢筋施工方案的编制方法;7.能按图计算工料及对钢筋工程进行质量监测和校正;8.具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产品保护的基本知识及自身安全防护能力;具有对职业道德的行为准则的遵守能力。82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高素质人才砌筑工1.识读建筑施工图;2.砌筑材料算量;3.砌筑准备工作;4.墙体、基础砌筑;5.砌体质量检测。1.熟悉砌筑常用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及维护常识;2.了解砌体砌筑质量的检测部位;能正确使用砌筑质量检测器具;了解砌体的砌筑质量检验标准;3.理解砌体的组砌原则、组砌形式及砌筑要求;理解墙体连接、留槎与接槎、加筋部位与留置方法;4.初步掌握“三一砌砖法”和“二三八一砌砖法”;5.掌握砌筑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抹灰工1.识读房屋建筑施工图;2.对抹灰材料进行算量;3.对材料进行外观的质量鉴别;4.进行抹灰准备工作;5.进行室内、外墙面、地面、顶棚的抹灰和面砖安装;6.进行质量检测。1.能识读房屋建筑工程图,了解房屋构造的基本知识;2.了解一般抹灰所用建筑材料的性能;3.掌握一般抹灰基本操作技能和饰面砖、内外墙面、地面、楼梯的镶贴工艺;4.了解装饰抹灰、镶贴面砖及板材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5.掌握一般抹灰工程的质量标准和检测工具使用及正确的检测方法;6.具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产品保护的基本知识及自身安全防备能力;7.具有对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遵守能力。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掌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主要面向区域建筑施工行业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及相关领域的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等技能型专门人才或测量放线工、钢筋工、砌筑工、抹灰工等操作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83等岗位的工作和测量放线工、钢筋工、砌筑工、抹灰工等岗位需求,且具有相应岗位等级证书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职业面向为:(1)主要就业单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咨询公司、招投标代理公司、项目管理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2)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招投标代理等。(二)培养规格1.基本知识要求(1)具备中职生必备的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传统文化、人文素养等基础知识。(2)熟悉建筑识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力学等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土木工程制图和识图的基本方法;建筑工程基本构造;熟悉土木工程材料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力学相关理论知识。(3)掌握常用建筑类施工软件;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相关知识;熟悉建筑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掌握测量放线工、钢筋工、砌筑工、抹灰工、试验工等岗位知识等。2.职业素质要求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具有安全施工、节能环保的意识,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工作中能够做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纪守法、实事求是、认真负责,能以积极、健康、平和的心态去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和不同的岗位要求。具有良好团队协作的能力,具有良好沟通、协调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3.职业技能要求(1)会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文档处理,会应用网络和多媒体技84术收集和处理工程信息资料,能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常见问题。(2)能应用工程力学常识分析、解决建筑工程中的简单力学问题。(3)能熟练运用建筑构造、结构构造和装饰构造知识,依据相关制图标准,熟练识读多层民用建筑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装饰施工图和标准图集,能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绘制施工图,会整理或输出绘图文件。(4)会应用建筑与装饰材料及其制品的种类、规格、性能和质量标准等知识,履行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和保管职责。(5)会应用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工程施工工艺与操作方法、质量标准、施工机具使用要求,协助执行施工方案,检查管控现场施工操作,协助验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能识别常见施工质量缺陷,初步具有预防施工质量通病、执行过程监控和整改技术措施的能力。(6)能独立操作建筑测量仪器,合作进行高程测定与引测、建筑物轴线定位、标高测设与控制,初步具备建(构)筑物变形观测和地下管线及周边建筑的监测与保护能力。(7)会计算建筑工程主要分部(分项)工程量、工程直接费用和建筑工程施工费用,初步具有运用预算定额计价软件计算工程费用的能力。(8)会协助编写施工日志、施工记录等相关施工资料,能参与汇总、整理和归档、移交施工阶段的相关资料,能协助编制建筑工程竣工图。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一)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及实习实训安排。文化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数学课、语文课、英语课、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艺术、历史、物理。85专业基础课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等。专业核心课包括土木工程识图(含习题集)、建筑构造(含习题集)、建筑施工工艺、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测量、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法规、工程监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等。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合校内外实训、岗位实习等多种形式。(二)课程体系结构通过总结调研结果以及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积极指导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修订后的课程体系结构如下:课程结构图86(三)课程描述1.公共基础课(1)语文(共198学时)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简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教学要求: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2)数学(共144学时)教学内容: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教学的要求是根据职校学生的特点淡化理论,删去难度较高的运算技巧,强化基本概念,基本运算、数形结合和实际应用能力,在讲授基本要领和基础知识时,求从实际问题引入,又应用于实际。对教材中的基本运算可以允许学生用计算器求解,以提高学生使用计算器的能力,减轻学生负担。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帮助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作为工具应用。(3)英语(共144学时)教学内容:要求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4)信息技术(共108学时)教学内容: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教学要求: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87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5)德育(共144学时)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②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③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④职业道德与法治: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6)体育与健康(共144学时)教学内容:要求进一步学习体育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2.专业技能课程(1)建筑材料教学内容:常用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种类、名称、规格、性能、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保管方法、新材料的动态。教学要求:初步具有合理选用常用建筑材料及制品的能力,具有对常用建筑材料进行检验的能力。教学方法: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展示常用建筑材料实物或组织参观制品厂。有条件的学校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直观性。应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常用建筑材料实验,实验应单独考核。(2)建筑制图与识图(含习题集)教学内容:制图基本知识,正投影原理,剖面与断面图,轴测投影,民用建筑常用构造,建筑工程施工图。88教学要求:领会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国家房屋建筑的制图标准,具有绘图技能,能运用建筑构造知识正确识读和绘制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教学方法:以正确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为教学目标,以民用建筑构造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进行以民用建筑施工图和常用建筑构造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训练。(3)建筑力学教学内容:静力学基本原理,杆件内力分析,杆件应力分析及强度理论,杆件的刚度和稳定性;相应的力学试验。教学要求:领会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教学方法:依据建筑结构基本构件及其常用连接的力学模型和常规静力荷载,以杆件内力、应力、强度、刚度、稳定性为重点组织教学。应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力学实验。(4)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内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小地区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建筑施工测量,相应的测绘仪器、设备的操作实践。教学要求:了解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性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具有常用测量仪器的操作使用和检验能力,具有建筑施工定位放线、抄平及复核工作的能力,能进行小面积的地形测绘。教学方法:应结合课堂教学,安排学生进行常用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训练。应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操作并初步掌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规定的常用仪器设备。(5)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内容:一般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程序,建筑施工主要工种和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操作)工艺、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安全操作技术措施,常用中小型建筑机械的种类及其性能。89教学要求:具有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与安全技术措施的初步能力,初步具有根据施工条件合理选用中小型建筑机械的能力。教学方法:结合本地区的建筑工程施工实际条件,选学相关的常用施工技术及合理选用中小型建筑机械的基本知识。选择本地区的单位工程施工项目,指导学生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综合练习或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应单独考核。(6)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内容;建筑工程定额,工程概预算,工程竣工结算。教学要求:熟悉建筑工程概算、预算、竣工结算的编制原理和方法,了解水电预算的编制方法和工程结算方法;能根据本地区现行建筑工程定额要求,按照一般土建施工图,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工程造价;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辅助编制单位工程预算的能力。教学方法: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图及本地区的工程定额进行教学,并指导学生进行一般建筑施工图预算的综合练习。有条件的学校应进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7)施工组织与管理教学内容:建筑流水施工,网络计划基础知识,单位工程施工顺序和施工组织设计,招标与投标,承包合同管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等。教学要求:了解基本建筑程序和施工顺序,领会建筑施工组织的原则和方法,初步具有应用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的基础知识,按照一般建筑施工图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配合实施的能力。了解招标投标、合同管理的基础知识,初步具有参与编制投标书工作的能力;领会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施工项目管理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建筑工程档案管理方法,能参与编制单位工程竣工资料;初步具有应用本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在管理岗位完成一般图文处理业务的能力。90教学方法:以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基础知识、施工项目管理基本知识为教学重点,结合本地区建筑工程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综合练习。有条件的学校应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8)建筑施工工艺教学内容:建筑施工中主要专业工种的操作工艺要求、质量标准与检测评定方法。教学要求:初步了解建筑施工中主要专业工种的操作工艺要求、操作方法及质量检测与评定的方法。教学方法:应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在校内实训场地进行实际操作训练。(9)装配式施工技术教学内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简介、发展和操作工艺要求、质量标准与检测评定方法。教学要求:初步了解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操作工艺要求、操作方法及质量检测与评定的方法。教学方法:应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在校内装配式实训场地进行实际观摩操作训练。学生具备良好的工程施工岗位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作风、创新意识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建筑构造教学内容:掌握基础、墙体(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及门窗等构造组成的原理、方法和常用构造做法。掌握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的特殊性以及相关构造的原理和做法,掌握建筑精装修和特种装修的原理和做法,了解建筑工业化的原理和常用体系。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一般建筑构造和特殊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决策能力;并通过实践性环节,将知识转化为技能。91教学方法:应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在校内各节点构造模型实训室进行实际观摩。3.实践、实习教学项目(1)建筑施工工艺操作实训教学内容:建筑施工中主要专业工种的操作工艺训练及质量检测与评定的模拟训练,施工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及环保要求。教学要求:具有建筑施工主要工种(砌筑、抹灰、混凝土、钢筋、模板)中2~3个工种的操作技能,其中1个专业工种的操作技能达到中级工标准,1~2个专业工种的操作技能达到初级工标准;熟悉主要工种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生产有关规程。教学方法:有条件的学校应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在校内实训场地组织学生进行工种操作实训。应按学期进行单独考核,并组织操作技能等级考试。(2)建筑工程钢筋工/砌筑工操作实训(钢筋工)教学内容:钢筋工基本知识、钢筋工识图与配料、钢筋加工工艺。教学要求:钢筋加工是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钢筋加工工艺与操作课程中的重点,是钢筋工必须熟练的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教学方法:一般可安排学生在校内培训中心钢筋工实训场进行操作实训,有条件时应安排学生在校外或施工现场进行操作实训。操作实训应单独考核。(砌筑工)教学内容:房屋构造基本知识、砖砌材料和工具、砌筑的基本技能。教学要求:通过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砌筑的施工方法、质量要求、操作要点等知识,为学生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奠定基础。教学方法:一般可安排学生在校内培训中心砌筑工实训场进行操作实训,有条件时应安排学生在校外或施工现场进行操作实训。操作实训应单独考核。924.综合实训综合实训安排在第四及第五学期,对于专业基础课(如工程制图)、专业课(如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结构与识图、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建筑CAD、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建筑测量、建筑构造)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每门课程安排一周的专用实训周用以完成综合实训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5.岗位实习第三学年下半学期为岗位实习。学生在校完成课程教学,到相关企业,在企业施工员人员的指导下,从事工程施工、施工管理、合同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对本岗位有深入的了解,提高自身综合职业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做好初步准备,完成学生由学校到企业的过渡,实现就业即上岗。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教学安排第一学年主要完成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第二学年主要完成专业核心课的教学工作,包括课堂教学及课内综合实训两部分,第三学年下半学期进行岗位实习。(二)教学进度1.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学期一二三四五六小计入学教育11课堂教学16161614668复习考试2222210教学综合实训4913岗位生产实习1919毕业教育11机动1113合计(周)191919201820115932.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设置表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期123456公共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36√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236√哲学与人生236√职业道德与法治236√语文11198√√√√数学8144√√√√英语8144√√√√体育8144√√√√信息技术6108√√艺术236√√历史472√√94物理4.581√√小计59.51071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核心课建筑材料与检测464√建筑制图与识图(含习题集)7112√√建筑构造(含习题集)464建筑力学696√建筑测量696√建筑CAD8128√√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含实用软件)13188√√施工组织与管理11176√√装配式施工技术348√小计62972专业(技能)方向课建筑施工工艺(砌筑、钢筋、脚手架等)696√√√建筑工程质量检测696√建筑施工技术10160√√建设工程监理696√95建筑工程安全管理696√√小计28448专业选修课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法律法规楼宇智能化操作与实训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电工综合实训建筑施工工艺操作实训9150√建筑工程测量操作实训460√小计13210岗位实习32570√合计194.5327196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我校具有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通过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行业资格认证、聘用企业行业技术专家等方式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鼓励专任教师下企业“充电”,将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学习纳入专任教师培养计划。从企业聘请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专业课教师全部达到双师型素质要求。1.专任教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教师团队,均为本科学历,具备“双师”资格的比例达到80%,具备教育系列中初级职称。同时,专业教师具有专业操作技能,每人均能独立承担2-3门专业课程教学,具备熟练、开发职业课程的能力,能主持和参与中职教材编写、教学标准制定、案例、实训实习项目、教学指导、习题题库、学习评价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具有指与学生参加各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技能大赛的能力。2.兼职教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有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多人。热心职业教育事业,责任心强,善于沟通;具有研究生、或注册建造师以上水平,有5年以上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起骨干作用。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核心课程开发、建设和实施,以及相关教学文件的编制、组织开展职业岗位考核或工程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能力。(二)教学设施1.校内实训条件现有测量实验室、手工制图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等建筑工程类实验室。972.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七)教学资源1.教材专业课选用教材如下表根据学校关于教材选用有关文件精神和专业教学大纲,我们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选用高质量的教材。制定选用原则为:(1)中职中专规划教材,以及有特色的教材和自编讲义、实验指导书;(2)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近年出版的、反映主流技术应用的、水平较高的中职中专教材;(3)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精选内容、深度适中,注意教材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图书与网络资源学校具有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其中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入选福建省教学资源库。本专业拥有多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可以序号实训室名称训练技能1建筑CAD实训室建筑CAD2教室建筑力学3实训室、操场、校园等建筑工程测量4砌筑实训室建筑施工技术5建筑手工制图实训室建筑制图与识图6教室/电脑机房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序号单位合作方式合作内容时间安排1福建省兴龙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可提供专业的岗位实习每学期2龙岩市龙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可提供专业的岗位实习每学期98供广大教师学生在线学习,同时拥有各种制图软件、虚拟仿真软件、工程算量等的机房,供学生学习使用。(八)教学方法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课程的教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公共基础课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开设,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图书、影像、多媒体教学资源、案例等资源,有计划地组织知识讲座、小组讨论、开展社会调査、社会服务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2.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工程材料与检测》等知识性教学内容采用讨论法、讲授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教学;验证性及技术性内容,借助相应实训,采用演示、试验(或实验)等教学方法完成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监理》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依托现有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以“边学边训”方式完成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专业技术课程中的校外生产认识实习、专业综合实训和岗位实习等课程,通过指导教师讲解、演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的操作规范与技能,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由易到难的实际操作。专业课程的教学在各专门实验室和实训场地中进行,教师根据项目需要,根据实物讲解相关原理,学生通过观察提高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教师给学生进行标准的现场操作演示或多媒体模拟,学生掌握了操作步99骤后分组进行练习。在进行实习教学时,将实习教学环境设计为实际工程的环境,模仿工程要求进行实习场地的建造和布置,让学生进入实习场地就像置身于真正的工作环境,能迅速地转换身份,以专业技术人员的角色来完成实习。(九)学习评价构建多方共同参与的以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模式,由学校教务处及建筑系共同负责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和教学工作状态进行监督、检査、测评。进一步完善、落实学生评教、信息反馈等相关监控、评价制度,完善期中、期末质量评价。把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实现技能实训、理论考试、劳动纪律、企业评价等多元化的考核形式。1.理论课程的考核评价理论课程采用平时作业成绩(作业、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出勤)占30%,理论考试占70%的纸笔形式进行考核,考试主要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论述、绘图题。全方位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2.实践课程的考核评价实训课程采用了平时成绩(平时实训作业、项目任务考核、出勤及纪律)占30%,实训操作考核占70%,以实操任务完成情况方式进行考核,全方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和考核。3.岗位实习的考核评价培育学生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构建由学校、实习企业、技能考核三个方面考核评价机制综合评定学生学习效果。实习的出勤成绩占学生实习综合评价成绩的10%,由实习企业负责评定:工作态度及任务完成情况的业绩考核占综合考核成绩的50%,由实习企业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负责评定;学生按照实习项目和任务要求,制定工作计划,撰写100工作日记,填写任务工作单,项目完成后撰写工作总结,这部分成绩占综合考核成绩的40%,由校内专业指导教师负责评定。把学生的“徳、勤、绩、技、能”全部涵盖其中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十)质量管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围绕重点专业建设,制定教学质量管理标准,构建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的质量保障体系;重视过程监控,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考评体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校注重对各类教学文件的收集、整理,教学档案完备、规范,与此同时学校教务处、实训中心等与职能部门定期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九、毕业要求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完成规定课程学习,通过测试修满必修学分,给予毕业。2.应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应取得钢筋工、砌筑工、测量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中的至少1个。应取得工程测量员职业资格等级认定证书。十、职业技能等级成绩认定根据文件精神,本校学生中级工认定理论考试成绩将使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核心课程《建筑测量》的结课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成绩。实操成绩,通过委托命题、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具备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运行管理资质的机构申请认定考试。以考试成绩为准。101漳平职业中专学校会计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会计事务专业(专业代码:730301)二、招生对象:招收对象:初中毕业生三、学制与办学层次(一)学制:三年(二)办学层次:中专四、职业面向五、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企业、非营利组织单位会计岗位及相关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单位会计与财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二)人才培养规格1.职业素养序号对应职业(岗位)就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1会计人员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用友T3软件操作高级工证书,大数据财务分析初级证书3经济信息收集员、财经文秘、管理人员、收银员等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服务公司等用友T3软件操作高级工证书,大数据财务分析初级证书102(1)思想政治素质: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概论、知法爱国、专心本职工作,社会公德意识,遵纪守法。(2)身心素质:拥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3)文化科技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修养;善于自学,同时关注本行业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具有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能力;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有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4)专业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合理的知识组成结构,掌握和会计专业相关岗位相适应的能力。(5)职业素质:具备从事会计及其相关工作岗位的基本业务知识、技术、技能和能力;具有自主创业的意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2.知识结构及要求:(1)文化基础知识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德育、数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等基础知识。(2)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具有从事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具有财经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获得财务信息进行财务活动分析和财务管理能力;具备税务会计与税收管理的能力;(三)“1+X证书制度”要求:“1”是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至少获得全国计算机一级等级证书和用友T3软件操作高级工证书、大数据财务分析初级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证(会计(初级)证)中的一种。103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与课程体系(一)课程设置及要求1.公共基础课(1)语文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简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教学要求: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2)数学教学内容: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教学的要求是根据职校学生的特点淡化理论,删去难度较高的运算技巧,强化基本概念,基本运算、数形结合和实际应用能力,在讲授基本要领和基础知识时,力求从实际问题引入,又应用于实际。对教材中的基本运算可以允许学生用计算器求解,以提高学生使用计算器的能力,减轻学生负担。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帮助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作为工具应用。(3)英语教学内容:要求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4)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104教学要求: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5)德育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②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③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④职业道德与法治: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6)公共艺术教学内容: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唱歌技巧、地方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掌握楷书的书写技法及结构方法;初步学会行书的基本技法;了解书法的基本常识与书写的基本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字体规范、字迹整洁、书写熟练。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写规范字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好的书法作品。(7)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要求进一步学习体育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8)历史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为学生普及历史基本知识,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历史学科与专业知识的内涵。105教学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理念,提高学习历史学科的积极性,为弘扬历史文化知识做贡献。2.专业核心课程(1)基础会计掌握会计的概念、职能、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理解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会计要素的关系,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及其适应范围;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概念、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成本与费用概念、费用分配的基本方法、简要会计报表的编制和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等内容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企业会计工作的组织、会计电算化管理、账户的分类等内容。(2)税收基础掌握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我国的税收制度、税务登记、账证和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知识理解税收的概念、特征、职能、作用、纳税人权利和税收征纳主体的法律责任了解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关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税务代理、税收行政复议和税务行政诉讼等知识.(3)基础会计模拟实习熟练掌握仿真企业环境下的会计凭证的填制、各种会计账簿的登记、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系统掌握企业常见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掌握会计凭证的审核、会计核算程序、会计账簿的设置、账簿的启用与保管的基本要求;能阅读和理解会计报告附注所说明的内容,能对主要会计报表进行简要的分析;了解企业各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分工协作关系。(4)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掌握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任职条件;掌握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内容、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银行结算账户和票据106结算的有关内容;掌握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的有关内容。要求电算化方向学生必须取得财政部颁发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合格证书.(5)企业财务会计掌握企业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财务成果等方面主要经济业务的确认、计价、计算与账务处理方法和企业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了解企业结算方式、包装物核算、固定资产投资方式、固定资产租赁业务、对外投资分配方式、其他资产、收入确认准则、企业内部报表的种类及其编制、会计报表附注等内容。(6)会计电算化掌握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原理、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总账系统、报表系统以及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业务核算子系统的操作方法;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财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能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的基本核算操作,如建账、制单、审核、记账、对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7)会计基本技能—珠算、点钞(17学时)熟练掌握珠算基本技能,掌握数码字大写、小写的书写,达到规定的技能等级标准,最低标准必须通过普通五级,成绩较好的同学达到四级(含四级)以上。点钞技能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单指单张和多指多张的点钞技能,在熟练掌握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能进行相关银行类的点钞技能比赛。(8)礼仪礼节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礼仪基本理论,掌握礼仪基本知识,包括行为规范、语言修养。着重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职业习惯。教学要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行为规范、语言修养。(二)课程体系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改革的核心。会计专业在课程和教学改107革过程中,依据本专业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分析,依据会计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剖析本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和有序化,根据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求的能力,构建以能力模块为单元的课程。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见图2所示。图2课程体系构建思路2.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在大量企业岗位工作任务调研的基础上。教学团队和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分析,归纳遴选信息化建设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打破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依据“基于工作过程、实际工作情景”的课程观,实现课程内容的重新序化。同时兼顾学生的入学文化知识水平和毕业后的就业层次,采用模块化教学。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1.教学安排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学时,毕业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3年总学时数为3000〜3300。课程开设顺序和周学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社会需求调查学校调研、企业参与岗位技能分析确定人才培养方向课程设计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形成专业课程体系108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对财会岗位的认知实习应安排在第一学年。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2.教学进度分配表(按周分配)学期一二三四五六小计入学教育11课堂教学161717171683复习考试2222210教学综合实训1124岗位生产实习1919毕业教育11机动112合计2020202020201203.实施性教学计划安排类别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各学期周学时安排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公共课程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362顶岗实习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23623哲学与人生23624职业道德与法治23625语文111984322109顶岗实习6数学814422227英语814422228体育814422229信息技术61083310艺术236211历史47222小计55990专业课程专业课程10基础会计理论122168411珠算1018042412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4722213企业财务会计101804614基础会计模拟实训61082415会计信息化教程101806416财经应用文236217税收基础81444418成本会计81442619大数据财务分析8144820市场营销学472421小计821476综合实训22会计信息化实训8144823企业财务会计模拟实训814444小计16288说明:“√”表示建议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及选修课教学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为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110企业的广泛参与,依托学校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结合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及专业实际情况构建了“4+1+1”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图1“4+1+1”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4”指学生在校的前四个学期,进行基础会计、税收基础、企业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能力培养。为以后的实训和岗位实习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基本技能操作。第一个“1”指在企业财会人员和学校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点钞传票、会计电算化、手工账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双证书”培训和考取证书、毕业设计,并且达到高级工的专项技能培养标准,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最新“1+X证书制度”的要求。第二个“1”指最后一学期,在校外基地岗位实习,通过岗位实习达到“企业岗位工人”的岗位能力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师资能力结构要求、基本要求)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30%;1.从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备本专业全日制普通中等学校规定学历,并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具有中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基础会计、税收基础、企业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1112.本专业专任教师具有会计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3.从事实践教学的主讲教师要具各本专业相应资格;(二)教学设施本校教学功能室主要由会计实训模拟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组成。本专业主要实训(实验)教学功能室的功能及配备要求:教学功能室主要功能主要设施与资源配置建议会计电算化室财政部批准的财务会计软件的教学与操作实训。计算机40台、投影仪1台、网络设备;金蝶、用友等财政部批准的财会软件系统。能满足40人同时训练和教学要求;会计技能实训模拟室训练点钞、传票算最新点钞练功卷,扎钞纸,传票算机10台能满足40人左右的同时训练和教学要求电子商务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网络设备;电子商务实训平台40机位其他:计算机40台商品展示柜、摄影设备、商品展示电子屏幕、收银台、扫码枪5把能满足40人左右的同时训练和教学要求(三)教学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对财会人才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须为培养适应财会机构发展的会计人才寻找新的途径与方法:(1)把好生源关,提升生源质量;(2)选择合理的教材,优化课程设置,建立良好的基础教设施,培养实用性、技能型人才;(3)拓展好的会计机构作为实习基础,并安排师资负责实习工作,为学生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四)教学方法对普通文化课教学实行分层教学,设计不同的培养目标,让学生获得不112同的学分,具有不同的选择权。对专业课的教学可采用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等为现代行为导向教学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以保证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根据混合型学习理论,结合中高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特点进行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体现双模式融合教学模式。具体以学校相关文件为准。(1)“一个对接”建议专业核心课程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形式完成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2)“二个结合”传统课堂与网络互动教学相结合;文字教材与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相结合。(3)“多种形式”结合课程、教学资源及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教学。如班级教学、分组教学、自主学习、导师制、协作教学(总校教师和各分校教师协作)等教学组织形式。(五)教学评价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遵循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需要,构建有利于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建立与理论知识教育、实践知识教育两大体系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真正形成职业中专教育人才培养特色的重中之重。1.文化基础课考核。应突出以专业应用为基础,分层考核,由学生选择层次进行,这样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各得其所。文化课在职业学校中具有双重的功能,即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提供知识铺垫的功能和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给予直接支持的功能。随着知识更新的113速度越来越快,知识传递的渠道越来越多,知识学习的途径越来越灵活,前一功能正在逐步弱化;随着当前技能型人才紧缺,劳动力市场又供大于求,后一功能正在进一步强化。2.专业课程的考核:根据专业特点与不同课程类型采取灵活的考核形式。(1)必修课课堂教学部分的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并且试题中要有一定比重的实务操作题目。课内实训成绩以平时成绩(如填制的记账凭证)的方式计入期末成绩。(2)选修课课堂教学部分的考核采取灵活的方式。对部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采取笔试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而对实践性较强的部分课程,则采取以实践性考核方式为主的考核方式,即期末每门课程随课程结束进行考查考核,评定成绩,着重实际操作能力(动手、动口、操作、作业、心得体会、论文、考试等形式均可),考查可采用百分制,也可采用等级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会计模拟实训课程的考核,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全部会计业务实训流程,在适当考虑实训中学生表现及考勤记录的基础上,主要依据学生所完成实训作品(凭证、账簿、报表)的档次及实训报告评定其课程成绩。(4)对参加省会计从业资格等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课程,只要通过认证考试的,其成绩界定以认证的级别或成绩为依据。对参加省、市会计专业技能考试竞赛活动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奖励学分。3.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上机、专业认同实习、手工会计模拟实习、电算会计训练、毕业实习、毕业总结、勤工俭学、军训、课外创新实践(讲座、竞赛、社团活动)等,各个环节考核合格,均有相应学分。(六)质量管理教学管理要以人为本,科学规范,要适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要求,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建立健全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反馈,不断改进。通过教学管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通过教学管理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114开放系统理念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会计学生只有掌握本专业发展的最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技能,并不断地的与外界环境互动,才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生存。九、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达到以下条件可以毕业:1.修完本专业设置的必修课,成绩合格。(必备)2.按专门化方向修完选修课,成绩合格。(必备)3.参加岗位实习时间6个月,考核合格。(必备)4.获取相关职业鉴定资格证书。(参考)(1)成绩要求实施学年制教学方案的,修满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全部课程,需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成绩合格,岗位实习合格,准予毕业,从而获得“1+X证书制度”中的“1”。(“1”是学历证书)(2)技能要求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计划中,获取专门化方向技能证书。(3)技能证书要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用友T3软件操作高级工证书、大数据财务分析初级证书等,从而获得“1+X证书制度”中的“X”。(“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15漳平职业中专学校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1.专业名称:幼儿保育2.专业代码:770101二、入学要求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基本学制全日制3年四、职业面向1.职业范围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1幼儿园、早教机构等教师幼儿园教师(行业)2幼儿园保育员保育员(中级)3育婴师育婴师(中级)说明:保育员(中级)证书为必取证书,其他如育婴师、普通话、计算机等级证书等也会统一安排相关课程及考试机会。2.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及任职要求专业名称学前教育(160100)序号主要职业岗位职业岗位描述任职要求相关课程1幼儿园教师、班主任贯彻国家幼教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1.掌握现代幼儿教育理论及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具备弹、跳、唱、画、说、写、玩等七项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游戏116法》的精神和要求,制定班级教育工作计划,照料孩子一日常规生活,对幼儿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做好家长日常接待工作,开展各种教科研工作等。基本功,懂得电脑操作、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2.普通话证书。3.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教育简史学前儿童保育学0-3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口语(普通话)音乐(含乐理、键盘、幼儿歌曲弹唱、奥尔夫音乐等)舞蹈(含韵律、幼儿舞蹈等)绘画(含简笔画、书法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语文(含幼儿文学)数学(含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2早教机构、幼儿亲子园教师开展0—3婴幼儿保育、教育、养育的咨询、指导、顾问、教学等工作。1.掌握0-3岁婴幼儿年龄特征,结合各个年龄段宝宝年龄特点制订亲子教育计划,设计亲子活动,实施亲子教育,同时注重对家长的指导等。2.早教师资等相关证书。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0-3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学前心理学亲子游戏学前教育简史学前儿童保育学口语(普通话)音乐(含乐理、键盘、幼儿歌曲弹唱、奥尔夫音乐等)舞蹈(含韵律、幼儿舞蹈等)绘画(含简笔画、书法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语文(含幼儿文学)数学(含学前儿童数学教育)117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3保育员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照顾婴幼儿的一日生活,协助本班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对体弱儿等特殊儿童进行照顾。1.辅助教师对婴幼儿进行保健和养育,协助教师对婴幼儿进行教育,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2.保育员职业资格证书。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简史口语(普通话)音乐(含乐理、键盘、幼儿歌曲弹唱、奥尔夫音乐等)舞蹈(含韵律、幼儿舞蹈等)绘画(含简笔画、书法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语文(含幼儿文学)数学(含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4育婴师0—3婴幼儿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1.掌握0-3岁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及心理发展特点等。2.婴幼儿在营养、保健、护理教育进行指导。3.育婴师资格证书。育婴师基础知识婴幼儿生活照料婴幼儿保健与护理婴幼儿教育指导0-3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简史学前儿童保育学口语(普通话)音乐(含乐理、键盘、幼儿歌曲弹唱、奥尔夫音乐等)118舞蹈(含韵律、幼儿舞蹈等)绘画(含简笔画、书法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语文(含幼儿文学)数学(含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五、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漳平市,主要面向以漳平市为中心的学前教育行业(企事业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应变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适应现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胜任各级各类幼儿园及早期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保育、管理等工作的,有高超娴熟职业技能、有精益求精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二)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学前教育机构规章制度。2)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积极上进的精神面貌。尊重儿童、热爱儿童,具有现代幼儿教育思想和幼儿教育基本理论。3)具有较为扎实的人文素质。了解中国文化及历史,掌握基本的人文知识,有较高的人文修养。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性格开朗、情绪稳定。119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与协作。6)具有一定的职业精神、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2.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理解幼儿保教工作的意义,具有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做好保育工作的能力;能运用疾病预防、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保护学前儿童健康发展。2)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基础知识,了解幼儿心理发展各阶段的特点,知道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和特点,能初步观察与解释幼儿行为所表达的心理需求;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3)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知识,以及幼儿教育目标、策略和基本方法;熟悉幼儿园保教活动的目标、任务、内容和要求;具备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游戏的组织实施能力;能与幼儿友好相处、交往、互动与合作,能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幼儿教育要素。4)掌握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内容、目标、实施方法等基本知识;具有制订幼儿园班级教育活动方案和实施教育活动的初步能力。5)掌握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够运用多种方式公平全面地评价幼儿;及时发现和赏识幼儿的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6)具备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能将教育合理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环节中;能够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做好常规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处理幼儿的常见疾病与突发事故。7)了解幼儿园班级工作内容及特点;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基本技能。8)掌握一定的乐理、视唱、音乐欣赏等基本知识,发展音乐听觉与记忆,能够结合键盘、声乐等技能训练理解并正确运用。9)掌握我国主要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辅导幼儿形120体训练、指导幼儿舞蹈排练的能力。10)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指导幼儿学唱和表演,排练合唱,具有边弹边唱幼儿歌曲的能力。11)掌握键盘乐器演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正确演奏不同内容、风格的简单器乐作品,具有为幼儿歌曲编配简单伴奏的能力。12)掌握绘画、图案、简笔画及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指导幼儿学习绘画;能够恰当、熟练运用简笔画;能选择适宜材料、运用正确的技法开展手工制作。13)掌握幼儿语言特点和教师常用幼儿教育语言技能,能用普通话准确、清晰、亲切地进行口语表达。14)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能设计制作墙饰,能够合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能够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15)初步掌握0-3岁婴幼儿抚育和教育的有关知识,掌握婴幼儿教养活动的方法与基本技能,能初步运用婴幼儿教养知识开展并指导家长进行早期教育。六、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历史(学前教育简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岗位实习等多种形式。(一)公共基础课程序号课程名称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参考学时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36121(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3哲学与人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4职业道德与法治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5语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986数学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447英语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448信息技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1089体育与健康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14410艺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3611历史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72(三)专业(技能)课程1.专业核心(技能)课序号课程名称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参考学时1学前教育学掌握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幼儿教育的一般原理,了解幼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内容,幼儿园教学、游戏、日常生活、幼小衔接等知识。能根据学前教育发展对幼儿园教师的实际需要,学会从事幼教工作所需的教育科学72122技能,会正确运用幼儿园教育基本方法与技能解释、解决幼儿教育问题。2学前心理学掌握学前儿童认知、情绪和情感、社会化、个性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发展的特征;了解儿童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初步掌握了解幼儿心理的主要方法;指导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学会观察与解释幼儿的行为,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心理现象和问题,解决一般的幼儿心理问题。723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及健康评价;掌握学前儿童所需营养的相关知识,并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心理问题的基础知识,掌握基础急救措施及教育对策;了解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熟悉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提高幼儿卫生保健实操能力。964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讲授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基本模式、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程序、各领域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评价的策略,使学生掌握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设计、组织和指导的方法。725幼儿园游戏了解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能够创设幼儿游戏环境、组织游戏、进行观察与评价,能对多种幼儿游戏进行分类指导;能根据幼儿园活动区的需求,及时投放玩具和活动材料。546幼儿园保育掌握幼儿园保育工作流程、内容及规范要求,能完成一下日活动中的保育工作,在理解保教结合原则的基础上,配合教育活动开展健康指导,为幼儿健康成长服务。5480-3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了解0-3岁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初步掌握0-3岁婴幼儿抚育和教育的有关知识与基本方法。掌握婴幼儿教养活动的方法与金额能,能针对婴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养育。549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能够熟练运用汉语拼音识读汉字和辨正普通话,正确熟练地掌握常用汉字的正确读音,72123能够说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普通话水平达标测试不低于二级乙等。能流畅地朗读各种常用文体。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形式,如,朗读、讲故事、即兴说话、演讲等。说话口齿清楚,有中心有条理,能准确、简明、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有准备地进行演讲。能够恰当地运用态势语和儿童口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熟练地运用职业口语进行教育教学,能生动地朗读讲述、表演幼儿文学作品。10舞蹈(含舞蹈基本功,幼儿舞蹈等)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幼儿舞蹈的基本知识(包括特点、风格及类别),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动作及幼儿舞蹈训练的一般规律。使学生掌握幼儿舞蹈创编的基本技法,并通过幼儿舞蹈创编的实践,提高创造力,适应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需要。使学生熟悉现行幼儿园舞蹈教材,具有赏析幼儿舞蹈的基本能力。增强学生良好的幼儿舞蹈审美情趣,并在创编中获得丰富的艺术审美体验。16011钢琴(含琴法与伴奏、幼儿歌曲弹唱等)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钢琴弹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用正确的方法、指法弹奏音阶、琶音、和弦、练习曲、乐曲、伴奏曲。通过弹奏不同体裁、风格的乐曲、伴奏曲,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拓宽音乐审美视野,具有正确理解、分析和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16012音乐(含乐理、视唱、幼儿歌曲弹唱、奥尔夫音乐等)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声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独立歌唱的能力。做到姿势和呼吸方法正确,音高、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晰,初步掌握共鸣调节的方法,做到声音自然统一。学习合唱并做到声音和谐统一,声部均衡。通过学习演唱不同题材、体裁的歌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具有正确理解、分析和表现声乐作品的能力。16012413绘画(含手工、简笔画、主题画、书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技能,初步具有儿童画创作与指导的绘画创作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基本的装饰造型方法及构成形式,手工制作材质的特性等。掌握相关的、较为广泛的手工基础实用技能,能合理运用不同材质制作各种手工制品。并在实践中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今后的学前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1602.专业选修课(有些含在专业核心和技能课中)1)学前教育科研方法2)文化素养3)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4)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5)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6)蒙台梭利教育7)手工8)其他(三)实践、实习教学项目实践活动:1.实践目的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做好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对保证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过程。要坚持3个原则:1)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125感染力。3)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调查实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逐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社会,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2.实践要求实习由各专业负责,实习前,系领导或带队教师对学生进行认真的动员,向学生提出实习目标和要求,宣布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纪律,讲清楚学生实习期间该的注意事项。实习指导小组和带队教师要定期监督检查。3.实践安排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社会实践在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的假期中间进行,时间为五周。采取分散形式进行社会实践实习,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须认真地做好日志工作,撰写社会实践总结。学生社会实践结束后,须有实践单位的实习证明,对实践工作予以评价并加盖实习单位的行政公章,并及时递交相关实习材料。4.实践内容1)社会实践的内容应结合本专业的学科特点,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向社会各界学习。通过深入接触社会和生产第一线,在与社会的接触中,锻炼学生的吃苦精神;2)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和群众服务。在社会实践中,要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文化知识为社会和广大群众服务,并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劳动观念。实习实训:1.实习任务实习是幼儿保育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中职学生了解幼儿园教育与教学工作的特点,巩固和加深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126培养学生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初步能力,使学生能够科学地制定教育活动计划,设计活动方案并合理组织,正确指导幼儿的教育活动,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热爱。2.实习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掌握从事幼儿保育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2)培养学生科学的幼儿教育思想和理念。3)增强学生实践动手的操作能力。4)能正确地进行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实习实训内容1.了解幼儿园教师的全面工作1)听取实习幼儿园领导介绍本园的情况和教师的要求2)听取原班教师介绍本班教育、教学以及幼儿的情况3)见习所在实习班教师的教育、教学及幼儿的一日生活等活动4)参与幼儿园和在实习班的备课、讨论等教研活动2.学习全面独立带班1)幼儿的一日生活护理及教育2)组织和指导幼儿的各项教育活动3)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4)创设适宜幼儿成长和发展的教育环境5)与家长进行有关幼儿教育的交流和沟通3.编写带班教育工作计划、教案、教育记录1)教育工作计划为一日生活安排及其教育要求2)教案为事先制订的教育活动方案3)教育记录包括日常教育过程的记录和效果分析,即教育记录;教育活动实录,即教育活动案例;对个别儿童的观察记录,即个案考察记录。127七、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探索多种办学模式:1.与漳平市实验幼儿园合作,加强教师的企业实践锻炼,从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2.与漳平市实验幼儿园、宝娘幼儿园等进行合作,随时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见习和实习,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3.与漳平开放大学联合办学,提升我校学生的学历水平和职业能力。八、教学安排及教学进程(一)教学安排(按周分配)学期一二三四五六入学教育1课堂教学1717161617复习考试22222认知见习22岗位实习19毕业教育1机动11合计202020202020(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期考核123456方式公共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36√考试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236√考试哲学与人生236√考试职业道德与法治236√考试128语文11198√√√√考试数学8144√√√√考试英语8144√√√√考试体育8144√√√√√考试信息技术6108√√考试艺术236√√历史472√考试小计55990专业核心课学前教育学354√√考试学前心理学354√√考试学前儿童卫生保健472√√考试0-3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354√考试普通话与教师口语472√√√√考查幼儿园游戏354√√考试幼儿园组织与管理236√考试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与实施236√考试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指导6108√√考试幼儿园保育472√√考查小计34612专业技能课舞蹈(含舞蹈基本功,幼儿舞蹈等)10180√√√√√考查钢琴(含琴法与伴奏、幼儿歌曲弹唱等)10180√√√√√考查音乐(含乐理、视唱、幼儿歌曲弹唱、奥尔夫音乐等)10180√√√√√考查129绘画(含手工、简笔画、主题画、书法等)10180√√√√√考查小计40720综合实训见习、实习等12216√考查岗位实习30540√考查合计1713078(三)各学期周课时安排表类别序号课程名称各学期周学时安排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公共课程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顶岗实习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23哲学与人生24职业道德与法治25语文43226数学22227英语22228体育22229信息技术3310艺术1111历史2212学前教育学2113学前心理学2114学前儿童卫生保健22150-3岁婴幼儿抚育与教育1216普通话与教师口语2217幼儿园游戏1218幼儿园组织与管理219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组织与实施220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指导2413021幼儿园保育2222声乐2222223美术(素描、简笔画、手工)2222224舞蹈(含舞蹈基本功,幼儿舞蹈等)2222225琴法与伴奏22222综合实训26见习、实习等九、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1.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着力把本专业带头人培养成熟悉学前教育发展趋势、能驾驭本专业建设和把握本专业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教学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带头人。2.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培养、引进、外聘兼职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在本专业建设中发挥中坚作用、满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资源共享的专业骨干教师队伍。骨干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主讲2门及以上专业课程(其中至少1门为专业核心课程)。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校企共建教师队伍机制,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幼儿园名师等担任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以本市幼儿园名师为主体、相对稳定、动态更新的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兼职教师库,实行动态更新。加强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兼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4.师德师风建设。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引导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定期进行考核。教师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无重大教学责任事故和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和技术职务晋升的重要内容。131(二)教学设施1.校内实训基地序号实训室名称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1舞蹈实训室1间DVD音响设备\钢琴把杆、大幅面镜子等2钢琴实训室3间钢琴\凳子等3画室1间各类石膏、模型、实物等美术用具4幼儿园仿真实训室1间幼儿课桌椅幼儿玩具柜各活动区玩教具幼儿组合床具等5育婴师实训室1间仿真娃娃婴儿床各类婴幼儿生活用品各类婴幼儿玩教具等6多功能演艺厅1间舞台\音响设备灯光设备\观众椅子等2.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应当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承担教师企业实践的场所。目前校外实训基地有漳平市实验幼儿园,漳平市宝娘幼儿园,漳平市菁东幼儿园,漳平市上桂林幼儿园等。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利用这些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和老师们服务,发挥实训基地的最大价值。(三)教学资源按照专业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原则,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依据本专业教学标准和岗位标准,建设有《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等三门核心课程的案例、素材在内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强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建立健全一线教师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机制,争取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被外校或社会应用。教材选用主要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学校图书馆及电子书籍跟学前教育专业有关的书籍藏书丰富,同时也建有智慧校园平台。132(四)教学方法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灵活应有多种教学方法,比如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法、游戏法、竞赛法、讲解练习法、角色办法法等,这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多方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重视引进和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积极运用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室等现代教学设施与技术进行模拟仿真实训。(五)学习评价1.学生成绩评价(1)理论内容笔试与实践技能操作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成绩占60%,技能考核成绩占40%;(2)过程评价与考试相结合。技能成绩:实践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占70%,平时表现占30%;理论成绩:平时作业20%,半期考30%,期未考50%。2.教学效果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督导评价、保育员(中级)职业技能通过率、用人单位的反馈。质量管理对学生采取操行分考核,百分制,把各项指标量化。学生必须取得保育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鼓励学生考取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一级等级证书。十、毕业要求需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所有课程以及在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成绩合格,岗位实习合格,同时还必须取得保育师(中级)职业资格等级认定证书,才能准予毕业。133十一、职业技能等级成绩认定根据文件精神,本校学生中级工认定理论考试成绩将使用幼儿保育专业核心课程《幼儿保育学》的结课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成绩。实操成绩,通过委托命题、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具备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运行管理资质的机构申请认定考试。以考试成绩为准。

相关评论
本栏推荐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QQ:158174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