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8-01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466   评论:0
内容摘要:——2023年2月23日在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管城回族区人民政府区长 丁晓永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2年工作回顾2022年,是新一届区政府班子全面履职、接续奋斗的开局之年。这一年,......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23日在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管城回族区人民政府区长  丁晓永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新一届区政府班子全面履职、接续奋斗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极不寻常、极为艰难、极其难忘。面对多轮疫情交织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多重压力叠加,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郑州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深入开展“三标”活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在逆境中呈现出降幅收窄、承压回稳、韧性增强、总体平稳的良好态势。初步统计,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78.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8.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65.2亿元,同比增长1.7%,位居六区第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亿元,增速六区排名第1。

(一)逆势发力扩投资、促消费,经济发展质量稳中有进。项目建设支撑有力。坚持“项目为王”,291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进度109%,44个“三个一批”项目,开工、投产、达效率实现3个100%。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谋划申报专项债券项目22个,到位资金13亿元,同比增长67.5%;完成土地收储1500亩、供应2344亩。消费动能有效释放。以“老字号+新业态”打造一批特色商业文化街区,顺城街获央视专题报道,平等街在“郑州夜经济地标”评选活动中一举夺冠。开展“悦享生活、乐购管城”7大类37项促消费活动,发放2800万元消费券,带动消费50亿元。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出台“助企纾困13条”“稳经济促增长18条”等系列措施,依托“万人助万企”活动推动各级政策直达快享,留抵退税11.5亿元,兑付帮扶资金1.7亿元,帮助企业融资5.2亿元。优化“管城企联帮”13710企业直办平台,解决企业难题800余件。创新“七库联通”工作机制,实施优质企业梯次培育,新增“四上”企业198家,市场主体逆势增长29%,总数达16万家。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坚持“走出去”招商、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签约福耀玻璃“一中心三基地”、海信智慧教育全国总部、全景医学等59个项目、总投资390亿元。成功申建自贸区开放创新联动区,引进境内域外资金98.4亿元,完成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7.7亿美元。产业质效不断提升。聚焦产业链优化提升,出台产业发展36条扶持政策,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21.1%,工业技改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7.2%、16.6%,增速均位居六区第1,全区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0.1:24.1:75.8。

(二)聚焦核心建平台、强支撑,片区承载能级持续跃升。郑州南站枢纽产业园。30平方公里城市设计和产业规划通过市规委会审批,7640亩永久基本农田核减获自然资源部批复,园区建设指挥部投入实体化运行。扶轮外国语中学等29个基础公共配套项目正加快推进,青年双创产业园等4个项目选址落地,中国储运(郑州)产业园项目主体竣工。管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岱智慧产业园入选全市首批重点园区,金岱数字创新园、智能建筑科技产业园等3个小微企业园加快建设,小微企业园建设模式在全市推广。低效用地整治成效明显,完成土地收储283亩、供应273.9亩,中铁七局五公司等16个项目实现签约。文治路、文德路等5条道路综合改造圆满完成。商都历史文化片区。书院街商代墓地考古成果入选“考古中国”重大发现,全国首个商代金覆面考古发掘刷新中原黄金文化认知。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遗址公园名单,“两院”开馆迎宾,东城垣遗址博物馆落成揭幕,成为省会文化新地标。10大类公建项目大头落地,“六街六片区”初具雏形,亳都古巷主体即将封顶,顺城街•代书胡同片区等3个协同风貌区实现开街,顺城街被评为省级旅游休闲特色街区。

(三)多措并举重建管、促振兴,城区功能品质不断优化。城市更新步伐加快。阜民里、北庆里、北大街老旧片区改造掀起建设高潮,高标准完成城南路、商城路等16条道路更新改造。以旧工业区搬迁改造为契机,规划建设云时代医疗器械产业园等10个区级小微企业园。启动实施18个老旧小区改造,设置长效物业管理基金,全区576个无主管楼院实现“红色物业”全覆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交通路网体系持续优化,明月路等15条道路完工通车,龙山路等8条“断头路”全面打通,渠南路等14条市政重点道路完成征迁,豫五路等27条新续建道路加快推进。新改建30座公厕、21座环卫中转站,完成4.6公里排水管网改造、3.1万米架空线缆入地整治、6070个停车泊位建设和7389座公共区域窨井盖治理,城区承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深入开展“六个专项整治”行动,以重点区域57条示范路为带动,分批打造精细化治理严管街,初步构筑“大城管”体系和精细化治理格局。全力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实现全区智慧化城市管理全覆盖。新续建社区垃圾分类箱房300座,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8%以上,被评为全国首批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乡村发展更具特色。毕河、河西袁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张华楼、大湖被评为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先进单位,芭堤芭堤度假小院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安居工程顺利推进。建成安置房221万㎡,完成网签11344套,回迁群众12002人,征迁6年的商都历史文化片区全部实现回迁。15个“保交楼”项目均实现全面持续实质性复工,房屋交付总量位居全市前列。跨度长达16年的紫金悦城问题楼盘成功化解,破产重整经验获住建部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四)凝心聚力抓改革、促创新,内生动能活力加速释放。科技创新提质增效。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先后引进53家创新创业企业,认定省市高层次人才7名,引进青年人才11258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7家、国家科技型企业26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1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8.7亿元,超额完成市定任务。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66.7%,全社会研发强度达到2.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深化“放管服效”改革,1166项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上线82项“一件事一次办”、103项“免证办”、507项“即来即办”、249项“3个工作日内办结”,荣获郑州市“放管服”改革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积极推动区属平台公司三项制度改革,建中集团资产总额达192.1亿元,实现营收29.8亿元,完成融资29.2亿元,战略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五)持之以恒优生态、美环境,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污染防治攻坚持续用力。空气质量年综合指数4.58,全市排名第二,优良天数达到232天,创7年来最好水平。扎实推进“四水同治”“五水综改”、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累计清理修复水毁工程21处、河道20万㎡,4条河流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南水北调环境污染风险点全部消除。严格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联动监管,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引导重点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完成投资4753万元。大力推进“3+2”新能源替代工作,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端口828个。实施生态项目33个,新增绿化面积60万㎡,建成区绿地率达36%,“15分钟生态圈”正加快构建。

(六)用情用力惠民生、强保障,群众幸福指数稳步提升。全年民生领域支出27.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1%,82项省市区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新增技能人才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发放城乡低保、困难群众救助等各类资金2亿元,惠及群众10万余人次。分配公租房1260套,建成人才公寓410套,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5部。公共服务质量更加优质。实施集团化办学、名校托管,新改扩建18所中小学、25所幼儿园,10所中小学幼儿园建成投用,新增学位3.3万个,完成郑州市第五高级中学迁建。“双减”政策全面落实,校外培训机构削减比例达91.8%,漓江路小学课后服务模式成功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新院区主体完工,管城区总医院扩建、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工程加快建设,被评为郑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先进集体、郑州市医疗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建成12家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109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豫丰医院康养中心、爱睦家护理院等医养结合模式在全省推广,平等街社区、青翠路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建成3家示范托育机构、7家标准化托育机构,提供托位3312个。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站马屯等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成开放,更新33条全民健身路径,开展40场“舞台艺术送基层”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平等街非遗文创街区入选全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区。持续深化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扎实推进“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系列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建成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网格化基层治理经验被焦点访谈及省市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代书胡同社区荣获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七)毫不放松保平安、守底线,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疫情防控成效明显。面对多轮新冠疫情,2486名县处级领导、机关干部下沉高风险单元,各级各部门特别是街道社区基层干部、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民兵预备役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不畏艰辛、勇毅坚守,尽最大努力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第一时间落实国务院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新十条”等举措,设置5个医学救治点,16家医院开设“新冠线上问诊”,核酸采样小屋改造为“发热诊疗点”,有效保障了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实现平稳转段。安全防线更加稳固。深入推进灾后重建,实施125个灾后恢复重建和应急能力提升项目,街道、村(社区)“1+4”应急体系持续优化,城乡基础设施防灾能力显著提升。积极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以最严标准查处食品违法问题。扫黑除恶常态化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成效位居全市前列。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成果,扎实开展危化品、燃气、自建房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治理,444家企业完成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守住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底线。群众诉求有效回应。扎实推进“三零”创建,全面开展突出涉稳风险和重点人员“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393件重复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党的二十大期间实现“零进京、零登记、零滞留”,荣获河南省“三零”创建工作先进区称号。开展欠薪攻坚治理,追讨薪资6221万元,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八)坚定不移转作风、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高质量办结区人大代表建议166件、政协委员提案144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建立“3+4”政府工作会议制度,采取定期例会、现场办公等方式,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全力建设法治政府。评审各类政府投资项目38个,完成审计项目23个,核减工程造价3314.3万元。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守牢廉洁从政底线,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区的人防、史志、粮食、机关事务、慈善、红十字会和国防动员等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面对的疫情防控任务之重超出预期,矛盾风险挑战之多超出预期,稳增长促转型考验之大超出预期,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能够取得上述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区干部群众和广大投资者、建设者,向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管城发展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传统优势产业亟需迭代升级,新兴产业支撑力不足,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氛围不浓,项目建设速度和效率有待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干部抓经济工作能力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认真对待,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省市各项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为总目标,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落实“十大战略”行动,积极融入“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全力以赴拼经济,全力提振市场信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奋力推动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提质,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年预期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围绕以上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

(一)全力以赴拼经济抓投资。高位推进项目。滚动实施“三个一批”,围绕创新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转型、民生和社会事业五大领域,谋划实施332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力争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10%以上,产业项目投资占比提高到25%以上。持续加强专项债申报和支出,围绕城市有机更新、新型基础设施、产业园建设等专项债重点支持领域,谋划储备重点项目30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占比64%以上。激发市场活力。顺应文旅市场强劲复苏态势,匠心打造阜民里城南印象、北庆里1926等一批特色主题街区,搭建集文化展演、时尚潮牌、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消费新场景,打造享誉全国的特色消费集聚地。策划形式多样的节会赛事、商品房团购及大宗商品促消费活动,充分集聚人气、拉动消费。扩大招商引资。借力自贸区开放创新联动区政策优势,围绕“五链耦合”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成立产业园招商引资专班,整合载体资源,面向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和一线消费城市开展专项推介,精准实施产业园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行业招商,力争新签约项目总额突破393亿元、新开工项目投资总额277亿元以上;至少新引进1个百亿级头部企业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高质量项目、3个5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链项目;省重点“三个一批”项目力争新签约10个、签约总额达到50亿元,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进资率保持全市前列。

(二)全力做优做强产业链条。做强先进制造业。全力支持宇通、福耀等龙头企业提升产能,推进郑州福耀玻璃“一中心三基地”等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引导重点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建成更多省级以上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智化”水平保持行业领先。力争全年招引培育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家以上,工业投资增速同比增长30%。培育新兴产业。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建筑、数字经济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链,开工建设海信智慧教育全国总部、算力数据中心、智能家居研发中心等新兴产业项目。依托小微企业园筑巢引凤,充分发挥航天金穗、欧亚高科、全景医学等企业引领作用,培育链主、建链补链,打造新兴产业发展矩阵。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完成“专精特新”企业申报20家,培育“三高”企业2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0家、“上云”企业600家。提升现代服务业。巩固商贸业优势。依托火车站商圈,大力发展以大观国贸中部直播基地为引领的直播经济,引导商户嫁接新技术、搭建新场景、拓展新渠道,推动服贸行业向研发、设计创意和品牌化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服贸类电商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百联奥特莱斯等项目落地,力争新亚商务中心等项目开业运营,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类企业135家,促进商贸服务业提档升级。深化文商旅融合。加快宫殿区考古中心、东南城垣考古研学中心等文化展示节点建成开放,规划套餐式精品旅游线路,构建“快进慢游深体验”全域旅游新场景。培育营利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低效楼宇,孵化培育一批以文体娱乐、科研技术、租赁商务为重点的营利性服务业,打造聚集共生的产业生态。力争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0家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

(三)全力狠抓核心板块建设。提速郑州南站枢纽产业园进度。聚焦医疗产业组团、东广场产城组团、潮河生态组团三个首开区域,加快推进44个总投资342.3亿元项目建设,力争南站青年双创科技园、智能创新产业园等项目年内落地开工,中国储运(郑州)产业园竣工投产。推动管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提质增效。持续实施扩区强区工程,加快金岱智能建筑科技产业园等6个“区中园”建设,同步开展招商对接,年内力争实现迪安生物河南区域总部、河南省七建等50家企业全面入驻。提升基础配套,力争鼎元街等8条新续建道路年内建成通车,体育环公园生态提升项目基本完工。攻坚腾退低效用地,年内完成土地收储、整理、供应1000亩以上。加快商都历史文化片区显雏形出形象。年底前,国际商都更新提质核心起步区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工。力争六大文化片区考古发掘工作全面结束,亳都古巷初具形象,塔湾古街主体封顶,两院二期、书院街和夕阳楼片区开工。六大协同风貌区城市更新基本完成,南大街等3条传统特色文化街区开街迎宾。

(四)全力创新改革蓄势赋能。强化创新驱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万家培育”工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5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评价入库100家以上。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70%以上,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8亿元以上。搭建创新平台,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5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拓宽“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深度。以“八个深化”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加快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实施民营企业龙头培育计划,定向跟踪服务288家“准四上”企业,力争新增“四上”企业240家以上,新增市场主体18500户以上,其中法人化市场主体不低于5000户。纵深推进重大改革。加快国企国资改革,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扎实推进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准确核定开发区工作界面,全面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系统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促进事业单位结构优化、功能再造。做好要素保障。优化空间布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加快三大板块及省市区重点项目各类规划编制审批。深入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模式,完成土地收储900亩、供应1200亩。实施顶尖人才突破、领军人才集聚、青年人才倍增行动,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团队)10个、青年人才5000名以上;抓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开展名师、名医、名家评选,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用心用情广聚英才。

(五)全力提升城乡功能品质。深入实施城市更新。用足用活城市更新政策,围绕“四旧一村”及片区提升,统筹实施3个老旧片区、6个老旧街区及14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盘活新华二厂等老旧厂区,腾笼换鸟打造10个区级小微企业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优先推进南部区域水电气暖、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新建凤凰路、杨庄东街等17条道路,续建飞达路、志城街等13条道路,力争尚德路、太白路等7条道路年内建成通车。启动长江路组合立交等市政重点工程征迁,促进新老城区互通互联。强化各类管网统筹衔接,争取做到一次开挖、同步贯通。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开展“四化”工程,规划建设多功能城市公舍5座,新改建公厕35座、环卫中转站9座。加快智慧停车场建设,实施17公里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和南关街等12条道路雨污水改造,整治窨井盖3000座。做好安置房建设和“保交楼”工作。通过回购存量房、货币化安置、平台公司承接等多渠道保障群众安置,全年计划新开工安置房239万㎡,货币化安置比例达到59%,建成安置房116万㎡,回迁安置群众2800人以上。用活用好“保交楼”纾困政策,加快专项借款申请和拨付,所有停工、半停工项目实现全面持续实质性复工,年底前15个商品住宅项目交付大头落地。建设美丽乡村。常态化推进“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和产业植入,打造张华楼、大湖2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毕河、河西袁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抓好PM2.5、PM10与臭氧协同治理,突出扬尘综合管控,确保完成年度空气改善目标。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三污一净”等专项整治,做好潮河上游截污工程。配合做好兰博尔老厂区地块周边污染调查和风险管控。新改建紫荆门公园等2座公园游园,新增绿地15万㎡。

(六)全力增进各项民生福祉。扎实办好省市区重点民生实事,致力关注民计、改善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改建郑州扶轮外国语高中、梦想路小学等26所中小学,升级改造46所幼儿园,力争创新街小学南台路校区等6所中小学建成投用。持续推进名校托管和集团化办学,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系统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快管城区总医院、管城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等4个项目建设进度,建设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2家。加快推进省人民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等项目落地,提升医疗资源供给水平。全面落实新冠病毒“乙类乙管”要求,做好药品设备等医疗物资保障,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重症救治能力,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聚焦“一老一小”。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全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范运营,发挥最大效应,切实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加托幼资源供给,建成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12家,打造示范点3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亮点。大力繁荣社会事业。实施南关街、布厂街熊耳河桥改造以及传统民居本体修缮和展示亮化工程,活化利用各类文化遗产,申报研学基地,打造品牌赛会,全面提升商都文化知晓率、影响力。加快管城文化体育中心开工建设,更新全民健身路径8条,新增智能健身场所2处,满足多样化健身需求。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兜牢兜实社会保障。多措并举稳就业,精准帮扶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力争新增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落实医保惠民政策,做好救助对象“一站式”结算。免费开展新生儿“两病”筛查。围绕济困、助学等领域,开展慈善项目20个以上。

(七)全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守牢安全底线。进一步完善智慧监控中心建设,逐步将食品药品、特种设备服务单位纳入平台监管。推进28处早期人防工程安全隐患治理,配合做好中州大道人防工程项目建设。持续开展“7.20”灾后应急能力提升行动,筑牢“四条防线”、深化“七个体系”,建立“隐患、责任、整改”动态清单,紧盯燃气、自建房等重点领域,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创新基层治理。健全完善“一网统管、一管到底”网格化管理体系,延伸拓展“党建引领、智慧治理”开发应用,巩固深化“五级联动”“三办协同”治理成效,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维护社会稳定。织密社会防控体系,重拳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黑涉恶、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全面开展信访“减存控增”行动,持续保持零访村(社区)80%以上、零访企事业单位90%以上,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强化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典当行监管,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营造安全健康金融生态。继续做好老干部、档案、史志、机关事务、红十字会、国防动员、粮食安全等工作,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工作。

(八)全力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坚定政治立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使一切行动听党指挥成为自觉和习惯。提升执政能力。营造重视学习、勤于学习的良好风尚,善用政策工具,抢抓政策窗口期、发展机遇期。杜绝“抚摸式”工作法,建立“穿透式”工作机制,坚持一线调研、躬身入局,做到有部署必落实、已落实必反馈,形成工作闭环。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切实增强政府执行力。巩固“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效,实行奖罚分明的考核制度,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基层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严格依法行政。依法依规履职用权,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确保政府决策经得起法治考量、体现民意取向。持续推进政务公开,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深化府院联动,提升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深化从严治政。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继续压减“三公”经费支出,把更多资金用于改善民生。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以舍我其谁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持之以恒抓发展,全力以赴拼经济,为管城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相关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