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8-01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98   评论:0
内容摘要: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5月27日在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艳敏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9年以来工作回顾2019年,是管城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面对宏观环境复杂、困......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5月27日在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艳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以来工作回顾

 

2019年,是管城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面对宏观环境复杂、困难挑战增多、各项任务繁重的巨大压力,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共获得国家和省市荣誉140项。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到我区调研民族宗教、社区治理等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区政府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筹办工作中荣立省级集体二等功。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狠抓产业转型提质,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坚持将调结构、促转型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落实“1+7”产业扶持政策,发放扶持资金1087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94.8亿元,同比增长8.1%,现代服务业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主导产业更加稳固。文化创意旅游业稳步壮大。商代王城遗址文化区实现全域征迁清零,城市设计方案编制完成。10个公建类项目全面铺开,其中,“两院”项目主体竣工,西南城垣环境提升和本体保护工程基本完工,塔湾路—书院街地下管廊建设快速推进;2个安置区具备回迁条件。国香茶城“中原茶文化节”品牌效应显著增强,国脉文化产业园获评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年共接待游客6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亿元。传统商贸业转型提质。大观国贸业态转型、大乐城商场升级改造等项目积极推进;百荣世贸商城累计入驻商户4300余家,日均客流量突破万人。限额以上医药企业实现销售额136.1亿元,同比增长9.2%。新业态加快培育。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完成117.6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完成4.3亿美元;53座商务楼宇实现区级税收4.5亿元,河南张仲景大药房、河南中油联合等6家企业被评为郑州市总部企业。重大项目支撑有力。完成土地收储3533亩,供应建设用地3679亩。236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90.2亿元,28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7.5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42个项目实现投产,166个项目加快建设。获评郑州市重点项目建设先进集体。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新签约华润万象天地等22个重点项目,签约总额282亿元;引进境内域外资金138亿元。获评全市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单位。

(二)改革创新双轮驱动,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坚持以改革增动力、以创新激活力,着力破解发展制约难题。改革攻坚持续深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企业开办注册2.5天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100个工作日以内,“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784项,112项高频事项无休办理,政务服务网实现三级全覆盖,“综合满意度”评估市内五区第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加快,29个村庄清产核资全部完成。市场活力有效集聚。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免税费29万户次、15.9亿元。深化金融服务,申请各类企业奖补资金334.3万元,发放小额贷款2.6亿元。新入库“四上”企业125家,增加各类市场主体1.3万户。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3.5亿元,投入强度高出郑州市4.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60.5亿元。发放各类科研经费3200余万元。打造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平台1个,新增科技型企业84家,12家企业入驻商都双创基地。

(三)注重功能品质提升,城乡发展面貌大幅改观。聚焦城乡统筹,提升建管品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全面实施。启动235个老旧小区、91条支路背街改造,完工老旧小区改造47个、支路背街改造30条,紫荆小区综合改造等项目成为全市示范亮点。省农资仓库片区等14个旧城改造项目有序推进。获评郑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作先进集体。城市管理更加精细。以“路长制”为抓手,以打造整洁、有序、舒适、愉悦的城市环境为目标,在全市率先完成111条优秀路段创建任务,北下街、陇海马路2个办事处获评郑州市红旗办事处,清真寺街、体委东街等示范路段成为“网红”街;实施了紫荆山路等5条道路亮化工程,完成了商城路等27条道路架空线缆入地改造;新增停车泊位1.1万余个,建成4条智慧停车示范街。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全市第一,获市级奖励1780万元。城乡建设强基提质。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一环十横十纵”航海路、未来路试验段综合改造基本完工。霞飞西路等9条道路建成通车,振兴东路等37条道路建设加速推进,凤凰路等21条道路完成大中修。开工建设刘湾等3座变电站,裕中热电厂引热入郑工程启动建设,南曹污水处理厂征迁工作基本完成。区级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和169个垃圾分类暂存点基本建成,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覆盖率达75%,垃圾分类房建设经验获全市推广。人居环境有效改观。拆除违法建设2308处、8.5万平方米,累计清理各类垃圾16万立方米,整治“散乱污”企业21家。新(改)建公厕60座、环卫中转站7座,新开工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6个。张华楼等4个“美丽乡村”、宇通等3个片区整治提升工程开工建设。

(四)污染防治持续发力,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统筹双促进”,生态建设成效更加凸显。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推进。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64天;PM2.5、PM10年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6.6%、4.6%,均完成市定目标。拆改锅炉18台,2271家餐饮企业油烟净化设施全部安装到位;持续抓好“六控”,提高扬尘污染治理水平,控尘工作全市排名第一。全面落实河湖长责任制,扎实推进“三污一净”专项治理,完成15处排污口整治,全部消除南水北调环境污染风险点,十七里河、十八里河达到水质改善目标;站马屯沟截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防洪工程加快建设;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进一步加强。分别获评郑州市河长制工作优秀单位、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优秀单位。生态绿化建设成效显著。全区32个生态项目完成投资16.4亿元,新增绿化面积265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高标准完成陇海、京广等4条铁路沿线拆迁绿化,建成公(游)园43个、小微公园75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省委书记王国生等领导对我区绿化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专题报道。获评郑州市生态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五)牢记执政为民宗旨,民生社会事业稳步提质。更加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年民生领域支出32.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3%,同比增长26.8%。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新(续)建中小学16所,青山路小学等3所学校建成投用,新增学位4050个;30所中小学开展午餐供餐、课后延时服务;7所市管初级中学顺利移交区级管理。新增公办幼儿园10所、学位3600个。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新增城镇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发放低保帮扶、困难救助等各类资金2245.3万元,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建成投用区级中心敬老院和19个社区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分配公租房671套。十里铺等3个安置区1万余名群众乔迁新居,五里堡等8个安置区完成网签9162套。建成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24个,服务保障实现全覆盖。积极开展与卢氏县双槐树乡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组织教育、医疗、产业等专项帮扶活动20余场次,累计投入资金926万元,助力双槐树乡脱贫“摘帽”。卫生健康事业稳步推进。投入1000万元用于南曹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机构改善医疗条件,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新院区开工建设。免费筛查新生儿疾病、妇女“两癌”1.3万人次。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北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选定为全省唯一“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培训基地”。圆满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5个便民服务中心、6个城市书房建成投用,新建7个图书馆分馆,完成数字文化馆(一期)建设,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丝路文化等4个博物馆和站马屯西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启动建设。125个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完成。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改进信访工作,辖区群众进京走访批次、人数呈“双降”态势,一批问题楼盘、非法集资等信访疑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持续开展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领域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结涉恶案件18起,中央督导组交办45个问题线索全部办结。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获评河南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聚焦聚力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抓好省委巡视整改落实工作。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控债务风险,政府债务率低于风险预警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125件人大代表建议和220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限时办结。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理等工作进一步加强。顺利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人防、档案、史志、粮食、机关事务、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民兵预备役等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掌舵领航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四大班子精诚团结、通力协作的结果,是全区上下扎实苦干、锐意进取的结果。回顾过去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干事创业的氛围更浓、攻坚克难的闯劲更足、团结拼搏的合力更强。这种生动的局面是管城最大的优势、最强的底气,只要我们巩固好、发展好这种良好局面,管城的各项事业将无往不胜,既定的目标一定会如期实现,管城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进入新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重击,我们闻令而动,坚决扛稳政治责任。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迅速组建“一办七部”组织指挥体系,紧急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四大班子领导一线指挥调度,压实各级防控责任,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我们坚守防线,严格做到守土尽责。科学划分454个防控网格、设立686个卡点卡口,构建了多层次、全链条、闭环式防控体系。6000余名干部职工、2000余名党员志愿者下沉一线、不舍昼夜,织密横到边、纵到底的防护网,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我们精准施策,有序复工复产复学。深入开展“三送一强”活动,出台“管城10条”“财税9条”等帮扶措施,惠及企业2.4万余家、21万户次,协调解决用工近13万人,减免各类税费6.34亿元。建立“六包一”机制,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学校主体责任,全区70所学校、8万余名师生安全返校复学复课。

在这场特殊战“疫”中,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医务工作者勇挑重担、向险而行,广大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顶风冒雪、坚守一线,辖区群众众志成城、支持配合,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捐款捐物,汇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充分体现了全区人民上下同欲、风雨同舟的家国情怀和敢打硬仗、顽强拼搏的时代精神!“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我区圆方集团职工回信,发出了“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的号召,盛赞了疫情防控中展现出的人民力量,坚定了我们夺取大战大考“双胜利”的信心决心。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志愿者,向支援我区疫情防控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区部队官兵、离退休老同志,向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参与管城建设的劳动者,向关心支持管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随着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风险始终存在,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多,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二是新发展理念还没有完全成为行动自觉,创新能力较弱,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老城区有机更新任务艰巨,南部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仍需提升,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压力仍然较大;四是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城市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医疗、教育、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仍相对不足。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改进解决。

 

二、2020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既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责任重大。当前,受疫情冲击,经济形势比预估的要难,发展困难比预料的要多。但是,挑战催生变革,危机蕴含机遇,克服了“危”就是“机”。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相继出台一系列加快发展和应对疫情逆周期调控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提振了改革发展信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郑州发展高度重视,郑州在全国、全省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老城区发展,对管城提出了“古都新生”总体目标,高度关注商代王城遗址、金岱科创、新火车站三个核心板块建设。今天的管城,历史文化、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政策垂青、机遇叠加前所未有,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加速释放。只要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就一定能够化危为机、抢占先机,奋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河南和郑州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树牢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一四四”发展思路,坚定“一个总体目标”,围绕“两个功能布局”,提速“三大核心板块”建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任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建议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坚定“一个总体目标”。即:努力实现“古都新生”总体目标,以高品质城市建设为引领,更加注重城市有机更新与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相结合,加快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新城区现代化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展现古都新魅力、新活力。围绕两个“功能布局”。即:围绕郑州市“中优”功能布局,以城市有机更新为主线,深入推进“双改”工作,依托商代王城遗址板块建设和二七商圈改造提升,积极培育壮大现代商贸、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逐步实现城市形态更新、业态更新、功能更新;围绕郑州市“南动”功能布局,坚持生态优先、产业为基、绿色发展,统筹推进路网、水电气暖等公共设施建设,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和项目招引,着力打造南部区域全新增长极。提速“三大核心板块”建设。即:坚持“三生融合”“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将商代王城遗址、金岱科创、新火车站三大核心板块建设成为城市网络结构的关键点、开发建设的新亮点和经济增长的支撑点。

 

三、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我们将着力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强化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着力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双胜利”。

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防控相结合,因时因势完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举措,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人员、重点环节管控,把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作为疫情防控重中之重,精密智控、闭环管理,持续巩固疫情向好态势。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将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积蓄发展动能的“生命线”,统筹推进246个重大项目建设,力争绿都紫荆广场等46个项目年内竣工,郑州时代广场等101个项目快速推进,杉杉奥特莱斯等81个项目年内实现开工,确保年度完成投资约555亿元。强化要素保障,全年计划报批土地500亩、收储1500亩、供应2000亩。聚焦5G、新能源等新型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等领域,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积极争取新增中央投资及政府专项债券;加快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提升资本运作能力。

激发消费需求潜力。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把“新零售”作为现代商业发展重点,坚持点、线、面统筹布局,结合二七商圈改造、商代王城遗址保护开发,积极培育“夜间经济”街区、24小时便利店等新业态,着力把紫荆山路打造成具有中原特色、富有国际气息的城市商业大街,高标准打造南北顺城街等“美丽街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文商旅业态创新融合发展。发挥百荣世贸商城在南部区域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紫荆商业广场等项目建设进度,持续壮大南部商圈规模,引导形成多层次消费热点。

提升招商引资实效。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突出文化创意旅游、数字经济、高端商贸、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向,聚焦总部经济、“头部”企业,加大字节跳动河南区域总部等项目对接洽谈力度,确保全年签约项目15个、签约总额250亿元以上,新签约并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5个,力争招引2个以上投资超10亿元先进制造业或高端服务业项目、1个国内500强企业投资项目。

强化企业主体帮扶。持续开展“三送一强”活动,全面落实减租减息、减税降费等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针对企业经营中出现的用工、资金、土地等难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全力助企纾困。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税费减免和贷款延期等金融扶持政策,全力保障市场主体,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着力打造重点核心板块。将核心板块建设作为带动城市高品质建设的重要引擎,围绕“一年起步、三年初具雏形、五年基本成型”目标,按照基础设施先行、环境先行、主体功能先行的原则,高标准规划设计,科学开展土地运作,年内启动建设标志性项目,实现滚动开发建设。

商代王城遗址板块。以打造世界级黄河文明寻根胜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光体验目的地为目标,着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地标。优化规划设计方案。明确各片区功能布局和产业定位,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力争6月底前完成城市设计方案优化提升,11月底前完成部分建筑设计方案,建设既有历史韵味、又兼具时尚高端气息的活力区域。提速项目建设进度。力争“两院”9月底前开馆迎宾,城垣本体保护及环境提升工程、塔湾路—书院街综合管廊及道路工程年内竣工,开工建设宫殿区遗址博物馆等4个项目;源升金锣湾、郑地美巢2个群众安置区完成回迁;书院街、亳都古巷等街区力争年内开工。统筹实施扩围改造。启动城垣周边重要节点扩围征迁,突出城墙、城门等标志性文化元素的展示表达。坚持连点成线、扩线成面、统筹推进,同步实施城垣内外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支路背街整治提升,努力实现现代建筑与历史遗存风貌和谐统一、现代城市生活与历史文化紧密融合,推动老城区全面复兴。

金岱科创板块。围绕“现代化科创城、新旧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定位,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为方向,加快园区转型升级、“二次创业”步伐,打造中原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智能融合科创总部基地。强化资源要素保障。高标准完成城市设计和产业、交通等专项规划,加快推动控规编制。坚持政府主导做地模式,全年计划收储土地1000亩左右。持续完善基础配套。启动文治路等3条道路改造提升、电力管线入地工程,力争文兴路等4条道路完成热力管网敷设,确保鼎城街全段贯通,完成鼎瑞街等2条道路绿化升级改造。抓好产业能级跃升。加快推进金岱创客中心等6个重点在建项目,启动建设智能建筑科技产业园、智慧财税产业园两个“园中园”,力争规划招商展示中心6月底前开工建设。

新火车站板块。抢抓小李庄客运站建设机遇,全力打造站城一体化的现代综合客运枢纽典范。加快规划设计。6月底前完成小李庄客运站及周边3.3平方公里重点区域城市设计,9月底前完成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力争尽快启动站场建设。基础生态优先。提速香江路等24条道路建设,力争明月路等7条道路年内通车;加快梦想路小学等6所中小学建设进度;确保十七里河滨河公园等14个绿化项目年内完工。科学谋划产业。注重枢纽建设与产业联动发展,促进优质资源和要素高效集聚,深度谋划相关产业链条,努力建设带动南部、辐射东部的火车站中央商务区。

(三)着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品质。把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城市建设管理全过程,以“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为抓手,全面打造整洁、有序、舒适、愉悦的城市环境,努力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全面提速道路综合改造工程。坚持“两优先、两分离、两贯通、一增加”理念,完善城市交通微循环体系和慢行系统。确保“一环十横十纵”航海路和未来路综合改造9月底前全段完工,按照市定时间节点分期启动陇海路、紫荆山路等8条道路综合改造。力争年内改造完成管城街等4条“美丽街区”。统筹做好渠南路等23条市级道路和轨道交通等市政重点工程征迁,强力推进小李庄路、鼎瑞街等断头路打通,持续完善“域内畅通、域外联通”路网体系。

大力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坚持“政府主导、业主参与、市场运作”模式,以“一拆五改三增加”为重点,统筹布局养老、托幼、医疗等服务。按照“示范引领,分类实施”原则,示范化推进代书胡同、平等街等11个示范片区、175个老旧小区改造,标准化开展285个老旧小区、37条支路背街改造;力争18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上半年大头落地、54个“三供一业”小区改造完工,其余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面开工。落实物业管理长效机制,形成共管共治新格局。

深入推进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工程。坚持标本兼治,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日常管理、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125条道路建设,新开工鼎盛大道等24条道路,确保振兴东路等31条道路建成通车。年底前刘湾、明珠等3个变电站主体完工,开工建设星火变电站;配合做好南曹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全面推进学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等24个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全覆盖。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确保5座农村垃圾中转站和6个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年内建成投用。加快张华楼、河西袁等4个“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和产业植入力度,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路院共治、路园一体”,梯次打造北三街、代书胡同等9个精品街区。统筹实施南关街、法院西街等13条道路大中修,有序推进城东路、航海路等27条道路架空线缆入地改造。以“路长制”为抓手完成133条市级“千百十”路段达标创建任务,积极争创郑州市红旗办事处。新(改)建标准化农贸市场3家,新(改、续)建公厕38座、环卫中转站8座;确保区级垃圾分拣中心建成投用,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完成市定停车泊位、停车场建设任务。

(四)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围绕PM10不高于96微克/立方米、PM2.5不高于5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增加的目标,切实抓好精准管控、源头防控,持续开展扬尘治理、重型车管控等专项行动,努力做到工地不停工、企业分类管、指标降下来、空气好起来。

坚决打好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河湖长责任制,坚持“四水同治”,开展“清四乱和三污一净”整治行动,确保十八里河等4条河流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完成站马屯沟截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刘村沟连接段工程和站马屯沟上游治理工程,开工建设潮河上游截污及生态治理工程。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高质量推进生态建设。加快实施46个生态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3.5亿元,新增绿化面积约350万平方米。在老城区通过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破硬增绿等方式,加大小微景观、口袋公园建设力度,确保建成开放公(游)园31个。在新城区大力开展高速公路、快速路、河道沿线生态隔离带建设,加快推进新火车站和南曹小湖片区整体绿化提升、南水北调生态公园建设等项目,着力构建全域绿化的大生态建设格局。

(五)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紧盯制约发展主要矛盾,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发展活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行政审批改革力度,年底前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新增“一证办”事项150项,8月底前300个公民个人高频“一件事”实现“一网通办、一次办成”。积极推进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开工新建区政务服务中心,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推行“信用+监管”,破除各种隐性壁垒,让诚实守信、承诺践约成为社会风尚。

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机构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落实规划、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合理安排土地出让节奏、建设时序。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步伐,10月底前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稳步推进19家区属国有企业(平台)市场化改革。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发挥好金岱科创板块主平台作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创新生态链,重点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家,完成企业“上云”200家。全年计划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团队)4个以上,培育认定科技型企业40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力争高新技术总产值达到280亿元。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保障民生,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温度。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立足办好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新(续)建中小学14所,投入使用5所,确保小学阶段全部消除超大班额;推广实施集团化办学,持续提升办学质量;56所中小学实现午餐和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引进、招聘优秀教师350名。加快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新增公办幼儿园14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落实援企稳岗补贴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实现再就业2300人。完善社会保障、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残疾人帮扶机制,完成市定公租房建设分配任务。支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养老机构,新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1个、社区养老日间照料中心15个。继续做好卢氏县双槐树乡结对帮扶工作。

加快群众回迁安置。新开工南曹小湖等7个安置区项目,姚庄郎庄等12个项目实现主体封顶。稳步做好苏庄八郎寨(二期)等6个项目回迁,群众回迁率达到90%以上。完成十里铺、小王庄等8个项目、8700套安置房网签。

深化健康管城建设。建立完善应急管理和预案体系,重塑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快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新院区、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力争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创建基本标准。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成全国卫生城市复审任务。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持续开展“双百工程”建设,年底前鸟虫篆艺术、丝路文化2个博物馆实现开馆,加快推进于庄、站马屯西等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高标准打造非遗展厅3个、城市书房10个,改造提升文化活动中心8个,完成数字文化馆(二期)建设。持续开展“文聚管城·艺惠商都”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

强化社会治理创新。借鉴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和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强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做好房地产领域问题楼盘风险化解,加快非法集资案件办理,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民族宗教政策,持续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加强国防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高质量编制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扎实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抓好统计、审计、机关事务、地方史志等工作。积极支持工青妇及工商联、科协等群团组织工作。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对各级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一次大考。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加强政治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把严的要求贯穿政府建设全过程,确保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二)推进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加强重大决策、重点改革及重要合同等合法性审查。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依法接受人大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确保政府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三)提升政府效能。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推动工作重心前移、力量下沉。注重工作创新,坚持群众路线,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工作落实,定下的工作马上就办、遇到的问题迅速解决、部署的任务一抓到底,尽最大可能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四)建设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阳光用权,从严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筑牢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坚实防线。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有关规定,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压减一般性支出15%以上,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使命在肩,初心如磐。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开拓进取、苦干实干,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实现“古都新生”总体目标而努力奋斗!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