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丹阳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4-01-12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丹阳市政府网   阅读:644   评论:0
内容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在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市长 宋飞雄(2024年1月9日)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砥砺前行,拼出贯彻二十大精神良好开局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我们在市委正......

丹阳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宋飞雄
(2024年1月9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砥砺前行,拼出贯彻二十大精神良好开局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我们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知重负重、知压加压,大干苦干、巧干实干,疫情防控工作平稳转段,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过去一年,我们坚持“走在前、做示范”,将省主要领导对丹阳的期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预计GDP完成1500亿元左右(预计数,下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迈上80亿元台阶,综合实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质量等指标稳居全国百强县前20位,众多工作镇江第一、全省前列。过去一年,我们坚持“出实招、求实效”,组织实施“项目攻坚突破年”,全流程再造产业项目综合评估、“四端六联”审批①服务机制,重点产业项目成熟度、开工率近年最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达8.5%、18%。过去一年,我们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全力推进巡视整改,务实化解历史难题,政府债务、违法用地、企业战略重组等取得阶段性成效。重大区域交通、生态新城建设、园区优化调整等一批事关丹阳全局发展的大事要事,在市委决策部署下逐一有效落实。安全生产、生态环保、国企监管等领域实现补短强弱,招商引资、产业转型、工程建设管理等机制完成系统创新,政府系统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的氛围更加浓厚。
一、坚持将发展重点聚焦到实体经济,产业强市的奋进态势愈发强劲
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稳增长政策,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汇编,建立重点规上企业服务专班,拨付涉企扶持资金4.8亿元,新增减税降费、缓税退税超8.4亿元,金融机构面向实体经济贷款1578亿元,96个重点产业项目累计授信131.7亿元。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7万家,净增“四上”单位②360家,修复失信企业77家,8家企业入选“江苏民企200强”,我市入选省首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培育名单。强势推动“4+3+1”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七大主导产业规上应税销售1515亿元。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750亿元,丹北镇工业经济贡献度全市最高。开展房地产、文旅、商贸促消费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对外贸易示范引领作用凸显,“推动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广交会参展企业、品牌展位数创“历史之最”,实现进出口总额249.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5亿美元、总量镇江第一。
项目建设提质扩量。紧盯项目落地签约,优化招引扶持政策,编制产业招商招商地图,发挥“1+8+N”招商体系和五大招商驻点作用,举办“深圳、上海经贸洽谈会”“复旦经院校友会走进丹阳”等招商推介活动,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9个、总投资367亿元,分别增长15%、75.2%,40个新招引项目完成产业评估并签订对赌条款。紧盯项目建设服务,切实发挥“红色代办员”“战地服务队”作用,160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新入库列统投资118亿元,增长34.9%。紧盯项目载体功能,整合提升“两区四园”,开发区综合考核保持全省前列。紧盯土地要素保障,完成“5亩以上、年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闲置低效用地摸排建库,盘活低效用地5263亩,界牌镇率先探索“村+组+民营企业”低效闲置用地改造提升新路径,得到上级部门肯定。 
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成功获评国家创新型县市,发布“揭榜挂帅”重大技术需求13项,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15家,入库优质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1146家、占镇江50%以上,高新区入选全国“企业创新积分制实施单位”。制定全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意见,省技术转移服务联盟丹阳基地揭牌启动,北京人才工作站、上海飞地孵化器实质运营,明月“近视防控镜片”入围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知识产权快维中心列入国家首批商标品牌指导站。持续唱响“丹心惠才、凤鸣朝阳”人才工作品牌,新增国家、省“双创”人才和团队11个、镇江“金山英才”12人,天工首席科学家入选首批省级顶尖人才计划,鱼跃医疗人才攻关项目入选首批省级人才攻关联合体。
转型发展成效明显。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新动能,聚焦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工业增加值,用足用好鼓励存量企业转型升级若干政策,技改投资增长64.7%,增速全省前列。深化制造业“智改数转”专项行动,完成“转改项目”404个,规上工业企业“转改普及率”77%,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4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4家、星级“上云”企业38家。积极推动“两业融合”发展,新认定省级标杆引领典型2家、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4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5家,获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家,全市规上科技服务业营收增速达58.6%,眼镜产业服务业集聚区创成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
二、坚持将发展底色体现为宜居环境,城乡建设的生机活力处处涌动
城市更新稳步实施。深化城乡空间融合发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完成13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统筹重点片区建设,开发区西部生态新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实施,眼镜城片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初显成效。持续完善交通路网,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43公里,丹金溧漕河312国道桥建成通车。科学组织、分段实施丹金路等5条县道大中修,最大限度减少出行影响。优化新一轮全域公交线网,开通旅游公交线路、假日公交专线。打造精美城市,完成绿化改造2.85万平方米,新增“乐享园林”“口袋公园”3处。深化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理顺开发区城管执法体制,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个,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点位117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03个、公共停车泊位430个。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推进“五大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固危废”刑事案件4起,完成工业“散乱污”企业整治90家,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信访问题、省突出环境问题专项督查整改率均实现100%。坚持把长江大保护和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作为重中之重,新(改)建污水管网15公里,全面完成流域排口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省定年度任务,13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100%。深化河(湖)长制工作,建成幸福河湖30条。奋力攻坚大气污染防治,超额完成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任务,扎实推进钢铁、铸造、砖瓦行业专项整治,全市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率80.3%,优良率镇江第一。
乡村振兴全面发力。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成功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珥陵镇创成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重视三产融合发展,引进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8个,司徒镇成功申报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皇塘镇获评省级特粮特经特色产业小镇。大力开展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和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整治工作,打造农村生态河道25条,太平港闸站拆除重建、浦河外江段整治等重点水利工程全面完成,全市新增省、镇江市级特色田园乡村6个、省高质量绿美村庄5个,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搬迁工作指导意见,农房改善试点项目深入推进,高新区花园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成为全省首例跨村置换宅基地审批项目。深化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村集体稳定性收入全部达120万元以上,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监测评价全省第一。
三、坚持将发展成果转化成生活品质,民生改善的火热实践不断升温
百姓生活更有保障。始终把就业作为民生头等大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2500人,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9400余万元,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47万元、3.67万元,增长5.2%、6.7%。扎实推进全民参保工作,社保覆盖面98.6%,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性养老金实现“12年连增”。出台促进和优化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政策,在镇江率先推行高品质居住地块规划建设试点,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住房需求。筑牢食品药品安全屏障,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九曲河荆林应急水源地达标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坚决守住群众饮用水安全。 
兜底机制更加健全。8大类35项民生实事进展总体达到预期,民生领域支出占总支出近80%。兜牢基本民生底线,落实困难对象保障标准动态调整,发放保障金1.2亿元,惠及2万余人。深入推进村(社区)“15分钟医保服务圈”,实现医保服务全覆盖。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创成省计量惠民示范市。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提质增效,打造优抚对象“优待联盟”体系。做好“一老一小”关心关爱工作,建成市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完成303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增普惠性托育机构5家。
公共服务更为优质。持续优化教育、医疗规划布局,成立相伯教育基金会和齐梁卫生健康基金会。省丹中入选省首批高品质示范高中,吕叔湘中学迁建等工程主体基本竣工,高新区小学等3所学校投入使用。加大医疗惠民力度,新增8个专家门诊(工作室),中医院、血站、120急救指挥中心等重点项目主体完工,人民医院入选省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开展文旅突破年行动,CBA联赛首次落地丹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体验到国内顶级赛事,第二届丹阳眼镜节成功举办,凤凰湖公园升级、黄连山森林步道建设、西门街区改造等项目稳步实施,访仙七峰湖景区合作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延陵镇全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持续激发文化活力,组织乡村“文艺播种计划”“送戏下乡”,高分通过“中国楹联文化市”创建验收。
四、坚持将发展基础立足于安稳大局,平安和谐的社会屏障持续巩固
守住风险防范底线。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积极推动“非粮化”“非农化”问题整改销号,完成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实现双增长,吕城镇获评省级耕地保护激励单位。强化“化债也是政绩”理念,政府性债务余额和债务率实现“双下降”,债务综合成本显著压降,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平稳可控。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恶意逃废债,依法依规化解问题楼盘,搭建运行涉险企业“供应链金融”,金融生态环境列镇江第一。
守牢安全生产防线。出台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意见,开展“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基础建设强化推进年”和“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深化应急管理末端治理和基层网格化建设,加强电镀园区生产安全监管,智慧消防、智慧用电、智慧用气在抓早、抓小、抓苗头上收到了积极成效,智慧消防“陵口模式”列入省数字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守护全域善治高线。推动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丹阳、平安丹阳,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6个镇(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体化运作。深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进镇、示范村创建,依托5353个微网格延伸基层治理触角。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制度,深入源头抓基层民事纠纷调解和信访矛盾化解,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全国首个“5G可视化110报警服务系统”投入实战,顺利通过全省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督导,群众安全感镇江最高。
五、坚持将发展支撑落点在自身建设,实干攻坚的硬核担当蔚然成风
规矩意识强化提升。将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努力做到“四学四强四过硬”③。坚决扛起省委巡视整改政治责任,整改措施预评估销号率98.4%。树牢“过紧日子”思想,规范政府采购、招标代理重点领域监管,全年“三公经费”压减12%。持续增强绩效意识,出台规范市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指导意见,严格项目绩效事前评估把关。不断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质量,累计核减投资7200余万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中国县域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来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标签:工作报告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丹阳市  
相关评论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QQ:158174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