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武汉市江夏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4-01-15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武汉市江夏区政府网   阅读:35   评论:0
内容摘要: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2月20日在江夏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江夏区人民政府区长 舒贵传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23年工作回顾2023年是江夏踔厉奋发、殊为不易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武汉市江夏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2月20日在江夏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江夏区人民政府区长 舒贵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江夏踔厉奋发、殊为不易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挑战、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在省市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坚持敢字当头、一拼到底,深入实施“五区”战略,较好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交出了稳中有进、难中求成的发展答卷。

——拼出了攀高比强新局面。点燃争第一的激情,推动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1200亿元,绩效目标考核前三季度排名全市第一,再次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创新百强、工业百强和投资竞争力百强。汽车零部件产业获批工信部特色产业集群。上汽通用武汉基地、博世华域武汉公司入选“绿色制造”国家队,武生所流感疫苗产线入选国家级5G工厂。区属国企资产总额达770亿元,居全市前列。喜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等佳绩,江夏经济开发区获评省级一类开发区榜首。如今的江夏,各领域掀起“对标一流、追赶一流”的热潮,展现出全新的形象。

——拼出了奋勇争先新气象。拿出敢为人先的劲头,在全省率先推出“亲清江夏”惠企平台,127项惠企政策实现“一网集成”、“一站通达”。构建“1+5”政府投资基金体系,吸引100亿元的武汉都市圈基金等资本纷纷落户,形成了500亿元政府投资基金群,入选全国改革典型案例。舒安街未来家园、五里界街林语未来村等乡村振兴案例,入选“共同富裕中国行”首批优秀样本库。湖泗街入选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界镇社区居民自治经验入选全国城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八分山气象塔成为全国首个数字化气象工程,看灯光便知晴雨。庙山派出所获评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如今的江夏,“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心气提了起来,正朝着“中部示范、千亿倍增”的目标阔步前进。

——拼出了蓄势跃升新优势。突出系统谋事、务实干事,围绕区党代会确定的战略目标,认真谋划本届政府的系统性落实举措,一揽子制定汤逊湖组团(江夏)空间统筹规划、“一示范四先行”、教育和卫生高质量发展行动等实施方案,形成路径清晰、抓手具体的“时间表、项目库、施工图”,为全面抓落实打下了坚实基础。组建项目策划、融资、要素保障专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纸坊、郑店、五里界等重点片区开发紧锣密鼓,“江夏之星”、山坡副城、环鲁湖乡村振兴经济圈、车光大道、环城山水公园等一批谋篇布局项目扎实推进,环汤逊湖大学创新带、科技工作者社区、金港汽车小镇等一批牵引性项目纷纷布局。如今的江夏,正以厚积薄发之势勇毅向前。

——拼出了攻坚克难新业绩。坚持事不避难、敢于担当,以实际行动向党中央看齐、向省市和区委对标、向问题聚焦,统筹推动环保督察“回头看”、省委巡视和历史遗留等各类问题销号化解,流域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天子山大桥项目破土动工,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建设成果显著,海康威视武汉智慧产业园、金盘科技、华中最大永旺梦乐城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园开业。特别是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民生支出占比仍保持在76%以上。如今的江夏,全面呈现出攻坚克难、善作善成的生动局面。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多措并举稳住经济大盘。坚持稳字当头,全力稳主体、扩投资、促消费,推动经济企稳向好。精准纾困惠企解难,加速“免申即享”扩面提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协同推出“金融顾问”、“企业秘书”服务,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5.4亿元,增长39.6%。狠抓项目投资,紧盯“20+50”重大招商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90个,中船710所武汉研发中心、中储科技、宁波华翔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建立“3+3”项目协调机制,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8个,百白破联合疫苗等36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固投、工投分别完成706亿元、255亿元,成功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60.5亿元。整理开发“双百”工业园区6000亩,新增50家规上工业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55亿元,增长10%。年产新能源车9.5万辆,实现翻番。举办购车节、房交会等系列促销活动,挂牌创建阳光创谷等3个市级服务业先行区(示范区),武汉世纪百捷等入选全市服务业企业百强,民族建设、金凤凰纸业入选全市民营企业百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完成“五经普”单位清查。

二是千方百计激活创新动能。聚焦聚力推进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做强创新平台,新增华域视觉、楚星光纤等8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引进大湾区科技创新武汉中心、华科大人工智能中心等9家创新平台,恒瑞创智获批国家级孵化器,长江职业工程学院获评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促进成果转化,建成市级以上中试基地10家。举办“创投荟”等系列活动,签约成果转化项目38个,完成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60.7亿元。优化创新生态,新增创新园区面积11.2万方,新增瞪羚企业65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82家,中车长江获评武汉市科技领军企业,数字经济科创小镇入围湖北特色小镇,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10亿元。集聚创新人才,出台“促进创新创业11条”、“汤逊湖人才10条”等政策举措,开展“智汇汤逊湖”系列活动,引进大湾区人才2100多名,留“夏”大学生超2万人,获评省级“人才基地”、省创新型区。

三是坚定不移提升城乡品质。强化规划先行,完成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持续完善城镇功能,改造老旧小区4个、棚户区5038户,政和花园二期等一批还建房竣工交付。改造老旧燃气管网41公里、供水管网40公里,建成海绵城市6.2平方公里。山坡公交枢纽站等工程破土动工,对接光谷快捷通道、山湖大道等项目提速推进。新(改)建农村公路254公里,“快递进村”实现全覆盖,法泗街获评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启动机关企事业单位车位共享试点,新增停车泊位7188个、充电桩3042个,建成垃圾分类示范点40个。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新建高标准农田2.4万亩,完成农业总产值233亿元。设立乡村振兴发展母基金15亿元,中国淡水水产预制菜研究院、华沛顺荣等一批项目落户江夏,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20亿元。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启动“强村公司”试点,创建安山街余咀村、金口街雷岭村等7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乌龙泉街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完成258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长江江夏段水质稳定保持在II类,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四是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迭代完善目标路径,打出“降成本”组合拳,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创新数据应用场景,电子证照生成率、修复率达100%,226项事项实现“亮照即用”、“亮证即办”、“免证即办”。全面推行企业开办“1050”标准,拓展“一址多照”改革,试点“注册即开业”,探索“开工备案制”管理,工程类项目不见面开标率达100%。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114项事项实现“一次办”,804项事项实现“一圈通办”。新增市场主体4.6万家,增长95.4%。开展“局长(书记)走流程”活动,扎实推进7个省级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项目,前三季度营商环境排名新城区第一。

五是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民生保障拓面提质,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万人,城乡医保、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扩面4.1万人,医保基金监管综合排名全市第一。新增32家老年人社区(农村)服务中心、4家社区老年人“幸福食堂”。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4所,新增学位1.4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健康江夏”稳步推进,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区第一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探索“医育结合”模式,全年新增托位3121个。文体事业繁荣发展,湖北军事主题文化区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成功举办中国家庭帆船赛、第二十四届“百花奖”大赛等系列活动,全国首家乡村智慧图书馆投入使用。社会治理更加高效,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验收,山坡街高峰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乌龙泉街勤劳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创新治理模式,涌现出藏龙岛凤凰社区等一批优秀案例。坚持“一楼一策”,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实施“雷火2023”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区公安分局获评公安部“护校安园”先进集体,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有效提升。

一年来,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严格依法行政,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各方面的监督,办理区人大议案、政协建议案6件,办复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345件。履行“一岗双责”,持续正风肃纪,严格审计监督,政务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此外,共青团、行政学校、老干部、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对口支援等事业扎实推进,档案、地方志、气象、科协、工会、供销、公共检验检测、机关事务管理得到了新加强,国家安全、国资监管、退役军人事务、金融、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媒体融合、应急救援、住房公积金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百万江夏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领导、老同志,向驻区全体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军队文职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江夏发展的国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江夏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稳健运行压力增大,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还不够快,融入武汉都市圈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还不够多,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公共服务存在短板。少数干部作风不实、担当不够、攻坚不力。我们将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遮掩、不懈怠,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2024年的序幕即将拉开。踏上新台阶、放眼新时代,江夏的改革发展既有紧迫的内外挑战、特殊的区情实际,又有难得的窗口机遇、十足的信心底气。按照六届区委确定的发展战略,深刻认识和把握江夏所处的历史方位,精准研判面临的挑战、机遇,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

——内外挑战之紧迫在于:当前区域竞争呈现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新必退的态势。从外部看,全球产业链重构呈现区域化、短链化、备份化的趋势,特别是汽车产业格局加速重构,如不加快转型升级,或将面临被挤出赛道的风险。从内部看,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难度加大,亟待培育新的动能;财政运行持续承压,新兴财源起势成效还需时间,“三保”工作压力巨大,亟待加快破解;部分指标与全国百强平均水平尚有差距,亟待奋起直追。——区情实际之特殊在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表明,江夏正处于千亿起步阶段,进入了新一轮的跃升通道。但同时面临产业和功能瓶颈,亟待突破:在产业上,存在受龙头企业和传统主导产业影响较大、产业体系稳定性较弱等问题;在功能上,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辐射范围不足,服务不优,节点控制能力不强。若不能及时提升和配置更强区域服务功能,就会对能否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跃升通道,实现GDP千亿倍增形成重大考验。

——窗口机遇之难得在于: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武汉都市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叠加,催生了新机遇;新型工业化、国家重要产业链备份基地建设、推动城市和产业“双集中”等政策实施,孕育了新机遇;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武汉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等战略部署,带来了新机遇。江夏,正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风口。

——信心底气之十足在于:经过近年来坚持不懈抓项目、兴产业、强实体,江夏“稳”的基础不断巩固、“进”的态势日益增强、“新”的动能加速成长,推动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特别是,我们有百万勤劳智慧、开放创新的“新老”江夏人,有干群合力攻坚、政企同心同行的干事氛围,这些都是我们砥砺前行最大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综合研判,江夏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期,需要我们主导产业做强做大、以强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力、抢滩布局,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崛起的新格局;江夏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期,需要我们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首位战略,推进全区域、全链条、全社会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江夏正处于全国“百强进位”的关键期,需要我们抢抓机遇、大干快上,加快突破产业和功能瓶颈,争做全国百强的“上进生”,向着更大发展能级跃升。

为此,我们要突出发展方式变革,在发展动能上,加快以资源要素驱动为主,向产业支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在产业发展上,加快以招大引强为主,向谋大引强与中小微企业培育并重转变。我们要突出拉升标杆,对标高质量发展先进地区,提高标准、提振状态,勇于争第一、敢于创唯一,做到向高而攀、向强而进、向新而行,打造“强而高”的地标产业、“强而大”的优势产业、“强而新”的未来产业。我们要突出锻造长板,加快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驱动力;加快把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枢纽链接、对外开放优势,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外在牵引力;加快把山水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吸引聚集人才优势,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对外吸引力。我们要突出重点发力,大抓产业、大抓创新、大抓环境,锻造持久的核心竞争力、掌握未来的话语权,不仅“块头大”,而且“个子高”、“分量重”。

站在新起点,我们要满怀激情、大步向前,靠行动作答、用结果说话。只要我们提振大干之志、狠下实干之功,就一定能向着更高发展阶段、更大发展能级跃升,就一定能重振“楚天首县”新荣光、再创“千年古郡”新辉煌!

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和区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扛牢中国式现代化江夏担当,坚定实施“五区”战略,奋力建设“五个江夏”,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努力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武汉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中当先锋、打头阵,担当主力军,为实现“中部示范、千亿倍增”打下坚实基础。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00亿元、增长7%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8%以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同步,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全力争取更好的结果。

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抓组团融圈,构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推动汤逊湖组团建设起势见效。奋力建设中部科创大湖区,构建未来创新湾、梦想生活圈、生态湖滨园,打造世界级科创湖区江夏样本。做强主引擎,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支持庙山建设汤逊湖科创中心,藏龙岛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军民融合示范区,大桥建设绿电园区、新能源产业集聚区,金港打造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推进“工业上楼”,打造“立起来”的开发区。提升新能级,锚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青年创新城”目标,统筹推进环汤逊湖大学创新带、汤逊湖科创小镇、花山吴人工智能小镇、金港汽车小镇等标志性项目,加速壮大组团实力。提升显示度,统筹谋划建设汤逊湖金融集聚区、人才公园和产教基地等项目,持续办好“汤逊湖创投荟”、“汤逊湖大讲堂”等品牌活动,全面营造创新氛围,把“科创汤逊湖”品牌打出去、打响亮,让创新要素和优质项目源源不断、纷至沓来。

深层次联动武汉都市圈。跨区层面,加快与周边组团“双向奔赴”。向东融入武汉新城,启动车光大道东段、高新八路西延线建设,加快藏龙大道东延线建设,共享花湖机场辐射。加强与光谷产业协同,引导“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把紧邻武汉新城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向西联动车谷,重点布局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测试、示范应用等场景,共建全国智能驾驶领先城市。推进金口过江通道前期工作,推进轨道交通S3号线、9号线尽早纳入线网规划,加快建设车光大道西段、武汉港金水码头,联动大花岭货运基地,构建“铁水公空”多式联运大通道。向北链接重点高校科教资源,推动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大健康等领域大学创新园落地,打造人才创业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和绿色制造基地,推动区域创新链融合,形成创新共同体。向南畅通南北大动脉,加快天子山大桥等项目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跨区协同对接机制,加快建设梁子湖水体共保示范区,加强斧头湖水生态环境两地联防联治,打造小流域治理典范。

支持片区组团协同发展。区内层面,坚持南北一体、全区联动,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北部重点推动城市产业“双集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品质。全力推进纸坊城市更新,统筹推进启动区征拆、开发建设,打造三产融合示范区。加快实施金口、五里界、郑店等新城片区建设,确保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南部着力实施“强街工程”,提速推进乌龙泉集镇、安山康旅小镇建设,持续推动法泗、湖泗、金水、舒安等城镇美丽蝶变,打造一批江夏小城镇建设样板区。扎实做好山坡副城建设,对标“超大城市周边地区未来小城市样板”,统筹推进产业导入、设施配套,加快拉开副城框架。加强南北共建,鼓励东西牵手、全域互动。支持整街抱团、跨街抱团,支持梁子湖管委会打造梁湖大道乡村振兴经济带,构建高质量发展共同体。发挥交通先导作用,谋划武昌大道快捷化、纸贺路提档升级等重点工程,启动北华街东延、文化大道南延等项目,加快推进G107新南环至贺站改扩建等项目,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国家级武汉都市圈建设,是江夏当前最大机遇。我们将乘势而上、聚势跃升,促进北部富强、南部富美,“四化同步”、全域协调,推动江夏从都市圈“地理C位”向“实力C位”迈进。

二、主攻产业链群,壮大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增强先进制造业驱动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谋划打造重点产业链备份基地,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速创建车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示范区,重点发力“三电”、“三智”、汽车后服务市场等细分赛道,引进车光融合企业20家,力争实现车光产业产值800亿元。支持上汽通用武汉基地转型升级,新推出3款新能源车型,力争年产新能源车19万辆,实现新能源车产量再翻番。支持武客扩大“江夏造”纯电动客车、氢能源客车规模和影响力。发挥博世系、华域系、延锋系等核心企业链式集聚作用,打造汽车核心零部件“拳头产业集群”。依托中车、中铁重工等龙头企业,不断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加快庙山光电子产业园(二期)建设,支持安湃光电、骏腾拓达等“硬科技”企业发展壮大,打造“光芯屏端网”研发制造基地。充分发挥“两所一室”、天勤生物等带动作用,新引进投资亿元项目30个以上,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园北部片区开发等项目建设,力争“四大园区”满园入驻,实现大健康产业产值200亿元。

增强新兴产业爆发力。深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物联和预制菜”等新赛道,聚力固链强链,构建“链主型企业+中下游企业”生态圈,力争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60亿元。依托楚能、中储科技、瑞科美等一批龙头企业,组建新能源产业联盟,服务好大全能源上市,壮大动力电池等新能源产业集群。依托海康威视、中船710所、久之洋等企业,招引上下游核心配套企业10家以上,做大智能物联产业集群。引育新材料企业10家以上,加快推进稳健医疗“人造血管”、将军山新材料工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依托三全食品、农发鲜科等企业,招引一批上下游企业落户,继续办好中国水产预制菜产业峰会,带动预制菜产业突破性发展。

增强数实融合推动力。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坚持“产业+数字”,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滚动实施重点技改项目60个以上,新增智能工厂(车间)5家以上,落地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10个以上。坚持“数字+产业”,深入对接百度、新华三等龙头企业,抢滩布局AI、量子信息、合成生物等未来赛道,引育一批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和项目,新增人工智能等应用场景5个以上。依托华师智能教育研究院等机构,培育一批未来教育企业。谋划智算、超算中心建设,推进数字文创产业园、华中电竞谷等重大项目投产达效,全面提升数字经济规模能级。

增强现代服务业竞争力。创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区各2个,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互联网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发展会计、审计、咨询、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业,力争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提升到40%。加快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实施亿元楼宇培育计划,新培育亿元楼宇2个以上。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多样化升级,完善永旺梦乐城周边配套设施,打造3个特色商圈。持续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支持首店经济、线上经济发展,构建现代消费新场景,创建东湖里等一批市级特色美食街区、夜间经济示范街区。积极搭建跨境电商平台,撬动联好防护、唯势等重点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实现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各增长10%。

增强重大项目支撑力。聚焦项目谋划,大力推进“双百”园区建设,优化提升1500亩,新整理开发4500亩,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谋划超50亿元项目10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265个。深化国企改革,聚焦主职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紧盯项目招引,探索“政府+链主+园区”招商模式,强化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场景招商、以商招商、叩门招商,新引进投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0个,其中工业项目占比不低于50%,产业到资突破550亿元。狠抓项目建设,加强协调督办,健全项目“赛马比拼”机制,开工建设得力华中总部、宁波三生、福建祥鑫等75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禾田信息港、航天智控等100个重大项目建设,确保中仪物联等42个项目建成投用,确保全年完成固投780亿元,其中工投285亿元,技改占比50%以上。

项目兴则江夏兴,产业强则江夏强。我们将树牢产业链思维,聚焦“3311”产业体系,以项目为抓手,推动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锻造江夏高质量发展的“强筋铁骨”。

三、紧盯科技创新,锻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建强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坚持“产业+科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创新共建行动,支持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创新俱乐部,新建产学研平台10个以上。加快推动汤逊湖光量子新型研发机构等项目落地,支持江夏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基地、华师智能教育研究院创建国家级创新中心。坚持“科创+产业”,推动科创变产业、成果变企业。实施大院大所赋能行动,加快整合高校、“七字头”研究所等创新资源,开展高校院所、创新平台服务地方活力绩效评价,鼓励其输出高质量科技成果、孵化高科技企业。依托大湾区科技创新武汉中心等机构,举办“以赛代评、以投代评”的科技成果转化赛事,推动3个院士专家项目落地,力争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80亿元。

做优创新载体。实施“大孵化器”计划,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体系,新增市级以上中试平台4个、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建设创新园区、创新楼宇5个,新增省级及以上孵化载体1个。实施创新园区提档升级行动,拓展提升孵化载体专业化、集成化、市场化服务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利用,打造最优创新创业“小气候”。深入探索“飞地经济”、联合研发合作模式,谋划推进昆山飞地产业园、大湾区离岸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构建“新物种”企业服务生态圈,大力吸引“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到江夏设立总部、第二总部。

培育创新梯队。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揭榜挂帅”行动,组织实施3个科技重大专项、2个以上制造业领域重点研发项目,推动研发活动、研发机构“两个全覆盖”,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大幅提升,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8%以上。深化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700家以上。实施市场主体梯次培育工程,支持24家“金种子”、“银种子”上市后备企业发展壮大,新增培育“雏鹰”、“瞪羚”企业70家、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5家、单项冠军10家以上。

科技引领发展,创新制胜未来。我们将秉持“懂得、舍得、等得”的培育理念,聚力提升“创新力度”、“创新密度”、“创新浓度”,形成既有“大象军团”,也要“蚂蚁雄兵”的创新企业矩阵,让江夏发展的动能越来越强劲。

四、优化发展环境,擦亮高质量发展“金名片”

打造降成本的环境。加快推动“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迭代升级,助力企业降本减负,打造成本洼地、服务高地。营造亲企新环境,探索提供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政务服务,深化“一业一证”、“证照分离”等改革,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推出助企新举措,创新破解企业用工、用地、用气等问题,深入实施“承诺可开工”等改革项目,降低要素、物流、市场开拓等成本。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新增普惠小微贷款110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打造惠企新场景,创新“市民之家”服务,迭代“亲清江夏”平台,开辟“找市场”、“找成果”等特色服务,努力让市场主体享受最大限度的红利、得到最大程度的受益。

打造适合创新和人才生活的环境。真心敬才,培育创新文化、厚植创新沃土,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浓厚氛围。诚心引才,实施“人才留夏”工程,招引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5个以上、市级以上高端人才30人,留“夏”大学生2万人以上,最大限度集聚“发展合伙人”。悉心爱才,坚持“三生融合”,大力推进科技工作者社区建设,提供高品质“类海外”人才环境。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新投入使用人才公寓1500套。迭代升级人才政策,探索推出人才服务卡,统筹解决好人才落户、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精心用才,实施“城市与青年共成长”工程,争取省级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打造青年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举办高水平“双创”活动,使各类人才在江夏都能创新有平台、创业有机会、创造有回报。

打造适宜市场主体成长的环境。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创建“金融信用区”和“融资便利区”。依托高瓴、同创伟业等头部基金管理机构,打造创投集聚区。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创新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模式。优化政府基金管理体系,发挥武汉都市圈等基金引领作用,提高合作基金返投落地成效,引进亿元以上返投项目20个,新增落地产业子基金200亿元以上。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参与重大工程和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新增市场主体2万家、“四上”企业100家。提高创新包容度,对新业态、新模式开展包容审慎监管。构建政企联动新模式,设立“企业家日”、“营商环境日”,开展“亲清下午茶”活动,让市场主体预期更稳、信心更足、活力更强。

发展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我们将树牢改革思维、提升改革胆气,迭代优化、示范争先,努力把好环境打造成江夏最闪亮的金名片。

五、加快乡村振兴,拓宽高质量发展“共富路”

发展高质高效现代农业。加强稳产保供,推进“米袋子”、“菜篮子”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2.2万亩,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做强特色产业,重点扶持蔬菜、粮油、畜禽、水产等9大产业链,新增市级农业示范社、家庭农场13家,引培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以上,新增“二品一标”农产品10个以上。抓实农业项目,启动山坡食品加工园、法泗猪猪乐园、金水现代都市农场等项目建设,推进鲁湖EOD、未来家园、海洋养生谷、金口“江南水乡”等三产融合项目,加快安山农产品加工园、法泗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省乡村振兴果茶园等提档升级。夯实生产基础,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强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启动六合、浮山、贺站等灌区改造,加快鲁湖电排站、花莲湖泵站等设施更新,全力保障农业生产。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强化规划刚性约束,编制完善南部街道控制性详规,加快推进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农房风貌管控,重点建设2个和美乡村示范片、10个以上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湾)、7个以上休闲游示范村。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新(改)建农村公路140公里,完成龙床矶水厂扩容,谋划山坡水厂改扩建。统筹做好“电气网邮”等设施配套。巩固平安乡村建设成果,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垃圾和污水治理,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统筹推进强村富民增收。实施“强村富民”行动,引育农村职业经理人、农村致富带头人、乡村工匠和高素质农民,新组建并实质化运营强村公司13个以上,新增年经营性收入超20万元的村10个以上。创新思路用好乡村资源,谋划建设乡村农创中心,打造“产学研推”平台,催生培育文化创意、民俗体验、科普研学、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场景。探索农房激活、土地股份、产业联结等资源盘活方式,推动农户收租金、分股金、挣薪金。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强化供销为农服务,深入推进“国企联村”行动,探索打造一批“共富工坊”、“共富车间”。各涉农街道至少形成1条乡村精品旅游路线、打造1个绿色共富产业园。

乡村承载乡愁,田野孕育希望。我们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五大振兴”标准,一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把乡村打造成城里人向往、农村人留恋的幸福家园。

六、强化民生保障,增强高质量发展“获得感”

强化社会保障。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强化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开展技能培训3000人次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0笔以上,新增就业1.3万人以上。推动社保扩面提质,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在95%以上。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中粮片区、夹山里等还建房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3000套。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加大对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员等困难群体救助帮扶,严格落实社会救助托底政策,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强化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障,坚决兜牢民生底线。

优化公共服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引入华师一附中等名校资源,开展校际结对帮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红旗岛小学、五里界二小、山坡中学等学校建设,确保庙山三小、藏龙三小、藏龙二中等学校建成投用。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启动庙山、金口卫生院(中心)建设,加快区第二人民医院等项目建设,新增床位超1800张。聚焦“一老一小”,谋划实施山坡南部中心福利院等项目,完善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全力创建学前教育优质示范区。提升居民出行体验,启动纸坊客运中心搬迁,加快江夏西公交停保场等项目建设。缓解停车难题。

促进文旅融合。深挖文旅资源禀赋,激活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等特色资源,加快统一文化品牌、形象标识,加速湖北军事主题文化区、环城山水公园、体育运动公园、天子山红色教育基地配套等项目建设,支持灵山生态文旅区创建4A级、未来家园创建3A级景区。创新文旅消费场景,新建城市书房2个,完成“三馆”搬迁,擦亮诗仙李白、京剧大师谭鑫培、湖泗古窑等“国风”IP,推动江夏特色文化出圈。构建现代文旅格局,一体推进农文旅体发展,加快推进水上运动、山地极限运动等项目发展,争创省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举办各类赛事节庆活动100场以上,实现全年旅游收入增长10%。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将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七、狠抓安全发展,守牢高质量发展“生命线”

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深化质量强区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高标准筑牢绿色屏障,推进藏龙岛、安山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深入打好水环境治理攻坚战,筑牢水安全、水环境和生态安全底线,着力打造流域综合治理先行区。纵深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确保PM10、PM2.5平均浓度稳步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达标。深入实施“青山行动”,严格控制和预防土壤污染,加强矿产资源常态化巡查监管,持续推进灵山、将军山等废弃矿山和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工程。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紧盯消防、危化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森林防火等重点领域,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确保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双下降”。推动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加快凉亭山等地质灾害防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持扫黑除恶常态化制度化,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落实“保交楼”、“保交付”等工作,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加强网络舆情、经济金融等监测监管,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政府债务等领域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诉源治理,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深入推广“五社联动”、“社小联治”,全面服务群众、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推进共同缔造试点拓面提质,创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城运中心功能,推动开放更多应用场景,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将强化“红线”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及时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共建平安江夏、和谐江夏。

全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踏上新征程,发展的重任、竞争的态势、人民的期盼,对政府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将持之以恒推进实干型、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创造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和区委决策部署,以实干实绩诠释政治担当。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打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自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府院、府检联动。认真落实重大事项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发挥审计和统计监督作用,做好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让权力运行更阳光。

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有保有压,分清轻重缓急,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使用效益,增强大事要事财力保障。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兜牢“三保”底线。明年要干的急事、要事很多,要建设实施的项目很多,改善民生的担子还很重,各方面的工作都需要资金作保障,我们要习惯过紧日子,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民生急需上、发展紧要处。

锤炼实干担当过硬作风。优化思想方法、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把政府各项工作想透、说清、干实。践行“四下基层”,树牢正确的政绩观,决不务虚功、图虚名。主动求新求变、勇于打破常规,变“路径依赖”为“模式创新”,变“事事找惯例”为“大胆创先例”。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不能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更不能松劲歇脚、躺平划水,打造闻令而动、善作善成的政府铁军,让实干担当、狠抓落实成为政府工作最强音。

各位代表!使命重在担当,实干成就辉煌。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新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精彩业绩,为加快实现“中部示范、千亿倍增”而努力奋斗!



部分缩写名词解释



1.“1+5”政府投资基金体系:“1”为《江夏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5”为在“产业发展、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五个领域设立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实施细则。

2.“20+50”重大招商项目库:20个区级重大招商项目,50个园区重点招商项目。

3.“3+3”项目协调机制:项目单位、分管区长、区长三级协调工作机制,提醒、通报、移交三级督办工作机制。

4.“3311”产业体系:指“车、光、康”3个主导产业,新能源、智能物联、新材料3个新兴产业,预制菜特色产业和未来产业。

5.“强村公司”:以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为目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投资、参股组建公司实体或入股县、乡级联合发展平台等,以项目联建等形式统筹辖区内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实行公司化运营兼顾社会效益的企业。

6.“三电”:新能源车电驱、电池、电控。

7.“三智”:新能源车智能驾驶、智能互联、智能座舱。

8.“两所一室”:武汉病毒所、武汉生物所、湖北江夏实验室。

9.“四大园区”:国药光谷南大健康科技城、东湖高新国际健康城、科投大健康研发生产中心、中南高科江夏生命科学城。

10.“两个全覆盖”:亿元以上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5亿元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11.“三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融合。

12.“二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13.“三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

14.“五社联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

15.“社小联治”:指社区与小区联合治理,将社区力量下沉到居民小区,形成“社区党组织+物业公司+业委会”三方联席工作机制,构建“党组织引领带动,物业公司规范履职,业委会发动业主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16.“四下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中国县域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来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标签:工作报告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武汉市  江夏区  
相关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