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武汉市黄陂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4-01-16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武汉市黄陂区政府网   阅读:21   评论:0
内容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年12月27日在黄陂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黄陂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  劲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2年工作回顾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

武汉市黄陂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年12月27日在黄陂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黄陂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  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黄陂发展进程中极不容易、极其特殊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直面挑战、知难而进、负重前行,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现代化强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按照区委“13345”目标体系要求,我们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深入实施“七大行动”“四大计划”,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55亿元,县域经济规模连续四年保持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0亿元,紧随三大国家级开发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接近千亿元大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700亿元,保持全市第二;进出口完成293亿元,坐稳全市进出口第三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1.8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1%和8%,明显高于GDP增速。百万黄陂人民期盼已久的轨道交通前川线(一期)通车运行,轨道交通开通线路达5条,大踏步迈向全域地铁时代。黄陂首次获评2022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高质量发展步伐更稳、成色更足。

——这一年,我们聚力稳住发展底盘,经济运行更显韧性

助企纾困精准发力。推动中央、省市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预计全年减税降费17.5亿元,实现“应退尽退、应享尽享、直达快享”。推广信用培植工程和新型“政银担”合作,为18家企业提供融资9.7亿元,担保业务规模达7.5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58%,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2.3亿元。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发放贷款305.8亿元,办理贷款延期还本付息26.2亿元、贷款贴息7322万元。为195家企业落实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保单位缴费5583.5万元。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3万家,较上年逆势上扬,6家民营企业进入湖北民营企业100强。

重大项目全速推进。强力实施区“四大家”领导包保项目推进机制,7场比学赶超项目拉练活动贯穿全年。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签约重点招商项目72个,其中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4个。成功引进首个投资过百亿元工业项目——比亚迪刀片动力电池项目,跑出“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黄陂速度。中交卖货郎总部项目落地开工,总部经济取得新突破。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3个,总投资超700亿元,建设时序进度位于全市前列。新增专项债券发行66.3亿元,发行额度创历年之最,有效保障全区24个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资金22.6亿元,获批资金额度全市第一。

消费提振激发活力。大力发展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依托汉口北电商基地,培育电商直播经济,京天科技等3家电商企业入选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持续拓展文旅消费,实施旅游惠民工程,实现33万人次“黄陂人免费游黄陂”,突出乡村休闲游、亲子游,全年接待游客超1600万人次。点亮“夜经济”,支持木兰草原、汉口北开展“纵情夏日夜草原”“夜汉口”等系列活动,拉动消费稳步增长。服务保障圆通、菜鸟等物流园区“双十一”期间运输平稳畅通。充分挖掘乡村消费潜力,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基本形成区、街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获评湖北省2022年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位列全省10强消费县(市区)第一。

——这一年,我们突出增强转型升级动力,高质量发展更增后劲

创新动能加速集聚。深入实施“科技兴区”战略,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7%,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近百家,总数超3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47家。全力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培育省、市级星创天地6家,“双碳”产业创新中心获批市级众创空间,依托卓尔青年汇加快建设创新园区,全力打造创新要素集聚高地。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同比上年翻番,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76.5%,长盛煤安、维尔福等4家企业荣获省级科技进步奖,翰宇药业等9家企业入库省“瞪羚”企业名单,禾盛吉草莓种养基地入选省级“科创基地”。授权发明专利141件,同比增长58.4%。实施企业技改提能行动,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28亿元,技改投资占比52%。

产业质效加快提升。出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措施24条,提升现代产业发展能级。制造业竞争力稳步增强,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工业投资完成225亿元、同比增长30%。新增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双百”工业园区加快建设,产业承载空间品质更优。轨道交通装备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签约企业59家、总投资255亿元,武汉中车长客(三期)项目建成投产,今创等7个项目建设完成,武汉地铁第3000辆高品质列车在黄陂成功下线。第三产业提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完成650亿元,百联奥特莱斯主题街区成功创建“湖北旅游名街”“湖北省特色商业街”,华中最大花卉市场华中斗南花卉城建成开业;全域旅游提质升级,“新木兰系”IP发展壮大,花乡茶谷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夫子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建成开放;金融业持续壮大,存贷款规模达1661.7亿元,稳居新城区第一,新增上市后备“金种子”“银种子”企业13家;物流业加快发展,新增4A级物流企业1家、3A级物流企业3家,开工建设玉湖冷链、深国际等重点物流园项目8个。

数字经济起势强劲。出台支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全省首家信创产业园成功获批,入园企业突破10家。推动数字产业化升级,中国广电数字产业基地注册落地,组建华中文化大数据平台,成功搭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综合类),解析量超40万次,服务企业近百家。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培育数字工厂(车间)3家、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完成50家企业智能化改造,参与“上云上平台”企业567家。加快发展数字商贸,打造汉口北直播大道,构建国家级全类型直播产业园,入驻直播机构400余家。

——这一年,我们积极融入重大战略布局,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科学划定“三区三线”,优化布局农业、生态、城镇发展空间,有效破解一批重点项目瓶颈制约。编制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实质性推进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快构筑四大临空制造产业集群、三大临空服务集聚区,启动建设首批15个、总投资148.7亿元的临空经济示范区基础设施项目。天河机场第三跑道顺利开工,沿江高铁武汉天河站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立体交通枢纽建设提速提质,枢纽链接优势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融入省市发展大局,平稳有序开展长江新区托管相关工作。

主动对接武汉都市圈。加快推动汉孝、汉黄一体融合发展,陈天大道等3条道路建成通车,武大高速主线建成通车,与孝感、黄冈互联道路增至11条,启动建设武汉都市圈环线(六环线)黄陂段。推进与武汉主城交通一体化发展,低运量轨道交通云巴示范线线网规划编制完成,航城大道等5条跨府河通道开工建设,联通武汉主城通道增至18条。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做好农业抗旱保收工作,科学精准调度水源,成功应对60年一遇最强高温干旱。预计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267亿元,稳居全市第一。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建成以稻香、花香、茶香、果香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5家,位居全省第一。建成罗汉白塘村珍稀食用菌等项目,形成“国企+片区合作联社+农户”的“国企联村”新模式。创新农旅融合发展,新增民宿床位500张,青荷小木等高端民宿成为网红打卡热点。投入1200万元继续实施“防贫保”,整合各级乡村振兴资金1.3亿元,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开展与恩施州巴东县帮扶合作。高标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一主两翼”乡村振兴示范带,新建美丽乡村示范村81个,木兰乡雨霖村获评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姚集杜堂村、李集朱铺村获评省级生态村。

——这一年,我们聚力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区域环境更具品质

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省首条县域城市环线前川中环线建成通车,建成区内主干道路116.5公里。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新改建农村公路90公里,姚塔线获评省级十大最美农村路,成为武汉市第一条美丽农村路。完成前川、盘龙污水处理厂扩建及前川污泥处置厂工程,日污水、污泥处理能力分别新增8.5万吨、100吨。建成新武湖水厂配套管网38公里,改造前川及南部地区老旧供水管网10公里,基本解决南部地区供水难问题。启动北部水厂集并及改造工程,全区供水“一张网”稳步推进。投资2.6亿元推进世界一流电网建设,新增输电线路286公里、配电线路109公里。新增停车泊位4500余个、充电桩1692个,基本实现小区和经营性停车场充电设施全覆盖。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加强生态保护系统治理,全区主要河流断面水质、11个城乡饮用水水源地、7座大中型水库水质全部达标,完成安汊湖等综合整治工作。设置三级河湖长760名。实施拥抱蓝天行动,预计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6.5%。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全面完成“两级五次”环保督察年度整改任务。服务保障《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顺利举办。深入推进林长制改革。建设“村增万树”示范村10个、标准村46个,完成人工造林1.2万亩、森林抚育5万亩、封山育林1.7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乡村2个。新建刘店立交游园等口袋公园5个。创建国家级节约型机关16个。

智慧化管理水平明显增强。加快构建城市管理运行服务体系,城乡建管更加精细。建立“1+2+N”路长制网络体系,实现路长制全覆盖,列养公路实施“建管养”一体化管理。加快打造前川南德国际城、木兰乡锦绣游园片区等市容环境示范片区7个,创建腾龙大道、汉口北南一路市级示范路。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城乡建管更加智能。累计建成5G基站超2100个,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全面做好智慧环卫工作,推行智能化分类收集点、垃圾分类亭,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15个,实现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

——这一年,我们全面激发改革开放活力,竞争优势更为凸显

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实施国企改革专项行动,国企资产总额突破300亿元。推进区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成立武汉木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全区首家AA+主体信用评级企业初具雏形。国有粮食企业纳入区属国资监管体系。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完成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962亩。建立产业项目评估退出机制,盘活低效闲置工业用地1916亩。优化调整盘龙城社区设置,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在前川、横店等地探索推进多元化还建方式。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村级债务在全市率先清零。区农业农村局获评“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省企业职工社会保险信息系统顺利上线运行。“四化”养老模式形成示范效应。

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立实施区“四大家”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机制,深入企业解决问题1200余个。高标准建成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形成南北政务“双中心”格局,最大程度方便企业和群众。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全力打造“3+N”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域通办”。武汉首笔区级线上“政采贷”在陂落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许可、健康管理等234个事项下放至街乡、社区(村),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家门口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大力培植对外开放优势。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机遇,积极拓展国际交往和国际贸易新渠道。外商直接投资(FDI)完成6148万美元,位居新城区第一。2022全球数字贸易大会和第十三届“汉交会”即将开幕。全力建设全省外贸新业态综合试验平台。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中部大市场”典型模式,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获评“全国内外贸融合发展示范市场”“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综合示范市场”,汉口北小商品成功打入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市场。武汉国际贸易城提档升级,汉口北保税仓正式运营,城市物流配送中心、跨境商品交易中心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发挥汉口北“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外综服”业态优势,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额完成155亿元,跨境电商出口额同比增长近20倍,新增备案跨境电商29家,引进大型跨境电商平台新蛋中国,承办武汉制造企业跨境选品大会。天河机场新开通8条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全省首趟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在陂发车,打通武汉至东盟铁路货运物流新通道。

——这一年,我们全心全意办好惠民实事,民生答卷更有温度

疫情防控科学精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因时因势应对多轮突发疫情,圆满完成各阶段防控任务,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人群新冠疫苗完全接种率达到95.7%,群众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明显提升。

公共服务优质供给。加快教育强区建设,盘龙实验学校、横店实验学校建成投用,全市唯一双轨制国际化学校——武汉康礼高级中学如期开学,新增基础教育学位7920个。全景外滩等9所公办幼儿园开园,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1.4%。市一商校临空校区签约落户,与华中师范大学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双减”工作落地见效。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不断提升,新增省特级教师4名。医疗资源持续扩容,平战结合三甲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盘龙分院建设完成,新改扩建罗汉、六指等地基层医疗机构5个,区人民医院晋升全市首家区级三甲综合医院。文旅惠民精彩纷呈,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获评2022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盘龙城遗址、郭元咀遗址分别获评2021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特别奖。由政府出资编演的舞剧《花木兰》亮相墨西哥第50届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全国首个“海峡两岸考古教学交流基地”湖北考古博物馆正式开馆。区烈士纪念馆开工建设。

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共同富裕扎实推进,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83%,城乡收入倍差缩小至1.62倍。稳就业措施持续深化,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大力推进“学子留汉”工程,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3万人,支持长江青年城商品房按市场价八折对大学生出售。完善住房保障,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108套,改造棚户区住房2191套,开工建设还建房138.8万平方米、续建147.7万平方米,完成七中宿舍等22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光荣村等8个历史遗留旧城改造。平稳有序推进恒大龙城等4个“保交楼”房地产风险项目。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社保扩面净增近5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医保基金筹资规模同比增长7.5%。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分别发放保障金2.7亿元、特困供养金1.1亿元,为失地农民拨付养老保险补偿金1.5亿元。高标准完成1162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持续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新增养老床位600张,蔡家榨社区成功创建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新增托育托位1072个,同比增长80%。

基层治理固本增效。深入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试点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实现“一无一降”全年目标。全区609个村实现“一村一辅警”全覆盖。建成“一街一品”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24个。姚集双河村、六指新博村获评“全省百佳村民委员会”。制定法治黄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五年实施方案,推动“八五”普法规划落地。六指新博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民防、消防救援、仲裁、保密、档案史志、侨台、慈善、民宗、双拥、气象、退役军人、科协等工作扎实推进,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贯彻区委、区人大各项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各方面监督,累计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118件,政协提案、建议案151件。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以高度的清醒和执着的韧劲,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各位代表!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更彰初心。极其不易的一年,我们用团结奋斗创造出极为难得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关心关怀的结果,是区委统筹谋划、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顽强拼搏的结果。面向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更有底气,更有斗志!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黄陂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困难挑战:部分行业受超预期因素影响,企业面临的困难较多,市场主体信心有待恢复;项目投资后劲不足,产业项目支撑力度不够;创新驱动不强,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活力尚未充分释放;拆迁还建工作较为滞后,基层治理水平与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民生改善与群众期盼还有不小差距;少数干部斗争精神不足、斗争本领有待提升。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采取更加扎实有效措施,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2023年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地见效,认真落实省、市、区党代会部署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提升市场信心,加快恢复经济活力,扎实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推进黄陂现代化强区建设,为建设新时代英雄城市展现黄陂担当。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创新引领,铸强经济发展引擎。把创新摆在事关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增强自主创新、区域竞争能力,努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加快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单项冠军”等企业,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家,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分别达到5家、4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新增200家以上。支持攀升科技、惠强新材等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继续实施“全企技改”工程,力争技改投资占比达到50%以上。

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武创院空港创新中心概念规划编制及启动建设工作。推动长盛煤安与院士专家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持续推进众创孵化载体专业化、精细化提升,力争专业型众创孵化载体比例达到50%,创建市级以上众创孵化载体2家以上。支持卓尔青年汇争创国家级孵化器、轨道交通创新研究院成为武创院分院。

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持续开展“专业人才智汇基层”“金融人才为企业代办服务”活动,引进博士服务团、科技副总、金融人才等300余名专家人才深入一线开展智力帮扶。扎实推进“学子留汉”工程,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10场以上,新增1.2万余名大学生来陂就业创业。依托临空产业园、长江青年城设立2个人才工作站,开展6场以上学术研讨、主题沙龙等高层次人才对接活动。

(二)聚焦转型升级,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开展主导产业提升行动,加快调优产业结构、做强产业实力,构建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集群。

推动制造业做大做强。加快设立黄陂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开展资产招商模式,支持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信创等产业发展。大力推动“双百”工业园区建设,整理开发中日产业园5平方公里。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建设提标,以武汉中车长客制造基地为中心,推进今创等7个项目全面投产,引进深圳恒之源、上海丹纳等20家企业。推动临空产业园建设提速,打造以比亚迪刀片动力电池、宾理高端智能网联汽车等项目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集群,积极引进湖北绿智精工科技和精工华中总部,建设武汉恒兴预制菜产业园;加速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引进武汉中医药生物科技项目,开工建设博科医疗智能制造项目,打造全省最大的体外培育牛黄原料药及其系列制剂生产基地。

推动服务业能级跃升。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引进永旺、山姆等大型电商平台和商业综合体,推进奥特莱斯、万达广场等重点商圈智慧化转型,支持周大福设立全球销售中心,拓展斗笠哥等电商平台新兴服务消费。加快发展物流业。开工建设熠跃中驰项目,加速建设深国际、圆通二期等重点项目。提档升级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争创旅游服务长江质量奖。修编全区旅游总体规划,新增“一主两翼”乡村旅游行车导向标牌,推进野村谷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争创木兰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做大“新木兰系”,引进印象绿林生态旅游区项目,“木兰不夜城”项目开街运营,开工建设“木兰文化城”项目,加快姚家山红色文化小镇、木兰花乡二期及木兰草原三期等项目建设,启动运营木兰天地旅游综合服务区,甘露山文创城雪世界主体封顶、宋氏水镇商街开园营业;大力发展高端民宿,加快木兰暖村、六合书院、木兰设计之乡等项目建设。

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全力规划打造1000亩的全省首家信创产业园,加快钮扣科技、图灵海际等入园企业投产。中国广电数字产业基地开工建设,打造全国第四家获批5G牌照—中国广电的华中数据节点平台。全力推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加快区域性综合二级节点建设,完成5至10家企业注册连接节点平台,确保百万级的企业标识解析流量。新建2至3家5G数字工厂。加快直播小镇建设,形成涵盖30个专业市场的电商直播生态圈。

(三)聚焦强基补短,打造魅力宜居新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高水平规划建设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为黄陂人民打造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美好家园!

科学优化城乡布局。加强全域规划,完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高质量推进区乡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高标准规划建设港产城一体天河航空城,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启动天河新市镇建设,加快甘露山文创城、前川产业新城、盘龙城刘店片区打造,提升中心镇、口子镇品质,建成一批特色名镇。加快城市更新,完成22个老旧小区改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轨道交通前川线(二期)、武汉都市圈环线(六环线)黄陂段、云巴示范线建设,推进航城西路、火塔公路、祁泡公路等24条干线道路建设,加速前川大道、百秀街、滠河街等10条市政路和园区路建设,打通10条断头路。加快北部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和水厂集并工程建设。新建中南部地区排水排污管网15公里,改造老旧供水管网10公里,完成盘龙城地区日调水10万吨工程建设。新增变电容量90万千伏安,新建及改造配电线路136公里,完成电网投资6.6亿元,力争110千伏祝店、石屋山、梅冲变电站投产送电。建成智能立体停车库1座,新建停车泊位4000个、5G基站400个。建成全区23个燃气场站(点)动态监管平台,完成80个小区城市燃气管道等设施更新改造。

强化城乡综合管理。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构建城市运行服务“一网统管”新格局。深入推进市容环境“双百”活动,全力打造盘龙城香虹艺术公园、前川全景外滩等亮点片区。打造滠口环湖路等5个特色集贸市场。完成区生活垃圾综合分拣及处理中心主体工程建设,新建3座城镇公厕。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设15座垃圾分类屋,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22个、示范村80个。拆除历史存量违法建设12万平方米,新增违建控制率达到95%。

(四)聚焦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黄陂。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要把绿水青山打造成黄陂最大优势、最大财富,统筹生态保护、绿色发展,让黄陂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全面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年度整改工作。有序推进长江水环境修复行动和区域流域治理,完成后湖(二期)、滠水河(一期)综合整治工程和长湖、盘龙湖、什仔湖截污工程。加强麦家湖、任凯湖等湖泊生态功能修复与保护。实施系统化的污染物协同控制治理方案,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0%以上。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推动绿色发展。完善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基础设施,新建充电桩800个、换电站4个。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产业现代化,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提高到竣工建筑面积的30%,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在建项目新型墙材应用率达100%。严格落实“两高”项目负面清单,推进低碳、近零碳示范工程建设,实施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示范项目各1项。完成高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2个。预拌混凝土和砂浆企业绿色生产达标率提高至95%。

提升生态品质。深入开展“两山”试点工作,大力推进“富美林场”“村增万树”示范建设,实施四旁植树100万株、森林抚育2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修复破损山体480亩。建设全区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提升森林防灭火应急响应能力。启动府河湿地公园黄陂段、滠水河生态通廊绿化项目建设,改造滠水公园、西郊公园,新建南德游园等5个小游园。

(五)聚焦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黄陂现代化。要突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地位,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返贫监测机制,继续实施“防贫保”,严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开展“一对一”帮扶,确保帮扶人群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同期农村人口可支配收入增速。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大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工匠等人才的培育,带动更多脱贫人口稳定增收致富。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播种面积69万亩以上,总产量32万吨以上,新建提质高标准农田4万亩、生态绿色农业种植面积60万亩。加快喷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粮食油料烘干中心建设,积极发展预制菜、绿色生猪等130个特色产业项目,新增“二品一标”品牌农产品10个。新建油茶林6000亩、改造低效油茶林7000亩。深入打造木兰花乡、花乡茶谷2个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以及一批区级田园综合体。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组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木兰大道、祁泡线、火塔线“一主两翼”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延伸李蔡、熊许、姚姚线,基本建成10条美丽乡村示范带、20个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村、20个精致农业示范点、20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140公里、大中修200公里和安全防护工程200公里,改造危桥30座、涵洞25座。

(六)聚焦改革开放,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空间、向市场要活力,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构建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新沿海”。

更深层次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实施“以亩产论英雄”集约节约用地新机制,深入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城投债、专项债等新路径。建立健全大数据资源统筹管理和调度运行机制,启动全区人口、地理信息等基础数据库建设。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武汉木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争创AA+主体信用评级。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打造云雾山观光园“国企联村”示范点。

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提升基层“一网通办”“就近办”能力和保障水平,提质做实“一事联办”,精准编制“一窗通办”事项审查要点,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深化“批前提速”“容缺审批”,有效服务项目建设提速。积极落实阶段性措施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的减税降费政策,推动惠企政策免审即享、直达快享,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突破性发展,力争新增市场主体3.1万家。

更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全力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航空、铁路客货运双枢纽,启动沿江高铁天河站站城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民航武汉区域管制中心建设,天河机场第三跑道、B型保税物流中心基本建成,T2航站楼投入使用。依托汉口北大市场,设立进口交易和服务平台,大力建设国内首个集市场采购、跨境电商、一般贸易三种通关方式于一体的市场,擦亮“数贸会”“汉交会”品牌,加速“卖全球、买全球”。

(七)聚焦民生改善,建设共同富裕幸福黄陂。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我们将用心用情改善民生福祉,持续加强财税建设,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发展更有温度、生活更加温情、群众更感温暖。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00人,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00人。扎实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做好退役军人优抚和安置工作。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医保基金监管长效机制。落实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政策,新建“残疾人之家”5家。新建区社会福利院、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4家、农村互助照料中心10家,完成适老化改造600户,为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人身意外险。推广完善多元化还建方式,改造升级农民还建小区10个,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000套,开工建设还建房142万平方米、续建150万平方米,更大力度解决历史遗留还建问题。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准确把握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着力“保健康、防重症”,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基层公共卫生力量建设,增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和医疗资源储备,推进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免疫接种。市一医院盘龙城院区投入使用。加快推进横店、长岭卫生院扩建,祁家湾卫生院迁建,环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启动黄陂卫校改扩建工程。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成盘龙天汇龙城小学、盘龙二幼、前川四幼,扩建区实验小学、四黄中学,推进6所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开园,新增基础教育学位6900个。启动前川一中、长岭小学迁建,加快长江青年城学校建设,改善区一中等5所高中办学条件。建立健全区级学科指导平台,完善教育大数据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市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打造有影响力的省市级示范教联体。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深入实施文旅体惠民工程,各类公共文体场馆、景区对黄陂居民免费开放,为来陂游客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开展木兰登山节等全民健身活动。加强武术之乡建设。完成区融媒体中心搬迁、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建设,新建街乡文体广场6个,提档升级街乡文体广场3个。继承发扬盘龙、木兰、“二程”、红色文化,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共同打造“二程讲堂”文化品牌。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推进建筑类文物消防设施二期工程,加快黄花涝文旅古镇建设,完成半桥河保养维护。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在全区推广共同缔造试点“五共”治理新模式、村规民约积分制。统筹各类调解资源,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调联动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安全监管、防灾减灾、民兵训练、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等队伍建设和保障工作,统筹建设区级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综合训练中心。推动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确保汉口正荣府等“保交楼”房地产项目顺利交房。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推动平安创建和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打击电信诈骗、盗窃、赌博等各类违法犯罪,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打铁必须自身硬。新征程、新目标,政府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我们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科学的务实举措干事创业,着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加强政治建设,切实做到忠诚担当。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牢记“三个务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贯彻区委决策部署,全力推动区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13345”目标体系落地生根,真正把忠诚担当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体现在黄陂发展成效中。

(二)加强法治建设,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依法决策、依法用权。强化主动接受监督意识,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聚光灯下运行。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三)加强作风建设,切实做到快干实干。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坚持“以实绩论英雄”,树立干事导向、干成导向,拧紧落实闭环,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下大力气破解新兴领域治理难题,化解历史遗留难点问题,让“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的作风在黄陂蔚然成风。

(四)加强廉政建设,切实做到清正廉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以“清廉黄陂”建设为抓手,抓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强化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在全区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廉的干事氛围。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风正劲,奋楫扬帆正当时。党的二十大擘画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新征程时不我待,新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百万黄陂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新篇章!



名  词  解  释



1.“13345”目标体系:锚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一个总体目标;到2026年,实现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三项发展指标;明确武汉空港新城、城市花园、产业强区三大发展定位;推进对接武汉主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临空副城一体化、长江新区副城一体化四条发展路径;打造临空经济示范区、先进制造集聚区、商贸物流枢纽区、全域旅游引领区、都市乡村样板区五大发展支撑。

2.七大行动:工业大翻身、投资大跨越、税源大倍增、农旅大振兴、营商环境大改善、品质大提升、平安大保障行动。

3.四大计划:政府投资、拆迁、还建、储备计划。

4.新型“政银担”合作:由武汉市政府主导,将财政资金和政府信用输送给担保机构,担保机构发挥“为企业增信、为银行分险”的功能,携手银行为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融资“降门槛、降成本、提额度、提速度”,提高其融资获得感。

5.“瞪羚”企业: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

6.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7.“双百”工业园区:《武汉工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实施“双百”工业园区升级工程,在全市整理开发一百平方公里工业园区、优化提升一百平方公里工业园区。

8.“三区三线”: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区”是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分别对应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9.“防贫保”:为非贫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购买保险,主要保障因病、因学、因灾致贫或返贫。

10.“一主两翼”乡村振兴示范带:“一主”即木兰大道示范带,全长58公里。“两翼”即为火塔公路示范带,全长28公里;祁泡公路示范带,全长30公里。

11.“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12.“1+2+N”路长制网络体系:以“区、街、格、路”为框架,在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区域划分责任区并设立路长,实行“定路、定岗、定责、定人”包保责任制,形成“1+2+N”(路长+楼长<店长>+共治力量)工作合力。

13.“四化”养老模式:城乡养老政策一体化、居家养老智能化、社区养老全域化、机构养老社会化。

14.“3+N”服务体系:构建区、街乡、社区(村)三级便民服务场所+覆盖全区24小时自助服务体系、省政务服务网、鄂汇办的“3+N”政务服务阵地;形成区、街乡、社区(村)三级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容缺审批、“一业一证”“一事联办”的N项服务事项清单;建立区、街乡、社区(村)三级帮办代办+各部门专业帮办代办的“3+N”的三级联动、部门协同运作的政务服务队伍。

15.“一事联办”:以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导向,对涉及多个部门、办理环节的业务,进行业务流程整合再造,实现“关联事项、一表申请、一链办理”。

16.线上“政采贷”:即政府采购合同线上信用融资业务。打通了财政政府采购平台与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通道,为政府采购中标企业提供从融资申请到贷款发放一站式金融服务。

17.“批前提速”:全区工业性投资项目符合“标准地”要求,在工业项目土地申报的同时,相关审批监管部门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实行土地“招拍挂”与“批前提速”流程并行,实现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

18.“一无一降”:无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总量大幅度下降。

19.“隐形冠军”:不为公众所熟知,却在某个细分行业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拥有核心竞争力和明确战略,其产品、服务难以被超越和模仿的中小型企业。

20.“单项冠军”: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

21.“双百”活动:武汉市启动的100个市容环境示范片区创建和100个问题集中点位达标整治活动。

22.“两高”项目:高污染和高耗能项目。

23.“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和摘帽不摘监管。

24.二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25.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

26.“容缺审批”:指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的行政审批事项,审批部门预先受理和审查,并一次性告知项目办事单位需补正的材料、时限和超期处理方法,待项目办事单位将相关材料补正后审批部门及时出具审批意见和相关批文。

27.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28.“五共”治理: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29.“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30.“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31.“三个务必”:指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中国县域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来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标签: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武汉市  黄陂区  
相关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