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长垣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4-04-15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长垣市政府网   阅读:230   评论:0
内容摘要: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2月28日在长垣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长垣市人民政府市长 邓国永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3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

长垣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2月28日在长垣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长垣市人民政府市长   邓国永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强大动力,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务实重干,团结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综合实力持续攀升。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6.6亿元,总量居全省县(市)第9位;三次产业比重为6.86:56.33:36.81,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3.3亿元,税收收入完成41.1亿元,税占比达77.2%,收入总量、税收收入、税占比分别居全省县(市)第5位、第1位、第10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9%。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87位,较上年提升2个位次。项目建设支撑有力。坚持“项目为王”,滚动开展“三个一批”,谋划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626个,完成投资583.4亿元。卫华低碳智能装备产业园一期、豫北医疗器械工贸新城等273个千万元以上项目竣工达效。市场规模不断壮大。隆重举办首届“企业家节”,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推行“一件事一次办”90项。全面落实稳经济政策措施,退税减税22亿元,新增贷款92.8亿元。新注册企业4636家,企业总量达到30727家,市场主体总量达到82840家。新增“四上”企业128家。2022年度营商环境评价居全省县(市)第6位。强化“四项对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典型经验做法获省政府通报表扬。

(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主导产业链式增长。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23个,完成投资199.5亿元。与红谷科技、上海大学、中晶环境等92家院所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型平台15家、省“瞪羚”企业7家、省制造业“头雁”企业5家、省单项冠军企业6家、省专精特新企业1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0.7%。引进高层次人才86人。研发投入强度达3.45%,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覆盖率达86.9%,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卫华集团荣获全省唯一“全国工商联科技创新民营企业”荣誉称号。新乡市政府表彰功勋企业家6位,入选“2023年度新乡市优秀企业”25家,分别占新乡市的30%、16%。新兴未来产业抢滩布局。实施投资30亿元的铝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投资5亿元的领创超硬材料生产基地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项目21个,完成投资63.5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4.2%。现代农业质效提升。粮食总产15.6亿斤。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30家。新认证“绿色农产品”7个。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22万亩。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通过验收。入选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供销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县、新一轮院县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服务业加力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园启动建设。新建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61个。君子文化产业园等文旅融合项目加快建设,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线路8条,成功创建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孟岗镇伯玉村入选全省第二批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

(三)改革开放持续发力。重点改革走深走实。持续规范农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农业农村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交流会在我市召开,被评为全省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工作先进单位。盘活利用低效闲置土地5295亩,入选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深入推进“五医联动”,县域就诊率达96%。集团化办学经验获全省推广。规范整合经开区、专业园区和乡镇创业园,构建“一区三片九组团”空间格局,经开区成功获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全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城乡投资有限公司获评AA信用评级。开放招商硕果累累。深度参与县域治理“三起来”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系列活动,成功举办首届中原碳材料产业国际研讨会、粤港澳大湾区长垣推介会等活动,签约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35个。中越医疗器械产业平台启动建设,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13%。长封一体化完成投资12.2亿元,总投资40亿元的长封协同发展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加快推进。

(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能级持续提升。坚持中等城市标准,实施城市更新项目91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9个、棚户区改造3个。打通匡城路等断头路20条,建成市政道路11千米。新建停车场6个,新增充电桩400余个,新划补划停车位10750个。铺设供水管网25千米、燃气管网33千米、供热管网7.5千米。改造提升公园绿地22处。镇区功能更趋完善。实施镇区开发、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项目53个,新增镇区开发面积30.5万平方米,铺设乡镇燃气管网20千米,新增乡镇燃气用户5000余户。城乡供水工程西部水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线项目顺利实施。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统筹推进“五大振兴”,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质增效行动,新增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的行政村20个。“四通三化一规范”高标准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始终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0.1千米,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增长12%。

(五)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各项民生支出完成52.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67.7%。社会保障坚实有力。城镇新增就业977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58人,分别完成市定目标任务的114%、190%。入选全省县域农民工市民化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开展技能培训4.1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0482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037人。丁栾镇等5所养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600余户。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所、中小学校7所,新增学位5390个。被评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示范区、全省首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健康县(区)创建顺利通过评估验收。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医院。开展惠民文化活动1400余场,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6场,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68场。全国“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交流展示大会在我市成功举办。生态环境持续优化。PM2.5平均浓度下降6%,优良天数、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等主要指标均居新乡市第一位。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新建省级森林特色小镇1个、森林乡村35个,完善森林乡村110个,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通过省级验收。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构建“领导+专家+专班”安全生产工作模式,扎实开展“六查一打”专项行动,全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扫黑除恶保持常态化高压态势,问题楼盘、企业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稳步化解。正视矛盾和问题,从严从实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排查整改。极端天气应对、食品药品监管、信访稳定等工作卓有成效。恼里派出所获评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一年来,我们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政府工作落实年”活动,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1件、政协委员提案309件。人民武装、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持续加强。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统计、审计、气象、民族宗教、史志档案等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和各界朋友,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驻长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长垣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产业链集群效应不高,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还需加快,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亟待加速布局和突围;重大产业项目不多,科技创新资源和平台仍然短缺,加之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趋紧,稳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城乡基础设施仍需完善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服务供给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安全生产领域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还需加强,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要。对此,我们一定直面问题挑战,采取针对性措施,全力加以解决。

二、2024年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聚焦新乡市“1+6+5”工作布局和“十大路径”,以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为统领,紧抓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中等城市等重大战略机遇,持续打造“两个示范”,加快推进“二次创业”,深入实施“双十行动”,着力构建“4+2”产业体系,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长垣实践,为实现中原更加出彩贡献长垣更多力量。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进出口总值保持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粮食产量16亿斤以上,单位GDP能耗与“十四五”目标统筹衔接。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六个方面。强化观念更新。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放宽视野,放大格局,跳出长垣看长垣,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强化模式创新。善于运用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改革精神、创新办法、市场机制,探索破解矛盾难题的方式方法,敢闯、敢为、敢首创。强化企业服务。始终把企业的困难当作自己家的困难,换位思考,精准施策,全力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创先争优。树立拼抢精神、竞争意识,主动工作、研究工作、落实工作,拉高标杆、提高标准,逢旗必夺、逢冠必争,在各项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强化务实重干。坚持“四个导向”,用好“四个机制”,保持定力,不折腾、不懈怠,善于担当、敢于担责、勇于担难,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具体项目上、具体实事上、具体抓手上。强化团结协作。坚持“县乡一体、乡镇协同、乡村融合”,不推诿、不扯皮,共同把工作做得更好。

三、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提振发展信心。树牢“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打造招引洼地、发展高地。

打造一流服务环境。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异地事项跨域办、政策服务免申办,持续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营商环境“大调研、大走访”和“行政行为扫码报备”等活动,大幅提升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让监管“无事不扰”、服务“无处不在”。着力发展一批符合年轻人生活消费的商务休闲娱乐场所,加快完善物流运输、投融资、咨询评估、法律服务、科技研发、会计审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便捷优质、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服务环境。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不公平竞争等破坏正常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强化主动服务意识,秉持“亲”“清”政商理念,持续叫响“干部作风好,长垣万事兴”。

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创新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将服务由纾困帮扶向“双招双引”等全过程拓展,向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深化。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举办银企对接会、政策宣讲等活动30次以上,分产业、分链条、精准化开展产销、产融、产学研和用工“四项对接”,支持“引金入长”“长金长存”“长金长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贷规模,各项贷款余额力争达600亿元。发挥创新发展联盟作用,大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新入库“四上”企业260家以上,其中规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市场主体突破8.5万户。做好远洋科技、恒发科技、新科起重等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培育卫华集团成为二百亿级企业,培育超百亿级企业1家、50—100亿级企业1家、20—50亿级企业3家以上。高质量办好“企业家节”,大力弘扬长垣企业家精神,持续开展企业家培训,打造一流企业家队伍,形成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

务求服务企业实效。重在企业家的获得感,坚决防止自娱自乐、掩耳盗铃,坚决防止吃拿卡要、设置障碍,用心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用地和融资等实际困难,全力帮助企业争取上级各类政策、资金、平台、项目、荣誉。依法依规、最大限度维护优质地产、建筑防腐业等广大在外施工企业合法权益。

(二)突出科技创新赋能,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入实施科技强市和人才强市发展战略,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培育创新主体。深化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构建企业创新引导和梯次培育机制,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60个以上,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3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以上、省制造业“头雁”企业3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90%。

完善创新平台。成立产业发展“双创”中心,支持优势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加强与中科院、哈工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协同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打造从研发、中试到成果转化的创新平台链条。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型平台20家以上。

建设人才高地。以建设河南省青年发展型城市为抓手,健全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和引才聚才机制,完善教育、住房、医疗等服务保障,鼓励引导长垣籍人才回乡创业。强化企业在人才选定、项目研发等方面自主权,真正做到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60人以上。

做优创新支撑。完善创新激励政策,列支创新奖励专项财政资金1亿元以上,用好6000万元的产业研发联合基金,争取上级政策性创新资金4000万元以上,积极开展科技贷等金融业务,鼓励引导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政策奖补拉动企业投入的发展格局。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强“4+2”产业体系。聚力强链延链补链建链,推进“三化改造”“六新突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制造强市。

做优做强产业链条。健全“链长+链主”机制,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起重装备产业加快建设以创新驱动、智能引领、绿色发展、链式集聚为特征的产业体系,招引核心配件企业落地,并向智能物流搬运、工程机械、电器电控、工程施工等关联领域拓展,重点实施投资40亿元的卫华低碳智能装备产业园等106个项目。医疗器械产业巩固提升医用耗材和医药流通领域优势地位,通过存量升级、高端植入、集约化发展、智能化提升,加快向精密医疗设备、高值耗材、民用卫材、检验检测、康复等领域转型升级,重点实施投资8亿元的丁栾镇医疗器械回归双创园二期等64个项目。建筑防腐蚀产业谋划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设腐蚀控制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发展、培育、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区域性、服务性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并向新材料、机具等上游制造业延伸发展,加快向电力、水利、桥梁等领域拓展,重点实施投资8亿元的防腐蚀及建筑新材料总部基地二期等47个项目。烹饪产业汇聚政府、大师、学院、社会、名流多方合力,全面实施“12356”工程,推动厨师经济向烹饪产业转型,重点实施投资15亿元的蒲东烹饪小镇等34个项目。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依托远洋科技铝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领创超硬材料生产基地,尽快形成产业规模,重点实施投资20亿元的红谷环能科技示范产业园等22个项目。新兴制造业加快壮大减震器等汽车零部件产业,重点实施投资19.8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投资10.8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等29个项目。现代农业围绕建设农业强市,重点支持志情面业、冰宇食品等6家规模化农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新培育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示范社2家,新增“两品一标”2个、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现代服务业积极引进大型知名商业综合体、连锁商超,培育优质物流服务企业,建设省级区域物流枢纽(节点),重点实施投资8亿元的金融街金融中心、投资2.5亿元的城乡冷链物流产业园等103个项目。推进数字强市建设,深化数字应用赋能,突出抓好工业经济数字化,重点实施投资1.5亿元的起重装备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平台等9个项目。

建强经开区。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主责主业,引导产业项目向开发区集中,要素向开发区倾斜,持续优化体制机制,提升市场化运营能力。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12个以上,加速培育千亿产业集群。积极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

做精专业园区。突出各乡镇(街道)专业园区主导产业定位,坚持“产业链+专业园区”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拓展升级。蒲东街道做好精密制造产业园;蒲西街道做好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产业园;南蒲街道做好高端医疗装备制造基地和工业滤材产业园;蒲北街道做好科技新材料产业园;魏庄街道做好起重智能装备产业园和数字化汽车减震器产业园;恼里镇做好智能搬运设备产业园;常村镇做好循环经济产业园和现代食品产业园;孟岗镇做好应急产业园;芦岗乡做好再制造产业园;丁栾镇、满村镇、张三寨镇在原有园区产业基础上,着力向高值耗材、医疗设备领域发展;樊相镇推动传统家具向品牌化、智能化家居转型;方里等乡镇依托生态环境资源和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康养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各专业园区年度新入驻项目100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税收收入完成20亿元以上。

(四)全力促消费扩投资,筑牢高质量发展底盘。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丰富消费场景。大力发展“夜经济”,推动银河新天地、驼人新城里等消费场景提质升级,加快护城河改造,打造一批夜游、夜食、夜购IP。充分挖掘富有本地特色的文旅文创资源,鼓励非遗老字号传承发展,塑造研学、赛事、展会、康养等多元化消费新业态。紧抓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消费新增长点,扩大青年新型消费经济。聚焦老年群体消费需求,着力发展银发经济。培育发展数字消费,支持驼人电商直播基地等平台多样化发展。推进消费升级。加快培育名厨名菜名店,推动餐饮产业消费升级。鼓励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对接首店、首展、首秀入驻,推动零售行业消费升级。开展新能源汽车、家电、家装等产销对接活动。优化消费环境。开展“放心消费行动”,健全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紧盯政策导向,精准谋划包装储备更多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全年谋划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736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94亿元。申报省、市重点项目30个以上,争取政府债券、政策性资金40亿元以上。用好5000万元项目前期经费,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推行“标准地”出让,年度保障工业项目用地1000亩以上,盘活低效闲置土地4500亩以上。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力促智能应急装备制造等248个项目竣工投产。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释放发展潜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转型,破难题、激活力。

抓好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全省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试点建设。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着力破除要素跨区域、跨行业高效有序流动障碍,推动要素向先进生产力有效集聚。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构建“1+2+N”投融资体系,融资突破100亿元,善诚控股实现AA+信用评级。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巩固扩大宅基地改革成果,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推动“五医联动”改革,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全面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工作。持续推进教育评价、育人方式等教育综合改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统筹做好财政、民政等其他领域改革。

着力建设开放强市。高质量办好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交易会、国际腐蚀控制论坛暨博览会等大型会展,用好“回归招商”、以商招商、股权招商、金融招商、委托招商、院校合作招商等模式。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130个以上,引进世界500强、央企和国内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3家以上。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加强与国企、第三方平台合作,建成医疗器械产业国际交易交流平台,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助力企业开拓越南、俄罗斯等国际市场,加快推动起重、卫材、防腐、烹饪等全产业链“出海”,拓展更大市场。发挥区位前沿优势,打造豫鲁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样板区。加速长封一体化发展,先进碳材料产业园一期、卫材园中园建成投产,“飞地”产业园服务中心和仓储物流园建成投用,“飞地”产业园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

(六)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围绕建设中等城市,树牢“大城区”理念,着力推动城乡理念、产业、交通、生活、治理、文明“六大融合”,构建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建设宜居城市,新建改建修缮纬二路西延等市政道路项目12个,新划补划公共停车位10000个以上。加快第二水厂建设,铺设燃气管网25千米、供水管网6千米、供热管网6千米,新建供热交换站8座。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8个。推进火车站广场改造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绿色城市,新建改建公园游园8个,建成体育公园,实施山海大道、匡城路、人民路等干线道路景观提升工程。建设韧性城市,启动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新建雨水泵站5座,打通二级分流景贤大道新开渠,确保城区度汛安全。建设智慧城市,新增5G基站200个,完善“智慧城管”平台功能,推进智能交通建设。

提升镇区发展水平。实施赵堤镇金堤和府三期等镇区开发项目11个,新增镇区开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实施满村镇燃气管网铺装等基础设施项目15个,铺设乡镇燃气管网14千米,新增乡镇燃气用户2200户,完成省道219丁栾中队至满村中环路口段改造。推进丁栾镇体育公园等一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提升镇区综合承载能力。

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坚持学好用好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深入开展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专项治理行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3万亩以上。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新增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的行政村25个以上。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美丽乡村重点县试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四通三化一规范”,新修村内道路80千米以上。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厚植绿色发展底色。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强化生态保护治理。实施“清水入黄河”工程,严格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动态清零河湖“四乱”。推进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和涵闸改建等重大项目建设,巩固“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确保黄河安澜。开展省“两山”转化试点示范县创建,完成绿化造林800亩,建设森林乡村30个以上,入选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名单。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六控”措施,落实企业环保绩效评价管理机制,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开展重点河流断面环境专项治理,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第一湿地、第二湿地建设,谋划第三污水处理厂,完成城市雨污水管网分流改造,规范运营乡村污水处理站,有序消除黑臭水体,加快补齐水环境治理短板。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确保土壤环境安全。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省级碳达峰试点建设,积极发展光伏等清洁能源,严控新上“两高”项目,推动传统产业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建筑垃圾、工业污泥等固废综合利用。加快建设“无废城市”,鼓励园区、企业、社区、学校开展绿色、清洁、零碳引领行动。

(八)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统筹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提高民生质量,守牢安全底线。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完成技能培训2万人,新增技能人才600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000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9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人以上。健全跨区域劳务协作机制,完善防范拖欠农民工工资长效机制。持续扩大新业态、灵活就业等重点人群社会保险覆盖面。解决好老年人就医用药、康养照护等问题,建成老年助餐场所70个以上,配餐服务老年食堂(中央厨房)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做好对大病、残疾、孤儿、独居老人等困难群体的保障服务。

聚力发展社会事业。深化基础教育提质扩优工程,推进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行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所,提升教育集团化办学质效。深化产教融合,提档升级职业教育。优化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推进健康医院项目建设,完成孟岗镇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张三寨镇卫生院门诊综合楼等项目。推进健康县(区)建设,提高“健康细胞”创建比率。组织文化惠民活动1000场,实施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二级馆提升,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着力打造文化强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承办省级以上赛事5场以上,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50场以上,争创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压实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法定责任,严厉整治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坚持“前指+情指”日研判日调度等工作机制,防范化解金融机构、企业债务、问题楼盘等重点领域风险,稳妥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确保政府债务率处于合理区间。兜牢兜实“三保”底线。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三零”创建,把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严厉打击跨境赌博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人民武装、退役军人事务、双拥共建等工作。更好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统筹做好审计、气象、民族宗教、广播电视、邮政通讯、外事侨务、史志档案等各方面工作。扎实做好第五次经济普查。

各位代表!初心如磐,责任在肩,我们将持续深化“政府工作落实年”活动,坚决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强化政治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提升主题教育成果,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把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法治思维,严格依法办事,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深化府院、府检联动,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树牢宗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群众立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办好民生实事,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把更多资金用在民生上。狠抓工作落实。坚持“13710”工作制度,有令即行、立说立行、雷厉风行,案无积牍、事不过夜。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动真碰硬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廉政建设。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四风”,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未来,奋斗创造辉煌。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挺膺负责,加快推进“二次创业”,全力打造“两个示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长垣实践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中国县域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来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标签:工作报告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