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深圳市龙岗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4-07-17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深圳市龙岗区政府网   阅读:20   评论:0
内容摘要:(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26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26日在龙岗区  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龙岗区人民政府区长王策飞  ......

深圳市龙岗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26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26日在龙岗区

  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龙岗区人民政府区长王策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龙岗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五个中心”建设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大力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奋力建设好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经济发展提质增量

  一是综合实力稳步增强。我们持续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服务企业、重大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43亿元,增长6.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8.6亿元,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5.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2.8亿元,同口径增长13.3%。建筑业连续两年高速增长。批发业、金融业、进出口等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连续六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二是产业能级不断提升。龙头企业智选车业务落地龙岗,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和储能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封顶,高端智能车载设备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龙岗区入选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一期封顶,二期动工。中国电力彩色光伏生产基地、宁德时代乘用车换电湾区运营中心等项目落户。新增建筑业企业37家,深圳建筑产业生态智谷总部基地一期、坪地智能建造产业园加快建设。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平湖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工,跨境电商运营中心迁址运营。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低空经济研究分院和东部通航项目落户,构建低空融合数字化平台,无人机综合应用测试基地升级改造工程开工。方舟壹号空间智能开放实验室揭牌运营并获批国家级实验室,新增全屋智能上下游产业链企业6家,启动36个试点项目场景应用。成立全国首个眼镜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眼镜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眼镜智造园项目开工建设。三是招商稳商优商成果丰硕。坚持把招商稳商优商作为“一号工程”强力推进,聚焦“11+2”产业集群、“3+4”重点产业精准招商,新增投资额超亿元项目284个、增长517%,意向投资额1482亿元、增长196%,其中投资额超100亿元项目4个、增长100%,30-100亿元项目6个、增长200%。净增商事主体11.8万户,总量90.6万户,其中企业51.3万户;净增入库“四上”企业915家,总量7520家;新增上市企业7家、全市第二,总量46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家,总量81家;新增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624家,总量1568家。四是服务企业更加有力。严格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约80亿元。出台支持产业发展若干措施、降低企业产业用房成本若干措施,以及支持总部企业、工业软件、现代时尚产业、新能源、低空经济等专项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多维度、成体系的政策支持。制造业贷款2085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4%,其中28%投向中小微制造业企业。深圳首个人大代表电子信息产业联系点揭牌成立。开展“我帮企业找市场”活动145场次,促成超10亿元合作订单。深入落实“万名干部助企行”行动,全覆盖挂点服务“四上”企业,依托“龙i企”平台,解决企业诉求3600余项。

  (二)发展动能显著增强

  一是教育事业加快进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规模突破万人,首次获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二期校园正式交付使用、医学院开工建设。南方科技大学半导体学院开工。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3.8万座、学前教育学位3420座。全市率先实施卓越学校培育,科技城外国语学校等3个教育集团成立。二是创新优势日益凸显。创新平台由278家增至309家。院士工作站由4家增至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3151家增至3408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6042件,全市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14.6%。龙岗区企事业单位获省级科学技术奖10项、市级科学技术奖17项。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位居2023年中国创新百强区排行榜第六。三是招才引智硕果累累。全职院士由8人增至11人,新增省市创新创业团队2个、累计54个,新增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412人。国家级东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揭牌。围绕“三项工程”多元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技能人才超10万人次。依托市孔雀计划展示交流中心等平台,积极开展“人才企业百家行”活动,为人才提供全链条服务,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三)改革开放全面深化

  一是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全国首宗铁路货场上盖智慧物流园“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开工,全市首个二三产业混合用地试点项目“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一期)”完工,两项土地改革项目纳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并获全国推广。推动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富余资金通过风投机构进入创投领域,基金规模超5亿元,集体企业参与创投基金规模全市第一。二是深港澳合作更加深入。推动出台《深圳市推进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与香港科技园、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等机构举办交流活动10余场。成立2个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高质量承办2023第六届海峡两岸暨港澳无人机航拍创作大赛,举办2023“迈向碳中和 湾区少年行”粤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系列主题活动。三是区域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投入帮扶资金2.1亿元,实施项目47个,与对口帮扶地区互派干部和技术人才392人次。帮助靖西、那坡引入企业17家,海丰引入企业7家,寻乌引入企业8家。深入落实“百千万工程”,与海丰、惠东、龙门签订合作协议,推进惠东鞋企跨境电商平台等多个产业合作项目落地建设。

  (四)城区建设持续提速

  一是交通网络更加畅达。轨道3号线四期、16号线二期所有车站主体完工;10号线东延(深圳段)及17、22、25、27号线获国家发改委轨道五期建设规划批复;深惠、深大城际及深惠城际大鹏支线、深汕铁路主体施工,平盐铁路改造工程启动全线建设。道路网建设三年行动任务全部完成,共建成道路125条、新开工145条。新建非机动车道97公里。新增、优化公交线路73条。二是市政配套更加完善。沙湾河深圳水库截排工程动工;龙岗中心城水厂改造扩建完工。完成优质饮用水入户小区8个、二次供水提标小区52个。547个城中村及住宅区“瓶改管”项目全部完成通气点火任务,新点火户数超23万户、全市第一。新建、扩建变电站2座。38个城中村供用电安全专项整治项目完成。新增综合管廊16.5公里、海绵城市面积19平方公里。整治16处积水内涝点。三是土地利用更加集约。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完成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编制。12个“工业上楼”项目开工,厂房面积183万平方米;宝龙智造园等2个项目完工,厂房面积38万平方米。城市更新供应土地61公顷,全市第二。完成土地整备412公顷,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完成土地出让55宗、301公顷,其中产业用地13宗、135公顷。

  (五)城区治理提质增效

  一是平安龙岗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实施安全生产“1+7+3+1”专项整治,各类事故亡人数下降36%,其中道路交通领域下降33%,高标准完成省摩电交通安全问题挂牌整治。积极应对“苏拉”等台风及“9·7”极端特大暴雨。刑事治安总警情下降19%,降幅全市第一,连续三年实现下降。成功创建全省首批禁毒示范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高效妥善处置百富兴大厦异响振动事件。二是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一家人”多元化联合调解项目获评2023年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龙岭模式”入选中组部城市基层党建典型案例,获央视专题报道。全市首创“商会+司法”民营经济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功调解民营经济纠纷案件232宗。深入开展“4+1”重点领域信访专项攻坚行动,教培退费、工程欠薪、城市更新、房地产等重点领域信访增量持续降低。民生诉求满意率、按时办结率等指标均居全市前列。三是城区治理智慧化水平持续提升。建成龙岗AI赋能平台,涵盖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6大领域31个应用场景,入选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首批应用推广案例。全面启动龙岗区CIM平台建设,完成176个BIM模型的融合管理。推广“一杯咖啡办成事”服务,整体办理时限压缩85%,入选全国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龙岗区入选全国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试点地区,为全国三个试点区县之一。

  (六)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一是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大气环境质量六项指标连续8年优于国家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由90%上升至95%,臭氧评价浓度由每立方米159微克降至141微克。平湖北片区污水资源化利用设施投用,新增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能力1.5万吨/日。新建修复雨污管网20公里,完成1660个污水零直排小区达标创建。水质优于Ⅲ类水的河段总长度由112公里增至134公里,占比由57%增至69%。甘坑-木古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入选深圳市第一批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噪声考核点位昼间监测达标率100%。东部环保电厂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二是美丽龙岗精彩蝶变。全市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龙岗儿童公园开园。雪竹径公园二期、横岗大岭鼓公园一期等4个市政公园建成,怡翠街心公园等20个社区公园对外开放,大运AI公园、龙湖文体公园等项目加快建设。轨道16号线绿化恢复工程完工,打造16公里生态绿廊。新建改造绿道11公里、碧道16公里、远足郊野径30公里,构建多层次户外步道体系,公园绿地建设考核全市第二。大力推进10个“活力城村”示范项目,其中山厦新村、凉帽新村、桔子坑村和大芬村项目已完工。首创“城市管家+街区制”模式并获全市推广,市容环境测评取得近五年最好成绩。龙岗区荣获“广东省环卫工作突出集体”称号。高标准开展国际大学园路道路品质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城市第六立面提升专项行动,大运AI小镇等两个试点片区完工。三是绿色发展步伐加快。高水平举办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龙岗区首届氢能峰会,建成全球最大公共建筑类单体充气膜建筑。在全国率先建立企业碳标识管理服务体系。坪地六联小学改造成为全国首个光储直柔小学。樟树布社区入选住建部绿色社区创建行动优秀案例,全市唯一。新增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211个、装机规模91兆瓦。新增充电设施2.5万个,其中超充设施28个。新增绿色建筑面积223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面积321万平方米。

  (七)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一是医疗水平快速提升。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大楼、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园山院区、区第四人民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新增病床位500张。龙岗中心医院外科综合楼等7个项目主体结构封顶。新增10家社康机构。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听觉与平衡觉诊疗创新示范基地、听觉与平衡觉障碍大动物模型推广应用基地落户。龙岗中心医院获批首批国家级临床营养科建设示范单位。区七院简竹护理院被评为广东省医养结合示范机构。二是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深圳音乐学院主体结构基本完工,龙岗国际艺术中心主体施工,大芬油画村和大芬美术馆改造完成。布吉、横岗、宝龙街道文体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平湖文体中心建成投用。大运天地北区、甘坑都市田园、龙城CC创意街区正式运营。文博会分会场数量连续13年领跑全市。举办大型演艺活动23场、高端体育赛事68场。龙岗青少年业余体校获评国家重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居全省第三。三是社会保障更加有力。高质量完成10项年度民生实事、1182项社区民生微实事。区级公办养老护理院开工建设,新增民办养老机构2家,实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007户。新增省级示范性托育机构2家。全市率先探索实施困境儿童“暖心房”改造项目。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近2.7万套,建成1444套。深化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积极搭建政校企交流合作平台,常态化开展优才中国行、百校行、春风行动等各类招聘活动208场,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与此同时,我区民族宗教、侨务、港澳台、青年、妇女儿童、人防、地方志、档案、机关事务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措施,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自觉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市、区人大代表建议243件、政协提案175件,满意率100%。全市首创重大行政决策全流程图文指引。出台20项举措深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全省127个县(市、区)考核中位列第一。7个普法阵地获评深圳市法治宣传教育星级基地,获评数全市第一。我们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强化“一把手”监督、同级监督和审计监督,规范权力运行,保持清正廉洁本色。扎实做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深化“攻坚堡垒、实干先锋”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干部思想观念、能力水平、干事作风。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三公”经费压缩3%。

  各位代表,2023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龙岗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驻区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龙岗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龙岗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增长持续向好的态势还不稳固,新增长点的培育力度亟需加强。二是城区管理治理还不够精细,市容环境品质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三是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品质与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四是道路交通、在建工地、消防等领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房地产、劳资等领域矛盾依然突出。五是部分干部专业能力还不够高,攻坚克难的本领还不够强,真抓实干的作风还不够硬。对于这些问题,今后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区七届三次党代会就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招商稳商优商“一号工程”,全力打造创新龙岗、东部中心、产业高地、幸福家园,奋力建设好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坚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争取更好结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持续巩固提升主导产业发展优势。高标准建设龙岗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大力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网络与通信、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等产业集群,全力服务好龙头企业,加快推动深圳工业软件园等项目建设。推动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一期、亚辉龙启德大厦等生物医药园区竣工投产;建成达索生命科学创新中心、爱睿生物药概念验证平台。抢抓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风口,以深圳国际低碳城、三棵松科技城为承载区,推动深圳市碳中和技术联合创新中心落地,引进优质绿色低碳企业不少于8家。

  二是大力发展建筑业、文化创意、跨境电商、低空经济产业。加快建设深圳建筑产业生态智谷,项目主体结构完成30%以上;打造工程服务和设计咨询产业示范园区;全区建筑业产值超2500亿元。持续提升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发展能级,引进影视动漫、游戏电竞、创意设计等领域优质企业10家以上。加快平湖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推动纵腾、圆通等项目落地。高标准建设无人机综合应用测试基地;新增无人机起降点等低空基础设施3个以上;引进低空经济重点企业5家以上。

  三是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落户5家以上全国营利性服务业百强企业分支机构。依托省工业软件攻关基地和深圳工业软件园,推动10家以上软件企业落地,形成涵盖CAD、CAE等工业软件和基础软件的产业格局。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制造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20%,引进3家以上持牌金融分支机构。加快推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基金、宁德时代鹏储基金等重大产业基金落地。

  四是加快做好新赛道、新经济形态培育。坚持周调度机制,全力推动全屋智能产业发展,建成2个以上示范项目,以示范项目带动全屋智能产业在更广领域的应用,同时招引上下游产业链企业3家以上。出台直播经济支持政策,依托华南城、海吉星等产业集聚优势,引进跨境直播、无人直播、直播孵化器等新兴直播领域项目超10个。加快“两园一区一镇一谷”、平湖雅兰总部项目建设,推动眼镜、珠宝、家具等行业品牌走向世界。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建设坂田数字经济等4个总部经济集聚区,推进菜鸟、京东等重点平台项目落地。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扎根龙岗、加快发展

  一是精准高效做好企业服务。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扶持超50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超60家“四上”企业上云。开展“我帮企业找市场”活动150场以上。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助企行”行动,落实挂点服务企业机制。高标准打造产业服务信息化平台;以坂田街道为试点,推进以街道为基本单位的虚拟园区建设,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人才、用工、用地、用房、融资、法律等一揽子服务。

  二是千方百计保障产业空间。加快推进龙岗龙园、宝龙南约、坂田五和枢纽片区重点更新单元计划立项,完成规划审批。加大横岗南、宝龙三棵松、坪地北等18个大面积产业空间土地整备项目攻坚力度,新增连片产业用地超1平方公里。高标准建设龙岗东、中、西三大市级先进制造业园区。加快推进“工业上楼”项目建设,推动10个以上项目开工、2个以上项目投入使用。完成市下达违建治理任务。

  三是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入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梯度培育机制,新增入库“四上”企业超1000家,上市企业总量突破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量突破100家。聚焦辖区龙头企业产业链、世界五百强和中国五百强企业,以及全屋智能、跨境电商、低空经济、平台经济等重点领域,全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的优质项目,引进投资额超亿元优质产业项目250个以上,其中投资额超30亿元的项目10个以上。

  (三)着力扩内需稳外需,充分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一是扩大消费供给。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全面实施批发零售业跃升计划、住宿餐饮业倍增计划,推动2个以上重点汽车销售企业、2个以上头部网络零售企业、2-3个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及新锐餐饮企业落地。推动大运天地全面投入使用,打造龙岗大运全国级商圈,推动坂田、平湖、宝龙等片区商圈提档升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围绕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消费政策,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二是促进投资增长。深入落实三级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比亚迪全球研发中心、领益平湖智能终端部件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引进培育更多先进制造业项目。出台促进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若干措施,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稳步推动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稳外贸稳外资。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强化对外贸头部企业的服务,支持企业稳住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深化与海关在AEO认证、技贸措施研究、新业态培育等方面合作,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扎实做好存量外资企业服务,积极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外资标志性项目,推动开市客等项目落地。

  (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

  一是全面强化改革攻坚。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推进预算、绩效、政府采购等八大领域改革任务落实。深化国企法人治理改革,加强董事会专业化建设。健全集体资产监管体系,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深入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深化劳动争议“调援裁诉”改革,实现区、街所有劳动争议案件先行调解,将80%以上的争议化解在前端和基层。深入推进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二是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深入落实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谋划提升龙岗与周边区域交通、产业一体化建设水平。发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港资企业、香港同乡会等平台纽带作用,深化与香港在科技、产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合作;强化与前海、河套协同联动,积极承接优质外溢资源。

  三是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百千万工程”,探索“双向飞地”路径,优化与海丰、龙门、惠东等地的园区共建模式,增强当地造血能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合作经验。扎实开展援藏援疆、东西部协作、对口合作,强化帮扶协作地区资金、产业、人才和社会力量支持,深入推进教育帮扶、医疗援助、劳务协作,拓宽对口帮扶产品销售渠道。

  (五)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力支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发展,加快医学院建设、公共政策学院筹建,音乐学院实现竣工投用;大力推动暨南大学深圳校区落地、南方科技大学半导体学院建设。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3.8万座、学前教育学位6750座。深化合作办学,加快推进深圳外国语学校龙岗学校等项目建设。加大10所卓越学校培育力度。深入推进“三名”工程、卓越校(园)长培养工程。

  二是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大力支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鼓励高校院所和企业建设机制灵活的新型科研机构,新增创新平台超25家。加快推进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推进创新平台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大力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新认定孵化器3家以上。

  三是打造人才发展高地。新增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超300人,引育省市创新创业团队2个以上。支持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升本”,支持龙岗职校、龙岗二职建设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创建国家级“双优”中职学校;依托深圳东部职业教育集团,深化中职-高职人才培养。全力解决好人才关心的各类问题,打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

  (六)高标准推进城区建设管理,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家园

  一是全力完善城区基础设施。推动轨道17、22、25、27号线一期启动建设,对已建成的客流出入口应开尽开。实现深汕西、惠盐改扩建、如意路南延3条道路通车,推动机荷高速、清平高速二期北段等10条重点对外联络通道加快建设,打通对外主动脉;推动科创一路(科创支路-翠宝西路)市政工程等10条次支路通车,进一步畅通微循环。新建、扩建变电站2座,开展第三批城中村供用电安全整治。配合推进沙湾河深圳水库截排、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连通工程建设,完成雁田水库(木古河流域)水质保障工程建设;建成沙湾二水厂;启动125个居民小区供水“两项工程”查漏补缺项目,完成9公里以上市政供水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新增海绵城市面积超8平方公里。

  二是全力提升城区环境品质。积极稳步推进坪地六联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建成“活力城村”示范项目。坚持坂田、宝龙、坪地片区项目快速推进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重点片区公共配套。开展天安云谷、创投大厦、大运公园片区第六立面提升。强化户外广告、城市家具“美学”管理。开展龙岗大道、吉华路等重要通道及万达广场商圈等拥堵节点治理。上线运行城中村道路开挖系统,实现道路开挖项目管理协调有序、文明施工。推广“街区制”网格化管理,提升垃圾分类质效,建设“洁净龙岗”。

  三是全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区。持续推进CIM平台建设与推广应用,开展产业空间、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等“CIM+”试点。围绕安全、发展、民生三大主题,推广AI在城管、交通等领域的典型应用示范,利用数字化手段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强化政务服务改革,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和“智能导办”“智能审批”等环节探索智慧应用新场景,深化政务“协同办”“就近办”,实现更多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秒批秒办、一次办成。

  四是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坚持“四下基层”走好群众路线,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深化推广基层社会治理“龙岭模式”。强化道路交通、建筑工地、消防等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现各类事故亡人数持续下降。完成龙岗河干流清淤,加快推动积水内涝点整治,打造安全韧性的洪涝灾害防御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强化食品药品全链条监管,推动西坑粮库竣工,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七)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美丽龙岗

  一是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深入实施“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加强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等污染治理,确保PM2.5浓度优于市下达年度目标值。平湖辅城坳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建成投用。污水零直排小区创建比例达90%以上。动态消除劣V类河流及排放口,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考核要求。大力整治噪声污染。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平湖能源生态园一期改造工程投产试运行,完成红花岭一期填埋场整治。

  二是加快构建绿色生态空间。落实“山海连城绿美深圳”“公园城市”建设部署,建成大运AI公园、龙湖文体公园等4个市政公园,推动大运公园开工,加快推进罗山体育公园、峦山谷公园、生态智谷绿道等项目;扎实做好古树名木保护,种植乔木1.5万株以上,新增立体绿化超3万平方米;高品质完成轨道14号线绿化恢复工程;高标准建成龙岗河干流碧道二期,新增碧道21公里、绿道6公里以上,推动公园、绿道、碧道、山径交织相融。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高标准筹备2024年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2万个。稳步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新增装机规模70兆瓦以上。深入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实现全区区域环评全覆盖。新增绿色建筑1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150万平方米以上。丰富低碳技术多元场景应用,开展区第六人民医院、建设大厦等3个项目节能减碳改造。加快深圳国际低碳城核心区1平方公里用户侧综合能源管理建设,上线运行“碳惠龙岗”平台,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八)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一是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推进8个市属、15个区属公立医院项目建设,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改扩建工程二期、区第二人民医院迁址重建工程等5个项目完工,新增病床位2800张。建成5家社康机构。推动香港中文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深圳研究院建设;与暨南大学合作共建龙岗区第二中医院。高质量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成龙岗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

  二是提升文体事业发展水平。深圳国际大学园全民健身中心、平湖北部新城文化中心开工。坂田、布吉、横岗、宝龙4个街道文体中心投入使用。引导更多社会和学校体育场馆接入“i深圳”平台。全力做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深圳赛区龙岗项目比赛筹备工作。举办龙岗喜剧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和CBA联赛等大型赛事。持续引办大型演艺活动,打造深圳东部超级演艺中心。加快推动龙园客韵小镇活化利用,完成大田特色街区品质提升。

  三是全面强化基本民生保障。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面推进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建设,区级公办养老护理院主体封顶。在新批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中配建托育服务设施,新增托育托位1680个。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1.5万套以上。深化“志愿者之城”4.0建设。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区。全面落实社保惠企利民政策。深入推进军地共建和拥军支前,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

  (九)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

  一是始终做到对党忠诚。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的要求摆在首位,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始终做到依法行政。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主动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和各方面监督,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水平;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完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三是始终做到勤政担当。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树立真抓实干工作导向,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随时保持善于抓大事要事、办急事难事的习惯,一段时间内要集中精力抓好3件事、5件事、10件事,以点带面推动各方面工作有机衔接、相互配合。深化“攻坚堡垒、实干先锋”活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干部。

  四是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做好巡视、巡察、审计等发现问题整改,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厉行勤俭节约,大力压减展会论坛、课题等一般性支出。

  各位代表!万里征程再启航,千钧重任又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建设好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为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

  有关名词解释

  1.省委“1310”具体部署: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体部署。

  2.市委“五个中心”:深圳市委提出“加快推进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消费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建设”。

  3.“11+2”产业集群:指深圳市布局龙岗区的11个产业集群和2个未来产业。其中11个产业集群为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数字创意、现代时尚、新能源、安全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2个未来产业为细胞与基因、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

  4.“3+4”重点产业:指IT(电子信息产业InformationTechnology)、BT(生物医药产业Biotechnology)和低碳三大主导产业,以及建筑业、文化创意、跨境电商、低空经济四大重点产业。

  5.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指中小企业中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每年由工信部进行认定。

  6.PCT国际专利:指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是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通过PCT提交一份专利申请即可受到全部缔约国的专利保护。

  7.“三项工程”:指“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和“南粤家政”三项广东省重大民生工程。

  8.“百千万工程”:指省委提出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9.“工业上楼”:指让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生产的产业新空间模式。

  10.安全生产“1+7+3+1”专项整治:“1”是指《龙岗区2023年安全生产领域防范化解突出风险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总体工作方案》;“7”是指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燃气安全、城中村供用电安全、建筑施工领域安全、危化品领域安全、消防安全、老旧工业园区安全等7个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3”是指坂田、龙城、宝龙3个事故高发街道;“1”是指针对上述行动开展专项隐患排查整治督导。

  11.“龙岭模式”:指布吉街道龙岭社区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核心内涵为“党建引领带共建、公众参与促共治、盘活资源齐共享”。

  12.CIM平台:指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空间数据和物联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

  13.BIM模型:指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14.“城市管家+街区制”模式:“城市管家”指以一个街道整体为一个标段,按“应纳尽纳”原则将环卫、绿化、垃圾分类等多项城市管理业务打包招标,从管理范围和业务范畴两个方面进行“大标段”整合,充分发挥项目规模优势和协同效应,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格局。“街区制”指各街道按照“面积约1平方公里、问题处置路程不超10分钟”原则,科学划分街区微单元,并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街道执法、城管、市政、社区、城市管家等各方力量下沉街区,定人定岗定责,以小兵团做实微治理。

  15.第六立面:指人们在可达的较高俯瞰点(如山体俯瞰点、高层或超高层建筑、飞行起降区等)俯瞰城市时可感知的城市风貌,包括建筑屋顶、建筑立面、建筑周边场地、街道、开放空间和空中连廊等城市空间元素。

  16.适老化改造:指为适应老年人居家生活而进行的改造,将老年人作为研究主体,充分考虑其生理、心理、行为特点以及居家养老的需求,通过对居家的通道、居室、厨房、卫生间等场所实施物理空间改造,并针对老年人身体状况适配康复辅助器具和智能安全监护设施,从而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不适应,降低意外伤害风险,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安全性、便利性。

  17.“暖心房”改造:指针对辖区在册困境、低保、低边且有16岁以下儿童的家庭,开展儿童房居住空间改造和家具家装改造,涵盖墙面地面翻新、家具定制服务、甲醛清除服务等,营造适宜儿童的安全成长空间,改善困境儿童居家生活环境。

  18.“两园一区一镇一谷”:指区政府加快规划建设的眼镜设计园、眼镜智造园、横岗眼镜时尚街区、园山眼镜小镇和“深圳眼谷”。

  19.虚拟园区:指为所辖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人才、用工、融资、会计、法律等一揽子服务的线上服务平台。

  20.“五外联动”:指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联动。

  21.“三名”工程:指“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培养工程。

  22.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指由区政府组织,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为核心,以深圳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基础,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等内容,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区域评价单元,对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价,提出区域空间生态环境管理要求,指导区域空间合理开发的方法与制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中国县域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来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标签:工作报告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深圳市  龙岗区  
相关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