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桂林市七星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4-08-03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桂林市七星区政府网   阅读:10   评论:0
内容摘要:2024年2月22日在七星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七星区人民政府区长  郭红星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

桂林市七星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2月22日在七星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七星区人民政府区长  郭红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全程。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强大动力,着力学思想、拼经济、稳增长、惠民生,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7.53亿元,同比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9%。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全区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实干担当,形成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志性成果,积累了一批有特色、有亮色的“七星经验”,斩获了一批响当当、沉甸甸的国家和自治区级荣誉。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六项工作:

(一)坚持以产业提质为核心,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工业经济育新赋能。实施产业提质升级、企业培优扶强、现有企业腾飞、数字赋能“四大工程”。曙光院民航轮胎首次装配波音飞机,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为国产替代作出重要贡献。七星区电网输配电控制设备产业集群成为广西5个且桂林唯一入选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桂林电科院成为广西首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新增国际线缆、桂林电科院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14家,占全市58%;新增皮尔金顿、淦隆等11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达54家,占全市42%;君泰福被认定为广西第一批链主型龙头企业;曙光院被认定为广西新一批工业龙头企业,总数达11家,占全市37%;漓佳金属获评自治区级绿色工厂,总数达5家,占全市31%;海威、优利特获评自治区级智能工厂,总数达14家,占全市37%。新增量和总量均位居全市第一。

第三产业多元发展。以打造“一圈一带三区”建设为抓手,努力提质效、促消费、融文旅。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74.48%,增量继续领跑全市。限上批发业销售额、网络零售额,体量均排名全市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5.03亿元,体量占全市一半以上。桂林高新万达获评2023年广西夜购场所十大品牌。桂林东站冷链物流园(一期)大棚交易区建成运营。桂林花桥食品等2家企业获评全市第一批“桂林老字号”。广西餐饮文化博览会等大型展会相继在我区举办,广西首届“草莓音乐节”、东方甄选跨年直播、桂林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圆满落幕。“潮起七星 爱尚桂林”2023桂林全民消费季等8场促消费活动贯穿全年,“烟火气”加速回归。环漓江自行车挑战赛获评广西重大体育赛事。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030.31万人次,同比增长47.73%;产生旅游消费163.38亿元,同比增长45.26%。澳群彩印被认定为广西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现有广西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数量占全市总量一半以上,飞宇科技、广西师大出版社获评“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年新增规上文化企业2家,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99%,达24.46亿元,排全市第一。

现代农业优质高效。完成粮食种植面积6614.25亩,治理撂荒地430.39亩,粮食单产位居全市第三。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发展,亦元生中药材资源圃项目建成投产,全区首个立体草莓采摘园开园迎客,有力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开展集体经济“提质强村”三年行动,全区1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20万元,总收入达3370.31万元。自治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现场推进会到我区观摩。一米阳光获评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华侨沙洲村获自治区“第二批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称号。2022—2023年度松材线虫病集中除治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排名自治区第四。我区定点帮扶工作连续5年被桂林市评为优秀档次。

(二)坚持以扩大投资为牵引,振兴发展动能不断释放

统筹实施总投资648亿元的42个引领性重大项目,实施重点项目挂图作战,专题调度、联动破题推进办法,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自治区产业园区项目建设集中开工桂林分会场活动在我区举行,储能智能装备先进制造基地等14个项目实现开工,信息产业园标准厂房、南药国际化抗疟药产业园等34个项目加快推进,澳群数字印刷产业园、洁伶智能化生产车间仓储基地等项目顺利竣工投产。新引入亿元以上项目20个,新签项目投资额169.81亿元,实现区外境内到位资金85亿元。新引进“专精特新”企业2家,500强企业4家。在全市产业招商大会上,我区成功签约白云电气等2个总投资超60亿元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成为全市签约质量最高、投资体量最大的县区。会展中心智汇车城项目实现当月签约、当月开业、当年销售额破亿,刷新桂林市签约项目落地新纪录。

(三)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发展内生动力有效激发

广西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首个国家级创新中心——复杂工况高端轮胎技术创新中心落地七星。南药第二代注射用青蒿琥酯是全球首个通过世卫组织预认证的“一步配制青蒿琥酯注射剂”。完成260家科技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核验73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2家,狮达等7家企业被认定为广西瞪羚企业,5家科研院所、17家企业获得32项2023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中电34所等12家企业获评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百强,获奖数量均居全市第一。2023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创新合作国际论坛在我区举办。5家企业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7家企业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获奖数量均居全市第一。啄木鸟公司获广西创新能力十强企业。五里店社区获评国家科普示范社区。深入开展“政校企”人才合作,打造智神人才服务驿站,新认定桂林市高层次人才11人,人才总量和质量稳居全市第一。

(四)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保障,区域竞争优势持续增强

召开全区工业、服务业大会,激励企业抢抓机遇,抓大发展、大抓发展,号召全区上下全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壮大实体经济调研活动,为企业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14个,兑现产业扶持资金2300万元,投放“桂惠贷”29.95亿元,区本级财政贴息1242.58万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4.16亿元,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信息产业园、长山片区和华诺威地块等一批控规获得批复,收储274亩,出让618亩。处置存量土地、闲置土地637亩,超额完成全市下达的任务数。盘活闲置厂房4.7万平方米,完成14.6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空间。深化“放管服”改革,设立17个营商环境监测点,创新“视频办”(1)、“口述办照”(2)、“企业开办直通车”(3)等业务办理模式,为企业提供“税收定制”、“政策找人”等智能化办税服务,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全区市场主体数量突破5万户,同比增长3.73%。我区获评自治区政务服务工作突出贡献奖单位。

   (五)坚持以“两个保护”为导向,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扎实开展“治乱、治水、治景”专项整治,持续推进非法采石等生态环境专项监督,深入开展“五春”志愿服务活动守护漓江,深化完善公检法纪联动协同机制,成立漓江生态保护群团联盟,构建起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保护漓江新局面。公益诉讼保护漓江做法获中央“新媒体看检察”活动热推,《新时代漓江守护者》获全国检察微电影“十佳作品奖”。清理整治28个重点入河排污口,持续开展漓江干支流“四乱一脏”(4)综合整治。漓江支流小东江整治工作得到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顺利开工。大小洲岛居民搬迁工作加快推进,一期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完工。持续推动乌桕滩长效管理。漓江水环境质量进入全国第二。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全部完成。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不断强化露天禁烧管控,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4%。大力推进“无废城市”(5)建设,南药获评桂林市首批“无废细胞”单位。中央、自治区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我区的环境信访问题全部按时办结。城市管理绩效考评位居全市第一,朝阳执法中队获“全国优秀执法中队”。

(六)坚持以为民惠民为根本,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8%,统筹抓好住房、就业、教育、文化、卫健、养老等民生实事,自治区和市本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

社会保障更加充分。不断加大保交楼工作力度,持续推进塔山、福隆园、融创和平万达等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加快推动26个老旧小区和7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我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总量位居全市第一。我区城市危旧房摸底调查做法在自治区住建厅视频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区零工市场与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共建社会服务实践基地,是全市唯一一个17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目标任务全部完成的县区,其中新增城镇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等4个指标均排名全市第一。宝石花养老中心获评广西四级养老机构,羊角山社区、汇通社区获评广西2023年AAA级老年人宜居社区,占桂林市获评数量的三分之二;空明社区、施家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投入使用。彤趣教育培训学校成为桂林市首家非营利性托育机构和婴幼儿照护示范点,我区托育服务工作在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我区婚姻登记处入驻客世界广场,成为广西首个入驻商业中心的婚姻登记处,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着力促进教育优质均衡,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增速位居全市六城区第一。育才桂海小学开工建设,塔山小学、启智特殊学校完成交付,敢兴幼儿园实现招生,卓然学校“公参民”(6)治理顺利完成,新增学位2400个,全区平稳度过“二孩”入学高峰。困扰146户老师十余年的教师公寓办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2146名农村学生吃上课间营养餐,7所学校试点校内午休送餐,师生幸福感稳步提升。智慧阅读“微·书馆”获评广西公共文化新空间十大优秀案例,舞蹈作品《风生水起·非遗龙舟向未来》首次登上第十三届“桃李杯”全国街舞邀请展演舞台。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复审,桂林华侨医院完成升级改造,八桂康复医院、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急诊业务楼投入使用,东江、七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旗舰中医馆实现提档升级。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狠抓信访维稳、禁毒、电信反诈、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平安七星、法治七星工作落实,我区获评自治区“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县(市、区)”,七星公安分局刑侦四队获“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集体”。持续提升信访服务质量,妥善处置各类不稳定因素,蝉联“自治区信访人民满意窗口”;深入开展禁毒整治,禁毒绩效和缉毒执法工作排名全市第一;电信反诈劝阻见面率、拦截止损额等评价指标位居全市第一,经验材料被自治区转发,涌现出刘敏等一批获得国家荣誉的先进个人;深入开展危化品、自建房、城镇燃气、建筑施工、消防及工矿商贸等重点领域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火灾和安全生产事故;成功应对端午“龙舟水”等汛情,实现了“少损失、零死亡”。龙隐社区等3个社区获评自治区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数量位居全市第一。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家乐市场获评桂林市唯一一家自治区级五星农贸市场。

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从严纠治“四风”,“三公”经费持续下降。全面压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企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经验做法受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领导批示肯定,区人大获广西人大代表工作先进集体;区政协在全市“双联双创”(7)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结率100%。过去一年,我们深入开展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军民融合和双拥共建工作,区征兵办获“广西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司法、审计、统计、大数据、外事、保密、区志、档案、残联、老龄、消防、工商联、市场监管、机关事务、民族、宗教、社会科学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七星区落实“两个”规划创新举措入选自治区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典型案例。

各位代表!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这一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领导干部带头冲在前、干在先,各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区委总揽全局、统筹谋划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群众顽强拼搏、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广大干部群众和部队指战员、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区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重大项目储备不足,产业新赛道还在培育,对全市引领示范作用不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基层“三保”压力仍然很大;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政府工作存在不足,少数干部专业能力、攻坚能力、斗争能力仍需提升等。对这些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瓶颈,区政府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加以改进。



二、2024年重点工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抢抓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坚持统筹全局抓重点、坚持问题导向破难点、坚持立足特色创亮点,努力在打造新时代美丽幸福现代化七星、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取得更好成绩。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发挥自身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围绕《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实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现代化七星,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七星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三次产业分别增长5.1%、4.6%、5.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降碳等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全体干部群众要在区委坚强领导下,迸发出七星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强化“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看准了就抓紧干、能早干就早干、能多干就多干。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助力推进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桂林量身定制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要按照“20字总体要求”(8)和“四大定位”(9),全面落实《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一圈一带三区”建设,打造区域性多元融合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区,争创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

提档升级高品位消费集聚圈。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推动《桂林高新区科技服务园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落地实施,完成鸾西三片区改造项目土地收储及出让,力争甲天下旅游休闲中心二期项目实现开工,确保洁伶总部经济商务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华诺威总部生产基地改扩建项目尽快投产,爱琴海购物公园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建设医美时尚等特色街区,实现串线扩面、商圈能级提升。

改造提升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带。盘活原民族风情园低效利用土地,加快桂林文化旅游中心项目建设,助推漓江歌剧院投入运营。推进夜经济场景升级改造,提升改造塔山渔坊、施家园路、临江路等特色美食街区,丰富夜市消费场景,助力原帝苑酒店改造提升。以点串线,在集聚带内打造“特点鲜明、特色明显、特征突出”的夜游、夜娱、夜演、夜购、夜食五大夜经济产业链。

扩能提级以桂海晴岚为依托的文化演艺区。打造山水舞台,加快推进桂海旅游度假区二期征地拆迁和土地出让工作,为打造山剧场、水剧场、草坪剧场等户外演出场地拓展空间。推动“山水+”与“演艺+”相互融合,做强“桂海晴岚”品牌,力争引进山水实景演出、灯光秀等沉浸式演艺项目和现象级的文旅项目。按照品质与品牌并进、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策划思路,升级打造成桂林市文艺大咖云集、品牌盛宴荟萃的文化演艺集散地。

丰富拓展以漓韵侨乡田园综合体为依托的运动休闲区。完成磨盘山旅游服务区详细规划调整编制,加快该区域内产业空间布局。引进有实力的国企开发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文体旅一体化项目,加快推进莲花源、一米阳光等旅游品牌建设,完善华侨旅游经济区60公里步道线路,规划打造户外徒步、铁人三项等主题运动区,积极争取世界徒步大会落地七星,助力华侨旅游经济区打造国际体育运动小镇。将健身步道、休闲绿道、户外露营等资源串联成线,增强消费粘性,打造农文体旅融合的“七星”样板。

探索推进以高新区七星园为依托的“两业融合”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搭建“两业融合”服务平台,提供常态化的“两业融合”咨询与培训服务,为有融合需要的企业争取资源、提供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广西“两业融合”发展试点。通过扶持培育、引资新建、大众创业等多种方式培育多元化的融合发展主题,将扶持与服务落到实处。鼓励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及专业培训机构定向培养“两业融合”发展紧缺的各类人才。推动飞宇等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南药等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企业加快融合,依托桂林创意产业园作为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优势,积极发展研发、设计等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为“两业融合”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积极发展工业旅游新业态,引导智神等企业结合我区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工业文化旅游、工业体验旅游等新业态。加快推进啄木鸟等自治区首批“两业融合”试点工作,实施“商务+金融”、“商务+通关”等行动,力争全年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出口分别达20亿元、15亿元以上。以点带面提升融合发展水平,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打造一批两业深度融合的优势产业链条、标杆企业、新型产业集群和融合示范载体。

(二)大力推进工业提质扩量,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柱

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关键。我们要全力拼经济抓工业,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行示范区。

做大做强骨干企业。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支持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带动力的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全力推动华诺威科技企业上市,力争新上规工业企业6家以上,争取新培育产值超30亿元企业1家、超10亿元企业1家、超5亿元企业1家,再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新增认定自治区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

做优做精新兴产业。持续培育壮大电网输配电控制设备产业集群。紧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做优以智神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产业;以清研皓隆为代表的石墨烯应用产业;以君泰福为代表的储能产业等。

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重点推动国际线缆数字化升级与应用、优利特供应链协同与制造能力提升等一批“智改数转”(10)项目,实施漓佳金属升级改造等8个技改工程,再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助力传统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锻长补齐重点产业链。实施产业强链扩群升级行动,加大内循环力度,进一步优化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优势产业布局。拓展一方天江、南药等中成药、化学药产业链,延伸补齐电力电容、曙光院的智能装备制造、大飞机航空轮胎产业链,协同升级国际线缆与比亚迪本地配套项目产业链。

加强园区要素保障。开展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发展行动,加快英才园四期建设,打造1个主导园区,助力高新区打造千亿园区。力争收储土地400亩以上、出让500亩以上、盘活存量土地200亩以上,推进湖塘特色产业园、信息产业园等高规格标准厂房建设,力争新建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以上,提升园区承载力。支持装配式建筑应用,力争全年新入库建筑业企业3家以上,确保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

(三)竭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重大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我们要坚持“项目为王”,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多措并举谋项目。要用好用活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金融工具、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贴息贷款等资金,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实施项目谋划三年行动,精心谋划、量身定制总投资超150亿元的自治区和市级层面重大项目3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9个,产业项目18个。

多措并举推项目。实施重点项目攻坚突破工程,推动广发新能源等前期已签约项目尽快落地;推进华诺威医美大健康产业园、啄木鸟口腔医疗器械生产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前期已开工的三金广场、航天科技创新中心、星辰扩产、南药三期等项目加速建设;确保大飞机航空轮胎产业基地、储能智能装备先进制造基地、清研皓隆与比亚迪合作项目、蘅东光通讯、江苏吴中药业等项目尽快竣工投产形成产值,做到“每月都有开竣工”。力争中电桂林数字经济产业园、格力电器(桂林)智能制造生产基地、桂林电器文旅科研产业园及新能源储能基地等项目取得实质进展。

多措并举招项目。加强对产业链招商的系统谋划,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行动,继续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常态化开展驻点招商。支持企业积极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国际涉外展会,充分发挥七星区在海内外的乡贤、校友、桂商等人脉资源优势,大力招引链主型、引领型、总部型、研发型、上下游带动型项目,实现以商招商。力争日本NSK收购锐锋医疗等新引进外资项目落地,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个以上,新签一批“四类500强”、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等企业,确保“月月有招商项目落地”。要强化招商考核,既考核项目落地成效等情况,也考核各级干部在招商引资中的履职表现。

(四)强力推进消费提质增效,开拓高质量发展新路

服务业是保障我区就业、财税、市场主体稳增长的基石。我们要打好打赢服务业提质扩量攻坚战,争创广西县域经济特色发展赛道试点县(区),让消费火起来、信心提起来!

千方百计稳住消费大盘。服务好烟草、中石油、柳药、家源香盈等重点企业,统筹做好万禾市场大个体销售工作,支持我区知味等本土品牌连锁发展,加强商超互联,积极培育住宿、餐饮、商超等生活性服务业,力争农产品批发交易额、超市业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0%以上;新增限上规上商贸服务业企业10家以上。加快推进桂林东站冷链物流园二期建设,争取列入商贸服务型物流国家物流枢纽名单。助力唐朝国旅等8家旅行社抢抓出境游恢复的有利时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推动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持续繁荣。加快推进光隆光电等6个外贸促转型、扩市场项目,助力外贸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千方百计营造消费氛围。引进一批世界知名消费载体和国货潮牌,打造益华城桂林都市家庭游艺商圈;发展客世界娱乐餐饮等多元业态商圈;升级高新万达CBD商务时尚商圈。持续燃爆“年货节”、“购物节”、“音乐节”等系列主题活动,实现活动包装策划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搭建2024年消费活动矩阵,做到“季季有特色、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引导商业区“集聚业态、突出特色、提质升级”发展。

千方百计繁荣消费市场。建设精致消费场景、生产精良消费产品、创建精特消费品牌,推进工农文旅体融合。打造金鑫汽车交易中心,培育壮大会展中心智汇车城;完善会展中心配套设施,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培育银发经济、亲子经济、假日经济等新兴消费模式。支持悦兴部落申报自治区级特色小摊小店集聚区,培育六合圩城市记忆宜逛宜游消费区,打造将军塘都市休闲美食区,促进市场体系日趋完善,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五)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稳固高质量发展底色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们要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开展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攻坚战,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全面落实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600亩以上、总产量2500吨以上。做优特色产业,高标准建设大洲岛苗木育苗基地,打响集琦“富硒”农产品品牌。充分发挥亦元生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完成竹江村100亩草莓、蔬菜和朝阳乡20亩食用菌、120亩蔬菜等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至少引进2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加快七星区新建村生猪定点屠宰厂(场)项目建设,争创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厂(场)。

    加快推进乡村建设。实施“千村引领、万村提升”工程(11),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力争城镇开发边界外行政村规划管理全覆盖。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定期开展村集体清产核资,严格控制集体经营风险。持续巩固对口帮扶村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农村道路、水利、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庄家、龙门等自然村安装自来水,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0%以上。扩大积分制、清单制等乡村治理运用覆盖面,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让乡亲们就地过上更好的现代文明生活。

    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大力发展以立体采摘、花海经济、共享农庄等为代表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加快推进“稻渔印象”田园综合体建设,积极开展传统村落、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支持将闲置的农村老房子改造成中高端精品民宿,提质升级畔塘村民宿群,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加强要素保障,支持区域内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力争创建1个广西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

(六)合力推进科教赋能振兴,注入高质量发展动力

科技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们要充分发挥优质教育科研资源聚集的优势,促进“政产学研资用”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强化科教协同创新。积极促进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科教资源整合,鼓励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加快推进广西师大、桂林电子科大、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校企、校地合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等科创平台,促进科研成果、项目、企业就地落户,努力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深入推动产教融合。开展科技“尖锋”行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组建“科小—高企—瞪羚”梯次培育库,力争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5家以上,瞪羚企业认定4家以上,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40户,争创一批自治区级以上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汇聚”、“产才融合”、“人才贴心服务”三大工程,力争培育和引进创新人才、企业急需紧缺高端人才及技能工匠人才50人以上。面向重点企业持续推进“百名博士进百企”行动,精准实施“鱼鹰引才”计划,综合运用好多种手段,提高引才效能,努力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壮大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健全服务青年人才成长体系,让我区成为青年的向往之地、荟萃之地、成就之地。

(七)倾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我们要倾力打造舒心暖心的服务环境、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创新开放的改革环境,营造“投资七星就是投资未来”的浓厚氛围。

构筑优质服务高地。长效化开展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服务,落实领导干部服务企业联系制度,健全政商恳谈会、政银企对接机制。深入推进惠企惠民政策“免申即享、应享即享”,力争全年兑现政策5万件以上,精准支持重点领域“桂惠贷”投放,强化现有企业帮扶纾困力度,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协调解决企业缺资金、缺工、缺电等困难,帮助更多企业降成本、增效益、提信心。开展法治护航行动,强化府院、府检联动,完善纪检监察“点对点”问题反映平台,以有力监督推动有效落实,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让广大企业家和个体工商户大胆闯、放手干、活力足、发展好。

厚植营商环境沃土。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加快数字化政府转型升级,新增“全链通办”(12)主题服务套餐48项。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抓好“智桂通”APP推广应用,推动“掌上办、指尖办”(13),推深做实“24小时”不打烊自助政务服务。主动介入为项目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少找不能办的依据,多想可以办的办法。用服务的全心全意换取企业和群众的称心如意,力争营商环境整体水平跻身广西领先方阵。

激发改革内生动力。加快推进区属国有企业整合,强化市场运作能力,挖掘闲置低效资产价值。有序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健全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配合开展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14)和“拿地即开工”(15)试点,推动远程异地评标和“不见面开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双随机+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模式(16),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的柔性执法模式,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八)聚力推进城市品质更新,厚植高质量发展内涵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我们要系统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水平,精心描绘城市“颜值”,精细刻画城市“表情”,精致塑造城市“气质”,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配合完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推进桂林电缆厂、金鸡岭—黄莺岩、医药城、桂林东站冷链物流园等片区控规调整;强化城市设计,打造城市景观与山水景观的和谐共生,突出山—水—城完美融合,彰显“一砖一瓦都入景、一街一道均成文”的城市意象。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在南城百货、桂山酒店等处规划安装新能源超级充电设施,推进訾洲公园、龙隐路等一批海绵城市示范片区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南药小区等19个老旧小区和漓江路一巷等7条背街小巷改造进度,持续推进塔山、福隆园、融创和平万达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配合建成净瓶山桥,确保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漓东院区周边路网建成通车,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区。

深化城市管理创新。创新开展“幸福小区”评比活动,下足“绣花功夫”,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落实“1+2+N”(17)城市管理工作模式 ,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畅通群众参与城市治理渠道,开设“七星智慧城管”公众号。设置28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加快推进空明西路等4个垃圾中转站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持续推进“两个保护”。深入开展“治乱、治水、治景”专项行动,继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持续巩固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和漓江支流“四乱一脏”综合整治成果,推进小东江、灵剑溪、朝阳河、马鞍河污染治理常态化,推动乌桕滩管理规范化。加快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七星区项目建设,推进大小洲岛居民生态搬迁、漓江生态文化数字中心前期工作,统筹做好漓江沿岸污水治理、岸线修复、景观美化等工作,持续呵护好漓江颜值。持续巩固提升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整治成果,确保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3.4%以上。加强土壤源头防控,确保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基本保持稳定。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狠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二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巩固提升。

(九)接力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万家灯火连着“国之大者”。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我们要共同努力,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件实事,让城市更有温度、生活更加温情、市民更感温暖!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打好减负、稳岗、扩就业、促增收组合拳,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500人以上。着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启航扬帆行动,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就业和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优化提升外来务工人员服务。深入开展“社区微业”(18)行动,促进居民家门口就业创业。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支持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加快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

推动教育优质发展。启动实施义务教育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新一轮“县管校聘”(19)管理改革,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积极推进和平小学、龙隐小学新建教学楼前期工作,加快建设育才桂海小学一期,接收锦城幼儿园、漓东新城幼儿园,推动花桥幼儿园、塔山小学投入使用,力争新增学位2700个以上。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扎实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努力打造“七星教育”品牌。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高质量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以上。持续完善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保障机制,扎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审计整改工作。积极构建“一老一小一病”服务体系,打造10个医养结合、康养融合、社区联合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不断提升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质量,争创自治区老年宜居社区。持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落实育儿补贴发放。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在群众家门口设立就近可及、“小而美”的普惠托育机构,力争年底前全区每千人口托位数不低于4个。加强残疾人群体帮扶,确保启智特殊学校投入使用,落实好“阳光家园计划”,助力残疾人尽快融入社会,更好实现美好幸福生活。

推进健康七星建设。推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漓东院区投入使用。推行乡村医生“乡聘村用”(20)。持续保障好桂林国际马拉松等重大赛事,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区。

    各位代表,民生改善是群众的殷殷期盼,更是政府的职责使命。前期,我们多方征集民意,经过审慎研究,筛选出12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交本次会议审议并票决。我们将竭尽全力推进落实,努力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成放心事、暖心事、舒心事,真正让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

    (十)全力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坚守高质量发展底线

    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我们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坚定不移护航全区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

守牢安全底线。妥善处置和化解债务存量,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落实保交楼各项工作,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持续巩固经营性自建房安全整治成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1),运用好“浦江经验”(22),持续抓好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力应对各类灾害事故。

强化平安七星、法治七星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持续巩固禁毒专项整治成果,严厉打击网络诈骗犯罪,持续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实施平安七星基础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七里店派出所及雪亮工程建设,以“基础实”护“百姓安”。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入开展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加快推进七星区武装部整体搬迁项目,提高退役军人服务水平,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工作,打造多民族互嵌式社区,让各民族在七星区这个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

    各位代表!新的使命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以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职能、提升效能、改进作风。

坚持政治引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性原则、组织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全过程、各方面,坚定不移推动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七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依法行政。要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坚持为民服务。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压减低效无效支出,严控庆典、节会、论坛等活动。大力推行“四下基层”(23)工作法,在履职过程中增强服务意识,多踩油门、少踩刹车,多设路标、少设路障,既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又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提升政府工作质效。

坚持清正廉洁。持续抓好清廉政府建设,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始终做到相互监督、清白相处、坦诚相待、包容理解、求同存异。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范纠治“新形象工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着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

各位代表!七星人民依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创美好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昂扬斗志、勇毅前行,为谱写新时代美丽现代化七星的华彩篇章而团结奋斗!

























【名词解释】

(注:按在报告中出现的先后排序)

(1)“视频办”:指针对食品许可证办理需要上门看点、程序繁琐等问题,我区自主研发了“七星食安云”微信小程序,推行远程视频核查,实现食品许可证办理“秒批”。

(2)“口述办照”:指为不熟悉电脑操作的群众提供由群众口述申报材料、由工作人员将信息填入电子表格的服务,解决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中群众不愿意选择网上申报的问题。

(3)“企业开办直通车”:指推行企业登记注册预约上门服务,对登记注册的国有企业、重大项目企业、不方便到窗口现场办理或网上登记注册存在问题的企业,可提前2个工作日通过电话或现场预约上门办理此业务。

(4)“四乱一脏”:指乱建、乱挖、乱养、乱经营、环境卫生脏。

(5)“无废城市: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6)“公参民”:指由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7)“双联双创”:“双联”指“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群众”和“专委会联系界别、界别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群众”;“双创”指创新创业。

(8)“20字总体要求”:指“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范、广西特色、桂林经典”20字要求。

(9)“四大定位”:指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赋予的“世界级山水旅游名城、世界级文化旅游之都、世界级康养休闲胜地和世界级旅游消费中心”的发展定位。

(10)“智改数转”: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包括硬件智能化改造和软件集成应用的叠加,以全面提升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11)“千村引领、万村提升”工程:指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来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12)“全链通办”:指在政务服务领域通过全链条优化再造、全过程高效协同、全周期提升服务等方式,对政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和重组,推动政务事项实现集成化、高效化和便利化的办理。

(13)“掌上办、指尖办”: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在建设移动端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基础上,让群众和企业可以通过扫描登录“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在线上开展政务服务事项的业务咨询、查询及办理。

(14)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指土地出让前,由政府统一组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等相关区域评估,根据区域评估结果和国土空间规划确定土地用途和规划条件,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政策等制定投资、产出、能耗、税收等标准,向社会公告。

(15)“拿地即开工”:指已基本确定建设内容的项目,利用土地出让前的准备阶段,先行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勘察设计单位、地质勘探、设计试桩、规划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确定施工监理单位和施工现场临时水电、特殊工程消防设计审查等),同时各行政审批部门通过强化项目前期策划生成和业务协同,同步开展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图审查及各行政审批事项的联合预审,可实现企业拿地后同步取得相关工程建设审批证照。

(16)“双随机+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模式:指开展监管工作时,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状况和监测预警结果,合理确定监管重点、监管措施、抽查比例和频次等,实施分类管理,给予企业守信正向激励,引导企业加强自我管理,依法诚信经营。

(17)“1+2+N”:指搭建一个平台、并行两条主线、设置N个网格的城市管理模式。

(18)“社区微业”:指以建设社会生活共同体为目标,以社区服务功能完善和居民商户需求为出发点,创新职业技能养成和岗位开发,充分挖掘社区就业公共服务潜能,用“家门口”就业带动社区“小循环”,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质效提升。

(19)“县管校聘”:指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都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

(20)“乡聘村用”: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空余编制、编外聘用等方式,由乡镇招聘人才到村卫生室工作,由村里统一进行管理。

(21)“浦江经验”:指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主要内容是“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

(22)“枫桥经验”:指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

(23)“四下基层”: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中国县域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来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标签:工作报告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桂林市  七星区  
相关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