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延庆区2003年农业数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03年虽然遭遇“非典”和历史上少有的旱灾,粮食产量大幅下降,但由于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养殖业规模的快速扩张,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得农村经济仍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全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15亿元,同比增长6.4%,占全县经济的比重进一步下降,由上年的24.3%下降到21.8%。完成不变价农林牧渔总产值86300.8万元,同比增长8.2%,其中:种植业完成产值29257.7万元,下降14%;养殖业完成产值51584.5万元,增长29.2%。种养结构由2002年的43:50调整到34:60。粮食总产量完成 6160.4万公斤,同比下降 44.4%;蔬菜产量431817吨,同比下降16.6%,其中:出口150000吨,增长15.3%; 生猪出栏165116头,同比增长2.9%;肉牛出栏32488头,同比增长26.9%;鲜蛋产量16987吨,同比增长35.5%;山、绵羊出栏128343只,同比增10.4%;牛奶产量 80167吨,同比增长91.1 %。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在规范原有农民专业合作经营组织建设的同时,今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个,为实现农民与市场的有效链接,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养殖业规模快速扩张。到2003年底,建立了87个奶牛养殖小区,2000户农民从事奶牛养殖,奶牛存栏超过3.5万头,鲜奶总产量达80167万公斤。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9.8%。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增强。全年林业绿化工程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1.8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中幼林抚育14万亩,飞播造林4.5万亩,退耕还林8万亩。到2003年底全县绿化面积88.4万亩,林木覆盖率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