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02年GDP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全省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0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增幅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亿元,增长12.0%;第二产业增加值1050.8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756亿元,增长8.9%。2002年,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098元,比上年增加638元,增长10%。
市场物价稳中有降。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6%,其中城市下降2.2%,农村下降0.7%。分类别看,除居住价格上升1.4%外,食品下降1%,烟酒及用品下降0.9%,衣着下降2.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2.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下降5.7%,交通和通讯下降1.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1.6%。此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升0.9%,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升3.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升2.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水平上升0.5%,房屋销售价格和租赁价格总水平分别上升1.6%和1.3%,土地交易价格总水平上升13.2%。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2002年,全省的经济结构调整成功实现了“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农业发展优质小杂粮、干鲜果、草食畜、蔬菜特色主导产业成效明显。雁门关生态经济畜牧区,太行、吕梁两山杂粮、干果生产区和中南部果菜生产区的建设初具规模,粮经作物的比例由1997年的82:18调整为77:23。64个工业重点调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相继开发了一批带动全省经济增长的新产品,初步形成了煤-焦-化、煤-铁-钢和煤-电-铝三大产业链。2002年全省实现新产品产值55.18亿元,比上年增长59.5%,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27%,比1998年提高了1.21个百分点。100个高新技术项目有75个开工建设,其中55个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全省有10个旅游景区被列入国家4A级景区。云冈石窟继平遥古城之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劳动就业工作基本稳定。年末全省全社会从业人员1403.3万人,比上年增加3.8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417万人,减少7.3万人;农村从业人员986.3万人,增加11.1万人。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47.3:24.7:28.0。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27.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还不牢固,产业结构不合理、所有制结构不协调的问题仍然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仍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还很困难,社会就业和保障的压力较大,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