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0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上海市普陀区200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upFiles/infoImg/autoImg/info61176_510afe3ff75c5a5f4e0187a011db22db.jpg)
上海市普陀区200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引言
本年报是根据《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要求,由上海市普陀区编制的2006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咨询情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就政府信息公开提出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政府支出和收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的说明和指标统计表。我区政府网站www.shpt.gov.cn上可下载本报告的电子版。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普陀区信息委郁辉、施维,联系电话:52564588-2507、3330。
一 概述
根据《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要求,2004年5月1日起我区开始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此,专门配备了8名全职工作人员,94名兼职工作人员,设立了14个专门的信息申请受理点,并开辟了47个电子阅览室和公共查阅点。截至2006年底,我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以及答复工作均得到了顺利开展。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一项“阳光工程”,通过实行信息公开,架起了政府和百姓之间的“连心桥”。2006年普陀区政府积极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大信息梳理力度,提高信息公开数量和质量;利用“普陀区政府信息公开受理中心”,现场受理市民对政府信息的咨询;通过“上海普陀”门户网站主动上网公开政府信息,方便公众查阅。为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年初,区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制定并下发了《2006年普陀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年中对区政府各部门、街道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开展了自查、检查和综合评估;对全区各政府部门信息公开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制定下发了《普陀区政府信息公开审核及报备办法》,规定文件在起草签发过程中要确定其公开属性。通过上述工作,进一步强化了政府机关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的职责,规范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程序,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的长效管理机制。截至2006年12月底,我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总量达442条;受理市民申请87次,答复率100%。
二 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本区2006年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42条,其中全文电子化达100%,本年度新增的主动公开信息442条。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政策法规类的信息63条,占总体的比例为14.3%;规划计划类的信息24条,占总体的比例为5.4%;属于本部门业务类信息231条,占总体的比例为52.3%。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方面的信息有187条,主要涉及内容有:(1)扶贫、优抚、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标准、条件及实施情况;(2)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信息的公开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属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方面的信息4条,主要涉及内容有,(1)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2)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信息的公开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在主动公开信息工作中,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我们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从四方面采取措施:
1、服务性。首先按有关规定要求,不断拓宽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范围。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着重对公众关心的、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重大事项进行重点公开。包括公开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扶贫、优抚、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信息;相关政策解读与说明等信息。我们将以服务为宗旨,不断完善工作方式,切实做到便民、利民。
2、规范性。制定《普陀区政府机关信息公开审查及报备办法》,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属性审核机制,对机关公文类信息在产生过程中要明确其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免于公开等属性,并做好分类登记,做好信息公开报备工作。
3、便利性。我区将政府信息公开和“上海普陀”门户网站建设有机结合,由区信息委积极协调各部门进行信息梳理和上网公开工作。为了提高信息公开工作的影响力和实用性,逐步完善“上海普陀”门户网站中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不断增加信息量,加强各部门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建设,提高内容的完整性、信息归类的准确性,加快信息更新速度。同时,我们还在网上直接提供了在线受理市民申请的窗口,方便市民申请获得政府信息。
4、及时性。建立“1+9+x”模式,即建立1个区政府信息公开受理中心,并在9个街道、镇,以及x家教育、卫生、文化等三公部门,大院外办公的委、办、局设立分中心。各受理点受理市民申请后,能在第一个工作日内答复的必须答复,不能答复的也必须在第一个工作日内转入相关部门,并以书面形式答复市民。在原先的文件发布流程上,最后环节由文件签发人直接审批,规范了信息公开流程,从而缩短了办理时间,平均答复时间在10天以内。
三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本区2006年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87件,其中通过我区网站www.ptq.sh.gov.cn“政府信息公开”栏目提交的网上申请有4件,通过公开受理窗口当面提交的申请有83件。
从申请的信息内容来看,大约53.6%属劳动保障类信息,46.4%是其它服务类信息。
在已经答复的87件申请中,
“同意公开”的51件,占总数的58.6%,主要涉及劳动保障等方面信息。
“同意部分公开”7件,占总数的8.0%,主要涉及城市建设规划等方面信息。
在已经答复的87件申请中,有29件被否决公开的申请,占已答复总数的33.3%。其中:
以“信息不存在”为由否决公开的3件,占被否决公开的申请总数的10.3%。主要是因为申请查询的信息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
以“非本部门掌握”为由否决公开的11件,占被否决公开的申请总数的38.0%,主要是因为申请查询的信息不属于本政府机关所掌握的信息,并已告知其于其他部门联系;
以“申请内容不明确”为由否决公开的3件,占被否决公开的申请总数的10.3%。主要是因为所需政府信息内容描述不清楚;
以“免予公开范围1~6”为由否决公开的1件,占被否决公开的申请总数的3.4%。主要是因为涉及商业秘密;
以“其它原因”为由否决公开的11件,占被否决公开的申请总数的38.0%。主要是因为申请格式不规范。
四 咨询情况
本区2006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5239次,其中公共查阅室接待152次,咨询电话接听3089次,当面咨询接待1543次,网上咨询455次。本区2006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为10310869次,其中按点击率排序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依次是:发展计划、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规范性文件等。
五 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本区2006年度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3件,主要涉及动迁计划和旧城改造等方面的内容,3件均维持原处理结果,不涉及费用支出。
六 政府支出与收费
(1)工作人员情况
目前,配有专职人员8人,兼职人员94人。
(2)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财政与实际支出情况
实际支出:信息公开培训费用0.9万;合计:0.9万。
七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分析我区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基层的公开形式、公开内容拓展不够;二是已经公开的政府信息中,市民关注的热点信息还不够多;三是尽管已经加大了宣传力度,但市民参与率还不够高。今后,我们将在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区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的作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强化培训,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加强监督考核、落实奖惩机制,争取在2007年把我区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八说明和附表
附表一 主动公开情况统计
指标
单位
数量
主动公开信息数
条
442
其中:全文电子化的主动公开信息数
条
442
新增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数
条
63
附表二 依申请公开情况统计
指标
单位
数量
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数
条
32
申请总数
条
87
其中:1.当面申请数
条
83
2.传真申请数
条
0
3.电子邮件申请数
条
0
4.网上申请数
条
4
5.信函申请数
条
0
6.其他形式申请数
条
0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条
87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条
51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条
7
3.否决公开答复总数
条
29
其中:(1)“信息不存在”数
条
3
(2)“非本部门掌握”数
条
11
(3)“申请内容不明确”数
条
3
(4)“免予公开范围1”数
条
0
(5)“免予公开范围2”数
条
0
(6)“免予公开范围3”数
条
0
(7)“免予公开范围4”数
条
0
(8)“免予公开范围5”数
条
0
(9)“免予公开范围6”数
条
1
(10)其它原因
条
11
附表三 咨询情况统计
指标
单位
数量
提供服务类信息数
条
1365
网上咨询数
人次
455
现场接待人数
人次
1695
咨询电话接听数
人次
3089
网站专栏页面访问量
人次
10310869
附表四 申诉情况统计表
指标
单位
数量
行政复议数
件
0
行政诉讼数
件
3
行政申诉数
件
0
其中:对本部门首次处理不满意的行政申诉数
件
0
附表五 政府支出与收费情况统计
指标
单位
数量
收取费用总数
元
0
其中:1.检索费
元
2.邮寄费
元
3.递送费
元
4.复制费(纸张)
元
5.复制费(光盘)
元
6.复制费(软盘)
元
7.其它收费
元
政府信息公开指定专职人员总数
人
102
其中:1.全职人员数
人
8
2.兼职人员数
人
94
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的专项经费
万元
12
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的实际支出
万元
0.9
与诉讼有关的总费用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