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吉县鄣吴镇基本情况简介(2025年)
一、鄣吴概况
鄣吴镇位于浙江省安吉县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全镇区域面积49.5平方公里,总人口11566人,下辖6个行政村。鄣吴溪自西南向东北贯流全境,两山夹峙,一水中流,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曾有诗赞誉:“浮云参野色,斜谷走溪声”。这片古老神奇土地,孕育了以“诗书画印”四绝闻名艺坛的一代宗师吴昌硕,历史文化源远流长。2015年鄣吴镇被评为“中国最美历史文化小镇”,鄣吴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吴昌硕故居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归仁里老街列入浙江省首批文化创意街区;2017年被评为中国森林文化小镇;2018年7月在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竹产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全国首批中国竹产业特色之乡;2018年,获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标杆、省级旅游风情小镇;2019年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乡镇,浙江省唯一;2020年入选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镇、省职工疗休养基地、省森林康养小镇;2021年获评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省级样板、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2022年获得国家卫生乡镇分级量化考核优秀等次(全县唯一);2023年鄣吴镇获评第一届全国古村古镇保护利用十佳案例。2024年,全镇财政收入达2252万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088亿元;开工项目5个,竣工项目3个;全年吸引游客34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1.7亿元。
鄣吴已成为安吉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窗口,有着诗画一般秀美山水和深厚底蕴的古镇鄣吴,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各方宾客。
二、区域交通
鄣吴镇所在的安吉县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几何中心,与上海、南京和杭州、湖州等周围城市分别构成了2小时和1小时交通圈。特别是接下来,随着安吉“三高”贯通,鄣吴的交通优势更加凸显。据最新线形预计,申嘉湖高速西延段与商合杭高铁站的连接线以及天子湖通用航空机场,距离鄣吴镇均仅需5分钟车程。外围西北线、鄣北线和洞上线全线贯通,镇内古鄣路、人民路、玉华路、昌硕广场、归仁里文化街区建设相继完工,域内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三、人文历史
优美的生态环境蕴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千百年来鄣吴人文荟萃,英贤辈出。明嘉靖年间,吴龙、吴鳞、吴维岳、吴维京兄弟子侄四人先后进士及第,史称“吴氏父子四进士”;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以“诗书画印”冠绝中外,鄣吴便是他生长的地方。明清之际,鄣吴亭台楼阁鳞次栉比,牌坊园田星罗棋布,规模宏大,素有“小小孝丰城,大大鄣吴村”的传说。时至今日,鄣吴仍保存有丰富的明清古建筑遗存,吴昌硕故居、状元桥、修谱大屋等古迹散布全镇。鄣吴村成功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浙江省“古文物保护利用重点村”,是湖州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四、特色产业
鄣吴镇坚持“生态立镇、文化强镇、旅游兴镇”发展战略,以高水平打造“浙里昌硕”国际文化品牌,高起点打造文化产业(人才)集聚地,高品质打造国际乡村文旅目的地,全面建成中国式现代化镇村样本为目标,在青山绿水中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产业经济,文化休闲产业欣欣向荣。
建成了全国领先的乡镇旅游集散中心,装备太阳能发电系统,带头践行了“两山”路线。在全县率先举办山地马拉松赛,建成环月亮湖健身绿道和景观节点,大大丰富了鄣吴的景观层次。吴昌硕故居成功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成为安吉县继“联合国人居奖”后获得的又一国际奖项。率先建成山地公共自行车系统,新建卫生院、派出所,完成昌硕广场、归仁里文化创意街区及人民路改造提升,加快推进小城镇综合整治工作,在改善民生的同时也进一步优化美化了集镇面貌。
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全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养生产业、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山屿海休闲疗养中心、安吉儿童村、璞峰酒店、纯氧民宿等一批精品项目相继建设运营。鄣吴镇特色制扇业已有70多年历史,利用当地丰富的毛竹资源和昌硕故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文化与经济有效融合,扇子年产值达2亿元,产量占国内市场的1/3以上。精品手工扇更是远近闻名,也被选为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开场伴手礼,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地。
2024年主要工作回顾(部分内容)
这一年,我们坚持不懈抓项目、聚人才,经济动能持续激发。一是双招双引成果斐然。优化“五位一体”招引体系,全年签约3亿元以上项目2个,招引新经济项目2个,其中推荐估值6亿元的鸟语花香智能宠物项目落户灵峰街道;招引青创项目15个、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4个,青年大学生67名;完成固投3亿元的龙山有巢度假酒店(原盈新酒店)盘活备案;储备青岛鸿日新能源汽车项目等重要招商线索5条,立式车铣磨复合加工中心项目等重点人才项目线索13条。二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月亮湖旅游度假综合体项目一期一批次37.8亩土地摘牌并同步启动现场动工;远山文化村项目一期、二期共11.89亩拿地摘牌。西西里度假计划、月亮宫等民宿项目加快推进;山屿海浪漫谷及温泉公寓项目主体完成;将军山露营、儿童村培训中心二期基本完工;扇艺共富产业园全面结顶;昌硕街区保护提升项目提前竣工。三是青年入乡加速集聚。打造大学生游学写生、实习见习、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等四个基地。安吉儿童村教育培训基地已开展交流培训38场,培训人数超5000人次。打造半日邨艺术家村落,入驻包括中国文促会主席杨晓阳在内的6位艺术大咖。与中国美术学院等18所艺术院校签订“美+青春联盟”协议,接受高校特色基地授牌19块,打造打卡写生点10个,吸引超2500名艺术类大学生赴鄣采风写生。溪南静室・ICCD百人园、青年共享食堂等项目陆续投入使用,与30余家民宿、农家乐、酒店组成“青年民宿联盟”,齐力保障青年人才需求。
这一年,我们坚持不懈优环境、推建设,城乡能级显著提升。一是要素保障全面加强。完成月亮湖一期、远山文化村一、二期、月亮宫等项目土地供应,累计供地约100亩,出让金总额约4000万元。完成批而未供土地5.36亩,完成率126.3%;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63亩,完成率200%;完成工业用地收回再供3.5亩,完成率100%。高质量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累计完成建设用地复垦80亩,耕地功能恢复481亩。顺利完成上街、昌硕花园、民乐安置地农转工作;有序推进历史建设用地复垦和增减挂钩审计到期项目的核实整改。二是城镇品质逐步提升。全面提升乡村管理精细化、个性化、科技化水平,完成供水、污水管网改造各2公里、污水终端新建工程2项。持续推进“席坐鄣吴”示范创建,提升微改精提点位7个,绿化面积超5000平方米;五彩共富路四期项目25公里全面完工;第5批专项债项目的8个子项全面竣工;第6批专项债项目有序推进;打造鄣吴集镇十五分钟公共服务圈1个;昌硕广场、归仁里老街、昌硕广场公厕等3个点位通过全市第三批“席地而坐”城市管理品牌验收,“席地而坐”乡镇级管理规范成功发布。三是乡村风貌焕然一新。创建完成美丽菜园25个、美丽田园13个和美小区2个和美丽庭院150户,打造精品观光带2条;鄣吴村水岸乡居市政工程已完成80%,配套桥梁建设完成。上吴村、玉华村创成省级和美乡村;景坞村通过省级未来乡村验收;上堡村创成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昌硕故里”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完成省级验收。高标准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机制,细化清单任务13项,整治问题点位37个,19家制扇企业全部完成雕刻机尾气净化设备加装,3家年糕厂均替换清洁能源设备。全年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90.2%,年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列全市第6。
2025年工作思路(部分内容)
2025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力争3亿元以上项目开工3个,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5亿元、增长150%,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46万元、增长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58万元、增长25.7%,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6%,全年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25微克以内、空气优良率达92%以上。全力谋划争取农业农村优先、文化旅游融合、民生设施、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等领域“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兴文化、强品牌,实现文旅融合突破
一是加快文化阵地建设。增强古村落内昌硕美术馆、丁杰工作室、青美术馆等10余个特色文化场馆的联动,持续丰富昌硕故里的文化供给,确保全年举办文化展览5场以上,争取在省级以上媒体报道展览不少于2次,各类文化活动的参与人数较上年度增长15%以上。力争金家大屋创成省级乡村博物馆,鄣吴村纳入2025年省级文化艺术村培育。依托昌硕文化、半日邨艺术家村落优势,争取全年至少吸引3家艺术工作室进驻,打造艺术工作室集群。持续浓厚“艺术+商业”氛围,加大艺考、艺术类培训机构招引,力争实现艺考、艺术类培训专业机构入驻破冰。
二是扩大文化品牌推广。强化长三角“三地四馆”联动合作机制(三地分别为安吉、上海、杭州,四馆分别为杭州西泠印社、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安吉吴昌硕纪念馆、超山吴昌硕纪念馆),办好西泠印社春季雅集,持续打造全球西泠人“地”。运用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把昌硕文化内涵与特色渗透到项目、业态、活动等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加大在“脸书、推特”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发声力度,实现以“小投入”撬动“大收益”。加强与云动未来数字教育等专业公司的商业合作,以“校地企”三方联合的新平台,积极探索“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融合发展之路。
三是强化文化产业引领。深掘昌硕文化,以文促旅,依托艺术家村落等载体,加大归仁里老街和古村落内新业态植入和构建。持续做好竹扇特色产业发展,传承制扇技艺、打造竹扇品牌,提升鄣吴竹扇艺术附加值。充分发挥我镇文产项目幼儿教育的特色资源优势,持续引导项目方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确保一季度安吉儿童村培训基地投入运营,力争实现全年国内外学前教育专家来鄣教学培训超9000人次。
(二)稳增长、促转型,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全力确保月亮湖度假酒店、远山文化村、龙山有巢度假酒店(原盈新酒店)等3亿元以上重点文旅项目一季度开工入库,西西里计划度假酒店、月亮宫等千万级文旅项目启动建设,并力争年内主体结顶。扇艺共富产业园力争6月全面竣工。三季度前完成月亮湖度假酒店剩余地块供地。加快建设完善半日邨艺术家村落百人村,深入拓展文旅融合。
二是强化双招双引力度。加大“小而特” “精而美”新业态招引力度,加快推动昌硕书房等5个新业态的建设和运营。以县级平台为载体,充分发挥鄣吴文化人才优势,积极招引新经济新产业项目,力争完成3亿元以上项目1个,新经济项目2个,完成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市认定不少于3个,青创团队招引不少于10个,全力在全县发展新经济、壮大新产业以及青年入乡工作中展现更多鄣吴担当。
三是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组织开展民宿、餐饮等服务业相关专业培训,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按照“扇子+N”的模式,打造全链条式扇产业市场,谋划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完善扇艺共富产业园运营方案及相关入驻优惠政策,引导制扇企业、工匠搬迁入园,力争一季度完成5家企业签约,全年完成30家企业正式入驻。认真申请并积极争取通过鄣吴手工制扇技术规范和地理标志品牌认证。
(三)聚青年、促活力,注入乡村振兴动能
一是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持续打响“美+青春联盟”品牌,新增10所以上艺术类合作院校。做深做实校地毕业季合作模式,构建“一村一高校”结对精准施策,聚焦艺术类高校大四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有特色的毕业设计选题,同时尝试开拓高校文创产品开发等商业化市场运作模式,促进在地艺术作品成果转化,探索来鄣艺术类高校大学生艺术作品在地展销机制。全年力争实现全国合作高校超30家,吸引大学生赴鄣写生采风超6000人次,来鄣实习实践高校团队超50批次。
二是不断建强人才服务。迭代更新青年来鄣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青年人才座谈交流,收集“青年入乡”金点子。利用文化艺术高校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常态化组织开展以合作高校大学生为主体的“浙里昌硕 青年入乡”青年大学生嘉年华系列活动。持续用好三创大赛等平台资源,力争2025年集聚50名以上文化教育赛道青年人才来到鄣吴干事创业。不断优化完善青年共享食堂设施、餐食配置,尝试引进肯德基、瑞幸咖啡等青年喜爱的品牌商家入驻归仁里老街,扩大共享小蓝车投放范围,加快青年艺栈改造装修,全力服务保障青年入鄣的吃住行游娱购。
三是大力营造青年生态。谋划打造景坞村特色文旅百人村,开发集“特色露营、高品质住宿、乐趣味玩水”三位一体的青年乡村游玩路线。聚焦天文爱好者的观星需求,结合高山酒店、露营项目,在将军山打造“青年暗夜公园”,积极对接国际天文联合会,力争在二季度成功申请全国首个“城市双星地”、长三角首个“国际暗夜协会”认证,开发天文摄影、观星打卡地等赛道,利用高山、星空等生态自然资源,以爬山徒步“去班味”吸引户外探险人群,以露营观星“静内心”吸引户外摄影爱好者,打造“两山”理念转化示范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