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生活更有保障。新申请低收入农户14户26人,累计发放各类帮扶救助43人次10.6万元,完成全乡185户273人低收入农户“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落实低收入农户特色产业直补资金18.62万元,为3户低收入农户提供公益性岗位并发放岗位补贴2.6万元,33名残疾人进驻残疾人之家,有效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开展免费结直肠癌筛查115人;提升村级助餐点升级1处,可满足全乡老年群体饮食需求;改造危旧房3户、善居工程2户,让居民住上“舒心院”。公共服务更有温度。布设“救命神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1处,并完成培训使用5人;优化高频民生事项服务模式,实现高频民生服务“一次都不跑”,远程办理生育服务登记13例,完成申报计生奖励扶助193人,办结各类社会保险服务1000余次;组织开展侨颐幸福院高龄老人探访行动12次,实现老年生活“稳稳的幸福”;严格落实“六禁止”“六不超”文明办丧规范,完成47户移风易俗监管工作,整治违规翻建、新建坟墓1座,数量较以往大幅减少,移风易俗思想深入人心。文体事业更有活力。持续优化完善公共文体服务设施,完成洪口村文化礼堂提升改造,增配文体活动物资57件,修缮户外健身设施2处,居民锻炼更加安心;多样化丰富群众文体活动,结合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儿童之家等阵地,开展送戏下乡、乡村村晚、知识讲座、趣味游玩等各类文体活动100余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的“饕殄盛宴”。
2025年工作安排(部分内容)
坚持项目挈领,加快打造乡村振兴强力引擎。
聚焦重点项目破困局。坚持高点站位、深刻认识新八源水库工作形势,采用“一事一议”、“一人一档”的方式,高标准做好项目建设用地征收、移民搬迁安置、电站收购和坟墓迁移等工作,充分保障移民权益,妥善处理好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对标四都港源头“第一村”战略定位,倾力打造迂潭高端民宿IP品牌,全力推动“侨乡大花园”EOD项目早成型、早见效,加速打开汤垟发展格局。秉持项目为王谋跨越。升级“智慧门户”干坑样板,落实“1+N+1”未来乡村解决方案,集合漂流书局、智慧医疗、积分兑换等功能塑造党群服务“中心枢纽”,将四都源村打造成为集文旅、探险、研学、科技于一体的未来集镇综合体。围绕“红色西天”的发展定位,高标准推进革命老区乡镇红色乡村振兴试点项目,通过红色研学基地、“重走红军路”、百丈漈观景台、主题民宿、林下经济等特色项目建设,实现流量与留量“双提升”,村集体与农户“双增收”,为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田经验。突出产业特色促共富。以打造全县高端民宿新标杆为目标,举全乡之力开展东瓯秘境民宿剩余政策处理攻坚,确保项目全面建成落地,推动全乡文旅产业并入快速道。因地制宜发展中蜂养殖、生态农牧养殖、山泉酿酒、油茶种植等特色产业,依托“汤垟甄选”共富直播间,培育直播人才,打造“T创社”农旅品牌,拓宽本土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全方位重塑谋划新业态、好项目,通过电站扩容提升、光伏发电分红、联村抱团发展等形式来运营好强村公司,以持续增收的好项目不断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对标“十化十美”,持续擦亮南境花园金字招牌。
念好可赏可感“山字经”。扩大金鸡山云海全国“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品牌影响力,推进悬崖云中咖啡驿站建设,丰富“晨观日出、晴赏云海、夜望星河”登山旅游内涵,探索气候资源价值转化新路径。推进垟寮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通过农房改造、外立面提升、道路修缮等,结合金鸡山麓“村咖”网红打卡点塑造,不断增长金鸡山景区沿途流量及人气。做好可欢可野“水文章”。写好华东瀑降邀请赛后续文章,通过增设探险设施、古民居改造,配套悬崖民宿、房车营地、竞技活动,打造侨乡“最美户外天堂”;结合四都港幸福河湖项目,谋划小佐至圩潭3.5km漂流项目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丰富亲水体验,打造涵盖儿童嬉水、水上休闲、专业运动的高品质“水上运动圈”,走出一条“以水美村、以水富民”的新路子。写好文旅融合“田园诗”。以南境花园、古道探寻、文化馆项目建设及和美乡村“簪花行动”为契机,持续丰富垟寮传统文化研学村、小佐精品村、西天红色革命村、干坑最美主街道等内涵,串珠成链、连线成景,聚力打造更美、更有底子、更有吸引力的“侨乡南大门”。
聚焦民生福祉,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厚植服务底蕴。以“华侨邻里中心”为载体,依托山区公共服务跨山统筹一体化改革工作,建立集“党建服务、办公议事、文体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为民服务新标地,切实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指数;凝聚起机关单位、党员、网格员等多方力量,进驻华侨邻里中心,开展常态化办公,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纳米”。兜牢民生底线。严格落实各项兜底保障政策,积极推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持续开展低收入农户“探访关爱”“幸福清单”送达行动;通过“周三下村日”制度,精准识别困难人员,加强动态管理,充分发挥乡贤会、乡侨联桥梁作用,畅通困难群众申请救助渠道,加大对困难群众救助力度,兜住兜牢兜好困难群体民生底线。擦亮幸福底色。继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15分钟文化品质生活圈的服务功能,扎实开展农村文化礼堂社会化运行试点;健全志愿者服务队伍,做实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温馨走访,通过点亮“微心愿”,传递党委政府关怀;打造智慧化、精细化、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一站式嵌入阶梯影院、智慧养老、数字医疗小屋等多个功能区块,让服务更走心、群众更舒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中国县域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来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