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郊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08-12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阳泉市郊区政府网
阳泉市郊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区“两个率先”奋斗目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顶压前行,克难奋进,经济总体稳定恢复,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发展质效显著提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176.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8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99.51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74.19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比重为1.7∶56.3∶42.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4234元,按2023年平均汇率计算为9115美元。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74541人。全区全年出生人口1987人,出生率为7.22‰;死亡人口2268人,死亡率为8.24‰;自然增长率为-1.02‰。
从城乡结构看,全区城镇常住人口197693人,比上年末增加1305人,乡村常住人口76848人,比上年末减少2657人;城镇化率为72.01%,比上年提高0.83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八大类商品有五类上涨,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涨幅最大,同比上涨3.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8.7%,其中煤炭行业价格下降14.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088人,比上年增长8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9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8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9%。
经济新动能加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9%;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67.4%。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5699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9099户。
绿色低碳转型迈出新步伐。初步核算,全年全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量4.3亿千瓦时,增长5.7%。有序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年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23.9%。
二、农 业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4738公顷,比上年增长0.2%。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190公顷,增长0.3%;油料种植面积0.8公顷,下降20%;中草药收获面积120公顷,下降0.5%;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425公顷,增长0.1%。粮食种植中,玉米种植面积3610公顷,下降0.5%。
全年粮食总产量15377吨,增长0.5%。
肉类总产量6327吨,增长8.0%。其中,猪肉产量5013吨,增长6.2%;牛肉产量115吨,增长44.4%;羊肉产量118吨,增长38.9%;禽肉产量1081吨,增长10.6%。牛奶产量603吨,下降11.2%。禽蛋产量8095吨,增长12.9%。
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48527千瓦,比上年增长1.9%。机械耕地面积3738公顷,增长0.3%;机械播种面积3750公顷,增长0.3%;机械收获面积1803公顷,增长12.8%。
全年全区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2293公顷。农田机械节水灌溉面积71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88.3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7%。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行业增加值下降9.5%,非煤工业增加值增长5.6%;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9.6%,制造业增长13.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3.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4.89亿元,下降7.1%;实现利税17.29亿元,下降42.0%。其中,实现利润总额4.85亿元,下降70.5%。亏损企业21家,亏损面为28%;亏损额4.54亿元,增长342.5%。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 78.22元,比上年增加7.49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22%,下降9.06个百分点;年末资产负债率为61.7%,比上年末增加0.4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1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3.3%。全区具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0家,实现总产值5.98亿元,增长20.2%;实现利润总额 2295万元,下降15.8%;营业税金及附加891万元,增长379%。签订合同额12.88亿元,增长61.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1.6万平方米,下降21.2%;竣工面积12.5万平方米。
四、能 源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1014万吨,增长5.4%。
全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洗煤产量632万吨,增长194.9%;发电量52.32亿千瓦时,增长21.7%;煤层气产量7435万立方米,增长9.4%。
全年全区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738万吨,增长5.4%;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73万吨,增长19.1%。
年末全区发电装机容量234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29.2%。其中,火电装机容量210万千瓦,增长168.8%;并网风电装机容量9万千瓦,与上年持平;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5万千瓦,与上年持平。
全年全区全社会用电总量9.75亿千瓦时,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用电0.19亿千瓦时,下降6.5%;第二产业用电6.48亿千瓦时,增长12.0%,其中工业用电6.32亿千瓦时,增长13.4%;第三产业用电1.47亿千瓦时,增长11.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61亿千瓦时,下降8.1%。
五、服务业
全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74.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10亿元,下降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41亿元,增长7.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46亿元,增长14.8%;金融业增加值9.16亿元,增长4.4%;房地产业增加值12.54亿元,增长3.0%;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8.41亿元,增长9.9%;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4.92亿元,增长4.3%。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9.4%,利润总额增长176.8%。
年末全区公路线路里程699公里。规模以上道路运输企业货运周转量146559万吨公里,下降7.8%。
年末全区道路货物营运车辆达到2922辆,比上年增长6.4%。其中,个体货运车610辆。
年末全区移动电话基站数1214个,其中5G基站458个。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98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7.3万户。全区互联网接入用户达到5.06万户。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837万元,比上年增长0.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606万元,下降9.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2489万元,下降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6117万元,下降10.3%。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686万元,增长14.1%;商品零售185920万元,下降10%。
七、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4.3%。其中,民间投资下降5.5%,占投资比重31.1%。
分构成看,建安工程投资下降15%,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下降64.8%,其他费用投资增长99.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0.3%。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3.9%,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3.9%,工业投资中,企业技改投资下降22.2%;制造业投资下降59.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4.9%。
全年全区在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房地产开发项目) 149个。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7个。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6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下降20.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8857万元,增长25.0%。其中,住宅投资33057万元,增长15.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126万元,增长223.1%。
八、对外经济
全年全区进出口总额2724万元,比上年下降8.3%,有实绩的出口企业10家。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61053万元,增长9.87%。其中,税收收入42987万元,下降5.29%。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共计完成2711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4318万元,增长0.7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0.92%,公共安全支出增长51.81%,教育支出下降6.68%,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6.6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4.07%,卫生健康支出下降6.65%,节能环保支出增长5.26%,城乡社区支出增长10.41%。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43.92亿元,比年初增加38.54亿元,增长12.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277.04亿元,增长17.0%。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1.68亿元,比年初增加22.2亿元,增长13.1%。
全年全区保费收入6348万元,同比增长12.8%。其中,人寿保险业务保费收入2222万元,增长7.2%;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4126万元,增长16.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812万元,增长8.3%。其中,人寿保险业务给付547万元,下降24.1%;财产险业务赔款2265万元,增长20.7%。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区共有幼儿园46所,小学17所,初中10所,普通高中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指导帮助“西南舁苹果”申报山西臻品标志;建立商标品牌指导服务站,截至目前共指导帮助企业成功申请商标注册22件。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高新技术企业数14家。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年末有线电视用户2.6万户。全年共出版《阳泉日报·郊区周刊》48期,期发行量达2.3万份。微信公众号《阳泉郊区之窗》共推送3100条信息。郊区图书馆藏书7.4万册。
全年全区开放的3家A级景区共接待约75万人次,同比增长29%,旅游综合收入约4800万元,同比增长20%。
全区共有旅行社2个,A级景区4个,其中4A级2个。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175个,编制床位730张。其中,医院(所、站)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全区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3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55人。
年末全区有体育场地面积49.45万平方米;体育场地1124个,基础大项场地数量为50个,球类运动场地593个,冰雪运动场地1个,体育健身场地440个。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04元,比上年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15元,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4元,增长7.6%。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6549人(含离退休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9340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6910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06083人;参加工伤保险44812人;参加失业保险13687人。
全年全区共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795人,比上年减少 1673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402人,比上年减少856人;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41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524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5031万元。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0个,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672张,收养169人。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228个。其中,社区综合服务机构和设施110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18个。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区完成造林面积267公顷。
年末全区林地面积达27300公顷。
全年全区大气环境质量达标天数261天,达标天数比例74.1%;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7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6。
全年全区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89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 1256公顷。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7起。死亡人数7人。全年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33人/百万吨。
公报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本公报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3.本公报全区生产总值数据含高新区。
4.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5.除注明外,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上年相比较。
6.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区“两个率先”奋斗目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顶压前行,克难奋进,经济总体稳定恢复,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发展质效显著提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176.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8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99.51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74.19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比重为1.7∶56.3∶42.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4234元,按2023年平均汇率计算为9115美元。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74541人。全区全年出生人口1987人,出生率为7.22‰;死亡人口2268人,死亡率为8.24‰;自然增长率为-1.02‰。
从城乡结构看,全区城镇常住人口197693人,比上年末增加1305人,乡村常住人口76848人,比上年末减少2657人;城镇化率为72.01%,比上年提高0.83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八大类商品有五类上涨,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涨幅最大,同比上涨3.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8.7%,其中煤炭行业价格下降14.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088人,比上年增长8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9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8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9%。
经济新动能加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9%;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67.4%。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5699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9099户。
绿色低碳转型迈出新步伐。初步核算,全年全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量4.3亿千瓦时,增长5.7%。有序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年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23.9%。
二、农 业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4738公顷,比上年增长0.2%。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190公顷,增长0.3%;油料种植面积0.8公顷,下降20%;中草药收获面积120公顷,下降0.5%;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425公顷,增长0.1%。粮食种植中,玉米种植面积3610公顷,下降0.5%。
全年粮食总产量15377吨,增长0.5%。
肉类总产量6327吨,增长8.0%。其中,猪肉产量5013吨,增长6.2%;牛肉产量115吨,增长44.4%;羊肉产量118吨,增长38.9%;禽肉产量1081吨,增长10.6%。牛奶产量603吨,下降11.2%。禽蛋产量8095吨,增长12.9%。
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48527千瓦,比上年增长1.9%。机械耕地面积3738公顷,增长0.3%;机械播种面积3750公顷,增长0.3%;机械收获面积1803公顷,增长12.8%。
全年全区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2293公顷。农田机械节水灌溉面积71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88.3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7%。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行业增加值下降9.5%,非煤工业增加值增长5.6%;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9.6%,制造业增长13.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3.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4.89亿元,下降7.1%;实现利税17.29亿元,下降42.0%。其中,实现利润总额4.85亿元,下降70.5%。亏损企业21家,亏损面为28%;亏损额4.54亿元,增长342.5%。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 78.22元,比上年增加7.49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22%,下降9.06个百分点;年末资产负债率为61.7%,比上年末增加0.4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1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3.3%。全区具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0家,实现总产值5.98亿元,增长20.2%;实现利润总额 2295万元,下降15.8%;营业税金及附加891万元,增长379%。签订合同额12.88亿元,增长61.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1.6万平方米,下降21.2%;竣工面积12.5万平方米。
四、能 源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1014万吨,增长5.4%。
全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洗煤产量632万吨,增长194.9%;发电量52.32亿千瓦时,增长21.7%;煤层气产量7435万立方米,增长9.4%。
全年全区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738万吨,增长5.4%;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73万吨,增长19.1%。
年末全区发电装机容量234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29.2%。其中,火电装机容量210万千瓦,增长168.8%;并网风电装机容量9万千瓦,与上年持平;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5万千瓦,与上年持平。
全年全区全社会用电总量9.75亿千瓦时,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用电0.19亿千瓦时,下降6.5%;第二产业用电6.48亿千瓦时,增长12.0%,其中工业用电6.32亿千瓦时,增长13.4%;第三产业用电1.47亿千瓦时,增长11.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61亿千瓦时,下降8.1%。
五、服务业
全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74.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10亿元,下降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41亿元,增长7.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46亿元,增长14.8%;金融业增加值9.16亿元,增长4.4%;房地产业增加值12.54亿元,增长3.0%;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8.41亿元,增长9.9%;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4.92亿元,增长4.3%。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9.4%,利润总额增长176.8%。
年末全区公路线路里程699公里。规模以上道路运输企业货运周转量146559万吨公里,下降7.8%。
年末全区道路货物营运车辆达到2922辆,比上年增长6.4%。其中,个体货运车610辆。
年末全区移动电话基站数1214个,其中5G基站458个。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98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7.3万户。全区互联网接入用户达到5.06万户。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837万元,比上年增长0.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606万元,下降9.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2489万元,下降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6117万元,下降10.3%。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686万元,增长14.1%;商品零售185920万元,下降10%。
七、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4.3%。其中,民间投资下降5.5%,占投资比重31.1%。
分构成看,建安工程投资下降15%,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下降64.8%,其他费用投资增长99.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0.3%。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3.9%,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3.9%,工业投资中,企业技改投资下降22.2%;制造业投资下降59.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4.9%。
全年全区在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房地产开发项目) 149个。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7个。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6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下降20.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8857万元,增长25.0%。其中,住宅投资33057万元,增长15.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126万元,增长223.1%。
八、对外经济
全年全区进出口总额2724万元,比上年下降8.3%,有实绩的出口企业10家。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61053万元,增长9.87%。其中,税收收入42987万元,下降5.29%。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共计完成2711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4318万元,增长0.7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0.92%,公共安全支出增长51.81%,教育支出下降6.68%,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6.6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4.07%,卫生健康支出下降6.65%,节能环保支出增长5.26%,城乡社区支出增长10.41%。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43.92亿元,比年初增加38.54亿元,增长12.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277.04亿元,增长17.0%。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1.68亿元,比年初增加22.2亿元,增长13.1%。
全年全区保费收入6348万元,同比增长12.8%。其中,人寿保险业务保费收入2222万元,增长7.2%;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4126万元,增长16.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812万元,增长8.3%。其中,人寿保险业务给付547万元,下降24.1%;财产险业务赔款2265万元,增长20.7%。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区共有幼儿园46所,小学17所,初中10所,普通高中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指导帮助“西南舁苹果”申报山西臻品标志;建立商标品牌指导服务站,截至目前共指导帮助企业成功申请商标注册22件。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高新技术企业数14家。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年末有线电视用户2.6万户。全年共出版《阳泉日报·郊区周刊》48期,期发行量达2.3万份。微信公众号《阳泉郊区之窗》共推送3100条信息。郊区图书馆藏书7.4万册。
全年全区开放的3家A级景区共接待约75万人次,同比增长29%,旅游综合收入约4800万元,同比增长20%。
全区共有旅行社2个,A级景区4个,其中4A级2个。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175个,编制床位730张。其中,医院(所、站)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全区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3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55人。
年末全区有体育场地面积49.45万平方米;体育场地1124个,基础大项场地数量为50个,球类运动场地593个,冰雪运动场地1个,体育健身场地440个。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04元,比上年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15元,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4元,增长7.6%。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6549人(含离退休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9340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6910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06083人;参加工伤保险44812人;参加失业保险13687人。
全年全区共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3795人,比上年减少 1673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402人,比上年减少856人;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41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524人;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5031万元。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0个,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672张,收养169人。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228个。其中,社区综合服务机构和设施110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18个。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区完成造林面积267公顷。
年末全区林地面积达27300公顷。
全年全区大气环境质量达标天数261天,达标天数比例74.1%;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7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6。
全年全区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89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 1256公顷。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7起。死亡人数7人。全年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33人/百万吨。
公报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本公报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3.本公报全区生产总值数据含高新区。
4.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5.除注明外,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上年相比较。
6.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中国县域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来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