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县域经济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时间:2023-03-15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189   评论:0
内容摘要:目  录 第一篇 发展基础第一章 发展成绩与发展环境第一节“十三五”发展成绩第二节 发展环境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第二节 基本原则第三节 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第四节 “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第二篇 基础设施建设第三章 完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第一节 推进城乡公路网......
目  录



第一篇 发展基础

第一章 发展成绩与发展环境

第一节“十三五”发展成绩

第二节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

第四节 “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第二篇 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章 完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第一节 推进城乡公路网络化发展

第二节 推进中巴、塔莎铁路建设

第三节 完善航空运输体系

第四章 水利基础设施

第一节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

第二节 切实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第三节 高效节水农牧业水利工程建设

第五章 能源基础设施

第一节 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建设

第二节 推进能源输送网络建设

第六章 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第三篇 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七章 产业布局

第一节 农牧产业布局

第二节 旅游产业布局

第三节 园区布局

第八章 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

第一节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第二节 着力推动畜牧业现代化

第九章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绿色开发自然资源

第二节 积极培育可再生能源产业

第三节 深化农牧产品加工制造业

第十章 推进全域旅游提升服务质量

第一节 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第三节 落实旅游加产业融合

第四节 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文化旅游

第五节 加强帕米尔高原旅游推广

第十一章 全面促进城乡消费转型升级

第一节 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第二节 全面促进消费转型升级

第十二章 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

第一节 金融保险业

第二节 物流服务业

第三节 健康服务业

第十三章 推广网络应用发展数字经济

第一节 产业发展数字化转型

第二节 数字服务业

第三节 智慧电商

第四节 公共云服务

第五节 信息安全

第四篇 扩大对外开放

第十四章  积极推动临空经济港建设

第十五章  积极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喀什物流枢纽(塔县)副中心建设

第十六章  积极推动中巴经济合作中心建设

第十七章  积极推动“三区”建设

第一节  加快推动经济合作区建设

第二节  完善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

第三节  加快推动跨境旅游区建设

第十八章 加快推进“飞地产业园”建设

第十九章 推进口岸经济带建设

第一节  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升级口岸通关设施

第三节  数字口岸建设

第四节  创新口岸产业发展模式

第二十章  全面深化改革

第一节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二节  加快外贸经济发展

第五篇 城乡协调发展

第二十一章 优化城乡发展布局

第一节  强化中心城镇带动作用

第二节  推进高原风情特色旅游小镇建设

第三节  推动中小乡镇扩容提质

第二十二章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一节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综合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第二十三章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节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第二节  优化农牧业结构和布局

第三节  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

第四节  完善现代农牧业保障体系

第五节  畅通要素流动

第六节 发展特色经济

第七节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第八节 健全多元投入机制

第二十四章 全面加强美丽乡村建设

第一节 美丽乡村人居环境

第二节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

第六篇 生态环境

第二十五章 加强生态保护

第一节 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第二节 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

第三节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第二十六章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 推动能源生态文明

第二节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第三节 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第二十七章 提升环境污染防治水平

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

第二节 水污染防治

第三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第七篇 改善民生

第二十八章 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第一节 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

第二节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第三节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二十九章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第一节 以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带动发展

第二节 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第三十章 推动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均等化

第一节 完善公共文体设施建设

第二节 创新群众性文化娱乐形式

第三节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传媒事业

第四节 积极发展群众体育事业

第五节 开展德育文化体系建设

第三十一章 加快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第一节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第二节 健全疫情防控和疾病预防体系建设

第三节 加强高原疾病防治能力

第四节 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第五节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十二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一节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第二节 完善微创业扶持政策

第三节 提高城乡就业服务能力

第四节 保障特殊劳动群体就业

第五节 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第六节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第三十三章 深入实施社会保障工程

第一节 完善社会保险全覆盖

第二节 构建多元化社会救助体系

第三节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第四节 全面完善城乡住房保障制度

第五节 维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第八篇 对口援塔

第三十四章 优化产业援塔

第一节 推进深塔两地产业合作

第二节 加强区域合作,推动深塔平台共享

第三节 推动产业链援塔项目建设

第三十五章 优化民生援塔

第三十六章 加强人才援塔

第一节 加强推进教育援塔

第二节 推进干部人才交流与培养

第三节 加快推进人才引进工作实施

第三十七章 “十四五”援塔政策与机制

第一节 推动建立全方位的援塔政策体系

第二节 健全对口援塔项目管理和监督机制

第三节 完善对口援塔工作与保障机制

第九篇 长治久安

第三十八章 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长治久安

第一节 持续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第二节 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三节 坚持各民族和睦发展

第四节 坚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十九章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塔县新格局

第一节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第二节 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第三节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第四节 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第十篇  实施保障

第四十章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四十一章 完善规划落实机制

第四十二章 加强规划监督考评



第一篇 发展基础
第一章 发展成绩与发展环境
第一节“十三五”发展成绩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顺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基础的关键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疫情带来的影响,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落实自治区党委“1+3+3+改革开放”工作部署,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全县呈现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边防安全、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为迈向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

脱贫攻坚全面完成。落实党中央“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自治区党委“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和地委“十二项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全县脱贫,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实现人人就业。“两不愁三保障”“五通七有”深入巩固,农牧民群众住进了安居房、抗震房,安全饮水达到“四项指标”,全力推进“异地办学”、率先实现“寄宿制教学”,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制度,每户都有家庭签约医生、小药箱。大电网覆盖到最偏远的乡村。坚持“志”“智”双扶,大力倡导“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引导贫困群众摒弃“等要靠”,逐步养成“炊有厨、餐有桌、睡有床、学有椅、便有厕”的现代文明生活方式。通过逐户逐项补短板,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家具进屋,发展庭院经济,建设棚圈,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历史性改变。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全县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11.0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7.75亿元,年均增长8.4%。 构建“文旅强县、畜牧富民、边贸活县”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核两区四线”全域旅游更显魅力,2015年以来,投资4.87亿元实施旅游项目94个,完善“六要素”,成功创建帕米尔国家5A级景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45%、12.9%。 畜牧业全产业链深入拓展,发展壮大牦牛核心群,投资6594万元,建成牦牛品种改良中心、良种繁育中心、冻精实验室、颗粒饲料加工厂,引进培育5家龙头企业,村党支部领办畜牧合作社运营收益。高原雪菊、玛咖、大果沙棘、紫皮土豆等特色种植促民增收,高原养殖基地形成布局。规划发展“飞地产业园”,深入谋划“三区两中心一港一园”建设,中巴边民互市全面投运,边境贸易实现突破。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全县市场主体户增加2408户,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民生保障更加充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80%以上的财力用于民生和基层建设,深入推进“九项惠民工程”。预计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769元、9325元。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300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277人次。探索实施深塔中学异地办学模式,高、初、小入学率均达到100%,15年免费教育实现全覆盖。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疑难危重医治比例由2%提高到73%,实现无地方病死亡病例、结核病阳性治疗率100%。全面完成灾后住房重建任务,建设安居富民、定居兴牧房、保障性住房,自治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农户网络光纤到户全覆盖,幸福大院和儿童福利院全覆盖,五大保险全覆盖,人人有保障。县城公交投入运行,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民族工作,“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常态化。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联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民族团结教育“十进”活动扎实开展。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全覆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深入人心,新疆精神、喀什责任大力弘扬。塔吉克鹰笛、牦牛叼羊等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主堡古城遗址、吉尔赞喀勒墓地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盘龙古道》《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开机拍摄。“文化润疆”工程启动实施,县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挂牌运行,丰富村级文化室功能,开展中华文化进万家活动,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四场污染防治攻坚战,守住不搞建设、守好生态、守好叶尔羌河源头“三大生态底线”。建成阿拉尔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明显,完成植树造林3.16万亩,天然林面积达20.93万亩。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正式运行,完成乡村“煤改电”工程,实现县城“煤改电”集中供暖,关停燃煤锅炉。城乡环境整治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对口支援成果丰硕。深圳市、鞍钢集团、福田区全方位援疆、奎屯市对口帮扶力度持续加大,累计实施援疆项目126 个,到位资金5.42亿元,深能福塔、牦牛改良中心、标准化肉鸡养殖基地高效落地,引进和正源公司等6家企业进驻。教育、医疗、人才等领域对口帮扶机制不断深化,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各族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12批次79名干部人才和54人次柔性干部人才献计献策,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真情付出,极大增强了发展活力,促进了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从严治党引向深入。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引领,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基层减负富有成效,深化扶贫领域专项治理以及扫黑除恶、民生领域等整治工作,坚持挺纪在前,构建“三不”机制。

疫情防控慎终如始。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和重要工作,县委主要领导带领全县各族党员干部在大战大考中直面挑战、克难奋进,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措施。坚持平战结合,建立健全高效指挥、统筹协调、调度推动工作机制,“三道防线”“八项监测预警机制”常态运行。

第二节 发展环境
世界经济衰退因素不断聚集。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已使许多国家接近失控的边缘。已显露颓势的世界经济在美国全面贸易保护政策和疫情的双重夹击下几近停滞。即使疫情能逐渐消退,其对全球经济造成破坏和深远影响已无法确切衡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上升,全球投资剧减、消费大幅下滑,国际贸易量萎缩已成事实。次生的全球价值链断裂还将造成各国产出缩水及国际分工的重新洗牌,要素配置将被进一步扭曲,生产成本将大幅上升。累积的经济风险在疫情的触发下已使世界经济走向衰退。

消费增长升级成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随着消费市场持续较快增长,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经济发展方式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换:城乡市场协同发展,区域结构优化重塑,消费结构转型调整,服务消费快速增长。消费层次已经从传统的消费模式,进而提升到以工业品为主导的消费模式,再扩展到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消费模式。消费模式的转型将倒逼供给侧的科技创新,必然使得社会资源向高端行业集聚。未来消费增长升级将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技术创新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动力。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与贸易方式,数字场景下,全球资源跨境整合、无缝连接。数字经济下,全球供需主体得以在同一网络上进行线上对接,供应链由线下移到线上,信息、资金、服务等资源交互依托数字网络,效率更高、范围更广,极大降低了生产供应组织的成本,提升资源流动效率和效果,实现生产供应与消费需求的全球整合和收益全球共享。数字技术创新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贸易扩张的新动力。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能量。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可有效激发市场动力,推动经济形态和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形势下,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将稳定经济,促进就业的短期目标与构筑经济新增长点的长期目标相结合,会加快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些新基础设施建设无疑会给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能量。

新疆稳定红利持续释放。新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各族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新疆的稳定给予了投资商信心,有利于新疆经济的发展,为产业结构优化和新技术企业在疆设立奠定了基础,增加了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稳定的社会大局,有利于在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加快经济发展,构建扩大就业的产业体系,为贸易发展提供产业环境和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深入推进。党的十九大提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建设通过挖掘边境地区区位优势,逐步完善互联互通建设,以产业发展将边境对经济合作的屏蔽作用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中介作用,促使作为国家间领土划分依据的边界由政治封闭线向经济接触带演化。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基础建设、医疗、教育、农业、金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一带一路”红利已逐步显现。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融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做出塔县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 供根本保证。

坚持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塔县工作,坚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塔县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各族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 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社,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 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全县一盘棋,服务国家、自治区、地区大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把中央、自治区、地区支持、对口援疆与发挥自身优势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地委对塔县的定位要求,立足新时代塔县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条件,紧扣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不提脱离实际的指标要求,不搞层层加码、 不盲目攀比,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稳中有进、扎实推进。

第三节 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基本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长治久安基础更加坚实;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台阶,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成为南疆支点重要节点、口岸经济重要平台;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文化润疆取得重大成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伊斯兰教中国化水平明显提升,各族群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外向型经济体系更加完善,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南疆支点重要节点作用充分发挥;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建成旅游城市;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平安塔县、健康塔县、文明塔县、富裕塔县、幸福塔县、美丽塔县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第四节 “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当前发展基础、外部环境条件和未来发展趋势,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着重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十四五”时期,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开发融合、乡村振兴、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保护治理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和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和政策创新,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塔县人民精神风貌。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坚持新发展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质量效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地方财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增长潜力充分释放,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积极融入中国新疆自贸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南疆支点重要节点建设取得更大进展,“三区两中心一港一园”、“一带一路”昆仑云大数据中心的龙头引擎作用更加明显,开放型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融入国内大循环招商引资落地项目投资年均增长8%,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重要领域和重要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民族团结实现新加强。“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深入开展,对自治县历史民俗文化研究阐释宣传形成重要成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巩固,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更加坚实。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文化润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牢固树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不断健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文化主体地位切实巩固,各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守住不搞“三高”项目、守好生态、守好叶尔羌河源头“三大底线”,空气质量持续优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指标内,绿化面积增加25%以上。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实施阿拉尔国家湿地公园、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保护工程,建设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基地。空中云水资源充分利用,生态保护和修复机制基本形成。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大美塔县天更蓝、水更清。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和8%以上,城乡居民人人有事干的就业能力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城镇新增就业400人次,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民生微实事常态长效,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法治塔县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明显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空中搜救能力大幅提高,自然灾害防雨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第二篇 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章 完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塔县城乡公路网络化布局建设,完善航空运输体系,逐步形成公路、铁路、航空协同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主骨干脉络,及由乡镇公路、乡村公路组成的密织公路网,把塔县打造成中巴经济走廊关键节点和国家战略资源运输大通道的重要交通枢纽。

第一节 推进城乡公路网络化发展
加快推进喀什—塔什库尔干县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塔什库尔干县城通向塔什库尔干机场一级公路的道路建设,加快G217线莎车—塔什库尔干县公路建设;以塔县县城为中心,根据塔县乡、镇、村地理分布,依托G314国道主骨架线路,连接周围各县和所辖乡镇,提升打造重点路段县乡公路等级;大力实施过境公路/旅游公路、资源道路建设,推进瓦恰乡—库科西鲁格乡、马尔洋乡—大同乡公路建设,加强自然村(组)公路建设,打通断头路,提高农村道路通达便捷性。以G314布伦口至红其拉甫口岸道路改建为契机,强化抵边乡镇公路养护,形成层次分明、纵横交错的公路网体系,使公路交通成为塔县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柱。加快重点乡镇客运枢纽建设,打造新城区综合交通枢纽站点,建设各乡镇标准化客运站点及行政村招呼站点,构建完善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满足城乡居民出行需求,客运体系乡镇通达率达到100%,村通达率达到100%。

第二节 推进中巴、塔莎铁路建设
中巴铁路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加大对中、西、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塔什库尔干县至莎车铁路,是推动区域内铁路环线建设,扩大铁路覆盖范围的重要项目之一,不仅有利于完善优化区域内的铁路网络布局,还可以形成较多的铁路运输通道。

第三节 完善航空运输体系
加快塔什库尔干县帕米尔机场建设,根据机场建设进度同步规划建设与机场客运及货运能力匹配的配套客流与物流设施,推动由帕米尔机场带动的临空经济港建设。根据帕米尔机场的设计能力,除开通塔什库尔干至喀什、莎车、乌鲁木齐、伊宁、阿克苏等地的疆内航线外,逐步开通塔什库尔干至北京、西安、深圳等地的疆外航线,并争取开通部分国际航线,以帕米尔机场建设为起点不断完善塔县航空运输体系和综合物流体系。提升机场综合保障能力,推动帕米尔机场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

第四章 水利基础设施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的基本思路,着力解决防洪、灌溉、供水、生态环境等热点问题,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建成完善的防洪安全、服务农田水利、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水务管理和水利保障等体系。

第一节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
进一步完善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叶尔羌河干流克勒青河汇合口—阿尔塔什水库河段桑皮勒和米斯克尼水电站建设,新增水电装机容量256万千瓦;加大水利资源优势利用。开展马尔洋河、瓦恰河、布伦木沙河、大同河、小同河、阿然保泰河等河道治理,协同推进山洪灾害洪沟治理工程及河流堤防工程,全力提升塔县防汛抗旱能力,建设日趋完善的综合防洪体系,深入推进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防洪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完善。

第二节 切实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加快解决农牧民饮水安全问题,划定水源保护区,完善自来水水源改造项目,实施水源地勘探、建设、保护。逐步开展县城老旧配水管网材质更换及新城区配水管网铺设工作,完善给水管网附属设施;加快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切实巩固提升行政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因地制宜实施小型和分散式供水标准化建设。

第三节 高效节水农牧业水利工程建设
加快完善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和节水改造工程,全面提高农业及草场节水能力。完善牧区骨干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太阳能扬水站及太阳能安全饮水井功能,推进太能提水站工程实施;逐步开展扬水站建设,配套完成渠首改建工程;以草原分区为主结合地形地貌及畜牧方式,在塔什库尔干乡、塔合曼乡、提孜那甫乡、达布达尔乡、马尔洋乡、大同乡等牧场较为集中的乡镇大力推进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彻底解决游牧民定居点的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的灌溉问题。实施渠系改造工程、水渠防渗及配套设施工程、滴灌建设等项目。

第五章 能源基础设施
第一节 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建设
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完善县城电网和农村电网建设及升级改造工程。完善主干电网建设,优化电力供应结构,形成以分布合理的变电站为支撑,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分区分层供电,10千伏线路“手拉手”的供电模式;不断实施老旧线路改造升级工程,保证末端供电质量,持续推进输变电及双回路供电工程,大幅提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率;通过达布达尔乡热斯喀木村和马尔洋乡皮勒村电网延伸工程,逐步提高村民生产生活用电保障水平。加强园区、医院、学校等重点单位电网建设,提升电力应急响应和保障能力。到2025年,供电可靠率达到99.86%,电网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到100%,配电通信网覆盖率达到100%,智能电表覆盖率达到100%。加大停车位、公交及出租车场、小区等配建的专用充电设施建设,逐步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全县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立智慧车联网服务平台。

第二节 推进能源输送网络建设
将塔什库尔干县能源开发建设同步划入中巴能源管道规划建设中,挖掘塔县能源开发潜力,并以塔县为中转站,建立大型能源中转基地,拓宽能源运输新通道,保障能源安全,推动塔县进一步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同时新建压缩液化天然气合建站一座;加快铺设中压燃气管道,推进市政燃气管道及庭院管道网格化建设,完善居民燃气入户及配套附属设施,使县城居民、商业等气化率达到95%以上;借中巴能源管道建设契机,各乡镇规划建设车用民用加气站,逐步开展农村燃气管网铺设工作。

第六章 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努力推进中塔、中阿国际主干光缆建设;继续实施县城主干光缆扩容、环路保护建设及干线光缆入地工程,进一步将主干光缆向农村延伸;积极推进光纤入户及光宽带端口建设,实现城镇光纤入户、有条件农村光纤入村,使县城光纤入户率达到100%,农村入户率达到95%;加快实施5G基站的新建及更替,消除人居环境和交通沿线的通信网络盲区;完善智慧边防建设,达到全县4G全覆盖;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完成旅游景点、道路沿线4G、5G全覆盖。优化大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在塔什库尔干县建设面向中亚南亚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云计算数据中心。扩大“宽带乡村”、“视听乡村”试点范围,支持农村宽带建设,着力缩小偏远山区乡村“数字鸿沟”。加快水利、交通、能源系统信息化建设,提升执法能力,着力构建现代化政府管理信息体系。


第三篇 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七章 产业布局
形成一轴四区,轴线带动、片区联动的整体布局。以314国道在塔什库尔干县域内的路段作为县域主要发展经济带,以塔什库尔干镇为中心城镇,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城区划分边民互市贸易区、商贸中心区、行政中心区、电子商务发展核心区、国际物流园区、游客集散基地六大功能区;以塔吉克阿巴提镇、瓦恰乡、库科西鲁格乡为县域次级中心城镇,分担中心城镇经济职能。班迪尔乡、马尔洋乡、瓦恰乡为现代农牧业区;库科西鲁格乡、大同乡为自然资源富集区;塔什库尔干乡、提孜那甫乡、班迪尔乡为旅游发展区;科克亚尔柯尔克孜民族乡、达布达尔乡为口岸经济区。

第一节 农牧产业布局
推进农业产业集中布局。引导农业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布局,加快建设优质特色农业产业群,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分工,着力发展品牌农业,以塔什库尔干乡、塔合曼乡、提孜那甫乡、瓦恰乡、班迪尔乡、塔吉克阿巴提镇作为耕地主要分布区。大力发展林果业,塔吉克阿巴提镇、库科西鲁格乡、大同乡、提孜那甫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逐步扩大林果种植规模,打造高原林果品牌。提孜那甫乡、班迪尔乡,加大玛咖、雪菊、沙棘、黑枸杞的规模化种植,库科西鲁格乡、塔什库尔干乡加快高原药材雪莲、锁阳、库鲁木提、党参、手掌参等高原特色中草药种植加工,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加快优化种植区域,打造高原野生中草药基地。

特色畜牧产业合理布局。积极发展高原有机畜牧业,大力推进帕米尔牦牛、塔什库尔干羊、雪鸡、高原鱼、高原虫草鸡的规模化养殖,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加快打造高原“有机牦牛肉”之乡。草畜平衡养殖区:以班迪尔乡为重点,建设核心养殖区,实施以放牧为主,适度补饲的养殖方式,加快实现以草定畜。高效养殖区:以达布达尔乡为重点,建设牦牛重要产区,推行暖季放牧+冷季补饲+高效养殖的半舍饲养模式,加快实现养殖增效。产业融合区:以塔什库尔干乡为重点,建设养殖承接区,实现加工增值。良种繁育区:以莎车全域旅游物资保障供应基地、达布达尔乡红其拉甫村牦牛养殖基地为主,加快良种繁育。养殖育肥区:以瓦恰乡为主,依托合作社及农户,加强牲畜育肥。

第二节 旅游产业布局
深化旅游产业目标,推进“四线两环”全域旅游空间结构体系。以国家5A级景区-帕米尔旅游景区为核心,发展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游、边境旅游和红色旅游,实现旅游产业的全域覆盖空间布局。重点推进“四线两环”,即:下坂地水库—杏花村—大同乡(东线)、公主堡—守边护边体验营—玄奘东归碑(西线)、帕米尔旅游区—牦牛叼羊—红其拉甫国门(南线)、慕士塔格冰川公园—塔合曼温泉—赛马场非遗展示园—帕米尔旅游区(北线)、盘龙古道—瓦恰高原田园风光体验民俗村—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景区—塔莎古道(内环线)、红色导航站—乔戈里峰国际登山营地—219国道(大环线)等六条旅游线路,构成“四线两环”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第三节 园区布局
优化塔县产业园区布局。以塔什库尔干县中心城镇——塔什库尔干镇为核心,稳步推进中心城镇园区集中建设形成产业集聚和配套效应。利用飞地产业园形成塔县独特园区布局,有条件构建一企多园,一园多组团,各园产业互促的发展格局,充分优化配置企业资源,搭建资产和运营方面的市场化管理体系。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创造优秀营商环境。

第八章 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
第一节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以现代化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稳步增长。加快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广现代化生态农业种植技术,推进农业生产中的技术装备使用,提高农业亩产量,促进农业资源资源集约化利用,加强高效节水农田水利建设力度。积极推进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和节水改造工程,全面提高农业及草场节水能力。通过科学管理降低成本。加快空中云水资源建设。发展特色农产品,以“企业收购+农户生产”合作方式,科克亚尔乡、塔合曼乡、提孜那甫乡、塔什库尔干乡、班迪尔乡等地增加玛咖,雪菊,高原土豆产量,建立中草药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促进农民通过特色庭院经济增收。逐步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发展高原特色种植业。推动各乡镇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十四五”时期,保持种植业播种面积7.7万亩。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庭院经济,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低产田改造,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示范园区、智慧(数字)农业、设施农业、智慧新能源农业示范区。

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鼓励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紧密结合塔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种植业和高原特色设施农业,推动农村生产机械化和规模化,提高组织化经营水平。推进特色种植业规模化发展。推进塔什库尔干县粮改豆、粮改饲、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及推广,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生产原料。

落实惠农政策与补贴机制。利用自治区重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实际用于种植粮食、青贮饲料等特定作物的耕地进行补贴。对小麦、玉米、青贮饲料等特色经济作物进行补贴。对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对耕地休耕制度试点、“粮改饲”、农机购置、农机报废更新等项目进行补贴。积极利用深圳援疆资金及技术指导,加大对农业项目的扶持力度。

完善现代化经营体系。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示范合作社建设,提升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水平和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坚持市场导向,强化产业指导、技术培训、营销帮扶和品牌打造,充分发挥绿色食品在品牌打造和营销帮扶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扶持以塔什库尔干县威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雪菊、牦牛肉、沙棘,和正源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牦牛牛肉干、铁皮石斛、杏子干、杏仁、杏子、红枣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品牌建设项目。

第二节 着力推动畜牧业现代化
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调整畜群养殖结构,坚持保护生态、科学发展的原则,提纯复壮塔什库尔干羊,引进昭苏褐牛,加快合作社牲畜品种改良。发展高原虫草鸡,继续鼓励“小畜换大畜”战略,结合各乡镇实际,科学合理的制定绵羊、山羊退出计划,加大牦牛引进和繁育力度,做大做强牦牛产业,走高端、优质、有机牦牛产品市场,构建产销一体化平台。建设新型牲畜良种繁育体系。抓好种源生产、良种推广、监督检测、科技支撑四大体系建设,提高畜禽种质资源保护能力、良种生产能力、自主育种能力和质量监测能力。规范“两中心两场两基地”运营,改善牲畜品种、壮大大畜养殖规模、保障优质肉、乳市场供应。扶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推进高原牦牛肉加工厂建设项目,高原牲畜品种改良研究项目。发展高原有机畜产品。积极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试点行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畜产品绿色化生产水平。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品牌化运营,构建饲料、种源、扩繁、养殖、屠宰、加工全产业链,加快形成生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特色畜牧业发展新格局。持续做大肉羊养殖,巩固发展塔什库尔干羊等地方品种,推广胚胎移植,提升牦牛种群数量。加块全域旅游物资供应站建设,塔吉克阿巴提镇养牛场建设项目。到2025年,牲畜存栏达28万头(只)、家禽存栏达到4.46万只(羽)、肉奶蛋产量分别达到0.89万吨、1.27万吨和50吨。

完善畜牧产品流通体系。加大以牦牛为主的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要求,鼓励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进一步扩大全县规模养殖总量。规范畜产品销售环节。通过定点屠宰,严格畜产品准入制度,简化流通环节,加速畜产品的上市周期,使农户、企业畜产品销售更加高效、规范。引导重点养殖企业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标准化生产及管理措施,不断提高特色畜产品的信誉和知名度。

推进畜牧产品产业链延伸。补齐上游饲草料不足短板。进行天然草场补播改良,加强管理人工饲草料种植,探索新型种植模式,实施林草间作。全面加强优质人工牧草种植推广,切实保障饲草饲料有效长足供给,强化政策宣传,转变牧民的种养观念,加强畜牧标准化化生产技术推广,加强畜牧良种改良和配套技术推广,加强牧草种植技术指导。推广“农区种草加工、牧区采购、联产联销”模式。引进加工企业,加强下游产业链,通过项目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保障优质牦牛肉市场供应,将高原独特的高原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优势发挥出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促进畜禽品种改良,完成帕米尔畜产品有机认证和地理标识注册工作。引进推广先进的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储藏保鲜、分级包装等机械装备。

提高畜牧产品疫病防控力度。完善动物卫生监督和畜牧业投入品监管措施。加强畜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力度、严格检疫程序。严格执行调运动物审批,加大对调运、贩运畜禽的监督监管。同时,加强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督监管力度。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储备,改造县级疫苗冷链体系建设,配套冷库、疫苗冷藏运输车,完善疫病防控设备设施。

打造绿色有机可追溯体系。开展塔什库尔干县智慧牧场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试点,摸索推进,建立塔什库尔干县畜牧门户管理系统、地理位置系统、养殖生产管理系统、动物防疫管理系统、可追溯系统、农畜产品贸易系统、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建立牲畜溯源管理系统,将养殖、出栏销售、屠宰和肉品加工、运输、批发、零售纳入肉品供应链全程在线监管,使政府部门有限的监管人员对需要监管的环节进行远程管理和监督,有效保证塔县畜产品的绿色有机品质。

第九章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绿色开发自然资源
在不触碰生态红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塔县矿产资源储备丰富优势,针对铁、铅、锌、铜等资源,发展集约型矿业企业,实现产业规模化、集群化,积极配合落实国家资源安全战略部署,加强矿产资源整合开发力度,优化布局和矿山企业结构,促进规模开采和集约利用,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合理开发高品质矿泉水资源,打造帕米尔优质矿泉水品牌,将水资源开发与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第二节 积极培育可再生能源产业
持续利用丰富的光照资源,解决农牧民用电问题,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继续深化落实塔县光伏发电项目,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及储能项目。在深能福塔电站扩容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深化光伏利用效率,带动塔县迎来更多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项目。充分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打造优势新业态。加大曲曼—塔合曼—带地热地质勘查,探明地热资源总量和开发潜力。推进地热产业园建设项目,引进资金、技术、企业,加速推进曲曼地热田建设,利用曲曼地热资源,解决煤炭能源短缺问题,将地热能源应于发电,烘干,供暖,医疗,温室,医疗保健、洗浴等领域,开发温泉旅游项目吸引游客,推动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第三节 深化农牧产品加工制造业
以喀什一核两翼五区的工业产业空间布局为导向,发展塔县高原农副产品和畜禽加工产业。农副产品方面,加快高原特有的原生态青稞、雪菊、黑皮土豆、玛咖、沙棘等原料生产产量,并进行农牧产品深加工,研究开发天然保健食品、功能型食品,药材半成品, 重点生产青稞酒、雪菊茶、玛咖保健品、沙棘果汁、沙棘果酒、青稞面粉。畜牧产品方面,推进帕米尔牦牛、塔什库尔干羊、高原虫草鸡的规模化养殖和加工,做精做细农副产品,肉制品精深加工,延长农牧产品产业链,打响高原特色系列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

第十章 推进全域旅游提升服务质量
坚持“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发展导向,加快主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帕米尔旅游5A级景区基础设施的提升与改造,创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5A级景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继续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以帕米尔旅游景区为核心,着力打造慕士塔格峰冰川公园旅游北线、红其拉甫国门南线、瓦罕走廊旅游西线,塔莎自驾旅游东线,环帕米尔和环塔里木盆地旅游环线等精品旅游路线,依托主要特色资源,打造四季旅游目的地,加大冰雪旅游项目开发,创新旅游+产业融合,结合塔吉克民族特色文化,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借助新媒体平台宣传旅游资源,加强帕米尔高原旅游推广,提升 “帕米尔高原明珠”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到2025年底,年接待游客达到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亿元,提供直接就业2000人,带动城乡间接就业8000人。力争星级饭店达到12家,星级“农牧家乐”达到150家。

第一节 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慕士塔格冰川公园新建冰川栈道,改建景区公路。慕士塔格峰新建登山大本营等旅游服务设施,完善旅游标识与环境解说系统及徒步路线。在红其拉甫国门景区新建战史馆建筑,对现有国门建筑进行维修改造,对中巴会唔站旧址,导航站遗址进行修缮恢复及布展。推进新石头城项目建设及周边街区提升改造。热气泉小镇旅游景区新建曲曼地热公园,改建曲曼村民居风貌,改建曲曼拜火教遗址景区,并完善原有景区道路。帕米尔高原田园风光风情园旅游景区开展塔吉克风情园风貌改造,同时开展三干渠河道、以及渠系改造整治工作。瓦罕秘境旅游景区新建瓦罕秘境景区游客中心及配套设施。库克西鲁格大峡谷叠水景观及漂流景区新建下坂地高原湖泊水上漂流。下坂地水库新建旅游服务房,码头及水上娱乐设施。在瓦恰乡雅丹地貌峡谷地质公园新建服务中心。在库科西鲁格乡新建温泉池。完善盘龙古道至库科西鲁格乡旅游标识系统、垃圾清运系统和各项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等。

完善全域旅游基础设施。新建勇士山、古驿站、拉珑卡帕牦牛叼羊等服务区旅游服务设施,改建G314沿线卡拉苏口岸、塔合曼湿地、紫花牧场、红色导航站、海关遗址等服务区旅游服务设施,配套供水、电力、通讯以及标识系统等相关设施、智慧旅游服务信息系统。盘龙古道沿线新建生态旅游厕所、停车场、观景台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开展库科西鲁克-大同高原峡谷风光游览线路、天书天画攀岩基地、及叠水景观。托格伦夏民宿旅游景区、公主堡旅游景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第二节 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全面深化旅游产业目标、战略及规模,在全域空间上的有效落实,继续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通过造城、添景、美村,构建由一座国际高原风情旅游城。力推“四线两环”(北线、南线、西线、东线旅游线路、环帕米尔和环塔里木盆地两条旅游环线)精品旅游线路。以慕士塔格冰川公园为支撑,打造塔合曼林荫路、湿地观景台,提孜那甫曲曼热气泉小镇景点,谋划卡拉苏口岸游。在旅游南线,发展以红其拉甫国门红色边哨旅游为依托的红色国门游;在旅游西线,建设“勇士山”、“红色瓦罕第一村”等景点;在西线推动开发西线瓦罕走廊文化遗址、红色戍边展览馆、温泉休憩地等景点,打造瓦罕秘境旅游景区;依托塔莎自驾游精品旅游线路,在东线发展大同王故居、千年胡杨树、百年核桃树、自驾游营地,以及峡谷漂流基地、库科西鲁克乡登山探险等景点。

第三节 落实旅游加产业融合
“旅游+农业”。依托乡村主要特色资源,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入社农户为主体,以主要农产品产销为支撑,引导农民以土地、房屋、劳动力等多种形式入股,建设农家乐、工艺品与农副产品销售、民俗风情体验、水果采摘和民族特色民宿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村民参与旅游服务活动的范围,实现社区参与为主、企业投资为辅、政府协助与支持的经营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具有实力的旅游企业进行整体开发和规范管理,建设美丽乡村旅游品牌,提升美丽乡村示范区知名度,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提高村民经济收入。打造“菜篮子”工程,结合高原家禽、冷水鱼特色养殖,挖掘高原牦牛肉等特色餐饮,丰富高原特色塔吉克族美食产品,满足百万规模游客“舌尖”上的体验。

“旅游+地热资源”。发挥塔县地热资源优势,加大对地热资源开发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提高技术开发水平、制定必要的激励扶持政策,加快推进曲曼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开发,利用温泉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加快温泉洗浴、温泉理疗和温泉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打造塔县“温泉之乡”、“温泉之城”旅游品牌,提升塔县温泉特色旅游影响力。推进建设塔什库尔干县地热产业园,利用曲曼地热资源,开发地热新能源为民宿供暖、养殖、发电等。

“旅游+民族手工业”。充分发挥塔县作为我国塔吉克族聚居区的地缘优势,发展以塔吉克民族特色手工业为主的地毯,刺绣,旅游纪念品等手工艺产品,发挥独特的地理和民族特点,创建塔县特色,本地品牌,打造“帕米尔明珠”文创产品一体化,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广独具风格的旅游伴手礼。以手工业合作社为基础,使民族手工艺产品成规模化发展。推进塔吉克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建设塔县纯手工刺绣场所及塔吉克族刺绣全自动电脑生产线,同时围绕帕米尔奇石、玉石、民族刺绣、非遗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打造以塔吉克文化为主的的旅游纪念品。

“旅游+数字化”。利用数字化新技术新应用对塔县旅游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提升。着力推进塔县智慧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引进社会资本,力争到“十四五”期间,完成2A级及以上景区智慧闸机、扫码讲解、公共WiFi和移动支付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完善旅游门户网站建设,打造电子商务平台,为游客提供集资讯查询、在线预定支付、电子门票、游客评价、游客投诉等全方位、一体化旅游服务。全面推进智慧旅游“一卡通”实施。推进智慧旅游“一卡通”使用范围覆盖2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和旅游观光巴士。

第四节 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文化旅游
发挥塔吉克民族特色文化优势,宣传塔吉克特色赛马、标准叼羊、塔吉克族马球等多项传统体育活动,以及塔吉克特色鹰舞等文艺表演活动。通过开设赛马场、马球场,组织举办赛马比赛,马球比赛、标准叼羊比赛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推动马文化产业和高原旅游业相结合,培育塔什库尔干县的马文化旅游品牌,同时通过对塔吉克族民歌、塔吉克特色鹰舞等文化产品进行文化创意和整理挖掘,提炼塔吉克民族文化,推出一批精品剧目和情景艺术项目,定期举办塔吉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表演等旅游节庆活动,充分利用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推进旅游与塔吉克民族特色文化融合互动,打造塔吉克民族特色文化旅游。

第五节 加强帕米尔高原旅游推广
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工作,借助新媒体,如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宣传塔县旅游资源,加大“帕米尔高原明珠”品牌建设,打造塔县旅游宣传平台。加强“疆内疆外、网上网下”互动营销、融合营销和精准营销,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塔县形象。通过在政府层面提供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创造优良营商环境,使塔县旅游与喀什地区旅游相结合,吸引喀什游客来到塔县,使塔县成为南疆旅游的重要一环。通过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开放水平,打造区域旅游合作新模式,制定实施旅游业“走出去”发展措施,积极推进建设跨区域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实验区建设,打造区域旅游国际合作平台,全面提升“帕米尔高原”旅游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十一章 全面促进城乡消费转型升级
第一节 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加快建设城乡配送体系。优化社区商业网点、商业设施的布局和业态配置,扩大内需,提高消费潜力和水平。加快推进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进一步加强县域乡镇商业零售设施建设,推动建设农村消费服务综合体,加强到村的物流站点建设。力争全县建立1-2个示范物流企业。依托红其拉甫口岸和卡拉苏口岸地缘优势,建立边民互市边境贸易区等外向型功能区。建造与城口岸经济发展进程相协调的增值率高、辐射面广、开放度高的综合流通体系。到2025年,初步构建公路、中巴铁路、帕米尔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现代物流业体系,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喀什物流枢纽(塔县)副中心项目,建设内外贸一体化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冷链物流库、海关监管库、综合功能区、集约功能区。

第二节 全面促进消费转型升级
加快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城市消费、乡村消费、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深入实施消费升级增效行动,提升城市消费,扩大乡村消费,推动网络消费,尊重个性化消费,打造新时代消费生态系统。扩大生活服务消费:促进居民生活服务业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服务供给,满足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促进品质消费:推动智慧家电、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等智能产品消费。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商务综合执法工作,推动建立跨地区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完善鼓励消费政策。推动数字服务贸易发展。

第十二章 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
第一节 金融保险业
积极向居民提供小额信贷、小额贴息贷款,满足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健全金融组织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功能,服务实体经济,防范系统性风险。完善农产品加工业金融支持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流通和仓储等各环节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合作和风险分担机制,建立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将农民合作社和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兴办加工流通企业列入农业担保体系支持范围。积极推广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新型险种,鼓励农业担保与农业产业链加速融合,探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险。

第二节 物流服务业
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鼓励物流企业引入供应链管理,引导甩挂运输与多式联运等绿色物流组织形式发展,全面创新物流业发展模式。加强物联网技术研究,重点推进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鼓励物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物流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支持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设物流基地信息平台、电子口岸、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交通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行业门户网站等行业性、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现代物流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商贸物流业中的应用。推进邮政快递业快速发展,做好基础邮政业务,保障全县各乡居民邮件往来安全高效,积极应对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引进快递物流企业,切实保障居民快速、高效、安全的网购需求。

第三节 健康服务业
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与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强化城乡各类困难老年人托底保障工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深化体制改革、激发社会活力,使社会力量逐步成为健康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主体;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健康及养老服务和产品,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与养老服务需求。

第十三章 推广网络应用发展数字经济
第一节 产业发展数字化转型
推动智慧农牧产业发展。利用大数据采集,整合、分析农牧业资源和市场,形成农牧业数据资源平台,开展农牧业公益性、商业性信息类网站的整合与目录导航。推动特色农畜产品的销售和发展,打造“互联网+农产品”电商平台,使农牧民通过合作社或直接将产品通过互联网向外销售,构建公益性的农资产品展示推介平台,实行农业技术网络推广模式,建立农业行业专家智库,在线解答各类农业技术问题,开展视频诊断等服务。实现农产品品牌与溯源标识销售模式。加快打造高原有机、智慧农业,利用互联网云技术,强化产品源头追溯。建立标准化、智能化的玛咖、雪菊生产安全示范区基地。完善和新建以二维码标签、感知芯片等智能技术为重点的优势特色农牧产品溯源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农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农牧产品价格监测预警分析体系。深化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农产品“产运销”电子商务一体化发展。 

第二节 数字服务业
建设数字化生活服务业。突破服务能力和属地的局限,形成更大规模、更有潜力的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和快递经济,加快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改造,全面实施城市大脑、电子发票、移动支付等标志性工程。推动吃住行及旅游、休闲等生活性服务在线化发展,鼓励线上交流互动、引客聚客、精准营销等服务和线下真实体验、品牌信誉、物流配送等服务相融合。推进塔县地区智慧旅游信息化。完善塔县地区旅游门户网站建设,打造塔县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为游客提供集资讯查询、在线预定支付、电子门票、游客评价、游客投诉等全方位、一体化旅游服务。全面推进智慧旅游“一卡通”实施。健全社区数字化服务体系,推动精细化定制、微生活、云社区等新型服务模式。积极发展平台经济,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与实体企业发展线上线下结合、跨界业务融合新模式,加快医疗、社区、家政、教育、体育、健康等领域发展生活服务平台建设。

第三节 智慧电商
健全各级乡镇电商网点建设。加强各乡镇,各村商业网点建设,形成全县乡镇、村、企业、农户、景点多点覆盖的电子商务发展格局。拓展乡镇级商业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消费品与农产品“双向”流通。加快农村电商平台建设。支持和正源跨境电商等项目做大做强,加快形成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在更大范围、更高平台促进农牧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服务业到家。培养乡村电商人才,推进快递物流下乡进村,打通电商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强电子商务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鼓励扶持涉农电子商务应用项目,扩大特色农产品外销渠道和空间,带动农业生产集约化,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第四节 公共云服务
推动互联网公共服务升级。做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5G为主的新基建,保障居民互联网服务需求,促进在线办公、在线教育、文化娱乐等线上消费升级。积极打造塔县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建成教育大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民生服务领域云计算应用示范,在交通旅游、社会保障、人居环境、健康医疗、文化教育、养老服务、城乡建设等公共服务领域,重点发展电子商务云、智慧交通云、智慧社区云等云计算服务。为各族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通信服务,特别是在疫情防控、防灾减灾、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推动塔县经济社会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便捷化发展。

第五节 信息安全
结合塔县独特的多民族地域特色,加快构建塔县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深入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安全可控水平、加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强化互联网网络安全威胁治理。全面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和特殊通信管理,重点包括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全力做好和重大活动保障工作、规范有序做好特殊通信配合等工作。




第四篇 扩大对外开放
在国家“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战略总布局下,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体现。对于塔县而言,发展开放型经济既包括发展口岸经济与周边国家加强贸易往来的外循环,亦包括与国内各省市进行经济往来的内循环。

加快“一港两中心三区一园建设”。充分发挥塔县“一县临三国、两口通两亚”和“一带一路”核心位置的区域优势,积极推动临空经济港、中巴经济走廊喀什物流枢纽(塔县)副中心、中巴经济合作中心、边民互市贸易区、跨境旅游区、飞地产业园建设。推动建设特色进出口资源加工区,着力打造集落地加工、产业集聚、边境旅游、互市贸易为一体的口岸经济平台,促进城镇、产业与口岸经济协同可持续发展。完善喀什地区商贸物流节点网络布局,为落实喀什地区物流发展规划提供重要支撑。加快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配套冷链物流库、海关监管库、综合区、集约区等功能区建设。

第十四章  积极推动临空经济港建设
依据国际上机场的空间结构模式,可将临空经济区分为四个环形:中心机场环、商业服务环、制造配送环和外围环。

培育临空经济区。以正在建设的机场为载体,充分利用塔县国内版图中的区位优势,以开发经停航线为主要的航线开发策略,将机场打造成为贯通中亚、南亚、连接内地各省市的主要支点。依托机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推进航空、产业、城镇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临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整合通航、旅游、运输等业务资源,大力发展临空经济。积极发展临空传统产业、临空特色旅游业、临空航空运输保障业、临空通用航空业、临空商贸业、临空会展业等几大临空产业群。用好用足国家各项支持政策,加强落地签证处机构、人员及空港出境货物仓储、联检办公生活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塔县空港人流、物流、资金流,打造新的经济板块,尽快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使其成为拉动南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十五章 积极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喀什物流枢纽(塔县)副中心建设
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加快中巴经济走廊喀什物流枢纽(塔县)副中心项目建设,完善喀什地区商贸物流节点网络布局,为落实喀什地区物流发展规划提供重要支撑。加快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配套冷链物流库、海关监管库、综合区、集约区等功能区建设,将塔县作为南疆区域网络建设的重要支点地位,提升区域物流能级水平,为地南疆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动力。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充分利用喀什综合保税区、红其拉甫口岸、卡拉苏口岸、边民互市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优势,发展加工业物流、保税物流、空港物流、冷链物流、国际物流和智慧物流;探索分销、配送、供应链集成服务等物流经营模式,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根据地区“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的战略规划,积极建设塔县物流枢纽副中心,国际商贸物流港选址于边合区近期规划范围(西区),主要配合互市贸易和近期国际商贸,发展运输组织、现代仓储、分拨配送、交易服务、物流增值、电子商务、口岸服务以及加油站等综合配套服务。依托中巴铁路连接的瓜达尔港,并进一步辐射至南亚、中东、非洲(东北非)和欧洲地区,打造中国及新疆对外联系的国际物流重要枢纽。依托红其拉甫口岸、卡拉苏口岸、中巴铁路、帕米尔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发展农产品物流、矿产品物流、油气资源物流、轻工产品物流、机械设备物流(二手车)和其他产品物流;服务区域国际商贸和国际物流发展需求,建设国际多式联运物流中心,并积极争取申请保税物流中心政策支持。基于巴基斯坦矿产资源禀赋优势,面向我国在巴基斯坦企业的矿产资源,开展煤矿、铜矿、铁矿、铅锌矿、金矿、宝石、高岭土等巴基斯坦矿产资源进口贸易,建立进口矿产资源转运基地。依托区位条件、口岸通道、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吸引国内、周边中亚五国、巴基斯坦的国际物流企业在边合区设立跨境物流转运中心,打造中国联通巴基斯坦、中亚以及南亚等区域的国际物流集散中心。

促进对外开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主动融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加快中国至巴基斯坦公路线上的“喀什一塔县”314公路升级改造,推进莎车—塔县的公路、铁路建设,推进喀什—塔县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喀什—卡拉苏口岸—杜尚别公路”升级改造,加快通往塔吉克斯坦阔热买勒达坂口岸公路的升级改造,保障中巴、中塔国际公路畅通。切实推进中巴铁路建设,争取早日把中塔铁路建设前期规划提上日程,构建更高效的陆路通道。加快塔什库尔干县帕米尔机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先后有序规划开通塔县至喀什、乌鲁木齐、伊宁等疆内航线;塔县至西安、北京、深圳等内地航线;提前做好塔县至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转、直飞国际航线开辟前期规划。构建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交通大网络,促进对外开放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延伸能源跨境输送线路,推动与巴基斯坦电力联网建设。推进中阿、中塔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建设,提高通信互联互通水平。

第十六章  积极推动中巴经济合作中心建设
在国家“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战略总布局下,依托中巴经济走廊政策优势,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巴基斯坦“2025发展远景”,积极通过中巴经济走廊联合合作委员会以及地方政府、机构、企业之间的现有合作机制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巴基斯坦在科技、农业、旅游、文教卫、艺术等领域的贸易、投资与合作,建设中巴经济合作中心,把塔县打造成中巴经济走廊关键节点和国家战略资源运输大通道的重要交通枢纽。

发挥“一县临三国,两口通两亚”区位优势,加快智慧口岸、智慧物流、大数据信息服务建设,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无接触通关模式,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努力推进中巴铁路建设,促进人员和货物流通。支持企业加快推进境外产业园建设。

围绕中巴能源大通道,将塔什库尔干县能源开发建设同步划入中巴能源管道规划建设中,挖掘塔县能源开发潜力,并以塔县为中转站,建立大型能源中转基地,开辟喀什-巴基斯坦±800特高压直流电外送通道,拓宽能源运输新通道,保障能源安全,借中巴能源管道建设契机,各乡镇规划建设车用民用加气站,逐步开展农村燃气管网铺设工作,推动塔县进一步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第十七章  积极推动“三区”建设
第一节 加快推动经济合作区建设
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围绕优化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这一主线,在制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等过程中,鼓励企业寻找国外市场空间,确立其外向型经济发展取向,形成一批具有稳固产业基础的出口增长点外贸企业。依托塔县优势资源,走优势资源转化战略,推动出口原料性初级产品向出口制成品转变,出口初级加工制成品向精深制成品转变,出口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积极扩大优质资源、先进技术、重要装备、重要资源、原材料进口;加快纺织品、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步伐,培育更多以质量、技术、品牌、服务等要素取胜的出口商品,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尤其是精深加工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使其成为主导性出口产业。

推动服务贸易高水平开放。有序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开放,深化服务贸易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展数字、旅游、金融等领域服务贸易开放。积极参与喀什服务贸易规划,完善服务贸易联动推进机制,共同推进一批服务贸易联动发展的重大平台,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加快服务贸易向高技术、高品质、高效益、高附加值转型发展。加快发展快递、物流、跨境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边境购物游;积极开展跨境金融、海外支付等金融服务,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产业创新发展体系。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大力发展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等多种贸易方式,扩大地方优势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大力培育和发展通信、金融、信息服务、传媒等现代服务贸易,促进对外贸易方式换挡升级。优化加工贸易结构,积极发展以优势资源为重点的加工贸易产业,提升加工贸易层次,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多种贸易方式共同发展、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扩大进口,促进进口商品落地加工。扩大进口周边国家的优质产品,如果蔬、棉纱、贵重宝石、半宝石及贵金属等商品数量和种类。

推动对外贸易数字化转型。加快塔县数字化平台建设,培育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数字化服务平台,构建数字化转型配套服务体系和数字营商环境;强化塔县外贸企业转型意识,鼓励企业引进现代数字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智能机械设备等实现企业运作数字化、智能化;鼓励外贸企业用好线上平台,推动数字营销、直播营销、虚拟营销等贸易开展方式的数字化,通过线上营销、网上参展等方式获取新订单;加快企业外贸流程数字化转型步伐,对生产、营销、物流、仓储、跨境支付、售后等各个环节发挥数字化作用,实现传统贸易在线化、数据化和智能化;培育具有数字化运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多角度拓展人才来源渠道,制定合适的人才引进战略,提高人才保障水平,鼓励与新疆高校合作培养人才,让专业人才与智能化生产、工业互联网、网络化品牌传播等环节结合起来,实现生产要素有效组合。积极利用大数据平台,支持建设电子商务型农牧民,大力发展农牧领域电子商务,开放适宜网上营销或展示的产品,开辟市场新空间。

第二节  完善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
繁荣边民互市贸易市场。完善区内配套设施,规范一级边民互市市场,完善二级收购市场运行,加快三级落地加工市场建设,引导落地加工企业入区投产、建设仓储、冷链、物流园区等配套服务体系,完善区内基础设施。

第三节 加快推动跨境旅游区建设
着力加强与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务实合作,积极谋划设立中巴、中塔等产业合作园区,打造面向中亚南亚地区开放合作的平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利用帕米尔国际艺术交流中心项目,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文化艺术交流合作。

第十八章 加快推进“飞地产业园”建设
加快“飞地产业园”建设,争取深圳资金支持,规划用好在喀什经济开发区园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坚持以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带动产业发展,深入招商选商、以商招商,支持塔县与沿海发达地区共建进口资源深加工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鼓励和吸引企业入驻产业园。依托产业援塔机制,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创新“飞地经济”合作机制,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实现内地与塔县资源互补和协同发展的新模式。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财政分配等机制,推进深圳市企业落户“飞地经济”产业园。充分发挥塔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形成“塔县(进口)资源供给—园区企业收购加工—口岸对外输送”的产业链条,把园区打造成塔县经济发展的政策高地、投资高地、产业高地和人才高地,以飞地经济助推对外贸易发展。

第十九章 推进口岸经济带建设
第一节 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红其拉甫口岸。加快推进红其拉甫口岸至疏附县、塔县公路的升级改造工程。卡拉苏口岸。推进卡拉苏口岸至喀什市、红其拉甫口岸、喀什空运口岸以及各县的公路的扩建及智能化改造工程;推进“喀什—卡拉苏口岸—杜尚别公路”维修工程;加快推进中塔铁路建设前期规划工作,完善国际交通通道。

第二节 数字口岸建设
加快口岸光纤、5G高速网络全覆盖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红其拉甫陆口岸、卡拉苏口岸和喀什空运口岸海关监管信息化系统整合,加强与口岸业务关联塔方、巴方口岸的对接合作,实现口岸数据互联互通,构建数字化口岸管理信息平台;推广数字化口岸管理信息平台功能应用,构建数字经济产业链体系。

第三节  创新口岸产业发展模式
小组团滚动发展模式。立足两大口岸区位优势,实施“口岸+落地加工”模式,引进以进口水果、冷冻水产品、松子为主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棉纱、纺织加工组团产业,努力把通道经济升级为口岸经济,把口岸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依托特色雪菊、沙棘、牦牛等农牧产品等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牦牛肉等肉类产品加工业,培育农产品加工组团和肉类产品加工组团。

第二十章  全面深化改革
第一节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盘活整合财政性资金、扶贫资金、债券资金和援疆资金等项目投资形成的存量资产,科学界定经营性资产,立足自身项目投资、市场需求和产业方向,在建筑、交通水利、文化旅游、农业畜牧业、教育医疗、商贸物流、城投及园区建设经营等领域组建壮大一批国有公司,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

培育壮大民营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抢抓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周边国家市场需求,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全产业链招商,争取一批有实力的大集团、大项目落地。积极培育和发展骨干龙头企业,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市场前景好、成长潜力大、带动能力强、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的企业,培育和支持扩大生产规模,落实好土地、税收、科技、融资各项扶持、政策,不断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实施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围绕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全产业链发展等,通过政策、融资支持,培育和发展一批中小微企业。壮大个体工商户规模,完善促进个体工商户和农业经营户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用足用好国家优惠政策,在政策、资金、技术、智力等方面给予支持,逐步形成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明晰财政事权,加快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标准合理、保障有力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保障机制。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改革、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的财政保障力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依法依规持续加强组织收入工作。完善支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财 税政策,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释放更多减税降费红利,增添市场活力。建立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领域、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有效解决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参与项目建设。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加强企业债务风险的监测预警,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水平。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实施“清单之外无审批”,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全面提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能力,推动系统整合、数据共享、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加快政务服务向乡镇、村(社区)延伸,实现全覆盖。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联合监管,积极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持续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最大限度的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建立政企沟通机制,推动12345政务服务平台(投诉中心)“一号受理、 按责转办、限期结办”。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推进对内开放,开展招商引资专项行动,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盯着抓、行业部门具体抓、援疆干部精准抓、组建专班专职抓的责任机制。继续支持企业以商招商,在内地重要城市设立选商中心,抢抓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周边国家市场需求旺盛的机遇,在围绕特色产品招商、进口全产业链招商上下功夫。

建强企业家队伍。建强企业家队伍是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和不竭动力。探索建立企业家人才库,制定企业家培训规划、优秀企业家评优表彰办法等政策法规,成立塔县企业服务中心,搭建全县统一服务企业云平台。

第二节  加快外贸经济发展
打造外贸经济生态圈。发挥“一县临三国,两口通两亚”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大《中巴自由贸易协定》的执行力度,加快智慧口岸、智慧物流、大数据信息服务建设,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无接触通关模式,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扩大对外开放深度。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巴基斯坦“2025发展远景”,积极通过中巴经济走廊联合合作委员会以及地方政府、机构、企业之间的现有合作机制加强交流与合作。支持企业加快推进境外产业园建设。加强与巴基斯坦在科技、农业、旅游、文教卫、艺术等领域的贸易、投资与合作。


第五篇 城乡协调发展
第二十一章 优化城乡发展布局
第一节  强化中心城镇带动作用
提升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全力推进“一核两带一区”整体布局,巩固塔什库尔干镇(县城)的核心地位,继续加大城区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完善相应配套设施。统筹安排“三轴六片区”的城区发展结构,继续强化三轴线上已形成的特色风貌,以发展轴聚力科技创新(中巴友谊路),以景观轴推进特色旅游(塔什库尔干路),以风情轴增强城市魅力(帕米尔路)。推进边境贸易管理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红其拉甫、卡拉苏两个开放口岸建设;完善商业聚集区的电力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态旅游区的服务质量;强化北部物流园区运输能力;实现居民安置区智慧管理。利用互联网信息网络,增强县城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加快与其他乡镇的信息互联互通,进一步实现中心城镇的带头引领作用。

第二节  推进高原风情特色旅游小镇建设
塔什库尔干县一二三产融合特色产业小城镇建设项目,培育壮大牦牛特色主导产业,围绕良种培育体系,聘请基因领域专家,开展牦牛良种培育同时建设连接一二三产业的乡镇工业园和物流、交易、集散中心。

塔什库尔干乡乡村旅游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在塔什库尔干县帕米尔景区及村组(瓦尔希迭村),开展塔吉克风情园风貌改造、整村打造成塔吉风情园特点旅游小镇。

塔什库尔干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园文体赛事活场地设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风情园内完善赛马活动赛事场地。

第三节 推动中小乡镇扩容提质
推动中小乡镇扩容提质,实现在环境质量、聚集能力、承载功能、居住条件、风貌特色、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增强乡镇地区发展活力。塔县各乡是塔县的人口主要聚集区,打造良好的市容市貌将进一步推动塔县各中小乡镇的发展。依靠各乡镇自然资源和传统民俗文化,维护并修葺具有特色的传统建筑, 2025年前完成塔什库尔干县温泉小镇、塔什库尔干塔吉克风情小镇等地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设施服务便捷、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城镇。增强并完善乡村地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置向中小乡镇倾斜,进一步实现管理服务能力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因地制宜改善公共、家庭人居环境,推动中小乡镇人口聚集、要素聚集,鼓励进行人口社区化管理,有序实现中小乡镇“稳基础、促发展”的目标。

第二十二章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一节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城镇供排水系统。改善现有供水基础设施,解决县域内水管设施老化、管材破损漏水现象,着力解决部分地区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加大对现有供水体系突出问题的整改。

规范垃圾处理。因为使用年限和目前的填埋量,塔县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已面临封场问题,遵循“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方针,在“十四五”期间需新增一批垃圾填埋场,同时完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加强城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城乡集中供热、供气。加快集中供热设施向偏远乡镇延伸,改善供热条件,加速推进县城和重点乡镇集中供热及节能改造,城乡天然气入户、天然气利民,实现清洁供热。

完善市政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区主街道及巷道改造工程、城区绿化亮化工程,健身广场、综合停车场等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有力有序推进老旧城区改造工程。

第二节 综合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扩大信贷支持。强化县域金融建设,发挥政府桥梁纽带作用,深化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投资企业的信贷支持。

积极发展健康和养老服务业。扎实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农村养老保险新途径,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对接无缝隙,确保城乡居民老有所养。

积极发展其它社会服务业。积极推进城市物流行业的发展,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全面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建立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统筹协调机制。

优化行政区划和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撤县设市,申报塔提库力设乡,热斯卡木撤村设乡。

第二十三章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节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巩固人人实现就业成果,用好国家、自治区扶贫连续性政策,拓展就地就近就业和疆内外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推广以工代赈模式,优化公益性岗位结构,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常态化进行监测预警、定期核查、及时帮扶、动态清零。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接,将扶贫资金大部分用于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培育一二三产融合的特色产业小镇,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活力,确保脱贫后能发展、可持续。提升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共服务设施功能,促进搬迁人口安居乐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强化低保与扶贫政策衔接机制,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提升兜底保障水平。壮大村集体经济,用好用活扶贫资产,建立资产收益与村民利益联结机制。加大帮扶互助,推动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节  优化农牧业结构和布局
按照“稳粮、促经、强牧、兴特色”的原则,引进消化吸收先进 实用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集中布局高原特色 农产品种植、养殖优势产业带,建设具有影响力的高原产业体系。

因地制宜优化传统农业。全力稳定粮食生产。严格执行粮食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大力推广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着力解决饲草料不足问题。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围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玛咖、雪菊、沙棘、黑枸杞的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高原青稞、豌豆等绿色有机粗粮,加快高原药材雪莲、库鲁木提、党参、手掌参等高原特色中草药种植加工,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加快优化种植区域,打造高原野生中草药基地。加强玛咖企业的重组整合,制订有机玛咖种植规范和行业标准,抓好以玛咖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业。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外向型畜牧业为导向,坚持把畜牧业发展作为产业化扶贫的重点,以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和增加牧民收入为中心,优化区域布局,积极发展高原有机畜牧业,大力推进帕米尔牦牛、塔什库尔干羊、雪鸡、高原鱼、高原虫草鸡的规模化养殖,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加快打造高原“有机牦牛肉”之乡。加快高效节水草场、高原野生牧草培育扩繁、牧道改造、标准化棚圈等重点要素配置建设,力争5年时间培植种植人工草场30万亩。全面提升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由传统畜牧业生产向现代畜牧业经济强县的跨越。

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利用高原光热资源,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庭院小拱棚,大力引导农户发展“短平快”庭院蔬菜,确保庭院经济人均增收500元。支持企业发展大棚蔬菜,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统一育苗供种,大力发展露地蔬菜,全面提升蔬菜供给保障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推进林果提质增效。深入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平原乡镇和低海拔乡镇大力培育发展秋延杏、红枣等鲜食树。

第三节 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
按照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方向,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原则。培育和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农户和中介组织,通过“订单农业”、“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民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提高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收入。

推动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农企业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合作发展、土地流转等形式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抓好小麦、玉米和青稞的种植,加强高产稳产粮田建设,推进黑枸杞、党参、手掌参、当归等高原特色中草药规模种植,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形成平原规模型、城郊栅栏型、山区生态型现代畜牧业格局。

打造有机高端品牌。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合作,强化科技支撑,构建技术创新联盟,走“高、精、优”发展之路,形成“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大力宣传塔什库尔干帕米尔高原“六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中力量打造全县统一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企业商品商标+绿色有机认证”农产品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努力创建“玛咖雪菊之乡”。

第四节  完善现代农牧业保障体系
建立农业产业化运营体系,大力培育良繁中心、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及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托畜所、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等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探索优化利益联结机制,科学配置生产运营模式。

建立良种培育体系,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科学编制种质资源图谱,推进育苗中心、养殖基地、良繁中心规范化运营管理,积极搭建农林畜禽产品良种培育、引种、繁育智慧平台,提高农牧业良种化水平。

建立饲草料保障体系,扩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改扩建阿巴提镇颗粒饲料加工厂,加快建设青贮玉米、巨菌草、苜蓿等优质饲草生产加工储备基地,提高小麦、玉米、稻谷、棉花、甜菜等作物及残存利用转化率,加大对草料品种、配方、转化研发和科技创新力度,完善草料标准化供给保障网络,实现区县域内草畜平衡。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广泛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加强水肥、土壤、光热资源优化配置,积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动智能化农机具推广应用。

第五节 畅通要素流动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应在劳动力、土地要素、资本三方面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强化土地管理,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同时健全集约节约用地制度,严格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创新土地管理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合理满足城镇化用地需求。

第六节 发展特色经济
把握城乡发展格局发生重要变化的机遇,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新模式。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拓展升级趋势,结合各地资源禀赋,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

第七节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提高农牧民参与程度。鼓励农牧民以土地、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依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继续强化其作为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

创新收益分享模式。加快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加快优化种植区域,打造高原野生中草药基地。试点推行“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

强化政策扶持引导。着力于发挥资金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带动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探索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数量和成效作为安排财政支持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八节 健全多元投入机制
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继续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农村人居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完善土地投入分配。坚持取之于地,主要用之于农的原则,制定、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的政策性意见,所筹集资金用于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第二十四章 全面加强美丽乡村建设
第一节 美丽乡村人居环境
合理规划布局。充分调研并系统梳理区域生态本底、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经济流向,做好分区划分,确定主体功能,制定实施差异化开发强度、土地配置、产业准入等政策,调整乡村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各类生态要素区域,形成与乡村建设目标、资源禀赋、环境条件、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相适应的空间布局和制度体系。有效优化居民点总体布局。农村居民点集中和产业聚集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居民点功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土地、行政、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居民点可持续发展。

整治乡村环境。乡村地区有序推进牛羊粪便、秸秆、农田残膜、农村垃圾等废物资源的全量资源化利用。整治农村秸秆问题,以乡镇为单位,修建农作物秸秆收储库,收储堆放秸秆,加工成饲料、燃料、食用菌营养基料、有机肥等。

完善乡村设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健全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完善安全防护设施,保障农村地区基本出行条件。

配套乡村服务。进一步完善相应的配套乡村服务。从硬条件来讲,村按“1+13”标准进行配置,

第二节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
健全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大力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提倡由非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或党员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中党员应当占一定比例。

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制度。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完善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每户农户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1-2门就业技能、实用技术的目标抓好新型职业型农民培训,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人员创新创业,培育壮大乡村本土人才,打造一支致力于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

继续稳固扶贫成效。巩固扶贫成果,加强组织领导,实现信息的动态化管理,及时更新家庭信息,实现政策全面覆盖贫困家庭,严格提防返贫情况,稳步实现政策精准对口帮扶。通过就业扶贫工程和产业扶贫工程,提高人均收入,巩固扶贫成效。同时推动乡镇扶贫班子改革,加大信息公开透明,做到扶贫有据可依。继续巩固“扶智”和“扶志”就是“扶贫”的理念,保证教育覆盖到每个贫困家庭的子女身上。

建设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抵御各类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加强农村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解决农村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六篇 生态环境
第二十五章 加强生态保护
第一节 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坚决保护冰川、湿地、绿洲、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好优美自然景观,保持原有生态。对于山间谷地高寒牧业生态功能区和慕士塔格—公格尔、乔戈里峰高山景观保护生态功能区,发展民族特色经济,适度发展高山旅游;将高山永久冰川、阿拉尔湿地、金草滩湿地、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划入生态保护范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生态红线范围内土地,禁止城镇建设项目用地。

第二节 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
加大自然保护区、地下水源涵养区等重点生态敏感区域保护,构建符合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求的生态安全空间和屏障;加快推进塔县生态功能区草场减牧和退牧,加强对功能区内野生动物、文物古迹及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生态景观安全格局,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水源地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扩大塔县环塔里木盆地防风固沙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面积,保护治理草原生态系统,推进禁牧休牧轮牧和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加强“三化”草原治理,建立湿地保护制度。抓好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按防护林比例不低于12%的标准加大农田林网建设,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25%,成功创建帕米尔国家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

第三节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建设力度,提高生态治理水平。加大国家天然林保护和国家级公益林保护,并按照国家人工造林、飞播造林补助标准,给予资金支持;深入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发放工作。

第二十六章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 推动能源生态文明
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建材、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和企业生产等领域节能,组织实施一批重大节能项目和示范工程;推广使用新型建材,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推广新能源汽车;抓好公用设施节能改造及办公设备节能工作,政府机构优先采购节能产品。推进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推动能源管理体系、计量体系和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开展能源评审和绩效评价。

大力推动清洁能源使用。集约化开发地热能,加快推进曲曼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企业等要素,加速推动塔什库尔干县地热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加快清洁能源地热供暖改造项目落地实施,以地热供暖改善牧民生活条件为重点,积极发展温泉、医疗保健、洗浴等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光能资源,利用高海拔地区光照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项目。

第二节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逐步依法建立与最严格土地保护、最严格污染防控同等效能的水资源节约保护体系,转变水资源利用方式,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形成以经济杠杆调控为主的节水机制。

第三节 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县城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

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县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行政府绿色采购,逐步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比重。

第二十七章 提升环境污染防治水平
实施严格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环境质量约束性要求,建立全防全控新型污染防控体系,推进多种污染物综合防治,提高环境污染治理的针对性,形成政府、市场、公众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强施工扬尘监管、近地面扬尘治理治理和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调整能源结构,全面完成“煤改电”工程,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型资源使用;扩大植被覆盖面积。

第二节 水污染防治
污水无害化处理。扩建、完善与修复污水排水管网,覆盖率提高至95%,比“十三五”时期提高5个百分点;提标改造污水厂工艺流程,使污水出水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确保饮用水和水源地安全。严格控制水源地各类污染来源,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放各类污染物,防止由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污染;严格控制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土地利用,禁止从事植被破坏等影响水源水质的开发活动;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常规的水质监测工作,及时公布水环境状况,保证居民用水安全。

第三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优先开展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同时逐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选取试点区域配置分类垃圾桶、不同垃圾运输车辆;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加工、综合利用的循环体系;针对主要街道垃圾实行门前三包和定时定点收集制度;重点加强医疗废物监管,确保全县医疗危险废物集中处理。

提高农牧区污染防治水平。推进改厨改厕,配置垃圾收集设施和转运设备,规范垃圾堆放点,逐步建立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畜禽养殖小区和散养密集区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废弃物综合利用,建立一整套畜禽粪便清理、收集、储运制度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经营体系,扶持建设有机肥生产企业;减少农药污染,积极施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筑起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第七篇 改善民生
第二十八章 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第一节 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巩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成果,持续提升中小学教育水平,进一步实现全部各类各级公共教育学校硬件设施优化及软件水平提升。继续提高深塔中学办学质量,改善深塔中学教学生活条件,开通县城至深塔中学校车免费专线,制定规范化入学标准。促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全县小学校园布点建设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布局相适应,完善校园设施设备,全面实现小学教育就近入学,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和办学行为规范化。

第二节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实现未就业初高中毕业生职业教育100%覆盖,做到先学技能再上岗。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利用深圳市对口援疆的政策优势,邀请专家教师来塔进行驻学支援,同时对县职业教师进行规范化培训,提高县教职人员的教学素质,规范职业学校管理模式,完善县教学用具设置,组建专业性强、规范度高的职业教育师资团队。

第三节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塔县教科局、深塔中学和其他各级学校协同合作的教师教育共同体, 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塔县教师队伍的职业认同感,提高教师待遇,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提供公平透明的晋升途径、职称评定标准和人才培养计划,增加教学动力,吸引优质师资进塔县。重点强化深塔中学和县职业高中师资力量,普遍提升县小学和幼儿园在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继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进城乡教师交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教育薄弱地区延伸。深度利用援疆政策,协调深圳、喀什和周边区县教育部门,开展教育对口支援短期驻学计划,发展教师队伍弹性用工机制,让塔县师资水平与自治区教育水平接轨。

第二十九章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第一节 以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带动发展
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提升自主研发和协同创新能力,推进与疆内外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创新平台的合作,强化引进、消化、吸收先进适用技术与高新技术,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大力实施农牧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重点推进牦牛饲养和繁育、特色家畜选育与健康养殖、青稞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牧草种质改良与利用、农畜产品加工技术与产品开发、太阳能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生态保护技术、矿产及热能资源开发等研发专项。加强民族手工业、天然饮用水开发等特色优势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取得科研突破和技术进步。深度开展与援疆对口支援城市(深圳市)的医疗科研合作,提高塔县人民医院高原病防治研究中心分析能力和科研水平,加强高原健康保健和高原病、地方病防治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

第二节 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加强科技、财政、投资、税收、金融、人才、产业等政策协同,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推动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建立科研技术成果交易平台,推进高原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现代农牧业示范区等产业化基地及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探索发展高度集约化的舍饲制畜牧业,推动发展现代化机械化农业。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推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建设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

第三十章 推动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均等化
第一节 完善公共文体设施建设
持续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和“全民健身”工程,完备县、乡(镇、场)、行政村(社区)三级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建设,推进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塔什库尔干文化廊道、旅行探险文化园、文化产业园、建设文工团排练厅、城镇电影院、帕米尔文化广场、非遗展示园和各级体育场等群众文体活动场所的功能配置。各乡镇对原有场地设施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打造突出当地特色的流动性文化服务中心。

第二节 创新群众性文化娱乐形式
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创新群众性文化娱乐方式,推动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加大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精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电影进农村,保证其公益性。积极举办全民参与的文学沙龙、诗歌朗诵会、红色主题经典诵读会等文化传播活动,打造“文化塔县”和“书香帕米尔”。

第三节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传媒事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传媒事业发展导向,加强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节目译制网络建设,壮大提升广播电视等传统文化媒体阵地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广播影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有线数字电视的多媒体综合平台功能建设,使有线数字电视成为塔县人民文化娱乐、健康生活、交通安保、金融支付、电子商务、政务信息、科学教育和社区服务等需求的便利解决方案。培育扶持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兴文化媒体阵地建设,扎实抓好塔县融媒体中心建设,探索开设地域特色鲜明、紧贴群众生活的智慧社区,打造“媒体+政务+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第四节 积极发展群众体育事业
秉承“健康中国”理念,大力建设群众性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举办“全民健身月”系列体育活动,推动大众体育活动常态化、生活化,增强人民体质,特别是青少年身体素质。积极推广高原民间体育竞技项目,通过全民友谊赛等形式大力宣传和发展赛马、鹰舞、塔吉克族马球、叼羊等传统民族体育项目。鼓励日常健身活动,推动乡镇体育足球场和居民健身站点等体育场馆设施向全民开放,确保公益性和全民性。

第五节 开展德育文化体系建设
坚持“文化润疆”和“文化励民”发展方向,加快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融合发展,开展德育文化体系构建。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引导人们省身修德、自我提升。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鼓励移风易俗,开展礼节礼仪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

第三十一章 加快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第一节 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按照“合理布局、便民利民”的原则,扎实推进县域内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县人民医院北院区建设,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发展特色科室,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打造高原特色医用氧舱,进一步提升急救救援能力,院前急救辐射县域12各乡镇。改造提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末每千人口(助理)医师达到3人以上、每万人口全科医生达到2人以上。不断完善组团式医疗卫生援疆的体制机制,扩大与援疆省市、援塔兄弟县市的医疗服务交流学习,以请进来送出去、师带徒等多种模式,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探索1+1+1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健全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有效衔接。完善升级现有塔什库尔干镇、阿巴提镇等十二个全民健康体检中心的设备和功能,有序开展全民体检公益健康活动。完成县妇幼保健及托育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提高妇幼卫生保健服务能力,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进一步落实免费婚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强育龄群众生殖保健。实施健康促进工程,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设公共健康设施,加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流动人口等人群健康服务管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实改善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第二节 健全疫情防控和疾病预防体系建设
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建立疫情检测预警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加大对承担防疫防控职责公共卫生机构的基础建设、实验室装备等相关投入;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健全准入、使用、考核评价和激励等机制。健全疾病预防体系,加强地方病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强化培训力度,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人员开展传染病及重大疾病相关知识培训,增强对病毒性肺炎、鼠疫、结核病、麻疹、包虫病等塔县常见传染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辨别能力。完善塔县疾控中心和塔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功能使用,健全疾病防控工作,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强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和干预,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

第三节 加强高原疾病防治能力
坚持以预防为主,实现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眼科疾病、慢阻肺、高原性肺水肿、高原性脑水肿、高原型心脏病、不孕不育、缺血缺氧型脑病等高原疾病,采取在宾馆、饭店、学校和景区等公共场所增设氧吧,方便广大群众改善机体缺氧症状,预防高原疾病。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展高原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增强群众对高原疾病预防知识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第四节 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以医共体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建立县、乡、村卫生信息化远程医疗平台,以居民电子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远程会诊、全员人口信息库等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供应保障、计划生育等信息整合,实现覆盖全县卫生信息资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一高效、业务协同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第五节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以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相结合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以医共体建设为基础,采用“县管乡用”、“乡聘村用”等方式,着力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问题,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在职提升文化程度,建立健全专业资质考核及聘用制度,提升依法执医能力,鼓励引导卫生技术人员下沉基层。建设塔县人民医院培训中心,开展在职医务工作人员培训学习活动,提升医务人员工作技能水平;加大信息帮扶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远程医疗手段,加大塔县人民医院自身人才能力提升,使其具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

第三十二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一节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坚持把经济发展作为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增加就业人口,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相结合的机制。着重发展塔县高原畜牧业、特色种植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吸纳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充分依托红其拉甫口岸、卡拉苏口岸和旅游业发展,利用好中巴经济走廊喀什物流枢纽(塔县)副中心项目建设,加快边贸互市进程,推动旅游产业、特色乡镇和旅游示范村建设,带动民宿、牧家乐和餐饮酒店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开发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第三产业岗位。提高转移就业组织能力,推进转移就业有序有效开展,实现人力资源有效配置,扩大转移就业规模。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税费免减和培训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释放中小微型企业就业吸纳能力。

第二节 完善微创业扶持政策
响应自治区号召,优化自主创业环境。建立面向群众的创业服务平台,提高创业审批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全面实施自治区创业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塔县微创业项目援助计划,在小微企业融资贷款、税费减免、用地、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制定并落实技能青年创业引领计划,把农民工返乡、退役军人和大学大中专学生回乡、城镇各类人才下乡创业纳入创业扶持范围,将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行业的个体工商户纳入创业优惠政策受益范围,帮助其减轻经营负担、稳定就业岗位。加快完善促进城镇人才下乡服务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三节 提高城乡就业服务能力
加强基层就业服务设施建设,到2025年乡镇级公共就业办事处覆盖面达到100%。建设面向广大群众的线上就业信息搜集、处理和发布平台。进一步健全就业援助制度,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援助服务。积极推进社区就业,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进乡进村。加大就业培训服务力度,通过岗前培训提升专业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节 保障特殊劳动群体就业
倡导全民劳动、全民就业,尤其鼓励妇女就业,帮扶残疾人、超龄人员等特殊劳动力就业。加强特殊劳动群体就业创业宣传,定期举行就业动员会活动,树立典型,分享经验,激发特殊劳动群体的就业创业热情和信心。加强就业指导帮扶,开发保洁等公益性岗位,提高特殊劳动群体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程度和能力。对吸纳特殊群体就业的用人单位实施减税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强化用人单位和社会服务网络的责任意识。

第五节 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加快推行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实施规范化全员就业培训,大力推进本县青壮年劳动力向内地就业。加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实施技术型新农民、新牧民培养计划。开展贫困家庭劳动力、未升学初高毕业生和失业人员等免费接受职业培训,推行产校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

第六节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健全劳动关系协调三方机制,完善劳动标准体系,推进劳动合同签订,加强工资调控,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加大劳动就业相关法律普法宣传力度,培养能保护自身权益的塔县务工人员。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争议调解仲裁,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三十三章 深入实施社会保障工程
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多元化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兜底线、救急难,填补社会救助体系“缺项”;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增进人民福祉;加强落实基本住房保障工作;完善价格管理体制,维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第一节 完善社会保险全覆盖
按照“塔县管理、乡镇经办、村社协助”的思路,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保持养老保险参保全覆盖基础上,优化养老保险制度。根据塔县年龄结构,深入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建立更加合理的养老保险金使用制度,将福利充分落实给塔县老年人群。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推进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建成“超支分担、结余留用”的激励约束新机制,发挥城乡医保的控费作用;改进个人账户,开展门诊费用统筹。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加快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引导和鼓励全民参保,扩大覆盖面。健全失业保险制度,拓宽失业保险覆盖面;全面落实建筑业等高风险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同舟计划”;推进生育与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推进和完善丧葬金制度。完善推进塔县丧葬金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养老保险参保居民,确保丧葬金制度的实施,制定丧葬金动态调整方案。

第二节 构建多元化社会救助体系
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建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科学、透明的收入监测渠道,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加强临时救助制度的实施。加强临时救助制度与其他社会救助制度和相关政策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引导社会力量筹资、慈善组织运作的政社联动模式,搭建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临时救助平台,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兜底作用。有效帮助困难群众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加快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落实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城乡统筹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提升面向基层和普通百姓的法律服务能力,保证群众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

第三节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加快公共养老机构设施建设。推进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建设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益性公共养老机构,完善村社公共养老设施,发展社区健康养老,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建立普惠性儿童福利制度。提升农村幸福大院、儿童福利院保障水平,有意愿的农村“五保”老人全部实现集中供养。实施自治区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孤残流浪儿童救助等问题,全面实施经济实力薄弱乡镇儿童营养改善计划,逐步推进全县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加快推进机关托儿所建设。扩展残疾人社会福利覆盖范围。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不断提高面向残疾人的社会福利服务水平,推进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扩大残疾人社会福利覆盖面。

第四节 全面完善城乡住房保障制度
加强落实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大力改善乡村居住环境,让塔县居民住得安全,住得舒心。巩固安居富民工程成果,完成住房安全认定工作,落实农牧区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有效保障农牧区合理住房需求。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定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保障性住房配租政策和监管程序。坚持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重点帮助住房最危险、生活最困难农户解决住房问题,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农房风貌管理和引导, 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房建设标准。

第五节 维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完善价格管理体制,深化价格改革,加强价格监督管理力度,继续做好稳控物价工作。持续完善价格监测、预警、应急机制。根据市场供求变化,严格调控民生相关产品如蔬菜、牛羊肉、粮油等重要商品的有效供应和价格变化,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做好城乡困难居民的临时救助,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受到影响。








第八篇 对口援塔
第三十四章 优化产业援塔
第一节 推进深塔两地产业合作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深塔两地经贸往来,在深圳市举行招商引资活动,支持深圳企业来塔考察对接,建立产业合作长效机制。发挥深圳优势,突出塔县旅游资源特色,找准深圳旅游文化合作切入点,采取援塔资金配套、政府补贴等形式,引进大型旅游企业参与景区开发建设和包装运作,提升塔县旅游景区质量。加强与深圳科研平台合作,持续推进塔县牦牛育种改良研究。结合深圳能源企业优势和塔县光能资源优势,加强深塔两地光伏产业合作,持续推动塔县光伏产业发展。借助深圳市场营销网络,支持塔县特色产业营销,有效带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促进更多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引导塔县有机农业、高原特色旅游产业、民族特色产业走向全国和国际市场。

第二节 加强区域合作,推动深塔平台共享
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中巴经济走廊的战略机遇,深化深塔区域合作,重点加强在高原特色优势农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等领域的合作,争取做到有特色、有质量、有信誉,借以打开中亚市场,全面迈向外向型经济。以塔县国际物流产业园、深圳产业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园为载体,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点带面促进塔县产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设立扶持产业发展与促进就业引导基金,制定专项管理办法,提高企业赴塔投资的积极性,鼓励企业落户和使用当地劳动力。有效借助开发成熟的深圳文博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丝绸之路专区和前海合作论坛等重要平台,了解市场动态,寻找到产业机会,推广塔县特色产品,扩大外向型贸易,开拓区域和国际市场。

第三节 推动产业链援塔项目建设
结合塔县特色产业,推进产业援塔向延伸产业链方向规划建设,借助深圳企业资源优势,推行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吸引上下游企业和相关企业在塔县投资建设。助力推进牦牛产业链建设,完善饲草种植及加工、牦牛育种、牦牛养殖、牦牛屠宰及加工、市场流通和产品销售的牦牛产业链。推动旅游文化产业链建设,鼓励深圳大中小旅游相关企业到塔县投资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补齐塔县旅游文化产业链短板。推动深圳以共建模式集中力量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构建智慧园区,推动公共信息平台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展产业“订单式援塔”,最大限度延伸产业链,推动生产线和就业岗位向乡、村、户辐射延伸,带动全县农牧民就业。

第三十五章 优化民生援塔
坚持援塔资金80%以上用于民生,80%以上安排到县及县以下乡村,引导深圳市经济基础好的区、企业与塔县结对共建。要进一步改善交通、住房、饮水、用电、文化、教育和医疗等民生问题,紧贴塔县民生实际,继续推进援塔资金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最大限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民生项目实施。

第三十六章 加强人才援塔
第一节 加强推进教育援塔
持续推进深圳市对塔县基础教育的项目及资金援助,加大援塔资金对深塔高中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大师资对口支援力度,采取教师引进,教师赴深进修,“互联网+”课堂教学等多种方式强化塔县教师培养力度,切实提高教学水平。积极推动深塔两地学校交流合作,在深圳学校开办援塔班招收塔县学生赴深学习,促进深圳教育资源共享,提升教育援塔水平。实施优质职业教育提升工程,坚持外延与内涵相结合,进一步充实教学力量、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规划建设塔县高等教育项目,发挥深圳市教育资源优势,借助深圳的高等教育平台,鼓励深圳市与塔县两地联合共建高校,填补塔县高等教育空白。

第二节 推进干部人才交流与培养
聚焦干部人才援疆总体要求,始终坚持把援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做好援疆工作的总抓手,准确全面的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安排,创新干部人才援助方式,拓宽干部人才选拔范围,把握干部人才援疆工作重点,科学规划干部人才选派方案,做到选派好、使用好、管理好、关心好,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好的高素质援疆干部人才队伍。实施人才建设工程,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每年选派一批干部人才到深圳市专题培训,加大对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高技能人才和急需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和推广援塔干部人才与塔县干部之间的结对帮扶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深圳援塔干部人才传帮带作用,为塔县发展稳定提供人才保障。扩大深圳市重点高校塔县干部人才学历提升班招收规模,扩大干部双向挂职数量,领域,规模。深化深塔医疗卫生人才交流培训,推动“组团式”医疗援塔,推动深塔文化与旅游人才交流,推进“订单式”人才援塔。同时广泛组织教师、医生、致富带头人、脱贫摘帽农牧民、计划生育模范家庭、民族团结模范、优秀青少年、宗教人士等各类社会群体赴内地培养培训、参观交流,感受现代文明,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节 加快推进人才引进工作实施
为解决塔县民生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人才缺乏问题,结合塔县实情,用好特殊人才政策支持,继续加大内地高校毕业生招录力度,把一批专业对口、精力充沛、勇于担当的干部补录到民生建设、产业发展一线。开展“归巢”创业行动,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从事民宿、餐饮等新业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激发企业引才聚才动力,完善支持企业引进人才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依据成果产业化程度给予企业一定的奖励资助。持续推进塔县人才奖励政策,人才补贴政策的实施,借助深圳援塔平台,将塔县的资源、政策与深圳市的人才优势结合起来,引进塔县相关行业所需专业技术人才,推动塔县产业发展。

第三十七章 “十四五”援塔政策与机制
第一节 推动建立全方位的援塔政策体系
加强与深圳政府对接,加快出台落实扶持政策的具体实施细节;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深圳企业参与到塔县产业建设,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落实对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用电、运输等方面给予特殊价格的政策。积极争取和落实中央财政对新疆企业的补助资金,政府贴息、融资引导企业入驻,用贴息的方式扶持企业发展,鼓励企业来塔投资,并开展金融扶持;鼓励银行、证券、保险各类金融机构在塔县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培育新的金融机构。持续推动民生政策向基层下移,直接惠及基层群众,落实政策在基层实施的实际效果,积极推进民生建设项目落地,加强深塔政府层面合作,出台教育资助,人才引进奖励,人才补贴等政策,促进塔县医疗,教育等民生事业发展。

第二节 健全对口援塔项目管理和监督机制
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需求走”,编制援塔项目库,统一项目申报、审批,加快项目高效落地,加强援塔项目管理,建立援助项目绿色通道,简化项目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推动援助项目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监督机制。成立联合监督检查组,依法对项目的资金、进度、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规范投资行为,提高社会投资效益。

第三节 完善对口援塔工作与保障机制
着力完善援塔工作机制。推动援塔制度创新,建立援塔工作协调互动机制及工作责任制,健全援塔工作联系沟通机制,在高层互访对接的基础上,深化各层级、各领域的横向、纵向交流与衔接,形成推动援塔工作的合力,积极主动做好服务配合,及时协调解决好对口援塔工作出现的新问题,落实援塔各项工作,确保对口援塔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完善援塔干部服务保障机制。加强对援塔干部人才的服务管理,充分信任、大胆使用援塔干部,为援塔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第九篇 长治久安
第三十八章 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长治久安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第二次、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依法治塔、团结稳塔、文化润塔、富民兴塔、长期建塔为目标,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塔县。

第一节 持续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中央、自治区依法治国、依法治疆的重大方针政策在塔县得到贯彻落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依法治县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保持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弘扬法治精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全面贯彻宪法和法律,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执法。扎实做好民法典的宣传贯彻实施工作,进一步提高民事审判工作水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全面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制轨道,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

加快建设公正高效的司法体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促进司法公正。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加强和完善信访和调解工作。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法治社区、法治单位等创建,畅通民主渠道,强化权力监督,切实保障人民权益。

加快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建设。以政法系统教育整顿工作为契机,坚定不移推进政法领域改革,完善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的监督体系,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重点完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内部互相制约的体制机制。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切实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优化执法司法社会监督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对执法司法活动的有效参与和监督。

增强全民法制观念。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推进法治塔县建设。

第二节 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依法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健全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景区和窗口单位,积极创建民族团结模范单位,积极创建国家、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持续开展好“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把民族团结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贯穿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各方面。

扎实推进文化润疆工程。持续强化意识形态领导权意识、阵地意识、底线意识,坚定不移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贯彻落实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研究座谈纪要精神,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对各类文艺作品的审核把关和对民族语言出版物的事前审读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要加强文化宣传载体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用好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基地,建强基层文化阵地,每个村(社区)都要建设新疆“四史”馆,发挥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推动中华文化元素和标志性符号进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进基层文化阵地、进旅游景区。要持续推进现代文明建设,大力传播现代理念和行为方式,多制作一批演绎“三交”史实以及展现中华文化、民族团结、对口援疆等题材的歌舞剧,多译制一批追求健康、追求时尚、追求现代文明的影视作品,多开展一批时装秀、歌咏比赛、技能大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中华文化进万家。要坚定不移地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依托农牧民夜校等载体,加强社会面特别是中青年群体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为各族群众更好地外出务工就业、融入当地社会搭建良好平台。要切实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完善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知识分子制度,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深厚氛围,为知识分子正常开展科研、教学、创作活动创造条件。

第三节 坚持各民族和睦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基本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实现宗教健康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和保护各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充分尊重各民族的习俗,正确把握好正常信教和宗教极端的界限。依法加强宗教人士、宗教活动和宗教活动场所解经讲经活动的管理,依法保障信教群众正常宗教需求和正常宗教活动的开展。

第四节 坚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引导塔县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党员的行为,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转变工作作风,讲党性、讲自律、重品德、做表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具有塔县特色的现代文化,推进乡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统筹建设文化活动服务中心。坚持开展村镇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常态化基层文体活动,增强塔县人民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不断深化拓展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营造文化氛围,引导群众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构建县、乡镇、社区、村组等宣传体系,宣传塔县发展成果,讲好塔县故事,传播好塔县声音,增加各族群众精神文化产品供给。

积极开展国民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等活动,着力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校园,抓好德育内容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衔接紧密的德育体系。重视社会教育补充作用,广泛开展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提高各民族文明素质。深入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讲文明树新风、社会志愿者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塑造公民精神,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第三十九章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塔县新格局
第一节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全面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着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的作用,综合应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治理手段,推进社会治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社会化和法制化。全面开展社区建设,提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改进和创新社会治理。遵循现代社会发展特点和规律,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四位一体”方向,改进传统社会管理范式,促进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发展。推动治理理念从塔县政府负责向主动服务转变,治理主体从塔县政府包揽向塔县政府主导社会共同治理转变,治理方式从制定规制向法治保障转变,治理手段从单一向多重综合运用转变,治理环节从事后处置向源头治理前移,治理重心从“治标”向“标本兼治”转变,治理投入从重县城轻乡向城乡统筹转变。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营造发展环境。推动塔县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推动服务行政许可的中介机构与行政机关脱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和财税扶持力度,积极尝试将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协调、技术等事务性工作,通过委托经营、购买服务、补贴服务等方式向社会组织转移。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引导各类社会组织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综合实力,重点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科技文化体育类社会组织,努力建成覆盖广泛、门类齐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体系。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和信用标准体系,选择重点区域和典型乡镇和社区开展信用建设示范。健全信用信息管理制度、信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和覆盖全塔县的信用系统。加大联合奖惩力度,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规范“红黑名单”制度。推进行业信用建设、地方信用建设和培育规范信用服务市场,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建立以改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为目的的诚信体系。

第二节 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打造“数字政府”。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政府职能结合,不断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等职责,提高政策决策的精准性,创新政府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塔县政府工作流程,实施电子信息化办公流程和政务服务新模式,建立起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模式,将管理融入服务之中,提高塔县政府的服务水平。

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优化塔县政府办事流程,形成服务有效集成、办事便捷高效、线上线下融合的政务服务模式,构建集约化、透明化的服务运行方式。推动跨单位、跨层级的系统整合集成,在基础资源层面强化集约化建设与利用,各级政府管理层面推进统筹规划与协同,政务服务层面做到“一体化”无缝整合,促进公共服务便捷化。运用信息技术强化塔县政府对社会各类基础要素的汇总统计及辅助决策,提升政务服务的管理与技术创新水平,完善社会治理模式,精准匹配社会治理资源,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提升基层数字治理能力。推进塔县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社会自主治理之间的有效均衡。加强数字治理对基层的全面监管,激发社会自治活力。在线化处理党务、政务、村务等基本事件,推进基层数字治理的应用。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议事决策规程,健全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第三节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增强塔县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积极开展党员的组织生活,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管理、监督、服务职能。紧盯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积极回应实践的需要和人民的期盼,创新基层党建的形式、内容和覆盖面。加强对基层党员的教育培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加大基层党员干部的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宣传教育力度。

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各级党委的责任落实,扎实开展常态化专项整治,持续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坚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突出政治训练,常态化识别干部政治素质,确保各级领导权始终牢牢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加大培养培训力度,研究制定塔县干部队伍培养培训规划。强化担当作为,推动塔县党员干部履职尽责,聚焦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加强建设对党忠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对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要充分信任、坚定团结、大胆选拔、放手使用,表现突出的可以直接破格提拔使用。

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牢把握富民兴塔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创建和谐稳定的基层,解决好基层的矛盾纠纷。加强平安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美好塔县的主人翁意识。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完善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的自治机制,提高自治能力。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

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完善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社区工作落实、积极创新实践。完善社区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建设社区共同体,合理确定社区人口规模和服务管理边界,科学规划、建设社区内部物理空间。完善社区内部生活服务保障设施,实现社区内部生活化和便利化。引导各类资源、力量等向社区下沉,支持企事业单位在社区建设服务网点,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打造智慧社区。加强社区组织体系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居(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各类兴趣爱好和公益团体,将居民纳入各类组织之中。理顺各类组织的关系,增强社区各类组织的自治能力。开展公民道德、家庭伦理、社区意识教育培养,夯实社区共同体的道德和文化基础。开展社区活动,增进社区居民交往和联系。

第四节 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强化预防治本,改革安全评审制度,加强重点行业监管、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度,保障职业健康,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防灾减灾和综合处置能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参与、功能齐备、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综合防灾、减灾和救灾救助体系。加强防灾减灾工程和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和演练活动。全面加强地震灾害,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干旱、洪涝(城市内涝)等气象灾害,森林火灾等生态环境灾害和污染超标、危险废弃物等化学灾害的处置能力建设。加强灾后处置和恢复重建的建设工作,做好灾害评估、受灾地地质地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政府主导,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统筹资金、项目、政策安排,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加快灾区恢复重建,确保受灾地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和谐稳定、经济社会恢复性发展。

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时刻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好疫情防控成果。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对防控漏洞再排查、防控重点再加固、防控要求再夯实,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细。针对境外疫情的新情况新趋势,全面掌握信息,迭代完善精密智控机制,织密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扎实做好秋冬季疫情防范,及时有效应对,抓好外防输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机制。聚焦存在返贫和致贫风险的重点群体,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监测及跟踪回访,及时了解脱贫群体生产生活情况。坚持就近就地就业和有序转移输出就业有机结合,注重社会保障政策与扶贫政策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实施多层次、复合式的保障性防贫措施,确保脱贫后能发展、可持续。重点对脱贫监测户、边缘户以及因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干预措施。切实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致贫。


















第十篇  实施保障
第四十章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充分发挥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作用,为规划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障。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促进经济长足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弘扬塔县精神,激发各族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塔县的自觉自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

第四十一章 完善规划落实机制
建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各级各类规划编制为支撑,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增强总体规划指导作用,确保各级各类规划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加强各级各类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协调,分解落实本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强政策协调引导和资源保障工作,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研究制定金融、产业、人口和生态等相关配套政策,确保能源、土地、水、资金和人力资源等要素保障,强化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引导社会资源,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制定相应的年度计划,分解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明确牵头单位、工作责任、年度目标和推进举措。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按照职能分工,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方案、按计划、分步骤有效得到落实。广泛调动群众参与,加大规划的宣传力度,着力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健全政府与企业、群众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程度和透明度。

第四十二章 加强规划监督考评
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分析研究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协商,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提交县人民政府审议。经评估发现需要对规划进行修订的,规划编制部门应当提出规划修订方案,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发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职能,及时检查规划实施情况。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落实各级各类规划实施的有效监察。努力营造全县一致,上下一心,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群策群力推动规划落实,确保“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