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3-16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295   评论:0
内容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21年12月15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北京市门头沟区代区长  喻华锋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过去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艰巨重大的......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2月15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北京市门头沟区代区长  喻华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艰巨重大的改革发展任务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区政府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立足新版北京城市总规赋予的“三大功能”,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较好完成了“十三五”各项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过去五年,我们坚守功能定位,生态大旗越扛越牢。成功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自评达标。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连续五年持续提升,突破性实现由“良”创“优”。预计PM2.5累计浓度比2016年下降52.9%,动态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预计2021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3万吨标准煤以内,比2016年下降3.85%以上,能耗总量保持全市最低水平;单位GDP能耗0.23吨标煤/万元,比2016年下降20.34%,年均下降4.07%。

——过去五年,我们坚定产业转型,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彻底结束千年采煤史,传统资源型产业全面退出,经济转型由“破”向“立”。预计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6亿元,比2016年增长28.5%,年均增速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亿元,比2016年增长11.6%,年均增速2.2%;建安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30%提升至58.4%,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9亿元,比2016年增长22.6%,年均增速4.2%、高于全市水平。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规划引领,城市承载基础越夯越实。严格落实“三个严禁”,率先完成分区规划,创建全市首个“9041”标准基本无违建区,实现规划引领约束下减量提质发展。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工程主线11个工区全部开工,长安街西延线、新首钢大桥、S1线建成通车。

——过去五年,我们致力民生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越来越强。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人均GDP等指标居生态涵养区前列。预计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万元,收入绝对值居生态涵养区最高水平,比2016年增长42%。棚户区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自建安置房项目工程完成建设并交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获得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称号。推进平安门头沟建设,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首都西部安全屏障有效筑牢。

(一)矢志不移守定位、护底色,生态屏障更加坚实

生态保护大格局初步构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建立“1+9+N”生态文明组织架构。率先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率先建立生态涵养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开展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工作。划定占全区总面积31.4%的生态保护红线。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合并限制建设区和生态控制区,率先实现从“两线三区”到“一线两区”战略转变。与河北及本市周边区县签订区域联合执法合作协议。创新开展“两山”理论实践基地和最美“两山”理论守护人选树工作。

绿色生态本底不断夯实。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10.4万亩,完成市级任务的612%,居全市第二。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20.9万亩,森林健康经营林木抚育43.7万亩。全区林地面积达13.7万公顷,比2016年增长1.7%。森林覆盖率48.08%,林木绿化率72.75%,分别提高4.8和5.5个百分点。绿地面积达2194.86公顷,人均绿地面积提高到63.8平方米,居生态涵养区第一。城市公园增加至35个。建成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提高到89.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0.03平方米,居全市第二。实施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项目,累计治理面积141.97公顷。坚决做好灵山生态恢复保护。

污染防治攻坚战初战告捷。污染减排提前超额完成,四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实现历史同期最低水平,优良天数明显增加。成功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永定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取得实质性成效,生态补水助力地下水位大幅提升,永定河再现碧水长流壮观景象。率先实施河长制,四个市级地表水考核断面和区级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质稳定达标。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57条,治理面积1000余平方公里。全区河湖绿化景观面积达270万平方米,龙泉湾、门城湖、黑河沟被评为北京市年度优美河湖。全区无受污染耕地,土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为100%。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优秀。

(二)全力以赴调结构、促升级,发展动能更加集聚

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示范区范围扩大到22.9平方公里,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2020年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成效明显地市(区)”通报表扬,在2021年全国示范区年度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门头沟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年均增速超20%,近两年在中关村各分园创新发展考核综合排名中居生态涵养区首位;“一线四矿”文旅康养休闲区“2+20+99”规划实施范围基本稳定,梳理完成48个项目清单、总投资约143亿元;新首钢滨河地区(长安街以北)街区控规成为新控规要求下全市首个获批控规;棚改七平方公里基本完成拆迁,加快存量资源盘活和产业导入工作。

产业细分领域不断聚焦。全区高新技术企业47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家,其中市级“小巨人”企业6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级和市级“小巨人”企业数量均在生态涵养区位列第二。恒合信业公司成为北京地区首家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与百度、华为、普洛斯等头部企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8K”超高清示范园、国际医疗器械服务领域头部企业奥咨达北区总部成功落户。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完成八大景区组团专项规划。梳理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市区级重点项目8大类别39项,已完成15项。持续举办永定河文化节和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发布18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成功打响“门头沟小院”精品民宿品牌,连续举办5届精品民宿推介会,全区“小院”达76家、覆盖51个村,盘活闲置农宅300余处,11家精品民宿纳入全市首批党政机关定点会议(培训)服务场所。

开放合作水平明显提升。深度融入北京“两区”建设,入库项目74个,已落地35个;核发全市首个“全程网办”电子审图低风险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电子证照,入选市“两区”建设改革创新案例。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出台“高精尖19条”“门十条”等创新创业政策,在全市率先启动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建设,创新推出“上门办、不见面办”“证照联办”“无障碍专区”等便利化服务,政务服务专项指标连续两年在全市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前列。紧抓跨区合作契机,与西城区设立8亿元乡村振兴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与石景山区签订合作发展框架协议,推动19项具体任务,试行809个政务服务事项“跨区通办”。

(三)统筹协调夯基础、提质量,城乡融合更加充分

全区规划体系日趋完善。行政区划调整正式启动,27个街区控规和8个镇街规划形成阶段性成果,138个美丽乡村村庄规划(简本)及实施方案获批。率先开展乡村振兴集体产业用地实施规划试点,成为《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价值案例。2018—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减量354.23公顷,提前完成2035年管控目标。率先出台《村庄民宅风貌设计导则》,制定《老宅院保护管理办法》和保护利用方案。出台《美丽乡村规划数据库标准》,实现责任规划师镇街全覆盖。

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升。打通一批联络线、断头路,市政道路增加40条、82.8公里,新城形成“四横两纵”干路网格局。双大路二期、108国道二期通车,市郊铁路(京门—门大线)纳入市、区“十四五”规划。城子水厂升级改造完成,门城水厂主体完工。建设镇级再生水厂9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60座,成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实施农村地区安全饮水改造项目,100余个村供水条件优化升级。建成4座110千伏变电站,“三供一业”老旧配电设施改造加快实施。电网架构更加稳定,地区供电可靠率99.98%。全区燃气气化率71.99%,场站及管网工程完成率72.92%。鲁家山垃圾焚烧厂余热供热工程、石门营热源厂增容改造工作稳步推进。改造40个老旧社区供热管网,实现新城清洁能源集中供暖全覆盖。

乡村振兴战略纵深落实。打造5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15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第一批58个美丽乡村创建村通过市级考核验收。基本实现农村地区公厕户厕达标改造、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不落地”全覆盖。实施63个村、1.6万户煤改清洁能源工程,完成29个村山区农民搬迁。有序流转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累计成交产权交易项目70个。“灵山绿产”及5个特色农产品品牌纳入“北京优农”品牌体系。打赢低收入精准帮扶攻坚战,45个低收入村、4414户8848人如期脱低,连续3年市级绩效考评成绩名列前茅。对口帮扶协作涿鹿县、武川县、察右后旗、堆龙德庆区、神农架林区,实施项目99个、安排资金4370万元,助力7.3万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

(四)勠力同心强治理、谋实事,民生保障更加厚实

文明创建取得显著成果。把创城作为城乡治理总抓手,创新开展创城“比学赶超”擂台赛,率先推出文明社区、文明农村“两考合一”机制,每年拿出3000余万元资金实行“月奖励”。打造“门头沟热心人”群众性文明创建组织品牌,持续开展“门头沟点赞”大拇指行动。荣获首都级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173家,全国级文明先进17家。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总成绩全市第一,实现首都文明示范区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区“双达标”。

基层社会治理更加精细。接诉即办“降量提质”,压实“每月一题”专项治理,“万人诉求比”“基数诉求比”同比大幅下降。垃圾分类“两增一减”明显,创建142个市区级示范村居,形成“城区驿站流转、农村上门收集”特色模式。推动物管会向业委会转化,建立“红色大管家”物业企业联盟,提前两年实现物业管理“三率”100%。新增停车泊位1.1万个,10条主要道路实现路侧停车泊位电子收费。推进23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疏整促”10456个点位完成整治提升。699条街巷实现街巷长、小巷管家全覆盖。清水镇和洪水口村、梁家庄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示范村。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2.98%。建立2.1万户困难家庭精准帮扶台账,社会救助标准“十连增”。完成1650个点位无障碍环境建设,为1342户残疾人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超额完成9000套房屋历史遗留“办证难”年度任务。建设筹集各类政策性住房18445套,竣工各类政策性住房31197套。完成农宅改造496户,新建翻建抗震节能型农宅3807户。建立“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新城20街区机构养老设施主体完工,建成镇街养老照料中心9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26个,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覆盖率100%。社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6621项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与西城区携手开拓北京八中教育模式,大峪一小新建综合楼投入使用,育园小学新建工程进行初步设计概算评审,清华附中潭柘寺学校正式开学。高考一本率近五年增长一倍多,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居全市第一。通过“国家卫生区”复审,成为第三批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区。精神病专科医院迁建工程取得“多规合一”初审意见及选址意见书。增加4个急救站,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由84%提高至97%。镇街文化中心和村居文化室建有率达100%。修建室外运动场地53片。档案馆新馆开工建设,体育文化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主体结构封顶。行政建制村公交通达覆盖率100%。建设基本便民商业网点288个,八项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城镇社区覆盖率100%。

(五)一以贯之防风险、保平安,政府效能更加优化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持续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率先启动“敲门行动”,打响“千人战役”。建设67个核酸检测采样点,累计检测100余万人次,集中管理密接、次密接、高风险人员1300余人次,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高位推动疫苗接种,全人群接种率超过97%。积极构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第一时间出台纾困惠企政策,举办“嗨购门头沟”“New购门头沟”等活动,率先运用新电商平台助力复工复产。

开源节流做强财政保障。出台财源建设方面系列文件,建立“一表一方案、三单一机制”。区领导带头走访服务企业,强化税源服务管理,着力稳存量、引回迁、拓增量,累计招引企业3800余家。结合发展需求,全力推进土地上市。压减一般性支出及非必要、非重点支出,累计审减资金13.5亿元,存量资金盘活率每年均达90%以上。健全政府性债务应急处置、动态监测机制。强化政府投资审计管理,265个审计项目节约财政资金12.23亿元。

城市运行保持和谐稳定。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区安全生产亿元GDP死亡率由3.17%下降至1.59%,连续5年荣获北京市安全生产先进区。坚持防火、防汛两手抓,开展消防隐患集中清查整治等专项行动,创新完善分区域气象精细化预报预警模式,成功应对“6.18”石岩沟山洪、妙峰山镇3.6级地震等自然灾害。基本完成城市人防工程体系建设。成功创建“北京市食品安全示范区”。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破获涉黑涉恶因素类案件82起。加强“诉源治理”体系建设,全区信访秩序趋稳向好。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任务。

重点领域改革成果突出。顺利完成党政机构改革,深化街道、乡镇改革,对事业单位进行系统优化、功能再造。调整组建区级10个领域、基层13个镇街及2个特殊地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向镇街下放433项行政执法职权。开展协管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岗位精简46.9%。编制32个政府部门和13个镇街的1205项权力清单,政府权力依法规范运行。推进简政放权,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39项、区级自设证明22项、中介服务事项206项。完成82家国有企业改革。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全面强化政府党组自身建设,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2021年在区政府党组和区政府系统开展“学党史抓落实”大讨论,落实“蹲下身子搞调研、长效机制补短板”行动,持续为基层减负,清理挂牌1800余块、表格45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依法行政,以区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为主要载体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工作,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465件、政协提案563件,办复率达100%。坚定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开展工作,全力支持区纪委区监委开展专项整治。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妇女儿童、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门头沟区全力推动区域功能、发展方式、管理方式转变,生态功能持续夯实,城市环境更为宜居,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地区各项事业呈现蓬勃发展良好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向驻区部队官兵和中央、市属单位,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门头沟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前进道路上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和不足: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还不够稳固,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品质与大国首都底色的标准相比仍存在差距;经济总量小、基础弱,税源不稳、结构不优、特色产业匮乏等形势短时间难以扭转,在践行“两山”理论上仍需进一步探索;公共服务及市政基础设施欠账较多,践行减量集约发展任重道远,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还需进一步处理好“山”与“城”的关系;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接诉即办工作仍需持续发力,服务“七有”要求“五性”需求的能力还需增强。这些问题和不足将时刻警醒和鞭策我们,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在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二、未来五年政府工作主要目标任务

未来五年,是政府工作抢抓外部机遇、释放内部潜能的关键五年,是致力于转型和提升、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精益求精立新局的关键时期,更是我们厚积薄发、重新起步、大有可为的二次创业期。党中央围绕绿色发展作出系列部署,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提出“不让保护生态环境的吃亏”的导向,将为我区营造新环境;首都持续深化“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将为我区带来新机遇,特别是在“五子”联动的牵引下,用好“两区”建设政策,将极大推动我区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快速起步、弯道超越。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革命老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政策支持将为我区赢得新优势;借力“紫气东来门头沟”之势,对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外溢,将为我区加强与中心城区协作联动注入新动能。同时,门头沟区拥有城区的位置、郊区的成本、新区的机遇、景区的环境和老区的热情,区位交通优势、发展空间优势、比较成本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干部队伍优势等发展优势加速凸显。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在“精”字上做文章,紧密围绕区委提出的“五个更加迫切”新要求,充分认识到未来五年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只争朝夕,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做好产业转型后半篇文章,齐心协力推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按照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今后五年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生态立区、文化兴区、科技强区,筑牢首都西部生态屏障,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推动门头沟新城与山区协同发展,探索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奋力谱写“绿水青山门头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推动“两山”理论在门头沟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遵循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紧抓生态提升期,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环境更加优化。深入落实《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以首善标准守住好山好水好生态,生态环境率先根本好转,首都西部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稳步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成果不断巩固,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坚持谋定后动,加快构建生态友好型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新格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战略引领和刚性约束不断增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保持下降趋势。强化理水治山、护蓝增绿,塑造全域绿色生态新空间。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稳中向好,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达标。永定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完工,废弃矿山“销账归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空气质量继续改善,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用水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均达到市级要求。灵山、百花山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到“十四五”末,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0.3%,建成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90%。

——紧抓转型突破期,坚定不移推进产业格局加速重构。深度融入北京市“五子”联动建设,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新首钢滨河地区成为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建设重要承载地,更好融入全市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大局。打造长安街西延线专精特新产业集群,专精特新企业达50家以上,上市公司数量不少于20家,中关村门头沟园高新技术企业年总收入力争达到800亿元,“专精特新门头沟”产业品牌初步确立。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稳定在5%,房地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下降至10%以下、税收占公共预算财政收入比重下降至30%以下。区域投资发展环境实现根本性变化,分领域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真正成为营商环境新高地。在新城地区突出高质量发展,布局“3+2”产业结构:“3”即聚焦人工智能、超高清数字视听、心血管领域医疗器械三大产业细分领域,实现企业高度集聚,初步建成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国家数字视听产业基地、国际心血管领域医疗器械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总收入达400亿元以上;“2”即打造新首钢大桥临近地区总部经济带、发展高品质商务和生活服务业,总部型企业数量达50家以上,构建“一核两圈三地”消费空间布局,龙泉国际休闲娱乐主题街区、高端滨水商务休闲区启动建设,不少于2家四星级以上酒店建成开业,成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承载区之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完成市级下达任务目标。在山区坚持绿色发展,积极探索山地经济新途径,打造永定河文旅体验产业带:构建“一线四矿”、永定河、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三线纵深”,深山—中部—浅山“三点互动”,生态+民宿、生态+文旅、生态+农业等“多业融合”的精品文旅体验网;持续办好永定河文化节,擦亮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品牌;“一线四矿”文旅康养休闲区成为老工矿区转型典范,“门头沟小院+”田园综合体体系建设更加成熟,将门头沟打造成为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国际山地运动打卡地、京津冀微度假首选地;旅游接待人次、综合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5%左右,到“十四五”末,旅游年综合总收入超过20亿元,旅游年接待量超过300万人次。

——紧抓发展加速期,坚定不移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统筹推动城乡建设集约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优质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城乡建设品质全面提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首都西部独具生态特色的滨水新城。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布局,智慧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集“快旅慢游”交通网络、文旅集散咨询服务体系、引导标识系统为一体的全域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更深层次融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建设中走在全市前列,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传统村落保护和文物保护。提升城市运行保障能力,山区“三横五纵”、新城“七横三纵”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开展石龙路东延、莲石湖西路东延、河滩路东延前期研究及R1、M6西延规划研究,“京门线”稳步推进,“门大线”、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有效提升涉及8个镇、58个村、8000余户的供水保障能力。新建变电站8座。推进石门营热源厂增容改造项目,增设3台58兆瓦供热锅炉,增加3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实现门头沟新城和浅山区天然气供应全覆盖。用好中央和市级资金支持3.9亿元,实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完成剩余2.7万户煤改清洁能源工作,彻底结束地区“千年用煤史”。

——紧抓民生改善期,坚定不移推进治理效能大幅提升。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指数达到市级要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瞄准共同富裕,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棚户区改造全面收官,完成29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增加教育医疗投入,引进高等院校和三甲医院落地,实现基础教育设施千人用地面积有所增长,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体育文化中心全面竣工,永定河文化博物馆投入使用,殡仪馆完成迁建。城乡精细化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力争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总目标,充分发挥接诉即办连民心、促治理作用,实现对报到部门、吹哨镇街双考评。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新风尚,物业服务满意度超过85%,新投入使用停车泊位1.25万个,打造绿色交通示范区。安全发展底线更加牢固,治理地质灾害突出隐患53个,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指挥决策体系更加完善、应急能力显著增强,每万名常住人口疾控力量配比、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均达到市级要求,平安门头沟建设跃上新台阶。在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中名列前茅。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三、2022年政府工作计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我区全面推进转型发展至为关键的一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市级下达任务目标,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同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一)生态立区、绿色发展,塑造生态环境新优势

持续完善生态建设制度体系。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考核机制,构建以规划管控、责任追究等为保障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制度体系。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三线一单”成果,加强建设项目准入、污染源监管、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联动管理。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三长联动、一巡三查”机制。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生态资源产权制度建设。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化区域联建联防联治,建立永定河跨界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巩固“一示范一基地”创建成果,继续开展区级“两山”理论实践基地和最美“两山”理论守护人选树活动。

着力扩容绿色生态空间。启动“中国生态文明奖”申报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通过国家森林城市考评验收。实施森林提质工程,全面完成新一轮百万亩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代征绿地等项目,加大浅山区、百花山和灵山生态保护力度。稳步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统筹抓好长安街西延线、S1线、108和109国道、六环路等线性空间绿化和景观优化,实施“一线四矿”铁路沿线通道绿化项目及环境整治一期工程,着力构建森林景观生态服务与休闲游憩体系。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高标准打好“三大保卫战”。深化“抠0.1微克”行动,力争PM 2.5浓度、重污染天数“双降”。建设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平台,聚焦“四重一微”,持续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扬尘等污染源治理。开展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专项行动,着手碳汇试点研究,打造“双碳”示范区。加大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开展“清河”“清四乱”,巩固小微水体治理成果,统筹推进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和西峰寺沟上游综合治理。坚持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地”齐抓共管,保持土壤环境安全。

(二)科技驱动、突出特色,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聚力打造专精特新产业集群。“寸土寸金”打造中关村门头沟园,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与百度、华为、普洛斯深度合作,加快打造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新引进人工智能企业不少于30家,培养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围绕存量市场主体头部企业,建好中关村精雕智造创新中心,支持夏禾科技、零点有数等搭建产业孵化培育平台和加速器,推动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快速集聚。跟进江泰保险、遨博(智能)上市准备工作,支持芯盾时代登陆科创板。启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8K”超高清示范园建设,加快项目孵化落地。支持奥咨达北区总部项目完成融资,启动“医创汇”产业孵化器和医疗器械3C科研创新转化中心筹建工作,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力不断提升。

加速培育文旅体验特色产业。加快“一线四矿”文旅康养休闲区建设,在门头沟新城、王平、斋堂谋划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加强待利用闲置老村地块及老宅院保护盘活利用,吸引社会资本培育旅游休闲业态。确保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改造工程年内完工。探索“门头沟小院”精品民宿可持续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模式,开发市民菜园等乡村休闲体验业态,持续打造京西古道等3条市级休闲农业精品线路,争创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美丽休闲乡村,提升一批精品休闲农业园区。引进优质体育专业企业,加速形成户外运动产业集聚效应。

全面激发开放创新活力。高位推进“两区”建设,全面落实重点项目“一库四机制”,加大项目挖潜力度,提升地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水平。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高标准谋划建设龙泉国际休闲娱乐主题街区,推进永定镇中骏城市综合体项目,探索数字消费新趋势和沉浸体验新场景。加快新首钢大桥临近地区总部经济带建设,加大对央企二级和三级子公司、京外企业、行业头部企业、知名公司的招引力度。与西城区深化合作,落实产业、教育、医疗、文旅等领域项目清单,依托双方各自优势开展合作招商。与石景山区协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融合发展。积极与海淀区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高精尖产业领域开展协作。

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强化制度创新在创新驱动引领中的作用,构建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梳理构造“1+6+N”产业发展政策矩阵,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真正落实“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要求。千方百计降低企业成本,落实创业首次贷款贴息政策,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优化一网通办、智能网办、智能自助等服务,推进数字政务服务建设,实现审批规范化、服务标准化、公开透明化。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发挥区属国企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打造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组建北京绿金山投资运营公司。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创新招商引资奖励激励机制,打造产业发展论坛、峰会及创新大赛的京西品牌。完善园区商务配套,为高端人才提供住房、工作居住证、子女入学等方面支持。持续落实“服务管家”和“服务包”机制,构建京西创业的营商环境新高地。

(三)规划引领、提升品质,推动区域协调新发展

始终坚持减量提质增效。推进新城街区控规及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审工作,有序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开展新一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确保新生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动态“零增长”。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和老旧厂房改造。开展高压架空线入地整合规划研究。探索建立村庄渐进式有机更新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点状供地等改革成果运用。抓好规自领域问题专项整改,坚决防范涉地乱象和涉地腐败。依法依规开展耕地占补平衡,完成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改。

全力加速重点工程建设。全年计划安排重点工程87项,投资规模431.5亿元。有序推进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工程,力争市郊铁路“门大线”年内开工,加快推进西苑路、银盛路等主次干网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加快军庄镇供水干线及配套工程、斋堂联村供水厂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实施石龙路电力隧道等多项电力工程,实现清水110千伏变电站、梁桥220千伏变电站年内开工。稳步推进景山学校建设,加快殡仪馆和精神病专科医院等迁建工程前期手续办理。全力保障档案馆新建工程、区政务服务中心等项目进度,确保体育文化中心完工。实现鲁家山垃圾焚烧厂余热供热工程(四期)顺利开工。重点做好安置房及保障性住房安全监管,积极开展“工程质量建设月”等行动。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序开展浅山区和城乡结合部村庄乡村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推进农村住房质量提升。确保第三批40个村美丽乡村创建通过市级验收、14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完成市级审查,选树一批“美丽庭院”。常态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落实好厕所、污水、垃圾治理长效管护机制。科学推进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健全清洁取暖设备后期长效运行服务机制。稳步实施山区农民搬迁。抓好“村地区管”机制落实,持续开展房地一体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推进农村“三资”规范运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稳步推进现有经济薄弱村消除任务,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认真落实“三个保持”“四个不摘”要求,助力支援合作地区群众长期稳定受益。

(四)优化服务、改善民生,实现治理水平新提升

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持续开展文明创建宣传,形成齐抓共管、同创共建的创城工作体系。坚持常态创城、全域覆盖,巩固好建成区创建成果,以城带乡推动农村地区创建水平同步提升。深入选树基层文明创建特色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明创建典型。统筹实施“六大创建工程”,确保在中央文明办年度测评中取得优异成绩,全力冲刺2023年全国文明城区总桂冠。

不断增强基层治理能力。认真落实《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瞄准“降量提质”,完善区级接诉即办“每月一题”机制,积极探索“未诉先办、主动治理”,力争“三率”稳步提升。持续开展物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实施物业服务“解扣”计划,将反复整改不到位的物业企业列入负面清单。持续提升全区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加快撤桶并站进度,推广“驿站+流动收集”模式,实现居民自主分类准确率90%目标。建立“热线+网格”模式,实现区级网格巡查监督全覆盖。实施支路以下道路停车改革,建成一批公共停车场。稳步解决历史遗留“办证难”问题。确保永定镇治理类街乡镇整治提升专项计划项目年内开工。高标准推进新一轮双拥创建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作用。

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深化与东城区、西城区的教育合作,开展人才交流、双轨教研。引进北师大高端资源,推动集团化协同发展,培育一批优质本土学校。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打赢“双减”攻坚战。打造“健康门头沟”,进一步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水平,支持区医院教学楼规划建设及区中医医院完成三级中医院建设,做优做强区疾控中心,推动永定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院区)落地。完善“五个一”公共文化服务配送体系,加大数字文化资源供给,建成沿河城长城陈列馆,启动永定河文化博物馆建设。适时开展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冰雪活动进社区等群众体育活动。

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八个一批”促就业举措,推动城乡劳动力就业参保,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做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规范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加强镇街养老照料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老年餐桌建设,加快新城20街区和清水镇、妙峰山镇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探索“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持续提升无障碍改造水平。推动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镇街,推进儿童福利保护机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构建设。做好棚改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加快3个回购安置房项目建设,确保百姓尽早安置上楼。全力解决安置房项目集体土地征地和划拨等历史遗留问题。积极推进永定镇集体租赁住房一期、二期及鑫华源共有产权房建设。推动三家店村综合改造项目顺利实施。

(五)防范风险、深化改革,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多措并举防范财政风险。坚持稳存量、拓增量,不断完善财源体系建设,持续加大财源建设力度,推动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树牢“过紧日子”“过苦日子”思想,进一步压缩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规范库款资金管理,兜牢“三保”底线。严控预算成本,深化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严格执行结余资金收回机制,完善直达资金监控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及市级资金倾斜支持,持续加大资金盘活力度。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研判,有序化解债务,实现防风险与稳增长长期均衡。开展滞留户清理“破冰攻坚行动”,加快棚改拆迁收尾,推进土地入市,尽快回笼资金。

全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做好流调溯源、院感防控、物资保障、疫苗接种等工作,筑牢全区疫情安全防线。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决策体系,不断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执法检查和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围绕液化石油气、校园安全、城市运行等重点行业领域,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强化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日常巡查和治理,做好防汛应对准备。实施积水点治理工程,有效改善三家店、石担路等部分点位汛期积水问题。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制度化、法治化、常态化运行。健全完善多元矛盾调处化解机制,推动落实疑难信访源头化解、属地稳控、综合治理。以深化“雪亮工程”和“智慧平安小区”建设为牵动,着力提升平安门头沟建设水平。以冬奥会、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为统领,全力维护良好社会治安秩序。

着力深化政府自身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驰而不息抓好政府系统纠治“四风”和党风廉政建设。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积极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深入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制度”,全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区、全国及北京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深化预算执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惠民资金项目审计,不断提升审计监督效能。推进中关村门头沟园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以赋权、下沉、增效为重点,深化镇街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三考合一、一核三评”综合考评体系,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持续开展“转作风、抓落实、争一流”专题活动,不断提升政府系统凝聚力和执行力。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加快推进门头沟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形势催人奋进,发展时不我待!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下,同心协力、守正创新,苦干实干、奋力拼搏,全力创造“绿水青山门头沟”新辉煌!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