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石家庄市裕华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3-19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429   评论:0
内容摘要:2023年1月12日在石家庄市裕华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裕华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 禹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22年工作回顾2022年,是我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最为艰难的一年。一年来,......
2023年1月12日在石家庄市裕华区
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裕华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  禹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我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最为艰难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为实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挺过了艰难时刻,完成了既定目标,取得了良好成绩。
一是经济增速稳中向好。坚持争先进位、加强运行调度。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90亿元,增长8%;服务业增加值完成452亿元,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1.9亿元,增长11.7%;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5亿元,增长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7.2亿元,增长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1406元,增长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7.6亿元,可比增长8.5%。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是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坚持项目为王、强化招商引资。全区在建千万元以上项目86个,总投资699.9亿元。列入省、市重点项目16项,总投资122.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9.1亿元,预计完成投资53.9亿元,投资完成率137.9%。凯悦酒店等34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谋划了国际汽车产业园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对接了张江生物等知名企业140余家,推进了浙商银行等10余家总部经济落地,全年共签约项目165个,拟引资450.5亿元,为经济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产业基础继续壮大。坚持优化结构、推动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达到0.01:8.19:91.8,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90%。主导产业持续做强,科创、文旅、金融、环保等四大产业实现增加值230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传统产业持续做优,欢乐汇、和悦汇等特色街区完成提档升级,批零住餐企业实现增加值9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9%。新兴产业持续做大,中商云搜、寰球国际等知名电商入驻我区。科技创新持续发力,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5家、科技创新平台17家,3家企业获评市科技创新团队,连续五年在全省科技创新能力测评中被评为A类。
四是城区面貌蝶变升级。坚持增强功能、提升形象品质。认真落实“6+1”专项行动,新增可开发土地2334亩,为发展预留了空间。深入实施城市更新,高铁商务区建设全速推进,1975年以前危旧住房改造取得积极进展,方村、东京北等5个城中村顺利完成拆迁。交通路网更加便捷,107国道综合整治顺利完成,塔北路、仙台街等12条道路建成通车。城区管理全面加强,完成电动自行车上牌26万余辆,拆除私搭乱建、违章建筑90余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34个、老旧管网18.7公里,新建、改造公厕57座,10条小街小巷完成整治提升,中冶片区被评为全省美丽街区,育才街被评为全省精品街道,小马北路获评河北省城市改造提升工程范例。新建公园游园7个、便民市场4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7个,新增停车位5351个,新增绿地25.1万平方米,市容环境综合考评实现“二十连冠”。
五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持绿色发展、强化源头治理。26家涉VOCs企业全部完成微负压改造,1593家餐饮单位纳入餐饮油烟监管平台,污染物排放明显降低。深入开展扬尘治理,1766辆非道路移动机械完成备案,新能源渣土车使用率大幅提升,道路保洁实现“水洗机扫、以克论净”。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6,PM10平均浓度80微克/m3,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市首位;优良天数232天,重污染天数减少6天,为省会空气质量稳定“退后十”做出了裕华贡献。污染地块监管持续加强,土壤环境总体安全。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水质监测断面稳定达标。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持续深化,关停自备井73眼,圆满完成全年任务。
六是疫情处置有序有力。坚持科学精准、全力防控疫情。因时因势落实调整防控策略,严格执行防控方案和二十条及新十条措施,全力以赴、全员出战,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对三年来最严峻、最复杂、最艰巨的疫情冲击,广大人民群众全力支持配合,全区上下、医护人员、基层干部、公安干警、志愿者和各类城市运行保障人员不畏严寒、冲锋在前,日夜坚守、连续奋战,无论多难都没有动摇,无论多苦都没有退缩,无论多累都没有抱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
七是民生福祉显著提升。坚持为民初心、保障改善民生。高标准完成省市区民生工程、惠民实事,全年民生支出28.1亿元,占财政支出比例81.6%。民生保障不断加强,新增就业1.36万人,新增医保参保2.3万人,10万余老年人基础信息台账进一步完善,106个社区日间照料站点实现信息化建设全覆盖。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公开招聘教师362名,40中新校区改建工程有序推进,5所“公参民”学校顺利完成转公任务,4所长期未配建的教育设施实现开工,接收开办中学1所、公立幼儿园1所,增加学位1620个,被教育部确定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卫生水平持续提升,新创建社区医院1所,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医养结合试点,4家婴幼儿托育机构被省市评为五星级试点。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建成全省首家“漂流书屋”,新建球类运动场地28块、健身路径80条,群众家门口的运动圈初步形成。社会治理持续推进,5个烂尾楼项目全部按时交付,重复信访治理和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成效明显,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深入推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八是政府建设全面加强。坚持转变作风、提升政府效能。政府系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部署,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建议65件、政协提案158件,满意率100%。持续提升政府效能,行政审批事项100%实现“全流程网办”,122项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红色帮办”范围,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限缩减80%以上。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有效办结“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交办事项12.4万件,政群关系更加紧密。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持续完善。民族宗教、安全生产、人防、外事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妇女、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发展。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过去一年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统筹谋划、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勠力同心、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裕华区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够强,项目支撑作用仍不够突出,发展动能不够强劲;产业结构需要持续优化,主导产业优势不够明显,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任务艰巨;生态环境治理成果仍需巩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任重道远;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短板,教育、医疗、文体等领域与人民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市推动“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弯道超车”的跃升之年、展示之年,是打造“十个现代化裕华”的起步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和区委五届三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综合实力,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示范区,努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发展城市经济,在激发活力上持续发力,积蓄跨越赶超动能
抓项目强支撑。实施“项目跃升年”行动,抓紧抓实总占地7000余亩、总投资500余亿元的南王、南位等8个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总投资130亿元的国网电力、福美文旅园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定期组织项目集中开工,全面提升项目的核准落实率、开工竣工率和投产达效率,在全区持续掀起项目建设高潮。精准谋划实施一批示范性、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实行“要素跟着项目走”,把全周期服务融入项目落地、建设各环节,推动在谈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见效,形成更多实物量和投资增量。进一步提高市场意识,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积极申报专项债券、一般债券,为项目推进提供资金保障。
抓招商增后劲。继续在招大引强、招高引新上实现新突破,把握高铁商务区地标性建筑加速建设时机,谋划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市场前景广阔的大项目好项目。全面梳理现有招商项目,推动百胜集团肯德基河北总部、“7-11”河北总部等项目尽快落地。持续实施“雁回巢”工程,在政策落实、奖补兑现、服务标准等方面,坚持外来本土一视同仁、大小企业一视同仁。加快推动驻外招商工作,瞄准京津、成渝等重点地区,搭建驻外招商网络,深度对接目标客商。大力开展专业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年内落户优质产业项目20个以上。
抓消费促活力。尊重市场规律和居民消费意愿,支持住房改善、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消费。持续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促消费活动,加快汽车、家居等传统消费升级,扩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消费规模。大力支持生活性服务业企业连锁化经营、品牌化发展,加强社区电商和配送网络建设,扩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规模。持续打造品质商圈、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等消费场景,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实施“消费品牌”提升行动,年内引进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等10家以上。不断壮大夜经济规模,力争夜间营业额占全天营业额比重达到35%以上。
(二)聚精会神抓好产业发展,在培优做强上持续发力,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深入实施商贸服务业领先发展战略,大力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年内新增入统商贸企业60家,培育国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10家以上,年度商贸物流业营业收入增加193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5%以上。持续做优做强科创、文旅、环保、金融等主导产业,年内四大产业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对经济贡献率达到55%。加大上市企业培育力度,对上市后备企业进行分类辅导,确保新增主板上市企业3家。
打造新的增长引擎。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专精特新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辖区优势,依托国网河北电力、中博能源等,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集群。优先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中创为量子通讯、智美科技等项目建设。着力发展康养产业,全力推动上海张江生物等项目进度,为健康裕华注入新动力。积极推进未来新兴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国际汽车产业园、交通产业园、文创产业园等五个现代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力促尽早开工,打造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发挥省会主城区楼宇资源优势,科学定位楼宇功能,统筹做好顶层设计,重点支持科技、新能源等产业在楼宇内高端化聚集,年内打造2栋产业聚集度60%以上的专业楼宇。充分挖掘楼宇潜力,加快盘活闲置楼宇,“招租”与“招商”紧密关联,“一楼一策”推进楼宇特色化、集约化发展。对城中村改造新建楼宇,进行高端业态定制,对标前沿、提前布局,形成产业聚集微园区。
(三)深入实施科技强区战略,在创新驱动上持续发力,增强发展第一动力
持续壮大创新主体。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科技创新的重点支出予以优先保障。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培育一批具有自主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催生更多“独角兽”和“瞪羚”企业,年内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2%以上。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年内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争列省市科技项目30项以上、创新平台10家以上。强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年内新增10家以上。
全面优化创新生态。持续深化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鼓励企业与驻区高校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经纪人”制度,争取最新技术、最新成果在裕华先行先试、就地转化。引导支持企业建设科研平台和创新中心,积极争取省级以上科研力量在裕华设立研发机构。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进一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着力构筑人才高地。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高质量做好“英才入石”选聘,积极培养和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实施海外引智行动,加快推进全省首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各类人才提供“保姆式”精准服务。全面落实奖补政策,完善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配套供给,解决好人才安居、子女教育、配偶安置等实际问题,让人才来得安心、留得舒心。
(四)更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在建管并重上持续发力,打造美丽宜居城区
深入推进城市更新。高质量推进高铁商务区建设,为省会打造城市会客厅做出积极贡献;全面加快方村、东京北2个城中村试点项目进度,力争年底实现回迁入住;稳步推进2个1975年以前危旧住房更新项目,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尽快启动宋村拆迁改造,推动南王、南位等城中村改造项目早日开工。谋划实施美丽街区创建工作,确保始终位于全市前列。落实海绵城市建设指标要求,推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不断提升建筑领域绿色发展水平。
全面补齐功能短板。全力做好仓丰路、仓兴街等市政道路以及复兴大街市政化改造、轨道交通4号线征迁工作,进一步拉开城区发展框架。稳步实施公厕提标和停车场建设,高标准完成18个老旧小区改造,持续做好燃气、供暖等管网改造,不断提升城区承载功能。有序提升公园环境,因地制宜建设街旁游园、口袋公园。积极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南茵西街、方文路等7条规划道路建设,力争年内通车。
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面加强城市规范管理,确保市容市貌整洁有序。持续开展私搭乱建违章建筑专项整治,推动工程围挡等问题“动态清零”。加强区管道路日常维护,确保设施完好率达到90%以上。深入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常态化开展广告牌匾、共享单车、电动车等专项整治行动,塑造城区良好形象。加快房地产解遗步伐,严厉打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违法销售等行为,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五)全面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在惠企利民上持续发力,促进市场活力迸发
提升政务行政效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统筹群众需求和基层承接能力,做到精准赋权、减证便民。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更多事项网上办理。加快数字政务建设,全面推行社会主体免费电子云章,实现更多政务服务免证办理。加强“红色帮办”服务,推行行政审批部门提前上门驻场服务,变“坐等审批”为“上门审批”。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倾情倾力服务企业。树牢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的“店小二”意识,强化对市场主体纾困帮扶,抓好各项惠企政策解读和精准推送。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压实领导包联企业责任,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家制度,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高度关注中小企业成长,精准帮扶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培育壮大充满活力的微观主体。积极扶持本地企业发展,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措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保障市场竞争秩序。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和信用监管,全面规范执法行为,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严控涉企收费,严禁强制摊派、罚款创收等行为,切实降低市场主体负担。严厉查处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六)久久为功加强生态建设,在标本兼治上持续发力,推进环境质量改善
巩固大气污染整治成果。强化科技支撑,对PM2.5、VOCs等排放源进行精准溯源、科学管控。持续推进清洁城市专项行动,全天候开展洗扫吸尘、冲洗洒水、高空雾化作业。加强建筑工地、线性工程等施工管理,全面强化扬尘污染防治。深化生态环境监管白名单制度,实施差异化管理,坚决不搞“一刀切”。持续改善各项考核指标,尽快扭转PM2.5落后局面,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保持领先,绿色经济指标考核全市前列。
认真抓好水土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河渠日常管理,不断提升管护质效。加强涉水企业排污监管,确保水质监测断面全年达标。完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做好自备井关停工作,坚决防止停而复用。严格落实“土十条”,持续抓好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重点抓好重金属污染防控,开展危险废物和一般固体废物综合整治,确保土壤环境安全。
持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考评问责制度,高标准完成省市交办问题整改。建立健全环境监管网格责任制,不断完善污染源台账,织密监管网络。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交叉执法,切实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联合整治力度,始终保持铁腕治污高压态势。
(七)用心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在解忧纾困上持续发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精准抓好疫情防控。积极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将防疫工作重心转向前端防控、末端救治,各方面资源力量向基层和服务保障倾斜,倡导以家庭为核心开展阳性患者居家治疗。坚持分级分类、突出重点,对新冠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服务。着力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扩充救治医疗资源,满足群众分级诊疗需求。加强重点人群保护,加快推进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的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最大限度减少新冠疫情冲击,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持续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人员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以上。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努力实现法定人群应保尽保、应缴尽缴。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精准落实医疗救助、慈善助学等各项政策。全面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构建多元化、多层次、普惠型养老托幼服务体系。
繁荣社会事业发展。全力办好省、市、区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以实际行动让群众的幸福在家门口升级。稳步推进教育强区战略,做好“公参民”转公教师招聘工作;加快推进40中新校区建设,力争9月份投入使用;新接收小学1所、幼儿园1所,加快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推动健康裕华建设,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高质量打造紧密型医联体,争创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公园、运动场、健身设施等建设,让辖区群众共享更多发展成果。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坚决打赢打好“三场硬仗”,统筹推进房地产、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切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持续强化道路交通、燃气、防火、防汛等领域安全整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裕华。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后备力量建设,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积极做好双拥共建。扎实推进民族、宗教、外事、档案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初心如磐,重任在肩!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将始终坚守人民情怀,积极担当作为,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一)始终筑牢忠诚之魂。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确保中央、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二)始终牢记为民之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大力倡导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用实绩说话、用数字说话,以干事创业的积极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三)始终坚持法治之路。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政府法律顾问和权责清单制度,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始终绷紧廉洁之弦。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切实加强对招投标、项目审批等重点领域监管。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保民生、促发展上。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履行职责,坚决惩治各种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区人民,提振信心、笃定前行,奋力谱写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示范区新篇章,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做出裕华贡献!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