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要介绍
连山区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东湾北岸,是葫芦岛市的主城区,于1989年6月在原县级锦西市基础上设立。全区共辖9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辖87个社区,115个行政村,1个省级开发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连山区总人口为44.29万人。总面积约1173.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为309.9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6.4%;果园地面积约为57.1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9%;林地面积约为374.63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1.9%;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约为114.56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9.8%;交通用地约21.97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9%;水域24.19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2.1%;未利用地等270.69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23%。
连山区是葫芦岛市的主城区,古称连山驿,百年前建县为锦西,是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是连接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节点”,是燕山山脉和长白山脉的交汇处,大小虹螺山便是两个山脉的结合点,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商贸体系,雄厚的工业基础已成为投资和生活的理想地区,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已成为一种大趋势。视野的开阔,舞台的拓展,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难得的时代机遇。
历史沿革
连山,禹、夏时期属幽州地;商、周时期属孤竹国地;春秋时期属燕国地;战国和先秦时期属辽西郡;两汉、三国时期属狐苏县、徒河县和乌桓地;两晋、南北朝时期属徒河县和广兴县;隋、唐时期属柳城县和营州泸河;辽、金时期属安昌县;明代在连山设驿站,称连山驿。
1906年7月(清光绪三十二年七月),清政府在冮家屯(今钢屯镇)设抚民厅,九月改锦西厅,隶属锦州府,连山为锦西厅管辖的第五区。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锦西厅属奉天省锦州府,1913年(民国二年),锦西厅改为锦西县,翌年省与县之间设道制,锦西县隶属奉天省辽沈道(今营口),1929年,奉天省改为辽宁省,废除道制,锦西县直属辽宁省,1931年11月九一八事变后,日伪将辽宁省改为奉天省,锦西隶属奉天省。
1932年1月16日,锦西县公署由冮家屯迁至连山,日伪满洲国成立后,4月1日,成立伪锦西县公署,隶属奉天省。1934年(伪满康德元年)12月,成立锦州省,锦西县隶属锦州省。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接管辽西,设立中共辽西地委和辽西专员公署,锦西县属其辖区。解放战争时期,锦西南部铁路沿线地区被国民党军队占领,至此,锦西县南部地区由国民党政府统治。当时,共产党领导下的锦西县政府,转移到锦西西北部山区,中共锦西县委、县政府划归中共热东地委管辖。1948年11月,锦西全境解放,中共锦西县委、县人民政府机关进入锦西县城。
1949年1月,成立辽西省,至1954年,锦西县隶属辽西省。
1954年,辽西、辽东两省合并为辽宁省,锦西县隶属辽宁省。1956年,设立锦州专员公署,锦西县划归锦州专员公署管辖。1959年,锦州专员公署撤消,成立锦州市,锦西县划归锦州市管辖。
1966年,恢复锦州专员公署,锦西县隶属锦州专员公署。1968年恢复锦州市,锦西县隶属锦州市。
1985年4月,锦西县该为锦西市(县级),隶属锦州市。1989年6月,国务院批准,原县级市锦西市升格为地级市,在原县级市锦西市的基础上设立连山区,隶属锦西市。
1992年,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连山区按县体制管理。1994年9月,锦西市更名为葫芦岛市,连山区隶属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