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其他旅游

榆社禅山崇圣寺

时间:2022-11-18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109   评论:0
内容摘要:崇圣寺位于榆社县河峪乡西河底村上赤峪自然村西北30公里禅山山坳,创建于唐,初名崇严寺,宋嘉祐年间(1056—1063)改称崇圣寺,后毁于兵火,金大定十五年至二十六年(1175—1186)重建。元至正九年(1349)、清康熙、乾隆、嘉庆十四年(1809)及民国十八年(1929)屡有......

榆社禅山崇圣寺

崇圣寺位于榆社县河峪乡西河底村上赤峪自然村西北30公里禅山山坳,创建于唐,初名崇严寺,宋嘉祐年间(1056—1063)改称崇圣寺,后毁于兵火,金大定十五年至二十六年(1175—1186)重建。元至正九年(1349)、清康熙、乾隆、嘉庆十四年(1809)及民国十八年(1929)屡有修葺。1988年重修。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上、下两座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菩萨殿和大雄宝殿,两侧为配殿、僧舍、厢房及东碑廊。现存大雄宝殿为元代遗构,余皆为明清建筑,其中大殿和南殿,以建筑宏伟壮丽、庄严大方著称。寺内存有重修碑17通,元代石塔2座、明代砖塔1座。1996年1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禅山寺,在榆社县西六十里禅隐山山坳,创建于唐,初名崇严寺,宋嘉佑年间改名崇圣寺。南宋毁于兵火。几金大定十五年至二十六年(1175——1186)重建,后历代均有修葺。现存殿宇亭台、廊坊僧舍五十间,建筑面积一千八百多平方米。其中崇圣寺上寺院的大殿和南殿,以建筑宏伟壮丽、庄严大方著称。

禅山寺自然风景很优美,嶂峰重叠,涧壁险峻,长松扬涛,秀柏拥翠。自然景色加上道人泉、仙人洞、利生桥、舍利塔、伞松、鸟儿柏等景物的衬托、点缀、和美丽动人的传说、不仅使禅山风景如画,而且富有神奇的色彩。

仙人洞在崇圣寺下院正北墙脚,即上寺院南殿后墙基下传说有高僧隐于此,所以山名禅隐山,洞名仙人洞。后来一个小和尚进洞以后再没出来,老和尚怕再出事故,便用石赌塞。

道人泉在崇圣寺冬一个小孤山头的白龙庙前,山高约七、八米,山顶长宽月十米左右,俗称八角井。传说一客僧来自五台,于此投宿,叹羡寺小、之形胜,惟汲水困难,天明将行,徘徊于寺左,用柱杖画地,令人挖掘,挖了还不到一尺。僧遂去,泉水流出。这个客僧乃文殊菩萨显化、所以名道人泉。泉水清澈、干冽、传说饮此大吉。现井已淤涸,内长一株软枣树,粗一点七米。

利生桥在寺西南,石砌拱券形。横跨深涧、架通南北,长二十米。又名七步仙人桥,传说人过此桥,不管步大步小,只七步便可达彼岸。

睡佛殿,有人传说即现在崇圣寺大殿,后来睡佛毁废遂改为释迦殿。此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结构古朴,工艺精细,整个建筑宏伟壮丽,是榆社现存古建筑精品之一。

伞松在寺院中,高二十多米,其形如伞故名伞松,阴影面积两百多平方米。传说蔽雨其下不论人畜多少,均可受庇,不遭雨淋。一次,有羊工赶羊来蔽雨、见树下羊已很多,便说“羊那么多,遮不住吧”,一语未了,已失神验。

鸟儿柏通身被柏叶裹盖,不露躯干,千姿百态,十分美观。是一种很好的风景树。榆社惟禅山长此柏。传说鸟儿柏不下山,所以人们移植,屡不成功,其木纹如鸟,故名鸟儿柏。

禅山多云,白云最多,每每藏于山谷、飘于峰巅树顶,如纱照面,若隐若现,飘渺迷离,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被蔚为奇观,“禅山云隐”,名列榆社八景之一。

禅山崇圣寺庙古老,景致众多,风景优美、传说神奇、所以历来便是人们寻圣仿古的游览胜地。被誉为一邑之胜景,三晋之名取“,诗人选胜,名列八景,历代文人墨客游咏颇多。明代名儒李锦制有诗曰“古刹云藏卓此山,一经入处净尘缘;老藤缭绕龙蛇曲,怪石狰狞虎豹关。鹤力松巅潜雾里,僧行峰外近宵边;虹桥偃卧泉甘冽,徒以幽人兴未阑”。

标签:崇圣  仙人洞  榆社  传说  榆社县  
相关文章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