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国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8月11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加快回升向好,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综 合
初步核算,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68816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506万元,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211076万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630234万元,增长1.9%。三次产业结构为21.3:19.7:59.0。人均地方生产总值28595元,比上年增长7.1%。
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14948万元,同比增长1.6%,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的58%,民营经济实缴税金113479万元,同比增长2.5%,占全市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4.9%;民营经济从业人员66356人,比上年下降0.04%,占全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60.6%。
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全市就业人员23.8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8.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3%。第一产业从业人员9.5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9.1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2万人。
2020年,药业经济实现增加值431076万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为40.3%。药业税收实现60886万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40.1%。
一、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2043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农业产值307714万元,增长4.0%;林业产值5243万元,下降17.7%;牧业产值73126万元,下降17.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960万元,增长25%。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65687亩,粮食播种面积582735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91345亩,总产量130216吨。玉米播种面积281464亩,总产量129536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82953亩,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4359亩,总产量14229吨;蔬菜播种面积46962亩,总产量178650吨。
肉类总产量12639吨,其中,猪肉产量10012吨,牛肉产量397吨,羊肉产量806吨,禽肉产量1424吨;禽蛋产量10866吨,牛奶产量1970吨 。
全年中药材种植面积150092亩,比上年增长0.41%。药材总产量完成55165吨,比上年增长0.75%,药材种植业产值完成159979万元,增长0.75%。
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6.76%,比上年下降5.2个百分点。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78596万元,同比增长3.8%。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73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39887万元,同比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3475万元,同比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0.6万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2亿元,其中实现利润2.3亿元。
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54家,总产值同比增长4.6%,增加值同比增长5.2%。
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
全市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4个。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完成32480万元,同比增长14.7%。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5%;房屋竣工面积1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2%。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9%。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3%,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18.9%;工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工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34.1%。
全市亿元以上在建项目21个,完成投资201718元,比上年增长118.9%。其中当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个,完成投资86293万元。
房地产业增加值95634亿元,增长1.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2%。其中,住宅投资同比增长282.2%。住宅施工面积17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新开工住宅面积53万平方米。住宅竣工面积1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3.7%。
四、国内贸易、服务业和对外经济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7982万元,比上年下降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415万元,下降14.2%。消费品市场持续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88562.9万元,下降1.5%。其中限额以上贸易企业40个,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6112.3万元,增长7.5%。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52450.6万元,下降2.3%。城市发展快于农村,城镇实现零售额199593万元,增长1.7%;农村实现零售额188970万元,下降4.6%。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70599.5万元,下降1.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963.4万元,增长5.3%。
全年中药材专业市场成交额355亿元,增长1.43%。
全年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实现17216.6万元,同比增长14%。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营业收入418万元,同比增长4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796.3万元,同比增长0.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营业收入实现6978.3万元,同比增长44.1%。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万美元。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8374万元,比上年下降3.5%。
全市公路里程757.8公里。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30辆,出租汽车数量120辆。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为100%。公路客运量70万人,公路货运量70万吨。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数39.7公里。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2494万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433149户。年末固定宽带用人数49183人,年末移动宽带用户数140233人。
全市拥有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4个,星级饭店1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90间。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5万人,海外旅游人数0.3万人。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全部财政收入达151458万元,比上年增长4.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1038万元,增长10.6%,分系统看,税务系统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10563万元,同比下降3%;财政系统完成36395万元,同比增长38.2%。公共财政支出233137万元,比上年下降9.3%。其中,公共安全支出9115万元,同比下降10.3%;教育支出53453万元,同比下降16.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607万元,同比下降10.2%;节能环保支出12193万元,同比下降51.6%。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6715万元,增长9.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52967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2735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428647万元。存贷比为51.9:100。
全年财产险保费收入5052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7708万元。各项赔款和给付3455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1960万元,人身险赔款1495万元。
七、教育、科技、文化和体育
全市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159人,在校学生1928人。普通中学12所,专任教师1852人,在校学生25667人。小学校(含教学点)85所,专任教师1859人,在校学生26954人。幼儿园99所,幼儿园教师数1591人,在园儿童12619人。
全市有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众创空间1家,农业科技园区1家,孵化器2家,产业创新联盟3家,共有科技型中小企业409家。
全市现有表演团体15个,剧院1个,电影院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4个。博物馆3个,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量26万册。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16135户。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
八、卫生和社会服务
全市共有医疗机构222个。其中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10个,村卫生室19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民营医疗机构8个。卫生机构技术人员1427人,其中,执业医师1222人,注册护士540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生数3.37人。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数1502张。全市农村有医疗点的村数占总村数的100%,乡村医生共有496人。建有疾控中心1个,卫生防疫人员16人。妇幼卫生机构1个,妇幼卫生技术人员84人,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
全市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分别有176人和2550人。农村居民得到五保救济人数1177人。社会服务设施数5个。年末全市各种社会福利性收养性单位2个,床位420张,年末社会组织数990个。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户籍人口404122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47595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6.5%。
全市常住人口为362969人,其中城镇人口189925人,城镇化率52.3%。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80元,同比增长7.1%。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159,同比增长了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88元,比上年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08元,比上年增长7.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739元,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329元,增长12.9%。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29.5%、30.3%。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0.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2.8平方米。
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30431人,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7055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共计357486人,参保率98.5%;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32254人,参保城镇企业职工(含离退休)25598人,参保机关事业单位(含离退休)13482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共计271334人,参保率99.9%。
十、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市总面积486平方公里,耕地3.37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8公顷(1.2亩)。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000亩,全市林木覆盖率20.82%。全市有环境监测站1个,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225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61.5%。PM2.5达标天数177天。市区建城区绿地面积571.45公顷,生活垃圾清运量15.7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工业废水排放量17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17万吨,达标率100%;地表水达标率100%,饮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100%。
全市单位GDP能耗0.542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降低7.6%。全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降低9.62%。
全年发生交通事故1211起,造成死亡37人,受伤人数309人,直接财产损失48.14万元。全年发生火灾事故(含社会救助)267起,抢险救援6起,火灾事故损失额17.6万元。受伤人数0人,死亡人数0人。
注:
1、本公告2020年部分数据为快报数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根据总计按指数缩减法进行了缩减
3、公报中全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民用汽车、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公安局;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技工学校数据来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火灾数据来自林业局;公路里程、公路运输、货物量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电话用户、宽带用户上网人数等数据来自移动、网通等部门;城市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建成区绿地数据来自住房城乡建设局;工业二氧化硫、氨氮化物排放量等数据来自环保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邮政局;教育数据来自教体局;银行存贷款等数据来自人行、保险数据来自人保财险和人寿保险公司;进出口总值来自商务局;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图书数据、公共图书馆、广播电视、文化馆数据、旅游数据来自文广旅局;卫生数据来自卫生健康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安全监管总局;其他数据均来自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