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重庆市江津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3-25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108   评论:0
内容摘要: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5月20日在重庆市江津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区长  毛  平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9年工作回顾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5月20日在重庆市江津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区长  毛  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指导,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重庆发展定向导航,为我们提供了最根本的遵循和指引。10月,市委书记陈敏尔、市长唐良智调研江津,为我区发展指路引航,要求我们当好融入主城的先行区、渝西发展的领头羊、川渝合作的排头兵,全区上下倍感振奋、倍受鼓舞、倍增信心。

一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实施“十项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干部群众精神状态积极向上,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稳步向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36.7亿元、增长8.6%,总量全市第六,增速全市第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产业规模持续壮大,411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287.6亿元、增长11.5%;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992亿元、增长23.2%;农业总产值145.4亿元、增长11%,总量保持全市第一。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65个,协议引资额超1000亿元。“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固定资产投资501.1亿元、增长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2亿元、增长13%;进出口总额183.3亿元、增长70.4%,创历史新高。

——发展质量实现新提升。结构调整推进有力,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9.9:57.3:32.8,第三产业占比提高0.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19%;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6.1%。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高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2件、增长30.6%,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全市第四,科技竞争力渝西第一。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不考虑新增减税因素辖区税收增长10.7%,工业企业利税总额超200亿元,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70%;园区产出强度达92亿元/平方公里;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

——三大攻坚战取得新进展。脱贫攻坚成效明显,投入扶贫资金3.4亿元,动态清零“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脱贫791户199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1%。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临江河、璧南河江津段水质达到Ш类,境内长江干流水质稳定达到II类,国控、市控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水域功能要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7天,较上年增加11天,PM2.5平均浓度下降13.3%。完成德感长冲渔场和四面山林溪长院等生态环境问题整治,顺利接受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重大风险有效防控,强化债务限额管理,加大展期、置换力度,争取国家专项债券资金18.7亿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54.7亿元。着力防范金融风险,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成功解决遗爱池商圈、富侨酒店遗留问题,实现全面复工。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创建国家卫生区通过国家暗访验收,新增公共停车位2500个,完成坡坎崖绿化美化5万平方米,增加城市绿地118万平方米,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佳。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新建“四好农村路”378公里,建成入户便道238公里,改造农村危房3400户,农村改厕35591户。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实现镇街全覆盖,农村行政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社会民生取得新成效。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600元、20128元,增长8.8%和10.3%。基本民生全面保障,民生支出占比达75%,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一年来,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抓转型促升级,产业质量持续提升。大力发展大数据智能产业。规划建设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新引进全国建筑劳务大数据中心、紫光工业互联网等大数据智能化项目39个,总投资近300亿元,数字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5%。深入推进智能化改造。完成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项目74个,新增玖龙环保造纸、渝丰柔性电线电缆等10个数字化车间。新增ABB、广州双桥2个国家级和益海嘉里、江增重工2个市级绿色工厂。新认定东风风光580汽车等重庆市重大新产品24个,东科精密压铸模具等32个“江津造”工业产品获评重庆名牌。成功获评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江津工业园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粮油食品)、重庆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服务业。四大专业市场实现流通额65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62%,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增长13%。旅游综合收入166.6亿元、增长18%,获评2019年中国旅游影响力年度区县,四面山景区获评中国气候康养地。金融机构增至69家,新西亚铝业、通得科技等12家企业在重庆OTC挂牌。大力发展富硒特色农业。实现富硒产业产值80亿元、增长17.6%,创建富硒产业示范基地50个,新认证富硒产品36个。花椒种植面积53.5万亩,产值32亿元。“江津花椒”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品牌价值达29.7亿元。成功举办中国·重庆(江津)第二届富硒产业发展大会。成功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二)着力抓投资促消费,发展动力持续增强。促进招商提质。突出投资规模、创新能力、品牌效应等关键指标,引进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26个,世界500强2家、中国500强1家、上市公司9家。引进英洛凡LED制造等外向型项目23个,周百福珠宝等总部经济项目9个。促进投资增效。总投资79亿元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暨城乡融合项目和总投资40亿元的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一期)落地实施,鹅公水库启动建设。成渝铁路主城至江津段公交化改造项目开工,轨道交通5号线跳蹬至江津段区内完工91%,白沙长江大桥、油溪长江大桥加快推进,12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3亿元。海亮铜业一期、江小白三期等22个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完成工业投资202亿元、增长8.9%,160个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投资69.5亿元。促进消费扩容。高起点规划建设双福商圈,成功引进投资20亿元的吾悦广场和投资10亿元的爱琴海购物公园。滨江商务中心核心区域主体完工,金科美邻街开街。促进外贸提速。完成服务外包9500万美元,服务贸易总额达2亿美元。引进塑料粒子等大宗物资交易结算平台,跨境电商交易额3.3亿元。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商品、农副产品分拨中心成功运营,双福农贸城东盟进口水果交易量占全市的83%,日均交易额超过2000万元。威马微耕机出口量连续多年国内领先。

(三)着力抓改革促创新,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国资国企改革顺利推进,四大集团整合基本完成。调整完善镇(街)及平台财政体制,317个一级预算单位精简到100个。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政务服务“线下一窗受理”“线上一网通办”效率大幅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新设重庆交通大学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医院石学敏院士专家工作站。江增船舶被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江小白获评重庆市工业设计十佳创新型企业。重齿公司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赛迪装备等18家企业通过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区科技创新中心建成投运,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区财政每年提供2.5亿元高质量发展激励扶持资金。兑现企业科技创新补助9106万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增至174家、590家,增长36%和40%。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进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放贷3.5亿元,帮助困难企业周转贷款17.1亿元,新增减税降费17.5亿元。新增市场主体近1.8万户,民营经济主体达11.3万户。全力保障要素供给。深入实施“津鹰计划”,兑现人才奖补资金1600万元。发行各类信用债券122.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21.8%,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41.5%,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降0.26个百分点。清理闲置、低效用地9000余亩,取得征地批文面积1.9万亩,新争取城镇建设用地空间规划5平方公里。工业用电量、用气量增长14.4%和14.3%。

(四)着力抓开放促合作,发展优势持续扩大。大力建设开放平台。江津综保区引进绿地全球商品基地等项目42个,聪江电子等9个项目投产投运,实现进出口总额106.8亿元。明峰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全区新增远郑温控等外资项目9个,实际利用外资4.7亿美元。大力拓展开放通道。珞璜港一期、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建成投用,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大力推进开放合作。深化与芬兰塞纳约基市、日本都城市等国际友城合作,重庆水轮机厂、润通科技实现境外投资。作为重庆唯一区县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冷链经济城市联盟”,与广西钦州市签署友好城市及物流发展协议,与防城港市共同举办“一会一节”活动。

(五)着力抓城乡促融合,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扎实推进城市提升。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和重庆规划设计院,高标准完成2035全域和“一轴两翼”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优化城市定位和空间布局,引领城市全面升级。统筹“一轴两翼”开发建设,滨江商务大厦、浒溪公园开工,德感滨江路西段基本建成,双福滨河公园二期建成开放。中心城区面积扩大到74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60.5万人。大力推进“三城联创”和爱国卫生运动,“马路办公”督办解决问题1964个。数字城管覆盖面积58.6平方公里。新增城镇常住人口3.4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69.8%。四面山、四屏、中山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嘉平、广兴、夏坝、珞璜、石门成功创建市级卫生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新增贾嗣龙山等3个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新培育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家。石门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先锋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项目入选全国百个精品案例,永兴黄庄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油溪大坡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成功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县。全面提升人居环境。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全面推进河长制,启动林长制试点。开展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整治,长效巩固长江岸线整治成果。森林覆盖率提高至51.8%。创建“清洁村庄”108个,评选“美丽院落”40个,西湖关胜、吴滩郎家等成功申报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村引领建设。

(六)着力抓民生促和谐,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保障基本民生。20件重点民生实事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一批老百姓身边事、烦心事得到解决。城镇新增就业2.9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基本养老金调整惠及17.1万人,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服务床位19.9张。发展社会事业。江津中学滨江校区开工建设,江津二中扩建主体完工,双福四小建成投用。学前教育普惠率、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8%和99.9%,高考重本上线1738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经验全市推广。区中心血库、几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屏镇卫生院、福城医院建成投用。聂帅陈列馆改陈布展完成,江津博物馆试运行。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白沙)影视工业电影周,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获得授牌,白沙锦鹤江城文创商业街区建成。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华诗词城市。石佛寺遗址入围2019年度全国考古新发现。承办2019亚洲田径大奖赛(江津站),举办东方爱情国际半程马拉松等大型赛事,四面山生态五项国际挑战赛获评市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加强社会治理。构建大应急管理体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3%和7.7%。强化普法工作,开展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2个、恶势力团伙2个,群众安全感指数提高到98.99%。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严格落实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坚持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22件、政协委员提案409件,代表委员满意率达94.6%和98.5%。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财政一般性支出和专项支出5.6亿元。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厉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进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三次国土调查任务圆满完成,第三次农业普查获全市先进。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稳步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双拥工作和军民共建深入开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审计、统计、档案、保密、地方志、人防、消防、气象、地震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妇女、儿童、青年、老龄、慈善、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实现新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委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津部队和武警官兵,向中央及市属在津机构、在津企业,向关心支持江津发展的市级各部门、各兄弟区县的领导们、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清醒认识到,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江津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占比不高,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品质不高,商业中心发展滞后,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强;国企债务管控压力大;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污染防治任务重;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仍有欠账,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还有短板;政府工作作风还需改进,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立即落实,全区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广大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日夜奋战,广大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广大企业家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广大人民群众守望相助、风雨同舟,汇聚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本地零传染的阶段性胜利。形势好转后,我们迅速行动、精准施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千方百计保障资金链、接续供应链、畅通销售链,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千方百计推进手续办理、要素保障、精准服务,推动项目复工复建;千方百计激活人流、物流、商流,推动服务业复市复消,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回归正轨。

当前,境外疫情仍在蔓延肆虐,“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仍旧繁重,未来发展的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任务十分艰巨。但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重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加快推进主城都市区建设,扩容升级重庆高新区,高标准建设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更加明显;市委市政府将江津纳入同城化先行区,支持江津打造消费品工业集聚发展示范区,为我区产业提质、城市提升、发展提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我们准确把握疫情防控形势,建立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加强外防输入闭环管理,强化内防反弹精准管控,筑牢社区防控安全屏障,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力量防治作用,强化无症状感染者发现与管理,落实复工复产复学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的防控责任,提升公众自我防护的科学意识和能力,严防疫情反弹。在此基础之上,精准施策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精细服务帮助企业达产满产,精心统筹促进投资加速放量,因时而动刺激消费加快回暖,因地制宜推动新兴业态顺势发展,因势利导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尽最大努力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把发展的力量聚起来,就一定能够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双胜利”!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庆“一区两群”发展规划,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战疫情、保增长、促转型”,推动江津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努力争当融入主城的先行区、渝西发展的领头羊、川渝合作的排头兵。

综合考虑发展趋势和工作导向,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5.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节能减排降碳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今年,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以担当之责、精准之策、有效之举,确保“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目标任务,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将返贫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确保如期全面脱贫。突出扶防并举,坚持“四个不摘”,深化“志智双扶”,统筹做好未脱贫户、脱贫户、监测户和边缘户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成果,聚焦“三类困难和问题”,一体推进贫困村、困难村和非贫困村脱贫成果巩固,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逐步致富。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五大环保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扎实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确保天更蓝,强化交通、工业、扬尘和生活污染治理,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确保水更清,深入落实河长制,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和工业污染防治,加快推进李市小溪等综合治理,重点整治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持续巩固临江河、璧南河整治成果,确保国控、市控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水域功能要求,让一江碧水向东流。确保地更绿,完成林长制试点,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实施退耕还林1万亩,新增营造林32万亩,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53%。完成“四山”管制区矿业权退出。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保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确保碳排放更少,推进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改造,单位GDP能耗降低3.8%,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9%,让江津人民身边的河水清澈如镜、头顶的天空湛蓝如画、脚下的大地翠绿如茵!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健全完善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把各类风险隐患管控在属地、消除在萌芽、处置在未发。防控债务风险,严格债务限额管控,优化债务结构,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实体化转型,建立完善区属国有企业风险管控机制,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防控房地产风险,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稳定房地产投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妥善处置重点企业信用风险,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

(二)坚持工业主导地位,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打造科学城南部先进制造业高地。

推动支柱产业迭代升级。围绕“集群化”发展模式,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中高端、全链条、智能化迈进。装备产业,加大新品研发力度,促进潍柴高速发动机、重齿双轴剪切机等重大新产品放量生产。汽摩产业,支持东风小康、潍柴汽车向智能化发展,引进培育一批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促进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电子产业,大力引进智能传感器龙头企业,促进金睿诚、敏华电子等快速达产,壮大适配器、摄像头、电子触摸屏等消费电子产业。材料产业,着力发展复合材料、合成材料等新型材料,加快金田铜业建设,提升海亮铜业产能,逐步形成全市最大的铜加工产业集群。

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用智能化为经济赋能。着力发展智能产业,大力引进智能硬件、人工智能优质企业,加快翊视皓瞳智能视觉、驼峰无人机等项目建设,确保路晟人工智能芯片等建成投产,力争智能产业销售收入增长30%以上。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实施75个智能化改造项目,新建智能工厂1个、数字化车间5个。加快发展紫光工业互联网,推动30户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打造智慧园区,实施5G融合应用计划,加快5G网络建设,强化物联网应用,建设智慧园区平台。

大力发展消费品工业。实施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行动计划,启动10平方公里消费品工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一桶健康油”“一瓶文化酒”“一张生态纸”“一包调味品”“一篮富硒菜”。做强粮油食品加工业,加快建设丰厨食品中央厨房项目,促进稻甜粮油、西进食品建成投产,益海嘉里、广州双桥扩能达产,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粮油食品示范基地。做好清香型白酒产业,推进江小白四期酒类产业园建设,做一瓶能代表重庆的文化酒,联动一、三产业,形成白沙酒城产业生态圈。做大纸制品产业,发挥玖龙纸业龙头优势,引进包装用纸、文化用纸、生活用纸、特种纸等产业项目,延长产业链,提升本地配套水平,打造纸制品产业链集群发展示范基地。做优新兴智能及高端消费品,推进敏华高端家具扩能项目、杜拉维特高端卫浴项目建设,围绕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医疗等领域,打造新兴智能及高端消费品示范基地。做精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白沙工业园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规划建设先锋花椒产业城,打造全国花椒产业研发加工、展示交易平台,促进调味品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富硒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

(三)坚持生产生活并重,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城市商圈与专业市场协同发展,着力打造科学城南部商贸中心。

大力提升商贸服务业。运用先进理念、现代技术和新商业模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进商圈建设,围绕完善商业中心,大力推进几江半岛、滨江新城、双福三大片区商圈建设,促进遗爱池商圈建成投用,推动老城区步行街改造提升。加快滨江商务中心建设,推动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开业运营。高标准完成双福商圈整体设计,开工建设吾悦广场、爱琴海购物公园。提升专业市场,推动双福农贸城、和润汽摩城、攀宝钢材市场、英利五金机电城等提档升级,引进培育市场主体,建设线上与线下、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的新型批发市场。发展电子商务,引进大型电商平台设立区域总部,支持支坪滨江路片区打造电商平台集聚区。大力培育电商主体,做强米优贝佳等本地电商品牌。打造消费品工业网销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力争全区网络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达10%以上。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建设农副产品、生鲜产品冷链配送体系。现代金融业,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来津设立分支机构,引进融资租赁、保付代理、私募基金等新型金融机构入驻,促进供应链金融项目落地。继续开展巨灾保险、安全事故保险和特殊人群保险等试点工作。新兴服务业,推动润通、江电等7家企业发展离岸服务外包,引进培育一批检验检测服务企业,推动江津综保区检测维修中心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启动江津爱情文化长廊、临江楼改造提升项目,抓好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重庆仁能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打造特色文博旅游产品,推动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工业园区纳入旅游线路,增强文旅产业发展新功能,巩固重庆首个市级历史文化名城成果。加快大四面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启动桃源社民宿聚落等项目,推动裕城酒店建成投用,推进中山古镇延伸工程。完善旅游厕所、充电桩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智慧景区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构建“快旅慢游”体系。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推进黄庄嘉年华、鹤山坪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打造以吴滩、石门、朱杨、永兴、慈云等镇为主的美丽乡村精品线,完善白沙、塘河古镇观光线路。

(四)坚持深化重点改革,充分激活发展潜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收节支、精打细算,推动实现财政更有实力、镇街更有动力、市场更有活力、国企更有竞争力的发展态势。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厘清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与平台、行业主管部门、国资委的权责边界和运行机制,完成四大集团“三定”工作,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区属国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推动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优化财政体制,理顺区与镇(平台)财政分配关系,明晰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调动镇(平台)培植财源和增收节支积极性。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财政一般性支出压减20%以上。

优化营商环境。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拿出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市场化,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再取消调整一批行政许可和中介服务事项,确保工程领域审批事项、材料再精简20%以上。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集中统一监管。推行准入即准营“证照联办”,构建“一窗受理、联合审批、同步发证”涉企证照审批新模式。推进法治化,落实《外商投资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依法兑现政府承诺,全力抓好政策落实,决不让好政策“悬空”。推进国际化,依托江津综保区,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完善国际化公共服务体系,发展会计、法律、咨询、翻译等专业服务,让更多海内外朋友走进江津、投资江津、扎根江津。优化政务服务,加快建设“智慧江津”,启动“数字政府”和“政务数据大脑”建设,完善“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完成全区电子政务外网改造,拓展政务服务网上办事、移动办事、自助办事范围和深度,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格局。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积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全面执行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落实降低保险费率综合方案,拓宽水电气补贴范围,大幅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要素成本。全面实施研发投入扶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推动财政2.5亿元高质量发展资金精准及时兑现。营造公平环境,清理与企业性质挂勾的歧视性规定和做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企业家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

(五)坚持开放创新引领,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动能。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和开放带动辐射能力,着力打造科学城南部科创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

努力拓展开放空间。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做强江津综保区,引进一批保税加工龙头企业,力争保税加工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0%以上。促进德邦物流、远郑温控等项目加快建设,确保智领医创、中欧木业等项目投产。做高做新工业园区,推动双福工业园、德感工业园一体发展,着力打造高科技产业聚集区、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促进江津综保区、珞璜工业园联动发展,打造带动全区开放的前沿阵地。增强通道辐射能力,加快完善珞璜“水公铁”多式多向联运枢纽,畅通国际物流网络,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加密运行,早日开行冷链班列,做实东盟冷链食品分拨中心。积极申请国际班列站点资质,推动中欧班列延伸至江津,实现中欧、东盟进出口物流无缝衔接。积极争取将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纳入国家口岸发展规划,推动设立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争取进口水果、肉类等特殊商品就地查验、就地清关。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构建国际友好城市网络,探索与新加坡开展消费品工业领域合作。加强与川南黔北毗邻地区工作对接,携手共建渝川黔区域合作示范区。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推动进口与出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贸易与产业协调发展。扩大贸易总量,加大汽摩、通机、消费品工业等产品出口支持力度,力争全区进出口额达190亿元。优化贸易结构,扩大先进设备进口,加强先进技术引进,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壮大润通、威马、万虎等江津外贸品牌,扩大“江津造”优质产品出口比重。丰富外贸业态,大力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依托江津综保区,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大力发展总部贸易、转口贸易、服务贸易。

着力提升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平台,抢抓双福、圣泉、德感166平方公里纳入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机遇,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庆高新区江津园,抓紧完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启动团结湖片区道路、公园、产业楼宇建设,引进一批科技研发机构、高新产业项目,着力将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打造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和大数据智能产业基地。壮大创新主体,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设立技术中心。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力争新增科技型企业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5家以上。吸引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来津设立研发机构,引导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优化创新生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用好用活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推动贷款规模突破4亿元。深入实施“津鹰计划”,力争引育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00名、高技能人才600名。优化人才服务,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让创新人才激情工作、快乐生活。

(六)坚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持续发展后劲。突出抓大招商、引大项目,精准对接宏观政策取向和资金投向,谋划实施一批支撑引领作用强的重点项目,科学组织、配齐要素、强力推进。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坚持精准招商、专业招商,提高工业类、科创类招商项目比重。紧盯大数据智能化、消费品工业等重点领域,瞄准跨国公司、龙头企业,着力引进一批投资2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确保全年产业类项目协议引资额超过1000亿元。开展项目建设“解难题、促开工”攻坚行动,坚持每季度集中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力争签约项目开工率提高到30%。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跟踪管理,每月综合调度项目用地、审批服务、要素保障,着力提高按时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竣工投产率。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激活社会投资,健全吸引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加强政银企对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切实加强工业投资,促进企业实施一批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力争技改投资占比达到34%。优化公共领域投资,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暨城乡融合项目、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PPP项目以及鹅公水库、长江干流防洪护岸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福寿岩水库前期工作。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资,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养老等领域投资。

着力夯实发展保障。优化财政资金分配方式,提升使用绩效。加强企业挂牌上市引导和培育,提升企业直接融资水平。稳妥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工作,扩大商业价值信用贷款覆盖面,多渠道解决融资难题。科学安排用地指标和供地时序,加快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全力抓好征地拆迁,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服务渝西水资源配套工程建设,建成孔目、支坪等一批变电站。

(七)坚持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实现乡村让人们更向往。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尽快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切实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

发展富硒特色高效农业。发挥现代农业园区引领作用,推动农业“接二连三”,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依托富硒优势,大力发展功能农业、康养产业,延长富硒产业链。启动现代农业园区花椒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先锋国家花椒大数据中心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推广应用,打造江小白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抓好“米袋子”“菜篮子”保障供应,推进温氏集团50万头生猪产业基地建设。实施农业品牌计划,提升“一江津彩”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中国生态硒城”地域特色品牌影响力,做响“四面绿针”茶叶、“骄王”花椒等品牌,推动富硒农产品走出国门。

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积极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推进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扩面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推进“三社”融合发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消除空壳村20个以上。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农业保险服务,引导更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改善基础设施,建成“四好农村路”300公里,入户便道200公里,改造“四类对象”农村危房1500户。提升村容村貌,持续实施“五沿带动、全域整治”行动,完成“五沿”旧房整治提升工程5000户。深入推进“三清一改”,完成65个清洁村庄创建,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示范村18个,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提高到95%,改厕15000户。健全管理机制,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健全农村饮水等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完善农村保洁员制度,让乡村更加美丽、群众更加满意。

(八)坚持提升城市品质,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为民建,市为民享。抢抓同城发展机遇,重构城市发展格局,把中心城区打造为绿色开放创新中心、魅力山水田园城市,建设主城都市区百万级人口的城市组团。

着力推进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坚持以“三铁融合”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畅通交通“大动脉”。轨道交通方面,加快轨道交通5号线建设,推进成渝铁路主城至江津段公交化改造。铁路方面,大力推进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渝昆高铁建设,积极争取渝贵高铁江津线路落地。公路方面,加快合璧津高速建设,确保渝泸高速北线开工,推动江津至永川、渝赤叙高速前期工作。港桥方面,启动兰家沱港口粮油码头技改,加快珞璜港二期建设,加快白沙、油溪长江大桥及连接线建设,推动支坪长江大桥、小南海长江大桥前期工作。

着力推进城市一体化发展。完善城市规划,完成全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一轴两翼”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促进江南江北同城一体化发展,打造85平方公里的江北创新生态城、70平方公里的江南文化康养城。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华岩隧道西延线、金曾路南延线等融城路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高铁新城。启动支坪长江大桥连接线前期工作,推进鼎山高牙片区土地整治、蓝城·鼎山智慧康养度假小镇项目,拓展几江半岛文化旅游、度假休闲、品质生活功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实施“小街区规制”,着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加快实施雨污分流及供排水管网改造。加强老城区停车场建设,推广智能化停车管理。提升城市品质,按照“点上做靓、线上贯通、面上提升”的思路,依托山水人文本底资源,丰富城市内涵。加快实施城市提升“十大工程”,启动圣泉农业科技公园、双福中央公园、团结湖湿地公园等项目,推进圣泉寺公园、篆山坪公园(一期)建设,确保浒溪公园建成投用;升级改造南北大道、九江大道等迎宾大道,提升绕城高速双福北、江津北下道口等门户节点景观。实施城市生态修复项目,推进城区坡坎崖绿化,新增城市绿地126万平方米。推进老城区路灯改造,打造沿江城市靓丽夜景。提升城市人文气质,把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街区,推进奎星广场街区文化提升,启动真武场修缮保护和3539文创园打造,完成文化艺术中心前期工作,让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的时代风采。

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对标主城中心城区城市管理标准,下足“绣花”功夫,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持续推进“三城联创”,确保创建国家卫生区成功,启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持续深化“大城三管”,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完善“马路办公”常态化机制,推行“门前三包”“五长制”,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开展突出问题整治,深入实施治乱拆违、街净巷洁、路平桥安、整墙修面、灯明景靓、江清水畅、城美山青七大工程,让城市更加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

着力培育特色小城镇。坚持以人为核心,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全年提高城镇化率1个百分点。加快白沙示范小城市建设,用好塘河、石蟆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资源,带动龙华、慈云等以特色农业为主要吸引力的津西片区镇同步发展。发挥油溪等镇资源优势,促进津北片区镇协同发展。打造杜市等以休闲旅游、高效农业为重点的特色镇,带动綦河片区镇加快发展。整合大四面山旅游资源,促进李市、蔡家等津南片区镇同步发展,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九)坚持改善社会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围绕群众美好生活期盼,滚动实施好20件重点民生实事,继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镇街自选办理民生实事,切实解决基层所急所需所盼。

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做好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2.9万人以上。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力争创建市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家,培养技能人才1万人。推进低保政策精准落实,加大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力度,提升医疗救助实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计生特殊群体关爱服务行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实施医保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全区综合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新建养老服务设施90个以上,基本实现城镇社区居家养老全覆盖。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实施教育强区战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提档升级办学硬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白沙中学迁建(二期)、江津六中扩建工程,新建双福第三中学及3所小学,新增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4所。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建中山、嘉平2所幼儿园,确保公办幼儿园入园人数占比达到50%。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普通高中考试招生改革,提高办学水平。深化与教育部共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促进民办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继续教育,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大力实施健康工程。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防控能力和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健康教育和重点传染病、慢性病防控,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启动区妇幼保健院迁建和滨江新城佳华医院、圣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建设,完成区第二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实施“美丽医院”“智慧医院”建设。推进“三通”医共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升远程诊疗水平。实施健康促进行动,抓好长寿文化建设。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效能化建设,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鼓励创作一批反映新时代、体现江津特色的文艺精品。抓好文物保护修缮,加强塘河婚俗等非遗项目保护开发,推动乡土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用好聂帅陈列馆等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完成区融媒体中心建设,构建全域性、全覆盖的文化传播平台。巩固“全国武术之乡”创建成果。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枫桥经验”江津实践行动,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促进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完成“雪亮工程”,巩固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完成区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救援队建设,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保障消防“生命用水”集中治理行动,启动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强化公共安全,确保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加强城乡社区和乡村治理,推动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做好“七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完善双拥工作和军民共建机制,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局面。

各位代表,今年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研究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我们要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主城都市区建设,按照“坚持同城化、融入中心区,联结渝川黔、打造新支点”的思路和方向,围绕“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战略支点”目标,充分发扬民主,凝聚各方智慧,科学确定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描绘好江津未来发展美好蓝图。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任务重,我们要忠诚履职,科学理政,依法行政,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彻底整改市委巡视江津区反馈意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区委实施意见,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加强国资国企、公共资源、公共资金监管,严防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腐败问题和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警示教育,促进政府系统工作人员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新闻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推进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实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制定出台综合执法事项清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决策机制,加强重大决策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全面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把“用户思维、客户体验”理念融入政府治理和服务全链条,强化精准服务、一线服务、全程服务,虚心听取企业诉求建议,积极对接企业所需所盼,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继续精文减会,规范督查考核,防止“过度留痕”。减轻基层压力、关心基层难处、支持基层工作,推动更多资源和力量向基层下沉,持续为基层减负。

全面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把敢于担当、勤政履职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推动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承担起关键责任、发挥好关键作用、展现出关键作为。增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各位代表,初心如磐,使命如山,高质量发展重任在肩,决战决胜时不我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要求,在中共江津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江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而不懈奋斗!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