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德保县2023年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9-22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105   评论:0
内容摘要:德保县人民政府县长  农李泽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一、2022年工作情况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

德保县2023年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德保县人民政府县长  农李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四城五区”“八个之县”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六大振兴”,积极开展“高质量发展攻坚年”十大攻坚行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2022年,我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取得“七个明显成效”。

——这一年,我们笃定必胜信念,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预计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高于全国、全区、全市平均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

——这一年,我们牢记人民至上,疫情防控扎实有效。在自治区、百色市的正确指导下,快速稳妥处置“2·4”疫情。果断处置“10·4”“11·26”涉疫事件。建立党员先锋队800多支,设立“文秀先锋岗”2000多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累计66万剂次,储备隔离房间1618间,疫情防控大局持续稳定。

——这一年,我们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成效明显。首创帮扶工作账实不符问题闭环整改工作室,建立全区首家县级防返贫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先进经验做法在全区广泛宣传。通过“四定模式”实现易地扶贫安置点物业管理自惠服务。开展移风易俗八大专项行动,创建乡村治理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12个。

——这一年,我们着力优化布局,工业振兴动力强劲。工业总产值历史性突破200亿元大关,排在全市前列。17家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超亿元。7家新上规入统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占比超过20%。预计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1.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

——这一年,我们坚持创优争先,深化改革取得实效。“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创新推行医保经办服务一体化,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足荣镇医保示范点列入全国医疗保障服务示范点名单。“四位一体”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这一年,我们发扬斗争精神,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政法队伍执法满意度、社会安全稳定动态工作排名全区、全市前列。维持29年公诉案件“零”无罪,连续5年荣获“平安百色建设活动平安先进县”称号,社会大局持续平稳。

——这一年,我们充分发挥优势,金字招牌更加亮眼。新增“六大名片”,荣获“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称号,成为百色市首个获得此国家气候标志的县份;荣获“自治区健康促进县”“自治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示范县”称号;县政务大厅获得“2022年广西政务服务创新标杆大厅”称号;城关镇那温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都安乡凌雷村荣获“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称号。

一年来,我们攻坚克难、突破困境、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办成一件件大事要事。

(一)坚持夯基础、补弱项,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守住返贫致贫底线。开展“防返贫·守底线”专项排查行动,推进政策性保障和跟踪帮扶措施落实,消除返贫致贫风险1329户4542人。促进脱贫人口增收,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4617元,同比增长12.3%。脱贫户产业覆盖率达100%,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494万元,92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90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全部投入运行。各级财政衔接资金到位达3.7亿元,发放以奖代补资金5608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达3亿元,惠及6000多户脱贫群众。

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组织申报自治区五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加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和公共利用,延伸黑猪等特色产业链价值链。实施33个垦造水田项目,预计新增水田面积1.77万亩。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7.29万亩,总产量达10.15万吨。完成糖料蔗新种植面积1.16万亩,烟叶种植面积1.18万亩。投入898万元实施2个易地搬迁产业扶持项目。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13个,新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区级1家、市级1家。

拓宽稳岗就业渠道。强化公益性岗位安置和扶贫车间带动,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5202个,发放稳岗就业劳务补助2185万元。打造深圳坪山·百色德保就业超市,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创业。发挥粤桂协作机制,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夯实四个保障根基。集中力量开展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义务教育受助学生达6.2万人次。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脱贫人口、监测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30种大病人员专项救治率达100%。农户住房、饮水安全有保障。

深化对口帮扶协作。加强协作资金利用,投入5703万元建设铁皮石斛产业园、现代化柑橘产业园、肉制品加工残疾人帮扶车间等13个项目,加长农业粗加工链条,培育壮大小白鼠、百香果、脐橙等特色产业。借助东西部协作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完成消费协作7438万元。

(二)坚持推项目、保运行,工业经济质效双增

抓好工业运行调度。完善工业振兴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工业振兴特派员联系服务企业机制,深入一线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推动华银、百矿、德德、德柳锰等企业开足马力、满产达产。推动超亚铝业20万吨特种高端铝材项目、安安年产10万吨高端铝基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投产运行。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26.29亿元,完成“百亿园区”目标任务。

推动产业规模升级。推进扶贫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铝工业园输变电扩建工程、华银铝业公司氧化铝管道化升级改造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5.39亿元。

促进绿色工业发展。推进强强实业公司提质增效节能减排技改、百矿铝业公司新型节能槽技改等系列低碳项目建设。完成铝、锰及铁合金、石灰等行业企业技能技术改造计划编制。

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专精特新”骨干企业的培育,重点支持指导德德公司、超亚铝业公司发展。向自治区争取并获得统筹支持“千企技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资金达1784万元。

(三)坚持活商贸、促消费,第三产业提振复苏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全县在业市场主体新增2762户,同比增长11.2%。开通“一窗通”平台,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组织企业参加“广西33消费节”“618电商促销”“双十二电商消费节”等促销活动,激发消费潜力。

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探索县域商业体系数字化发展新模式,打造德保家平台和德保数字化双创孵化基地。策划“天保物华”作为区域公用品牌提案,打造完成4个全国知名区域特色品牌。大力培育数字化营销人才,开展新农人电商培训。举办多场线上直播带货活动,助力产品销售,促进消费增长。

加快文旅产业复苏。完成吉星岩景区基础设施、那温村脱贫攻坚精品示范村项目建设,实施推进“萌”“食”“夜”于一体的“希望的田野”项目,努力打造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县接待国内游客人数约6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5亿元。

(四)坚持扩投资、增后劲,项目建设有效推动

深化重大项目服务。建立处级领导服务重大项目机制,制定6个专项攻坚方案,着力解决用林、用水、用电、资金等要素保障问题。落实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一批工业项目、民生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强化项目资金保障。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8个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5908万元,4个项目获得自治区乡村振兴发展补助资金2398万元,发行政府专项债券1.81亿元。激活社会投资活力,推动第二高中落地建设,总投资5.4亿元。加强“政银企”对接服务,落实桂惠贷政策,投放桂惠贷金额12.12亿元,累计贴息金额达2629万元。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S216、S307、德保至荣华等3个二级公路项目,推动梧州至那坡(德保段)、百色至那坡平孟(德保段)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垦造水田项目建设,开工实施面积6000亩。实现6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52.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117个,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34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扭负为正目标。

推动民生项目落地。实施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完成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中医院传染病区、镇安古府幼儿园项目建设;完成204个支持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5个老旧小区7栋116套老旧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实施供水巩固提升工程等水利项目建设;推进第四初中、镇安小学、隆桑镇初级中学教学综合楼项目建设。

(五)坚持强招商、优服务,开发开放持续深化

强化招商引资。完成区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71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完成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8个,投资额60.01亿元。完成驻点招商新签约项目7个,投资额56.81亿元。积极参加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额131.35亿元。

推动商贸发展。推行“一专员两清单”制度,设置外资企业服务专员,建立外资企业服务“直通车”机制,抓好重点外贸企业指导服务。推进物流网投资建设,遴选扶贫产业园第一期二片区项目快速审批入库,形成有效投资。组织边境小额贸易企业申报获得扶持资金27万元。

优化政务服务。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落实“一件事一次办”便民利企“微改革”举措。建立健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管理运行机制,打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一窗办理、一次办结、一章审批”。

(六)坚持优布局、拓功能,城镇振兴加快推进

空间规划更加科学。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年度体检评估以及13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完成1300个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推进马隘镇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完成一期扶贫产业园住宅新区商住楼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主体建设。开展“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数据获得自然资源部批复使用。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推进环城南路、东蒙安置地路网等设施建设。实施云山大道等路段市政设施维修改造3.5万平方米。完善隆盛、城东社区雨污水管道,硬化破损路面1000多平方米。稳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峒干至那甲公路大中修提升工程。完成16个交通运输类乡村振兴衔接项目。

城市治理更加高效。扎实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复审,推动文明县城、公园城市创建。开展城市“六乱”专项整治,强化执法监督。抓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清运生活垃圾3.7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开展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问题隐患。

(七)坚持严监管、抓整改,生态环境稳定向好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全面落实落细田长制、河长制、林长制各项工作,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狠抓大气综合治理。加强县城区周边企业粉尘、烟尘治理,保障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紧盯烟花爆竹禁燃工作。加强秸秆和垃圾露天焚烧管控,坚持禁燃与综合利用相结合,有效保护和提升空气质量。全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9.7%。

狠抓水环境治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用水总量满足区域控制指标。开展“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推进足荣镇念色村地下水型水源地整改,完成马隘镇水源地撤销。全力处置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外溢事故等生态环保事件。抓好小流域环境治理,开展河湖“四乱”整治等专项行动。主要地表水水质、县城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狠抓土壤污染防治。开展重点企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抓好内苗铅锌矿环境问题治理,督促德保铜矿公司开展尾矿库整治,完成库区帷幕灌浆、库区周边截洪沟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整治,运营维护8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新建3个农村生活污水项目。

狠抓国土空间绿化。抓好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和森林质量、森林抚育等国土绿化工作。完成植树造林2万亩,中幼林抚育6万亩,完成全民义务植树55万株。

(八)坚持惠民生、强保障,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全力改善民生,落实基本民生保障,全县财政民生支出28.2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9%。

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健全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和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低保平均补助水平。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困难群体的关爱服务,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累计发放救助金达1.82亿元。

提升就业保障水平。组织开展“四季引流”系列就业活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取得突出成绩,城镇新增就业1750人,发放就业补助资金1628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2.72%。

推动优质教育发展。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全面落实控辍保学、送教上门政策,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县高考一本上线103人,排名全市第三,实现一本破百目标。发放学生资助资金3706万元。实施校舍改扩建工程54个,推进百色市文秀学校办学项目。

筑牢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31%,享受医疗报销17万人次,报销金额超过1.84亿元。缴存城镇职工医疗等险种达1.1亿元,职工医疗报销32万人次,总支出达7246万元。按时足额发放养老保险待遇,落实社会保险“缓、返、降、补”政策,确保各项待遇应享尽享。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保领域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化管理建设等方面成效明显,获得自治区激励支持。健全医疗救助基金管理机制,发放救助金额723万元。推进县域医共体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实现全覆盖。落实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33人。落实农村订单定向医学免培计划,缓解基层医疗机构引人、留人难问题。

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三馆合一”建设,实现广电5G网络全覆盖,推进“智慧广电+”服务。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活动,完成“八桂嘉年华、壮族三月三”等节目录制。德保龙写大糯稻作习俗和德保猪血肠制作技艺两个项目成功进入市级非遗保护名录。

(九)坚持稳大局、保平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不走样。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准确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科学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精准落实“新十条”优化措施,全面执行“乙类乙管”总体方案,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坚守安全生产底线不动摇。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组建基层防汛抢险队伍、八桂应急先锋社区响应队、灾害信息员队伍,基层应急队伍不断壮大。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不放松。在全市率先建立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开展食品安全领域质量行动,全年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全县140所学生食堂达到“明厨亮灶”要求,排名全市第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停步。坚定落实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11个单位荣获百色市第三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成功培育27个县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单位。

坚持安保维稳不松懈。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实施“净网2022”专项行动,全力维护网络政治安全。多措并举推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和实战化运作。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年内破获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37起。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着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政府自身能力建设,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办结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21件,政协委员提案75件。强化政务信息公开,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信息3675条。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进一步压减“三公”经费,强化审计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廉洁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与此同时,国防动员、拥军优属、人民防空、消防救援、防震减灾、新闻宣传、保险、税务、法制等工作奋发作为,党史、县志、接待、保密、文化、体育、广电、外事、侨务、宗教、矿产、信访、调处、邮政、通讯、档案、气象、农机、烟草、蔗糖、水务、石油、机关后勤服务等工作成绩显著,残疾、老龄、妇女、儿童等事业较快发展,供销社、工会、共青团、科协、老科协、文联、社科联、工商联、红十字会、关工委、老促会等群团组织作出积极贡献。

过去一年,我们面临的挑战比预判的要多、压力比想象中要大,发展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精诚团结、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父老乡亲,向冲锋在前、积极作为的广大党员干部,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离退休老同志、人民团体、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人武部指战员、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指战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问题和风险挑战:一是产业结构不优,主导产业链尚待补足,缺少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资源要素制约明显,融资难、用地难问题较为突出,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承载力不强;三是城市治理较为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差、交通堵以及“两违”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任务依然繁重;四是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教育、医疗、养老、文体等民生短板仍然存在,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底线保障仍需筑牢;五是政府职能转变有待深化,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未能完全适应新时代要求。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全力以赴落实解决。

二、2023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202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做好2023年工作意义重大。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赋予了德保要在全区“稳步提级进位”的使命,这是针对现阶段发展特点为德保发展明确科学定位,为我们做好2023年工作指明方向。综合考虑,2023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奋力贯彻落实“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高质量建设“四城五区”,聚焦“稳步提升进位”使命,敢闯敢干、稳步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壮美广西德保新篇章。

按照县委工作部署,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9%、10.7%、3.2%,财政收入同比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7%,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

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即打好“九大战役”:

(一)聚力强村富民,打好乡村振兴持久战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新体系,加快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区”。

全力实施乡村振兴。聚焦重点乡镇、重点村屯、重点监测对象,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帮扶机制。落实教育、医疗、就业等帮扶政策,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管理,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大力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强化劳务输出,深化粤桂劳务协作,帮助脱贫人口返岗务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产业发展、群众增收。

壮大现代特色农业。坚持粮食安全战略,加快垦造水田建设,保障粮食生产播种37.08万亩以上,总产量9.96万吨以上。持续稳定生猪生产,推广现代生态养殖技术。大力发展“5+2”特色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园和“希望的田野”项目。打造柑橘产业示范园区,延长柑橘产业链,加快“圳品”和“广西好嘢”品牌认证,打响德保山楂、脐橙、黑猪等特色品牌。推动糖料蔗、烟叶、桑蚕产业稳固面积、丰产稳产。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基地等产业主体,力争创建县级示范社4个,示范家庭农场8个。加快推进“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完善耕地保护田长制,实行田长制联席会议制度、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联审机制等制度,强化耕地保护田长制县乡联动,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强化动态巡查和卫片执法,扎实推进土地违法、耕地流出、土地撂荒等问题整改,依法打击违法占用农用地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村级综治中心作用,完善综治工作制度、法律保障制度,管好用好“七支队伍”。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提升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挖掘传承传统文化,打造本地乡村治理特色亮点。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利用大数据夯实乡村治理平台,激活基层社会治理内生动力。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强化规划引领,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开展村庄环境清洁美化行动,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工程,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强化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进一步完善收运体系。开展小流域环境治理,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抓好城镇和乡村防洪治理,加大农田水利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力度。

(二)聚力铸链育群,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战

强化创新引领,加快绿色转型,着力建设“制造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增强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推动工业迈进新台阶。

稳住工业经济运行。优化服务工业运行水平,全力做好用林、用地、用水、用电等要素保障。做好重点企业运行监测调查统计,抓好新增规上企业指导服务,动态更新临规企业库,锁定有望入规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抓好发展培育。加快园区建设,高效处置低效用地,加快园区水、电、路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园区服务和承接水平。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储备,大力推进“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华银铝“一库一坝”、金德公司年产30万吨铝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宝德公司增材制造及高端铝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江缘茧丝绸公司年产600吨生丝生产二期工程、胜意公司年产1.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九州公司360万吨赤泥选铁后尾矿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尽早投产达产,形成新的增长点。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工业提质6大行动,重点建设铝深加工、锰产业链延伸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推动工业向中高端方向发展。聚焦铝产业、锰产业、非金属材料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农林产品加工等5个重点产业领域,深入开展补链强链延链行动,重点打造生态铝、生态锰两个主导产业集群,积极打造生态铝“两百亿元”产业示范园和综合产业“百亿元”示范园,力争铝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0亿元以上、锰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非金属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亿元以上、战略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

谋划新兴产业发展。推进新材料产业化发展,打造铝基新材料、无汞碱锰电池材料、纳米级碳酸钙等新材料产业。着重发展高附加值新材料品种,加大新能源产业开发力度,支持企业依靠自主创新研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三)聚力业态创新,打好三产跃升攻坚战

加快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提升第三产业综合实力,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

推进电商新业态。加强电商企业运营指导和培训,依托数字化电商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孵化基地,开展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和物流管理带头人以及实用型企业。结合“数字化选品官”项目,开展第二轮全县数字化电商技能培训。建设商贸物流重点项目,不断完善农村快递物流体系,改善农村居民消费条件。

打造消费新热点。在全国招募城市合伙人,开设德保矮马萌宠乐园,推出认养矮马、亲子马术课等消费项目,推动德保“萌经济”;联合顺德凤城名厨开设厨师烹饪学院,整合德保黑猪、土黄牛等特色美食,带动德保“食经济”;结合红叶森林公园、吉星岩等4A级景区和鉴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推进国家级北回归线主题5A景区建设,落地装配式旅宿工厂,策划音乐节、艺术节、旅游节,推动德保“夜经济”。

推动文旅新发展。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扩大德保矮马旅游平台,挖掘旅游市场潜力,发展壮文化生态休闲、乡村文化休闲、山水观光和北回归线生态旅游,推动农旅深度融合。策划和推介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挖掘德保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业迅速恢复、加力反弹。推动矮马王国景区提档升级,创造与时俱进的多元化、特色化旅游供给,持续增加游客的黏性和效益。

(四)聚力项目带动,打好经济发展保卫战

强化项目谋划。抓好2023年中央预算内项目、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及中长期贷款项目申报。主动对接试验区重点项目库,争取辐射面广、质量高的项目入库。采用PPP模式推动交通、市政、林业等领域项目建设。推进500兆瓦风力发电、地面集中式光伏发电以及陇温水库工程、德保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落地建设。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矿产品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智慧停车等项目建设。建设扶贫产业园综合项目、冷链物流项目,提升试验区物流网服务功能。持续推进南郊市场升级改造、活禽市场等项目建设。

强化服务保障。加强项目指导,做好在谈项目、落地项目、开工项目的跟踪服务。实施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盘活存量土地,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加强闲置国有资产处置,积极盘活存量资产。筹措资金购买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积极协调落实乡村振兴生态修复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占用宜林地报批相关手续,加快形成有效投资。

强化政银企合作。积极组织政银企对接,协调银企双方衔接问题,做好项目培育、筛选和论证,加大重点项目推介力度,引导项目业主申报三企入桂贷、技改贷、通道贷等多种融资产品,缓解融资难题。

(五)聚力优化环境,打好开发开放攻坚战

围绕高质量建设“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开放引领区”,推进德保开放引领区建设,全面激发对外经济发展活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双向交流渠道和联系合作机制,组建招商工作组前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黔等区域招商。创新招商举措,引进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符合全县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重点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和招商目标企业,着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补链企业。推行“保姆式”服务,专班化服务项目落地,与企业、项目精准对接,提升服务效能。

加快开放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德保进出口加工贸易园片区、华银物流园、保税物流区等开放平台,打造面向泛珠三角和借道越南走向东南亚的新型现代产业体系聚集地。努力争取沿边经济带建设相关政策支持,探索非边境县注册企业开展边境小额贸易试点,加快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面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合作,力争外贸取得新突破。

促进外贸外资发展。推动非自营进出口企业向自营进出口转化,推动已有外向型基础的企业向自营出口转化,挖掘潜力企业,寻找外贸增长点。加大对重点外贸企业的跟踪服务力度,推进安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挤压车间和氧化车间建设,扩大贸易量。充分利用边境小额贸易试点名额,鼓励更多企业到我县开展边境小额贸易业务,支持企业发展。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进数字政务建设,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极简审批”“全链通办”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扩大跨省通办范围,持续压减审批环节。加快数据归集和上云进度,力争实现基础数据库信息全方位共享。加快实现移动办、掌上办,建设一窗受理运行管理系统,推动乡镇政务服务一窗办理,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实施引才引智行动。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制度体系,吸引集聚经济金融、对外贸易、城乡规划、大数据等领域优秀人才。聘请区内外有名的专家、学者对口支持试验区建设。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跨境人文交流活动,推动人才教育、文化旅游、医疗康养等领域深入合作。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六)聚力扩容提质,打好城市发展攻坚战

聚焦创建“国家公园城市”目标,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城乡品质内涵,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持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展老旧基础设施改造。用好“三区三线”规划成果,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深入开展打击“两违”和整治“六乱”工作,全面巩固创园林城市成果,稳步提升城区公共绿地面积,确保顺利完成国家园林县城复查迎检各项工作。

不断健全住房保障体系。紧盯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建设吉利百矿棚改职工住房,新建2栋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实施山水碧苑等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制定合理性购房政策,提高居民购房意愿,加快促成百矿集团团购计划和协议的签订。

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实施东蒙安置地路网、环城南路工程建设,推进吉星路口至电业公司、电业公司至峒奇进城道路等项目改造。加快建设S216、S307、德保至荣华等3个二级公路项目。全力推动梧州至那坡(德保段)、百色至那坡平孟(德保段)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G212绕城线用地保障,推进城西片区路网的互联互通和建设发展。

提升污水垃圾处理水平。实施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改造,着力解决超负荷运行问题。开展城区污水管网改造,提高城区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做好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确保垃圾绿色化处理。

(七)聚力污染防治,打好生态环境保卫战

坚持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创建成果,深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区”。

落实生态保护机制。全面推行田长制、河长制、林长制。严格落实碳排放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城镇开发边界线等控制线。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高质量发展。联动毗邻靖西等市县深化跨区域合作,建立健全污染预警协商、联动处置机制。

抓好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抓好露天秸秆焚烧管控、扬尘治理等大气污染防治,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入河排污口等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土壤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管理和处置,提升赤泥、废渣等综合利用水平,严肃查处超标准排放污染物、未采取污染防治措施随意排放污染物等违法行为。

推动环境问题整改。继续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信访件问题整改,严格管控已整改销号问题,严防反弹。狠抓自治区创卫技术评估调研反馈问题整改,进一步提升巩卫成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爱卫办抽查复审。

守护生态环境安全。实施城区水生态综合整治工程,推进“三水共治”治理体系。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督促企业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开展危险废物和社会源废矿物油、废铅蓄电池专项整治行动,抓好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加强小水电站整治清理和生态流量监督管理,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八)聚力改善民生,打好幸福德保升级战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促进民生事业发展,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科学精准防控疫情。落实国家优化调整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提升重症救治能力,加强对“一老一幼”、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等群体的健康服务,重点保障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看病就医需求。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推进镇安小学、第四初中、第二高中项目。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改造项目,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学生资助。努力消除“大班额”,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深化职业教育品牌化建设。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引进更多优秀教师。完善教师培养制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强化就业创业服务。持续开展“四季引流”就业活动,深化粤桂劳务协作,完善就业平台信息对接,促进更多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落实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引导政策性就业和自主创业。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强化对长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帮扶。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推进妇幼保健院、城关卫生院整体迁建、中医院传染病区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投入使用。加强120院前急救能力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抓好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扩大基层医疗服务保障网络,落实签约医生服务和一站式结报制度。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改革,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发展壮大中医药壮医药。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持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总体稳定,用足用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加强养老、低保动态管理,健全完善覆盖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等征缴宣传工作,力争参保覆盖率达100%。加强社会保障数据共享,推进兜底保障和各项社会救助工作精准化。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挖掘和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加快打造以德保矮马活动、南路壮剧、壮族马骨胡艺术等为主的民族民俗文化精品库。依托德保马骨胡艺术等民间艺术载体,深入开展戏曲进乡村巡演等活动。依托中国—东盟、珠江—西江经济带平台,推动特色优秀文化走出去,讲好德保故事。

(九)聚力高效善治,打好社会治理关键战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创建“双拥模范县”,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德保、平安德保。

严守公共安全防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安全生产“3+3+3”工作机制,强化执法检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强化应急物资保障,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和抗灾能力。加强消防力量建设,织密消防救援站点,加强消防水源、消防通道建设,强化基层消防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各类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意识。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坚持法治德保、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依法治县各项工作,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抓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持续巩固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成果。推进各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实体化建设,努力打造国家级、自治区级综合性示范点样板村,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抓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坚定落实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和“双拥”工作。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防范个人极端案件风险隐患专项行动,强化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防范和打击各类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坚决贯彻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大力支持驻德保部队建设。加大对走私、涉毒、涉恐、涉边等跨境违法犯罪和邪教的打击力度,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德保。

三、全面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推动德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面对党和人民的重托,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强担当、更实作风,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增强施政本领,不断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政治引领,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增强政治执行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时代呼唤、身披战袍”的使命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

(二)强化责任担当,把勤政为民贯穿始终。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把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力推进利民惠民政策落实,以钉钉子精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让人民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秉持法治理念,把依法行政落到实处。推进更高水平的法治建设,把政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坚持厉行法治、依法行政,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意识,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依法接受县人大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有效运行。

(四)弘扬清廉作风,把廉洁行政作为底线。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化标本兼治,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将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五)强化执行力度,把行政效能跑出速度。弘扬严实作风,永葆“闯”精神、“创”劲头、“干”作风,扛牢加快发展职责,担好富民强县使命,不断提高执行力和落实力。发扬斗争精神,立说立行、速决速行、马上就办,敢于破难题,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形成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充满新的希望,新的征程承载新的梦想。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埋头苦干,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德保而团结奋斗!



名词解释和说明:

1. “四城五区”(P1、P14):指国家公园城市、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全国文明县城、双拥模范县城,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开放引领区、绿色发展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2. “八个之县”(P1):2021年9月,德保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未来五年打造“开放之县、富民之县、实力之县、人文之县、宜居之县、生态之县、幸福之县、法治之县”的奋斗目标。

3. “六大振兴”(P1):指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开放振兴、城镇振兴、科教振兴、文化振兴。

4. 十大攻坚行动(P1):百色市委市政府决定用2022年全年时间实施高质量发展攻坚年活动,全力实施垦造水田、联系服务企业、招商引资、南百高速“四改八”暨右江航道“三改二”、第二产业暨工业振兴、第一产业暨乡村振兴、第三产业暨口岸振兴、城镇振兴、科教振兴、重大项目等十大攻坚行动

5. “2·4”疫情、“10·4”“11·26”涉疫事件(P2):“2·4”疫情:2022年2月4日,德保县在对返乡人员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中发现一名核酸检测呈阳性人员。本次疫情从2022年2月4日下午16时报告第一例阳性病例开始,累计确诊病例232人。截至2022年3月29日已全部康复出院。“10·4”涉疫事件:2022年10月4日10点20分,桂林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当天在外省来桂旅游人员中检出1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该阳性感染者9月30日—10月2日在德保县活动,共排查出密接接触者428人,次密接触者111人,未出现阳性感染。“11· 26”涉疫事件:2022年11月25日,德保县有2名外来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共排查出密接人员24名,未出现阳性感染。

6. “一枚印章管审批”(P2、P21):实现流程再造,重点推行“一窗受理、合并审查、集约审批、一站办结”的审批模式,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

7. “四定模式”(P2):引导搬迁群众参与谋划安置点物业管理各项事务,自行确定物业公司岗位数量及对象、岗位薪资、物业费用收取标准,实现安置点自我管理。

8. “15分钟医保服务圈”(P2):以为实现医保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而建设的一批功能齐全、服务优质、办事便捷的基层服务平台。

9. “四位一体”(P3):“高站位”统筹,确保工作高效规范运转。“全方位”发力,确保如期完成工作目标。“准定位”提升,确保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固定位”融合,确保乡村治理取得成效。

10. “百亿园区”(P5):马隘生态铝产业园产值超百亿元。

11. “千企技改”(P5):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优势产业“二次创业”和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力争2019年开展技术改造的工业企业超过1000家,2020年及以后年度每年组织推进一批工业技术改造升级项目。

12. “专精特新”(P5):指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

13. “一窗通”平台(P5):指广西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可以办理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变更、备案、注销、增减补换照)等业务。

14. “一专员两清单”制度(P7):设立外资企业服务专员:在自治区、设区市、县(市、区)建立三级联动的“外资企业服务专员”,开展“政策上门、服务下沉”活动,为重点外资企业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建立“进展清单”和“问题清单”:各专员收集建立重点外商投资项目“进展清单”和重点外商投资企业“问题清单”,开展全流程对接服务。

15. “三区三线”(P8、P21):“三区”是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国土空间。“三线”分别对应在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16. “六乱”(P8、P21):指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拉乱挂、乱贴乱写乱画、乱扔乱吐。

17. 河湖“四乱”(P9):“乱占”:围垦湖泊;未经批准围垦河道;非法侵占水域、滩地;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及高秆作物。“乱采”:未经许可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不按许可要求采砂,在禁采区、禁采期采砂;未经批准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取土。“乱堆”:河湖管理范围内乱扔乱堆垃圾;倾倒、填埋、贮存、堆放固体废物;弃置、堆放阻碍行洪物体。“乱建”:水域岸线长期占而不用、多占少用、滥占滥用;未经许可和不按许可要求建设涉河项目;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阻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

18. “四季引流”(P10、P24):结合各类求职人员务工规律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主题招聘等系列活动,按照“每季有主题、每月有活动、每周有推送”为原则,围绕“春风送暖”“夏令送爽”“金秋服务”“暖冬留德”四个季度组织开展“四季引流”系列活动。

19. “双减”(P10):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20. “缓、返、降、补”政策(P10):“缓”即阶段性缓缴企业社会保险费;“返”即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降”即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政策;“补”即发放各项就业创业补贴和培训补贴。

21. “智慧广电+”(P11):以构建国家基础信息设施为宗旨,以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协同承载为依托,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IPv6等综合技术为支撑,以融合媒体智能传播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广播电视管理、网络、业务及服务能力为指标的广播电视系统。

22. “新十条”(P11):二十条优化措施公布实施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密切跟踪各地实施效果,结合近期各地疫情应对过程中积累的有益经验,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研究提出十条针对性措施,进一步优化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隔离、核酸检测等措施,进一步强化高风险区“快封快解”、疫苗接种、学校防控、涉疫安全保障、群众就医、用药和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维持等要求。

23. “乙类乙管”(P11、P23):从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24. “明厨亮灶”(P12):餐饮服务提供者采用透明玻璃、视频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展示餐饮服务相关过程的一种形式。让餐饮企业顾客可以直观地看到后厨员工的操作是否规范,卫生是否合格,是否有一些不应该出现的物品。

25. “净网2022”(P12):为有效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网络空间安全,专项打击涉网违法犯罪活动。

26. “四个意识”(P12、P26):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7. “四个自信”(P12、P26):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8. “两个维护”(P12、P26):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9. “三重一大”(P12):指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30. “四风”(P12):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31. “三公”经费(P12):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

32. “两违”(P13、21):指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

33. “五个更大”(P14):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发展提出“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要求广西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贡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更大成效。

34. “三品一标”(P16):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

35. “七支队伍”(P16):指网格员队伍、调解委员会、治保委员会、一村一警务助理、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法官、一村一检察官等七支队伍。

36. “双百双新”(P17):“双百”投资超过百亿元或产值超过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双新”新产业、新技术项目。

37. “一库一坝”(P17):指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陇怀排泥库扩容项目、3#赤泥堆场项目。

38. 工业提质6大行动(P17):指强链补链延链、引强培优增效、园区提质升级、投资攻坚突破、科技创新增强和绿色低碳节能等6大行动。

39. 生态铝“两百亿元”产业示范园(P17):力争2023年实现马隘生态铝产业示范园年产值达200亿元以上。

40. 综合产业“百亿元”示范园(P17):力争2023年实现足荣综合产业示范园年产值达100亿元。

41. “数字化选品官”(P18):指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技术选出好产品,擅长销售和推广、能够带动村民创收的新时代乡村青年创客,带领村民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42.  PPP模式(P19):“PPP”(Public政府、Private社会资本、Partnership合作)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

43. “增存挂钩”(P19):指在分解下达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时,将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数量作为重要测算指标,逐年减少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多和处置不力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安排。

44. “极简审批”(P21):指建立“准入清单”、打造两个平台、加强两项监管、实行联合验收、建立诚信档案、实施退出机制等十项改革措施,切实做到最大限度简化行政审批,将项目审批时限压缩80%以上。

45. “全链通办”(P21):指办事领域覆盖齐全、办事链条周期完整、办理过程便捷畅通。

46. “引育留用”(P21):指“引得来、育得优、留得住、用得好”。

47. “三水共治”(P23):指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

48. “一老一幼”(P24):指城镇无保障老人和在校学生及学龄前婴幼儿。

49. “大班额”(P24):指学校班级人数超出额定人数。

50. “3+3+3”工作机制(P25):健全党委政府领导责任落实工作机制。一是实施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制度,二是实施安全生产“红黑榜”通报制度,三是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通报警示制度。健全部门行业监管责任落实工作机制。一是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会商研判制度,二是实施安全生产月报告和季通报制度,三是实施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交办督办制度。健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工作机制。一是实施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核制度,二是实施“一企一策,分类监管”制度,三是实施安全生产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制度。

51. “双拥”(P25、P26):指地方拥军优属、军队拥政爱民。

52. “两个确立”(P26):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标签:工作报告  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报告  德保县  
相关评论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