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菜单加载中......
  •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清镇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12-29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清镇市政府网   阅读:64   评论:0
内容摘要:清镇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7日在清镇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清镇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吴永康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六届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回首五年路,清镇发展铿锵前行,是我市经......

清镇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清镇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7日在清镇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清镇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吴永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六届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回首五年路,清镇发展铿锵前行,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市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生态建设成效最好、创新发展活力最足、民生红利普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方向砥砺前行,团结依靠广大干部群众,一张蓝图绘到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诚信实干、创新争先,圆满完成了市第六次人大代表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取得了一系列振奋人心、值得铭记的显著成绩:

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我们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战贫困、斩穷根,全面加强小康社会建设。在全省率先创建“红枫中国(国家)农业公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8.76万亩,以“枫蔬果茶畜”为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获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181个行政村村均收入突破140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逾20万元。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动态清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三重医保”政策全面落实,1344户群众住房安全问题有效解决,在全省率先实施的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覆盖率94%以上,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实现100%,483户1966名贫困群众搬出大山融入城镇,17个贫困村相继出列,3549户982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帮助长顺县摆所镇2639户贫困对象如期脱贫,与全国、全省同步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

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我们坚持以强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兴产业、调结构,持续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中铝、广铝等一批优强企业进驻落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22家,较2016年底增加33家;工业总产值达375亿元,较2016年底翻了一番,以生态循环铝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初具雏形,清镇经开区获评全国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四个贵州”全面建成,清镇首个中高端大型商业综合体吾悦广场、首个高端大型城市综合体杉杉奥特莱斯相继投运,现代化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商贸物流企业加快推进,货运物流、汽车贸易等产业健康发展,以商贸物流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加速成长,清镇物流园区连续四年荣膺“国家优秀物流园区”。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建城理念,强融合、提品质,不断增强城市承载力。厦蓉高速、贵黔高速、成贵高铁均在清镇落地互通;金清线、云站路、铝城大道等主要干道建成通车;全市村组公路硬化率达100%,完成农村公路改造800余公里,被省评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内联外通的大交通格局基本成型。城区5G网络全覆盖、农村4G网络全覆盖,城乡交通主要干道“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全覆盖,电力、燃气、供水、客运公交等市政配套加快完善,48个美丽乡村提高型示范点打造完成,15个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有序推进,43个城市公园建成投用,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率100%。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较2016年底增长1.5倍,城镇化率较2016年底提高7个百分点,获评“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进步最快城市”“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国家卫生城市”,再次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湖城环境魅力彰显。我们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抓治理、强保护,切实改善宜居环境。累计投入32.5亿元,久久为功打好五场标志性战役,各类生态环保问题及时整改销号。红枫湖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自然村寨全部搬迁、二级保护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厂全面关停,134套沿湖村寨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用,贵阳贵安人民的“大水缸”水质持续稳定在Ⅲ类以上、取水口水质稳定在Ⅱ类、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东门河劣Ⅴ类水体全部消除并提升至Ⅳ类、部分水体水质接近Ⅲ类。矿山植被恢复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较2016年底增长6个百分点达51.46%,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5%以上。获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

创新活力加速释放。我们坚持开放创新第一动力,强改革、增动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政单位职能调整和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招安扶”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机制创新建立,“诚信+”五大环境深入建设,重点外商投资企业联系服务制度建立健全,税务一体化、经开区增量配售电、“三去一降一补”等改革任务成效显著,34家部门行政许可事项时限压缩85%以上,与西藏、重庆、昆明等21个省、50个地州、243个县市实现跨省通办,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展示通办事项279项,网上可申报事项1618项,企业开办“零成本”“一日办结”全面实现,累计存续各类市场主体5.46万户,较2016年底增长130%,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较2016年底增加4倍,营商环境跃至全省前列,全省唯一获评“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中国(区域)最具投资价值县”,连续五年荣膺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惠民生、保稳定,切实提升群众“三感”。民生支出累计14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完成城乡统筹就业9.7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较2016年底增长1.5倍和1.6倍。“百校攻坚”“百院建设”两大行动计划取得重大突破,贵州(清镇)职教城实现从规划建设到管理运营转变,清镇一中新校区投入使用,博雅实验学校、北大培文、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等一批优质民办教育资源相继落地,累计新增学位3.43万个;市一医新院区、市中医院扩建、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建成投用,疫苗冷链全程管理和疫苗数字化监控系统在全省率先开通,健康促进市创建评估成果位列全国第十二、全省第一,创建经验入列全国典型经验,实现贵州创建典型经验零的突破。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展现新业绩,民族宗教、防灾减灾、科普、气象、仲裁等工作取得新提升,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红十字会、文化文艺、老年人、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实现新进步,广大人民群众“三感”持续提升。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落早落实、果断决策,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战役”,牢牢守住了城市安全、守护了群众安宁!

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我们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转作风、提效能,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明显,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成为政府系统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252件,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审计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政府性债务规模下降50%,“三公”经费支出只减不增,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凝聚力显著提高,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回望过去,“勇挑重担、一往无前”的清镇人民和衷共济、共谋发展。我们迎难而上、不负使命,一批前景广阔的重大项目投产达效;我们负重前行、担当作为,一批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妥善解决;我们顶住压力、保持定力,一批关乎全局的大事要事顺利推进,啃下了不少硬骨头,跑出了清镇发展“加速度”,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成绩单”。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市上下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凝聚着清镇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凝聚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奉献。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市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广大人民群众和大力支持清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砥砺奋进,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把准航向。只有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坚持和服从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不断增强“政治三力”,对标对表中央、省委、市委发展战略,沿着清镇市委明确的发展思路抓落实,才能保证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才能行稳致远。只有坚定不移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树立产业链思维,坚持项目为大、项目为重、项目为先、项目为王,千方百计扩投资、调结构、转方式,才能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不忘初心。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只有坚定人民立场,坚守为民情怀,真正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于民,才能赢得群众真心拥护,凝聚起上下同心、干群一心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才能一往无前。只有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持续改进作风,全方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才能形成强大发展合力,不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以上体会,我们将牢牢把握,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各位代表,2021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大力实施“强省会”行动,奋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从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向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转变、从投资拉动为主向需求协同拉动转变、从政府主导为主向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共同作用转变,落实“八个狠抓”,实现“六个新突破”,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10亿元、增长8%。

一是在新型工业化上实现新突破。引进年产10万吨优质高铝耐火材料、东方雨虹贵阳绿色建材生产基地等29个铝及铝加工和中高端制造业项目,引资额143亿元,热轧铝合金板材等5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工建设,高精铝板带箔精深加工等9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工业投资增长200%,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家,经开区成为全省唯一列入国家“十四五”重点支持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

二是在新型城镇化上实现新突破。城市“一圈两场三改”深入推进,11个生活圈谋划实施,10077个新建公共停车位投入使用,第二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升级,2685户老旧小区、2489户棚户区、15条背街小巷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农村“五治”和村庄规划编制全面启动,93公里县乡道路全面改善,20个百村示范点、9个百村示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面完工,城乡宜居水平显著提升。

三是在农业现代化上实现新突破。7000亩高标准蔬菜基地有序推进,21个坝区亩产值达8500元,元宝枫加工一体化产业园等农畜产品深加工项目加速推进,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8%,奶牛存栏量和鲜奶加工能力均居全省第一,蔬菜现代良种推广工程荣获“贵州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全省首批打造的鸭池河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加快实施,红枫湖镇刘家寨获批“省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创建单位”。

四是在旅游产业化上实现新突破。引进贵州先澳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优强旅游企业6家,国家农业公园乡村振兴农旅一体化示范项目等6个文旅项目快速推进,乡愁贵州、时光贵州两个低效旅游项目盘活提升,芦荻哨村入选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平原哨村等5个村入选贵阳市乡村旅游重点村。

五是在生态保护治理上实现新突破。5个乌江流域入河排污口及11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加快推进,矿业开发秩序全面整顿,矿山恢复治理率达100%,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6%、综合指数位列贵阳第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中国县域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来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标签:工作报告  清镇市  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评论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QQ:158174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