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菜单加载中......
  •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辽阳市白塔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4-28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399   评论:0
内容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一、2022年工作回顾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以“三落实”为抓手,以......

辽阳市白塔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以“三落实”为抓手,以“四区”战略为引擎,以“双五”工程为载体,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白塔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新一届政府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转方式调结构,发展定位进一步清晰

现代服务业加速升级。期望金融中心稳步推进,建行大厦新址投入使用,金融业态不断集聚。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辽联集团入选省“专精特新”和数字商务应用领军企业,久森科技、时代传媒晋升省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友谊、大润发线上线下联动营销成为常态。总部经济方兴未艾,浩瑀金融总部满载运营,国际科创总部、58科创服务中心企业入驻率稳步提高。

传统商贸业转型发展。罗森便利店成功落户,成为全市首家跨国连锁便利店品牌。万和城、丽枫酒店开业运营。西大街省级示范步行街提升改造,滨河路酒吧街完成初步规划,国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有序推进。地摊经济悄然兴起,“后备箱集市”成为网红打卡地,带动假日经济、夜经济重焕生机。

经济开发区初具雏形。落实“智造强省”战略,成立白塔经济开发区,突出经济建设主业,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依托,规划4.9平方公里土地,高起点建设商贸商务产业园、新经济产业园、都市工业园,实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一区三园”协调联动发展思路日渐清晰。

(二)稳增长扩投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启动“项目落地年”活动,发扬“拼抢争实”精神,落实领导包保、专班推进机制,书香庭院等3个亿元项目全面竣工;文庭雅苑等5个房地产项目进展顺利;集美养老院等6个民生项目开工建设;易发式多功能变压器等8个产业项目稳产达效。20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90%。

招商引资持续发力。强化以商招商、线上招商,“走出去”“请进来”55次,与上海复星集团、中铁建昆仑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实现战略合作,签约项目39个,增长30%;落地项目23个,增长9.5%;转化固投13.8亿元,为年计划313%。积极参加进博会、辽洽会,签约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增长37%。

财税工作逆势而上。积极包装项目,主动跑省进京,向上争取资金7.6亿元,增长40.7%。全力对冲金融风险,财税部门砥砺前行,深挖涉税项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转负为正,保障了“三保”支出,推动了财政工作平稳运行。

(三)抓改革促创新,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营商环境释放活力。推行33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大规模组合式减税降费4.9亿元。将“小切口、小场景”作为突破口推进“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114项高频事项有序下沉,469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23项省委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反馈问题全面销号。5G办税厅成为我市唯一省区直联大厅。完成“个转企”112户。新增市场主体4494户,总量和增量均居全市首位。

综合改革激发潜力。事业单位改革平稳有序,行政与事业单位关系得到理顺。街道改革卓有成效,机构职能不断优化。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纵深推进,穿透式资金监管更加有力。妇联、残联完成换届。国资、审批等领域改革取得实效。

创新驱动增强动力。辽联集团精耕细作营销两旺,易发式电气订单量逆势增长,鸿宇晶体技改项目效益显现。淡水水产研究院入选省“揭榜挂帅”项目。十九局一公司、二公司提名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嘉和口腔等2家企业申报省“带土移植”创新创业团队。鸿新机械等14家企业获得区科技创新政策奖补资金。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转化科技成果4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亿元。

(四)重建设精管理,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

市政设施日趋完善。投入2.7亿元改造42个老旧小区,施划停车位5500个,加装既有住宅电梯2部。筹资2.2亿元更新改造燃气管道,惠及居民19万户。投入0.4亿元整修自来水管网等设施,改造精品背街小巷6条、休闲广场7个、口袋公园1处。接续打响“百日攻坚”“净地清零”行动,5个地块完成征收任务,1.9公顷土地实现挂牌出让。

城市管理更为精细。常态长效推进创城和城市管理年活动,建立晨检夜查、现场拉练等机制,“七大提升”行动取得实效,累计拆除私搭乱建1.7万平方米,治理店外经营2.8万处,教育处罚交通违法行为31.8万起。城乡结合部、早夜市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礼让行人、志愿服务观念深入人心。我区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通过省检,为全市创城做出突出贡献。

生态环境愈加宜居。笃定“两山”理论,落实“两高”要求,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力整改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案件。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重拳治理渣土扬尘、散煤污染等六大顽疾,检查减排企业31家、餐饮业户325户,整治裸露地面2.3万平方米。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清理河湖垃圾9.5吨。域内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

(五)保民生增福祉,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社会保障日臻完善。新增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2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城镇新增就业3503人,失业再就业7335人。发放低保救助资金6300万元。追缴农民工工资779万元。完成适老化改造248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87户,适配残疾人辅助器具154例。妥善解决1500户居民“办证难”问题。创建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1家、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个、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个、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1个。

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圆满完成12件民生实事工程。南林子小学新楼启用,卫国小学启动扩建。“双减”政策有效落实。疫情防控精准有力,“六大能力”稳步提升,涌现出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1名,创建市无疫社区6个、无疫小区2个。编制实施妇女儿童十年发展规划。组建区融媒体中心,改建10个社区文化站,安装28个小区健身路径,举办“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动29场。武装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双拥、国防教育、红十字会、慈善、地方志等工作均取得可喜成绩。

社会治理提质增效。常态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分别下降43.6%、14.8%。破获电诈案件188起,避免及挽回群众损失1282万元,综合排名全市第一。有序组织张家花园小区483户居民搬迁避险。妥善化解省“万件化访行动”118个案件,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等重要节点稳控任务。坚决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燃气、消防、农产品、食药品等领域安全监管得到强化,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六)转作风提效能,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整改省委巡视反馈问题,广大干部思想、作风实现“双提升”。

把法治建设引向深入。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78件代表建议、108件委员提案全部办复。严格履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征求法律顾问意见建议118条。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全民守法用法意识不断增强。西三里村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把效能建设贯穿始终。完善区政府及党组工作规则,修订“1234”工作机制,出台若干工作制度,形成“2+1+N”政府运行制度体系。强力推进基层减负,严格规范政府督查,办文办会数量明显减少。办结“12345”热线诉求2.5万余件,综合排名创历史新高。此外,驻区各单位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为全区改革发展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的奋斗历程,遇到的挑战前所未有,付出的艰辛非比寻常,收获的成果令人振奋。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迎难而上,危中寻机,全力稳增长、保预期,特别是财税等部门千方百计挖税源、抓收入、补缺口,扭转了财政收入断崖式下降局面,实现逆势增长,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彰显了“白塔智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始终坚持“三个坚定不移”不动摇,区级领导靠前指挥,疾控、医务人员坚守前沿,社区工作者奔波一线,机关干部、公安干警火线驰援,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用最短时间围住、捞干、扑灭,以大爱护苍生,守住了“白塔阵地”;面对艰巨繁重的创城任务,我们挽手成堤、并肩奋斗,全面打响全民战、攻坚战、持久战,人民群众守望相助,社会各界握指成拳,树立了“白塔形象”;面对“天下最难”的征收工作,我们顶风冒雨、日夜兼程,奔忙于征收一线,“磨嘴皮子”讲政策,“掏心窝子”说道理,啃下了多年未净地的“硬骨头”,释放土地17.5万平方米,展现了“白塔担当”;面对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我们恪守初心、执政为民,真金白银助企纾困,勒紧腰带兜牢民生底线,传递了“白塔温度”。

在一场场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大战大考面前,每一步都不容易,每个人都了不起。那些被口罩勒出印痕的脸庞、被冻得红肿的双手、被累到休克的模样以及执着坚定的目光、勇毅逆行的身影和匆匆奔向战斗一线的步伐,都永远铭记在白塔人民心中,汇聚成“拼抢争实”的“白塔力量”。这种力量,是组织的力量,是群众的力量,是戮力同心、砥砺前行的力量。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勇于斗争、敢于担当、善作善成,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没有什么挑战不能战胜!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逆势而动,成绩确属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广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和社会各界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军官兵和民兵预备役,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白塔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之路决非一帆风顺,自身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一是经济发展后劲乏力,产业调整举步维艰,大项目、大税源增量不多,新动能、新增长点积蓄不够。二是财税结构不合理,收支矛盾日渐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压力巨大。三是城区建设历史欠账和遗留问题较多,要素保障支撑不足。四是体制机制建设和重点领域改革步伐缓慢,金融、防疫、稳定等形势依然严峻。五是民生领域还有短板,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期盼尚有差距。六是部分干部担当作为意识不强,斗争精神不足,营商环境建设任重道远。这些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要勇于直面矛盾,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更是区政府立足新起点、展现新作为、实现新跨越的奋进之年。党的二十大为我们指明了奋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2023年发展的总基调,我们也会逐渐走出新冠疫情的阴霾。这必将激励我们在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争取更大胜利!

明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和考察辽阳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区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提升城市品质,倾力保障改善民生,建设实力活力魅力新白塔、宜居宜业新辽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展现白塔更大担当和作为。

明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市报告目标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市报告目标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认真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扎实办好10件民生实事。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转型升级,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

壮大主导产业。做强服务型经济,加快建设期望金融中心,努力盘活鸿飞金融中心,持续扩大友谊等龙头商贸企业辐射范围。提升流量型经济,延展“数字+商贸”产业链条,搭建双线融合平台,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发展总部型经济,依托闲置楼宇引育一批头部企业,推动平面扩张向立体发展转化。培育创新型经济,落实“盟榜带”工作机制,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雏鹰企业1家。

突出特色发展。以西关商业核心区为圆心,秉承高端化、差异化方向,加快建设酒吧街、步行街,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项目为牵动,整合广佑寺、明城墙遗址等元素,植入文博、文创等业态,建设白塔旅游核心区,形成市民休闲观光新热点。以平胡楼、护城河等为载体,渲染“襄平印象”,传播“白塔故事”,擘画东北第一城生动场景。

促进开放合作。高标准建设白塔经济开发区,深化“1+1+N”运营模式,引育“高精尖+链群配”项目,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的良好局面,力争迈入省级行列。深度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鼓励本土企业走出国门大显身手,促进富华、易发式电气等外贸企业扩大出口,提高外贸丰厚度。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0%。

(二)实施项目牵动,在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上迈出新步伐

全季推进项目建设。实施重点项目50项,坚持“谋引立建”系统发力,实行专班化管理、精准化推进、全周期服务,力促襄平郡三期等在建项目竣工达效;加快万隆花园六号等新建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城南13号地等地块出让开发。深度规划包装一大批中央预算内投资、一般债、专项债项目,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投入。

精准实施招商引资。树牢全员、全域、全链条招商观念,加大“走出去”“请进来”频次。围绕“智造”,引进都市工业等绿色低碳产业,以“推陈出新”促进“腾笼换鸟”。围绕“增效”,引进头部型企业,力争盘活一批闲置楼宇。围绕“创新”,引进新能源等科技型项目,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围绕“强基”,引进专家人才,助推“辽”商回归、人才回流。

持续推动消费升级。扩大购物餐饮消费,举办促销、展会活动,提高酒吧街、步行街引流指数,打造平台经济、夜经济品牌。推动健康消费,整合体育场馆等资源,发展康体休闲、文化娱乐产业。拉动住房消费,多措并举去除库存,确保房地产业平稳发展。统筹信息消费等产业,构建更多消费场景。

(三)持续深化改革,在释放区域发展活力上取得新成绩

倾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政务环境,推进“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拓展“一件事一次办”领域,力促高频服务事项全部“掌上办”。优化法治环境,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和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制度。优化信用环境,健全联合惩戒机制,带头守信践诺、说到做到,拓展“信用+”惠民便企路径,打造投资兴业热土。

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立足“亲”而有度、“清”而有为,落实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民营企业向智能、安全、绿色、服务、高端方向转型。实现“个转企”110户、“小升规”1户。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引导民营企业专心专注实业主业,心无旁骛创新创造。

加快实施重点领域改革。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构建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工作体系。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妥善化解政府债务,严防财政运行风险。统筹教育、司法、国资国企、行政审批等领域改革,促进事业创新发展。

(四)坚持建管并重,在打造舒适宜居环境上开创新局面

高品质推动城市更新。综合改造10个老旧小区,修整3条背街小巷,改建2个休闲广场和2处口袋公园。加紧完成3个地块收尾,适时启动4个地块征收任务。探索“投资人+EPC”融资模式,推动张家花园等5个地块开发建设。加快盘活存量国有建设用地。积极谋划文化旅游综合体城市更新项目。配合做好青年湖水系贯通、路网改造等工程。

高水平抓好城市管理。常态化开展创城和城市管理年活动,以建设智慧小区为契机,丰富“智慧城管”指挥平台应用场景,深化违章建筑、露天烧烤等整治行动。统筹推动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新一轮“636”工程,缓解行车堵、停车难问题。弘扬志愿服务,深化文明实践,涵养最美风尚。开展道德模范、辽阳好人宣讲活动,用榜样能量凝聚道德力量。

高标准打造城市生态。全力落实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清单。重拳治理渣土扬尘、餐饮油烟、烧纸祭祀等顽瘴痼疾。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责任,抓好河岸共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白塔更宜居、更宜业。

(五)共享发展成果,在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上体现新担当

提高社会保障普惠度。新增城镇就业3500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加大社会救助力度,深化残疾人关爱行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快数字社区建设,完善智慧养老体系,鼓励养老机构“嵌入式”发展。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提升国防动员能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

提高公共服务品质度。完成卫国小学改扩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前教育公办率、普惠率,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国家和省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强化能力建设,筑牢免疫屏障。提高社区卫生站服务水平,构建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建设完整社区试点,满足居民多元化服务需求。

提高社会治理满意度。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防范打击黑恶势力和电信网络犯罪。创新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全力化解信访积案。深化燃气管线改造工程,加大消防、交通、食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六)强化自身建设,在打造人民满意政府上展现新作为

全面加强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中共辽阳市委关于进一步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意见》,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全面加强法治建设。主动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推动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民主。扎实开展“八五”普法,丰富载体、拓展渠道、创新方法,增强全民守法意识。狠抓队伍建设,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确保行政权力在法治轨道上阳光运行。

全面提高行政效能。深入落实“1234”工作机制,弘扬“钉钉子”和斗争精神,树立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实绩导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担当者撑腰,给实干者点赞,坚决抵制一切“摆烂”“躺平”行为,以苦干实干赢得群众口碑。

附件:

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

 

1.综合改造10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3306户。

2.修整3条背街小巷,改建2个居民休闲广场、2处口袋公园。

3.打造1个完整社区试点,改造4处社区服务用房。

4.完成卫国小学改扩建,新增540个学位。

5.建设区域性反电诈指挥中心,与“数字白塔”智慧应用互联互通。

6.帮助8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7.发放750户贫困家庭住房补贴,实施3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适配50例残疾人辅助器具。

8.扶持2家社会化养老机构,新增200张养老床位。

9.升级10家社区综合文化站,培训100名社区文体指导员。

10.免费为3-6岁在园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QQ:158174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