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工作报告

2022年通海县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2-12-11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286   评论:0
内容摘要:2022年1月14日在通海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县 长 詹道斌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工作回顾过去五年是通海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8∙13、8∙......
2022年1月14日在通海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  长  詹道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通海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8∙13、8∙14”5.0级地震重大自然灾害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迈出新步伐,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预计(下同)地区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114.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97亿元,年均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7∶25.4∶58.9;人均生产总值由38591元增加到67931元,年均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92.32亿元增加到185.6亿元,年均增长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3.82亿元增加到78.5亿元,年均增长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5.19亿元减少到4.4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16.7亿元增加到18亿元,年均增长1.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32116元、13783元增加到45648元、21337元,年均增长7.3%、9.1%;存贷款余额分别由129.63亿元、77.11亿元增加到177.52亿元、117.45亿元。

(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现代农业平稳推进,蔬菜、花卉、畜牧业产值分别达28.5亿元、0.93亿元、13.9亿元。烟叶产量维持在670万公斤以上,烟农收入维持在1.9亿元以上,烟叶税维持在4200万元以上。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户、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1户。我县被列入国家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被认定为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农业科技园区,“高原绿洲”牌娃娃菜被认定为云南省“十大名菜”。工业转型发展提速,工业增加值达39亿元。新增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6户。钢铁型材制品加工行业提档升级,建成全省第一大焊管及型钢加工基地。园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工业总产值达15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1.8%。工业经济要素保障能力持续增强,383户企业接入玉溪市金融区块链平台,获得银行授信2.4亿元;1246户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累计完成产值128亿元。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稳步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16亿元。被列为省电子商务试点县。“一部手机游云南”纵深推进,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7%。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0.65%提高到1.5%,列入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

(三)城乡建设协调推进。坚持“东提西扩”,城市建成区达7.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5.49%。礼乐西路、文华路等市政道路改扩建完成,东大街、西大街等市政道路提档升级。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2个。改造完成智慧停车位1296个,新建智慧停车场14座。开行县域县际客运班线19条,全县77个村(社区)100%通客车。网约车、定制车、共享电单车快速发展,群众出行更加便捷。“点亮玉溪”工程改造安装路灯7658盏。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拆除“两违”建筑48万平方米,城乡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垃圾收集处理率逐步提高。城区公厕均达到国家二类以上标准,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2.05%。村庄规划实现全覆盖,实施“百千工程”122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灾后民房重建3382户,建设美丽乡村25个、民族团结示范村25个。

(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修订实施《云南省杞麓湖保护条例》,“四退三还”征租地7039亩,拆除一级保护区违章建筑159宗10.4万平方米。投入资金41.66亿元完成杞麓湖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项目和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巡护通道等项目建设。建成湿地431亩、生态调蓄带28.1千米,生态修复湖滨带1502亩,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构建县、乡、村、组“四级河长”体系,将840条(个)河湖库渠纳入河长制管理,开展14条主要河道生态修复治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国土绿化行动、生态退化修复,森林覆盖率达54%。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创建率达88.9%。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完成重点企业污染减排项目24个,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8.7%以上。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5年实现“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划定琉璃河水库和13个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五)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4亿元,年均增长12.2%。江通高速建成通车,弥玉高速建设顺利推进,完成玉通路、江通路路面大修工程。新增通村硬化公路210公里,通自然村公路硬化率达100%。城际列车顺利开通。滇中引水工程、琉璃河水库扩建、马脖子水电站扩容等项目顺利推进,木格水库建设进入收尾。实施病险小坝塘、水库除险加固18座。大平地光伏发电、五垴山风电建成投运。完成云南天然气支线、玉溪城际天然气管道及合建站建设。管道天然气顺利接入园区,月供气能力达280万立方米,位列全省前三。4G网络信号实现全覆盖,建成5G基站199座,互联网普及率达82.35%。

(六)改革开放成效显著。“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纵深推进,全面推行“一颗印章管审批”。减免各项税费12.73亿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消化库存商品房22.15万平方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8.1%。顺利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及殡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务用车、供销社、公立医院等一系列改革,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文化旅游、生态环保、交通运输等综合执法改革顺利推进。40个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组建成立通海国际商会。引入中广核、台州商会、云投生态等企业投资通海,引进市外国内资金285.7亿元。66户企业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出口创汇百强企业,15户企业在境外设立直销点,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2.7万美元。

(七)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各类民生支出达15.2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6.7%。提前一年实现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13亿元。新区幼儿园开园招生,职业教育烹饪技能大赛成绩显著,获省级教育工作先进县称号。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组建进展顺利,8个乡镇卫生院设立规范中医馆。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基本医保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积极应对和防范新冠肺炎疫情,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获“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立通海慈善总会,老龄及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全面发展。创建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列为首批全国联教普及先行示范区,兴义贝丘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获国家田野考古一等奖。

(八)社会治理协同有效。平安通海、法治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人民调解、反恐维稳、反邪教等工作成效明显,“七五”普法及第四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圆满收官。妥善处置“2∙15”烟花爆竹燃爆、“9∙06”洪涝灾害、“8∙13、8∙14”5.0级地震等突发事件。国防动员、退役军人、外事、档案、人防、统计、审计、气象、邮政等工作不断加强,被表彰为省第十届双拥先进县,获评“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主动自觉接受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00件、政协委员提案472件,政府与人大、政协沟通协调机制更加完善。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本届政府的收官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预计(下同)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6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减少4.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77.52亿元、117.45亿元,存贷比达66.16%。一年来,重点抓了以下7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杞麓湖保护治理。深刻汲取杞麓湖典型案例通报教训,以革命性举措抓好杞麓湖保护治理和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高质量编制杞麓湖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和“一湖一策”行动方案。启动实施杞麓湖保护治理项目12个,初步确定湖滨生态红线、湖泊生态黄线。开展全流域截污治污,实施县城及纳古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流域重点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埋设雨污管87公里。拆除马家湾生态补水及4座水质提升站管道10137米、柔性围隔8340米,将第一、二污水处理厂出水分别接入中河、红旗河湿地进行生物净化处理。清理整治一级保护区“两违”建筑20宗、10365平方米。环湖截污治污片区化连通工程顺利推进,完成4号水质提升站工艺改造,累计处理污水8.26万立方米。启动临湖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10+N”专项行动,清理整治禁养区畜禽养殖425户,清运粪便4.9万吨,收集处理泔水1178吨、化粪池污水1.8万吨、厨房废水1万吨。封堵排污口222个,清理河道(湖堤)3642千米。

(二)突出抓好现代产业培育。制定“4+4”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方案,组建8个产业专班。着力培育市场主体,新增市场主体2722户,“四上”企业达187户,还有48户报上级审批。不断优化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被评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蔬菜基地,再次入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实现农业总产值50.15亿元、增长11%。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产比达2.77:1。高原农产品公司获云南省绿色食品“20佳创新企业”称号、云秀花卉公司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工业经济稳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发挥龙头企业优势,推进振飞公司产能置换,带动绿色钢铁产业发展。谋划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铂奥公司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实现突破,杨氏天然色素重组成功。持续推进园区优化提升,入园企业达111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55亿元、增长35%。克服能耗“双控”影响,引导穆光工贸、聚元工贸开展节能环保技改,帮助8家企业申请临时节能备案管理。通变电器、穆光工贸、方圆工贸入选云南省非公企业100强名单。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16亿元。探索打造沉浸式旅游示范区,漫隐·喆山书院开馆运营,朱德旧居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开通。规范外贸进出口企业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35亿美元。

(三)突出抓好城乡统筹发展。启动《通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完成《云南省通海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城市更新改造项目13个,化解11个小区(楼盘)、1967户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秀麓·融城、阳光学府、城东农贸市场改造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组建秀山古城专职消防队,完成4条历史街巷供水消防、强弱电入地及亮化景观提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消除裸露垃圾点743个,新建洗手台26座,卫生公厕覆盖率达100%,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2%。9个乡镇(街道)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乡镇垃圾中转站全覆盖。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突出抓好基础短板建设。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6项,争取上级资金11.7亿元,发行专债1.94亿元。抓实项目建设和项目储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弥玉高速通海段建设稳步推进,峨大线国防公路开工建设,通海至石屏高速公路进入招标,启动呈贡至通海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完成江通路四街至拦湖坝段路面大修工程。创建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老阴箐水库除险加固、库南河山洪沟治理开工建设,启动滇中引水(二期)前期工作。维修养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5件。推进江川—通海—华宁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5G基站配套等项目全面启动,新增5G基站150座。

(五)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化解政府债务本息5.06亿元。带头过紧日子,压减一般性支出7302万元。建立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协调合作机制,有效提升金融风险防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力抓好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行业风险防控,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等领域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

(六)突出抓好民生福祉保障。严格落实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县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建成投入使用、疾控中心实验室改建通过验收。县人民医院通过云南省提质达标验收,成为全国首批示范卒中防治中心,县中医医院顺利搬迁,县妇幼院和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楼建设完成。抓实“双减”政策,高考上线率达99.88%,县特殊教育学校成立并正式招生,秀山一小建设加速推进。新增城镇就业326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7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投入运营的养老服务设施达15家,拥有养老床位1957张。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个,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所。

(七)突出抓好社会治理。杨广社区析置顺利完成。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建成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9个乡镇(街道)、77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构建大调解格局,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调解各类民事纠纷1163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全国“两会”、COP15期间无赴省进京上访情况。稳步推进“平安通海”建设,开展枪爆刀、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及电信网络诈骗等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整治,社会治安形势整体向好。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推荐命名省、市、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家庭)114个。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经受了重大考验,也实现了重大突破。这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结果,是省市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劳动者,向全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通海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进入“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是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杞麓湖典型案例通报教训深刻,污染防治任务艰巨,杞麓湖及主要入湖河道水质脱劣形势严峻。二是经济深层次结构矛盾突出,三次产业结构不优,二产占比小,三产带动与占比不匹配。农业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组织化还未破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进展慢;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正在起步,科技创新能力弱。三是生产性投资不足,在建和储备项目少、小,要素保障不足,投资进度、项目推进严重滞后。四是城乡建设、提质改造滞后,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和人口聚集能力弱。违法用地、违规建设等遗留问题比较突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不强、衔接不够、执行刚性约束不足,城乡面貌普遍较差,城镇和农村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五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体制机制不顺,财政治理能力弱,自给能力逐年下降,专项资金保障能力不足,“三保”支出缺口巨大。六是营商环境不优,部门之间互为前置仍然存在,办事效率不高,企业和群众意见大。市场主体培育不够,总量偏低,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未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七是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主动性不够,“怕、推、拖、滑、懒、庸”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执行质量和效率不高。八是基层治理能力弱,民生保障不足,教育、医疗水平等需要大幅提升,公共服务、公共安全面临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政府回应群众关切能力亟待提升,政府公信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更加准确的分析和研判形势,把通海放在全国、全省、全市的发展大局中,跳出通海看通海,牢牢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叠加、科技创新、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市委推进十个制造业全产业链建设、杞麓湖保护治理触底反弹及红塔、江川、通海、峨山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我们在产业、区位、人才、创新、贸易等方面的优势,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逐一研究解决。

二、第十七届人民政府工作建议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党中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部署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工业强县、创新开放、共同富裕”发展思路,努力将通海建成新阶段云南创新引领发展先行区、践行“两山”理念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绿色食品牌”示范区、新时代玉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窗口,助力全市“一极两区”建设。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达到32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今后五年我们工作的重点是:

(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新阶段云南创新引领发展先行区

健全现代产业体系。按照“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总体思路,加快构建“4+4”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坚持工业强县,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不断提高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围绕延链、强链、补链,下大力气培育全产业链,梳理打造链主企业,推进钢铁产业绿色发展,支持压延企业提档升级,推进钢铁及压延加工产业向高端化迈进。狠抓制造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与传统优势产业协同联动发展。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推动彩印包装及包装制品数字化转型,以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实施食品加工业振兴行动,促进通海优势特色农业向全产业链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紧抓“绿色能源牌”机遇,稳步发展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积极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推动建筑业企业兼并重组、合作发展,构建优质建筑业产业体系。积极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提升全域旅游配套服务能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抢抓昆玉同城化发展机遇,完善物流产业发展体系,打造出口贸易中转站和集散中心。

推进数字应用建设。应用“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农业平台,大力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种苗研发培育推广、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等领域应用,实现绿色产品可追溯和质量标准体系,打造线上线下数字农业交易中心。实施“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行动,推动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引进培育数字产业实体,在智能制造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实施城乡网络补盲提升工程,推动“5G+智慧交通、旅游、政务、社区”等应用,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开展“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实现党建网、平安建设网、警务网等多网合一。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化国有企业、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知识产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领域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入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稳妥化解债务风险。加强政银企合作,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环境。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力争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围绕“中老铁路”建成通车,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对内合作的深度、广度,谋划和建设“三园两中心”,努力将通海建设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现代物流基地、全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和蔬菜花果集散中心。

(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打造践行“两山”理念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扎实开展“湖泊革命”。以杞麓湖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和“一湖一策”行动方案、“湖泊革命”实施方案为统领,全面落实“退、减、调、治、管”五字方略,确保杞麓湖水质脱劣企稳。运用好“两线”划定成果,实施空间管控,开展退人、退房、退田、退路、退村和退开发项目“六退”,最大限度保留生态空间。突出源头预防,实施节水、减肥、降药、控粪污“四减”,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污染负荷产生排放。在全流域调整农业种养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严控面源污染。系统精准实施治城镇、农村、农田、河道、调蓄带、湿地的污水和垃圾“六治”,坚决不让污水流入湖泊。全面推进完善法规、执法监管、监测监控、科技支撑、宣传发动“五管”措施落地落实,着力提升管湖治湖能力和水平。压紧压实河(湖)长制责任,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实现7条主要入湖河道水质全面脱劣。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持续打好“三大保卫战”和8个标志性战役,强化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处置,拓宽工业废弃物利用渠道。全面加强商业、交通及施工等各类噪声污染整治力度。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持续加大“一水两污”整治力度,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统筹推进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推动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厚植绿色发展根基。全面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坚持“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第一政绩”,发展生态经济为“第一要务”。强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线”的管控作用,着力构建全域覆盖、边界清晰、功能明确的“三区三线”空间格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4%以上,湿地保护率达到75%以上。响应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坚持“碳减排”、“碳增汇”并举,推广利用电能、风能等非石化能源,创建一批二氧化碳“近零排放”企业,实现煤炭消耗占一次能源比重下降50%。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鼓励绿色出行,促进绿色消费。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绿色食品牌”示范区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特色产业、稳定就业及生态经济帮扶,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好“一平台三机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对“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精准帮扶、动态清零。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加大脱贫地区产业帮扶力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确保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持续高于城乡居民。培育一批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100万元以上示范村,确保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

全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动城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抓实省、市乡村振兴“百千万、十百千”工程,挖掘乡村多重特色,实施“四二五”工程,建设4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20个精品村(社区)、50个美丽村庄。以综合交通运输项目建设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环湖盆区高速环线,实施G245城区段、S212部分道路改道迁建,形成“三圈三纵三横”的公路网布局,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成果。

做优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坚持“精品化、绿色化、品牌化、智慧化”发展方向,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标准”供需端共建基地模式。聚焦打造“绿色食品牌”示范区,以实施“一二三”行动为主线,推动“绿色食品牌”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引导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组建集团公司,抱团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业加工企业向园区集群发展。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促进农业与工业、旅游业、文化产业以及物流业紧密融合。

(四)抢抓发展机遇,打造新时代玉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窗口

高水平建设美丽城市。强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健全古城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古城风貌。加强传统工艺传承展示与利用,高品质建设文创园、雕园。实施“双十+”行动,深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三年行动计划,主动融入和服务昆玉同城化及红塔、江川、通海、峨山一体化发展,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城镇化率达65%。着力推进城市更新,加快老旧小区、厂区改造,推动城区居民“上楼”。优化城市交通体系,完成“山城湖”主要通道改扩建。补齐城市建设短板,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卫生县城向健康、文明、智慧县城转变。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工资性、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做好高校毕业生、困难人员、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共同发展,积极引进高品质教育机构通过集团化管理、品牌输出等形式到通海办学。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服务短板,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持续推进医共体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带动作用,加强名师名医和学科带头人培育。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旅发经济。

稳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推进“平安通海”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抓好安全生产、打击违法犯罪、禁毒防艾、扫黑除恶、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工作,着力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加大文化站、服务中心建设,实现村(社区)以上公共文化设施全部达到国家建设标准。支持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关心下一代、防震减灾等事业全面发展。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化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三、2022年工作建议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完成上级下达目标,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重点抓好6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产业培植,筑牢发展基础

聚力提升工业效能。坚持主抓工业,全产业链进行强链、补链、延链,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发挥园区产业集聚作用,加快“一园三片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完成园区优化提升,确保园区工业总产值达186亿元、增长20%。做好因能耗“双控”受影响企业的帮扶,加快推进振飞公司产能置换。围绕打造稀贵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和引导组建废旧钢材回收公司,构建稀贵金属和钢铁产业上游产业链。推进秀山烟丝厂复产。以方圆公司为样板,鼓励引导整合发展,盘活海生型材公司管材项目,做强地方管材产业链。引导通印股份、红塔彩印等彩印包装企业开拓市场,依托穆光工贸、聚元工贸钢铁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做长下游产业链,持续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建设高水平、高质量“一县一业”示范县,提升“绿色食品牌”影响力,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9%。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粮食总产量达3280万公斤以上。打造万亩绿色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种植烤烟5万亩,产量达775万公斤。全产业链提升蔬菜产业,推进正大现代化蔬果供应链4.0项目建设,鼓励高原公司、环泰公司、杨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户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稳步提升。加快通海蔬菜产业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培育扶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绿色有机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带动作用强的示范片区,培育家庭农场10个以上。加快推进绿色食品认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认定,新认证“两品一标”产品4个以上。

推动现代服务业体系构建。巩固提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业态,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加快实施数字服务业工程,推进智慧语音导游、智慧服务区等服务设施建设。鼓励马老表等速食食品加工企业积极开发更多符合当前消费方向的快餐类、膨化类食品,鼓励斯贝佳积极开发鲜花饼、鲜花汁等本地特色鲜花及干花食品,打造体验式、沉浸式潮牌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着力打造沉浸式旅游示范区,发挥“山—城—田—湖”旅游资源优势,实施游客集散中心、智慧停车场、秀山花街、熙苑宾馆半山酒店等项目建设,启动传统工艺产业园前期工作,提升朱德旧居展陈水平,推进高大乡河谷生态旅游及白阁中村、镇海村、古城村等乡村旅游打造,旅游总收入增长20%。

以科技催生市场主体发展。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提升工作效能的有力抓手、破解难题的有效途径,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户,实现科技成果转化2项,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6%。落实中小企业纾困政策,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市场主体新增10%以上。坚持限上企业抓增长、上限企业抓入库、近限企业抓培育、新建企业抓跟踪服务,建立达规达限企业库、重点培育企业库,精准分析、帮扶,再纳规纳限一批“四上”企业。注重梯次培育,推动“个改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

(二)狠抓项目建设,赋能经济发展

大幅提升项目谋划包装水平。做好增量和存量裂变文章,牢牢抓住国家“两新一重”、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城市更新改造、乡村振兴等政策机遇,聚焦国家、省投资方向和重点支持领域,争取一批项目纳入省、市级重大项目库。谋划新入库项目35个以上,储备转新开工项目21个以上。做实项目前期工作,预算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经费2200万元。坚持早谋划早动手,抓好专项债券争取,确保项目能落地建设,形成投资量。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健全完善重点项目县级领导联系负责制,全力做好土地、资金、审批等要素保障,实施不少于100个重点项目。完成弥玉高速通海段建设,完善江通高速附属设施工程,推动通海至石屏、呈贡至通海高速公路建设,启动火车站进站道路改扩建、G245金山至里山段改迁项目前期。加快推进滇中引水(二期)、大龙潭补水(二期)、水务一体化及琉璃河水库改扩建等工程,完成木格水库及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项目建设。聚焦风电、光伏、生物质能、天然气等新能源,加大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拖甸坝、亮木箐—白沙地、上麦地风电及谭家营、黄家营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实施4G网络提速扩容,完成5G基站建设150座,逐步实现县域内重点区域及人口聚居区、行政村所在地5G全覆盖。

(三)狠抓生态建设,改善环境质量

全力打好杞麓湖保护治理翻身仗。坚决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巡视巡察、督导等反馈问题整改,围绕水质、水环境、水生态改善核心目标,深入开展“湖泊革命”,杞麓湖水质实现脱劣。完成《杞麓湖流域国土空间保护和科学利用专项规划(2020-2035年)》修编,持续开展“10+N”专项行动。加快临湖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6.3万亩、绿色防控50万亩次,种植水稻、烤烟、油菜、蚕豆等生态保育型作物5万亩以上,农药、化肥施用量分别下降3%、1.2%。严格规范畜禽养殖,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推进集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流域村落污水收集治理、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等工程,实现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加快生态调蓄带新建泵站改造,实施调蓄带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完善杞麓湖调蓄带运行管护机制,科学调度初期雨水。以4号水质提升站为样点,完成其余水质提升站工艺改造。加强跨界断面、考核断面、重要水功能区、饮用水水源地等水质监测,持续深化“河长制”,完成入湖河道综合整治,7条主要入湖河道水质达到V类。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聚焦大气、水、土壤等突出问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巩固扬尘、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放、“散乱污”企业整治成效,确保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不低于99%。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深化水价改革。创建节水型小区16个、企业10个。强化固体废物管理,对全县土壤污染进行普查,探索开展土壤修复治理,实施盐碱化土地改良及试点工程。推进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园区清洁能源、水泥、钢材、建材等重点企业污染源脱硫脱硝改造。

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国家、省级公益林保护及生态效益补偿39.1万亩,重点流域区域防护林工程5.5万亩,管护森林12.94万亩,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对杞麓湖流域内及公路沿线14个历史遗留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治理。深入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抓好裸露垃圾全消除、公共厕所全达标和洗手设施全配套等工作,城市新(改)建公厕全部达到二类标准,新(改)建旅游厕所达到A级以上标准。加快推进江川—通海—华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施杞麓湖径流区“泔水”收集(过渡期)处理,城区和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率稳步提升,垃圾收集处理率分别达100%、96%。

(四)狠抓城乡建设,打造美丽通海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突出“强城、兴产、聚人”三大重点,全力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高质量编制县城建成区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城市风貌导则。加快杨广与九龙两个副中心建设,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开展城中村改造、低效利用土地开发,启动民族织染厂、通印老厂区综合开发和县城集中建成区冷库搬迁入园,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1个。提速秀山路、通华路、八一路、长虹路等道路及入城口、山城湖通道景观改造和县城供水提质扩容建设,完成城区农贸市场提升改造,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快《通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海历史文化名城核心保护区保护详细规划》编制,实施建筑风貌整治和街区改造提升,推进秀山古城特色文化街区建设。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推动乡村产业兴旺、民富村兴,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培育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村集体13个,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5万元以上。运用好“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拆临拆违工作。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3座、建设高标准农田6200亩、高效节水灌溉1200亩、烟区工程项目7500亩。完成农村网络宽带建设150个,实施农村供水保障项目11个、农村抗震安居及危房改造项目4个,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1050座。

(五)狠抓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深入推进“放管服”、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化“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全面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提高许可和注销便利化程度。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行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推进14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国“跨省通办”。加快“互联网+监管+督查”平台建设,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推进“一部手机办事通”迭代升级,力争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6%以上、全程网办率达50%以上。着力打造“一网通办”总门户,推动更多事项“掌上办”。大力推行挂钩联系帮扶制度,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指导企业应对国际政策风险,促进外贸企业发展。巩固提升花卉、蔬菜、水果等优势出口产品市场份额,大力开拓中东、欧美等高端市场。

持续抓好招商引资。强化产业链招商,紧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绘好“全景图”和“路线图”,建好“项目库”和“客商库”,依托进博会、南博会等平台,开展定向招商、填空招商,做好沿海地区产业承接文章。全年签约项目不少于10个,落地开工建设项目不低于5个,引进市外国内资金增长8%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实现新突破。坚持内商外商一视同仁,充分调动县域企业对外合作的积极性。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力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激发乡镇增收创收积极性。深化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文化旅游、生态环保、交通运输等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构建科学高效的执法体系。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稳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联合社行业指导和企业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国企改革,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服务全县重点领域产业发展。

(六)狠抓社会治理,增进民生福祉

深化“平安通海”建设。加大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提升,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力争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新型网络犯罪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抓好“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巩固提升国防动员、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双拥优抚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增强财政风险应对能力。突出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有效涵养税源,挖掘税收增量。深入开展税收共治,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应收尽收。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加大对农业灌溉用水水费、城镇垃圾处理费、污水处理费及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森林植被恢复费等的征收力度。加大闲置资源、低效利用土地等国有资产盘活力度,将闲置的可经营资产转化成资源和资本。不断提升预算执行质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三公”经费下降3%,切实兜牢“三保”底线。落实政府性债务及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责任制,有序化解存量,严格控制增量。

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坚持把稳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3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00人。加大欠薪治理力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规范社会救助管理,严格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残疾人等各类兜底保障政策,全力保障各类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持续推进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增效行动,稳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以上。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抓好“双减”工作,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高质量提升、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力争通海一中晋升省一级二等高中。全面推行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规范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加快推动通海职中整体迁建和桑园中学、九龙中学改扩建,完成秀山一小建设。稳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县人民医院改扩建和县妇幼院搬迁,抓实通海骨伤医院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持续推进疫苗接种,严防疫情反弹。做好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推进“两馆一中心”建设。开展秀山楹联文物修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文物保护利用。突出抓好道路交通、公共消防、危化品、特种设备、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安全监管,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提升自然灾害防御水平。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真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强化遵循意识、执行意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和韧劲,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着力打造诚信政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老百姓的小事看大、远事看近、实事办好。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工作安排部署,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扛起政府工作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不搞“政绩冲动”和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带着工作、带着问题,既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

(二)着力打造法治政府。始终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决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把该管的事务管好、管到位。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完善行政决策监督机制,坚决执行县委决策部署,主动向县委请示报告工作,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广大群众意见,全面加强审计、统计监督,务实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持续深化政务公开,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三)着力打造效率政府。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玉溪精神,敢于突破思维定式和传统经验的束缚,树牢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夙夜在公、勤勉工作的作风,把面临的复杂形势和突出矛盾思考透、谋划好,做到履行职责不推诿,勇挑重担不退缩。坚持凭实绩用干部、评价干部,严肃追责问责“躺平”式干部、“佛系”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干部,建设遵守纪律、诚信廉明、公道正派、甘于奉献的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干部的执行力。

(四)着力打造廉洁政府。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肃清余毒流毒影响,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政府系统落地见效。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懂规矩、知敬畏、守底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强化重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严厉查处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清除损害群众利益的害群之马,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目标催人奋进,实干成就梦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 词 解 释

 

1.R&D:即科学研究与发展。

2.区块链:即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3.“4+4”现代化产业体系:即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钢铁及压延加工业、文化旅游及健康服务业、商贸物流业4个百亿级产业;五金加工及装备制造业、包装制品业、建筑及房地产业、新能源及新材料产业4个十亿级产业。

4.“四上”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5.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即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

6.四好农村路:即“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7.“双减”政策:即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政策。

8.一极两区:即全力打造滇中崛起增长极,着力高水平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努力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9.碳达峰:即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10.碳中和:即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11.一平台三机制:即救助平台,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机制、扶志扶智机制。

12.双十:即10平方公里、10万人口。

13.两品一标: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4.能耗“双控”:即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

15.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

16.“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即按照村域全覆盖的要求,充分整合原有的自然村建设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包括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林业规划、旅游规划等),指导村庄保护、建设和发展。

17.三权分置: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

18.两馆一中心:即博物馆、图书馆、文体中心。

19.三保:即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20.8个标志性战役:即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

21.乡村振兴“百千万、十百千”工程:“百千万”工程,即建设10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00个精品示范村,10000个美丽村庄。“十百千”工程,即建设1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0个精品示范村,1000个美丽村庄。

22.“一二三”行动:即深入推进“一县一业”,聚焦种业和电商“两端”,坚持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三化”发展方向。

23.三园两中心:即通海国家农业融合示范园—杨广冷链物流园、乡村振兴冷链物流园、正大现代化果蔬物流园、九龙公铁联运中心、滇中五金建材交易物流中心。

24.“10+N”专项行动:即畜禽禁养限养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禁售禁用高毒农药、化肥、含磷洗涤用品整治专项行动、泔水收集全覆盖专项行动、200道闸门最严格管控专项行动、截污治污全覆盖工程专项行动、杞麓湖径流区畜禽粪便清运专项行动、环湖老公路以下临湖核心区土地经营权集中流转专项行动、“杞湖卫士”全民攻坚专项行动、环湖截污沟连通工程专项行动、“一湖一策”项目县级领导包保负责专项行动。

25.三圈三纵三横:“三圈”,即以老环湖路线为框架,部分县道、省道、田间机耕道为补充的湖泊生态黄线;以G245、S212改移部分路段后形成的闭环线;以通建、江通、弥玉和即将开工建设的通海至石屏高速公路,以及规划的呈贡至通海高速公路形成的闭环线。“三纵”,即以G245纳古—四街—金山环岛段改扩建形成的纵线;以江通、通建高速作为连接南北方向的纵线;以通海至石屏高速公路建设形成的纵线。“三横”,即玉通公路,老玉通路和呈贡至通海高速公路形成的三条横线。

26.“四个不摘”要求: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27.“三同时”制度:即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8.三线三区:即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主体功能区、环境功能区、生态功能区。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