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县域经济

石家庄市栾城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时间:2023-03-19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政府官网   阅读:211   评论:0
内容摘要:关于石家庄市栾城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2年1月28日在石家庄市栾城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石家庄市栾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房东升各位代表: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石家庄市栾城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
关于石家庄市栾城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2年1月28日在石家庄市栾城区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石家庄市栾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房东升
 
各位代表: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石家庄市栾城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经济形势和环境治理等艰巨任务,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方针。围绕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三区一基地”战略发展定位,扎实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攻坚克难、拼搏竞进,经济发展加速恢复、污染防治力度空前,城乡品质显著提升、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出稳中趋优、活力增强的新局面,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经济运行稳中趋优。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区经济实现平稳、健康的发展。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增速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实现2.26亿美元;进出口总值预计增长5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9%、10.3%。
——产业发展强势突破。全面树立“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理念,大力实施“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年”“项目落地攻坚年”行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出台了《石家庄市栾城区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实施方案》《关于落实<河北省推进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2021年工作方案>责任分解方案》等政策性文件,积极推动我区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竞争优势,推进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我区共签约项目47个,引资83.7亿元,优质项目动态入库达到102项;谋划实施区级以上重点项目50项,总投资406.6亿元,重点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均位居全市前列。争列省市重点项目18项,总投资201.5亿元,其中同福大健康食品城、中航电测智能交通产业园等7个续建项目按计划推进,阿卡波糖绿色工厂技术改造、中南高科栾城新智谷等11个新开工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年度完成投资58.3亿元,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在全市第四季度项目观摩活动中,我区综合评分位列观摩县区第三名。成功举办了“全市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主会场)”“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河北省智慧通航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栾城区第19届草莓采摘节”等重大活动,进一步打造了我区产业名片。到2021年末,我区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达到8.5:42.2:49.3,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合理。
——创新驱动成效显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2021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6家,新增各类研发机构9家,新增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6家,圣泰化工、长安育才等优质企业被列为国家专精特新企业,臻豆星创天地被列为省级星创天地,全区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省上升至第6位,A类区行列持续巩固。积极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滚动实施50项重点技改项目,其中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现代中药制剂产研能力提升项目等10个项目纳入河北省2021年度千项技改项目库,全年全区技改投资实现12.34亿元,同比增长31.6%。2021年,新增马德里国际商标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全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5.1件,全市名列前茅。
——城乡统筹更趋协调。坚持城市扩容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并重,努力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迈上新台阶。坚持规划引领,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升城区综合承载能力。2021年完成了“石家庄市国土空间规划(含栾城区)”编制等工作,实施了环城路、善众寺东街、裕强南路及兴安街、泰福街等多条市政道路、排水、亮化、绿化以及13个老旧小区改造和多条城乡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实现“洗路洁城”行动常态化,城区清洁水平和城市环境全面提升;加强统筹谋划,全面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打造具有栾城特色的新时代美丽乡村。2021年制定了《石家庄市栾城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致力于再打造23个以上省级美丽乡村,构建我区美丽乡村新方阵。完成了李家庄、康家庄2个“空心村”整治工作。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绘制文化墙4950平方米,改造提升农村厕所3991座,新建农村公厕40座;加大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置力度,强化消纳功能,确保全区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发扬“店小二”精神,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拓展“一网通办”范围和深度,全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动态保持100%,政务服务优质便捷,市场环境更为公平有序。制定了《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的实施方案》《关于优化省市区重点项目审批流程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政策文件,实行并联审批、容缺办理,规范审批验收工作流程,进一步促进了项目的早落地、早开工。2021年,累计压减项目前期许可阶段审批时限4天,删减非必要材料10余项,最大程度实现利企便民。开通“疑难事项、区长代办”平台,进一步解决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建立审批服务事项“县乡通办”运行模式,真正实现办事群众“就近办”,不让群众跑空。全年全区减税降费1.76亿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
——生态环境持续提升。强力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散乱污”动态清零成果持续巩固。坚定不移去产能,扎实推进裕华热电栾城热网建设,有序推进城区供热能源结构调整;深入落实河长制,持续开展河道清理和周边环境整治行动;不断加大涉水企业检查力度,严查洨河非法排污行为,我区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符合省市考核标准。2021年,实施了绿源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工程、城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关停自备井95眼;举办了500余人参与的“节水栾城,你我同行”的大型宣传活动,规模在我市尚属首次,进一步增强了全民节水意识,引导全社会形成珍惜水爱护水和节约水的良好社会风尚。我区11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企业均已完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方案论证,并按计划完成隐患排查;备案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超过90%。2021年,我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浓度分别同比下降19.97%、26.67%,优良天数达到250天。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21年,我区举办各类招聘会20场,征集参会单位869家,提供就业岗位两万余个,城镇新增就业3796人,完成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519人,社会性职业技能培训6808人;大力推动全民参保计划,2021年度全区参加医疗保障人员达到288800人,比去年新增3387人;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全覆盖;区核酸检测中心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核酸日检测能力已达到10400份,为我区应对突发应急事件提供检测保障;实施了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工程,新增300张养老床位,完成200张康复护理型床位改造任务,率先在全市实现9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站(点)全覆盖;创建市级普惠园5所、区级普惠园6所。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成区二中、五中、三苏小学3个智慧校园,实现学校电子化管理,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60余场次,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已完成空调新风系统安装并投入使用,极大改善了群众健身环境,实现群众共享,全民健身形式不断创新,文体惠民深入人心。
总体来看,2021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综合实力持续攀升,产业发展优化提速,城乡建设深度统筹,生态治理成效彰显,民生普惠成果丰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外部经济形势不稳定性加大,工业传统产业占比较大,小微企业活力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实体经济困难增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等。对此,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一定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以赴攻克难题。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坚持“八个聚焦、八个提升”,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当前和长远,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区、美丽栾城,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预期目标是:
经济发展类(包括10项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以上,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以上;引进内资80亿元;进出口总值增长5%以上;开发区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
创新驱动类(包括4项指标):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5.2件;规上工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7%;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个。
生态文明类(包括7项指标,均为约束性指标):单位GDP能耗降幅达标;单位GDP用水量48.7立方米;全年优良天数比率、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林木覆盖率、绿地率均达标。
民生福祉类(包括12项指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0.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9.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以内;人均预期寿命78.6岁;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62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28年;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0.7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26亿斤;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0.35万人以上;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97%。
三、2022年重点工作和主要举措
——坚持投资赋能。围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格局,以扩大高效投资为宗旨,持续开展项目攻坚,全速推进总投资241.3亿元的80个区级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实施,突出抓好总投资109.9亿元的18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合斯康氢能源装备制造、圣泰锂电池添加剂等36个重点项目实现开工,确保圣雪阿卡波糖绿色工厂升级、神威经典名方等7个重点项目竣工达效。统筹招商力量,围绕延链、补链开展精准招商,突出“体量、支撑、引领、效益、贡献”等要素,谋划引进一批高端高新项目,确保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5项以上,项目储备库中的项目动态保持100项以上,力争在50亿元以上项目上实现突破。建立完善投入产出评价体系、标准地+承诺制、重点项目保障用地机制和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全面实行“签约即开办、拿地即开工”的工程化推进模式。瞄准“千亿元基地、国家级园区”目标,加快“新九通一平”建设,全面促进政策、要素、产业向园区集聚,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
——坚持科技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作用,提升新技术的研发和转化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开展技术改造专项行动,持续滚动实施50项技改项目,促使一批重点企业发展壮大。组织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技术创新,研发和应用先进技术。鼓励企业提升技术研发能力、技术装备、产品质量档次和品牌影响力,推动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着力引进一批符合我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专家和人才团队,着力培育建设一批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承载平台。2022年,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以上,确保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以上,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家以上。
——坚持绿色发展。统筹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继续保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高压态势,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巩固“散乱污”整治成果,持续加大涉VOCs企业整治力度,加强机动车专项整治,落实好降尘、抑尘各项措施。加强洨河、潴龙河栾城段综合整治,防治水污染,修复水生态。强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年内完成全部自备井关停任务。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科学施用农药和化肥,加强无害化处理污染物力度。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在县乡道路及进村路两侧和居民房前屋后等空闲地上见缝插绿、精准建绿。
——坚持城乡协同。围绕拉大城市框架、增强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载体承接能力,重点抓好总投资37.4亿元的57个城建项目建设实施,不断提升城市能级。以新开街北延、泰安街北延、鑫源路东延为抓手,进一步畅通城市路网;以栾武公园、柴武台公园、交通公园的建设改造为抓手,进一步美化提升绿地景观;以北辛庄、东许营以及向阳小区、西董铺等重点区域的棚户区改造为抓手,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持续厚植文旅产业元素,加快推进“栾城集”伴手礼馆建设,推出一批有品质、有口碑、有市场的特色产品商品和服务,打造特色品牌。开展乡村建设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南留、东牛两个美丽乡村试点建设,重点抓好13条乡村道路提标改造,加快推进40个以上村庄争创省级美丽乡村,持续办好草莓、樱桃采摘等系列活动。利用好185试验站的技术优势,加快推进优质富硒农产品推广,融入文化元素和设计元素,打造一批高品质地理标志农产品。不断支持同福集团、马家麦坊、臻豆食品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催动三次产业加速融合发展。
——坚持民生普惠。一是健全完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体系。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幼儿园、中小学新建扩建项目实施进度,进一步扩大资源供给,提升义务教育教学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二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推进企业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扩面,健全城乡低保、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应急救济等救助体系,健全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健全完善文化事业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新华书店提升改造工程和球类场地建设工程,开展文艺创作、彩色周末、文化下乡等文体惠民活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多措并举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各位代表!做好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担当作为、奋勇向前,为加快全面建设现代经济强区、美丽栾城而努力奋斗!

石家庄市栾城区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1年
完成
2022年
目标
属性
经济发展(10项)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
5.6
8以上
预期性
2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
5.1
8.5以上
预期性
3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
%
6.3
9以上
预期性
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率
%  
8
8.5以上
预期性
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
2
8.5以上
预期性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
%
4.7
8.5以上
预期性
7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率
%
2.26亿美元
5以上
预期性
8
引进内资
亿元
83.85
80
预期性
9
进出口总值增长率
%
50以上
5以上
预期性
10
开发区营业收入增长率
%
26
20以上
预期性
创新驱动(5项)
11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15.1
15.2
预期性
12
规上工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
%
35
7
预期性
13
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
%
3.8
8
预期性
14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个数
22
5
预期性
生态文明(7项)
15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幅
%
达标
达标
约束性
16
单位GDP用水量
立方米
46.85
48.7
约束性
17
优良天数比率
%
100
达标
约束性
18
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
μg/m³
45
达标
约束性
19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
达标
达标
约束性
20
林木覆盖率
%
17.62
达标
约束性
21
绿地率
%
达标
达标
约束性
民生福祉(12项)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1年
完成
2022年
目标
属性
22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
百分点
-
0.5
预期性
2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6.9
9
预期性
2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10.3
9.5左右
预期性
25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
≤3
预期性
26
人均预期寿命
78
78.6
预期性
27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
3.61
3.62
预期性
28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1.04
11.28
预期性
29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9
≥95
预期性
30
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0.68
0.70
预期性
3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亿斤
4.26
4.26
预期性
32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0.3598
≥0.35
预期性
33
农村污水处理率
%
85
97
预期性
 
 
 
 
 
 
 
 
 
 
 
名词解释:
1.“三区一基地”:建设全国高端装备制造聚集区、省会宜居宜业创新型现代城区、全省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冀中南现代商贸和物流重要基地。
2.“三重四创五优化”:“三重”即重大国家战略、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民生工程;“四创”即创新,创业,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平安河北、法治河北;“五优化”即优化政治生态、优化经济结构、优化自然生态、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基层治理。
3.“六稳”“六保”: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4.“放管服”: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5.“八个聚焦、八个提升”:聚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综合经济实力;聚焦打造宜居宜业家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聚焦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聚焦保障和服务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聚焦思想文化建设,提升整体凝聚力和影响力;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聚焦保持安全和稳定,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6.“新九通一平”:即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旨在以此提升区域形象与竞争力,打造“新经济平台”。
7.“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主办单位:中国县域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县域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中国县域QQ:1581746470
  皖ICP备2023017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