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2000年农业数据 2000年,面对遭受严重旱灾等困难,全省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杂粮、干鲜果、草食畜牧、蔬菜等四大产业,初步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商品粮基地和小杂粮基地,促进了全省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种植业生产取得了较好收成,多数农作物增产。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核定,全年全省粮食总产量为85.34亿公斤,比上年增产3.17亿公斤,增长3.85%。其中夏粮产量21.86亿公斤,比上年减产5.24亿公斤,下降19.32%;秋粮产量63.48亿公斤,比上年增产8.40亿公斤,增长15.25%。全省棉花产量为4.48万吨,比上年增产1.79%;油料产量44.83万吨,增长75.46%;甜菜产量21.03万吨,增长2.69%;蔬菜产量920.34万吨,增长27.9%;水果产量204.49万吨,下降2.74%。
造林绿化工作有新的发展。2000年,全省在积极调整树种结构的同时,狠抓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与应用,重点推广径流林业造林、容器苗造林技术、ABT生根粉与座底水栽植相结合造林技术、带土坨大苗栽植等成套抗旱造林技术,确保了林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据统计,全省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404.8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36%。其中营造防护林239.67千公顷,增长14.01%;营造经济林113.05千公顷,增长8.08%。
畜牧业生产继续发展。据初步统计,2000年,全省肉类总产量65.05万吨,比上年增长4.41%,其中猪牛羊肉产量59.25万吨,增长3.54%;牛奶产量33.53万吨,增长10.85%;禽蛋产量40.33万吨,增长6.60%。年末大牲畜存栏309.26万头,猪存栏519.52万头,羊存栏1058.42万只。
渔业生产持续增长。2000年,全省水产品产量2.60万吨,比上年增长2.34%。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省有效灌溉面积1105.0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19%。全年全省化肥施用量(折纯)86.99万吨,增长1.12%;农村用电量53.14亿千瓦小时,增长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