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乡镇要闻

宁海县岔路镇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工作任务

时间:2025-03-28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中国县域   阅读:15   评论:0
内容摘要:宁海县岔路镇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工作任务  岔路镇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工作任务  2024年工作回顾(部分内容)  一年来,我们上下同力抓发展,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一是工业经济提速进位。牢牢把握高质量发......

宁海县岔路镇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工作任务

宁海县岔路镇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工作任务

  岔路镇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工作任务
  2024年工作回顾(部分内容)
  一年来,我们上下同力抓发展,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一是工业经济提速进位。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全镇经济运行稳步提升。1—11月工业总产值19亿元,进出口总额达8.3亿元,工业投资1.4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速102%,引进外资28万美元,位居全县前三。“新能源汽配、节能照明、关键基础件”三大主导产业基础成型,富赢、畅点等链主企业相继落地。规上企业挖掘培育有效,2024年度新上规企业5家,1-11月累计产值12.4亿元,同比增长8.6%。湖头园区“两横两纵”四条道路全部提升完成,高坦园区标识标牌亮显,雨污管网分流改造,打通园区高质量发展“最后一公里”。二是农业生产向“精”而行。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充分挖掘特色产业发展潜力,整合土地资源,打造高端精品农业。开展“千亩方”示范片区综合治理,统筹推进土地抛荒整治,完成8个重点村、850亩土地翻耕复种,谋划引进规模主体,成片开发利用。探索“企业+农科院+农户”模式,借力省市农科院博士站,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葫芦、覆盆子、浙东大白鹅等特色产业发展。致力打品牌、强产业,塑造“葛洪康养优品”区域农产公共品牌,搭建“西乡共创”交流平台,鼓励本土农创客抱团发展,提升“两黑两黄”优质农产品知名度,岔路黑猪上榜“浙江好猪肉”第2名,王爱金桃基地获评宁波市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三是“农文体旅”深度融合。整合乡村闲置资源,围绕农文体旅产业融合布局,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梅下湖”片区综合体实质化运营,新增乡村咖啡吧、庭院民宿、亲子乐园等文旅消费新场景8处,强村共建和富民增收同步提升。做好“体育+”文章,打造群众性文化体育品牌赛事,举办村BA、岔路首届村跑大赛、千里走宁海徒步等活动,吸引近2万人参赛,推动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串联全镇文旅资源,创新发布“三万三城·岔路主题游线”,多场景释放文旅消费新潜力。主动承接景区、赛事溢出效应,城镇商贸潜力挖掘有效,限上社零额达1514万元,同比增长23%,其中限上餐饮业营业额达445万元,同比增长99%。
  一年来,我们克难攻坚树样板,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一是空间活力不断释放。纵深推进工业全域治理,以拆破局、破立结合,湖头、高坦园区共累计拆违23.2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提升1.5倍,共有21家企业开工建新,新增建筑面积34.7万平方米,“空间智变”促“发展质变”。聚焦规划引领,持续跟进岔路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立足本土实际,完成12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顺利开展村庄建设边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挖掘释放乡村建设空间。二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加强政企沟通,服务企业“零距离”,首次突破村社单元,创新打造高坦工业园区“平安之家”,提供矛盾调解、企业服务、平安宣传、人才超市等多种类、一站式服务,率先推行“商事登记+办证”一件事集成办理,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建成以来累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投诉建议66起,化解率、满意度均100%。精细化企业管家服务,联合市监、企服中心等多部门送策入企,全程“陪跑”科技型企业梯队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锐立机械入选宁波市制造业数字化等级4级,为同批次中全县最高。三是项目建设有力有序。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全力推进19个入库项目建设提速增效。G15沈海高速改扩建岔路段,白溪一号桥、二号桥主体桥桩建设已完工,为全县首个完成全部攻坚任务的乡镇,征迁工作专班获县级嘉奖。S314省道岔路至白溪段改建工程,完成政策处理工作,并顺利开工建设。岔路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建成投用,提升宁西生产发展电力保障。岔路商业综合体项目,主体建设已完工,预计明年8月开始招商出售,城镇功能区块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我们守正创新担使命,乡村振兴快步向前。一是城乡基础不断提升。持续聚焦全镇路网优化升级,疏通内外交通网络,完工农村公路项目6个,推进大路下至下坑边坡治理、完善公路沿线标识标牌,切实改善山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全面铺开农污排放提质工程,实现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全覆盖。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王爱片爱心引水工程已建成投用,首批7个农村供水站改造已全面完工,解决山区群众用水困难。二是城乡风貌更加美丽。常态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强化源头管控,开展秸秆焚烧专项整治行动。压实村级责任,出台违建防控、建筑垃圾乱倾倒等相关责任办法,有序推进“一户多宅”整治与宅基地审批,新增建筑垃圾倾倒定点投放场地,“疏堵结合”促进城乡环境面貌提升。持续巩固整治结果,每月开展人居环境专项检查,结果定期通报,防止“顽疾”复发,全年检查均列全县第一梯队。三是共富建设探索有力。突破地域限制,解锁跨区域合作“共富密码”,与库车市二八台镇、景宁县标溪乡、慈溪市浒山街道等走亲结对,举办新疆特色产品展销、王爱金桃展销等特色活动,农副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超7万元,推动经济、文化、社会多领域融合。引进社会资本,田达下畈村康旅综合体投入运营,盘活村内闲置资产8处、吸纳闲散劳动力22人,下畈村列入宁波市闲置农房盘活典型案例。红色引领助农致富,新增1家集士驿站,共富工坊点位拓展至5个,帮助15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2025年工作任务(部分内容)
  一、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围绕打造工业重镇目标,在高质量、高能级、高效益上持续发力,全力以赴推动工业经济量质齐升。一是盘活低效用地,释放发展活力。锚定打造宁海县工业全域治理建设样板精品点目标,以破解园区土地要素制约为重点,狠抓低效闲置用地处置。下大决心“拓空间”,计划完成湖头园区内35宗地块改造重建,盘活土地面积200亩以上,新增厂房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以上,拓宽优质产业项目用地空间。强化园区土地利用、发展规划、产业规划等有效衔接,坚持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分行业、分区域制定入园项目控制性指标,完善“末位退出”机制,促进土地要素节约集约利用。二是持续招商引资,优化产业结构。花大力气“谋产业”,紧盯“新能源汽配、节能照明、关键基础件”三大主导产业,狠抓招商引资“第一要事”,到2025年底,力争引入亿元以上项目超3个,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5家、规上工业产值达到20亿元。坚持强化项目建设,全力加速推进旭强、实博等预备类项目前期报批,争取富赢、畅点等优质企业早达产、早见效,带动下游企业新上项目、扩大规模,实现裂变扩张。统筹谋划桐洲地块开发,主动衔接我县“光伏+储能”“文体+办公”“模具+新能源汽配”三大主赛道,争取五年内,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5家、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三是做好企业服务,助力项目建设。持续优化园区基础设施,谋划高坦园区道路提升工程及职工宿舍项目,攻坚推进湖头园区道路提升二期“两横四纵”建设,加快天然气站建设,补齐宁海西部片区生产生活用气短板。建强镇级企业服务中心,持续提供人才招聘会、交流会、“小升规”培训等个性化服务,推进人才社区项目建设,加快“平安之家”向“两企三新”领域辐射。培育壮大优质企业群,激发企业转型活力,计划培育215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
  二、坚定不移推动乡村振兴开创更新局面。
  创新打破传统思维局限,在不断转型升级中推动农业、镇村协同发展。一是坚持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汇聚转型发展新动能。持续开展“两非”整治,加快全镇水系系统疏通,启动“梅下湖”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岔路“千亩方”连片整治提升,加速耕地资源要素流转,释放农业空间活力。积极孵化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社,将高质量农业产业招引作为发展农业的“一号工程”,推动年产值达1.2亿元的“共富方仓”草菇工业化项目落地,打造西部乡镇农业精品标杆。加快特色农业抢滩布局,深化“葛洪康养优品”区域农产公共品牌建设,以非遗技术“嫁接”特色农产,激活“伴手礼”经济,提升“两黑两黄”“工艺葫芦”“高山作物”“岔路麦饼”等优质农副产品知名度和价值转化率。探索传统农业数字化转型新路径,启动建设无人农场、5G+智慧农场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点,打造智慧农业样板。二是坚持以三产的思维经营农业,开拓接二连三新路径。秉承大农业、大融合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农业效益和质量。依托田园综合体、农业园区、美丽乡村等特有载体,把红色体验游、户外运动游、康养休闲游等业态串珠成线,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开发,外引内育壮大“农创客”队伍,带动乡村创业氛围。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为根本,围绕“梅下湖”综合体试验探索,复制提炼下畈田达综合体经验,拓宽吸纳农民就业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扶持优质村集体营收项目建设,探索“国企+村集体+企业”多元建设模式,加强与国资平台深度合作,全力争取梅花村业态运营、湖头村茶园改造等项目,以强村带富民,争创共同富裕示范。三是坚持以城的格局谋镇村的发展,培育融合发展新活力。把握岔路镇国土空间规划批复使用首年契机,自觉匹配中心镇地位和区域发展使命,结合G15、S314、岔路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建设,优化细化镇村体系布局和空间形态。逐步形成并完善城镇生活、白溪风情度假、休闲农旅和生态保育等四大功能组团,推动镇区行政中心、商业中心东移,形成服务集聚区,打造富有活力的新兴城镇空间。加强宁西片区协调发展,串联上金谷、规划中的滴水湾景区、前童古镇文旅线路,联合撬动古村、古镇、白溪三重资源,拉长旅游周长、放大文旅特色。拓展岔路区位优势,结合高速南出口和景区条件推进后门山项目,打造“小镇会客厅”“物流中枢站”。
  三、坚定不移健全和完善优质共享服务体系。
  牢固树立民生所需就是发展所向理念,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共同富裕更加真实可感。一是优化公共民生服务。聚焦一老一小,优化升级全镇6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老年助餐食堂”,办实办好乡镇老年大学,协助落实老年优待证办理工作,加快谋划岔路卫生院迁建项目前期,为老龄幸福“加码”。促进学校教育环境提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迭代升级器材设备,夯实学生校园安全网。充分发挥“葛洪”“梅花”“枫湖”等奖教奖学金激励作用,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二是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持续开展低保、低边、特困等各类群体救助,加强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各项优抚政策。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普惠性资金投入,严格兑现应保尽保救助政策,积极引导群众参保续保,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预定目标。三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管控,推进“一村一树”工程,守护宁西绿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阶段性成果,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项目,创建一批品质提升、品质巩固、梳理式改造村。聚力落实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优化镇域交通路网,靠前布局道路沿线三改,改造提升农村公路2条,更新改造敬老院及岔路镇区污水管道、污水设施,新建改造农村公厕9处,为乡村建设提“颜”增“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中国县域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来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标签:发展  提升  岔路  项目  企业  
相关评论
本栏推荐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QQ:158174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