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述]
2021年,铁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2.8亿元,比上年增长6.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3.0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0.2亿元,比上年增长7.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4.1%、28.4%和47.5%。
[第一产业]
202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89.7千公顷。其中,水稻播种面积38.5千公顷,玉米播种面积438.5千公顷。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3.4千公顷。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6.8千公顷,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7.1千公顷。全年果园面积9.8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416.0万吨。其中,水稻产量33.0万吨,玉米产量378.4万吨。全年油料产量10.2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6.0万吨。全年水果产量20.1万吨。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62.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40.6万吨,牛肉产量6.7万吨,羊肉产量0.5万吨,禽肉产量14.3万吨。全年禽蛋产量7.9万吨。全年牛奶产量7.7万吨。全年生猪出栏462.0万头,年末生猪存栏216.6万头。全年水产品产量2.1万吨,比上年增加0.1万吨。
[第二产业]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1.2%,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2.6%,私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
分门类看,全年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6%;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0.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5.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3%。
从重点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造纸和纸制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4%;金属制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34.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原煤1696.5万吨,下降2.2%;发电量194.9亿千瓦小时,下降12.4%;水泥414.2万吨,下降4.1%;粗钢0.4万吨,下降86.1%;钢材1.8万吨,增长53.5%;电力电缆46778.4千米,增长14.7%;机制纸及纸板51.8万吨,增长10.6 %;精制食用植物油20.5万吨,下降18.6%;饲料157.1万吨,增长3.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务收入67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利税总额14.4亿元,比上年下降58.4%,其中,利润总额-4.1亿元,同期18.0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4.1亿元,同比减少22.1亿元。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0.5亿元,同比减少8.0亿元;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1.2亿元,同比增加1.3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14.7亿元,同比减少15.2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 518.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1.6%。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13.2%。2021年,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施工企业共计179户,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4.2亿元,比上年下降17%。
[第三产业]
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4%。
分投资渠道看,建设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28.0%,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7.3%。分产业结构看,全年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9.5%;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8.0%;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5.6%。分经济类型看,全年国有控股投资比上年增长55.5%,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10.8%,港澳台及外商投资比上年增长60.3%。全年建设项目554个,比上年增加52个。其中,计划总投资超亿元以上项目119个,比上年增加15个。铁法煤业技改项目、华能铁岭宝力等100万千瓦风电项目稳步推进,铁岭市城市供水工程、铁岭市域内普通国省道修复养护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铁岭市中心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建设项目、西丰县第一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等惠民项目顺利施工。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1.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5.5%;商品房销售额39.4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其中住宅销售额36.5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74.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7%。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分经营地看,全年城镇零售额1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乡村零售额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分消费类型看,全年商品零售额17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9%;餐饮收入额20.7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全年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类值中,全年粮油、食品类零售额3.1亿元,比上年增长9.9%;饮料类零售额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化妆品类零售额0.1亿元,比上年下降4.6%;金银珠宝类零售额0.9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中西药品类零售额4.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69.8万元,比上年下降29%;通讯器材类零售额1.0亿元,比上年下降26.6%;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20.8亿元,比上年增长29.8%;烟酒类零售额3.8亿元,比上年增长25.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2.2亿元,比上年增长3.8%;日用品类零售额0.7亿元,比上年下降4.9%;家具类零售额6.7万元,比上年下降39.6%;汽车类零售额19.8亿元,比上年增长5.7%。
2021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实现296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4.9%。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51.0亿元,比上年增长55.9%。其中,出口总额1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3%;进口总额33.6亿元,比上年增长82.9%。
2021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8.1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在邮政业务中,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收入完成3.5亿元,比上年增长 33.1%。全年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6.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8.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53.1万户。年末宽带用户数达74.0万户,比上年增加6.9万户,增长10.2%。
2021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51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2021年末,全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31.4亿元,比年初增加1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47.2亿元,比年初减少2.0亿元,下降0.8%;个人存款余额1775.7亿元,比年初增加199.8亿元,增长12.7%。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11.3亿元,比年初减少91.8亿元,比上年下降10.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89.4亿元,比年初减少57.0亿元,下降12.8%;中长期贷款余额397.3亿元,比年初减少2.5亿元,下降0.6%;票据融资余额23.9亿元,比年初减少32.4亿元,下降57.6%。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1.9亿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38.7亿元;财险保费收入13.3亿元。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总额14.3亿元,其中:寿险给付3.7亿元,寿险赔款3.1亿元;财险赔款7.5亿元,其中机动车辆险赔款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