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菜单加载中......
  • WAP手机版
市区GDP

北京市东城区2022年国民经济

时间:2024-04-09   作者:中国县域   来源:北京市政府网   阅读:34   评论:0
内容摘要:北京市东城区 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 年,面对反复延宕的疫情和一系列超预期因素影响,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东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

北京市东城区2022年国民经济

北京市东城区 2022 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年,面对反复延宕的疫情和一系列超预期因素影响,
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
委会的监督支持下,东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
十大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
安全”的重大要求,全速推进“崇文争先”,全力做实“六字文
章”,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人民生活福
祉持续增进,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建设迈
出坚实步伐。
一、人口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 70.4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0.4 万人,降
幅为 0.56%。其中,常住外来人口 14.9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0.6
万人,降幅为 3.9%,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21.2%。常住人口密度
为 16826 人/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减少 96 人/平方公里。年末全
区户籍人口 99.8 万人。
表 1 2022 年末常住人口及构成
指 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
常住人口
70.4
100
按性别分:男性
34.2
48.6
女性
36.2
51.4
按年龄组分:0-14 岁
9.8
13.9`
- 2 -
15-64 岁
46.5
66.1
65 岁及以上
14.1
20.0
60 岁及以上
19.6
27.8
图 1 2016 年-2022 年常住人口情况
二、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437.1 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5.6%,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
值 3358.6 亿元,增长 6.2%,占全区经济总量的 97.7%;第二产
业实现增加值 78.5 亿元,下降 16.4%,占全区经济总量的 2.3%。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48.7 万元(按
年平均汇率折合 7.2 万美元)。
从主要行业看,金融业是占比最大的行业,实现增加值
1002.8 亿元,增长 4.5%,占全区经济总量的 29.2%。`
- 3 -
表 2
2022 年地区生产总值
指 标
绝对量(亿元) 增速(±%)
比重(
%)
地区生产总值
3437.1
5.6
100.0
按产业分:
第二产业
78.5
-16.4
2.3
第三产业
3358.6
6.2
97.7
按行业分:
工业
29.3
-20.9
0.9
建筑业
49.2
-13.5
1.4
批发和零售业
375.1
9.6
10.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5.1
-8.9
0.4
住宿和餐饮业
46.1
-16.8
1.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404.5
8.3
11.8
金融业
1002.8
4.5
29.2
房地产业
294.8
28.5
8.6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
244.7
0.7
7.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62.1
5.2
10.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1.7
-3.0
0.3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7.5
-16.3
0.2
教育
102.7
3.5
3.0
卫生和社会工作
158.4
4.0
4.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4.1
-6.5
3.0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28.9
6.2
6.7`
- 4 -
图 2
2018 年-2022 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财政: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 184.9 亿元,比上年下降
5.4%,同口径增长1.0%。其中,增值税完成41.2亿元,下降20.9%;
企业所得税完成 53.3 亿元,增长 0.3%;房产税完成 23.3 亿元,
下降 5.0%;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 11.2 亿元,下降 3.8%。
图 3 2018 年-2022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长速度`
- 5 -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不含基金预算支出)完成 249.9 亿
元,比上年下降 11.6%。城乡社区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
就业支出是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方向,分别支出 36.7 亿元、
54.7 亿元、45.4 亿元,占比达到 54.8%。
图 4
2022 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构成
固定资产投资: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 25.9%。其中,
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 37.4%。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比
上年增长 26.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25.9%。全区房地产开发施
工面积 248.9 万平方米,竣工面积 6.1 万平方米。
消费: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27.9 亿元,比上年
下降 5.8%。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 1166.9 亿元,下降 5.1%;
餐饮收入 61.0 亿元,下降 17.5%。`
- 6 -
图 5 2018 年-2022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对外经贸: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 35 家,其中,中外合资
13 家,外商独资 20 家,合伙企业 2 家。全年实现实际利用外资
6.7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5.5%。全年实现进出口额 1360.2 亿元,
增长 2.5%。其中,进口额 1193.0 亿元,增长 6.5%;出口额 167.2
亿元,下降 19.0%。
图 6
2018 年-2022 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园区发展:截止到 11 月末,中关村东城园区拥有规模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 250 家,同比下降 3.5%;累计实现总收入 2895.5
亿元,增长 9.2%;累计实现出口总额 47.0 亿元,增长 18.1%。
三、主要行业
工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31.6 亿元,
比上年下降 20.8%;实现工业销售产值 31.1 亿元,下降 21.8%。
建筑业: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823.7 亿元,比上年下降 17.5%。本年新签合
同额 1245.1 亿元,下降 9.1%。
图7 2018 年-2022 年具有资质等级及以上的建筑业总产值及增长速度
- 7 -`
- 8 -
金融业:年末全区中资银行实现存款余额 25698.9 亿元,比
上年末增长4.6%。其中,单位存款15207.8亿元,个人存款4861.8
亿元,其他存款 5629.2 亿元。全区中资银行实现贷款余额
10295.3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1.2%。其中,境内短期贷款 3201.6
亿元,境内中长期贷款 6396.4 亿元。
表 3 2022 年中资银行存贷款余额情况表
指 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
各项存款
25698.9
4.6
单位存款
15207.8
11.2
个人存款
4861.8
12.6
其他存款
5629.2
-14.3
各项贷款
10295.3
11.2
境内贷款
10191.9
11.0
房地产开发业:全区实现商品房销售额 188.7 亿元,比上年
增长 158.1%。其中,住宅销售额 183.2 亿元,商业营业用房销
售额 3.7 亿元,其他房屋销售额 1.8 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 18.6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193.1%。
四、城市环境、城市建设和社会安全
环境保护:全区细颗粒物(
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
31 微克,比上年下降 8.8%;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 3 微克/立方米,
与上年持平;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 25 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
16.7%;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 56 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上升 1.8%。`
- 9 -
降尘量年平均值为每月每平方公里 3.3 吨;建成区区域噪声平均
值为 53.3 分贝;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
锅炉烟气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为 100%。
图 8
2018 年-2022 年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
道路:年末全区实有道路 1050 条,道路总里程 425 公里,
道路总面积(不含步道)474 万平方米。其中,快速路 9 条,快
速路里程 16 公里,快速路面积 29 万平方米。年末全区实有步道
长度 652 公里,步道面积 165 万平方米。
安全生产:全区共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 1 起、亡 1 人。其
中,生产安全死亡事故 1 起、亡 1 人,与上年相比,事故减少 2
起,死亡人数下降 66.7%;未发生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生产经
营性火灾、特种设备死亡事故。
五、社会事业
科技:全区输出技术合同 2665 项,合同成交总金额 857.8`
- 10 -
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 661.6 亿元。全年专利授权量 8220 件,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25727 件。
教育:截至 2022 年 9 月,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161 所,
在校学生 141277 人。全区教育部门办学校共计 119 所,其中,
普通中学 36 所,在校学生 44436 人,招生 15779 人,毕业 12522
人;职业高中 2 所,在校学生 751 人,招生 249 人,毕业 182 人;
小学 45 所,在校学生 72695 人,招生 12165 人,毕业 9266 人;
特殊教育学校 2 所,在校学生 182 人;工读学校 1 所,在校学生
18 人;幼儿园 31 所,在园幼儿 11305 人;成人教育单位 2 所,
在校学生 3356 人。全区另有民办、其他单位办学校 42 所,其中,
普通中学 1 所,在校学生 397 人,招生 192 人,毕业 23 人;职
业教育学校 2 所,在校学生 5 人,招生 4 人,毕业 0 人;幼儿园
39 所,在园幼儿 8150 人。
图 9
2018 年-2022 年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在校人数`
- 11 -
文化:年末全区共有区级公共图书馆 1 个,建筑面积 2.55
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总藏书数 169.8 万册(件),阅览座席
1432 个,全年外借人次 23.5 万人次,外借册次 17.3 万册次。
全区共有文化馆 1 个,建筑面积 0.82 万平方米。
全区共有文物保护单位 377 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3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79 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53 处,尚
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192 处。
卫生: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 544 个,其中,医院 57 个,
实有床位 10027 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 27807 人,其中,执业(助
理)医师 11086 人,注册护士 11503 人。全年诊疗人次数 1969.78
万人次,其中,门诊人次数 1878.86 万人次。
图 10
2018 年-2022 年年末卫生技术人员人数
体育:年末全区共有体育场馆 204 个,其中,体育场 14 个,
体育馆 13 个,游泳场馆 66 个,健身房 111 个(不包括学校和驻`
区中央、北京市单位的体育场馆)。体育设施 2586 件,全年举
办体育活动 25 次,参加体育活动人次 34 万人次。
年末全区共有裁判 2689 人,其中,国际级裁判员 38 人、国
家级裁判员 119 人、一级裁判员 413 人、二级裁判员 945 人、三
级裁判员 1174 人,教练员 62 人,输送运动员获奖牌总数 75 块,
其中,国际级比赛奖牌 2 块,国内级比赛奖牌 4 块,省市级比赛
奖牌 69 块。
图 11 2018 年-2022 年拥有裁判员人数
六、就业保障与居民生活
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14%,失业人员再就业 15555
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为 65.08%。
社会保障:全区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
育保险人数分别为 158.59 万人、127.08 万人、119.64 万人、
- 12 -`
123.94 万人和 87.42 万人。其中,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
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 2.51 万人、1.91 万人、4.88 万人,分别
比上年末增长 1.61%、1.62%、4.10%;基本医疗、生育保险人数
分别比上年末减少 1.68 万人、0.42 万人,分别比上年末下降
1.30%、0.48%。
全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数为 6229 个,城市居
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 9821 人,城市低保资金实际支出 1.59
亿元。
全区养老机构 18 家,床位 1069 张,收住 518 名老人。
居民生活: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92040 元,比上年
增长 2.5%;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52078 元,增长 0.3%。
图 12 2018 年-2022 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长速度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食品烟酒支出 11394 元,比上年增长
- 13 -`
1.4%;衣着支出 2547 元,下降 1.2%;居住支出 22269 元,增长
7.8%;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 2979 元,下降 1.0%;医疗保健支出
4799 元,下降 9.3%;交通通信支出 3341 元,下降 14.6%;教育
文化娱乐支出 3466 元,下降 11.0%;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 1284
元,下降 4.4%。
图 13 2022 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
公报注释:
1.2022 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2016—2019 年常住人口数据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修
订数。
3.三次产业划分依据国家统计局 2018 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行业划分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幅是指将本年与上年同期新老政策增
- 14 -`
值税留抵退税返加回财政收入计算的同口径增长率。
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0 万元及以上的全部工
业法人企业(不含保密企业)。
6.工读学校在校生学籍在原学校,不重复计入在校生总数。
7.卫生机构和卫生技术人员等相关数据均不含部队医院数据。
8.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计量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
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东城区公安分局;财政数据来自东城区财
政局;对外经贸数据来自东城区商务局;道路数据来自东城区城市综合管
理委员会;安全生产数据来自东城区应急管理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东城
区生态环境局;科技数据来自东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和东城区市场监
督管理局;教育数据来自东城区教育委员会;文化数据来自东城区文化和
旅游局;卫生数据来自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东城区体育
局;就业和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东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东城区医疗
保障局、东城区民政局;其他数据来自东城区统计局、东城区经济社会调
查队和国家统计局东城调查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中国县域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来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相关评论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版权所有:中国县域 QQ:1581746470